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十三集)  1986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1-006-0013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二頁,看第六:

  【諸佛共讚釋迦,濁世證果度生。】

  這一樁事情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是非常的困難,釋迦牟尼佛都以為度眾生非常困難,何況現在佛不在世,我們的智慧、德能非常淺薄,如果要叫眾生信受奉行當然就更難。究竟是以什麼法門來度眾生?就是以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就是本經所說的這一門,因此我們今天接受這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自己要慶幸,實在不容易。如果把這個法門推薦介紹給別人,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我們要做,別人接受、相信,那我們歡喜讚歎;不能接受,我們也不要難過,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都沒有法子,我們有什麼辦法?所以不必難過。雖然不能接受,你自己曉得,我們已經給他種了善根,「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換句話說,我們的責任已經盡到了。

  【能為甚難希有。】

  這是解釋諸佛讚歎世尊。

  【娑婆世界,五濁惡世。】

  『五濁惡世』下面會講到。『娑婆』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名稱,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堪忍」,換句話說,這個世界非常之苦,眾生生活在其中,他真能夠忍受得了,就是這個意思。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當中要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不容易,自己要證果很難,要是看到今天的社會,比較過去尤其是困難,現在這個社會十惡的誘惑力量太大,幾個人能夠禁得起誘惑?能夠在這樣的社會當中,自己能夠把定自己而不同流合污,這樣的人若不是再來人也是有很大善根福德的人,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能信這個法門,肯發願求生淨土一心念佛,這是很大的善根,可以說是無比的善根福德,這個話說得並不為過,因為這樣的人一生必定成佛。這是自己成就難。

  【為眾說此難信之法。】

  這尤其是困難,為一切眾生說發願求生淨土的法門,這個法門太難了,實在這個法門是太深了,所以古德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實在講那些大菩薩們對於這個法門都還有疑惑,可見得真正能夠斷疑生信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下面簡單解釋:

  【說漸法易,頓法難。】

  像其他的法門,按部就班的修學,這個容易,可以為大眾所接受,譬如像唯識法相,這是一般知識分子都很樂意接受的,這是按部就班來的,漸漸來修習的。諸如方等、般若也還可以,也很能夠為一些人接受。這個法門很難被人接受,能夠接受的,一個是上智,一個就是下愚,這兩種人要是有這個因緣遇到,他能接受,所以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這個法門是圓頓大法,很短的時間、不費力氣就成功了。底下說:

  【餘頓法尤易。】

  『餘頓法』是指禪宗,禪宗也是頓超,被人接受很容易。

  【淨土橫超,頓法尤難。】

  弘揚這個法門是最困難的事情。

  【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

  這是講自己修行。『頓修頓證』,「頓修」就是一句佛號,「頓證」就是決定往生,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自己修的不容易,真正不容易。我們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也已經發心修學這個法門,自己想一想,看到別的法門還會動心,還想去試試,還不能死心塌地,這就是不容易,果然死心塌地的修學這個法門,他這一生決定成就。前面跟諸位討論過,品位高下也是決定在自己的勤惰,勤奮的念佛,品位就高;散漫的念佛,品位就低,都在乎自己。

  【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

  所以拿這個法門勸人真正是『難中之難』,這是千真萬確的話。我們今天勸別人,別人不相信,所以自己心裡要明白,他不相信不希奇,甚至可以說他不相信是應該的,他應該不相信,他要相信才奇怪,他要相信那是多生多劫的大善根、大福德現前,那個真正了不起,所以他不相信是正常的。佛在世都如此,假如佛陀在世的時候大家都能夠接受、都能相信,都能夠求生淨土,佛又何必說那麼多的法門?講那麼多的經論?那不叫自找麻煩?就是因為眾生不能夠接受這個『第一方便』,那再講別的,講第二、講第三,不得已而求其次,開無量的法門契合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性。再看底下一段:

  【依持名法門釋五濁惡世。】

  『五濁惡世』,諸位可以參考《彌陀經》的註解。昨天我交代你們哪一位同學負責任,調查一下同學當中,這七天一堂課都沒有缺的,一堂課不缺的,我要送書給他,給你們作個紀念。這個地方解釋是專門就念佛法門來看「五濁」,所以這個解釋跟一般的解釋有一點不相同,你們看註解就能看得出來。

  【劫濁。】

  『劫』是時間,就是俗話說「年頭不好了」。時間哪有什麼好壞?時間沒有好壞,好壞就是底下幾種,如果在這個時代,見濁、煩惱濁很重、很普遍,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世界是個黑暗的時代,是一個很不好的時代,我們很不幸要生到這個時代,亂世,天下大亂,大亂的根源就是這兩種。見是見解,眾生都是邪知邪見,煩惱就是思想,思想邪而不正,所以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源,因此這個時代就不好,「劫濁」就是時代不好。在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動亂的時代,也是苦難的時代:

  【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這個字用得非常的肯定,就是必定,必定得不到結果。換句話說,你修其他的法門,這是給你老實的說,你必定得不到結果,你要不信可以試試看。你們現在還年輕,到八十、九十看看你有沒有結果,到那個時候沒有結果,如果你還有七天的壽命還可以,還好好念七天佛,但是那樣去的話就下品下生,現在你要是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現在就努力念佛,將來往生是上品上生,這個差得太大。下品下生到那裡是凡夫,人的身分,上品上生到那裡是法身大士,那個不相同,差太遠了,這一筆帳你們自己去算,你們的數學都比我好,看看應該怎樣做法。古大德說得一點都不錯,我自己體會得非常的深刻。

  【見濁—五利使增盛,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見濁』就是見解的錯誤,對個人,甚至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對事、對理、對因、對果,統統都看錯了,知見錯了。在佛法裡面把錯誤的見解歸納成五大類,就叫『五利使』,這是比喻,「使」就是古時候衙門裡面的差人,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刑警隊,有五個刑警隊,這五個刑警隊天天跟著你,你好不好過?他為什麼要跟你?你不犯罪,他怎麼會跟你?這五個人跟到你,隨時就把你捉去,取這個比喻,就是這五種錯誤的思想很麻煩。『增盛』,「增」是增長,這五種錯誤的見解天天在增長。『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佛給我們講的其他法門一定要斷這五種見惑,惑就是迷惑,見就是見解,也就是錯誤的見解,你要不把這五大類錯誤的見解完全拔除,恢復你自己的正知正見,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不能超越。這個法門就是『不假方便』,不必斷見惑也能得度,所有法門裡頭,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一門,除這一門之外,任何一門,禪也好,密也好,都得要斷。

  所以講斷見思煩惱能超越,這是理論上講得通的,是可以相信的。不斷見思煩惱也能超越,理上講不通,所以難信,沒人肯信。實在講斷煩惱能夠超越這個理好懂,理不深,不斷煩惱能帶業往生這個理太深了,不是沒有道理,有道理,沒有理哪有這個事?理太深了,不但我們沒有辦法透徹的了解,阿羅漢、辟支佛,乃至於權教菩薩,甚至於法身大士,都不能把這個道理搞得很清楚、很透徹,所以難信。我對這個法門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讀了多少的大經大論,總算很幸運,對於這個理與事我不懷疑,三十多年找到這條路相當不容易,有多少出家、在家的大德,一生當中沒有能夠摸到這條正路,太多了,真正找到這條路的人不多,可見得實在是難。

  「五利使」,「見惑」是哪五條?下面列在這個表上。

  【身見—不悟四大假合,虛幻無常。】

  第一個『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把這個身看得太重,身看得太重有什麼不好?我們想想,哪一個不愛惜自己身體?哪一個人不以為這個身體是我?身體不是我,我在哪裡?為什麼佛第一個就叫我們破「身見」?這裡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身見不破決定不能出三界,不但不能出三界,連個初果須陀洹都不能證得。修禪定的人能夠一入定,三個月、一百天不出定,就坐在那裡,這個定功相當深,為什麼果報還在四禪天、四空天,出不了三界?給諸位說,身見沒破,所以他的功夫比小乘初果須陀洹還差得遠,就是身見沒破,依然執著這個身是我。小乘初果,他就聰明,身不是我,身是『四大假合,虛幻無常』,這個不是我,那是什麼?是我所有的其中之一。

  今天我們穿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我身上掛的一串念珠,念珠是我所有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如果是我,這個身體死了,那我就死了,我不就沒有了?身體死了,我不死,我又去投胎了。身滅掉的時候,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可見得這個身不是我,這個地方要覺悟。身不是我,所以我們不要過分的珍惜它,但是也不要把它毀掉。譬如你從家裡到此地來,你自己駕車來,車是你所有的,我的車,我曉得車不是我,不是我,我就把它糟蹋掉,應不應該糟蹋?不應該糟蹋,雖然不是我,還很愛惜它,為什麼?我要用它,我到哪裡去,它可以給我代步,要明瞭這個事情。所以對這個身體要保養,要愛惜,但是不要執著,可以放得下,為什麼?因為它不是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有些人錯會佛法的意思,佛法裡面常講「借假修真」,他把那個「假」看成「我」,我是假,要借這個假我修真,所以對這個假我要格外的保養、看重,這個錯了。那個「假」是什麼東西?「假」是佛法,借假修真是借假的佛法修我們的真性,而不是指這個身,這個一定要明白。

  身,佛講得非常清楚,是四大五蘊集合的一個物體。四大是物質,佛法裡面講「地、水、火、風」,這個四大。你看到這四個名詞不要想到,地,這是大地;水,你看到海裡面、河裡頭流的水,你這麼看就錯了,這四個名詞是代表基本物質的四種現象。今天我們曉得一切萬物都是由基本的物質組合成的,現在科學家很明白這個事實真相,而這些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由基本的物質,所謂是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就組成元素,組成分子,再由這些分子,也是排列方程式不同,才形成宇宙之間動物、植物、礦物,森羅萬象,這森羅萬象,你要把它仔細一分析,它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是一個。佛法裡面講四大就是講這個基本的物質,是指這個東西。基本的物質,它是一個物質,它有體積,再小還是有體積。所以講到電子,講到基本粒子,它還是個體積,體積就叫做地,地是代表這個意思。地是代表它有體積,再小它有體積。火大,就是這麼小的體積,它有溫度,水大就是它有濕度,佛門裡面講火與水就是溫度與濕度,現在科學家講裡面帶的陰電、陽電,它用這個來說。風大是什麼意思?它是動的。風是動的,不動怎麼叫風?佛法說一切物質統統是動的,沒有靜止的。現在科學家承認,宇宙之間找不到靜止的東西,全都是在那兒活動。佛說真如本性是清淨寂滅,不動的,無明是動的。

  在佛經裡面稱這個基本的物質就叫「色法」,也叫「相分」,因為它有相。唯識裡面講有見分、相分。相分有四種性質,地、水、火、風,非常合乎現代科學,近代科學才發現,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沒有任何科學儀器,他就靠眼睛(佛眼,五眼圓明)把宇宙間這些真相就看得清清楚楚。肉體就是物質集聚所成的,實在講沒有生死,我們看到生,不過是這些物質排列在一起叫生,所謂滅、死,這東西分散了,其實集聚、分散,它不增不減,哪有生死?像這本書是由三十幾頁紙裝訂在一起的,裝訂起來,這是一本書,拆開來就是紙,裝訂跟拆開它有沒有增減?沒有增減。裝訂好比這本書生了,拆開來,這個書死了,沒有了,但是這麼多紙張還是這麼多紙張,不增不減,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的肉身也是不生不滅,只有聚散而已,緣聚緣散,緣就是種種條件,這些基本的物質聚集在一起現這麼一個相,散開,這個相就滅了,就是這麼回事情。

  再仔細深入想一想,我們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萬物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我們今天這個身不是一個基本的物質變成的,是許許多多的,我們就說大一點,好像原子、電子,所組合的,我身上的原子、電子會跑出來,跑到你身上去,你身上的也會跑到我身上來,你的身體裡頭有我,我的身體裡頭有你,就是這麼回事情,你要明白這個事相,原來整個宇宙就是一家人,實在是如此,這真的一點都不錯,佛眼所看。所以第一個要破身見。受想行識就是精神,物體有了精神,這才叫動物,活生生的,假如沒有精神的部分,沒有受想行識,它就是植物、礦物,所以動、植、礦就是見分與相分和合的多寡而分的,事實真相就是如此。所以決定不能把「身」當作「我」,把身當作我是錯誤的見解,應當把身看作是我所有的之一,我所有的,可以放下。第二種錯誤的見解是:

  【邊見。】

  所謂『邊見』,拿近代的話來說就是相對的,兩邊,執著在兩邊。

  【不悟見解既偏,失乎中道。】

  所以「邊見」也就是偏見,只見到一面,沒有見到全部,當然這個見解就不正確,不正確就發生爭執,就發生鬥爭,所以『失乎中道』。佛法裡面講「中」,中國固有文化也講「中」,代表中國道統的就是中庸,禮記裡面第一篇,朱熹把它抽出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成為四書,以這個來教學。從宋朝一直到今天,國家都把它當作教化老百姓的基本教材,在以前專制的時代,尤其重視,所以考試,四書是必考的科目,過去念書人一定要能夠背誦。所以佛與儒都是講中道,偏見是錯誤的見解。

  第三「見取見」,第四叫「戒取見」,這兩種合起來,我們一般人講成見,某人成見太深,或者講主觀的觀念,這兩種都是這樣的,主觀的觀念、成見太深。分為兩種,一種是果上的成見,一種是因上的成見。見取見就是果上的:

  【非果計果。】

  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結果,他把它當真。

  【不悟有漏界中,終非究竟。】

  這句話實在就是說天道,因為許多的宗教都把天道當作究竟,到天堂去就得永生,這是一個錯誤的成見,是個錯誤的見解。天堂壽命雖然長,福報雖然大,他還是要死的。壽命長,它有到的時候。佛給我們講「天」講得詳細,講二十八層,你看哪個宗教裡面講天講二十八層的?天人生活狀況,佛經裡面說得非常詳細,日常的生活,佛都講得很詳細。

  我過去住在溝子口的時候,天主教的方豪神父跟我做鄰居,我們在一起做鄰居十幾年,每一年的大年初一,他都來給我拜年。這是天主教的一位學者,曾經擔任過政治大學文學院的院長,也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很有學問的人。他雖然是天主教的神父,他常常在我這裡借佛經去看,看佛經。有一次跟我說,他說「佛經裡面講天堂比我們天主教講得詳細,好像去過似的」。我給他點點頭,「對啊!你們是聽說,沒去過」。他承認說得比他詳細,那是真的,我們講二十八層天。

  他們講的天堂,我們根據它的教義理論與修行方法來判斷,大概就是忉利天,中國俗稱玉皇大帝,就是這一層天,玉皇大帝就是他們的天主。這一層天在佛法裡面講,不高,二十八層,他才上去第二層,上面還有二十六層,所以這個天不高。如果說生天就是究竟的果報,這是很大的錯誤。不但忉利天不究竟,就是最高一層的非想非非想天(第二十八層)也不究竟,他的壽命長,八萬大劫,這個數目字是天文數字,不管這個數目字多大,它有限量,既有限量,一定會到盡頭,所以到了八萬大劫,佛給我們講,還是要輪迴,還是要往下墮落。他爬到最高,只有往下輪迴,不能往上輪迴,往上就出了三界,他出不去,當然只有往下墮落。所以把生天當作究竟,這一個錯誤的見解就叫做「見取見」。第二種成見就是「戒取見」:

  【非因計因。】

  這是講修因錯了,不是這個因,他當作這個因。

  【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

  這是舉個比喻,我們要煮飯,飯要用米去煮,倒米去煮才能把飯煮好。米是飯之因,他弄錯了,把沙拿去煮,他想把沙煮成飯,沙不是飯的因,所以佛講了,你去煮,煮上恆河沙數劫也不會變成飯,因上錯了,這個比喻好懂,比喻修行人把因搞錯了,你得不到果報。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你要不斷見思煩惱,不能出三界,斷見思煩惱是因,出三界是果報,因與果一定要相應。念佛法門是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才能夠往生西方淨土,如果不具足這三個條件就決定錯誤,所以因果一定要相符合。同樣的,我們就拿基督教、天主教講生天,信了上帝就生天,這就是戒取見,沒有這個道理。佛給我們講生天的條件要修十善業道,他們那個教裡頭有摩西十誡,你信了上帝要把十誡修好才能生天,光是信而不肯修十誡是因果不相應。一定要明白這些理與事的真相,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成就。

  【邪見。】

  除了上面四種錯誤的見解之外,所有一切錯誤見解就包括在這一條裡頭,都叫做『邪見』,這不是正知正見。「邪見」裡面最嚴重的是:

  【撥無因果。】

  不相信因果報應,這是邪見裡最重的一條。

  【貽誤眾生,墮入深坑。】

  這個害人就害得太重了。

  【煩惱濁—五鈍使增盛,非即凡心是佛之行(無取無捨),必不能度。】

  這就是講的煩惱障,也有五種,這五種看起來力量沒有前面五種那麼樣的強,但是要斷,那個強的還好斷,這個弱的不容易斷,古人講「藕斷絲連」,很不好斷,就是煩惱障,所以斷見惑容易,斷思惑難。這也是好像五個刑警隊天天纏著你,很不好受。這個必須要修『即凡心是佛』這樣的行門才能有成就。即凡心就是佛心只有在淨土法門裡修學,所以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五鈍使』就是「思惑」,錯誤的思想,第一個是:

  【貪。】

  貪心。

  【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在一切法裡面生起慳貪之心,不知道這一切法是虛幻,不是真實的,所以在這個裡面起了無明貪愛之心,在這一切幻法裡面患得患失,得失的念頭是錯誤的。第二個:

  【瞋—不能忍辱,不了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

  『不能忍辱』,這是大病,不曉得「不能忍辱」這個煩惱的嚴重,可以說是非常猛烈的傷害。一念瞋心起來,功德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一般學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難,幾個人有功德?如果要說功德的話,你想一想什麼時候曾經發過脾氣,到現在還沒發,你的功德就這麼多。如果昨天晚上發了一頓脾氣,從今天早晨起到現在,你的功德就這麼多,發脾氣以前的功德都沒有了,這個事情要緊,特別要注意。功德是定慧,積功累德好不容易,一發脾氣,瞋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燒掉了,你的功德就沒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輩子,到臨命終時發一下脾氣,整個就完了,太可怕了。所以凡是逆境現前,不如意的事情現前,自己要特別覺悟,我已經有一些功德了,現在那個人來勸我趕快把功德燒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燒掉,這樣你的功德就能保全,否則你很聽話,他一叫你生氣,你馬上就生氣,他叫你把功德燒掉,你乖乖的趕快燒掉,這是愚痴,這不是聰明人。所以要曉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發脾氣,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亂,諸位想想,一發脾氣,你的一心不亂就沒有了,你得從頭慢慢再修,這很可怕,所以佛常常教誡我們要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於忍。第三種是:

  【痴。】

  就是愚痴。

  【不能明覺。】

  『明』就是明瞭,『覺』是覺悟。

  【不了諸行無常,畢竟空寂。】

  對於一切萬事萬物不了解它的真相,也是把它看錯了、想錯了,這叫愚痴。把真妄、邪正、是非,甚至利害,都搞顛倒了。貪、瞋、痴這三條合起來在佛法叫「三毒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它生的,是根本煩惱。所以佛教給我們布施就是度貪煩惱,度貪心的,忍辱度瞋恚,般若度愚痴,我們修布施、修忍辱、修般若波羅蜜,能不能把貪、瞋、痴息掉,成就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從這兒生的。所以這三種煩惱我們要特別注意,如果貪、瞋、痴不斷,果報決定在三途。

  貪心是餓鬼道最重要的因素,他為什麼到餓鬼道?貪心重。諸位要記住,要斷貪心,不是叫你斷那些事情,譬如貪名、貪財、貪色,我把這個都斷掉,「貪」沒斷,學了佛,貪佛法,這個不行。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我不貪,我貪佛法,那只是貪換了對象而已,貪心沒斷。佛是教你斷貪心,不是教你換對象的,換對象不能出三界,因為你貪心還在。你貪圖惡的,那你受惡報;貪圖善的,你得善報、得福報,福在哪裡享?我貪圖佛法,還是在餓鬼道享,因為貪是餓鬼道的業因,佛法是好的,你在餓鬼道裡面去享福,去做鬼王。諦閑法師那個參禪的徒弟就是貪佛法,他死了以後,當土地公去了,到鬼道裡面去享福。土地公是福德鬼,初一、十五都有信徒去拜拜,去祭祀他,所以做城隍、做土地、做鬼王,搞這個去了。要斷貪心。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所以三毒煩惱是三惡道的業因,佛在一切經論裡面特別說明這一樁事情,主要就是防止我們墮三惡道,所以這些事情說得特別多。

  【慢。】

  是傲慢。

  【不能謙下,不了眾生,佛性平等。】

  貢高我慢,這也是很嚴重的煩惱,有了這個煩惱,一切善法你不能攝受,不能夠得道。貢高我慢,不能接受,不肯修學,所以一定要學『謙下』,要謙虛卑下,自卑而尊人,這是中國古時候禮節的根本。佛法也是如此,佛陀在世的時候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尊敬,不敢輕視一切眾生。我過去講過《壇經》,而且講過好幾遍,大家對六祖都非常熟悉,六祖確實明心見性,那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在黃梅,一些行者,行者是沒出家帶髮在寺院裡面修行的人,他見到這些人都稱「上人」,都恭敬,沒有敢輕視,自己已經證得法身,對於一個凡夫都那麼樣的尊敬,這是真正有道之人。

  今天我看到有些出家的同修,一出家,一剃頭,大袍一穿,貢高我慢,就自以為不得了,這個大錯特錯,你想想看,你能比得上佛嗎?你能比得上六祖嗎?怎麼可以貢高我慢?再說「我戒臘很高」,我說過了,不是戒臘高,是你造罪業深,你戒臘高一年,你就比別人造的這個罪業重一年,你戒臘愈高,罪愈重,將來墮得愈深,想到這個地方,慚愧都來不及,有什麼值得貢高我慢的?一定要覺悟。真正想成就一定要自謙而尊人。《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見到善財,各個都謙虛推崇別人,沒有一個是傲慢的,沒有一個是自尊自大的,你去看看五十三位善知識,自尊自大的一個也看不到,都是自己謙虛,「我只知道這一點點,我不如其餘的那些善知識,不如別人」,所以他們各個能成就。傲慢就障礙自己成就。第五是:

  【疑—不能決斷,不了是善則可親,是道則可近。】

  這也是我們修行證果的大阻礙,特別用在我們這個法門。你要對於念佛法門果然不懷疑,果然能夠把貪瞋痴慢都輕一點,都放下一點,你這一生決定可以往生,但是你要是懷疑不能完全肯定的相信,還去學其他的法門,那就很難,你不專心很難達到這個目標,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往生人少?就是因為他『不能決斷』,沒有能夠專心去念佛,一面念佛一面還想修其他的法門,這樣才把自己耽誤了。這是五種思惑,就是思想上的錯誤,你的想法想錯了。第四:

  【眾生濁。】

  眾生怎麼會濁?還是前面兩條,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所以影響到眾生。

  【見思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我們得的身是見思煩惱所感的身相,所以身不清淨。『眾生』這個名字在佛法裡面是非常廣泛的,它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所以動物、植物、礦物統統叫眾生。我們一個人也是眾生,眾生不是講很多的人,一個人也是眾生,任何一樁物都是眾生,紙片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沒有一法不是眾生,統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叫「因緣生法」。凡是因緣所生法都叫做眾生。現在這個地方的眾生就是指我們人,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佛門裡面很多術語就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譬如道場,他不問你「你的道場住多少人?」這樣問就是外行,一聽就曉得他不懂佛法,懂佛法的人說「你的道場住多少眾?」這是提醒你,你的道場住了多少眾緣和合生起的假相?就這個意思,破我見、破身見,就是言語當中時時刻刻提醒你叫你覺悟不要迷了。我們今天要不是欣、厭,「欣樂淨土、厭離娑婆」,不用這種方法我們很難出離輪迴,很難圓成佛道。

  下面的圖,惑、業、苦,就說明六道輪迴的理論。起惑就是迷惑,迷惑就是前面講的見思惑,你有錯誤的見解思想,你就會造業。思想見解都錯誤,你造的業必定也是錯誤的。有了業,當然將來就要有果報,苦就是果報,果報決定是苦的,在受果報的時候又迷惑,迷惑又造業,永遠在這裡轉,永遠就出不來,六道輪迴的理論就是如此;幾時不迷惑,你就出來了。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斷惑,一斷惑,輪迴就斷了,輪迴就沒有,就超越,這個事情理論上講起來容易懂,沒錯,做起來太難了,誰能做得到?做不到怎麼辦?只有念阿彌陀佛,叫橫超,帶業往生,這個「帶」就是不斷,惑沒斷就可以能夠超越,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只有這一門,除這一門之外並無第二門,這是諸位要牢牢的記住。

  五陰,「色、受、想、行、識」,這是簡單的介紹。

  【色—四大(地水火風)物質,色法。】

  『色』就是『四大』,剛才說過,它是『物質』,是『色法』。受、想、行、識都是心法。所以再歸納色、心二法。色法是物質、肉體,心法是精神。

  【受—前五識,領納五境。】

  『前五識』是眼、耳、鼻、舌、身,接觸外面的境界就是色、香、味、觸、法,領納外面的境界。【想—第六意識,分別計度。】

  『計』是計較,『度』是度量。

  【行—第七識,恒審思量。】

  就是執著。

  【識—第八識,執持不壞。】

  在此地我們沒有時間細講,註解裡面都有,諸位自己可以做參考。五濁最後就是:

  【命濁。】

  『命』就是壽命,壽命怎麼濁?壽命太短,太短,時間就不夠用,斷惑時間不夠,證果的時間就更不夠。

  【因果並劣。】

  『因』是見思煩惱,果報是粗劣的身形。

  【壽命短促,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我們在八萬四千法門裡找什麼法門?這壽命短,最好找一個很短時間就可以成就,短就不怕。不但要找一個不費時間就能成功的,還要找一個不太辛苦的,因為我們身體要是太辛苦,身體受不了。要找一個時間短,又不太辛苦,這樣的法門我們才能成功,這個法門,念佛法門就正符合了,不要費多少時間,真正如法修行,七天能成功。如果怕辛苦,不能那麼勤進,精勤的來勤進,只要我們念佛不間斷,信願執持名號,這三個條件念念都不缺乏,都具足,在《高僧傳》裡面看過,在《往生傳》裡面看到過,在現前的念佛人當中我們也看到過,十之七八,三年可以成就,三年時間不算很長,我們可以能做得到,真的是萬修萬人去,決定能成功。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這句話實在是蕅益大師道破了,自古以來沒有人這樣說過,這是蕅益大師的發現。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我們想想一點都不錯,他要沒有給我們道破,我們還迷在裡頭不知道。他這一道破,我們仔細想想,真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怎麼曉得不錯?《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作證明,證明蕅益大師講得一點都不錯。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世眾生。】

  釋迦牟尼佛把他自己成佛證果的方法傳授給我們,這真正了不起。

  【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些話都是蕅益大師說的,這個一點都不錯。用一句阿彌陀佛圓成佛道,伏斷見思、塵沙、無明,圓成無上菩提,就是這四個字,這是諸佛成佛的祕訣,把祕訣傳授給你,你不相信就是證明你業障太重。經上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現在遇到這個法門,因緣有了,因緣有了而不能成就,換句話說,你的善根少、福德少。什麼叫善根少?不信、不肯發願是善根少。什麼是福德少?不肯念佛就是福德少。能信能願是多善根,肯一心執持名號是多福德。今天這個多因緣,你們是遇到了,一定要珍惜,實在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們今天遇到絕對不是偶然的,多生多劫的善根在此地現行。曉得這個境界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九法界以下,九界最上是菩薩,菩薩最上是等覺菩薩。所以古人講等覺菩薩看這個事情,好像隔一層紗看月亮一樣,隔一層紗還是看得很清楚,但是當中還是有一層紗,還是不能夠圓滿透徹的理解。所以你能信能願真正是大善根、大福德。

  【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稟此也哉。】

  這是說這個方法在修行裡面是第一妙行,只要這一句阿彌陀佛,前面一再說了,不必用觀想,不必用參究,一切任何方便法門都可以不用,單單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涉施為』,就能夠圓圓滿滿轉五濁世界為五清淨土,心淨則土淨。怎麼樣你才能入門?『唯信乃入』,你相信就入門,入這個門了不起,小乘初果也是入門,入小乘門,圓教初住入大乘門,《大乘起信論》是圓教初住的境界,比那個要高得太多了。入小乘門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證阿羅漢果。入大乘之門,雖然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本性,向上還有四十個階級,要修無量劫才能圓滿菩提,不容易。你今天入了淨土之門,一生成就無上菩提,那個果報與法身大士相等,但是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位次要修無量劫,你是一生就成功,這等便宜事到哪裡去找?佛宣說這個法門,古德稱「徹底慈悲」,把他自己修證的祕密方法完全托出來,一絲毫隱瞞都沒有,我們不能接受不是愚痴是什麼?所以「唯信乃入」。

  『非思議所行境界』,佛的境界我們怎麼能想得到?怎麼能討論得出一個結果來?不可思議。蕅益大師講,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示現在五濁惡世,做出來給我們看,就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佛了。一入果地上的圓滿大智,大慈大悲,實實在在見到這個利益,前面說「我見是利」,親眼見到的,而且是親自做到的,不但是他見到,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再給我們說出來,要不是他這樣,我們怎麼曉得有這麼一個妙法門?像我們這種程度、身分也能一生圓成佛道,這想都不敢想。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這個法門,千萬不要疏忽了,得到了,得來不容易,百千萬劫難遭遇,得來真正不容易,得來了要不相信,得來了要不肯發願,那太可惜了,你這一入生死輪迴,不曉得要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遇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今天一個輪迴下去,你有把握來生能得人身嗎?要得不到人身,三惡道去了,墮三惡道很容易,出來很難,恐怕你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這個世間已經沒有佛法。縱然是來生再投生人身,你有把握你得到人身能聞到佛法嗎?不要講全世界,今天台北市人口大概就有一、兩百萬,幾個人聞到佛法?縱然聞到佛法,有幾個人聞到淨土?縱然聞到淨土,有幾個人聞到《彌陀經》這個講法?所以看看台北市這麼多人,聽到這個法就你們這幾個,你們是寶貝,活寶,不容易,自己要自愛,要珍重自己,這一份因緣太難得到,所以要生感激之心,要生報恩之心,報佛之恩,報父母之恩,報眾生之恩,你真正這一生往生西方圓成佛道就是真正報恩。再看底下一段:

  【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火宅之中,戲論紛然。】

  這兩句話要拿現前社會來看就太真實了。『火宅』就是指我們現前社會,就是講我們這個地球。我們不要講得太遠,三界火宅,再把範圍縮小,就講我們地球,就講現在的社會,『戲論紛然』,「戲論」就是邪知邪見。你看現在宗教有多少?太多了,簡直叫你眼花撩亂,無所適從,不知道學什麼好。我們這裡講淨土好,信願行念佛就可以往生,還有人說不要念佛,頭上插個草就可以往生,比這個更是容易,這就是「戲論紛然」。說老實話,現在的佛法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佛法裡是亂七八糟,佛早就說過,末法時期,「譬如獅子蟲,還食獅子肉」。這些獅子蟲是哪裡來的?絕對不是佛弟子,是魔王的子孫,魔子魔孫。當年佛在世的時候,魔王就說:我將來要破壞你的佛法,要毀滅你的佛法。佛就說:我的法是正知正見,決定不能夠破壞的。魔就說:到你末法時期,我派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統統受戒,披上你的衣來破壞佛法,佛聽了流眼淚。今天我們出家了,也搭上這個衣,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魔子魔孫?我是不是魔王派來破壞佛法的?自己要問自己,自己要深深的反省。顯教被人家破壞殆盡,密教亦復如是,密教亂七八糟,所以現在哪裡去找正法?跟諸位說,正法就是念阿彌陀佛,絕對不受外界影響就是正法。

  『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實在說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世尊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辦法出離五濁惡世。任何一個方法都比這個方法困難,再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容易的,你要想再有別的方法,那是假的,那決定不是真的,這是我們一定要深深的明瞭。在這個社會,無論在中國、外國,邪知邪見、錯誤的說法太多了,而且乍聽起來,他們說得都很有道理,說得頭頭是道,你要仔細去想一想才知道那是假的,是騙人的,可是你怎麼樣能夠辨別邪正?絕對不是我們初學人有這種能力。自己要保全自己,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有決定的成就,那就底下所講的: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

  你真正了解所有的法門真難,一定要斷見思煩惱,不斷見思煩惱而出離的那是假話,都是騙人的,其目的無非是名聞利養,這樣才能『死盡偷心』,投機取巧僥倖的心理算是斷盡了。

  【寶此一行。】

  『一行』就是信願執持名號,你才能把這種修行方法看重,把它當作至寶。

  【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甚難,而深囑我等當知也。】

  釋迦牟尼佛所以才這麼做法,勸願勸了三次,不容易。說『甚難』說了許多次,都是叫我們覺悟,叫我們深深的反省,應當一切放下,專修這個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期望。底下講:

  【五濁難超。】

  這就講難了,真正是難。

  【劫濁—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不要說壽命短促,今天在社會上工作,現在是一個工業時代,生活緊張繁忙,叫你抽不出時間來修學佛法,你找不出時間,生活種種困苦逼迫著你,換句話說,生活的壓力太大。你看中國的古人,念念古書,念念唐詩,讀讀宋詞,古人那種悠閒自在,生活在詩情畫意裡面,我們現在看到也只有感嘆而已,不如他們。這是『劫濁』,沒有辦法超越。

  【見濁—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這個話講得一點都不錯。邪說、邪知邪見,你必定被他們迷惑,被他們纏縛。邪師太多,這就是佛講的「譬如獅子蟲,還食獅子肉」,你怎樣能得到正知正見?得不到。今天哪一位善知識是正知正見?哪一個人靠得住?所以我奉勸諸位找古人作老師,不找今人。我是肉眼凡夫沒有能力辨別,邪師太多,正師太少,我無法辨別只好找古人。古人,這是大家公認的,我們以蓮池大師作老師,這不錯的;以清涼大師作老師,這沒錯的;以印光大師作老師,這也沒錯的,舉世公認的真正善知識。我們今天找這些人,他雖然不在,他的著作在,我們認真的來讀誦、來修學,依教奉行,必定能得到一個結果,這實在是不得已的辦法,但是決定不會走錯路。

  【煩惱濁—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這也是講得很正確,並不過分。你今天能把貪心斷掉嗎?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你到街上走一遍,眼睛所接觸的都在誘惑你,你真有這個大定如如不動嗎?你面對著五花八門的物品要真能不動心才行,如果動心就不行,難,實在難。惡業,身、口、意的造作能真正不犯戒律嗎?展開戒律,那就是善惡的標準,一展開,仔細一看,幾乎沒有一條不犯,條條都犯,只是輕重差別而已,天天在犯,如果這一生不能出離,墮三途的機會就很大,得人天的機會很少。

  【眾生濁—決定安於穢劣,不能洞覺奮飛。】

  這就是指六道輪迴,你出不去。六道輪迴實在講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一定要覺悟。

  【命濁—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壽命短,不但壽命短,還有一些想不到的意外災害,你能保證「我遇不到意外災害」嗎?誰也不敢說這個話。萬一大災難來了,『措手不及』,想到這樁事情,念佛往生就是我們迫切的大事,決定不能再等待,這是眼前最要緊的一樁大事。希望同學們聽了,我們講了三十三個小時,要多多的去想一想,要認真的去體會,這三十三個小時決定不要空過。下面講:

  【法眾得益結勸。】

  這是總勸。

  【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這就是解釋經文最後的三句。

  【歡喜—身心怡悅,心開意解。】

  真正覺悟,真正明白,這才歡喜,真正歡喜,無始劫以來都找不到這條路,出離生死圓成無上道的一條大路,這個路沒找到,你要是找到了,你早就成佛了,你還在此地當眾生嗎?不可能。無始劫以來沒找到,這一生有幸遇到,遇到了要不能成就,這個責任一定要自己承當,自己沒有能夠依教奉行。果然肯依教奉行,古大德說「萬修萬人去」,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都具備這個條件,問題就是你肯不肯。

  【信受。】

  『信』是相信,『受』是接受。

  【毫無疑貳。】

  決定沒有懷疑。『貳』是三心二意,決定沒有二意,就是一心,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

  【領納不忘。】

  這是「受」,接受過來。這一門之外,其他的統統捨掉。不但世間名聞利養不貪,都不要了,一切大小乘佛法也不要了,只要這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夠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諸佛對我們唯一的期望。你能這樣做,多則三年,少則七日,你就成功,真是不費時間,也不受什麼辛苦,就能成功,貴就貴在你信得及。

  【作禮—感大恩德,投身歸命。】

  這是禮拜,從內心生起感恩戴德之心,除了頂禮、感激之外,實在再想不出什麼方法表達自己感謝的誠意,『作禮』是這個意思。

  【而去—依教修持,一往不退。】

  『去』,不是聽了就完了,聽完之後,照做,真信發願,一心持名,不間斷、不夾雜,這就是「而去」。這部經到這個地方把大意全都跟諸位介紹圓滿。末後這一段是圓瑛法師在《彌陀經要解》最後,他老人家有幾句話勸勉我們,這也是作禮而去,他說:

  【從今日起—世間名利,拋去撇去。】

  你是一個真正念佛人,不要再想世間名利,統統把它離開、捨離。

  【一切惑業,歇去休去。】

  凡是能夠迷惑我們的,動搖我們的,也要把它捨掉。遇到禪宗的人來勸你學禪,遇到密宗的人來教你學密,在社會上從早到晚不曉得遇到多少奇奇怪怪的人,他們都有一套法來傳給你,你要記住,這一概都不要了。即使是念佛法門,他說「我還有實相念佛,高」,是高,觀想念佛十六觀也滿有道理,這也不要。你修實相很好,你修你的;你修觀想很好,你觀你的想,我老實念佛,決定不被這些知見擾亂,自己才能真正得一心不亂。

  【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

  『念去』,沒問題,大家懂得。『修去』是什麼?就是用這句佛號把你所有的分別執著妄想雜念統統伏住,這叫「修」。心裡面才有念頭起來,不管什麼念,「阿彌陀佛」,用這句阿彌陀佛把它伏下去,也可以說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叫「修去」,這叫修行。行為裡面最重要的是「意業」,意業就是分別執著妄想,這是決定錯誤的,用這句佛號修正我們錯誤的看法、想法、做法就行了,這叫做修行。如果佛號沒有斷,妄念同時也起來,那你只有念去,沒修,只念沒修不行,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的煩惱沒伏住。念佛法門的功夫,第一步伏煩惱,把煩惱伏住,降伏其心;第二步斷煩惱,斷煩惱就是事一心不亂;第三步破無明,那是理一心不亂,那個功夫就高了。做功夫一定是先伏再斷,再破無明,這是一定的程序,決定不能好高騖遠;這是一定的程序,只有快慢不同而已。

  【求生極樂世界五清淨土去。】

  這是勉勵我們,我們今天住在五濁惡世要覺悟,要捨離五濁惡世,趕緊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五清國土裡面去。那個裡面沒有劫濁,是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正知正見,那個地方沒煩惱,不但沒煩惱,多少人連無明都破了,都見到法身。眾生不濁,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眾生清不是濁。壽命長遠,無量壽,每個人同佛壽命,所以你要修任何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有的是時間,又有好老師,又有好的同參道友,何必在這個世界受苦?

  【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

  這就是成無上道,就是趕快向著無上菩提這一條大道勇猛精進。末後還有一句話重要:

  【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你『走向其他路去』,你這一生就空過了,這句話非常要緊。不但不能走向世間名聞利養,那不得了,是三途,大乘佛法裡走上其他的法門,我們這一生都不能成就,充其量得個人天福報而已,這個損失太大,沒法子計算。圓瑛大師苦口婆心的在這裡教誡我們,我們這一會圓滿了,諸位去了,「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問:佛像有灰塵,可以拿動擦拭嗎?聽說佛像不可以搬動,薰得愈黑愈靈驗。

  答:你聽了三十三個小時,我問你,你來答覆這個問題,你不要問我。這是迷信,三十三個小時,你要開悟,要覺悟。佛像怎麼可以說是不能搬動?可以搬動的。佛像上有灰塵應當要把它清理乾淨。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就講得很清楚,供養佛像要顏色鮮明,講得很清楚。供養佛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報恩,報本反始,就跟中國人供祖宗牌位的意思一樣,另外一個意思,「見賢思齊」,激發我們的意志,他是凡夫成佛,我要跟他一樣,這就靈了,不是薰得愈黑愈靈,薰得愈黑就愈迷惑,愈不靈。古老的佛像因為有歷史的價值,我們特別珍惜它,並不是佛像愈古老愈靈,不是這個意思。

  問:佛菩薩聖像可以配戴在身上嗎?

  答:可以,為什麼可以?因為我們自己業障太重,常常把佛菩薩忘掉,配戴在身上常常能夠提醒自己覺悟,所以有這個功德。譬如自己身上常常戴觀音菩薩像,提醒自己大慈大悲。身上戴了觀音菩薩像,對人不慈悲,你怎麼對得起觀音菩薩?戴阿彌陀佛的像就是無量覺,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覺而不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信願持名,這個功德就很大。

  問:念珠頭可以裝佛像嗎?

  答:念珠頭有很多裝佛像的,裝佛像也是這個意思,提醒自己。對於初學,我覺得這個也有好處,老同修就沒有這個必要,老同修看到這個會分心,一心念佛就好。

  問:念佛計數的念珠可以掛在牆壁上嗎?

  答:當然可以。掛在牆壁上有好處,讓你自己常常看到,看到就想到念佛。

  問:佛像放在課堂桌上,如果同學嬉笑輕慢,會不會反而讓他造業?

  答:是讓他造一點業,這個造的業無妨,他種了善根,這個業都不讓他造,他善根種不到,所以種的善根比他造的業要大,造的業輕,種的功德大,不礙事,這個帳算一算還是划得來的,所以不怕人家輕慢。

  問:皈依後所發的皈依證明有何意義?是否可以不拿?如保存不方便是否可以燒掉?

  答:皈依證也只是給你作一個證明而已,這個證明有的時候有用處,譬如你要出國,用佛教的身分,這就是一個憑證。今天出家人要到美國觀光,現在美國移民局有一個條件,必須出家受戒兩年以上才給你簽證,這個時候你就要拿憑證給他看,你說我這個燒掉了,他不給你批准,他就不讓你去,所以辦事情方便。在修行上來說,你要不要、拿不拿無所謂,皈依是心地皈依,不是形式上的皈依,但是在世法裡頭有的時候它有用處。

  問:學佛不皈依如不如法?

  答:不如法。學佛不皈依是世間法,這個諸位要曉得。不皈依,實在講,就根本沒有學佛,只不過拿佛經的經典當作世間一般學術來研究而已,這不能算是佛法,這諸位千萬要記住。下午有一個小時給諸位講解三皈依的意義,你就了解。皈依非常重要,皈依是回頭,是從迷惑顛倒回頭,是從邪知邪見回頭,不皈依,我就不回頭,我就邪知邪見,我就迷惑顛倒,那你怎麼能成功?那不能成功的,這是不可以的。

  問:聽經念佛會打瞌睡,為什麼?用什麼方法對治?

  答:不但你會打瞌睡,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阿[少/兔]樓馱就打瞌睡,所以釋迦牟尼佛把他罵了一頓,說他是「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這叫業障重。如果打瞌睡,你就起來走走,走動走動,在四周圍走動還是可以聽,或者在後面拜佛,一面拜佛,一面聽經,用這個方法來對治。

  問:對《彌陀經》義理不甚了解,但對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有絕對信心,不聽經就一心念佛,可以嗎?

  答:可以,這行。不過聽經還能幫助你理解,也就是可以幫助你的品位向上提升,有好處。

  問: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編著《當生成就之佛法》一書,封底倒數第二頁,回向偈印錯一字,「增長諸禍慧」,建議改正。

  答:這個字沒錯,現在人所作所為,增長諸禍。你可以寫信給台中蓮社,「增長諸福慧」不是「增長諸禍慧」。增長諸禍害,在現實環境裡頭眾生所作所為是增長禍害,沒錯。學佛還是希望他增長福慧,叫他改正過來。

  問:三皈依對於學佛的人有何益處?

  答:這個我們下午講。

  問:在家修持念佛法門,早晚課誦以何為當?需要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嗎?

  答:你真正修持念佛法門,楞嚴、大悲、十小咒都可以不要,就是一遍《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這樣就好,用這個方法就好,再有時間多拜佛。課誦完了之後,念個迴向、三皈依就很好,就很圓滿。課誦,在《西方公據》裡面有一個專修念佛法門示範課誦的項目,如果自己工作非常繁忙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做早晚課,可以用十念法,那是最簡單的,大概五分鐘就夠了。要緊的是早晚課誦必須要做到一天都不缺,天天都要做,這才叫功夫。

  好,問題都答覆完了,還有五分鐘,沒有問題就提早下課。下午,已經皈依過的不要再皈依,一個人一生皈依只有一次,辦手續只辦一次,不要辦第二次,沒有皈依的要發心皈依,到櫃檯填皈依證。我們下午再作這個儀式,我要把皈依的大意講給諸位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