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印光大師法語菁華—世界問題的核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3/7/11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WD20-061-0002

  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節要。這裡有同學問幾個問題,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回答。

  問:弟子請教師父兩個問題,因妻子早晚班時間不固定,父親中風生病,末學想去做外送的工作,但外送餐點有素的跟葷食,這樣如法嗎?因外送時間彈性,比較可以照顧家人。請教這個問題。

  答:外送餐點,這個等於是做一個運送的工作,也說不上不如法,因為這個工作也是一個正當的工作。在佛法講,這個其實也不叫葷食,就是肉食,有魚、有肉,也算是三淨肉,因為都做成便當、飯盒了,這個也是屬於現成的,所以這個外送就沒有自己去殺生的問題,只是你做的這個工作去送這個東西,這個在戒律上講也是可以開緣。如果你有罣礙,你就念佛迴向給這些眾生,跟眾生結緣。就像佛在經典上講,如果我們佛弟子不得已要吃肉食,吃之前要先念一個吃肉的咒,這個在《安士全書》裡面就有引用佛經講到這一點,念一個吃肉的咒。

  因為我們要知道,吃素,全世界是中國佛教出家、在家有吃素,外國的佛教他們沒有吃素。在古印度佛陀的時代是托缽,因為古印度他們那個環境,蔬菜、水果也不容易生長,就像中國的西藏、蒙古,他們是遊牧民族都是養牛羊,他們那個地區很少種蔬菜、水果,那個環境的關係,所以在這些地區的佛教徒他們都吃肉食。但是出家人他不殺生,就是佛講的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在佛陀的時代,還吃到五淨肉,五淨肉就是野獸互相咬,好像老虎去吃小動物吃剩下的,還有動物自己死的,這兩種,可能現在人不敢吃了。其他就是三淨肉,不聞殺、不見殺、不為我殺。在古人,還有自己養的,自己養的他就不吃。現在就是市場買的,你買個活的自己殺,這就是犯了殺生戒,或者買了叫別人殺,這個也犯殺生戒。就是不是為我個人殺的,人家在市場賣的,或者在超市賣的,你去買這些是可以,吃三淨肉。當然能夠吃全素是最好,這個在現前佛教國家出家人,像南傳佛教國家,他們也沒有吃素,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南傳佛教國家,泰國、斯里蘭卡,還有北傳的像日本、韓國,在中國就是西藏跟蒙古,這些出家人也沒有吃素,他就吃三淨肉,出家人不殺生。所以這個在佛法上講有開緣。

  所以如果你做這個工作對你現前的環境比較方便,如果你心裡有罣礙,我建議每次誦就是念十句佛號,當然如果你念一百聲佛號,一百零八句那更好了,念佛給它迴向,因為念佛大家比較熟悉。但是也不是你在吃的,你只是幫人家送,念佛給它迴向就好。所以這個也不是你殺生,你只是做這個工作而已。如果你沒有送,別人也是送,所以這個跟你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你心裡有這個罣礙,有這個罣礙你就念佛,或者念往生咒給它迴向,這樣就好。

  問:第二個問題,如何教育小孩,讓小孩有德行、有智慧?末學有一個三歲多的小孩,請尊敬的法師指導,智組孫居士提了兩個問題。

  答:這第二個問題,教育小孩,主要還是大人要做給他看。就是像《弟子規》這些,因為小孩就是向父母這些大人、長輩學習的,耳濡目染,就要父母以身作則做給他看,身教也重於言教。另外傳統文化視頻這些資料多看、多聽,主要我們自己先了解,自己在生活當中慢慢去落實。在儒家講「力行近乎仁,好學近乎知」,一個人好學,他智慧必定會增長。力行就是我們就照這樣去做,比如說《常禮舉要》、《弟子規》,我們就照這樣做,自己這樣做,當然家人、孩子也會看到,看久了,慢慢他也就會學習這些聖賢的教育。我們先從小地方做起,比如說現在見到人有禮貌,鞠躬、問好,這些可以先做。有一些我們還不是很明白這些道理,先做,做久了你就明白了,這就是「力行近乎仁」。力行就是你努力去實行,去把它做到,那你就很接近仁,仁義道德的仁。教育總是從自身做起,身教勝於言教,言教就是勸。如果沒有身教,只有言教,「身教則從,言教則訟」,光講,如果父母大人沒這麼做,小孩看了,他不容易接受。所以做父母的人,做給小孩看,把《弟子規》、《常禮舉要》在生活當中去落實,這個是教育小孩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以上簡單回答這位孫居士的問題。

  下面勇組的徐同學也是兩個問題。

  問:請問師父你認為讀書學習的意義是什麼?

  答:這個問題,讀書,書有很多種,你讀什麼書。無論讀什麼書都是在學習,讀好書學好的,讀不好的書就學不好的,統統在學習。人從生下來就是在學,主要你學的方向,好的還是不好的,對還是不對。講到讀書,這個是大學問,讀書學習。古人這個教學,孔老夫子教學是道德仁藝,「志於道」,道是最高的,再來是德。「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道德一般人比較不容易理解,所以孔子他教學是從仁下手。藝就是百科,各種技藝、文藝、武藝。泡茶也是藝,茶藝,茶藝館。這個藝就很多了,就是各行各業,各種技術、各種學問都包括在藝這個字裡面;包括現在做原子彈也是藝,造飛機,這些統統在藝這個字裡面。道德是根本,藝是枝末。藝就是現在講各種科技,科學技術包括在藝。所以讀書,古人他是讀聖賢書,扎道德的根,德行是根本,這些技藝是枝末。有德行的根本,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才能自利利他,不然可能都是損害自己也損害別人,因為沒有德行。

  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來講,現在科學技術一直發展,現在使用科技的人有沒有道德?這個科技的東西,過去淨老和尚講,它沒有好壞,但是人有好壞。你人要怎麼用?你也可以把它用在好的方面,你也可以把它用在不好的方面,關鍵在人。怎麼樣使人把這些科技、藝術、技術用在好的方面去發展?你要有道德的教育。你沒有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育,你不懂得什麼好、什麼壞,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你自己沒有能力去辨別;沒有能力辨別,往往善看作惡、惡看作善,是看作非、非看作是,是非善惡都顛倒,連利害得失也不知道,把害看作利、利看作害,沒有能力去辨別。這些必須佛菩薩經典跟聖賢的經典,你不學習這個經典就沒智慧,就沒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這樣就叫做愚痴,沒有智慧。愚痴不是說不認識字的人愚痴,認識字的人你現在讀到博士,得到幾種諾貝爾獎,可能還是愚痴,還是沒智慧,所以愚痴不是說只有不認識字的人。愚痴就是沒有智慧,什麼叫沒有智慧?他就沒有能力去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不懂。

  所以二OO五年,先師淨老和尚叫悟道去美加巡迴演講,我就跟當地同修分享,我說科學家很聰明,但是沒智慧,那個聰明在佛經講叫八難之一,叫世智辯聰。世間那個聰明智慧他很高,他能發明種種的東西出來,他很聰明但是沒有智慧,他那個聰明不代表智慧,要搞清楚。智慧,這個佛家講的,儒、道講的,聖賢講的,智慧是自性的般若智慧。一般世間人講的聰明才智,那個在佛法叫八難之一,世智辯聰。世間他的專業領域那一方面是他的專長,那些我們不懂,我們不如他,那些專業方面我們要向他學習,但是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沒有能力分辨。我當時講,大家也不太能夠理解,怎麼會沒有能力分辨?所以這個就要舉出一個例子。過去美國一個同修講,悟道法師,我們現在美國科技有夠厲害的,有夠發達。我說怎麼厲害?他說我們那個核子彈頭可以送到衛星去。核子彈是幹什麼的?毀滅人類,毀滅地球的。我說瞄準哪個星球?他說瞄準地球。瞄準地球,大家想一想,他有智慧嗎?發明那些毀滅地球的武器,送到外太空,然後瞄準地球,那不是自己要毀自己嗎?那你說那些科學家他有智慧嗎?這個不要說真妄邪正、是非善惡了,利害得失都搞不清楚,這是利還是害?害!害為什麼一直發展?沒智慧。人類發展科技,終將死於科技,大家相信不相信?不相信就很迷信科學。我們老和尚講,現代人迷信科學。人類發展科技,人類終將死於科技。就是製造這些來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利害得失都搞不清楚,沒智慧。有智慧的人他就不會幹這個事情。所以各宗教的教主沒有人發明這些東西,你去查那個經典,沒有,都是教人要斷惡修善。所以沒有學習聖賢、佛菩薩,宗教這些神聖的教義,人類就是走向毀滅。

  所以講到讀書,這是大哉問,這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你讀什麼書?所以這邊講的讀書,我也不知道你讀什麼書?書很多。邪知邪見的書也很多,你懂得去選擇嗎?能夠去辨別哪些書可以看、哪些書不能看?這個不是小問題,這個大問題。所以為什麼要跟善知識學習?就是這樣,我們不認識路,不懂,所以善知識他給我們指導,讓我們認識清楚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我們能夠認識,我們自己就有個選擇,就有個取捨,哪些書可以看,哪些書不能看。總是要聽善知識指導,如果你不接受善知識指導,那善知識也幫不上忙,就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自己去摸索了。但是現在《楞嚴經》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知邪見的老師像印度那條恆河的沙那麼多,一粒沙就是一個邪師,那麼多,你怎麼去辨別真妄邪正?在《華嚴經》講「入見稠林」,稠林就是森林,密密麻麻,很稠密的森林,你一進去就迷路了,你走不出來,就走入歧途了。所以讀書要善知識指導,但是我們現在人恐怕很難,這一條很難。

  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他在講席當中常常講,他年輕的時候還沒有出家,到台中慈光圖書館去跟隨李炳南老師學習經教。李老師對他提出三個條件,約法三章。他給他提出三個條件,他說,你要跟我學,第一個條件就是你過去學的、過去聽的都不算,現在統統放下,從頭開始跟我學起。第二個,就是你要看什麼書,包括經典,都要先請問老師,我這個書可不可以看?我這個經能不能看?我同意,你才能看,這第二個條件。第三個條件,無論什麼出家、在家法師大德到台中來講經,你都不能去聽,你只能聽我一個人的。開出這三個條件,他說這三個條件如果你能接受,那我收你為學生;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你就旁聽,我就不負責任。當初我們師父他也覺得這個老師怎麼這麼跋扈,好像只有你行,別人都不行?後來為了跟他學習,還是就答應了這三個條件。李老師給他講,我今天給你開這三個條件,你遵守的時間是有期限的,不是永遠,五年,這個五年你要遵守這三個條件,我才收。如果你不接受,那就旁聽,他就不收他為正式的學生。不收正式學生,就是說你自己學多少算多少,老師他不負這個責任。當時先師他也接受了這個條件。遵守這個條件半年,他發現心比過去清淨多了。過去看了很多,心很雜很亂,理不出一個頭緒。現在依照老師這樣的一個規定,他發現心比較清淨,心清淨,智慧就增長。後來他感受到這個好處,老師規定遵守的時間只有五年,他自己再加五年,自動延長五年,一共十年。我們師父常講,現在開這三個條件,大概學生都跑光光了,沒有一個願意跟我學了。

  我們師父對我們沒有像李老師對他這樣的要求,但是他常常講。我聽他老人家講經大概聽了五十年,這個聽了我都能背了,聽得很熟了。我自己本人,也沒有什麼智慧,所以雖然師父沒有對我這麼要求,但是我大概也沒有離開他這個範圍。我十九歲聽他講經,就沒有再聽其他法師大德講經了。他老人家提倡印的經書,他指導的這個範圍,或者是相關的,我會去看;他老人家沒有提到的,特別一些比較不相關的典籍,我也不會去看。法師大德,他老人家有推薦的,我們會去看。他有推薦,比如說印光祖師是我們有師承的,是我們的祖師爺,我們淨土就是跟印光祖師學的。因為李老師的淨土是跟印光祖師學的,我們師父的淨土跟李老師學的,我們再跟我們師父學的,這個就是淨土法門,我們就是傳承印祖淨土的法門。印祖不在了,他的《文鈔》在。像我們今天學習先師淨老和尚節錄《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印光祖師的。所以李老師當時給我們師父講,說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後我給你介紹一個大德,就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不在了,你看他的《文鈔》,讀他的著作。所以這是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師承。所以我們師父有推薦的這些法師大德,還有黃念老、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推薦介紹的,我才敢去接觸這方面,聽聽這些人講,還有他的著作。所以我大致上,因為我自己也沒有什麼智慧,實在講沒智慧,所以也不敢去亂聽,聽到最後自己無所適從,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所以這些方面,雖然沒有那麼明白具體的規定,但是我大致上不出這個範圍,這樣我們學習一個路線、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們就很明確。

  這裡講讀書跟學習的意義是什麼?讀世間的聖賢書,志在聖賢,你要學聖學賢;讀佛經,你要學佛、學菩薩,你要作佛、作菩薩,意義就在這裡。作佛、作菩薩幹什麼?普度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眾生很苦,在六道生死輪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完沒了,這個苦不堪言。我們自己要解脫這個苦,才能幫助眾生解脫這個苦。如果自己的苦難都不能解決,我們也沒有能力去幫助眾生解決這些苦難的問題。自己在苦海當中,怎麼可能去救苦海的人?所以我們讀佛經、經書,學習的意義就是作佛、作菩薩,普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這個意義。要度眾生,自己要先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才能普度眾生。

  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說自己逃避現實、去貪圖享受,不是,你到極樂世界,你才能夠回來娑婆世界普度眾生,不然你沒能力。我們現在還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六道輪迴當中,實在講,我們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自己都保不住,還能度誰?必定自己先得度,你才能度人,這是必然的。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也是一樣的。所以下午第一節課,拍「尋找觀世音」的顧頡鋒同學也問了這個問題,就是見到阿彌陀佛,如果沒有跟阿彌陀佛去,這個是不是很可惜?是很可惜,也錯過了一次機會。有些同修,我聽了好幾個例子,都是見到佛來了,但是他當時沒有跟佛去。最早我在深坑觀自在淨宗學會,周居士他的母親病了很久,九十幾歲,病重,大家給她助念,念到她說見到阿彌陀佛了。周居士他女婿,還有他的太太(老菩薩的女兒)勸她趕快去,阿彌陀佛來,妳趕快跟他去。她媽媽就哭起來了。她說見到佛要高興,要跟他去,妳怎麼哭了?她說我想到孫子,放不下。她不想跟佛去,過一下佛就走了。為什麼見到佛不想跟佛去?就是對極樂世界認識的不夠,經典讀得不熟悉,或者聽得不清楚、不明白,以為人往生西方,永遠見不到家人,永遠見不到了,所以他才不想跟佛走。但是事實上,就是要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你才永遠能看到你家人,永遠不分離。為什麼?到極樂世界你就無量壽,你有六種神通都現前,你的家親眷屬在哪一個世界、現在情況怎麼樣,你隨時可以去幫助他。那是真有能力,那不是假的,而且還能分身、化身,生生世世的父母、家屬都能照顧到。如果在六道生死輪迴,不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人死了那就真的永遠不再見面,縱然見面你也不認識了。

  所以《無量壽經》佛不是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嗎?「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我們在六道輪迴就是因為有愛欲,才會在六道。這個六道,為什麼有六道?因為有愛欲,這是第一個因素,造成六道輪迴。人在愛欲當中,是怎麼一回事?「獨生獨死」。我們到這個世間來,誰陪我們來?沒有,自己來,死了也自己走。縱然兩個人同時死的,去的地方不一樣,因為各人造的業不一樣,下次再見面也不認識了。在六道輪迴非常孤單,「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很孤單。往生極樂世界不一樣,往生極樂世界得無量壽,那真的是永遠不會分離,大家都無量壽了,這個才是真正的極樂。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來度眾生,以成佛道。讀書志在聖賢,要成聖成賢,也是普度眾生,也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所以讀佛經、聖賢書,學習的意義,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意義就在這裡。

  問:第二個問題,請問師父禍福應如何分?如果把禍視為福,那還算是福嗎?

  答:禍福是相承,這個要怎麼分?就是要多讀經、多讀聖賢書,我們就知道怎麼去分辨。讀經、讀聖賢書,主要是增長智慧,讓我們有能力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讓我們知道禍福。要如何分?我上個星期跟這些學生講,我說《太上感應篇》,你把它讀個三萬遍,保證你能夠分辨。一遍大概十五分鐘,每一天早上我都帶他們讀一遍,我說最少也要讀個三千遍,你就不一樣了,你讀透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很奇怪,你不要聽講,你讀讀讀,你突然明白了,那個叫悟。悟有小悟,累積小悟就成大悟,累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所以讀書、讀經也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所以要辨別什麼是福、什麼是禍?就要讀經。我是建議讀《太上感應篇》,這我們老和尚講三根之一。《太上感應篇》,你讀個三萬遍,三萬遍下來,我看就很熟悉了,你自己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是善還是惡?遭遇是禍還是福?你就很清楚,你再看別人就更清楚了。所以多讀聖賢書,多讀佛經,就有能力辨別什麼是禍、什麼是福,不至於把禍看作福、福看作禍。

  好,以上簡單回答到這裡。大家有問題,也可以提出來,互相交流,研究討論,以上供大家參考。

  我們上午第一堂課,跟大家分享學習《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節要第一條,「需知因果無虛,禍福自致」。首先必須要知道因果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因果是世出世間的事實真相,它不是虛妄的。禍福自致,災禍福報都是自己導致的。印祖在法語裡面也講到,「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世間的災難、變亂,這個災變、變異,我們現在看地球上天災人禍,這怎麼來的?比如說我們這三年的疫情,這是災難的一種,其他還有很多,刀兵劫、戰爭、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現在氣候暖化、空氣污染、水質污染。現在我看新聞報導,聽說八月日本要把核廢水倒入大海,那這個也必然會污染到海洋。等等這些,那不都是天災人禍嗎?這些災難怎麼來的?印祖一句話也就講清楚了,「眾生貪瞋之心所致」,眾生的貪心跟瞋恨心所導致的。「一言以蔽之」,一句話,就眾生貪心、瞋恨心導致的。「貪心隨物質享受而激增」,貪心也就會追求物質的享受,追求物質享受,這個貪心就激烈的增長,不是說慢慢增長,是激增,就激烈增長,大幅度的增長貪心。因為不斷的追求物質享受,俗話講「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以各宗教的神聖、聖賢,佛菩薩都是教人「知足常樂」,人生活不要過度的浪費、過度的奢侈。

  現代科技的發展,實在講為了什麼?發展這個科技幹什麼?無非就是為了追求物質的享受,不是嗎?發展這個科技幹什麼?追求物質享受,那就要賺錢,經濟。現在全世界哪一個國家不把追求經濟、賺錢擺在第一位?發展科技,發展各方面的這些科技,主要還是為了賺錢。大家想一想,發展這些科技不是為了賺錢嗎?現在比如說手機,有新的,這個比過去漂亮太多了,真的很誘惑人,看了真的心會動。但是我還是如如不動,我還是用這個,可以用就好了,我不買新的。我到大陸去,大陸同修要買新的給我,我說不要,我還是用我這個舊的,那都很貴的。大家想一想,這個賣手機的,他是不是賣這一批他就不賣了?如果要我們這一支用到壞,要用幾年才會去換?那他賺什麼?大家想他賺什麼?他投資那麼多本錢下去,他賺什麼?他要回收,他要賺錢。他賺錢,就鼓勵你趕快換,現在新的出來,那個已經不流行了,還沒有壞就叫你換了,這為了什麼?這個科技為了什麼?賺錢。賺錢,貪心激烈的增長。

  你要追求這個物質,賺錢你達不到你的目的,就互相競爭。現在全世界不都競爭嗎?各行各業都很競爭,是不是?大家想,現在做什麼都很不好做,都很競爭。你良性的競爭也還好,現在競爭到已經惡性競爭,都不擇手段,反正只要達到他賺錢的目的,他就不擇手段。競爭得不到,稍不遂,就鬥爭。鬥爭再得不到,怎麼辦?那就戰爭,戰爭用搶的比較快。戰爭不都是為了物質的享受嗎?戰爭為了什麼?不是為了道義,為了利益,為了奪取資源、奪取利益,不都為了這個嗎?所以戰爭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為了賺錢而戰,為了利益而戰,全世界都是為這個。現在看全球不都這樣嗎?戰爭為了什麼?為了利益。

  有一次,幾年前華衛陳總裁,她在美國很久,在美國做生意。她早年在達拉斯做家具的,台灣出口家具到美國去賣。在美國她有參與這些政治方面,跟政治人物接觸,在達拉斯她也有出報紙。她對美國方面這些政壇的人物都有接觸過,對美國一些政策她也比較了解。有一次她跟我聊天,她給我講,悟道法師,你知道美國去攻炸伊拉克,賺錢。我說怎麼可能會賺錢?一顆炸彈多少錢,丟下去,可能多少萬美金就沒了,那個怎麼會賺錢?她說你不知道,他去丟伊拉克那些炸彈都是快要過期的,要報銷的,沒有人買。武器製造商、軍火商,做這個要能賣,不然就要自己用,不然你投資下去,他就血本無歸。我說丟下去,他本錢已經投資下去,丟下去就沒了,他賺什麼錢?他虧錢,他賺什麼錢?她他說你不知道,你有所不知。我說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丟下去就沒了,錢就沒有了。她說,美國會要求盟邦、盟國,就是說,我們要去打擊恐怖分子,你們要跟我一起,我現在要去轟炸伊拉克,花的這些軍費大家要分攤,日本,哪些國家大家要出錢,不然以後你國家有事情我不理你。大家就分攤,等於是跟他買那些過時的武器去丟在伊拉克。陳總裁給我講,你說他賺不賺錢?我說,那這樣賺,這很會做生意。

  實在講我們老和尚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布希要去打伊拉克,那時候我們在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就看到我們師父寫了一封信給布希,他還刻了一顆印章給他,我當場看到的,請人翻譯。因為我們師父在美國他也是公民,在達拉斯他還是榮譽市民,所以他有投票權,他就去給他建議。我們師父寫的內容就是說,戰爭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應該尋著聖賢、佛菩薩教化來處理這個問題。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累積很久的問題,你用武力去打,只會把問題弄得更複雜,不但解決不了,會更複雜。結果布希總統還是去打,打了之後,現在伊拉克還是很亂,沒辦法收拾,現在就很難。我們老和尚也聽說,後來布希總統也覺得去攻打伊拉克這個政策也是不對,但是不對也沒辦法,就已經去打了。我們看報紙,你要去打人家,總是要有個理由,不然師出無名。什麼理由?伊拉克有很多生化武器,毀滅性的武器,他都不公開,所以去打。結果打一打,聯合國去檢查也沒有,也沒有跟人家說對不起,把人家國家打得亂七八糟,問題愈來愈複雜,愈來愈麻煩。所以這個戰爭都是為了利益。

  所以印光祖師講,競爭得不到就戰爭,還是為了要得利益。戰爭的結果就是冤冤相報,戰爭肯定要起瞋恨心,雙方面都起瞋恨心,你死我亡。印祖講,「瞋火熾然,世界灰燼矣!」「瞋火熾然」,就是眾生如果那個瞋恨心達到很極端,那些核子武器就拿出來用,這個世界不就灰燼了嗎?變灰了。大家都知道,現在打核子武器沒有贏家,就是互相保證毀滅。現在核子武器就是互相保證毀滅,你能毀滅我,我也能毀滅你。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講經也講過,那個時候講美國的核子武器可以毀滅中國大陸兩百次,中國大陸的核子武器可以毀滅美國一次,兩百次跟一次不是一樣嗎?統統毀滅了。就是人類集體的自殺,沒有贏家,統統是輸家。

  所以沒有讀聖賢書、沒有讀《弟子規》、沒有讀《太上感應篇》,人類就會幹出這種傻事,就是愚痴。所以現在我們學這個,也就是基本上我們要有能力去辨別什麼叫智慧、什麼叫聰明?聰明不代表智慧,世智辯聰,在佛法講叫愚痴,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沒有能力去辨別。所以什麼博士學位、得到多少諾貝爾獎,不代表他有智慧。你不要看到這個人得到諾貝爾獎,他講的統統是對的,不是。佛給我們講四依法,第一條就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經典。在經典,他講的有沒有依據?如果沒有依據,他地位再高,不管是出家在家,他名望地位再高,你也不能聽他的,你聽他就錯了,那不是佛菩薩、聖賢講的,是他講的。這個邪知邪見,我們要經典做標準來對照,自己才不至於走入歧途,被人誤導。

  所以印光祖師講這個世間的災變,就一句話,眾生有貪心、有瞋恨心,這樣導致的。所以現在全球,在法國也在開溫室效應的會議,不是一直在開嗎?大家現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污染了,要減碳了。開了,還是沒什麼結果,為什麼?錢不能不賺。現在我們講白一點,你要賺錢,就要接受污染。你不接受污染,也不是說沒錢賺,就要賺少一點,生活不要那麼奢侈浪費,能夠知足常樂,我們就可以不接受污染。如果全世界都這樣的一個心態,這個世界不會有戰爭,那很美好,人間天堂。但是人,眾生貪瞋這個心不容易降伏。

  你說現在我們台灣一直爭議核能發電廠,執政黨二O二五年台灣要非核家園,當然很好。所以我在二十幾年前,那個時候我都坐計程車,有個計程車司機,一上車就問我。那個時候國民黨執政,民進黨反對核能發電廠,他就問我,我贊成核能還是反對?他要問我的立場。我說當然不要最好,因為它有風險、危險。但是我後面又加個註解,你不能只有說不要那個,不要那個,你有沒有替代的能源?如果你沒有足夠替代的能源,那個成本比那個低,我們不要那個,可以。我說我們上樓不要坐電梯,爬樓梯,爬樓梯不就省電了嗎?我們夏天也不要吹冷氣,像我們以前都用個扇子在搧,也不要電風扇,這樣我們就可以省電,就不用核能發電了,我是這樣給他講註解。但是這些人感情用事,我的話他根本無法聽得懂。那你現在為什麼要發展那種核能?你發電不足,不夠電,大家要拼命的用電,又發電不夠用,那你叫政府怎麼辦?到時候沒有電,我們去鬧。政府沒有教導人民,沒有教育人民。你要跟他講清楚、說明白,大家願意,好,我們大家都來爬樓梯,這個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現在我看年輕人都不願意爬樓梯,我常常在我們五樓那邊,我都爬樓梯。我這麼老了還爬樓梯,我七十三歲;他們年紀輕輕,二樓都要坐電梯。坐電梯要不要電?電從哪裡來?從發電廠來的,用什麼發電?現在有風力發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包括太陽能,都不夠用。

  核能發電成本比較低,發的電夠用,但是要擔任風險。日本福島的核能就是一個例子。但是你現在問日本,看他有沒有繼續用核能?還是繼續用,不然他沒辦法,你叫他用什麼發電給大家用,不然大家都不要用電。特別現在台灣這些高科技的,做半導體、晶片,那個用的電跟水是很大量的。不然你去問台積電,看他那個要不要電?他那個電用多少?現在夏天用的電量又更多,所以現在電不夠,說真的,不夠。我怎麼知道不夠?因為前天要來我們信義路三三三之一,大門給我們貼一張,七月十五晚上十二點到凌晨三點半,這個當中停電。停電就是缺電,現在夏天大家電用得凶,缺電,所以要停電,不夠了。但是現在這個民主都不負責任,這些政治人物都不負責任。不夠,你要坦白跟人家講,就要像我這樣講就對了,我們省一點,好不好?你要這樣講。大家拼命用,你又不講,到時候不夠,然後把這個責任推給別人,這個不負責任的做法怎麼可以?這要背因果的。所以你現在要發展高科技,就是用電、用水最多的,發展這個幹什麼?賺錢,不是為了賺錢嗎?如果沒錢賺,誰要去發展那個?沒人幹了,所以都是為了賺錢。

  印光祖師講的簡單幾句話,把這個世界的問題,核心就點出來了,「眾生貪瞋之心所致」,貪心隨著追求物質享受而激增。稍不遂,你得不到,競爭隨之;競爭再得不到,戰爭隨之,然後就世界灰燼了,那就刀兵劫。然後接著瘟疫、傳染病、水災、火災、旱災,什麼災難統統來了,這個就是眾生貪瞋所導致的。所以人沒有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育,就會幹這種蠢事。但是大家現在還覺得我這個人都很聰明,很聰明沒錯,但是很愚痴。所以大家清楚的記住,現在人講的聰明就是佛經八難之一,叫世智辯聰,跟佛講的智慧是不一樣的。智慧是有利無害,聰明有利害,你得到利,後面有個害在等你。所以中文也都充滿了智慧,祖先發明這個文字也充滿了智慧,告訴我們,你不要只有看到利,你要評估它的害,有沒有損害?有正面的作用,有沒有副作用?這都要評估,不能只有看到利,那個害你都沒有去計算,這個到時候得不償失,得到的不能夠償還失去的,這些不都是因果嗎?你說因果是迷信;造什麼因得什麼果,人類貪心,追求物質享受,不斷的發展科技,造成地球的污染,這不是因果嗎?難道這有離開因果嗎?造這樣的因得這樣的果,造污染的因得污染的果報,哪有迷信?很科學。所以不相信因果,那才真正叫迷信。

  這是我們學習首先要有這個概念,不能聽一般人講的就隨便聽他的,我們還是要聽佛菩薩講的。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他老人家寫了一個墨寶叫「老人言」,老人言,他也具體舉出來老人言是什麼?就是經典,祖先的智慧,包括其他宗教的經典,那個都是老人言。但是現在全世界都崇尚科學,西方國家對宗教教育也不重視了,認為是迷信;東方不相信佛菩薩、聖賢的教育,也都不相信。現在全球人類都崇尚科學,這些都不要了,造成世界這麼多的災難。所以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我們現前所處的環境,我們現在處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處在什麼樣的一個時代?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實在講,今天不知道明天這個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

  現在的人心要轉變,實在講很難。我們中國古人有句話講,「不見棺材不流淚」,沒有看到棺材,不會流眼淚。像我最近也都忙這些文物展的事情,前幾天我們文物展也有在TVBS上新聞,我聽了大概三十秒的新聞,接著那個新聞就報美國又發生什麼槍擊案,文物展報完接著就是美國的槍擊案,我說怎麼又有槍擊案?美國幾乎每一年都好幾次這種槍擊案。美國他們國內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就是說要管制槍械。但是軍火商,你給他管制,他就沒錢賺了,我們講白一點就是這樣。他投資那麼多,你要叫他收起來嗎?當然他們不同意,他們也是很大的財團。特別美國政府跟軍火商都軍工複合體,都有合作,都有利益關係在。這個都是很大的一個財團、團體,政府如果不支持他,可能他們這個龐大的利益團體,下次選舉他不選你,你就選不上,這有利害關係在。所以大家談是談,槍支照樣在賣,然後槍擊案照樣發生,這個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因為利擺在前面,但是那個利後面有個害。

  所以我們學佛跟世間一般人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因為我們有經典的一個標準來對照,就很清楚的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問題出在哪裡。真正要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回歸到經典,就兩個字「無解」,沒辦法解決了。所以先師淨老和尚在世常常引用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講的話,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社會要恢復秩序,必須提倡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上個世紀講,還沒有人相信,這個世紀我們愈看他的預言,真的一言成讖,他說準了,給他說中了,的確是這樣。不然你現在看,誰有辦法?無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學了一條,後面還有六條,我們明天、後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