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一集節要(浪子回頭金不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六九集) 2025/2/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169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一集節要一: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這一條也是出自於《論語》,俗話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還沒契入聖賢境界不可能沒有過失,而可貴的是有過失,能夠馬上去給它改正。改正過失就是自愛(自己愛護自己),不改過就談不上自愛,不懂得自愛就更談不上去愛人。所以父母為了成就孩子,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他改正自己,處處給孩子好的影響,那就是出自於他對孩子的真愛,所以要愛人,欲愛人者要先自愛。
這句講到的,『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一個人有過而不去改正,這叫真正的過失。《弟子規》當中也告訴我們,「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改過,過失就沒有了,還可以給別人做很好的榜樣,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假如有過還掩飾就過上加過。增一辜,就增加更多的過失。掩過,這面子看得太重,好面子就是貪名,這些貪著欲望都會遮住自己的明德、良知,這個良心透不出來、真誠透不出來,都是被這個掩過飾非給障礙住。
所以老天要開發一個人的智慧,所謂天助必須是這個人要自助,一個人能夠不自欺、不飾非,能懺悔、振奮,老天爺幫他才幫得上忙。所以改過對人身的進德修業,提升自己的道德是重點,對於改造命運也是重點。改過、行善,一個人才有福德;改過、格物,一個人才有智慧,修福、修慧都要從改過下手。我們冷靜反思,我們每天能不能見到自己的過?不能見過那就不知從何改起,所以要常常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才能察覺偏頗在哪裡。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