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觀世音菩薩.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集) 2014/1/2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65-0010
「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八頁,我們從倒數第一行,十八頁從最後一行,從第二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
今天我們從這一段看起,這一段接上面經文來的。這個一大段的經文,可以說是一個總結,這一段是一個總結。前面舉出誦持大悲神咒的功德利益,舉出第一個不墮三惡道,如果「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觀音菩薩說,我就誓不成正覺,就是不成佛了。這個是第一願,發這個願。第二個,「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這是舉出第二願。諸佛國都有淨土,也就是你想移民到哪一尊佛的世界,也都能滿眾生的願。這是第二個殊勝的功德利益。第三個舉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這一願是指得智慧,得定、得慧、得辯才。我們學佛,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這是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一般講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誦持大悲神咒,也幫助我們得無量三昧辯才,不管你修哪一種三昧。誦持大悲神咒得到觀音菩薩的加持,讓我們很快速的可以得到無量三昧辯才,這個是求智慧,求果證、求智慧。修行人目標總是要求證果、開智慧、得定,得定、開慧,這是第三願。
我們現在生中,每個眾生他所希求的,可以說很多很多方面,每個人所求的願望不一樣。同樣一個人,一生當中他所求的,每個階段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學生時代,他第一個優先想求的,希望學業能夠圓滿;到學校畢業進入社會了,要創業,做事業,這個階段他希望事業能做得成功;有了兒女,希望兒女能孝順,希望兒女成龍成鳳,將來都有所成就。身體不好的人想求身體健康,壽命短的人想求長壽,沒有官位的人想求官位,沒有財富的人他求財富,這個可以說我們現在生中一切所求就很多方面了。
我們在家、出家,我們現在所求的是什麼?我們淨宗同修大家都是修淨土,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我們淨宗學會所有淨宗同修大家共同的一個願望跟目標,這是總的目標、方向,也可以說我們淨宗同修最重要的一個目標。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是把往生西方淨土列為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所求的也把這個目標列為優先的。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修淨土的人,他現生所求必定是這個。也就是他什麼都不求了,世間這些榮華富貴他不求了,健康長壽他也不求了,世間人想要求的他不求了,他唯一所要求的就是這一生能往生到西方。也不計較壽命的長短,只要能往生到西方,現在走是最好,多活幾年,活到一百多歲,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再往生也可以,只要能往生到西方淨土。這是現在生中第一個所要求的,只有求這個,其他什麼都放下了。像海賢老和尚這個光碟裡面講的,好好念佛,只有作佛是真的,作佛就是往生西方,就作佛了,其他什麼都是假的。他這句話也很明顯的給我們示現,他求的唯一就是念佛作佛,那這一樁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假的要放下,不求了。所以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一個真正修學淨土的人,他必定把往生西方列為一個優先要達到的目標,所要求的就求這個,其他什麼都不求了。這是講修淨土的同修,真正修淨土。
如果我們也在修淨土法門,但是我們這個心還沒有真信發願求生西方,修有在修,念佛也在念佛,但是心中這個願望,他所求的願望,還沒有把往生西方列為第一優先的,這個當中每個人他所求的願望就會有所不同了。比如說現在出家、在家,有很多人他發心就是做法師來弘法利生,講經說法,弘法利生。不但現在這一生求這個願望,甚至他發願來生來世再來做法師,再來講經說法,再來弘法利生,這個也大有人在,他講求這個願望。有的人,比如說出家人他想求一個大道場,他看到人家那個寺廟蓋得很莊嚴,他也想蓋一個莊嚴的寺院,寺廟;有的發願來建塔,建這個塔廟。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個人所求的,每個階段所求的,都有不同,也很多方面。我們不同階段所求的慢慢提升之後,到最後真的都要放下,連弘法利生也要放下。這就像《金剛經》講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就是佛法,非法就是世間法,就佛法都要放下,那何況世間法!到最後統統都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就不能明心見性,就是明心見性會產生障礙,所以連佛法也要放下。
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給修淨土的人開示,包括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在家、出家都有弘法利生的,講經說法的,有的出家人他想求來生再來做大法師,印祖開示,如果你要修淨土,都要把這些念頭拋向東洋大海,這些念頭統統要拋棄掉,不要有這個念頭。這是講你真正要修淨土。但是真正要求生淨土的人,真正想這一生要了脫生死輪迴的人,當然還是比較少數。真正想要了脫生死,他肯定不會放棄這一生求生西方的這個機會了。我們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遇到淨土法門,是我們唯一這一生當中有可能超越六道的一個法門。遇到了,真正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自己沒有能力斷惑,在這一生當中達不到斷惑,但是伏惑這個是可以達到的,伏惑就可以帶業往生了。真正覺悟的人他肯定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不放棄。因為這一生,我們出三界、成佛道的機會,遇到這個因緣,絕對不錯過。這個是真正覺悟的人,真正發菩提心的人。那這樁事情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那就不重要了,這是唯一這一生最重要的一樁事情。
當然真正覺悟的人還是少數。我們不要說不是修淨土宗的人,修學其他宗派,或者沒學佛的人,他不想了生死,就是修淨宗的人他也未必想要了生死、想要出輪迴,比例還是少數。總是如果你不發願求生西方,這個信願還沒生起來,雖然念佛,在現前生活當中還是有很多他想要求的,這個就是我們一般人總是他有他的願求。比如說有人求做官,做生意的當然他求發財。在大陸一些同修,他們企業也正在做,事業也正在做,這個事業一直想要達到一個業績目標,也是我們念佛、做法會,來參加共修,這個都有。有一次我就跟他們交流,我說如果現在阿彌陀佛來接你,你要不要去?你這個事業現在做得正如火如荼,那佛來了,這些你能不能放得下?這些同修也很坦白說放不下。放不下,就是說明一樁什麼事情?就是說明他現前雖然念佛,但是心中的願望他不是把願生西方擺為第一優先,他現在的願望是要怎麼把生意做好,怎麼賺更多的錢,這個是第一優先的。這樣的人我們看現前社會上還是佔多數。佔多數,觀音菩薩會不會滿大家的願?當然,佛菩薩都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現在還不想去西方,現前在這個世間你想求什麼?只要不是那個不好的事情,一般世間人求的榮華富貴,在經典上講,求官位得官位,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身體健康得身體健康,這是一般人所要求的,佛菩薩也滿願,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但是往往我們看到很多人是有求,但是不應,有的人他求了有感應,有的人他未必有感應。這樁事情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也請教過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他講,他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管你求什麼,求成佛都能滿你的願了,成佛以下的那當然就更容易了。最難的都能滿願了,那其他的就比較容易了,都能有感應,滿眾生的願求。但是他又講了一句,說當你有求沒有感應的時候,那什麼原因?不是佛菩薩不靈,那是什麼原因?自己業障太重,自己業障重障礙了,所以沒有感應。這是講一切所求,這個一切就是包括成佛了,包括現前的人天福報,或者求三乘果位、求往生。這個生諸佛國前面就講了,就是前面講的,沒有講到的都統統包括在這段經文了,你所要求的統統包括在裡面了。『果遂』就是滿願的意思,這個果報能夠得到圓滿。這個是觀音菩薩講,「誦持大悲神咒」,不管你求什麼,你『現在生中一切所求』都能滿你的願。如果不能滿你的願,就『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了,不能滿眾生所有的願求,那就不圓滿了,這個就不能說是大悲心陀羅尼了。說大悲心陀羅尼就是能夠圓滿一切眾生所求的,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以上這幾段就是誦持大悲神咒所得到的究竟圓滿殊勝的功德利益,都能得到。這個求作佛都能得到,作佛能得到、都求得到,那其他的當然統統能求得到。那下面這兩句就非常關鍵了,這兩句是關鍵,你求得到、求不到,有沒有感應,這兩句是關鍵。
【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如果沒有這兩句,我們現在誦大悲咒的人很多,應該每個人他修什麼都統統滿願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念了沒感應,也沒有滿他所求的。念了沒有感應,那是什麼原因?就是這兩句,『唯除』,除就是除了不善,不善就你這個心,有不善的心夾雜在裡面。或者這個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你求的那個事情是不善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比如說你求的,要去殺生,希望菩薩幫助你殺生,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去害人,損人利己,你求這個不善的事情,那菩薩不會有感應。因為菩薩大慈大悲,他如果幫助你造惡業,造惡業會有惡報,菩薩大慈大悲,怎麼會幫助你造惡業去受苦報?這樣就不慈悲了。所以就求那個不善的事情就不會有感應,如果你求正當的事情會有感應。
過去我們師父上人也講,家師淨老和尚過去常常講,現在比較少講了。以前,早年在講經的時候,常常講到一個法師,好像住基隆。那個時候他在台北市西寧南路有個法華寺,講《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這個經總是,《地藏經》裡面也講眾生求什麼,菩薩都會有滿眾生這些願望。這個法師從基隆到法華寺去聽《地藏經》,聽完經就請問師父了,請問我們淨老和尚,他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說這個我求都沒感應。那師父就問他,老和尚問他,你求什麼?他說我求一個電冰箱求了半年了,到現在還求不到,沒有錢去買,也沒有人送來,求電冰箱都沒有感應。他提出這個問題,我們淨老和尚就問他,那你那個常住幾個人住?他說就我一個人,我一個人。後來我們老和尚就跟他講,那一個人,菩薩當然不會滿你的願,因為你一個人不用電冰箱,你又不是好幾個人住在那裡,你只有一個人,那用不著,一個人用一個電冰箱是沒必要的。
因此我們從這個回答當中也體會到一點,菩薩會,你需要的,他會滿你的願,就是你需要,但是不會幫助你增長貪心,你太過分的需求他不會幫助你。因為菩薩總是要幫助眾生斷貪瞋痴,他怎麼會幫助你增長貪瞋痴?那就不是菩薩了,那就是變天魔外道了,那些才會幫助你增長貪瞋痴,佛菩薩他肯定他不會幫助你增長貪瞋痴。但是你有需要,求,一定會滿你的願。你現在需要多少,那佛菩薩會供養你多少,不會超過,也不會缺少,就是你所需要的。如果你現在你用不到,那菩薩他不會送給你,送給你反而增加你的累贅。實在講我們生活上夠用就好,不要太多,太過分了,太奢侈了,那個都是會造成我們修道,特別修淨業的,障礙。這個是講你求不善的事情,「唯除」,就是唯有除了你求不善的事情,你要去害人,那你念大悲咒求菩薩幫忙你,你要害人,菩薩不會幫助你造惡業的,這個是不會有感應的。你要去幫助人的,是善業、好事,菩薩會幫助你,成全你的好事。這是一種說法。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這個心不善,存心不善。這個存心不善,像《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光碟,我們淨老和尚也勸大家多看。現在廣東潮州謝總把這片光碟列為,他每次辦這個光盤教學,有一堂是看這個光碟,《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淨意公他就是意惡太重了,表面上做一些好事,也跟人家放生,結文昌社,也是像我們現在成立一個社團,做這些好事,表面上都是在做好事。但是他的心那個意惡,貪瞋痴慢那個惡念,太重了、太多了。就是說這個心地不善,他貪瞋痴慢那個惡念很強烈,嫉妒障礙種種的。我們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我們看一看,發現俞淨意公他這個意惡的毛病,我自己看了,很多我們都比他嚴重,我感覺都比他嚴重,知道這個不是善心。所以俞淨意公他結這個文昌社、做好事,但是他得到的果報卻是非常悽慘的。生了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剩下一個女兒。那個太太哭兒女,哭到眼睛瞎了。窮困潦倒到極處,過年都過不了,吃飯都成問題了。
他每一年都在灶神,因為我們民間這個農曆二十四送神,初四迎神,送神,這是民間的習俗,送灶神,在中國南方,我們台灣以前,現在很少看到了,現在還有,但是可能不是很多,送灶神。灶神,《感應篇》講,他上天到玉皇大帝去報告一家人的善惡。所以民間有些習俗,說這個弄一個甜甜的湯圓,黏在那個灶神的嘴巴,就是請他吃湯圓,然後他到玉皇大帝那邊要多講好話,不要講我們的壞話,民間這樣的一個習俗。那這個習俗為什麼變成這樣的一個習俗?還是我們淨老和尚講的一句話,沒有人講經說法。佛教要有人講經說法,道教也要人講經說法,儒教也要講經說法,其他每個宗教都要講經說法,把這個經典正確的義理普遍向社會大眾來說明、講解,讓大家這些觀念上不要有偏差跟錯誤。
灶神他也是監察一家人的善惡。另外還有城隍、土地,在《感應篇》講的這個鬼神就很多了,這是道教。我們佛經講的那就更多了,大鬼王、小鬼王、山神、地神、河神、江神、海神,這個很多,這些神靈監察人的善惡。這個善惡都是我們人自己造作,自己去享受的,神眾他只是根據人他造作的善惡業,他去報告、去執行賞罰,他沒有意思的。不是說你巴結他他就給你好的果報,如果你不巴結他,不請他吃湯圓,那就給你降災禍,那個就不是神明了。聰明正直,他才能做神,不是聰明正直的他不能當神,就當鬼去了。
俞淨意公每年除夕都寫疏文,好像我們現在做法會寫疏文,這個超薦要寫疏文,祈福也要寫疏文,這是中國人這個習俗。你向佛菩薩祈求什麼願望,道教的也是一樣,向上天玉皇大帝,或者神仙、神明,求什麼願望,寫個疏文。但是他每年寫,他說他做的這麼多好事,怎麼他的果報這麼悽慘?他的心中表現出來就是非常不平,他的心裡非常不平,可以說怨天尤人,他這種不善的心很嚴重。總是他還有善根,他這個善根主要他對這個灶神非常恭敬。印光祖師在這個《文鈔》開示,說要得佛法真實的利益有個祕訣,就是至誠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因為他對灶神有恭敬心,所以也感應到灶神在他四十七歲那一年除夕夜,灶神真的就現身到他家來了。來給他指點,舉出他的意惡,他心中那個不善的心,不善的念頭。舉出來之後,這個俞淨意公第二天,農曆大年初一,就發願改過了。剛開始也是很難,後來發勇猛心,把過去這種不善的心態給它轉變過來,來對治這個意惡。
後來他這個心態改變過來了,把這個不善的心改為善心,努力做善事了,三年,他五十歲那一年,他命運就改了。他改造命運這個時間比了凡先生要快,得力於灶神給他的指點,點出他心中那不善的意念,貪瞋痴慢、嫉妒障礙,這些意念不善。因此他以前這個心態不善,所以他怎麼求都沒有感應。這個灶神給他講,他說你這種心在求,好像如種遍地荊棘,你想要得到豐收,收到五穀雜糧這個豐收的果報,你種的那個是荊棘,不是那個好的種子,怎麼會有豐收?把他點出來,他才恍然大悟,才覺悟知道過去自己都錯了。還好他還有這一點善根,對灶神恭敬,得到灶神給他一個指點,三年改造命運。後來這個失蹤兒子也找到了,他這個妻子,他兒子回家了,用舌頭舔他母親的眼睛,眼睛也復明了,跟他女兒,一家團圓了。後來他就考中進士,做官了。後來回到家鄉,兒子娶妻生七個孫子,享壽八十八歲。他改造命運,這個三年就這麼大一個成果,得力於灶神的指點。俞淨意公跟了凡先生是同一個時代的,俞淨意的年紀比了凡先生大,他當進士了,了凡還沒有中進士。這個是講唯除不善,你求不善的願望,或者不善的心去求,這個就不會有感應。
下面這句講,『除不至誠』。這個至誠,在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解釋至誠這兩個字,說至則真,誠則實。至誠意思就是真實,真就不是虛妄、虛假的,至心、真誠,前面講這個至心。這個誠,至心,至就是達到一個極致的目標了,至,這個心就是達到這個真,誠就是實,不虛。誠這個字,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引用清朝曾國藩先生他的一個解釋,他說什麼叫誠?說「一念不生謂之誠」,說你心中沒有一個妄念,那這個時候心就是至誠心了。有妄念,有妄念就不是真的,因為妄,妄念,妄,虛妄的,虛妄的念頭,就叫虛妄心,就不叫至誠心了。你持誦這個大悲咒沒有達到至誠心,還有妄念,這個也不會有感應。
這個我們也以《了凡四訓》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的開示,這個開示在第一篇「立命之學」裡面其中一段,雲谷禪師給他說明這個祈天立命要存什麼樣的心態。舉出一個具體的,就是道家,道教,這個畫符是道教的。我們佛教它是沒有畫符,它是持咒。道教有畫符,符籙家,「符籙家有云」,符籙家有講,這個畫符的符籙家講,「不會書符,被鬼神笑」,就是你不會畫符,鬼神都笑話你。這是講道教的,修道教的人,如果你不會畫符,鬼神都笑話你了。比如說道士,做一個道士,那不會畫符,那鬼神都笑話,那當道士還不會畫符?那怎麼樣才叫會畫符?雲谷禪師給了凡先生開示,他說那個符籙家畫這個符,要怎麼畫才會靈驗?有的人畫的符靈驗,有的人畫的不靈驗。道教有一些不好的符,有一些好的符。一些比較好的這個符籙,符咒,比如說這個安胎符,還有止血符,像這一類的,對人有幫助的。
我年輕的時候,十四、五歲的時候,在台北市萬華廣州街,那個路邊攤,整條街都是三教九流都有,賣膏藥、賣青草的、殺生的。那有一個道士姓李,宜蘭人,他都鋪一塊布在地上,然後弄一個檀香爐,在那邊勸善,勸人家修善。然後就教人家化骨符,吃魚、吃肉,被那個魚刺或者是雞骨頭噎到喉嚨,以前醫院沒那麼多,醫學不發達,民間用這個符咒念一念,喝下去,他那個骨頭就可以化掉了,那化骨,就可以消化掉。還有止血符,止血符就是在野外,也是拿個青草,然後念一念這個咒語,念一念,拿個青草葉,然後往那個一貼,血就止住了。因為在野外,以前那個藥膏也沒有那麼多、那麼方便。但是他有說明,如果斷那個大條的筋就不行了,那個小的可以。還有這個安胎符。這一類的就比較屬於善的。這些善的符在道教來講也很多。畫這個符,怎麼樣畫才會靈?雲谷禪師講,這個畫符,你那個筆都是用朱砂筆,紅色的朱砂筆,然後那個黃色的紙,這個我小時候跟我母親常常去神壇看人家畫,他一筆點下去,然後很快很快,一下子就一道符畫成了。
雲谷大師給了凡先生講這個畫符的訣竅,他說也沒有什麼祕訣,就是不動念,不可以動一個念頭。你這一筆點下去,不動念,叫混沌開基,然後一筆畫成,這個過程不能起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這一道符就不靈了。如果你畫這道符,從一筆點下去,一直到畫完成,這當中沒有起一個妄念,那這道符就靈了。如果起一個妄念,夾雜進去,就不靈。這個祕訣就是這個,就是不動念。所以後來學佛,看到《了凡四訓》,才知道以前跟我母親去神廟,小時候看那個畫符怎麼畫那麼快?因為時間愈短,他要控制這個妄念不起來比較容易一點;如果時間長了,我們那個妄念實在是你控制不住的,短時間還可以,那長時間你就要心相當的清淨,才能維持長時間不起妄念。當然你這個時間能夠愈長不起妄念,表示你功夫就愈深了,這個就叫定功。定功,這個定的淺深不一樣。道家畫符是這個原理原則,我們念經、念咒、念佛道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雲谷禪師教了凡先生持準提咒,準提咒很短,大概一、二行而已,沒有像這個大悲咒,我們後面念大悲咒,沒有大悲咒這麼長,它這個很短。雲谷禪師教他,你念這個咒也不用計數。一般現在我們念佛,現在都有計數器,用計數器,計看一天,規定,你定自己的功課,一天要念幾聲佛號,有人要計數。雲谷禪師教了凡先生,他說你就不用計數,你就一天到晚一直念,念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就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他自自然然就是咒一直念,就跟我們念佛一樣。念到什麼情況就會靈驗?他說念到你念頭不動了,不起妄念了,只有念咒,就靈了,它就靈驗了。也就是這裡講的至誠,你念到至誠了。如果你還沒有達到至誠,那這個就不靈驗,沒有感應。但沒有感應,也種善根了。
我們念經、念咒、念佛,甚至畫符,它的原理都是一樣,就是要達到至誠。他說我們剛開始初學,這個妄念還伏不住,煩惱、妄想、妄念伏不住,這是一個過程,你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就是我們從不至誠念到至誠。我們凡夫沒有辦法說我們一念就至誠,這個大概是再來人,我們凡夫做不到。做不到,我們就必須要時間,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剛開始念,你這個心是不至誠的,因為你有妄念就不至誠,那你說凡夫哪一個沒妄念?成了佛才沒有妄念,起碼要明心見性的,他沒有妄念了,這個以下只是妄念多少而已,輕重多少不同。因此我們持誦大悲咒,你剛開始在持,你這個心也不是馬上念你就馬上達到至誠心,這是再來人才做得到。你看昨天跟大家分享清朝澍庵大師這個公案,你看他要閉關三年,三年也是相當長的一個時間,也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跟我們念佛也是一樣的。
你這個念佛,也不可能你馬上念就馬上一心不亂。《彌陀經》講,起碼你要念一天,二十四小時,起碼你要念一天,或者念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不是馬上念馬上就一心不亂了,那個也是再來人才有可能,那我們凡夫也做不到,那你必須要有時間。時間的長短各人也不一樣,所以經典上講的這個時間,他是給你講一個期限,這個期限每個人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比如說七天念到一天不亂,那是七天是一個期限了,所謂剋期取證。有的人他念一天就一心不亂了,這個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講,根器比較利的,他念一天、二天他就一心不亂;中根的,三天、四天、五天;下根的,六天、七天,他達到一心不亂。這個是以七天做一個期限來分上中下根。這個七天如果你達不到,再延七天,一個七、二個七、三個七,三個七還沒有達到,再延,延到七個七。
七個七還達不到,現在我們師父叫我們做一百個七,現在一百個七,看看還不行,做七個百七,現在第三個百七了。七個百七做完了,師父看看還不行,再加。所以這個時間就可長可短了。主要你有沒有念到這個目標,如果念到這個目標就畢業了,沒有到這個目標還不行,還繼續修。所以每個人達到這個至誠的時間上也不一定。有那個上上根的人,他一念就至誠了。你像六祖大師那樣的,他一聽人家念《金剛經》,他就開悟了。六祖,給他講《金剛經》,不用講到一部,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那這時間很短。你看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淨老和尚給他估計,最長不會超過兩個小時。那我們不行,我們一部講完還是迷惑顛倒,可能要聽個十遍、百遍,甚至上千遍,才會開悟,各人根器不一樣。
我們誦持大悲咒,如果沒有得到這些效果、這些感應,那這兩句就是給我們解釋你為什麼求沒有感應、得不到,你不是不善就是不至誠,這兩個因素。這個不善,比如說你求不善的事情,那菩薩不答應的,你要幹壞事的他不會幫助你。你是好事,但是也是沒感應,沒感應那就是你這個心不至誠,你這個心還有夾雜妄念。所以清朝曾國藩先生解釋誠這個字,他說「一念不生謂之誠」,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念到像雲谷禪師給了凡先生講的,你也一念不生了,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了,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了,到了念頭不動,便靈驗已。他念頭不動,它就靈了。現在為什麼不靈?被我們心裡的妄念障礙住了。現在我們不管是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或者念菩薩的名號也好,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在修這個了,只是方法、門徑不一樣,目標是一樣的,都是要達到這個目標。
但是古人又有一個比較,說念經就不如念咒,念咒就不如念佛,這句話現在淨老和尚勸我們看海賢老和尚光碟,我們也得到一個具體的例子。之前我們師父講經都是引用民國二十幾年那個時候,鍋漏匠,在浙江寧波觀宗寺,鍋漏匠這個公案。這個鍋漏匠,他是補鍋補碗的,也不認識字,是諦閑老法師童年時候他們的鄰居玩伴,小時候一起在玩的。諦閑法師他們家,他們家有錢,能夠讀書。這個補鍋補碗,童年的玩伴,他家沒錢,所以就沒有辦法讀書,就學個一技之長,替人家補鍋補碗,生活非常艱苦。到了中年,四十幾歲,感到人生非常苦,聽到他童年時候的玩伴現在出家了,做大法師了,在觀宗寺。那個時候諦閑老法師還是做知客。他去找他了,請他幫他剃度,他感覺出家總比他在補鍋補碗好,他一個人,生活那麼苦,就求剃度。那諦老看到他這個,他說你不要來找我麻煩了,你現在四十幾歲了,又不認識字,你到這個寺院來,你不參加人家那個五堂功課,人家不讓你住的,人家看你看得不順眼,你自己也很難過,你還是去做你的生意!但是這個鍋漏匠他就死也不肯走,一直求他幫他剃度,他說你只要幫我剃度,你開什麼條件我都答應。後來被他求得沒辦法了,就跟他講了條件,說幫你剃度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接受我的條件,不接受不幫你剃度。他說你講,他都可以接受。
第一個條件,就是你剃度了,你就不要住在寺院,你也不認識字,經也不會念,咒也不會念,五堂功課、規矩都不懂,人家不能接受你的,你現在四十幾歲了,要學也是不容易,就不要住在寺院。第二個,就是你也不用去受戒。以前那個時代受戒是五十三天,後來改為三十二天。以前傳戒也是很嚴格的,他說你這個規矩也不懂,大老粗一個,去戒場肯定很多地方你都犯規,你到戒場去受戒沒幾天,你就肯定被趕出來了,人家不讓你受了,你也就不要去受戒。第三個,就是在寧波鄉下給你找個小廟,找兩個老菩薩給你煮飯,中餐、晚餐,早餐你自己處理,供養你一些米、菜。你住在小廟,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繼續念,趕快念,你這樣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什麼好處也沒有跟他講,只是跟他講,你一直念一定有好處。他開出這三個條件,那鍋漏匠聽了很歡喜,只要幫他剃度,他這個條件他都接受。後來諦老真的在寧波鄉下給他找個小廟,沒有人要住的,找兩個附近的老菩薩給他煮兩餐飯。他就在那個小廟,就是每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念了三年,站著往生。
最近海賢老和尚也是這樣一個例子,也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家庭貧窮,真的吃飯都成問題了,哪有錢去念書?後來出家,他的剃度師也是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不會念經,也不會念咒,一部經也沒聽過,一部經也沒念過,他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念佛之外,就是幹活,什麼工作他就做。念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就一句佛號,就成功了。這個是給我們舉出一個具體的例子,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既然如此,那佛為什麼又講經,又教人念咒,又教人念佛?實在講佛他沒有說法,佛哪有法可以說!那說法是怎麼來?應眾生的根機,比如說你妄念比較多的,還不能收攝,先念經,念了妄念比較減少了,再來念咒,念咒念到一段時間又少了,那就來念佛。這個方面,我們看古來一些祖師大德,特別我們淨宗的祖師大德,你看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包括近代的我們這個十三祖,印光大師,他們這些人都是讀書人,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那妄念很多,為什麼?所知障重,所謂「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時是非多」,你知道的太多了,他那個妄念就多了。你像鍋漏匠跟海賢老和尚,他都不認識字,當然他的妄念就比較少了,他就很單純了,他一句佛號就可以了。但是你知識分子,讀書人,那不行的。讀書人他有很多疑問,他這個疑問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沒有搞清楚,你跟他講你這樣念就好了,他不會接受的。
我們師父淨老和尚,他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代表,所以他要講經說法,不講經說法,那妄念就控制不住,一天不講不行的,要講。講到最後,你搞明白了,你就放下了。像蓮池大師,他也是著作等身,蕅益大師也是一樣,到晚年怎麼樣?蓮池大師講,「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他就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他最後的願望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蓮池裡面,所以他稱為蓮池大師。所以這些祖師大德也都是通宗通教,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到最後他搞明白,心甘情願放下了。如果還心不甘,情不願,那你這個學習經教就需要,因為什麼?因為你心中有懷疑,有疑惑,這些都是方便幫助我們斷除疑惑的,疑惑斷了,那你就放下了。放下,那你一句佛號就得力了。
所以鍋漏匠、海賢老和尚他們念一句佛號,而且不是長時間,三年,三年他就功夫成片了,最少功夫成片;再加個三、四年,事一心不亂,斷惑了,三年先伏惑,再三年斷惑;再過三、五年,破無明,達到理一心。這個是老實念佛,沒有妄念的人,他真的他不需要那麼麻煩。但是你不老實,妄念多,那不行。那不老實,又不學經教,那就沒辦法成就。不老實就要學,要學習,看自己的懷疑在什麼地方,自己問題在什麼地方,經教這麼多,要找那個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的,對治自己妄念的這些經典理論方法來對治。如果真老實,真放得下,他在短時間就可以達到至誠了。念大悲咒也是這樣,念佛菩薩名號、念經,同樣一個道理,都要至誠心才會有感應。從念的當中,古大德的比較,的確念佛是最方便的。一句佛號很短,大家都能念,老人、小孩都能念,什麼地方都能念。念咒也可以,有人專持大悲咒,要得到這個咒語的靈驗,我們從不至誠念到至誠,那就感應了。像這個我們要常常記住《了凡四訓》雲谷禪師給了凡先生開示的這段話,就念到你念頭不動,它就靈了。這個原理我們掌握住了,我們念的就是朝這個方向、這個目標。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大悲咒治病的很多,但是有人念效果很好,有的人念就不靈,關鍵在這個地方,不至誠,有懷疑,有懷疑就不至誠了,你心中有疑惑、有妄念就不至誠,所以它沒有感應。昨天聽我們淨老和尚講這個一百六十六集《大經科註》,他說現代很多人生病了都去找醫生,這個找醫生,他說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為什麼不找阿彌陀佛,找醫生?他老人家的開示,他說因為我們一般人對醫生有信心,對阿彌陀佛沒信心,所以就不會找阿彌陀佛了,那找醫生了。為什麼找醫生?找醫生,我們世間一般人,現在一個習慣性,還有一個依賴性,我們一生病,當然第一個想到醫生,這是很自然的,第一個就想找醫生。但是找醫生,我們是找凡夫醫生,不會想到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我們第一個先找凡夫醫生,不會先去找無上醫王。也有同修會提出疑問,我也是有念佛,但是就是念了還是不好,所以我才去找醫生。那是不是佛不靈?這個經教道理我們總是要懂,不懂,可能就會產生一些疑謗,懷疑、毀謗,那個罪業就很重。關鍵我們心不至誠,沒感應是這個原因障礙,不至誠,那對佛菩薩信心不足。信心有,但是不足,可能有百分之一、二,有百分之一、二,當然那個效果不會很明顯,但是還是有感應。
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他常常勸一些居士,說你生病了,病痛,痛得受不了,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必定這個病痛會消失掉。有居士他生病,痛得不得了,依照印光祖師的開示,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後來他又寫信去請教印祖,他就給師父講,還是痛,念了還是痛。他問這個話,那祖師當然知道他的意思,他覺得說念了也沒感應,好像一點效果都沒有。印祖就給他回答了,就說你感覺好像沒感應,也不見得沒有感應。感應有顯應跟冥應兩種。顯應就是你很明顯的,你去感,你去念菩薩的名號,那菩薩很明顯的回應。比如說你肚子痛,那馬上就不痛了,那很明顯,那這個信心就十足了,他會到處給人家宣傳,這個是顯應。那如果冥應,就不明顯,還是痛,但這個痛當中是有減輕了,或者慢慢慢慢的他就好了。或者我們也不要排除世間的這些醫藥、醫療方式,為什麼?因為根據佛經講,佛菩薩他不但會化身人的樣子來給你說法,還會化身天身。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他什麼有情的身相他都能現;那無情的,這個山河大地、水、火,還有藥草,菩薩都能化現,化現這些來幫助眾生的。所以有時候你這個生病不舒服,念念念念,念觀音菩薩念念,忽然有人拿個什麼藥來,也可能是菩薩的感應,去找那個人拿個藥來,這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這個也有可能。所以我對這方面我就不會堅持去排斥、不接受,因為這個有可能是佛菩薩化現的。
但佛菩薩他不一定說讓你馬上就不痛了,因為要到那個標準,當然你念佛的功夫要相當之高,相當高。你說念念念,現在我們這個肉身都能變成金剛不壞身了,那那一點病痛那算什麼?關鍵是我們功夫不到。功夫你那個至誠心才幾分,我們用這個百分比來講,你百分之幾?用這個比例,那我們就會比較明白。現在至誠,至誠是百分百的至誠,還是百分之一、二,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每個人的至誠心也不等。我們有感,菩薩肯定有應,就是印光祖師回答的是斬釘截鐵的,毫無懷疑的。他說你感覺沒有感應,也不是沒有感應,有感應,只是我們功夫不到,冥應。你功夫高,就顯應;你功夫不到,冥應,你不是很明顯的感覺,但是已經對你有幫助、有加持,暗中幫助。如果你冷靜去回想回想,我常常有這樣,回想回想,這個有些事情好像也是菩薩冥冥當中在幫助我們、在加持我們,但是我們當時不會很明顯的感覺。一般我的經驗都是事過之後,想一想,這個菩薩在冥冥當中加持。
所以前天黃柏霖黃警官,我去年那個七月一號,大連搭飛機到鄭州,遇到冰雹,很危險,差一點就摔死,那我就念觀音菩薩。那個時候跟我們坐同班飛機,東北那個江居士,他們夫妻也跟我坐同一班飛機。飛機調頭平安回到大連機場,我們又在那邊等,有很多人都不敢再坐那一班飛機。我們又等到六點多,我們還是硬著頭皮再上去。然後他在機場就問我,他說師父,你剛才怕不怕死?我說我沒時間想到怕死,我都好像念菩薩的時間都已經,沒時間去想那些了,心裡想的只有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只想到這個。後來我回來在三重淨宗別院,有一天法會做完,跟大家講話講到這一段。那黃警官他還記得,半年前了,他前天寫那個學習班的心得報告,把我那一段向老和尚報告。我再去網路找那個新聞,那個新聞還在,南航的那個班機,那個新聞、那個照片都還在,我發給師父看。因為他給我講出來,我本來也沒有講,也不敢跟師父講。師父也回答,說這是感應。念觀音,他就舉出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大士神光第二十八》給我們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所以他有這個慈悲開示,這一段。現在半年後再提出來,也莫非是菩薩的一個加持,提醒大家有急難念觀音,佛在經上告訴我們。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節錄的這一段就講到「除不至誠」。下面就是大悲咒了,我們明天晚上開始就先念大悲咒,念完了,我們再接著講後面節錄的經文。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