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慧嚴、開本法師、開了法師、開成法師 (第一六三集) 2015/8/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63
學生:懺悔主題,「淨宗戒律善護三業」。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居士,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恭聽《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三五集之「善護三業」,無比慚愧,身心不寒而慄。學佛是為作佛,自己學佛將近二十年,竟然連淨宗基本戒律,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都沒完全落實。
自己由於意業常見他過,因此口業忍不住時,又多少要譏他過。每次只要譏他過,很快報應就現前,嘴巴開始破洞,然後愈來愈大,連續痛上二、三個星期,不懺悔就難癒合。若說大福德之人過失,則能痛上ㄧ個多月。且看別人過失,眼睛就紅腫,使眾人見之。這些示警幾乎已成了既定的公式,可是自己嚴重的煩惱習氣,好了傷疤忘了痛,遇境逢緣時,老毛病又犯了。很感恩師父上人不捨頑冥,慈悲開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哪來的過失?ㄧ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滅,過失存在嗎?」自己才體會,原來看別人的過失,是自己有問題,是自己著了相。我把「過失」裝在心裡,時常拿出來給別人貼上「過失」的標籤。師父上人開示:「所有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沒有這些人表演,我去哪裡修行?」結果我把身邊的一切人(阿彌陀佛),幾乎都貼上「過失」的標籤,難怪念佛二十年,都沒有「佛」的一點消息,而是屢見「過失」。真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此感恩身邊的一切人,原來您們都是來幫助我修行及提升境界的。對不起,懇請原諒。
無比感恩黃念祖老居士嘔心瀝血作集註,讓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真相。《大經科註》中云:「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明心見性的菩薩生活在實報莊嚴土,他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無比莊嚴,清淨本然。而我卻把清淨本然扭曲,生活在自己的見思二惑中,造作了無量無邊的罪業。
曾聽過有關修.藍博士的訪談,其中ㄧ則故事說到「神性,萬物皆俱」。茲錄如下,以提醒自己要善護三業,並供養諸位仁者。
修.藍博士曾說:「原則上,只要你是處於零的狀態,你就聽得見上帝的聲音。不論那是一隻鞋、一株植物、天空……只要你是在零的狀態,你可以聽見萬物對你說話。這是神性,萬物皆俱。」修.藍博士接著說: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把鞋子脫下,正要放進鞋櫃時,我聽到我的鞋子說:「我不想待在那裡。」我就問:「好!那麼你想放在哪兒?」「我想到外面的陽台上。」於是我走向陽台要把鞋子放下時,它又說:「我改變主意了,我要進屋去。」我再問:「你要進屋裡哪兒?」鞋子說:「放在落地窗旁。」我就問它:「為什麼一開始你說要去陽台,現在又要進屋裡呢?」鞋子回答:「因為要下雨了。」我看看天空,萬里無雲,就說:「聽著!外頭一片雲都沒有。」鞋子說:「再過一個小時就要下雨了。」一個小時後,果然下雨了。修.藍博士說,鞋子有它的見聞覺知,它和我們都有見聞覺知,萬物是一樣神聖的。你如何對待你的鞋子,如何對待你的衣服?它們都是神聖的。
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真實不虛,萬物皆有見聞覺知。《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在此至誠發露懺悔,沒有做到禮敬諸佛。當自己造業時,也同時傷害並教壞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萬物皆有見聞覺知。
願佛力加持,讓自己能落實「不見己是,不道人非」,落實平靜從我開始,並祈願六和敬僧團常住世間。
至誠感謝師父上人的慈悲教誨及諸位領導、護法菩薩們的默默辛勤護持,才有此殊勝的學習機緣。
以上懺悔,疏漏及不足之處,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老師及大德惠予批評指正,頂禮感恩!慚愧弟子慧嚴頂禮懺悔。
老法師:我們聽到慧嚴這份報告,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社會,無論大小團體,乃至於家庭,呈現出一個很可悲的現象,就是彼此不和。古人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切法成就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和,所以家和萬事興一點都沒錯,小團體、大團體,乃至一個國家,乃至於世界,都在這個和字。
和從哪裡做起?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我記得早年,我們參加不少論壇,都提到「和從我心開始」。口號喊得很亮,可是實際上並沒有落實,這就是社會為什麼一年比一年動亂得嚴重。沒有看到一年比一年減輕,只看到一年比一年嚴重,特別是最近幾年,感觸非常明顯,不和。我們不能勸別人跟我和,要勸自己跟別人和,這樣才能夠產生效果。佛門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做了一生,有沒有效果?有,凡是跟他親近的人,都受老和尚影響。老和尚現在不在了,跟老和尚熟悉的人,常常想到老和尚在世那種誠懇、和睦可親的印象。自從老和尚往生了,我們得到這個信息,對於老和尚這《永思集》光碟,我們是大量在流通,到處在勸導,我相信有效果,只是我們沒有見到。我年歲大了,體力不如過去,衰老是一年比一年明顯。可是這篇報告很要緊、很重要,首先在我們內部希望多印一些,我們內部同修做為參考,參考資料。
佛在經上怎麼教我們,佛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這個真相總的來說,就是《般若經》上所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末後這四句偈,形容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叫有為法,動物有生老病死,有為法;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包括星球,包括星系,都有成住壞空。既然是有生有滅,全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常住真心是真的。
真的可不可以得?真的也不可得。實際上真的從來沒有丟掉,從來沒有失去,到哪去找得?找得就找錯了。真的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怎麼我沒有看見?你看見了,你也聽見了,你沒有覺察到。看見什麼,聽見什麼?虛空。虛空沒有改變過,虛空不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我們的本性是無為法,淨宗稱它作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於是我們明白了,我們看到萬事萬物就是看到常寂光,它跟常寂光融成一體。所以要細心去體會,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不放在心上,才能做到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修.藍能聽到鞋子說話,你也會聽見,這一點都不稀奇。不但鞋子,修.藍到我們這攝影棚來看過,我們攝影棚的天花板、牆壁、地板、桌椅板凳,統統都會說話。不但我們一舉一動它知道,我們起心動念它都曉得。為什麼?一體,不是一體哪能有這個現象?一體。「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你說莊子是不是菩薩再來的,是不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要不是這個境界,這話他怎麼能說得出來?
什麼事可別當真,當真你的虧就吃大了,你的日子就難過了。一切都放下,一切都隨緣,從早到晚歡天喜地,你活得多麼快樂!這個就是佛法講的法喜充滿,法是萬法,萬法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有無量的歡喜。事情做成功,眾生有福報;做不成功,眾生沒福報,我們自己問心無愧。為什麼?我們盡心盡力了,做圓滿了。盡心盡力就是大圓滿,我沒有懈怠,我沒有懶惰,我做多少我已經盡力,這就對了。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自行化他,做出榜樣給別人看。所以這篇東西多印一些內部參考。好,我們看底下第二位。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諸位仁者大家好!慚愧學生甘肅驪靬古城金山寺佛學班釋開本,今日恭敬匯報的主題是「淨土法門全仗佛力(一)」
甲一、法藏菩薩因地即開顯淨土法門為他力果教
甲二、能信能願能念佛,全仗佛力。
甲三、五逆十惡將墮阿鼻者悔過得生,全仗佛力。
甲四、具縛凡夫帶業往生臨終接引,全仗佛力。
印祖《文鈔》云: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不同,權實各異,無非欲令眾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圓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眾生根機不一,故致如來隨順機宜,作偏圓頓漸,種種說耳。然眾生輪轉生死,久經長劫,惑業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於一生取辦,實乏其人。既不能一生取辦,則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萬有十千,悟而進者,億無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斷煩惑而證涅槃,其難如是。致如來普度眾生之懷,鬱而不暢,眾生速出生死之道,塞而罔通。然如來大慈,必欲令一切眾生,同於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遂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之淨土法門,無論上中下根,悉令現生度脫,乃以己信願念佛,感佛慈悲攝受,感應道交,故獲斯益。其有已斷煩惑者,即可頓證法身,速成佛道,縱令惑業深厚者,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故《華嚴》證齊諸佛之等覺菩薩,尚須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觀經》將墮阿鼻之逆惡罪人,猶得以十稱洪名,預諸末品。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盡法界一切眾生,但有信願,無一不被其澤,其圓頓直捷,超出一切法門之上。末世眾生,欲了生死,不修此法,泛修其他仗自力之法門,則但可作未來得度之因,斷難獲現生了脫之果矣。
又: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斷惑之功,而無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亦屬自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里;「特別」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甲一、法藏菩薩因地即開顯淨土法門為他力果教
《無量壽經.至心精進》第五品中經文,「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此句經文即法藏菩薩告訴我們,淨土宗為他力果教。科註念老引日本峻諦法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頭解釋這句經文,「斯義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這個事情法藏菩薩知道,這個常途淨土之行是四聖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上面四法界是淨土,下面六道輪迴穢土,這個事情他知道。「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我不是求一般的淨土,我求最殊勝的,超越這個四土的淨土,他求這個,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斯義弘深,非我境界」。這句的意思,實是實實在在,雖然隨著各自,每個修行人的樂欲(愛好跟他的願望)應攝取之,譬如小乘的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所得的樂,他們的欲望不一樣。初果的人希望證二果,二果的人希望證三果,三果的人希望證四果,不相同,這是隨著他自己修證,他能夠證得,這個是他應該攝取。現在法藏比丘他的願望,是希望五乘齊入報土。這個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五乘,這五種人能夠統統都入實報莊嚴土,這個不容易,這個太特殊了。所以這個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這個事情我們無法想像,套一句佛法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無法想像,一般說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為什麼變成可能?這個裡頭義理很深。
第三個,「謂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我能經無量劫,當克獲之,斯義弘深,非我境界也」。這個菩薩是三乘菩薩,念老括弧說,「法報二身,經無量劫必可悟證」,但是現前不行,「但當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接著峻諦法師又云:「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這句非常重要,我們今天講信心問題,對這句要產生決定的信心,絕不可以有絲毫懷疑,那就是上面三種是普通一般的途徑,淨宗是特別的。淨宗怎麼特別?把自己丟掉,不靠這個,全靠阿彌陀佛,我能不能成就與我自己沒關係,我自己的能力當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談何容易,決定做不到。但是現在怎麼樣?現在專歸佛力。八萬四千法門要靠自己,無量法門也要靠自己,現在我全不靠自己,全靠阿彌陀佛,主要意思在此地。靠佛力憑什麼?憑四十八願,和阿彌陀佛無量劫來修持功德的加持。所以這個地方的一句,黃老拈出來要我們記住,淨宗法門總是拋卻己分,專歸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拋卻己分;請佛明示,即是專求佛力」。
「拋卻己分,專歸佛力」,這是法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他自己開闢的他力法門。不用自力,辦不到,完全靠阿彌陀佛。我念得好,念得相應,沒有雜念了,到時候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峻諦師,他說出這句話,「開他力門」這個說法,「正明淨宗超情離見,不可思議」。說得好,說得一點都不錯,淨宗是專靠他力,不靠自力。正明,真正說明淨土宗超情離見,這是大乘教上常講的,情是情執,見是見解,超越了,離也是超越,真正不可思議,無法想像。「究竟方便」,方便到什麼程度?方便到究竟,沒有比這個再方便的了,叫究竟。方便法達到究竟圓滿,一句佛號,只要你真信,真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底下接著說,「果覺因心之無上妙諦」。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所證得的果覺,成佛是果。阿彌陀佛是圓滿的覺悟,這句話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翻成中國意思無量覺,無量覺就是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用無量覺做為我們因地修行的中心、核心。我們修什麼?我們就用無量覺。念念不離無量覺,念久了,無量覺自然現前。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真正不可思議。用彌陀果覺做為我們修行的(我們在因地)因心。
峻諦師曰:「此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念老解釋說:「此語道破淨宗玄微,世稱淨宗為他力法門。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辦,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彌陀無上果覺,作為眾生因地初心,因達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感應難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聖易信,己靈難明。是以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獨言究明自心,則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薩於因地中,悲願宏深,開顯此他力法門,是以世稱彌陀乃大願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門,同屬果教,皆是從果起修。此殊勝難思之他力門,正是彌陀悲願至切處,亦正是淨密二宗方便究竟處。蓋自他本來不二,肯仗他力,即是於此難信之法能生淨信。難信能信,全由當人之無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實念去,自然能所兩忘,自心朗現,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淨宗之妙,全在於此。」(以上皆恭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五七集)
甲二、能信能願能念佛,全仗佛力。
《文鈔》與融明大師書曰:「古人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生死難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所不幸者,自愧業深障重,無力斷惑,速出三界,了生脫死耳。然又幸得聞我如來徹底悲心所說之大權巧,異方便,令博地凡夫帶業往生之淨土法門。實莫大之幸也。若非無量劫來,深植善根,何能聞此不思議法,頓生真信,發願求生乎。」
師父上人在《科註》中多次開示:「佛在大乘經裡面說過很多次,講到真正相信,真正發心修行的人,是什麼根性?沒有一個不是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當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這個法門,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讓你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他能信,他能發願,他肯念佛,他一生成就,道理在此地。」說明我們能遇淨土法門,生起信願念佛求生之心,乃蒙無量諸佛加持(即阿彌陀佛加持),此乃實屬佛力。
甲三、五逆十惡將墮阿鼻者悔過得生,全仗佛力。
《文鈔》云:如來出世,原為令諸眾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直下成佛而已。但以眾生根性不等,以故如來曲順機宜,為說一切大小權實,偏圓頓漸等法。法雖種種不一,皆為成熟眾生善根,令其究竟成佛耳。然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豈易言哉。若非宿種今熟,及法身示現二種人。縱有修持,亦非即生,及一生二生所能頓了。根機鈍者,則久經長劫,尚難了脫,以其唯仗自力故也。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雖五逆十惡,將墮阿鼻地獄之極重罪人,尚得往生。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善人乎。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之佛弟子乎。
又《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三」曰:佛愍眾生無力斷惑,難了生死,故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橫超法門。無論斷惑與否,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此是正行),及修行眾善,迴向往生(此是助行),無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若心識不迷,聞善知識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聲,或止一聲,當下命終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觀經.下品下生章》,係金口誠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預海會,永出輪迴。漸次進修,以圓佛果。若此逆惡罪人,不聞此不思議法,經塵點劫,難出地獄。餓鬼畜生尚難得,況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迴矣。
當人每欲疑惑己為罪惡凡夫,十惡造盡,故對淨土法門,對阿彌陀佛生不起十足信心,故祖師大德常舉瑩珂法師、張善和等大德為例,增強吾人求生之信心。《淨土聖賢錄》記載唐朝張善和,張善和就是臨終懺悔十念往生的。他是個殺牛的屠夫,殺業很重。在臨命終的時候,他看到很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這是地獄境界現前。他知道這個罪業很重,這麼多人來問他要命,來討命,他就大喊救命。所以這是機緣就很巧,宿世善根具足,蒙佛加持,正好有個出家人從他門口經過,聽到他在裡面喊救命,出家人就來問一問什麼事情。他就大喊,好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這出家人知道,趕快點了一把香,教他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接著這一把香就大聲念佛,念了十聲,他說:牛頭人沒有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他就跟阿彌陀佛走了。所以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念佛往生,張善和是非常好的例子。他自己罪業深重,有那麼大的能力往生嗎?沒有,全靠佛力加持攝受他往生西方。
念老在《科註》第十八願中引《合贊》文,《合贊》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機,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機、已迴心,則還攝取,莫有漏也。」意為:所言除者,實為止惡之意,使未造惡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迴心,懺悔念佛,則仍舊攝取,無有遺漏也。可見彌陀大願,攝機無盡。故善導大師曰:「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意謂,三世諸佛出興於世,唯為此大事因緣,宣說阿彌陀如來不思議願力,惠救萬眾。故大師又云:「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在一經宗趣中又引《要解》經文,「如《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這是淨土法門彌陀不可思議的願力成就。「五逆十惡」,這是造作極重的罪業,五逆十惡必墮地獄,無間地獄,地獄裡最嚴重的,沒救。可是怎麼樣?遇到淨土法門,真正懺悔、真正回頭還是有救。對於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對於信願持名,不懷疑,你就接受了,真肯幹,臨終這口氣還在,只要念十聲阿彌陀佛都能往生。「十念成就,帶業往生」。
故念老總結,「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了是明瞭,此是這樁事情,你真正明瞭了,方能深信彌陀願力,搞清楚、搞明白、搞透徹了,我們深深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信佛的願力,你才能深信名號功德。名號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功德無量無邊,再沒有任何一法能超過這個功德的。
又於悔過得生願中云:「若宿世作惡,有決定業,命終之後,須於此界或於他方墮三惡道。以今世悔過修道行善,誦經持戒,發菩提心,專念極樂,至心回向,求生淨土等,於是乘彌陀此願功德,遮其宿業,蒙佛攝引,不墮三途,逕生極樂,故云無不遂者。遂指求生極樂之願得滿足也。可見宿業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帶業往生。彌陀悲願之深,攝度之廣,超踰十方。」
甲四、具縛凡夫帶業往生臨終接引,全仗佛力。
念老於科註釋第二十願臨終接引願:若人如第十九願發心念佛,則臨壽終時彌陀與極樂世界諸菩薩等眾,前來接引,現其人前,經須臾間(指俄頃,據《大集經》即今之四十八分鐘),彼人即往生極樂淨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以上是為第廿臨終接引願。)深顯果教他力不可思議之方便妙用。具縛凡夫能帶惑往生者,皆因彌陀此願,臨終聖眾現前,慈悲攝受之大力。如宋靈芝師曰:「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復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憑自力,全仗彌陀大願加被,令不顛倒,始能往生也。如《圓中鈔》曰:「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證諸小本唐譯與《悲華》兩經,此意益顯。小本唐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可見凡夫臨終心不顛倒,亦不散亂,正念持名者,全因彌陀慈悲加祐之力也。又《悲華經》曰:「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又說願曰:「所有眾生,若聞我聲(聲者名也),發願欲生我世界者,是諸眾生臨命終時,悉令見我與諸大眾,前後圍繞。我於爾時入無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其心喜故,得寶窴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是經所顯他力妙用,彌為明顯。《稱讚淨土經》是本經小本,《悲華經》說彌陀因地及極樂莊嚴,均明彼佛臨終接引攝受往生之殊勝願力,可見彌陀願王,妙德難思,大恩大力,不可稱量。
以上淺述淨土法門為他力妙法,全仗佛力,多引用《文鈔》及《科註》原文及師父上人科註講記文稿,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仁者慈悲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本頂禮叩呈。
老法師:開本這一篇報告好像名符其實,真開了本了。這個本是什麼?就是全靠佛力,這是淨土宗一生成就的大根大本,全靠佛力。這得相信,不能有絲毫懷疑,我們心裡頭有絲毫懷疑,與這個本就不相應了。那不相應還得靠自己,靠自己就難了,靠不住。靠本,必須在那一口氣還沒斷之前,萬緣放下,絲毫不能留戀。
對我們最大幫助的,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大乘經是幫助。說什麼?把整個宇宙一切萬法真相說出來了。全宇宙從哪來的?我們用六祖能大師的話,清楚了當,他給我們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全宇宙,佛法裡面講的,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這就是萬法,是自性所生所現的。自性所生所現,給諸位說,是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法界,我們見不到。誰見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見到了。因為他見性了,就像六祖一樣,知道自性所現的,不是外來的。自性所現的,為什麼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這是唯識所變,《華嚴經》上講得好,全宇宙唯心所現,心能生能現;識,阿賴耶識能變。心是真心,識是妄心,妄心就是有分別有執著,是個生滅心。念頭前念滅後念生,生滅頻率之快、之高,我們想像不到。
讀了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透了一點信息,那是教化眾生的。彌勒知道,彌勒是等覺菩薩,也是古佛再來。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一句話問了三個問題,我們凡夫動個念頭,起心動個念頭,這念頭裡頭有多少個微細念頭?有多少個物質現象?有多少個精神現象?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個念頭,一彈指,念念成形,形皆有識。
我們從這句話,這個問答,明瞭《般若心經》上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什麼叫五蘊?五蘊是佛說一切萬法最小的單位,五蘊。五蘊是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物質跟精神是分不開的,色受想行識是一體,是一個單位,宇宙裡頭最小的一個單位。物質不能離開念頭,離開念頭沒有物質,物質從哪裡來?從念頭生的。同樣,念頭生這個物質,這個物質裡頭有念頭,不是沒有念頭。
這個物質裡最小的物質,現在科學家叫微中子。體積多大?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換句話說,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這麼小。可是微中子有受想行識,這就是修.藍博士到我們這參觀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小小攝影棚,我們起心動念桌椅板凳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牆壁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你能瞞過誰?有,瞞過自己,自己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一個不知道。不是你的心不知道,不是你的身不知道,統統知道,就是自己不知道,以為沒人知道,你說多可怕!前面我們才學習過,善護三業,身口意。人從絕不欺騙別人下手,不欺騙別人就不欺騙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關係多麼親切。
我們看到修.藍博士,在我們外面抱著一棵大樹,好像親人一樣,表演給我們看。把樹木花草當作我們的親朋好友,他知道它有知,我們不知道,他知道。他搞這個念力治病,治好幾千人。不要跟病人見面,只需要病人四樁事情:第一個,姓名;第二個,出生年月日;第三個,現在住在什麼地方,現在住的地方;第四個,病歷,只要這四樣東西。他每天作法,念力,完全用念力,觀想,把病人跟自己觀成一體。換句話說,病人身上的病就是自己的病,自己怎樣用念力把這個病化解,病好了,對方那個人的病就好了。需要多長時間?一個月,一天做一次,一次三十分鐘,一天做一次,三十次病就好了。這個很值得學習,怕一旦得重病的時候,找不到醫生,沒有醫藥,怎麼辦?尤其修行人要住在山區裡頭,沒有人知道,自己用念力可以治病,什麼病都治,不要用醫藥,也不要打針,念力。
現代的科學,年輕的科學家,研究念力的人很多,我們看到很多出版的這些書籍報告,很多。物質的現象找到了,搞清楚了,物質是從念力變現出來的。念力是個什麼東西?現在在研究這個,我們相信一、二十年之後,可能這個祕密會被揭穿,有可能。佛在大乘經上說過,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分別,用這個妄心去緣外面境界,可以緣到宇宙的邊緣;向內緣,可以緣到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境界相現在搞清楚了,再研究轉相,境界相從轉相來的,轉相從業相來的。業是什麼?業,佛經上講的一念不覺,也就是無明,一念不覺。從一念不覺再生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可見得第六意識能量真大,它就是緣不到自性,能夠把阿賴耶的三細相搞清楚,不知道自性是什麼,緣不到自性。為什麼?自性不能起心動念,他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有。
這些科學家做出的報告,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學經教,早年對這些問題不能不相信,佛說的、菩薩說的,不能不相信,不可以懷疑,但是始終有個結在那裡。科學家給我們做這樣一個報告,這個疑,疑情斷掉了,好事情,對我們很大的幫助。實際上的幫助,幫助我們放下,我們甘心情願把它放下。以前叫放下不情願,對於真相不了解。現真相大白,科學家也這麼說,跟三千年前佛陀所說的完全相同。不能不佩服,佛菩薩了不起,沒有科學的儀器他能知道,說得比科學家講的還清楚、還圓滿,讓我們對佛法裡頭字字句句充滿了信心。
這個信心,最重要的第一個信心,就是對極樂世界不懷疑,對阿彌陀佛不懷疑,有信有願,我們就知道往生的條件具足了。認真念佛提升自己的品位,那是第二重要,第一重要的是往生。縱然沒有功夫,到極樂世界從頭學起也好,無量壽。我從小學一年級讀起,那裡沒有留級,也沒有淘汰,只是升級有快慢之差別,功夫勤的快,進步快,懈怠一點的功夫就慢,決定是往上升,不會往下墜落,你說到哪裡去找?我們就得感謝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無量的慈悲,給我們開啟這個法門,讓我們統統得度。所以這篇東西,好的文章都可以做成小冊子,在辦活動的時候跟大家結緣。好,我們往下看,第三位,雞足山的。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了,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內容是:
甲、法界眾生皆是佛,唯我一人是凡夫。
方丈院的桂花樹上不久前住了一窩鳥夫妻,這鳥的名字叫鳳頭雀嘴鵯(bēi),長相很好看,叫聲也很動聽。剛開始大家還能夠相安無事和睦相處,可隨著鳥寶寶的漸漸長大,鳥媽媽的警惕心也愈來愈高,脾氣也隨之愈來愈大了。有一天上午學生去打掃方丈院,剛一開院子門,鳥媽媽就像轟炸機一樣,瞬間從天而降扑打在我的頭上和臉上。因為太突然一點準備沒有,隨之心裡一驚,接著感到一股無明火就要往上冒,當時第一念就覺得委屈,心裡想我平時對妳們這麼照顧,今天妳怎麼對我這樣……後來覺照心一起,感到不對,趕緊念佛才把火氣壓了下去。冷靜下來之後反省自己,竟然驚出一身冷汗。真是:「念佛參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這一陣子,感覺自己修學上有了一點點進步,剛起了一點高興的念頭,今天考卷就來了,自己沒考及格。細細想來自己還是把經教沒有聽懂,還是執著有個我。師父上人告訴我們:「十法界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了無所得,過去、現在、未來心均不可得。」一切萬法皆在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之中剎那生滅,而這幻滅當中哪一個又是我呢?有我就有我愛、我慢、我痴,這是萬惡的根源,這個我執就像條條繩索,把迷惑的我緊緊綁在六道裡不得出離。如果不是這位鳥菩薩來考試,自己還真不知道自己的執著心、瞋恨心、對立心有這麼重。
再有就是懺悔自己沒有德行,想一想海賢老和尚,當年在山中遇到大狼,因為老人家有德行,所以狼本來是猛獸,可見到老和尚,又是點頭哈腰,又是磕頭作揖,狼變成乖順的小綿羊了。可學生倒好,小鳥本來是很溫順的動物,可見到我以後,小鳥一下子就變成狼了,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缺德的一個人啊!感謝鳥媽媽讓學生更加認清了自己。
最後《阿彌陀經》云:極樂眾鳥皆阿彌陀佛幻化而成,也就是眾鳥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在極樂世界水鳥樹林悉演妙法,而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這隻鳥媽媽,肯定也是阿彌陀佛幻化而成,以惡度的形式為我說法。一想到此,學生的內心是無比的感恩,感恩阿彌陀佛無比的慈悲示現。讓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反省自己雖然修學多年,但執著對立向外貪求的心還很重,平時沒有考驗的時候還自我感覺良好,但當遇境逢緣之時,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如今小鳥已經長大飛走了,看著空空如也的鳥巢,內心總有一種感恩之情,感謝鳥媽媽為我表法。同時也深感最好的修學環境,就是在人事環境,即一切突發境緣中去修。修什麼呢?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其實都是一場戲而已。海賢老和尚為什麼一輩子沒有發過脾氣,因為他老人家知道,啥都是假的,只有念佛往生是真的,所以他才能做到看一切都好,沒有啥不好的,見誰都說好,見啥都高興。這一點學生對老人家真是很佩服。學生要好好向老人家學習,以期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
惠能大師開悟後說到,「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說整個宇宙萬物都是由我們的自性所變現的,眾生與我,本自一體,無二無別。眾生一體,也是大乘佛法的基本倫理觀,自己想發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如果沒有這種認知,那麼將來弘法重任也是很難擔起的。感謝諸佛菩薩為我表法,幫助學生發現過失,改正過失。過失改正一分,佛號就能提起一分,距離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更近了一分。
乙、看破世事,旋轉萬緣,老實念佛,此生證無量壽。
佛說「人生酬業」,酬,就是酬報,就是說,我們前世造的善業,這一世我們到人間來享福的;要是造惡業,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受罪的。佛說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不但一家人是這個關係,朋友之間也是這種關係。在今天的社會因為傳統文化斷了幾百年了,人們不知到修福,只知道享福,所以現在是報恩的人少,報怨的人多了。如果不明此理,我們就會在這五濁惡世,隨業流轉,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完沒了。師父上人說:「我們佛弟子來到世間只做兩件事,就是報恩,就是還債,別人欠我的不再討了,一筆勾消。」佛弟子就要轉情緣為法緣,轉業海為蓮池,看破世事,旋轉萬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以前學生認為自己學佛了可能就不造惡業了吧,現在反省才感到根本不是這樣,首先自己每天的起心動念就在造業,甚至還會造惡業;更進一步,末世修行,多諸障難,陰魔干擾,念佛人說白了,只要不念佛,就在念魔了。最後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所食之五穀雜糧皆是鋤地殺蟲所得,還有平時不小心誤傷的眾生,更是數不勝數。而往生極樂之人已經轉八識為四智,不再有起心動念,意惡盡除了。往生之人因為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三十七願的加持,衣食自至。所以再也不用為吃飯穿衣而發愁,也不會因此再造殺業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妙超過一切諸佛剎土,什麼原因?師父上人說:「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學沒中斷,佛以善巧方便能令六塵說法。在極樂世界,無論什麼地方,我們都聽到佛在講經說法。風吹樹葉聽起來佛在講經,流水的聲音也是佛在講經,天樂鳴空還是在講經,鳥雀在啼叫也是在講經,這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極樂世界進步得很快。知道了娑婆苦極樂樂,學生就要發出堅定往生之心,志願無倦,忍力成就,再苦再難也要忍住扛過去,雖這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無限感恩尊敬的師父上人,為學生講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讓我明白了此生得人身,聞佛法,遇勝緣的不易。要抓緊時間,把握當下,向賢公老和尚學習,將來用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為釋迦正法,久住世間,做出最有力的證明……。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了粗淺的學習報告,學生障深慧淺,肯定有許多錯謬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
恭祝尊敬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了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了法師的報告我們聽了,也在屏幕上看到文字了,很難得,總算是有幾分明白了。而後最重要的,是怎樣在生活當中落實,特別是在人事環境裡面要禁得起考驗。你算是不錯,在小鳥這個緣分當中,能讓你覺悟,能讓你回頭,能讓你反省,這個很難得。日常生活當中,你跟人與人往來,也要像小鳥一樣,認真細心去觀察,去體會,去反省,改過自新,堅定信願,認真念佛,求願往生。
身體還在這個世界,學普賢菩薩的隨緣,普賢菩薩教誨我們隨喜功德。隨喜,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情,我認真努力盡心盡力去做,做完了不放在心上,不希望別人來報答,沒有報答的。為什麼?一體,一體還需要報答嗎?不是一家,是一體。莊子講得不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話是佛說的,大徹大悟的人說的。所以,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就知道,佛菩薩應化在中國,用聖賢人的身分出現。中國人喜歡聖賢,應以聖賢而得度者,即現聖賢而為說法,不就這個意思嗎?於是我們就聯想到,許許多多世間高級宗教,最初的創始人都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的心量就拓開了,眾神一體,宗教一家,這個世界多美好,再也不會產生誤會了。所以經要講究,要互相學習,可以互相來註解,拿他們的經來解釋佛經,用佛經去解釋他們的經,到最後一樣的。我們從這裡建立信心,來做佛事,來幫助一切眾生,斷疑生信,離苦得樂。好,後面還有一份。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慚愧學生開成,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與眾生和睦相處」。
師父上人在講經之中常常提到,在全球信仰宗教的人口比不信仰宗教的人口要多很多,如果把這些宗教都團結起來,宗教的和睦將會帶動種族與種族的和睦、政黨與政黨的和睦、國家與國家的和睦,從而真正的實現世界和平。家和萬事興,世界將進入盛世,人民將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各個宗教的核心價值觀都是相同,那就是愛與慈悲,所以宗教之間的和睦相處是可以實現的。實現宗教團結的理念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
這段開示之中最重要的含義,告訴了我們團結的重要性,唯有團結,唯有和睦相處才是我們生存之路、幸福之路,是全人類共同的方向。因為宗教人口在全世界人口之中佔多數,所以宗教的團結在全人類和睦相處的大方向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因為宗教是教育,其中的普世教育,都是教人倫理、道德、因果,教人以愛心待人,教人孝養父母,尊重師長,和睦鄰里,只要恢復宗教教育,受到教化的人們就具備了與人和睦相處的基礎。所以實現人類和諧相處,宗教團結成為了切實可行而且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這段開示非常的精彩,給現在全人類指出了一條光明之路,幸福之路。但是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講,很少有人有機緣對宗教的團結盡一分力,這個框架太大了,似乎沒有落腳之處。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全人類」,包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的一切人,只要我們抓住「全人類」和睦相處這個大方向,每個人在自己的本位上都盡心盡力的去做,都是在為人類的和睦相處盡一分力。而師父上人常常講到團結宗教的理念與方法,我們也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
宗教團結的理念,「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和是果,平是因。平等對待並不是要求別人對自己平等,這是在外求,無論有沒有求到都會生煩惱,與道不相應。這種外求的結果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這種外求的心,帶有好惡的心,表現出來的必然是不和睦。那要如何做呢?平等對待,求自己以平等心對待一切境緣。順不生貪,逆不生瞋,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對待,只要對方有需要我們一定伸出援手。
平等的尊重一切眾生。無論對方對我們是否恭敬,我們都要以恭敬心對待別人。當看到對方傲慢的習氣時,很不願意向對方鞠躬行禮,可是仍然要把這個躬鞠下去,想一想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且不僅僅要做一次、二次,要勉勵自己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做到我們習慣了,不在意別人的傲慢態度了,我們就真的成功了。有時別人對我們誤解了,以無禮的態度對待我們,更是勘驗我們修行功夫的時候,我們要能忍,仍然以一顆真誠、恭敬、關懷的心等待機緣的出現,希望彼此之間能把誤會化解。事後想一想,小不忍則亂大謀。什麼大謀?世界和平是大謀,求生淨土是大謀,明心見性是大謀,這些東西放不下就是障礙。
照顧一切眾生。別人有疾病,我們不僅僅要照顧,而且要盡心盡力的照顧,更要多一分耐心,縝密的思惟,周到的考量。真誠平等的待人,我們收穫的至少是「人生之中少一點遺憾」,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關懷一切眾生。也許對方的身上有一些讓我們難以忍受的東西,放下自己,多一分包容,多一分鼓勵,也許對方在人生的路上會走得更好。事後想一想,這些所謂的讓我們難以忍受的東西最終不復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許對方似乎已經無可救藥,但佛菩薩最先救度兩種人,第一種是上上根人,因為上上根人得度後他會救度更多的人;另一種人是飽受苦難之人,因為他們太苦了,佛菩薩也不忍心看他們受苦,多一分耐心,多一點陪伴,至少告訴他不要放棄,還有人在陪伴著你,堅定信心我們一起走下去,這是我們自性之中本有的那分慈悲。
愛護一切眾生。想一想父母對我們愛,那分真誠永遠不曾放棄,殷切的眼神之中永遠都是期待,這分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為之動容。這分真誠的愛是我們修行中無限的動力,是我們回歸自性的源頭;這分愛我們不能自己受用,更要將它發揚光大,讓這分愛普照環宇,讓更多的眾生獲得新生。就像師父上人一樣,就像彌陀慈父一樣,現世弘揚佛陀教育,最終回歸極樂老家。
協助一切眾生。在自己的本位上盡心盡力的工作,並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不是為了五欲六塵,永遠記住自己是為別人服務的。無論在哪個崗位,認識到社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的工作是要成全別人、協助別人,這樣才不會走錯路。而我們所收穫到的,是成就別人的快樂,是其樂融融,是一團和氣。
最後祈願人類和睦相處,世界大同,最終回歸安養。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與眾生和睦相處,這樣才真正對得起師父上人的教導,兩位大家長的護持。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成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
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成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成這一篇報告說得好。話說出來了,下面最重要的是怎麼落實,這個事情是難事,做好了,無量功德。
老一代的人,我常聽說,現在說的人少了,大家知道,「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還有一句比這個還重要,和合僧團,這個世間如果有一個和合僧團出現了,它真正能得到三寶加持,龍天護法,道場所在這個地區,不會有任何災難,會感得風調雨順。如同佛在經中所說的,和合僧團至少四個人,佛家是四個人叫一眾,這個眾就是團體,一個小團體。最小的團體是四個人,修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真正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每個人,這四個人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概念,而且是徹底落實,真做到了。這個團體,六和敬這個團體要在香港,不但香港沒有災難,它的威力可以達到中國沿海地區,東北面到韓國、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到南洋這個地區,化解災難,有這麼大的力量。
我們初出家的時候,念念就想有這麼個僧團,我們很樂意加入,找不到。一九七O年代,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那一次是講了四個月,講《楞嚴經》。洗塵法師、金山法師,你們都不熟悉。洗塵是香港的佛教領袖,年輕一輩的人,他的年齡比我大一些,大不多少。老的覺光法師,是去年往生的,九十多歲。洗塵法師跟我談過幾次,我說好!我說你帶頭,找五個人,我參加。我們要學釋迦牟尼佛,釋迦佛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托缽。我們也在香港托缽,香港素菜館很多,托缽吃飯決定沒有問題,而且餐餐都有好供養。住在哪裡?我說樹下一宿我們做不到,咱們住帳篷,住小帳篷,像童子軍露營的小帳篷,一個人一個,五個。帳篷白天的時候,就做一個背包背在身上,三衣一缽,我說我們來幹。說得很好聽,還是放不下,他跟金山法師兩個人,他們是同鄉,老同參住在一起常常吵架,我們大家都知道。所以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個念頭,你看幾十年,我沒有把它丟掉,如果真正有修行人,這講真修行,我相信不難。我們現在在一塊共修,像海賢老和尚,他們有四個同參,曾經在一起共修,真的是個六和的僧團,和睦相處。四個人修的不一樣,海賢老和尚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有一個是學經教的,學《楞嚴經》,他是禪淨雙修,有一個是專門修禪宗的,好!所修的法門不一樣,在一起互相照顧,這個難得。不一定要求統統修一門,你修哪個法門都好,只要是佛教,不是其他宗教。如果再擴大,其他宗教也可以,不同的宗教,四、五個人住在一起修六和敬,更了不起!那個功德會更大。我還是有這個願望,看看有沒有人,也許我們能找到王神父,這個人沒有問題。再找一、二個,我那個六和園就可以做我們六和道場,那個名稱是老名稱,有幾十年了。真的出現六和,香港人的福報,中國人的福報,這一個大地區的福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