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第一冊—忠臣如何事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20/11/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06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一冊,「臣術.勸諫」。
【六十七、景公問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何若?」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不悅曰:「君裂地而富之,疏爵而貴之,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其說何也?」對曰:「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出,臣何送焉。若言不用,有難而死,是妄死也;謀而不從,出亡而送,是詐偽也。忠臣也者,能納善於君,而不與君陷於難者也。」】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三,《晏子》。
「齊景公問晏子:忠臣應該如何輔佐國君?晏子回答說:國君有危難,忠臣不送死;國君出外逃亡,忠臣不送行。」景公聽了很不高興的說,君主分封土地給臣子,使臣子能夠富足;分封爵位給臣子,使臣子顯貴,君主有災難,臣子卻不願意捨身拼死,「君主出逃臣子卻不送行,這種說法是何道理?」景公聽到晏子這樣的回答,當然心裡不高興了,那是什麼道理?「晏子答道」,晏子回答,「諫言如果被採用,國君一生都沒有危難」,忠臣何必需要去送死?「謀劃如果被國君聽從」,採納,「國君終身不至於逃亡」,忠臣何必需要去送行?如果諫言,勸諫國君的話不被國君採用,「國君有危難而忠臣跟著去送死,那是白白送死!如果謀劃不被國君採納,國君逃亡而忠臣送行,那是欺騙、偽善!所謂的忠臣,是善於向君主進諫良策」,就是勸諫好的政策。如果君主採納忠臣所建議的這些良好的政策,國家不會敗亡,國君不用逃亡,忠臣也不必去送死。所以忠臣是善於向君主進諫良策,「而不是和君主一起陷於危難」。所以這一條是晏子回答景公的一段話,這段話也是給所有團體領導人的一個很好的警策,就是要接受忠臣的良策,這些建議要能夠接受,自然就沒有敗亡這個情形發生。所以勸諫也非常重要,在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團體,必須要有忠臣對上面領導進諫良策。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