楞嚴經 (第九十三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3
第六十四面,第九行。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這是十二處裡面的第五段,「身觸處」,身根對的是觸塵。佛門裡面的出家人,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有一個規矩,就是每天早晨要用手摸摸頭,這裡面的含義相當之深;換句話說,時時刻刻不忘為什麼要出家。這一點實在是非常的重要,出家這是為了辦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一心不亂。《楞嚴經》裡面講的「如來藏性」,這就是道,《法華》裡面所講的「真如實際」,《華嚴》講的「一真法界」,我們念佛人講的「一心不亂」,這就是道。辦道要有成績,跟念書一樣,每一個學期都要有考試,不考試就不曉得自己有沒有進步。佛門的考試,是天天在考試、時時在考試、念念在考試,所以才稱得上精進不懈。精進兩個字不容易當,念念都在考試,你看我們讀十二處,豈不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這就是考試。每天早晚、洗頭的時候摸摸頭,提高自己的警覺,既然出家了,一心在道。雖然這麼說,幾個人成就道業?似乎我們看到真正有成就的人很少。
其實成道這樁事情比世間幹什麼都容易,為什麼?世間你要想求,無論你求什麼事情,它都有個因緣。譬如我求財,如果我過去沒有種因,我今生怎麼求也不會求到。以為佛菩薩很靈,我求財的時候佛菩薩一定就給我。如果你命裡面沒有財,一求佛就給你了,給諸位說,佛菩薩也把因果定律推翻。諸位要曉得,因果定律,佛菩薩也無可奈何,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你要求就不容易,必須要種因。佛告訴我們,你要想求得財富,你要修財布施;你不修財布施,佛菩薩沒有辦法保佑你發財,這是辦不到的。佛菩薩會告訴你怎麼樣才能發財,他告訴你這個道理,但是你自己要去做。可是你要想成道,這個事情不必要佛菩薩告訴你,也不必要佛菩薩幫忙,這個事情就能成功。為什麼?因為道是本有的,一心不亂是本有的,本有的事情不必要修因。求世間財富、求世間聰明,那是要修因的,修因才能得果報。道是本來具足的,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所謂失掉,失掉是在迷,是迷失,並不是真正的失掉。
我們今天學道,最大的障礙,昨天晚上我在屏東講《圓覺經.圓覺菩薩》這一章,佛給圓覺菩薩講,實際上就是給我們說,首先要斷五大煩惱。這五大煩惱可以說普遍的存在我們自己身心之中,不知不覺就犯這個毛病。第一個就是瞋恚心,稍稍心裡不舒服,心裡就不高興,就生瞋恚,這是大煩惱,這個東西不除,一心不能現前。第二個是貪欲,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縱然世間法不貪,如果你要貪佛法那還是不行,還是見不了道。第三個也是很厲害,嫉妒,看到別人有比自己殊勝的,心裡就不痛快。第四個煩惱是諂曲,我們俗話講巴結人,交結這些達官貴人,這些有勢力的人跟他們往來,感覺得自己在社會上地位好像提高了,這叫諂曲。第五個障礙是好勝,好勝就是傲慢,總感覺得別人不如我,處處是爭強鬥勝。佛給我們講五大煩惱,這五大煩惱先要排除掉,有一條,這一生當中一心不亂就得不到,所以我們要曉得是哪些東西障礙了我們。
這一段給我們講身根對觸塵,觸塵比前面色聲香味好像還要虛妄,還要來得抽象。色聲香味好像還有點具體的,觸實在是太虛妄了,可以說是一種遍計的執著。所以必須要有能知,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感覺,你有感覺才能夠把觸塵顯現出來。觸為什麼叫塵?因為觸也能夠障礙你的心性。但是諸位要曉得,如果僅僅是觸,這個身體接觸外面的境界,僅僅是觸的話沒有什麼障礙。前面跟諸位說過,依他起有什麼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一觸,麻煩在哪裡?麻煩是把你那些心心所統統都給引發出來。順自己的意思,起了貪心,貪煩惱起來;不順自己的意思,瞋恚心起來,這個事情就是麻煩。所以這個地方講的「知」,感覺裡面就是帶著有些煩惱的心所,我們既有這個身,給諸位說,一天到晚都是觸。今天天熱了,我們感覺得身上很熱,所以要穿涼一點的;天氣冷了,感覺得冷,要多穿一點,冷暖就是感觸。我們接觸空氣、接觸大氣,從來也沒有離開過的,睡覺的時候也還是一樣的有知覺,這也叫做色法,也是色法裡頭所包括的。
佛陀在世教我們出家弟子早晚摸三次頭,這個摸頭還有首偈子,是在《華嚴經.淨行品》裡面。偈的意思是這樣的,「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這就是摸摸頭,已經剃了髮,剃了髮跟在家人不一樣,所以對於戒行就要特別注意。戒行,小乘戒,戒在身、戒在事,我們的學佛要從小乘學起;大乘戒,戒在心、戒在行,比小乘的境界更要高。這裡頭有事有理,一切都要明達,要明瞭通達,然後才曉得大小乘戒律如何去修學,戒律修學的結果就是得定,因戒生定。如果我們戒律持得很嚴,而得不到定,自己就要檢討,你的戒律縱然很嚴,一定有毛病。如果沒有毛病,為什麼不得定?所謂是因戒生定,這是一定的道理。持戒而不得定,他的毛病在哪裡?就是佛所講的,《圓覺經》裡面所講的五種毛病,瞋恚、貪欲、嫉妒、諂曲、好勝,他自己覺得自己的戒律很謹嚴,看到別人犯戒他就生氣,心裡就不舒服,自己感覺得自己比別人要高、瞧不起人,就犯這些毛病,所以他得不到定。這個持戒就是不曉得戒的意義,我們所謂盲修瞎練。
我一再告訴諸位同修,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你要懂得這個意思,你的心就平靜,這個毛病才可能去得掉,你的戒才能夠修得好,才能夠真正幫助你得定。不但小乘戒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別人的,就是菩薩戒也是戒自己的,也不是戒別人的。如果要是戒別人的話,你們想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應當有同修伴侶,他為什麼沒有?常不輕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不拿戒律去衡量別人?諸位從這兩部大經裡頭,應該要得到啟示。除了自己一個人需要守戒、修定、要修慧之外,外面的境界都是佛菩薩,這樣才行,我們自己才能成功;如果要拿戒的尺度處處去量別人,就造罪業。所以戒定慧的尺碼子天天量自己,不是量別人的。為什麼?除了自己以外,像《華嚴》、《圓覺》裡面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諸位要修行,要能夠遵照佛陀這樣的開示去修,你的一生當中怎麼會不成就?決定成就!
如果你違背佛的開示,自以為聰明,天天在那裡造口業,還認為自己了不起,認真檢討檢討,你這一生還是空過了,修的什麼?我們淨土法門真是方便當中的方便,在一生當中一心沒有得到,連功夫成片都沒有得到;換句話說,煩惱心所一天到晚還在那裡起伏,沒有力量把它控制住,這就是博地凡夫。所以自己對自己要清楚、要明白,這一日三摩其頭的意思,就是叫不要忘了戒行,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下面這是佛以這個為大前提,因為這個事情是出家比丘每天的功課一樣,三摩其頭是功課,所以佛說法也就近取比喻。你的意思怎麼樣?你摸的時候一定覺知,頭會感覺到手在這裡摸,手也會感覺我到在這裡摸頭。這問題來了,這個能知到底是誰?是頭能知,還是手能知?『誰為能觸』,能觸的到底是手還是頭?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這個意思很好懂,不必細說。我們手摸頭的時候到底是頭有知,還是手有知?頭有知,那手應該無知;要是一個無知,一個有知的話,那手既然無知,手不摸它,頭也應該感覺到有知才對,反過來亦復如是。但是我們會有個感覺,頭也有知,手也有知。底下就說:
【若各各有。】
頭也有知,手也有知,各各都有的話:
【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一個人只有一個身,身只有一個知,怎麼能夠有兩個身?有兩個身就變成兩個人。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
這個話聽起來好像也滿有道理,頭也有知、手也有知,這個知是一個,不是兩個,一體所生的,一體所生,麻煩來了,你看底下說的:
【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為什麼?觸不能夠覺知觸,就好像眼不能見自己的眼、耳不能聞自己的耳一樣,這個知必定是相對建立的,一體裡頭不可能產生覺知。好,不是一,一裡頭這個道理是講不通的。講二: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如果我們說手是能觸、頭是所觸,覺知要是在手,頭就沒有;在頭,手就沒有,應該是這樣的情形,總不能說是虛空來給我們成就觸知。佛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說,「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說到真實的狀況,這是真如法性法爾隨緣、法爾歸性,隨緣的時候好像有這樁事情顯現,其實沒有這個事情。一法裡面你要是明白了,恍然悟了,一切法無不如是。《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義趣有相當的深度。佛說法,諸位千萬不要死在文字上去看,今天的科學分析比佛法似乎是精密得多,今天的人研究覺知、感受,他會研究到中樞神經的枝末、神經的細胞,他會研究到這些東西。不管他怎麼分析、怎麼研究,給諸位說,都是妄想、都不是真實。為什麼不是真實?因為阿賴耶就不真實。「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不真實,無明變幻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哪一法會真實?這些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用第六意識去分別、第七識來執著,純屬妄想,絕非實義。所以我們要想證得真實義,不捨心意識決定做不到。
所以佛法,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說過很多次,你說它難,也不難,很容易;你說它容易,它真有難處。所以古人講佛法「非難非易」,沒有難易。關鍵在哪個地方?你要是能捨心意識立刻就證得,一點也不難。你要是不肯捨心意識,心意識用事的話,那是無量劫你也證不到。這就是完全操之在自己,不在別人、也不在環境,自己肯就容易,自己不肯就難。我們想想,真的難不難?我給諸位說,在我不難,在你就很難。為什麼?我放得下,我能捨得掉;你放不下、你捨不得,那就難了。你的境界我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境界你決定不曉得。你要到我這個境界,能不能辦到?能辦到。你現在就捨,現在就辦到;你明天捨,明天就辦到,問題你肯不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連自己的身都放下,何況身外之物?有一絲毫放不下那就不得了,那一絲毫就是累贅、就是莫大的障礙。所以真正的善知識傳法教給你的,教什麼?就教你放下而已。
世間人可憐的是什麼?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他為什麼放不下?不曉得一切法的真實相。我們不要說世間其他的法門,我們講最重的恩情,父母、妻子、兒女,這是世間人最不容易放下的。實際上他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了,現在就放下。真相,佛講四種緣分,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這麼回事情而已。古德講,「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你要是把它看穿了,是這麼一回事情,那怎麼樣?有債,有債就還,還清沒有事情了,還的裡頭不再結怨,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統統是這樣的。所以佛給我們講,這是一般的講法,「人生酬業」,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酬償業報的。過去世造的業,現在要受這個果報,你造善業,你享福報;你造惡業,你就受苦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你一切就放下了;你一切放下,理就明白,事實的真相就見到。我們之所以見不到真理,就是因為放不下。我再給諸位說,你能夠放下一分就能夠見到一分真理,放下兩分就能夠見到兩分真理。你能夠放下,煩惱就輕;煩惱輕,智慧就長。
世間人,尤其是現前的社會,貪心第一重的就是財,古人所謂鑽到錢眼裡面去,出不來。從前的銅錢當中有個洞,錢眼,鑽到那裡頭去,死在那裡面出不來。所以修道的人最怕的就是錢財,你沒有錢的時候,心開意解,有錢的時候趕緊要散,不能存,存了就增長貪心。存在那裡愈多愈想多,想布施的時候一毛不拔,看到自己的錢一天一天多了,錢多了慳貪之心一天一天堅固、一天一天增長,將來死了到餓鬼道去,餓鬼道的業因就是貪心重。諸位常常想想,我生的時候什麼沒帶來,死的時候也一樣都帶不去,尤其是留了些錢財,死了的時候託別人替我來修福,不如自己現在修福。託別人,人家靠不住怎麼辦?把你的錢吃掉,不給你修福了,你怎麼辦?所以要聰明一點,現在還有一口氣在,頭腦很清楚,現在就修福,不拜託別人,這才叫真正聰明人。
特別是出家人,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教誡我們,「積財喪道」。可是今天的社會,你沒有錢是處處不方便,所以口袋裡只要留點零用錢,夠一般應付就可以,不積蓄,留一點零用錢就行。多餘的趕緊去做好事,想一想哪種功德最大、最值得去做,我們就去修。我再給諸位說,你要真肯修,縱然你這一生沒有得一心,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來生的福報就不得了,來生是大富大貴。你這一生很歡喜修福,修福的時候一點吝嗇心沒有,你來生福報自然,不要操一點心,你的財源就滾滾而來,這是講因緣果報。如果你把這個事情看穿,捨是什麼?捨自己的慳貪,成就自己的清淨心,成就自己的一心不亂,這個功德就殊勝。經裡面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句都是這些教訓,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後面的結論說: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覺觸』就是所覺之觸,『身』是能覺之身,這個意思就是說,『身與觸』這兩處都是虛妄。這兩種相既然是虛妄,虛妄之性就是真性,所以你見到虛妄就見到了真性。這個時候能觸與所觸都不能成立,能所雙忘,一真就現前;換句話說,一心就證得。因為是一心,體上講是一心,境上講是一真,無論是從心或者是從境上看,都是一沒有二,所以『非因緣,非自然性』。你說因緣或者是自然,必須要二才能講得通,一裡頭沒有這些東西。唯有一心,一心是能證、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證、是所入。我這個地方說個能所是方便說,真正證得了,能所不二,一心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一心,到那個時候心境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心裡還有,「我有一心,我一心能證,一真法界是所證」,那你沒證得。為什麼?你有能、有所就是二。
再看底下末後這一段,這段意思比較深一點,為什麼?講到「意法處」。前面五處是前面的五根,這個地方是講意根,前面五根是屬於色法,意根是屬於心法,所以這個意思比較深一點。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意』,它的作用範圍非常廣大,這就是講第六意識,緣境很廣大,在百法裡面講,它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個,可見得它作用最大。八個識裡面講起作用,沒有任何一個識能夠跟它相比,在此地且就其作用裡面的一部分,做一個例子來說明意法的虛妄。這個例子就舉出三性,我們心裡面緣慮一切的境界,不管是對外五塵落謝影子,或者是對內,我們講的滅法塵,不外乎這三種性質,一種就是善的,一種是惡的,還有一種是非善非惡,這叫無記,不外乎這三性。五塵對五根,那是依他起,好像還有這麼回事情,譬如我們眼根對的色塵,色塵真有,有這個色塵,這在唯識裡面講實境,這個實是實在有,不是真實的。實在有是什麼?因為它是依他起性。而且在學佛裡頭,尤其是大乘佛法,必須要曉得的,我們五根這是實色,是阿賴耶的相分,外面的一切境界,山河大地乃至虛空,也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能夠覺知,靈明覺知,這個功能是阿賴耶的見分。
諸位要曉得,既然一切境界相都是阿賴耶的相分,一切覺知都是阿賴耶的見分,照這樣說,我身與一切境界是一不是二,對不對?對,一點沒錯。但是為什麼現在會變成二?現在變成二是因為你有執著。我們把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相分廣大無邊際,執著這麼一點點認為這是我;阿賴耶的見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把它執著在六根門頭的這點作用認為是自己,界限一劃,外面的就不知道了。所以佛給我們說,人我執、法我執只要一打破,我們六根的作用就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眼就是經裡面講的「五眼圓明」。《華嚴經》裡面講的十眼,《華嚴》表法有十,耳根也是十耳圓聽,沒有障礙,本能就恢復了。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六根作用的是自己的心,這一點點四大假合的以為是我身;再執著一切外面的境界各個有自體、各個都是真實的,那叫法執。法執與我執對立,堅固的對立,誰製造的?自己製造的,沒有別人給你製造。
所以自己不能開悟,無論用什麼方法修都不得力,究竟毛病在哪裡,自己不去找,含含糊糊的「我業障深重」,這怎麼行!你業障深重,業障在哪裡?你有哪些業障?究竟重到什麼程度?好像一個人身體不好有病一樣,含含糊糊「我的身體有病」,到底病在哪裡?病怎麼得的?把這個病源找到、搞清楚,然後才找醫生,藥到病除,才能夠治。我們現在沒有開悟,沒有恢復我們的五眼圓明,我們身心就是帶著重病。世間人曉得身有病他著急,找醫生去醫;這個大病沒有人曉得,這是生死輪迴之病,是無明煩惱之病,不了解事實真相。
意識不對境界的時候,我們叫它做獨頭意識,它所取的、所緣的境界,就是善、惡、無記這三種現行的落謝影子,是影像,它沒有能力緣外面的境界相。這在唯識裡面講本質相,譬如我們眼見色,眼根真的見色,這是真的一點不假,現量境界。可是第六意識見的色就不是現量,而是比量。我們眼見色的時候,眼識裡面變現一個相分,就好像照相機一樣,眼根對外面的色塵就好像照相機對外頭的鏡頭,後頭有個底片,那就是眼識,眼識裡頭現的境界相,現的相跟外面一樣大、完全一模一樣。第六意識緣,它在裡面,它緣不到外頭,它只能夠緣眼識的假相,所以是間接的,不是直接。它緣是不是就緣眼識的相分?不是的,它從這個相分接過去之後,自己又變一個相分,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第六意識的見分緣它自己的相分,不會緣到眼識的相分,但是它的相分從哪裡來的?是藉眼識的相分的影子,它自己再變現。這唯識裡頭講得很透徹。譬如見色起個貪心,貪是阿賴耶裡面貪的種子,隨著第六意識的貪心,與第六意識相應的貪心所,這個貪心所把它勾引起來,它又變現那個相分,誰貪?貪心所的見分去貪它的相分。諸位要是把這個事情看穿了,簡直叫胡鬧!
《法華經》裡面佛所講的「是法住法位」,各各不相到,一個是一個,各各不相到,你要真是誤會了、迷了,簡直胡鬧。貪心所執著了,與第七識相應的貪心所又把它勾起來,它再從第六意識貪心所的相裡頭變現出一個假相,那個見分就緣它的相分,就這麼回事情,這是事實真相。諸位要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確實不要說我們大的環境是各各不相到,自己本身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各各獨立、各各不相到,雖然有連帶關係,不錯是連帶的,雖連帶,各各也獨立。阿賴耶識裡頭都有種子,第七識變現出來有第七識的種子,第六識有第六識的種子,相應的心所,每個心所有每個心所的種子。所以意識所緣的是前五根所吸收的前五塵的落謝影子,就是剛才講的,眼識裡頭造的相分,就是影像,不是本質的相分,是屬於影像,這是意根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比起本質相分那要虛妄得多,本質是阿賴耶的親相分,而這是依他起的。這個相分,當然還是離不開依他起,但是這裡頭已經帶了遍計所執,並不是單純的依他起,在佛法裡面也稱之為法塵,法塵的意思就是『生成法則』的意思。
由此可知,意識裡面所起一切善、惡、無記之性,你要曉得它的性質,它是從自己自證分裡頭變現出來的虛妄的現象,從這個現象裡面妄起善、惡、無記三性。境界,剛才講非常的廣大,善心通有漏、無漏,人天十善,色無色定,這叫有漏;四聖法界所說的戒定慧三學、三慧,這是無漏善,它都有能力緣得到,可見得它的範圍實在是很廣大。假如這裡面要是有惡的念頭現前,惡事的影像落下去之後,意地裡頭惡種子起現行,也通界內界外;換句話說,十法界統統都可以緣得到。
但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再說明,六道裡面有惡法,我們相信;三界之外,你說阿羅漢還有惡法,我們學大乘的人認為也許還可能;佛菩薩也有惡法,這個事情我們就想不通。佛菩薩有沒有惡法?諸位曉得,大乘菩薩以上完全是清淨,哪有惡法!他自己心是清淨的,像大經裡面所講,身清淨了境界就清淨。心清淨,身清淨;身清淨,世界清淨;一個世界清淨,一切世界清淨,無有不清淨的。這是《圓覺經》上我們剛剛念過的,哪裡有惡法!可是諸位要曉得,我們肉眼凡夫看到佛菩薩還是有惡法。你們拿《四十華嚴》來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就有殺盜淫妄,我們看到是惡法,那是凡夫眼睛裡看的,不是佛菩薩自己的境界;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這種境界,所以這個經的題目「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就是解脫,解脫就是不思議,這個解脫就是大自在。
我們認為有善、有惡、有無記,從哪來的?從執著上來。你要是沒有執著,哪有善、惡、無記?佛菩薩是兩種執著都沒有了,所以沒有這些法;我們肉眼凡夫看到,有。這個意思就在此地。佛菩薩為什麼要示現這些惡法?那是度生的工具,不用這些方法,不能夠叫那一類的眾生回頭,方法!老師教學生有的時候有愛語,有的時候板起面孔去責罰,有善也有惡,佛菩薩教化眾生亦復如是。佛菩薩要是不示現地獄,如何能夠度地獄眾生?你們看看《華嚴經》的甘露火王,那完全是地獄境界。你把《地藏菩薩本願經》打開,你看看地獄裡頭那些,你給對照對照,甘露火王就是地獄,度眾生。眾生有惡業、有惡習氣,必須用這個方法來折磨他,他才會覺悟、他才會回頭。菩薩有沒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心,為什麼有這個事?在《楞嚴經》後頭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說菩薩起這個心、動這個念,錯了,那是我們以凡情測度聖智,沒有,是感應道交。佛菩薩的心永遠是平等清淨,一念不生,但是眾生用什麼心感,菩薩就用什麼心現。古人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那個月亮會不會有心,「你這個地方有灘水,我趕緊到那裡去現個影子」,有沒有?沒有,沒有心,無心。諸佛菩薩現身是無心的,你把他當作有心、你把他當作有情,那是你自己錯看了,你看走了眼。他要有心、有情,他就是凡夫,他也不靈了;正因為他是無心、無意的,所以才能夠感應道交。這是說明,一切境界裡面善惡境界統統都現,第六意識統統都可以緣得到,無記性亦復如是。
在一切有為的眾生,這個有為包括小乘,小乘四果以下的都還是有為。證得四果羅漢這才算無為,而且這個無為法只可以說是相似的無為,因為有為法不能夠包括它,小乘所證得的果位,有為法裡頭不能包含,稱之為無為。凡是有為就是有造作,既有造作就有三性,三性都是因法塵內外相薰,自無始以來,所以說「生成法則」。這個東西很難斷,像我們一般講種子習氣,相當不容易斷。但是法塵畢竟與前五塵有很大的差別,就是前五塵它是有跡象可循,我們一般人講,它好像是實在有的,有實在的境界;可是意所緣的,我們看不到有個具體東西,見不到,它緣的是裡面的法塵,所謂是五塵落謝影子,這是我們首先要了解事實的真相。經裡面講「生成法則」,這個法則就是法塵,它也是有規則的。
下面佛就以這個為前提,教我們從中來勘驗,也就是從這個地方來覺悟。『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意是根處,善、惡、無記這三法是法塵處,就是塵處。意是根處,意所緣的境就叫法塵,法塵實在講是意識所變現的,它與意識的關係不即不離。不是意識,但是它是意識所變的;雖是意識所變的,又不是它本人。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審察,它到底是即心所生的?還是離心它另外有個所在?下面佛就這兩個前提來給我們說明事實真相: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這個意思是說明,如果說法塵就是心,心是能緣、塵是所緣,如果說法塵就是心法,心不能緣性,就好像眼不能見眼,一樣的道理。可是事實的現象,善惡是緣慮心清清楚楚,而無記卻是昏沉的心,無所謂善惡,不辨善惡,統統是意識所緣的。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說,所謂是「吸撮內塵,成所緣法」。現在佛在此地教我們勘驗,如果法塵就是心,法全都是心了,就不叫塵,所以說『若即心者,法則非塵』,不是塵,當然就不是心所緣之處,它怎麼能叫做處所?處所就不可得。必須心有所緣,才會成立一個處所,這個地方的心就是意根。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
這也講不通,離於心別有方所。
【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它要果然是真的單獨有個處所,換句話說,它就有自體;有自體,我們要問,它到底是有知還是無知?如果要是有知:
【知則名心。】
它要是有知的話,那它就是心法,它不能叫法塵,它本身有知。
【異汝非塵。同他心量。】
這個意思是,如果法塵有知的話,它也是心,又離自心,就等於好像別人的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假如這個有知的法塵不是我們自己的心;換句話說,等於好像別人的心。別人的心有知,所以不是我的心,我心有知,他的心也有知,他那個心就不是我的心,所以「同他心量」。如果同他心量,與自己就沒有關係了,可是現在這個事情自己有密切的關係。諸位在此地要細細的去想,法塵與我們自己有密切的關係。由此可知,如果說它是一心,真的就好像是別人的心量,與自己不是一體。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前面這個不能成立,再看看底下這個前提能不能成立?如果說法塵是有知,有知而且還是自己,這個事情還是不能成立。為什麼不能成立?如果自己的知,這個知是一不會是二,更不會與自己相違背。佛在此地說,為什麼我們一個人會有兩個心?可是我們常常說三心二意,好像還不止兩個心;唯識裡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心。但是諸位要曉得,說那麼多心,知是一不是二,與自己的覺知心實在是無二無別,不同此地所講。佛在《大集經》裡面說,「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好比自己的手指不能觸自己的指,我們的手指可以觸另外一個指,手指不能觸自己,可以觸另外一個指頭,不能觸自己,道理是一樣的。這跟我前面所講的眼不見眼的情形是一樣的。這就是如果法塵有知,這是在理與事上都不能成立的。法塵要是無知:
【若非知者。】
『非知』就是無知。
【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
這確實,法塵在哪裡?是為意識所緣,意識是能緣,它是所緣;換句話說,它必定有一個所在。可是它不像前面『色聲香味』,乃至『虛空』,在我們感官裡頭真有個所在。現在這個法塵在哪裡?我這一問,諸位心裡應該有數,你對《楞嚴》要是熟的話,你看前面七處徵心,七處徵心的意思明白了,這個地方你就能夠想像得到。不要說法塵在哪個處所,就是第六意識這個意根,在什麼地方?意根是心法。七處徵心,實際上這些道理前面都給諸位說過,總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希望諸位要覺悟。你說我聽了之後我就記住,記住不行,要悟入才行,你記住是死的,所謂是記問之學,你不開悟,要緊的是開悟,前面實在說得很多。無在、無不在,這個無在、無不在要跟諸位說,不但是講我們的心,而且能緣的心、所緣的法塵,也是無在、無不在;就是我們現前大家感覺到好像是有實在的根身器界,給諸位說也是無在、無不在。我們凡夫真的不曉得這個真相,迷了。
這個扇子是阿賴耶的相分,我放在此地,阿賴耶見分變現出來的。我把它移到這個地方來,你不能說那個地方的扇子沒有了,這個地方的扇子生了;你也不能說此地的扇子已經拿到這邊來了,你這樣說都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再給諸位說,「生則無生,滅亦非滅」,這才是事實的真相。換句話說,我們的根身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生滅,隨緣現相,因為我們現在能緣的心它繼續不斷,所以這個相分也繼續不斷,緣的心一斷,相分也就變了。我們今天稱這個能緣的是什麼?稱它是命根。在凡夫這是業力,業力在這裡支持住,使它繼續不斷的保持相續相;業力一沒有,相續相就沒有了。我們說這個相有生有滅,其實這個相不生不滅,沒有生滅。這個意思是相當的深,可是事實真相就在眼前,可惜你見不到,這是真相。所以我們的根身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何況意根,何況法塵。這一段文雖然不多,但是裡頭有些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