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光碟教學課程開示—經典是標準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0/9/2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32-054-0025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又是我們華藏道德講堂每個月例行性大家分享學習的時間。在我們聽課之前,還是跟平常一樣,我們先讀誦一遍《太上感應篇》。《感應篇》,過去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在世特別提倡。祖師提倡的有三本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書是印祖一生印最多的。印光祖師他在晚年,七十歲以後,一直到他往生,在蘇州報國寺他辦一個弘化社,專門印佛經、善書來流通。流通大乘經典的佛經,祖師印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書印得最多。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上個世紀一九七七年,到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講經的時候,在書架上看到《了凡四訓》,把它拿來翻後面的版權頁,印了幾十版、上百版,每一版都是幾萬冊以上。所以最保守的估計,他這三本書最少印了超過百萬冊,可能幾百萬冊。當時印刷術不是很發達,印了幾百萬冊的善書,在當時來講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
祖師為什麼不印佛經?佛經印得比較少,不是沒有,比較少。為什麼這三本書要印這麼多?這是當時祖師也看到在佛門,在家、出家修學的人都缺少基礎。在佛門修學的三個原則就是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在佛門也常常聽到一句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修戒定慧主要是要息滅我們的貪瞋痴這些煩惱。戒是第一個,所以沒有戒也就沒有佛法,沒有戒就得不到定,沒有定就開不了智慧,這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但是談到戒,現在佛教也每一年都有傳戒,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出家人受了三壇大戒,在家人有人受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受了戒,甚至受了戒幾十年,七老八十了,那有沒有得到定?有沒有開智慧?講得比較明白一點,有沒有息滅貪瞋痴?我們先不要說息滅貪瞋痴,斷煩惱,煩惱有沒有伏住、有沒有控制住?再講比較淺一點,我們這個貪瞋痴慢的煩惱有沒有降溫、有沒有降低?這是最起碼的一個測驗。如果我們自己反省,自己內心貪瞋痴慢這些煩惱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長,這個現象就很可怕。為什麼?因為我們要知道,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貪心墮餓鬼;瞋恚心,脾氣很大,墮地獄;愚痴,不懂事,不明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墮畜生道。傲慢,如果沒有修福,墮地獄道;如果有修福,墮阿修羅道。所以這些我們也不能不認真來反省、來檢討,我們將來前途在哪裡。所以修行在修什麼?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修行就是斷煩惱。
我們在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念一遍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二願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懺悔偈每一時,前面三句都一樣,實際上四句都一樣,都是懺悔,懺什麼?「往昔所造諸惡業」。諸惡業,十惡業展開就是諸惡業,我們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諸惡業,不具體,我們要念《感應篇》。諸惡業就是十惡業發展出來的,從十惡業。我們如果讀了《十善業道經》,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對十惡這個名相有個概念,但是詳細內容還是不清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痴,那個十條我們念很簡單,但是比較詳細的內容我們還是不了解。不了解,往往我們造了十惡業,感覺好像自己沒有造惡業,關鍵就是詳細的內容還是不了解。所以「往昔所造諸惡業」,諸惡業,《太上感應篇》列出來一條一條的,講到惡的部分叫「諸惡章」,善的部分叫「積善章」。諸惡章就一條一條給我們列出來,諸惡章列了兩百多條,列了很多,歸納起來就是十惡業,諸惡業就是十惡業的展開,詳細講的就是《感應篇.諸惡章》。積善章後面就是諸惡章,惡很多,善比較少,列出來惡業多。也就是說我們這世間人造惡業多,修善的比較少,惡業的力量比較大,善業的力量比較弱、比較小。
我們如果沒有讀《感應篇》,諸惡章所列出來的這些惡業,實在講,我們要去看很多經典。在佛經,在小乘經典、大乘經典講很多,我們不太可能看那麼多經典,所以祖師看到這一點,選擇《太上感應篇》,一條一條列出來,很清楚,很容易了解。如果沒有讀《感應篇.諸惡章》,又沒有讀佛經,大小乘的經典那麼多的經典,實在講,我們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到底哪些是諸惡業自己也沒有搞清楚、也不明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那懺什麼悔?怎麼懺?懺悔是改過。我們在佛前念懺悔偈是一個形式,就是對佛菩薩表達懺悔的意思。表達,主要是說過去犯了這些惡業,從今以後我們要改過來,不再犯,這個才是懺悔真正的意義。不是說在佛菩薩面前念一遍懺悔偈,自己這個惡業絲毫沒有減少,或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那不是真正在懺悔,沒有懺悔。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待人處事接物,我們要依這個來做一個標準,來反省、來檢點。發現我們錯誤了,把它改過來,這才是真懺悔,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所以讀經目的是提醒,沒有讀經,沒有個標準,經典是標準。《感應篇》雖然是道家的善書,但是它講的跟佛經一樣,符合十善十惡,講的是完全相同的。這個就是四依法裡面第二個「依義不依語」,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意思對了,意思一樣,誰講的,佛都印證這個都沒錯,的確是這樣,我們就可以依靠。
我們看《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的內容,是不是講的十善十惡?如果你沒有這三本書,再包括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十善業道經》,沒有合起來看,實在講,我們對十善、十惡只是知道這個名相,它具體的內容我們並不了解。不了解,我們很難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依照經典這個標準給它修正過來,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行叫修行。在佛前念經、聽經、講經,都是為了要修行的,這個目的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不是說在佛前經念一遍,功課做完了。我們平常生活,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跟經典教我們的毫不相關,經典教我們要斷惡修善,我們都沒有從這個方面去下手、去修行,經是經,我們是我們,這個經念了跟我們都沒有關係。我們怎麼樣能夠得到經典裡面講的功德利益?依教奉行,經典怎麼講的,我們明白了、懂了,懂一條我就去做一條,懂兩條做兩條,我們是真做到,那就得到經典上講的功德利益,效果就得到了,這個叫證果。證果層次很多,你眼前這個效果證實、得到了,將來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這個信心才能建立起來。如果眼前這些我們都得不到,後面那些大的果報、殊勝的果報,實在講我們就沒信心,因為你感受不到。
所以現在我們很嚴肅的問題還是從修行,這個是很重要的,身口意,「往昔所造諸惡業」,我們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諸惡業,要讀《感應篇》,諸惡章列出來統統是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這個諸惡業從哪裡來?貪瞋痴,這是根源。貪瞋我們比較容易發現,愚痴它埋在深處,不容易發現。一個人愚痴沒智慧,實在講貪瞋痴,我們最近學習《大經科註》講到痴毒比較不明顯,貪、瞋這二毒比較明顯,貪心大家都知道,瞋恨心發脾氣這個也看得出來,愚痴看不出來,實際上貪瞋還是從痴(痴就是沒智慧)所生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怎麼會貪、會瞋?所以《無量壽經大經科註》註解貪瞋痴三毒,痴毒是最根本的,沒智慧。沒智慧怎麼辦?要讀經、聽經,讀經、聽經就明理。明理之後,要去落實才管用;明白了,你不去做也沒有用。古大德常講「說食數寶」,說吃你沒有去吃,你不會飽;替人家算錢,不是你的,跟你沒有關係,這叫說食數寶。不學習經教,很認真修行叫盲修瞎練,胡亂修一通,修的都不對,這兩方面都不正確。所以應該要明理,要去落實,經典上講的功德利益就現前了,這個我們必定要明白,也要知道祖師的苦心。現在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也是苦心,提倡這些,遭受佛教界多少人的毀謗攻擊。
實在講,你沒有讀這三本書,你去受戒,大家想一想,你得戒了嗎?你那個戒是什麼戒?過去我在家的時候,去高雄圓通寺受五戒,那個時候引禮師慧本法師說,你們不要受個煩惱戒回去。受什麼戒?受煩惱戒。當時我聽他這麼講也覺得他講也不無道理,我們去受了戒,煩惱有減輕嗎?不要說斷煩惱,斷煩惱有伏斷跟滅斷,滅斷就證果了,證阿羅漢,伏斷得禪定,我們現在就是先檢測自己我這個貪瞋痴的煩惱有沒有降溫、有沒有減輕?如果有減輕,表示我們修學修對路了,修對了,有進步了。如果沒有減輕,還是那麼嚴重,你說你那個是什麼戒?慧本法師講那是煩惱戒,沒錯,他講的一點都沒錯,你受的是煩惱戒,一天到晚生煩惱,那不是煩惱戒嗎?所以過去有個出家眾,資格很老了,一個女眾,在景美華藏圖書館,她比我們老和尚出家還早一年,要煮飯給我們吃,館長叫她煮飯,她就生煩惱,摔鍋子、摔盤子。後來師兄跟我講,他說我們吃得也不消化,還是輪流來煮飯,所以我們一個人輪流一個星期。我說沒問題,師兄你講的我明理,從小我母親就有訓練。她常常說她的戒臘最高。她的戒臘是最高,她比我們師父還早一年出家,那叫戒臘很高。後來我們師父老人家聽到了,就開示說「戒臘高,罪業深」。這句話聽了,我也是毛骨悚然,你還跟人家比戒臘,戒臘愈高,你的罪過就愈深,自己如果沒有這種警覺心,自己將來怎麼墮落的都不知道,很可憐。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知道,如果我們修行沒有進步,沒有減輕煩惱,就是受戒愈久,罪過愈深、愈重,還敢跟人家比什麼戒臘嗎?慚愧都來不及,比什麼戒臘!真正有戒,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貪瞋痴有息滅了嗎?你息滅了那才是成績單,那才是成績、才是效果。如果貪瞋痴沒有減輕,都沒有進步,有的反而還退步,反而比以前更嚴重,就退步了,那就錯了。
所以印光祖師為什麼提倡這個?因為現在人不懂得什麼叫戒,以為去戒場受個戒就有戒了。一天到晚生煩惱,看到這個犯戒、看到那個犯戒,看到這個生煩惱、看到那個生煩惱,那是什麼戒?那煩惱戒沒錯,你不是清涼戒,是煩惱戒。因此祖師提倡《感應篇》,真的是大慈大悲。現在人不讀這些,又從小沒有讀四書五經,沒有這個基礎,實在講不要說受五戒,三皈依我們都沒資格。大家看《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出世間的二乘福;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菩薩福,這個三福就像三層樓一樣。而且佛給韋提希夫人講,你要往生西方,要先修三福,先給她講三福,後面再給她講十六觀。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也就是告訴韋提希夫人,你沒有三福的基礎,這個十六觀的念佛你沒有基礎,沒有辦法成就。所以佛給韋提希夫人講,也是給我們大家講,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我們不能疏忽;這句話如果疏忽掉,我們這一生的淨業就很難成就。我們念佛是修淨業,淨業的正因就是三福,三福最少我們也要做到第一福。第一福過去老和尚也講了很多,我們還是不明白,淨老和尚晚年看到大家還是不懂,所以提倡儒家的《弟子規》。你怎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弟子規》具體的做法,「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具體的。
昨天我們到板橋後埔國小,新北市教育局長那邊,我們去贈送《弟子規》品德的這些傳統文化的書籍給後埔國小校長代表。在新北市所有的小學我們都送,每一個學校都送,送給他們放在圖書館給大家看。
《弟子規》教「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教做人;「慈心不殺」,《太上感應篇》,教因果教育;《十善業道經》都是教因果教育,有這個基礎才有資格受三皈依。有了三皈依才能受戒,戒為無上菩提本。所以戒,三皈的基礎都在第一福。第一福具體的落實,就是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包括現在的《群書治要》,還有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印祖還提倡《關帝覺世真經》,《安士全書》前面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這個書重要。我們今天上了《群書治要》的課,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實在講你學了《群書治要》,幫助我們做人處世,幫助我們修戒,戒的基礎,幫助我們伏煩惱、伏惑,我們念佛功夫才會得力。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我們要重視老和尚提倡的基礎課程,所以現在我們不管在家、出家,我們都要很務實的來面對我們真正修行這個課題,不能不重視;不重視,我們這一生就空過了,又要墮落,又要輪迴,非常可惜。希望在這裡跟大家共同來勉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