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網路學院座談會—不要忘記念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24/8/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141-0028

  同學:第三百四十一個問題。阿彌陀佛!悟道師父好,我們是山西運城佛弟子,幾位同修一起共修念佛,有一位同修提出,在聽經時候可以同時念佛,這樣可以達到清淨心不斷。她也是每天聽經時同時念佛,並且提出讓我們大家都這樣修行。我們比較疑惑,這樣不就不是一心了嗎?這樣做如法嗎?感恩法師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聽經的時候同時念佛,如果你沒有受到影響,那當然是可以。如果有影響的話,聽經還是專心聽,念佛專心念佛。如果沒有影響,你聽經,一面佛號念得很小聲,或者自己心裡默念,聽經聽得清楚、聽得明白,那這樣就可以。如果你專心念佛,聽經聽不明白,那一邊又要聽經、一邊又要念佛,那這個就不理想。如果你心裡念佛,經都沒有聽進去,那不如就在念佛堂一心念佛就好。所以我們在聽經跟念佛,這個不同的情況,比如說我們到講堂,當然主要是為了聽經才要進講堂,所以以聽經為主,念佛你心裡要默念。聽經的時候當然不可能去念出聲,念出聲會給人家干擾,你心裡默念,這是可以的。但是你聽經要能夠聽明白、聽清楚,這樣你一邊念佛一邊聽經,這個是可以的。如果你說念佛,但是這個經都沒有聽進去,沒有聽明白,那這樣你倒不如就到念佛堂一心念佛就好,就不要進講堂去聽經了。

  所以這個問題,關鍵在個人。因為聽經的時候,如果你自己心裡默念佛號,一方面聽法師講經又聽得清楚,這個就沒有影響,這個就沒問題。一面聽經一面念佛,你經還是聽得清楚,佛號默念也念得清楚。在一個講堂裡面,不可能大家念出聲,念出聲到底要聽佛號,還是聽法師講經?這個就擾亂了,這個當然就不行,這個就不行。所以,你在講堂聽經就專心聽經,你要自己心裡默念佛號不影響你聽經,這個是可以。如果有影響,還是先把佛號放下,專心聽經,經聽完了,那你再提起佛號,這樣來做就好。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二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學生有兩個問題。一、學生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微信公眾號「廣種福田」請法寶,起初只結緣了一本,後面想多要幾本,就把訂單取消,重新下單,並且馬上跟客服說了第一單不要。客服乾脆把我的訂單關閉,並說不能再請法寶。後來,我就用先生的手機給自己申請,這次發了貨,但結緣須知有說「所有法寶僅限個人申請,請勿擅自代替他人申請」。請問院長,我這樣是屬於偷盜三寶物嗎?是的話,該如何消業?二、婆婆把活的雞抓進來殺,放冰箱冰凍,這樣的雞我能不能幫她煮?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申請法寶,香港佛協他們有他們的一個辦法,依照他們申請的辦法去申請就好。如果要代替別人申請,當然這個也是看他們的規定,他們說不可以,我們就不必要去替別人申請,由要申請的人自己去申請,這樣就好,這樣符合他們流通法寶的一個辦法。這個是不是有犯偷盜?這個應該也不屬於是偷盜,因為妳有向他申請。申請,他同意就給妳,不同意他不給妳。偷盜,就是不與取,不與取就是這個負責的單位沒有給我們,我們自己把它拿過來,那就是偷盜了。妳有透過申請,他給妳了,這個就不算是偷盜,只是說有違反他們協會的規定,就是他們規定不能替別人申請,這是違反他們的規定。這個就不是偷盜,是違反佛陀教育協會他們申請法寶的規定。所以這個也不算是偷盜,因為妳有向他申請,他認為符合他們的辦法,他就給妳,不符合,他不給妳,妳不是他不同意,也把它拿過來,那就是偷盜了。所以只要遵守他們的規定就好了。

  第二個問題,這個殺雞,婆婆應該是沒有信佛,所以難免會造這些殺生的業,一般也都會有這種情況。在家裡,我們學佛了,特別對公婆、長輩也要孝敬。我們學佛的人看到自己長輩造殺業,當然有義務來勸導她不要殺生,但是也要看她能不能接受。如果直接勸她還不能接受,妳只能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來提醒,因為她還不明了這個道理,還不相信因果。往往人勸她不要殺生,可能得到反效果,可能她就殺得更厲害,她一生氣就殺得更厲害了。好像我們勸人家吃素,你也要善巧方便去勸導他,你不能就直接跟他講,你現在吃牠半斤,你要還牠八兩。他一聽就生煩惱,生煩惱肯定他不能接受,他一生氣,那反效果就出來了,可能他本來要吃半斤,他現在變成吃一斤,因為你激怒他,讓他去造更重的罪業,那這個就錯了。所以這個要善巧方便。

  妳看到婆婆殺雞的時候,她不信佛,她不會聽妳的,這個時候經典上有講,妳念佛號迴向給被殺的眾生,也迴向給殺生的婆婆,兩方面都給她種善根。放在冰箱冰凍,因為她是妳婆婆,她要妳煮,妳不給她煮,她認為妳就不孝,那這個也是要盡到做媳婦的孝道。幫她煮也是一樣,妳就一面煮一面念佛迴向給這個眾生,這樣也幫牠消業障。所以這個都是有善巧方便。因為我們有念佛,佛力加持,加持這個眾生牠消業障,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公案,在《淨土聖賢錄》有很多。你有念佛,縱然他現在在殺生,種了這個善根,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他會回頭的。我記得在《淨土聖賢錄》看到一個公案,有一個人他出家了後來又還俗,還俗,他去做什麼事業?就做殺雞的事業。殺雞,一天要殺多少雞!那這個罪業造得重。但是他殺雞的時候,他就給這個雞念佛,就說你也趕快脫這個身,求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他就殺下去了。殺到有一天他脖子長一個瘤,他就很恐懼,知道自己殺業造得太重,後來就放下了,不敢再做這個行業。後來自己去結個茅蓬,一心懺悔念佛,臨終也得到佛慈悲接引。這個在《淨土聖賢錄》有這麼一個公案。

  因此,這個不是說妳自己要去殺的,妳婆婆殺了,妳要替她念佛。她如果要妳煮,妳幫她煮,煮的時候妳就給牠念佛,念佛迴向給這個眾生,迴向給妳婆婆,求佛力加持,業障消除,早日回頭。這樣對兩方面都有幫助,自己也是修淨業,也是積功累德。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界,就是不忘念佛,念佛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妳念佛幫她迴向,這樣就好。妳如果不替她煮,她會跟人家講妳這個做媳婦的不孝順,學佛的人不孝順,這個也會引起別人對佛教印象不好,所以這個一方面也要顧慮到。所以,她要妳煮,妳幫她煮,先順著她。順著她,她心裡歡喜,她能夠接受妳了,妳再找機會去勸她,她就容易接受了。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三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想請問,在家裡供了佛像、觀音菩薩像,供在三樓,若是夫妻住在二樓可以嗎?另外,沒有供大勢至菩薩像,不是完整的西方三聖,這樣有沒有問題?感恩院長。

  悟道法師:供佛像,阿彌陀佛跟觀音菩薩供在三樓,夫妻住在二樓,那當然可以了,這個可以。因為現在都是大樓,你這個佛供在三樓,你們住在二樓,那當然沒有問題。現在有很多大樓,你買的大樓是哪一層的?比如說你買在三樓,那上面四樓還有別人住,你家裡你三樓要供佛像,在現在這個環境裡面也是不得已求其次了,也是可以。只是說在你的房子裡面選一個比較清淨的地方,選一個上方。所謂上方,就是你進你房子的大門,第一眼就能看到那個方位,那個就是上方。除非你一進門,那個地方沒有位置給你供佛像,那只有擺在右邊或左邊,這是其次的。那當然更其次是擺在後面,一進門要回頭才看得到佛像,那是下方。所以選擇一個上方來供就好,你住二樓,觀音跟佛像供在三樓,這個當然沒有問題。

  另外,就是沒有供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就不完整,當然也沒有問題,因為大勢至菩薩也不會怪你。只是說,如果你要供西方三聖,當然你加上大勢至是比較完整,因為西方三聖!你原來的佛像,它是一組的,還是不同的?一組的,比如說西方三聖,當中阿彌陀佛,左邊觀音,右邊勢至,它一組的,它佛像它那個尺寸、造型,它一個系列的,這個就比較整齊。你這個佛像我就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另外獨立的一個造型,觀音菩薩又是另外一個造型,是不是一個系列的?我就不知道。如果佛像跟觀音像它是同一個系列的,能夠再找一個大勢至菩薩是同一個系列一樣的,那當然是更好;如果你找不到也沒有關係,就是供阿彌陀佛、供觀音也可以的,沒有問題。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四個問題。學生讀《無量壽經》第六品和三十二至三十七品做早晚課,加上聽經,努力改變自己惡的思想行為,能求得今世的福報嗎?比如說婚姻家庭圓滿。還是讀《無量壽經》的利益就是求生淨土?如果想求得世間福報,讀《無量壽經》有沒有幫助?請求院長慈悲開示,感恩!

  悟道法師:讀《無量壽經》都可以往生淨土作佛了,求世間福報哪有什麼問題?世間福報那是小問題,當然統統能得到。大的功德利益都能得到,最究竟圓滿的功德利益都能得到,世間這個小小的福報怎麼會得不到?關鍵就是如理如法的求。讀經,就是要依照經裡面來修行,這個是最重要的。讀經,經就像藥,佛法叫法藥,像我們吃中藥的藥方一樣。藥方,我們照這個藥方讀,要去抓藥來吃,來治這個病,病才會好。如果只讀那個藥方,也不去抓藥來煎、來服這個藥,你病還是好不了。所以讀經是為了受持,讀誦受持。讀經,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遍數要讀多,我們才不會忘記。遍數讀多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才知道佛是怎麼教我們的,我們應該怎麼存心、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怎麼處世待人,這樣才會有效果,你家庭才會美滿。

  所以《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講得很清楚,家裡的人要和睦,講話「和顏愛語」,你不能一天到晚出惡口,一邊讀經,一邊講話很難聽,讓家人都受不了,那你這個家庭怎麼會有幸福?常常在起衝突吵架。所以讀經,是為了解義,讓我們理解佛在這個經典他的教導,他教我們怎麼來修學,我們要怎麼存心,對家人要盡到什麼樣的義務跟責任,人與人相處,要怎麼相處,要怎麼對待。這個《無量壽經》講得很多。像《無量壽經》講,「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這個就是儒家講的,道德仁義都不懂,無就是沒有。沒有,現在我們要學。像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禮,我們要學。《無量壽經》講「不識人情」,你不懂禮就是不識人情,禮就是講人情世故。一部《二十五史》講的就是人情世故。所以這個讀通了,全世界現在所有國家,國與國之間種種的,離不開人情世故,辦政治這些,離不開人情世故。

  所以《無量壽經》是從做人講到作佛,是很全面的。我們要作佛,也要從做人開始,不懂得做人,那作佛就有困難了,所以作佛還是從做人開始。做人,當然婚姻家庭要幸福美滿,要依照《無量壽經》佛的教導,我們要去思惟佛講這個經它的意思,我們要正確深入的去理解,知道該怎麼做、怎麼修,才符合經典上佛的教導。如果符合佛在經上講的教導,我們如理如法落實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當然你現前得到婚姻幸福、家庭美滿,這些世間福報,絕對沒有問題的,絕對可以得到的。如果違背佛在《無量壽經》的教導,你想求幸福美滿家庭的果報,那就達不到,因為你違背佛的教導,只是讀,你沒有去行。所以信解行證都要具足。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

  另外,先師淨老和尚講的《弟子規》,也是補充說明《無量壽經》,包括《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都是《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經文的一個補充說明。我們看了這個,對《無量壽經》佛教導我們在生活當中怎麼修學,我們就會更具體、更明白,知道從哪裡做起,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深入的。讀《無量壽經》求生淨土的利益是最真實、最究竟、最圓滿,這個最究竟圓滿的功德利益都能得到,當然你這個世間福報得的就更殊勝。所以要求世間福報,讀《無量壽經》,絕對有幫助,但是要依照《無量壽經》去修,一定能夠滿你的願。要多讀,要深入去思惟經義,進一步知道怎麼在生活當中去把它做到、把它落實,肯定可以滿你的願望。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五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佛容易昏沉,應如何加強功夫?遇到境界如何對治煩惱習氣?

  悟道法師:念佛容易昏沉,這個現象也很普遍。因為我們念佛功夫還不得力之前,最普遍的兩種現象,第一個就是昏沉,第二個就掉舉,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業障,這個是業障發相。因為我們過去也看到很多同修,他不念佛、不念經或者不聽經的時候,他精神好得很,他做什麼事情精神好得不得了,一坐下來聽課,或者是念佛,或者念經,念念念、聽聽聽,他就睡著了,精神就提不起來,這個我看到滿多的。這一類的叫做昏沉業障發相,他有昏沉蓋這個業障。所以誦經、念佛或者聽經,他精神都很難提得起來,但是你叫他做其他事情,他精神很好,精神好得不得了,聽經念佛他就不行了。這個我看了不少,的確有這個昏沉蓋。另外一種就是掉舉,掉舉跟這個剛好是相反,他不會打瞌睡,坐在那邊,心七上八下,整個身坐不住,就很想趕快起來動一動,趕快到外面去跑一跑。這個掉舉,好像被吊起來、被舉起來了,就是這個心妄念紛飛、七上八下。掉舉業障發相跟昏沉業障發相,是兩個不同類型的業障。這兩種是最普遍的,功夫還不得力,這兩種是很普遍。

  念佛容易昏沉,如何加強功夫?我是建議,可以借念佛機來補助。念佛機你可以大聲一點。如果你怕吵到人,怕吵到家人,你可以用耳機,佛號開大一點,這樣對治昏沉蓋是有幫助的。就是佛號聲要大一點,如果太小聲,聽聽聽,就睡著了,精神就提不起來。所以這是一個方法。另外,就是如果你會昏沉,就起來繞佛,用走的,你不要坐著,一坐下去昏沉蓋就來了。所以繞佛,走著念佛,也是對治昏沉蓋一個方式。另外,就是聽佛號拜佛。如果你覺得比較不昏沉了,你要坐再去坐;感覺昏沉蓋來了,就起來,起來繞佛、拜佛,就不要再坐著,坐著恐怕你就睡著了。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你來對治。另外一種方法,你就看一尊莊嚴的佛像,眼睛睜開看佛像,這個也是一個方法。

  這些方法,你都可以嘗試看看,看哪一種對治你昏沉蓋比較有效,你就採取哪一種方法。以上提供你參考。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六個問題。頂禮叩拜大和尚!請教,佛弟子如何如理如法求財富?

  悟道法師:這個求財富,過去先師淨老和尚講了很多。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要得財富,你要認真修財布施。過去先師淨老,他也修給我們看,他不是只有講,他是真幹。他剛學佛的時候遇到章嘉大師。學佛沒多久,方東美教授給他介紹佛教,勸他要學佛,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就是被這個話打動了,他就發心開始來看佛經,到寺院裡面去。差不多半年之後,就有前清一個蒙古的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當時從大陸到台灣來,他是總統府的資政。章嘉大師是密宗的一個高僧。先師淨老和尚他聽到方教授給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認識章嘉大師之後,就請教章嘉大師,聽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可以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可以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當然他急著,就是有什麼方法很快的讓我得到?章嘉大師就給他講,「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講了兩個字,「布施」。他一聽到布施,我沒錢。做一個小公務員,大概勉強維持三餐,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後來章嘉大師就給他開示,你一塊錢有沒有?一毛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他說,你有一塊錢你就布施一塊,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所以章嘉大師勸他從布施下手,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放得下,這是道理,具體要怎麼做?具體要怎麼做才是看得破、放得下?具體就是布施。先從財布施,從外財布施開始。

  原來先師淨老和尚去讓人算命,短命、沒福報、沒錢,很窮。所以先師常講,以前讓人家算命,乞丐命,沒有錢的,而且還短命。但是頭腦不錯,滿聰明的,過去世大概有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這一生遇到善知識給他指導,勸他修布施,他真的如理如法,就去布施。到寺院裡面,人家要放生、印經,他有一塊就布施一塊、一毛就布施一毛;布施醫藥、布施棺材這些,他都隨喜。以前在台灣寺院,有很多熱心的人都會拿一個本子,讓人家來發心,多少隨喜,他就從一毛、一塊這樣布施。他說,這樣認真修了半年,他就有感應了,他想要的東西,最慢不會超過半年就有。後來愈修福報愈大,到晚年他那個福報就太殊勝了,他要做什麼事情,很快就有錢可以做了。這個都是從修財布施來的。

  所以,你要求財富,要先修財布施。因為修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就學先師淨老和尚這樣,你有一塊錢布施一塊、一毛布施一毛。你布施出去,它回收會多一點,回收多一點再布施,布施光了,它又回收,又多一點。你不能把它停在那裡,這個好像流水一樣,要不斷的讓它流,不斷的去流通,就是不斷的布施,你的福報就輾轉增勝,輾轉的就愈來愈殊勝。先師淨老和尚,他修一生的這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從財布施開始,從原來很貧窮的一個命,到最後福報是太殊勝、太大了,而且壽命還延長到九十六,原來只有四十五歲。所以如何如理如法求財富?就是修財布施。先師淨老他在講席當中都有講過,特別你可以去聽聽他在香港鳳凰衛視講的《了凡四訓》,這個《了凡四訓》你多聽幾遍,你就知道怎麼如理如法去求財富了。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七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的父親八十歲,學生勸他念佛,但父親總是只聽念佛機,很少自己念。最近發現父親聽力下降,學生擔心要是父親以後聽力再次下降,聽不到念佛機怎麼辦?請院長開示。

  悟道法師:他聽不到,現在是有助聽器,就是可以用耳機,用耳機他就會聽得到。聽力下降,年紀大了,總是多少會有這樣的一個現象,所以要借助耳機這一方面的。所以我是建議用耳機。當然平常,他只是聽念佛機,也要提醒他,你心裡要跟著念。耳朵聽,心裡跟著念佛機的佛號這樣來念,你就這樣提醒他。如果聽力下降,就是買個耳機,放在耳朵,這個有幫助他聽佛號,聲音可以聽得到,可以聽得清楚。我是建議買一個耳機。如果還能夠聽到,就是不用耳機,但是你念佛機音量要開大一點,那才聽得到。音量開大一點,或者念佛機擺在距離他身邊近一點,或者放在他口袋,他這樣就會比較聽得清楚。如果他聽力不好,你這個念佛機又放得距離他身邊很遠,當然他就更聽不清楚。所以聽力不好,就念佛機,如果沒有戴耳機,聲量開大一點,放在他身邊或者放在他口袋。現在也有這種念佛機小小的,夾在口袋上,有個夾子,那個應該可以找得到。因為我們這些念佛機,也大部分都在大陸深圳做的,這些大家去找一找。總是你念佛機放在靠近他身邊,能夠放在他口袋,當然幫助他聽佛號,這個有一定的幫助,就不要距離太遠。聽力下降,稍微音量大一點。如果再不行,就用個耳機,用個耳機來輔助,就用這種方法。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八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您好!學生向您請教:厭離娑婆,欣慕極樂的人,其精神狀態應該是怎樣的?

  悟道法師:這個厭離娑婆的厭不是討厭的厭,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瞭,這跟討厭的厭是意思不一樣。這個厭離,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不留戀、不貪戀,對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家親眷屬,都放下了,不貪戀。但不是討厭,不是看了就討厭,就要趕快跑、趕快逃避,不是那個意思,就心裡不罣礙。這個厭離,就是娑婆世界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種種的,名譽、地位、家親眷屬,這些都不放在心上,這個是厭離。不是跑得遠遠的去躲起來,不是的。這個厭離是不貪戀、不留戀這個世界。

  厭離娑婆,這個也是需要看破放下。厭離娑婆就是看破放下,就是章嘉大師教先師淨老和尚的,怎麼入佛門?就是看得破、放得下。要看得破、放得下,對於這個世間的一切,要知道我們娑婆世界這一切它的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就是《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厭離娑婆,《金剛經》這首偈我們也會講、也會念,我們嘴巴是可以講,但是內心深處還是都是把它當真的,一樣也不能扔掉,一樣也捨不得、放不下。為什麼捨不得、放不下?因為我們還是把這個世界認為都是真實的,不是作夢。我們晚上作夢,白天醒來,昨天一場夢。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你睜開眼睛,這個現實的世界就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要這樣去觀。當然我們怎麼看,這個還是真實的,怎麼會虛妄的?我們愈看就愈真實,我們內心深處還是認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雖然我們會講、會念,但是內心,我們無始劫以來把這個世界認為是真實的,這個是很熟悉,根深蒂固。現在聽到佛這麼講,我們也同意,也不反對,但是對佛講這個我們還是滿生疏的。把這個世界看作真實的,那很熟悉、很熟悉,一樣也不能扔掉的,因為認為是真實的。如果你真正看破,它是一場夢、是一場空,那你自然就放下了,絲毫不勉強,自自然然你就不放在心上了,這個就叫厭離娑婆。厭離娑婆不是討厭,要趕快離開。你放下,才是真正的厭離。你放不下,只是講厭離、厭離,那個不是真的厭離。

  所以心慕極樂,就是對極樂世界的種種,我們要嚮往,要有這個願望,求生極樂。我們要求生極樂這個淨土,總是有個取捨,我們要捨這個娑婆,去取這個極樂。娑婆世界你捨不掉,那你怎麼去取極樂世界?這做不到。一定要放下娑婆世界,然後我們願生西方,當然就能滿我們的願。所以這個精神狀態應該是怎樣?就是我們修淨土的人的人生觀,就是要把娑婆世界看作如夢如幻。《金剛經》這首偈,我們要常常提起來,時刻刻刻提起來,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就是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那你平常在生活當中遇到順境逆境,都要用這首偈去觀。人家對我很凶,我們心裡很不舒服,這個念頭起來,趕快提起《金剛經》這一句,假的,不是真的,就是作夢的,要提起這樣去觀。我們功夫還不得力,當然還是很放不下,但是就是要這樣不斷提起,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如夢幻泡影,我們還很生疏,但是把它看作是真的,那我們很熟悉,熟得不得了,很自然就認為這是真的,你怎麼可以對我這樣?這個就把它當真了,當真了,那你就會生氣了。如果《金剛經》這首偈得力了,我們知道那是夢幻泡影、那是假的,你對我好也是假的,對我不好也是假的,自然就如如不動,這個才是真正的厭離娑婆。

  所以厭離不是討厭、不是逃避,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真能放下娑婆,我們發願往生極樂,才能蒙佛接引往生。我們又放不下這個世界,嘴巴說要往生極樂,有口無心,這個不相應。所以關鍵還是心裡真正看破放下,真正生起願生極樂這樣的一個心,必定能滿你的願,這一生往生西方去作佛。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四十九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想學習吉祥臥,但是發現吉祥臥很累。仰臥,腰比較舒服。請問院長,喜歡仰臥是不是習氣?怎樣改善調整為吉祥臥?

  悟道法師:這個吉祥臥,是佛在戒律儀軌,就是教我們佛弟子睡覺的姿勢,這個是最吉祥的。但是吉祥臥,我們側臥,有時候你骨骼不好,恐怕也會,就像你講的會很累。你一個手臂這樣靠著,可能右手臂會很酸、很麻,恐怕也睡不著。你仰臥會比較舒服,那你就仰臥,就仰臥睡。這個吉祥臥,如果你可以睡得很自然,睡得你手臂不酸痛,能睡得著,當然很好,就吉祥臥。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仰臥睡。仰臥睡,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是建議念佛機還是需要備著,你在睡覺的時候還是要聽佛號,心裡跟著默念,念到睡覺,就養成這個習慣。晚上聽佛號,心裡默念,睡著。你有念佛,吉祥臥也好,仰臥也好,總比沒有念佛的好。

  祖師大德,我們看到有往生吉祥臥的,像弘一大師他是吉祥臥,還有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是吉祥臥往生的,他往生的時候是吉祥臥,右側。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不是吉祥臥,大家有沒有看過海賢老和尚的光盤?海賢老和尚他是躺著,然後還有一隻腳它彎曲的,他很自在,他自在往生。所以這個往生,姿勢有很多種不同,最重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最重要的。你什麼姿勢都能往生,有的人吉祥臥往生的,那是比較符合儀軌的;也有人站著往生的,他也不是躺著吉祥臥;有的人是打坐,坐著往生的,所以這個往生的姿勢也滿多種的。海賢和尚,大家去看它的光碟,我覺得海賢和尚那個姿勢也不錯,我覺得那個也不錯,他滿自在的。

  所以這個沒有問題,關鍵就是說你吉祥臥也好、仰臥也好,總是我是建議你睡覺的時候要聽佛號。像我睡覺都要開念佛機的,我現在聽習慣了。有的人說聽念佛機睡不著,現在我都習慣了,聽著佛號,我一樣可以睡。只是說你晚上要睡覺,音量不要太大,調小一點,你能夠聽得到、聽得清楚,不影響別人,這樣就可以。所以這個沒有什麼關係,最重要行住坐臥不忘念佛,這個比較重要。你能不能吉祥臥、仰臥,這個還是其次。主要關鍵,仰臥也好、吉祥臥也好,都不要忘記念佛。你只要不忘記念佛,你仰臥也一樣往生,海賢老和尚不是表演給我們看嗎?他那麼自在的往生!所以這個就不一定,你就不要太在意這個了,你要在意的就是這句佛號不要忘記。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五十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對皈依師父的稱呼有點模糊,請院長開示。我在當地寺院遇到一些同修稱呼自己皈依師父為「師父」,然後稱呼皈依師父的師父為「師爺」,自己的孩子稱呼皈依師父也叫師爺。但我給同修們建議,應該都統稱為師父,沒有師爺、師公這個說法,請問對嗎?對師父和法師這個稱呼,學生不明白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稱呼。請院長開示。

  悟道法師:稱師父、法師,這個是在家出家都通稱,它是通稱。有在家的師父、出家的師父,在家的法師、出家的法師,其實這個是通稱。但現在在一般人的概念,就是好像稱法師都必定是出家人。實際上,法師是四眾弟子都通稱的。這個你是講稱呼皈依師父,那就是「皈依師」,皈依的法師。傳授三皈依的法師,就是皈依師。皈依師,你稱他師父當然也可以,稱呼的時候也不一定說「皈依師父」,不一定要這麼稱呼,你就稱呼師父,你稱法師也不失禮。因為他是傳授你佛法的師父,法師。法師有很多種,這個是皈依的法師,你稱師父當然可以。

  孩子皈依,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也有人問他這個問題,都是稱師父就可以了,或者稱法師,或者稱皈依師就可以了。因為佛門裡面,就不一定要按照世俗這種輩分這樣來稱呼,不然的話,你再孫子下去,師祖、太師祖,這個就變成世俗的一個稱呼了。其實佛門裡面的稱呼,是稱法師或者稱和尚,和尚就是親教師,就是師父,就是親自指導的老師,這叫和尚。和尚、法師,這個都是通稱,四眾弟子都通稱的。法師有很多種,你會讀經你也是法師,這是天台宗講的,你會誦經、唱誦你也是法師,你會講經也是法師,你會抄經也是法師,所以你看哪一種法師。所以法師,在家是法師、出家也是法師,男眾是法師、女眾也是法師,法師叫通稱。現在用師父、法師這個稱呼,也是通稱,這樣就可以。你就不必師爺、師公了,如果你的孫子要稱師祖,這個就變成我們世俗的一種稱呼了。佛門裡面,它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稱呼,在佛門是沒有。佛門就是和尚、阿闍黎,阿闍黎是教授師、軌範師。法師,這樣就可以,所以一般的通稱也就可以了。稱師父就是比較親近,他給我們皈依的,或者我們跟他學習佛法的。或者是剃度的師父,或者是你跟他學習佛法、跟他學習講經的師父,跟他學習唱念的,他是唱念的師父;你跟他學習打坐的是打坐的師父,這個就很多了。好像學校裡面的老師都是叫老師,但是每個老師有教很多不同的功課,統統是老師,你教國學的是老師、教物理的也是老師、教數學也是老師、教音樂也是老師,老師是通稱。所以佛門也是一樣的,法師也是很多種類,有很多種法師。皈依是皈依師,皈依的師父,他傳授你三皈依的師父,叫他師父是可以的。佛門裡面,我們也有聽人家講師爺、師公,這個是隨順世俗那種輩分的稱呼,佛門裡面其實是沒有這樣的稱呼,這點常識我們知道一下就好。你稱師父、稱法師,這個都不失禮,都可以的。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五十一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身邊很好的朋友有墮胎經歷,大概七個小孩。去年年底我有意給她普及一些佛學基礎,因為墮胎的問題才導致她有些不如意的狀況,建議她要懺悔,並為墮胎嬰靈做法事,哪怕自己讀經拜佛都行。感覺她不願意做法事超度,只是盡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弟子有疑問:一、建議她做法事超度,去寺廟有師父專門負責超度,大概是一天一千元,她也不想出錢,我也擔心自己背負因果,不敢再勸。請問,這樣我會背負因果嗎?二、讓她自己讀經、拜佛,她也只是偶爾為之,我也擔心墮胎嬰靈得不到超度,對此我怎麼做才好?感恩院長慈悲開示。至誠頂禮院長。

  悟道法師:你的發心很好,你是很想幫助她。個人造的業,就是要個人去承擔。你是很想幫助她,這是很好。你建議她去寺院請法師來超度,她沒有這個意願,沒有這個意願,你就不要再勸了,因為勸了她也不會去請法師來超度。你不再勸她了,你不勸她,這個也不會背因果。你勸她,她願意去,當然對她多少會有幫助。如果她不去,你只是勸,你沒有給她拿錢,也不用負什麼因果。那個錢不是你拿的,你只是勸,就是建議她去寺院做法事超度,她不願意,不願意,也就不要勉強。你就不敢再勸,這個是對的,就不要勉強,這樣也不會背負什麼因果。就她不能接受,你也不是給她拿錢,所以你也就沒有這個因果了。

  第二個問題,讓她自己讀經拜佛,她只是偶爾為之。這個也是她個人善根、福德、因緣,可能還很微薄。她偶爾能拜一下,後續的她就不願意再持續下去。這樣要超度墮胎嬰靈,當然不容易。你要怎麼做才好?你只能念佛誦經迴向給她,求佛力加持,讓她業障消除。她業障消除了,慢慢她就能改變了,你這樣做就好了。因為你該勸的也勸了,她還不能接受,她的時節因緣還沒到,所以你要有耐心等待。你就誦經念佛,給她迴向,也迴向她墮胎的嬰靈,也可以請這些被她墮胎的嬰靈一起來誦經念佛,求生淨土,你這樣做就好。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五十二個問題。請教院長,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克服修行時,誦經、念佛會懈怠的問題?謝謝!

  悟道法師:這個克服,自己一個人也比較容易會有懈怠這種情況。在這個情況,如果你附近有寺院道場或者有同修共修的,或者你找幾個同修到你家裡,約個時間大家來念念佛、來念念經,這個也是可以的,依眾靠眾。像在台灣,現在大陸也很多,像大陸很多念佛小組,它一、二十個人的,就在自己家裡客廳,大家約個時間在那邊共修,誦經念佛,這樣比較不容易懈怠。如果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恐怕就比較提不起來了,往往有一些事情來的時候,把這些都忘了,所以就容易退轉了。所以你自己還沒有辦法提起精進修行、誦經念佛,在這個情況之下,我是建議找幾個同修,依眾靠眾。在台灣,我們也有一些同修,他們都是小地方,不是大地方,大概十來個人。有同修他家裡客廳比較大的,他們就約定個時間,在那裡一起誦經念佛,這個方式。這個方式在大陸也滿多的,這個方式你可以採取,這樣可以防止懈怠的問題。這個叫依眾靠眾,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勉勵。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五十三個問題。尊敬的院長吉祥!學生沒學佛前,閒暇時間喜歡和朋友逛街買衣服,學佛後看祖師大德都如此惜福,而且也覺得挺浪費時間精力,就不再在乎穿著打扮了,也不主動和朋友聯繫。幾年下來,朋友來往也少了,偶爾相聚,都說我太樸素了。學生發現其實自己也是很在乎外在的。請問,在家學佛人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感恩院長!

  悟道法師:你這個情況是有進步了,在沒學佛之前,當然跟世俗一般人一樣,喜歡逛街買衣服,現在社會就很普遍,沒有信佛的人這種情況就很普遍,而且這個當然就要花錢。衣服都是趕流行,現在流行什麼衣服就要趕快去買,其實原來買的衣服都才穿沒有幾次,又要買新的了,的確很浪費錢。而且衣服愈買愈多,恐怕衣櫃都放不下。這個實際上講也沒有必要,衣服夠穿就好。

  學佛,看到祖師大德都是這麼惜福,祖師大德就是做一個榜樣給我們效法學習,祖師大德就是用身教來教導我們。釋迦牟尼佛他是把生活物質水平降到最低,你看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才三件衣服一個缽,每天去托缽,吃一餐,一棵樹下住一個晚上,第二天要搬家,物質的水平降到最低了。這個也是啟發我們,在物質生活當中不要太奢侈浪費,要節儉。在我們中國老祖宗也都是教導我們,要勤勞,要節儉,不能奢侈,不能浪費,這是對的。的確,逛街種種這些,浪費時間、精力。你是有進步,不再跟世間人一樣注重打扮,也不主動去跟朋友聯繫,當然朋友會愈來愈少。愈少你就愈清淨,這個很好,你享受清福。你現在學了佛,可以多認識一些同參道友,大家有時間在一起共修,誦經念佛,就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如果不是學佛的人,當然你也沒有必要去結交那麼多。結交那麼多,對你學佛來講,只是有妨礙,對你沒有幫助,也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光陰,浪費生命,那也沒有必要。

  在乎外在的,外在我們當然也要在乎。外在就是說,我們不是要奢侈浪費,但是我們的穿著還是要整齊、莊嚴。你總不能穿得邋邋遢遢的,讓人家看到這個學佛的怎麼這樣,人家看了印象不好,當然這是需要。所以不奢侈、不浪費,不是說你穿著打扮就不要整齊、莊嚴,你還是要整齊、莊嚴。衣服舊也沒關係,要乾淨,就是樸實端莊,這個是需要的。你穿著整齊、莊嚴,也會讓人家對你生起恭敬心。對學佛,他就會生起仰慕之心,願意來親近佛法,這也是接引眾生的一個方便,所以你這個也沒有錯。

  所以學佛的人要怎麼面對?就是這樣來面對。我們不像世俗人那樣的浪費奢侈,但是我們穿著要講求整齊、莊嚴,還有看場合,婚喪喜慶,穿著的衣服也有不同。你參加人家的結婚典禮或者祝壽,就穿得比較喜氣的,比較紅的,比較喜氣的衣服。你參加人家的喪事,你可不能穿個大紅的過去,好像很高興看到人家家裡死人,這個就不合適。所以這個穿著、這個禮服,還是要講究的,婚喪喜慶穿什麼樣的衣服。在社交場合,比如說,你開會,或者是上課,或者參加婚喪喜慶,種種的這些活動,這個穿著,根據常禮我們要有所講求。這個是關係在禮這部分,這個可以看看《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你多多去看,去學習,就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來待人處事接物,你就可以了解。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三百五十四個問題。尊敬的院長,感恩您慈悲開示!弟子在此給您頂禮。學生用水節約,自己吃的碗經常是用很多次才洗,諸如此類,婆婆勸我不要這樣。因弟子福薄病多,總怕福報有限,壽命不長,修道難成。弟子無德無修,是應該聽婆婆的話嗎?聽了就是孝順嗎?福報就會來嗎?

  悟道法師:你用水節約,這個是好,這是好事。但是我們凡事還是採取中庸之道。如果在一個很乾旱的時候,妳這樣的用水,當然是必要的。如果在不是很乾旱的時候,也沒有必要說碗是很多次才洗,妳婆婆可能看了,也不太衛生,妳最好還是吃過飯就把它洗乾淨。除非鬧乾旱沒有水,沒辦法,只能這樣。如果在不是鬧乾旱的這種情況之下,我是建議,妳還是吃完就洗。但是洗,不要浪費太多的水,這是需要的,我們水還是要節約用水。

  妳想這個福報不夠,福報有限,壽命不長,修道難成,想要多惜福這是對,這是沒有錯。但是也要顧慮到自己的長輩,婆婆還是要孝順,要順著她。她看到妳這樣,她覺得這樣不妥,妳就先順著妳婆婆,妳吃完,妳就洗乾淨。不要用太多水,這樣就好,不要太浪費太多水,這樣就好。所以聽婆婆的話,妳可以保持一個家庭的和諧。因為自古以來,婆媳相處這個是很難的。如果妳能夠跟婆婆相處得和諧,也是算盡了一個孝道。所以這個事情我是建議,還是順著妳婆婆這樣做,只要妳不要用太多的水,這樣就好。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面還有十個問題,就留在下一次再來跟大家回答。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