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0二集) 2013/11/5 台灣華藏電視台 檔名:02-040-05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四十二頁第五行,科題「顯因」,分五個小科。第一個,「究明密藏」,經文只有兩句: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雖然只有兩句經文,這個裡頭含義可以說是深、廣沒有邊際。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密藏』者,《二教論》上卷云:「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祕奧實說。」念老給我們解釋這一句的意思,「意謂法身如來所說深祕玄奧之真實語,謂之密藏」。這個意思只能用甚深無邊際的廣大來形容它。它有沒有說法?法身沒有相,可是我們也把它塑造一尊人像,便於我們對於法身佛的嚮往、禮敬,表這個意思。諸佛的法身稱為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遍一切處,真的遍一切處。用哲學的名詞來說,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哲學裡頭有本體論,大乘佛法把它稱為毘盧遮那。在淨土宗,實際上就是說的四土裡面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真的就是毘盧遮那。這是自性的理體,真如、自性,它的本體。
本體非物質,不是物質,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它在不在?在,就在面前,肉眼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到,也摸不到;它不是心理現象,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去想想不到;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的根身、意識都沒有辦法跟它接觸。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遍法界虛空界是它變現出來的,它才是我們的真我。什麼是我?毘盧遮那才是真我;變現出來有形相的我,全是假我。在實報土裡面變現的身叫報身,有形有相。報身有形相,法身沒有,報身是從法身變現出來的。所以法身是報身的本體,從報身變現出應化身,應化身無量無邊際。它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是自性本具的,宇宙有多少法,它就能現多少身。現法無量無邊,所以諸佛的應化身也是無量無邊,沒有數量。變現這些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己還沒有證得圓滿的時候,用這些身相幫助自己證得究竟圓滿。究竟圓滿之後,變幻無量無邊的身相去利益眾生,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換句話說,沒有真正證得無上菩提之前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證得之後,沒有自受用,只有他受用。
法身既然沒有相,它怎麼說法?念老在此地說的,法身如來所說深祕玄奧的真實語。這個密藏,唯有見性的人,明心見性能體會到,還不能說感觸,只能說體會,意會,不能夠言傳。他說的真實語是什麼?就是諸法實相,你體會到了,一切萬法的真相大白。這個境界肯定也是八地以上,不是一般菩薩的境界。「又《僧史略》」裡面說的,「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祕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遊履也」。聲聞、緣覺沒分。諸佛菩薩,它這裡沒有說菩薩、佛,諸菩薩及佛,不是這樣說的,諸佛菩薩。那麼這些菩薩也是佛,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法身菩薩裡面還有摩訶薩。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各各都是明心見性,實際上他們是平等的,無明破了,無明沒有了。無明是什麼?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凡夫、二乘都不知道。就是彌勒菩薩所講的,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佛這句話問了三個問題,凡夫心裡頭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有幾念?這話我們都聽不懂,有幾相?有幾識?相是物質現象,識是念頭,心理現象。你看世尊問的這句話,凡夫動了個念頭,這裡頭有幾多念頭,幾多念頭聚集在一起,我們教裡頭有講,糾纏在一起,讓我們凡夫知道有個念頭。如果是一個念頭,微細的念頭不知道,沒有感覺。這是真的,這種現象全在眼前,而且從來沒有間斷,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不是相續。為什麼?它念念不同,相續是完全前念跟後念相同,它前念跟後念不同。所以經上也是這樣告訴我們,叫相似相續,真的是不斷,一個接著一個。
在我們眼前,從來沒有中斷,為什麼我們感覺都沒有?它的速度太快,現在講頻率,頻率太快了。我們的肉眼很遲鈍,見不到它,我們的意識,念頭很粗,也不能發現它。但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並沒有離開它,也可能它在那個地方做主宰,我們自己不知道。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我們聽不懂,我們看不懂。到我們有幾分體悟之後,再看這個經文,愈看愈有意思,佛真的講清楚、講明白了,怪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怪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的心不平等。要用清淨平等覺,你就發現它真的存在。
什麼人心清淨?證得阿羅漢果,見思煩惱全斷了,這個人心清淨;也就是清淨心裡面所有的染污、障礙他完全沒有了。平等心更高,得到清淨心之後,再不斷向上提升,平等心是菩薩所證得的。什麼樣的菩薩?明心見性,平等心現前,真心,這不是妄心。平等心現前,決定就開悟,沒障礙了,這個悟就是覺悟,我們經上用了一個字,覺,「清淨平等覺」。清淨,二乘的定,聲聞緣覺;平等,大乘的定;覺就是明心見性,這才見到『諸佛密藏』,他們見到了。見到可能還不清楚,要很清楚的見到,那就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你看,實報土裡頭四十一個階級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再往上十地,十地十個階級,八地,第八個階位,他們能量達到佛的境界,諸佛密藏他們完全明瞭,清清楚楚,沒有疑惑。
密藏者,陀羅尼法也,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佛學大辭典》裡面的解釋,解釋得很簡單、很清楚。陀羅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下面給我們解釋,「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它有這麼大的能量,讓一切善法不會散失,一切惡法不能起作用,叫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有四種,第一種叫「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對於佛的教法,你能夠記得,不會忘記。像阿難尊者,他得聞持陀羅尼,聽佛講經一遍,一生都不會忘記,一般人沒有這個能力。我在年輕的時候,聽老師講經,大概可以保持一個星期。七天之內讓我複講,我能完全講得出來,不會漏掉,至少能講到百分之九十五,有這個能力。可是時間久了就不行了,兩個星期、三個星期就不行了,慢慢就會退失。陀羅尼不會退失,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這種情形,就是一般所說的強記,有這種能力。這個能力如果永遠保持的話,那就是佛家講的陀羅尼。我們是一種強記,就是記憶力很強,但是還是會忘掉,時間久了會忘掉。
第二種,「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理,總持而不忘也」。前面是講語言、文字,這個是道理明白了。這個時間久,不像前面,前面語言、文字容易忘掉,這個不容易忘掉。
第三種,「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祕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咒語,咒語不是人間的言語,也不是天上的言語,也不是鬼神的言語,它有不思議的能量,真能解決問題,我們人不曉得。我再告訴你,水知道,江本博士做水實驗,水知道。我們高雄給我做牙齒的劉醫生,他們也在做水實驗,他告訴我,水知道。我們人不知道,水知道。咒能通一切眾生,水是無情眾生,不但水知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它統統知道,非物質現象它也知道。什麼原因?稱性。咒語是什麼?咒語是性德,它跟自性是通的,自性本有見聞覺知。我們迷了自性,從自性變現出一個阿賴耶,自性是真心,阿賴耶是妄心,妄心是依真心而起的。所以,真心裡面的見聞覺知,到阿賴耶變成了受想行識,變質了,變成受想行識。所以受想行識,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有。我們坐在這個地方,我們起心動念,這個桌椅、板凳知道;我們這個房子四面牆壁,它知道;地板、鋪在地板上面的地毯,它都知道;天花板知道;我們這裡擺經書的書櫥、擺機器的這些工具統統知道,沒有不知道的。動一個極其微細的念頭,自己還不知道,它們全知道了,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美國的修.藍博士就是用意念給人治病。他用四句話,那就是他的咒語,這四句話我們都能聽得懂。第一句話是對不起;請原諒,第二句;第三句,謝謝你;第四句,我愛你,就這四句,他治好幾千人的疑難雜症。治病不需要跟病人見面,他只要四樣東西,第一個病人的姓名;第二個病人出生的年月日;第三個病人現在住在什麼地方,地點;第四個病歷,醫院檢查,他得些什麼病,他就要這四樣東西。我問他,你根據什麼理論把人家的病治好?他不是佛教徒,他這個方法是夏威夷古人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他學會了。他不是夏威夷人,他跟夏威夷土著學會的,非常有效果。告訴我,他依據的是清淨心。要學這門功夫,首先必須把你心裡面,我們講阿賴耶識裡頭,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把它清除掉,都把它放下,善的念頭也要放下,才清淨。清淨心裡頭什麼念頭都沒有,善與不善統統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是他治病要憑藉的念頭,他用意念給人治病。這個念頭靈,為什麼?它是自性,它跟自性相應。雖然不是究竟圓滿的相應,它那個相應程度等於阿羅漢,阿羅漢能替人治病。所以你的心要清淨了,你也能替人治病,你自己什麼毛病都沒有,先治自己,然後治別人。跟修定是一個道理,沒有這個功夫不行。
有這個功夫,拿到病人病歷,首先觀想自他是一體,自他不二,把病人身體觀成跟自己身體合而為一,合成一個。然後看病歷,我身上哪些地方有問題、有病,對著我這個病毒的細胞說,就說這四句話。心裡觀想這個帶著病毒的細胞,對不起,請原諒,對不起是我沒有照顧好你,讓你得到病菌的感染,我對不起你,請你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就念這四句,念半個小時。在一個清淨環境,沒有人干擾,就念這四句念半個小時。每天做一次,就是半個小時,一共要做三十次,就是一個月。三十天之後,自己身上帶病毒的細胞沒有了,完全恢復正常,對方也恢復正常,病就沒有了。所以病人距離自己幾千里路之外都沒有關係,不需要見面的。這個很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現在量子力學家都在研究,這個念頭,起心動念的能量不可思議。對哪些人?都是些得癌症的,得絕症的,醫院裡面放棄治療,認為無藥可救了,找到他,他有辦法把他治好。
我們念佛,就是靠念頭。你能不能成佛?肯定能成佛。你也把心,你心裡面的雜念把它打掃乾淨,善念、惡念,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清除,讓你的心乾乾淨淨,空空洞洞什麼也沒有,清淨心現前。真達到這個境界,就證阿羅漢。這個話說得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妄念放不下。粗的妄念放下了,細的妄念還很多,那就不起作用,粗、細得統放下。極其微細的應該還有,那個應該可以說不礙事,對於治療病毒的細胞,有相當程度的清淨就夠了,就能把細胞的病毒洗乾淨。這四句就是叫你把念頭集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
我們念佛人聽了這個話,回光返照,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就是念佛時候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功力不純,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能有修.藍博士的修養,心裡頭沒有雜念,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你看,心裡頭有佛,口裡頭念佛,身體禮佛。這樣念佛求往生,在一般狀況之下,我們能體會到,頂多三年他往生的條件就具足了,想去他真去得成,想留真留得住。留在這裡幹什麼?留在這裡度眾生。為什麼?能去,他度自己就圓滿了,他有本事隨便什麼時候去,想去就去,這是自度圓滿。他有慈悲心,看到還有許許多多苦難眾生,這個問題沒解決,把這個身體留在這個世間幫助那些人,多帶幾個到極樂世界,帶得愈多愈好。就這麼一個目標,就這麼一樁事情,沒有第二樁事情。所以他真正能夠自利利他,兩個都圓滿了。
這是咒總持不失的意思。咒語裡面沒有意思,咒語裡頭含無量義,唯有見性的人他清楚、他明瞭。第四個,「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安是安安穩穩,住是如如不動。對於諸法實相沒有懷疑,沒有迷惑,沒有顛倒,心安住在實相,這叫忍。「持忍」,就是你能忍,你能承認,你能夠同意,這叫忍陀羅尼。忍就是肯定它、承認它,沒有絲毫懷疑。陀羅尼有這四種。
念老註解裡頭說,「蓋謂密藏即陀羅尼,此法深密,非是小乘教之佛菩薩所能實踐」。「今經云極樂大士」,到極樂世界,智慧、神通、道力全超過聲聞、緣覺。這個原因我們大家都知道,是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無量劫來修行的功德之所加持,我們要感恩,這才能得到。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加持,靠我們自己修行,那要修很長很長的時間,經上常講無量劫,煩惱習氣不好斷。真信、真願,求生淨土,這是一條成佛最穩當的道路,最快速的道路,而且成就特別殊勝的道路,就是要放下。放不下的原因是什麼?認識、了解不夠透徹,所以對它有懷疑,這就自己造成障礙。
如何能把這個障礙排除?一般知識分子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深入經藏,深入經藏最巧妙的方法,讀經。讀經不要求解釋,老老實實念,為什麼?讀經是修定,用讀經的手段讓自己的清淨心現前,目的在此地。如果讀經,想裡頭什麼意思,錯了,定不能現前。是不是真正你理解佛的意思了?不盡然,你得到是個模糊概念,不是真智慧,真智慧從定中來。所以讀經的時候,思惟經裡頭的意思就錯了,把我們修定的功夫破壞掉了。完全要不起心不動念,一味念下去,從頭到尾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句沒有念漏掉。一遍念完念第二遍,二遍念完念三遍,一天最好能用十個小時,十個小時在參禪、在修定。
禪,參禪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方法太多了,無量法門,修定的方法。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修定,用讀經的方法修定,或者用念佛的方法修定都可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要懂得,都能幫助你得定,幫助你恢復清淨平等覺,這是永遠不變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修清淨平等覺,只要清淨平等心現前,就大徹大悟,你就畢業了,就成佛、證果了。我們目的是要求生極樂世界,是要見阿彌陀佛,那我們選擇淨土五經最好,為什麼?相應。五經一論目標都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效果就更殊勝。
極樂大士,極樂世界那些菩薩,往生的菩薩,「於諸佛密藏,究竟明了」,不但明瞭,究竟明瞭,徹底的明瞭。難怪諸佛如來稱讚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阿彌陀佛稱為佛中之王,真正當之無愧,他太偉大了,智慧、慈悲都達到究竟圓滿,他幫助我們。綜上兩個意思,說明「諸大士」,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於法身如來,深祕」,你看,「離言之密意」,這一句講得好。因為法身無相,怎麼說法?你看,離言、密意。「種種難思之語及陀羅尼,悉皆究竟契入,洞然明白」,不是聽聞覺悟的,不是看出來的,不是聽得出來的,沒看、沒聽。沒看,它不是色相,你看不到它;它不是音聲,你聽不到它。所以這個幾句話講得好,究竟契入深祕離言的密意,這解釋透了,種種難思之語及陀羅尼,根本不用開口的。極樂世界人說話,彼此互相交流,那個世界清淨寂滅,需不需要色相?需不需要音聲?色相是放光;不需要聲音,表示一下,對方就完全明白。怎麼明白的?宿命通、他心通,還用得著言語嗎?我起念頭你知道,你起念頭我知道,不用開口,如如不動,互相在交流,互相在溝通,這種境界。清淨寂滅境界裡頭,可以交流,可以互通,這太高明了!
下面第二段,「調伏身心」,經文只有兩句: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
這最健康的身體,最究竟的智慧,前面究竟明了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這是究竟圓滿的身心健康。『調伏』,調是調理,伏是降伏。《探玄記》裡頭說:「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也。」把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不善的習氣完全制伏住,把它滅掉了。表現在外面是調和控御了身口意業,身口意三業決定與十善業道相應,沒有過失。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與十善業完全相應。這個人身心是什麼?身心是盡善盡美。十善達到究竟圓滿,就是成佛。
下面,這幾句是念老說的,「蓋謂調制三業」,調和、制伏三業,「令離惡行」,惡行就是十惡業,十惡業永遠斷掉了。「諸根者,眼耳等六根。調伏諸根即調制身心」,前面五根是身,末後意,意根是心。你看,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是身體,最後一個是意,意是心,調伏諸根就是調制身心。「令離塵垢邪惡」,塵垢是染污,不為外面境界所染污。外面境界,眼對的是色,耳對的是音聲,眼不為色所干擾,這就是眼在色裡面得三昧。色相看得清清楚楚,裡面如如不動,不因它而生煩惱。煩惱是什麼?七情五欲。眼見色起了貪瞋痴,見到歡喜的,貪愛起來了,見到不歡喜的,怨恨起來,這都是被干擾。這是六道凡夫,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接觸統統都受干擾。
修行在哪裡修?實在講就是六根在六塵上修,叫真修行。你不能不見,不見,我心清淨,不算清淨;接觸清淨,真清淨。眼見色在練什麼?練不執著,從這個練起。用什麼方法?用忍,忍辱波羅蜜,能忍就能得定,能忍是真精進,精進才得到禪定,不接觸不行。這裡頭有智慧,智慧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境、善緣是虛妄的,不必起貪戀,貪愛的心不會生起來,所以叫功夫,不生煩惱。逆境、惡緣不生瞋恚,用什麼心?平等的愛心,就是慈悲心,看到眾生苦,眾生還有煩惱,我要如何幫助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表法,做樣子給你看。釋迦牟尼佛做了四十九年,他天天接觸大眾,沒有一天迴避的,來者不拒,不拒絕,去者不留。用的是清淨平等覺待人接物,沒有用貪瞋痴慢疑,沒有用七情五欲,這些統統遠離,他成就了。成就是完全用清淨平等覺,這叫真心,這叫菩提心,發菩提心,要用清淨平等覺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把它用上。落實在三福、六和,落實在這裡,三福、六和又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多圓滿!多美好!向上提升,落實在六波羅蜜、落實在普賢十願,那就是極樂世界的法身大士。
解門跟行門都要掌握到總綱領、總原則,一點都不囉嗦、都不麻煩。淨宗的總原則、總法門就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四個字,大總持法門,大陀羅尼。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法喜充滿,真的像彌勒菩薩一樣的慈祥,心裡是阿彌陀佛,對外統統是阿彌陀佛,純淨純善,沒有邪惡。
「柔軟,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反之則為剛強,剛強則難教化」。這說誰?說自己,不是說別人。我自己不能夠恆順眾生,個性就顯得剛強,剛強教人,人不服。所以我教人,人不聽,認為那個人剛強難化,錯了,反過頭來是自己剛強難化。我剛強,我難化眾生,不是眾生剛強難化。我柔和,我就能感化他,一天不能感化,十天;十天不能感化,一個月;一個月不能感化,一年。很難感化的人,一、二年都被感化,你得有耐心。柔和質直,質直是用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的心去學柔和,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要能隨順人,不能叫別人隨順我,我要隨順人。初學的時候要忍受,不能忍受的也得忍受,為什麼?我修行,我要把我不能忍受的把它修掉,要像佛菩薩一樣統統都能忍,這個多好。沒有不能忍的,所謂是忍人之不能忍,一般人不能忍的我能忍,我的成就就比人高,你得三昧的時間比人家快,得到的三昧比別人深,不一樣。誰得利益?自己得利益。剛強的人首先不能夠度自己,自己不能成就,你如何能成就別人?佛菩薩、聖賢人跟我們不一樣的,他是首先克服自己,然後再幫助別人。我們把自己忘掉了,完全想克服別人,結果到最後一事無成,跟眾生結怨。得到的是什麼?生生世世六道輪迴的報應,幹這個去了,這個才真正叫剛強難化。
「《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這就是身心柔軟的意思。《法華經》上有兩個字,質直,《華嚴經》上也有,《還源觀》上講質直柔和,這個地方講的質直意柔軟。參考資料裡頭有簡單的解釋,「質者正也」,質直就是「正直之心,無諂曲也」。沒有諂媚,沒有委曲的相,完全用的是真心。「佛道在悟達眾生本有之天真」,這個裡面難懂的是本有的天真。我們在互相交流當中,分享我們學習的經驗,我講過不少次,人生百日,體露真常,那就是天真。所以天真我們有沒有?有,你現在忘掉了,你現在被染污,被嚴重的染污,天真失掉了。你到這個世間來,出生一百天,肯定是天真。這個時候,誰是你爸爸、媽媽你都不認識,天真,沒有染污。你看到一切人都歡喜,每個人逗你笑,你都很開心的跟他玩,天真爛漫。等到你認得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你被染污了,你有分別,你有執著了,你天真失掉了。
佛法的教學,這句話說得好,人家如果要問你佛法是什麼?用這個對答,不過用這個對答是要內行人,外行人他聽不懂。真正有修有證的人,他會對你笑笑,肯定你這個概念正確的,是在幫助眾生開悟,幫助眾生通達,通達什麼?眾生本有的天真。本有天真一直露出來,你就成佛,你就成阿羅漢。你看《金山活佛傳》裡頭所寫的,近代人寫的,樂觀老法師、煮雲法師,我們都是老朋友。這兩個人年歲都比我大,煮雲法師大我五歲,他們都走了,這兩個人都寫過金山活佛的傳奇。金山活佛是近代的濟公,天真爛漫,像小孩一樣。活潑不失善法,雖然很活潑、很自在,他沒有惡,他只有善,真正回到天真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天真顯露。六道凡夫差在哪裡?差在你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迷,分別執著是造業,造什麼業?造輪迴業。輪迴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受,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天天造輪迴業,這麼回事情,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如何能真正做到身心柔軟?身心柔軟的意思,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自己的意思,你怎麼說都好,我一切順你。能隨順的隨順你,隨順當中影響你,就是度你。你要是習氣很重,度不了你,就離開你。離開一段時期,回來再看看你,看你有沒有進步,什麼叫進步?能不能接受。這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過去不好,不能說你現在不好,現在改了,不就好了。過去很好,現在變了,變壞了,為什麼?你會隨境界轉,你轉不了境界,你隨境界轉。真正學佛人能轉境界,不被境界所轉,所以他得自在。他為什麼不受境界轉?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他在境界裡頭,自自然然沒有分別執著,樣樣都好,沒有一樣不好。為什麼?全是自性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就像經裡頭也有這個比喻,祖師大德常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一切萬法的理體完全平等。那你還要分別嗎?還要執著嗎?佛菩薩分別執著是跟眾生往來,你分別,我也這樣分別,你不分別,我沒有分別。你分別,我隨著你的分別,我自己,自己沒有分別;你執著,我隨順你的執著,我沒有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功德,有自利的功德、有利他的功德。佛法講得多麼圓滿,面面俱到,不造業,不受輪迴果報,他不造業。用的什麼心?念念阿彌陀佛,用的是阿彌陀佛的圓滿心,身心柔軟。
下面第三個小段,「正慧除習」。自性智慧現前,這個智慧厲害,把你不好的習氣都除掉了。經文上也只有兩句:
【深入正慧。無復餘習。】
深入,自性本有的智慧叫正慧,所以正慧不是從外來的。餘是殘餘,還有習氣,像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的習氣還在;菩薩塵沙煩惱斷了,塵沙煩惱習氣還在,他有餘習。餘習要用什麼東西斷?要『深入正慧』,智慧不深斷不掉,唯有甚深的智慧,才能把餘習斷掉。我們看念老註解,「正慧,真正之慧」,真正之慧不是學來的,學得來的是常識,是知識,智慧是學不來的,智慧是你自己自性裡頭、真心裡頭本有的。怎樣才能得到?清淨心得到了,只要把心地染污除掉、放下,清淨心就現前。所以清淨心是本有的,只是現在被染污了,清除這些垃圾,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生智慧。清淨是阿羅漢的心、辟支佛的心。平等是菩薩的心、是法身大士的心,這個高,沒有分別了。沒有分別,萬法一如,萬法一體,一切眾生跟我一體,不分了。清淨心還有分別,聲聞、緣覺有分別,菩薩沒有分別。
「真者,真實。正者,無邪」,沒有邪思,沒有邪念,沒有邪行,這叫正。「離顛倒為正」,顛倒就錯誤了。我們今天在顛倒,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阿賴耶那就是顛倒,阿賴耶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練功夫,我不執著、不分別,那就用的是正慧,這不是阿賴耶。「又契真入實」,契跟入是一個意思,這是正。所以正與真實相應,與事實真相相應。「故離虛妄分別,照了真心之智慧,名為正慧」,我們沒有。我說得更簡單,說得更清楚,清淨平等覺是正慧。我們心不清淨,我們心不平等,我們的心迷而不覺,起心動念統統造輪迴業。一句佛號記不住,一切時一切處還是妄念、雜念,這些東西在作祟,佛號不見了。
早年李老師在世的時候跟我講過許多次,我印象深刻,他也是教我學習,學什麼人?學念佛的阿公阿婆。這些人多半沒有什麼知識,一般人瞧不起,但他真念佛,一天到晚手上一串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絕不中斷。你跟他說什麼話,他還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接下去,對你點頭、對你笑咪咪的,好像他在聽,又好像他沒聽進去,真正做到了只有一聲佛號,其他統統不相干。李老師說這種人最值得人尊敬,這種人是真念佛人。老師說我常常想學他們,學不像。為什麼學不像?管的事太多了。所以古人告訴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為什麼要攬那麼多的事情?古時候寺院叢林做主持、做當家的,擔任執事,是什麼人?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他們自己度自己已經了了,來為大家服務,來照顧大家,所以那個道場管得那麼好,成就的人那麼多。今天道場到哪裡去找這種人?找不到了。
我講經的時候早年常說,護持道場的人要什麼人?講經的法師退休了,六、七十歲體力衰了,不能再講了,退下來當執事,來護法,做內護,他會護得好。為什麼?他是過來人,他學經教弘法利生,他需要的什麼他知道。不是這樣的人他不知道,他來護法的人,這弘法的人命很苦,為什麼?想要的他們沒做到,沒有想到;不要的,他們想到很多。所以,痛苦的隨順,不隨順不行,非隨順不可。這是這個時代亂了,全體都亂了,佛門也亂了,眾生沒福,自己沒福報。過去古來寺廟建好之後,這些住持、當家、執事統統大修行人、大成就的人,他們來發心成就下一代。所以今天下一代起不來,為什麼?沒人護持,下一代很難立足,真正想修行的人都被毀掉了。
所以佛法的承傳,世世代代承傳,什麼人最重要?護法最重要,弘法是學生,護法是執事。學校裡頭校長護法,教務長、訓導長、總務長這些人都是主要的護法的人。他們善護持,修學的人有成就,因為他們都是有成就的人。自己沒有成就,怎麼能幫助別人成就?不可能。所以今天佛法復興的確非常困難,到哪裡去找護法的人?弘法的人要聽護法的人,你不聽,沒有人護持。像唱戲一樣,這台戲就唱不出來,不能離開他們。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唯獨念佛求生淨土,這還有一點希望,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難,門門都不容易。沒有真正護持怎麼可能成就?念佛法門,只要真信、真發願,死心塌地,真能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誰護法?阿彌陀佛護法,所以他容易成就。護法的是佛菩薩,修學的是眾生,這個一定要知道。
「餘習,煩惱斷後,殘餘之習氣」,這叫餘習,也叫做「殘習」,或者叫「習氣」。「二乘不能斷除餘習,唯佛獨能斷之」。佛斷乾淨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始生相無明的習氣沒斷,這一品習氣斷掉他就成佛,等覺菩薩就成佛了。所以諸位要知道,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可是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住實報莊嚴土。法身佛為了幫助這些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現報身,住實報土,幫助這些人。這些人,天台大師稱他們作分證佛。對於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師說他作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為什麼?他有習氣在,不但有習氣,無始無明煩惱沒斷。這一品煩惱斷掉,他就不是相似佛,他升級了,他離開十法界,他是真佛。天台大師叫分證即佛,是真佛,不圓滿,就是習氣沒斷,不圓滿,習氣斷了他才圓滿。習氣斷了就不在實報土,到哪裡去?到常寂光去,回歸常寂光,究竟圓滿。這個在佛法就真正畢業了,往上再沒得修的,到此為止。
下面我們再看看,什麼叫餘習?不好懂。「《大智度論》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三毒是貪瞋痴,阿羅漢貪瞋痴斷了,真的不貪、不瞋、不痴,沒有傲慢、沒有懷疑、沒有錯誤的知見,六種根本煩惱他統統斷了,但是習氣沒斷,習氣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器是香爐,香爐裡頭燃香,特別是什麼?檀香,檀香燒完了,你聞聞看檀香爐子還有香味,那就是習氣,習氣沒有斷乾淨。「又如草木」,我們燒的柴火,「薪」,薪是燒的柴火,「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炭灰,柴確實燒掉了,燒乾淨了,燒的柴變成炭,炭火的習氣還在,那就是習氣。火力薄故,火力不強,沒有把炭也能化成灰,所以炭還可以再燒一次。
「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這個比喻好懂。煩惱斷不容易,習氣更難,這不能不知道。難還是要斷,不斷不能向上提升。見思煩惱斷了,出離六道輪迴,往生到十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就是阿羅漢。在聲聞法界裡面把他的習氣斷掉,他就修這個東西。習氣要是斷掉了,他就不是阿羅漢,升級了,他叫辟支佛,辟支佛是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在辟支佛的這個位子上,要斷塵沙煩惱,他修這個,斷塵沙煩惱;阿羅漢是斷見思煩惱習氣,辟支佛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了,他升級作菩薩。菩薩還帶著有塵沙煩惱的習氣,所以菩薩要把塵沙煩惱習氣斷掉,斷掉之後他升級了,他成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確確實實見思煩惱跟習氣、塵沙煩惱跟習氣統統斷掉了,他要斷什麼?他要斷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斷了,他就往生到一真法界,就是諸佛的實報莊嚴土。在這個裡面斷什麼?斷無明煩惱的習氣。
無明煩惱習氣不好斷,沒法子斷,所以大乘經上稱它作「無功用道」,也是古大德所謂的「此處用不得力」。在這個境界裡頭,沒有辦法,你要想去斷它,那你生了妄想,你墮落了。怎麼辦?隨它去吧,就是這個意思,要隨它去,時間長了慢慢就沒有了。好像前面舉的這個習氣,沒法子斷它,常常燒檀香的檀香爐子,沒有燒香,你去聞聞,它有很濃的檀香味道,這叫習氣。這個時候怎麼辦?你能不燒香,不用這個爐子,把這個爐子灰倒盡,擦擦乾淨,放上半年、放上一年,再聞聞沒有了。要時間,時間長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那些法身菩薩們,用這個方法來斷他的無始無明習氣,要多長時間?佛說三大阿僧祇劫,這個習氣自然沒有了。所以他們要在實報土住多久?住三大阿僧祇劫,這叫無量壽,有量的無量。到三大阿僧祇劫,習氣沒有了,習氣沒有,實報土就不見了。實報土從哪裡來的?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習氣沒有了,這個報土就沒有了。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報土也不例外,也在其中,因為實報土有相。這一品習氣斷盡,回歸常寂光,常寂光沒相。
所以常寂光一定要搞清楚,常寂光是本體,宇宙的本體,萬法的本體,生命的本體,它沒有形相。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離開它,離開它,相不可得。一切現象從心想生,它有沒有想?它沒有想。沒有想為什麼生?它由感應生,眾生有感它有應。眾生念佛,佛應;眾生念菩薩,菩薩應;眾生念染淨、善惡,阿賴耶應,阿賴耶的意識、末那識它應,它應那是六道輪迴。法身應,那是極樂世界,諸佛如來的報土,無量無邊的佛剎、道場。所以,法性、法身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非有非無;它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它沒有大小,它沒有時間,它沒有空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明心見性就是見法身,就是見自性,一定要到三種煩惱連習氣都盡,你才真正見到。習氣沒盡,暫時住在實報土,等待習氣慢慢自然盡了,常寂光才能現前,你才能夠契入。好,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