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第七十四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74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經文到這個地方,這是「會通四科」,換句話說,前面所講的許多理論,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理論與眼前實際的事相合起來看一看,然後我們才能夠了解佛所說的諸法實相。說到這個地方,上次我們把前面的經文做了個結論,也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總是不能詳細的給諸位來剖析這個問題。但是《楞嚴》這部經,在我們大乘佛法裡面,可以說無論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都是將這部經看得很重要。所以古德又稱之為「開慧《楞嚴》,成佛《法華》」,可以說已經把這部經與《法華經》去相提並論。我們的老同修都曉得,《法華》與《華嚴》同稱經中之王,《楞嚴》既然可以跟《法華經》並稱,《楞嚴經》的身價就高。講到開智慧這也是確實不假,讀了《楞嚴經》再不能開智慧,那就沒法子,可以說它是開智慧的一部好書。
而下面這一段經文,實在是世尊大慈大悲將前面所說的如來藏性,指出來三科七大就是如來藏性,就是妙修行路。經中雖然是為阿難尊者指出,叫阿難記取用這種微密觀照,向舊路上處處尋覓、頭頭薦取,除此以外更無修行之路。話雖然是對阿難說的,其實是對我們大眾說的,我們哪個人發心要修無上菩提,你就記住佛在楞嚴會上對阿難的種種開示。底下這四科文字很長,實在是照應這個經剛剛開端佛說,「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前面說了這個話,如果說了這個話,後面就沒有下文,這就是不相應;佛前面既然這麼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才看到,具體的指出一條修行的道路。下文是二十五圓通,可以說都是由此證入,阿難尊者在本經所表現的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在七大周遍之後,表現得豁然開悟了,這個開悟我們仔細去觀察,阿難是示現的,示現的是解悟,這就是由假能夠入中。解悟當然比不上證悟,就是理論上通達,疑問沒有了,疑惑沒有了,可是路還沒走。但是諸位要曉得,解悟是修證的前方便;換句話說,是修行之前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古德常常講,修行好比是走路,解悟好比是認識路,我們想走路,如果對於路不認識,諸位想想,他走到哪裡去了?我們看過去祖師大德判一切經,都不外信解行證四大分,就是四大科。而解在行之前,換句話說,不解就沒有法子去證。如果我們要真正想求修證,一定是先求理解,也就是說先求認識路。從此以後再起修,進度一定是很快,而且當中不會有差錯。與那些不明教理、盲修瞎練,當然是不相同。在此地也許有人會提出一個問題,在前面佛曾經說過,「見與見緣,並所想相,本無所有,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個話前頭佛說過,這是《楞嚴經》裡頭非常重要的話,要常常記在心裡,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的功夫。佛這幾句話可以說已經把六根、六塵、六識,這個十八界同會歸如來藏性,底下何必還這麼麻煩,還要以四科七大來會歸,是不是嫌累贅?如果諸位要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很好的一個問題,也算是讀《楞嚴經》相當用功。但是諸位要曉得,前面佛說這幾句會歸是說明如來藏性不立一法,這是顯理究竟堅固。
這幾句話比《金剛經》裡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還要說得圓滿,還要說得深入。因為佛在《般若經》裡面只教給我們觀空,《楞嚴經》裡面不但教我們觀空,而且把觀空所以然的道理給我們說出來,實在是太難得。《金剛經》我們讀了觀空,也許會起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觀空?為什麼要應作如是觀?當然你要是徹底了解經義不會有這問題,如果含糊籠統的讀《金剛經》,讀到最後一定會起這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這樣觀?《楞嚴》說得好,《楞嚴》講「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是把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我們不就是想要證得菩提妙淨明體嗎?你要想證得菩提妙淨明體,你就得好好的記住,「見與見緣,並所想相,本無所有」,這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說得是比較籠統。這個地方講的見,是能見的見分,緣是所見的相分,說一個能見的見分、說一個所見的相分,後頭還加一個「並所想相」,那就是第六意識以及與意識相應的心所,要記住,本無所有。本無所有是什麼回事情?就是真性,就是清淨法身,就是菩提涅槃。所以,目的是為了顯理,理是究竟堅固,這是前面依據的會歸。
向下這有四大段,這就是以四科七大來會歸,是指四科七大當體就是如來藏性。前面講理,現在給我們講事,不但理是究竟堅固,給諸位說,事也究竟堅固。說個實在話,理上講究竟堅固,我們有的時候聽了,縱然不能很明白,也不太反對,想想那是理;事上講究竟堅固,就難了,真正能接受的人就不多。可是我們看《楞嚴經》,尤其諸位現在讀的本子,這交光大師的科會,你能看到經文的章法、結構,組織的嚴密,叫我們展開經卷一目了然。如果沒有前面的理,現在給你講這個事,恐怕是沒法子接受。理上能夠接受,沒有問題了,事就好辦。
前面佛是教我們即性以推相、見諸法之無相,向下的經文是教我們從相上去推求性,然後再見到諸法之無性。無性之性就是真性,無相之相就是相相寂滅,正是佛法裡面常講「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才算是真正證道,真正在大乘佛法裡面登堂入室。諸位想想,這個經文實在是太重要,而且經文意思都太好了。不過我們讀一部經,確實要能夠如是的深解,看到經文字字句句其味無窮,這一定要能入。說到能入,我也常給諸位同修說,我們人人都本具入道的條件,既然我們本來個個都具足入道的條件,現在為什麼入不進去?入不進去一定是有障礙。我們首先要了解障礙在哪裡,再進一步把障礙去掉,這就能圓滿通達,也與諸佛菩薩一樣證得清淨寂滅。這是佛當年在世說經的意思,歷代祖師對我們的期望,都是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有決定性的成就。
這下面四科就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佛在此地這叫著『阿難』說,『汝猶未明』,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雖然知道兩種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迴。這些話諸位都要牢牢記住,為什麼?你要是把這些話記住,能夠在境界裡確確實實看到這樁事情,你就證得無生法忍,你在念佛裡面就念到理一心不亂,你生死也了、輪迴也沒有了,這一點都不假,千真萬確的事實。若不能入,常常念著,常常念著是什麼?這在禪宗裡面叫做疑情。譬如,「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四句在禪宗裡面就是疑情,這是佛說的一切法的真實相。前面兩句沒有問題,我們人人都承認它;後頭兩句問題來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沒有看到。如果我們看到這個相,給諸位說,這就叫做諸法實相,你果然看到這個相,你的心就清淨,你的心也平等,你在一切境界之中再不會起心動念,這個時候才得到真正的禪定。這是什麼定?《仁王經》裡面講的「寂滅定」。
諸位要曉得,寂滅定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是性定,不是修來的,本性裡頭原來具足的大定。說個實在話,佛在兩種見妄給我們講「當處發生,當業輪轉」,就應該大徹大悟。那個地方沒悟了,像昨天我們在《法華經》裡面講的偈頌,這個偈頌的意思,裡面就有一條,怕的是眾生一遍不能開悟,所以不厭其煩的重複。我們在楞嚴會上也看到世尊不厭其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前面一遍沒開悟,第一遍教我們開悟地方在哪裡?「七處徵心」,利根的人在七處徵心的時候就開悟。那一段開不了悟,第二大段這是「十番顯見」;十番顯見再不悟,第三番就是兩種見妄;到這個地方是第四番,慈悲至極。四番再不能開悟,二十五圓通舉出二十五位菩薩,修行人來做個示範,看他們都開悟了,那是帶表演的。悟後起修那就不相同,跟沒悟之前完全不一樣。
經文裡面所說『一切浮塵』,浮這個字是不實在的、虛浮不實的;塵就是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包括全部的物質世界,色法。舉物質的世界,諸位一定要了解,與物質相對的是精神的世界,也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說這邊,一定要懂得那邊。所以它在文字上是有省略,意思是圓滿的,決定沒有偏差、沒有欠缺。「一切」兩個字尤其用得好,為什麼?我們講世間,講有情世間、講器世間,還講到智正覺世間。說一切就統統都包括,不但六道完全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統統包括在裡面,也就是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在此地就是一句「一切浮塵」,全都說盡了。『諸幻化相』,十法界依正莊嚴並不是真的有,這些相是幻化之相,不是實相。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一切有為法」,這個地方是一切浮塵,一切浮塵就是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幻化的。
可是《金剛經》只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完了,這個地方好在底下有這兩句,為什麼說它是幻化的?因為事實的真相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不是幻化是什麼!當處出生,來無來處;隨處滅盡,去無去處。諸位這個話的意思能聽懂嗎?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一句你會了,怎麼不證無生法忍!證無生法忍,在我們淨土宗裡面講是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花開見佛。極樂世界是「花開見佛悟無生」,你現在已經悟到無生,所以你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就是開的。諸位想想這多快,到西方就成佛。所以這樁事情我們要現在做,而且我奉勸諸位要趕快做。你們大家就問了,這能做得成嗎?我給諸位說,決定可以做得成,你要不信,《楞嚴經》為證。不是我在這個地方胡說八道,這話是佛說的,只要我們能信得過,依教奉行。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的說法畢竟還是上根的人得利益,上根、利根他一聽到這個話,確實就悟入了。中下根性的人天天念它,甚至背得滾瓜爛熟還是不行,入不進去,一切有為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還是看不出來,還是不能入這個境界。你要是靠修,怎麼修法?要硬做這樣的觀想,那就全錯了。為什麼?全落在意識裡面,落在意識叫妄想,那哪叫修行!天天在打妄想,打妄想也能算修行嗎?諸位要記住,觀想可不是妄想,觀想能見性,妄想是愈迷愈深,這是不能搞錯的。為什麼我們提不起觀照功夫?實在是我們對「一切浮塵諸幻化相」是一無所知,所以佛用這麼好、這麼簡潔的方法,叫我們直截了當一下就證入,我們做不到。要想了解「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在佛門裡面有兩個路子,一個路子就是法性,一個路子就是法相。這個我也曾經給諸位說過,古人學佛是先奠基礎,法性宗入門是從《大智度論》,法相宗入門是從《瑜伽師地論》。這兩部大論是大乘佛法入門的書,給我們分析「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叫我們真正了解這是幻化的、是虛妄不實的,把這個事實的真相認識,然後再讀這些經典,那就有很深的受用。
我們再看底下幾句,『幻妄稱相』,「幻妄」就是虛假而不實,「稱」是名稱而已,稱之為相。在唯識裡面講,相有兩種性質,一種叫依他起性,我們在唯識裡面去看,依他起性就是性境,三境我們剛剛講過的,這是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統統是遍計所執性,那怎麼不是幻妄的!所以說諸法無自性,無自性之性是實性。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面也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證道歌》文字不長,而且都押韻,便於讀誦還可以歌唱。諸位說,歌唱我也不懂調怎麼唱法?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的歌曲並沒有一定,在印度有印度人的唱法,在中國有中國人的唱法,南方人有南方人的唱法,北方人有北方人的唱法,哪有一定,只要你認為唱得很好聽、很舒服,你唱就是了。記住,佛在《金剛經》上說,「佛無有定法可說」,佛門裡面所有的方法,哪有定法?沒有一定的方法。所謂定法都是臨時的,我們大家在一起,我們定一套方法,為什麼?使我們儀規上來得整齊,不至於雜亂無章,為了整齊劃一起見,我們才定個方法。可見得方法是人為的,儀規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定,不是一成不變,不是只用一個方法。
我們佛教裡面的歌、曲調,在從前戲劇裡面都有,諸位現在懂得崑曲的已經不太多,崑曲裡面就有很多是佛門的讚頌,平劇裡面就很少,我們現在講國劇是平劇,就很少,崑曲裡面多,像這些常識都應該曉得。佛法到了今天,古人所傳下來東西許多失傳了,當然我們要盡量的去發掘、去保存。同時還更重要的要創新,因為我們畢竟是這個時代的人,我們不是漢朝人、也不是唐朝人,漢朝的東西我們曉得,我們了解它,我們也能欣賞它,更重要的是創造現代的作品,創造現代人適用的儀規。我們現在佛門裡面的這些法器,這是什麼東西?就是從前音樂的樂器,一直到今天還保存這些樣子,這都是漢唐那個時候的樂器,還是更古的時候。
現在樂器種類比從前多得太多,現在的歌讚裡面,近代的樂器也能夠用得上,可是怎麼樣?學佛的人實在講相當保守,如果我們這個地方要是擺起很多西洋樂器,擺在這個地方,我們唱「爐香讚」,各種樂器來演奏,大家覺得這個很奇怪,就不像佛教。那怎麼樣是佛教?復古才是佛教。因為有這個觀念,所以佛教弘揚方面發生障礙,為什麼?人家一聽說學佛要學做古人,這不幹,「我要做現代人,我要做二十一世紀的人」,他不願意做古人,幾個甘心情願做古人的來學佛?這些我們統統要了解。我們佛教在今天有這麼好的教義、這樣殊勝的功德,人人希求而求不到的都在佛門裡面。在佛門裡面,為什麼不能傳播?為什麼大家不能接受?實際上是每個人天天在那裡想求福求慧,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是如此。這是叫我們了解佛法現前的真相,然後我們才能從事革新,才能夠尋覓到一條光明的道路,把佛法的殊勝功德利益布施給一切眾生,這才是真正續佛慧命,法輪常轉。
此地末後一句結論,『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這就是講幻妄之相,性是什麼?性就是眾生妙覺明之實體。諸位要記住,妙、覺、明這三個字,這在前面都詳細講過,「妙覺明體」是什麼?就是經中常講的清淨法身。大家曉得念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在哪裡?你見過沒有?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天天見你,你見不到他,這冤枉!無始劫以來,毘盧遮那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一步,我們就見不到他,這是我們真正的身體。如果你要見到他了,前面的兩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見到了;換句話說,證得自己的清淨法身,自家的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遍一切處,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遍一切處,無不清淨,無不妙、無不覺、無不明,妙覺明。妙在哪裡?就是此地講的兩句話,「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妙!就妙在此地。妙在事理圓融,清涼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妙在這裡。我這個說法,可以說把義趣也都說出來了,就看諸位能不能體會?可是入不進去,確實不太容易體會。
到入不進去的時候有一個方法,這在佛法裡常講的薰習,薰習要長時間的薰習。我這個講台到今年二十二年了,這二十二年當中不斷的在薰習,我自己親身體驗的這個方法很有效,非常的有效。如果這個薰習中斷,煩惱就起來、妄念就起來了。所以我們看到古人的道場,我們現在也心心念念希望有這麼個道場,再看看大家有沒有福?有沒有這個道場,給諸位說,對我來說沒有關係;可是對諸位來說關係很大,那就是有真正一個殊勝的道場,能夠供給我們每天都能聽到經,每天都能在一塊共修。我們把這個標準要是能夠達到,每天我們能夠聽經四小時,天天不中斷;每天我們能夠念八個鐘點佛,也天天不中斷,有這樣的道場,諸位在裡面修三年,比我們現前修三十年的效果都大。為什麼?因為我們三十年斷斷續續的,功夫不得力,這個要是三年不中斷,必定有成就。最低限度大家在理論上不能有大悟,也有小悟;在功夫上,縱然不能得一心,也能功夫成一片,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個個有把握。
像當年慧遠大師他在廬山建蓮社,一百多人在一塊共修,個個往生,人人成就,所以道場是大眾的福報。我再給諸位說,不是我的福報,為什麼?我今天有與沒有都自在,都不相干。如果有這麼個地方,諸位在這樣的道場裡面薰習三年,三年如一日,你們的三年成就至少也等於我這個三十年。我講經是二十二年,講經之前我還有七年,你們的三年可以等於我現在這個境界,三十年的境界。諸位想想,道場要緊,非常的要緊。但是在一塊共修的人不一定要多,三個人在一起共修三個人成佛、三個人往生。不要以為太少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能帶三個人去,阿彌陀佛就很歡喜,不但你自己來,還帶了三個人來,帶一個去就是帶一尊佛去,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換句話說,拿我們現前事實的例子來做證明,我們沒有佛法的薰習,你想想是不是煩惱在薰習?這個大家都曉得,我們圖書館是天天講經,一天講一個半鐘點,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在這裡佛法的薰習只有一個半鐘點,其餘的二十二個半鐘點是煩惱在薰習。
所以煩惱跟佛法,佛法太少了,敵不過,煩惱是根深蒂固,佛法力量很薄弱,沒有法子跟煩惱抗衡。這就是我們自己的病,我們自己的障礙,自己有病自己要曉得,然後才有方法來對治。自己有病又不曉得,換句話說,你根本就不知道對治,這個病只有一天比一天嚴重。到哪一天病死了,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死的,你說這個多可憐!從這些地方看,這個時候,我也常常跟大家點出來,經可以說句句都是圓滿的。所以一部經,並不是說從頭到尾都把它念完這叫功德圓滿,也不是從頭到尾講完算是功德圓滿,不是的。悟了就圓滿,要是不悟,這部經從頭到尾講上一百遍也不圓滿,沒悟!五祖跟六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悟了,圓滿了,後頭不要講。不但這部《金剛經》不要講了,《大藏經》一切都不用講,為什麼?全都悟,一悟一切悟。沒有說是這部經悟了,別的經拿來還有困難,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悟是比什麼都重要。聽經、讀經、看經,無非是求開悟;念佛、參禪、持咒,無非是求一心,這個重點一定要把它抓到。
這就是講到清淨法身沒離開我們,在本經裡面,或者是在《唯識論》裡面,它又有個名字叫如來藏,為什麼叫如來藏?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萬法都含藏在其中,所以它才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就稱之為如來藏。「妙覺明體」,就好比鏡子一樣,乾乾淨淨能照一切萬相,這個浮塵幻化之相就像鏡子裡面照的影像一樣。影像雖然是虛,不實在的,但是諸位要曉得,離開那個鏡子,就沒有這個影像了。像不離鏡,鏡不離像,永嘉大師說「幻化空身即法身」,不是跟此地講的一個道理嗎?問題就是要在真正的明瞭一切諸相確實是虛偽不實的,鏡子裡面的相一樣,可是鏡子是真的,相是假的,我們從這個比喻來說,它的體性是真實的。而體性,佛在此地講妙覺明體,體性裡面具足妙覺明三義。佛在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前面說這幾句總綱,這幾句總綱非常重要,這幾句是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總綱領。前面講的「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那幾句是講理上的總綱領。
諸位能把這兩個綱領掌握住,真正能夠契入,《華嚴經》一展開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就是日常生活,你生活在哪裡?你生活在華藏世界中。實在講《華嚴經》好比是個倉庫,《楞嚴經》就是開倉庫的鑰匙。確實有《楞嚴》的基礎,在《楞嚴》裡面有些悟處,那個《華嚴經》其味無窮,否則的話,經文一打開枯燥無味。這幾句綱領要是掌握到,唯識不是很艱難嗎?你把唯識經論展開來,也是其味無窮。《華嚴經》是唯識六經之一,唯識學裡頭六經十一論,《華嚴經》算一部經,六部經裡頭有《華嚴經》。我們對於這部《楞嚴經》說得比較詳細,原因也是在此地,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有點入處,將來一切教典都迎刃而解。佛的經論不會有困難,沒有障礙了,世出世間那些學問,給諸位說都是些雞毛蒜皮,不學就會了。為什麼說不學都會了?你智慧開了,總離不開智慧。總綱領在此地先開示出來,它的作用無非是為了後面的經文,五陰、十二處一直到十八界,做為一個大前提。
這大前提裡面包含兩個意思,一個是比類知妄,所謂是聞一知十、一聞千悟,因為幻化等相是不實在的。你再拿這個大前提仔細觀察,五陰之相、六入之相、十二處乃至十八界之相,才能恍然大悟,原來確實是幻化的。《金剛經》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問題才算解決,才算是真正懂得,念《金剛經》這首偈子,念得有用、念得很得力,自己能入這個境界,這是第一意思。第二個意思講比類信真,知妄之後才相信真,真是什麼?妙覺明體,也就是剛才給諸位說,清淨法身。你才相信清淨法身是真的、真有,誰真有?自己真有,一切眾生個個真有,才知道一切萬法是平等的,確實是無二無別。這個意思就是說,把一切有為法它的真實面目確實看清楚了,是虛妄不實,更進一步追究它的根源,這個虛妄不實的法從哪來的?我們世間人有這個習氣,所謂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它從哪來的?它從法性裡面來的。法性就是妙覺明體,從這兒來的,到這個時候你才真正相信真妄不二。
就好像鏡子,鏡子是真的,鏡子裡面照的影子相是假的,真假不二。離了真,沒有假;離了假,真也不起作用,真跟妄是一不是二。這樣才能念到一心不亂,這樣才能入一真法界,《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維摩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這才能入得進去。到這個時候,諸位念過《金剛經》,我還是用《金剛經》一句話來做這一段(就是前面這個大前提)的結論,佛在《金剛經》裡面講的清淨心,「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可以說佛講的這些大前提,其目的就是在此地,就是教我們真正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清淨信心現前了,實相就現前,實相是什麼?就是妙覺明體,就是如來藏,就是清淨法身。可見得這個事情人人具足、本來圓滿,問題只是等待我們自己去證得。好,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