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07/11/22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5-0004
《十善業道經節要》。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九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從經文看起,從「戒偷盜」這裡看起:
【戒偷盜。得成十種可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我們昨天講到這一段。這一段是離偷盜能夠得到、成就十種可以保證相信的方法。我們現在世間人很重視保險,總希望自己的財物有所保障,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世間這些保險公司是不是百分之百能夠保障我們的財物?答案是不一定。我們在世間投資,我們跟一個保險也算是一種投資,不管任何一個行業的投資都有它的風險在,這個大家也都很清楚。所以在世間法來看,『可保信法』,可以說也沒有一個人他敢說百分之百他可以給你保障,保障你的財物。為什麼?他自己的財物可能都沒保障,自己都不能保障自己,怎麼可能去保障別人的?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我們是不是自己的財物可以得到真正的保障?佛在這個經跟我們講,我們『戒偷盜』,你的財物『王賊水火及非愛子』都不能給你散滅。如果戒偷盜這條善業還不圓滿,那我們的財物多多少少都會被這個五家所奪取,這也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在現實社會你冷靜去觀察,我們用偷盜的心得取的一些不當的財物,雖然這個財物得到了,但是能不能保存?答案是肯定保不住,你這裡得到了,這個五家在後面等著。這一段,如果我們永離偷盜,這五家都沒有辦法消散我們的財物,我們的財物可以說得到真正的保障。
我們世間人都求財富,財富求到了能夠保存多久,這就看我們修行的德行。古人講富不過三代,財富如果不過三代,那不是真正的福報。現在可能一代都過不去,可能一生,或者一、二十年,二、三十年,財富就沒有了。公司經營不善倒閉了,關門了。我們現前看看社會上這些企業,你看有壽命不長的,聽說還有幾個月就倒了,這個也有。這樣縱然賺到錢了,那也不是真正的福報,這過路財神,不是自己真正的福報。什麼才是真正福報?我們這一生有福報,來生還有福報,生生世世都享福報,那是真福報。自己子孫可以傳之久遠。這就要靠德行,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在我們中國最具體代表的,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他在生他沒有錢,每一個國家沒有人敢重用他。為什麼?大家對他的德學都很仰慕,但是不敢用他,他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君敢重用他。為什麼?那些國君怕他的德學都在他之上,一旦重用他,萬一他如果起個心動個念他發動政變,他這個位子不就沒有了嗎?所以大家對他很尊敬,但是不敢去用他。所以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家肯重用他,後來他就只好回到家鄉,原來他去周遊列國想求個一官半職,沒有人敢用。因為他的學生也多,事業也大,又有學問、有智慧,這些國君就顧慮這個問題,不敢用。他六十八歲回到魯國家鄉教學,教了五年,他七十三歲就過世了。這個短短五年的教學,他也沒有想到影響後代這麼深遠,我們中國人稱孔老夫子為至聖先師,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老師。
他的後代孔德成先生,現在還在台灣,九十幾歲了,他還受到大家的尊敬。孔德成先生他到美國去、到歐美去,大家聽到東方有個孔子,他是孔子的後代,就受到特別的禮遇。有一年我到紐約去講經,那次講經他們同修就是借孔子大廈。孔子大廈是我們華僑大家發心去蓋的,蓋了大家錢不夠,就到政府銀行去貸款。銀行聽說是要蓋孔子的大廈,所以聽說貸款都不要利息,有這個優惠。歐美的人都知道東方有個孔子,大家非常尊敬。在當時他看起來好像不得志,他的德學、學問沒有一個國家敢重用他,後來回到家鄉教教學生,竟然影響這麼深遠。他的福報是真實的,他教導中國人民教導了兩千多年,一直到清朝亡國,民國成立以後,沒多久打倒孔家店,那個時候大家才不學,這是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人為什麼對自己的文化喪失信心?就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被打得很慘,受到外國的欺負。大家覺得這個文化沒什麼用,還是洋人船堅炮利,那個才有用,所以對自己傳統文化喪失信心,是這個原因。
實在講人文教育,西方是要向東方來學習。現在西方連英國七十年代大文豪湯恩比他也講,他說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如果要恢復秩序,必定要提倡中國孔孟的學說以及大乘佛法。他在七十年代就已經講出了這些話。湯恩比博士可以說是有先見之明,他這一番話影響非常之大。我們中國人對自己文化喪失信心,自己的東西不要,學外國的,外國的優點又沒學到,大概缺點都學到了,都學到不好的,好的沒有學到,不好的都學到了。實在講,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它的教育真的是像湯恩比講的,是現在世界所必需要有的。因此現在老和尚提倡《弟子規》這樣的一個教學,也是向國際上來推廣,這方面是西方要向東方來學習。東方人向西方學習,頂多是一些科技方面,科技他們比較發達,科技方面。如果中國能夠保存自己傳統文化,向西方學習一些科技,這樣就圓滿了。現在我們看到中國也是學習西方的科技,但是把自己的東西不要了,這個就非常可惜。自己老祖宗這麼好的東西,子孫不要,一定要等到外國人學習,中國人才說這個外國人要學的,我們趕快來學;外國人不學,我們就沒信心,中國人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就不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第一個成就的條件在於信心。
你看蕅益大師講《彌陀經》信願行,信講了六種,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第一個要信自己,我們一般講自信心。對自己都沒信心,你還能有什麼成就?這我們必定要明白。特別在經典上講的,你看我們中國孔子之外,還有個范仲淹,宋朝范仲淹,清朝有個葉狀元。孔子、范仲淹、清朝的葉狀元,這是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最推崇的具體的代表人物。范仲淹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窮得不得了,但是他窮得有志氣。以前讀書人志在聖賢,跟現在讀書的目的不一樣,現在讀書是志在賺錢,以前的讀書人是志在聖賢。讀聖賢書,希望自己將來成聖成賢,做個賢人、做個聖人。賢人、聖人做不到,起碼要做個君子。君子做不到,那變小人了。這是古時候讀書人他們的一個主要目標、方向,做官還在其次,但是聖賢是第一個主要的目標,希望自己成聖成賢。
范仲淹他年輕也是很窮,他吃飯一碗粥分三餐,煮得濃濃的,然後切一塊一塊,一餐吃一塊,很窮。有一天他在一棵樹下挖到黃金,很多,我們一般人挖到那麼多黃金就是要花,但是他又把它蓋起來,他一個也沒拿走。後來他中了進士做了官,一直做到宰相,他家鄉這個寺院來化緣,說要修廟沒有錢,我們家鄉出個宰相跟他化化緣。范仲淹就很大方說,你要多少?他說寺院蓋了要多少錢。他就筆拿來毫不考慮的,化緣簿全部都簽下去。他們家人就覺得很想不通,他做官是很清廉的,薪水奉祿是有限的,他簽了那麼多,錢從哪裡來?後來那個老和尚要來收錢了,你簽了這麼多錢,要來收錢。他就給他講,你們寺院旁邊有一棵樹下你去挖,那邊有很多黃金在那裡。結果那個老和尚就派人去挖,挖了很多黃金。他說這些夠不夠?夠了夠了!還有剩。去修廟。
所以他年輕的時候,你看他那麼窮,他都不起一個偷盜的心。一直到他做了宰相,他才講出那個黃金,他發現的這個黃金,他也沒拿,就是捐給這個寺院。那個錢也應該是他得的,他才會發現。如果年輕他就拿來花用了,恐怕以後就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他不拿。等於那筆錢(黃金)他就捐給那個寺院,恢復那個寺院。他一個人的收入養了三百多家的人家,清寒的人家,親戚朋友沒有錢的,他都支援,所以他自己真的很窮。他修布施,不但不貪還修布施,布施到死了連棺材都買不起。他兩個兒子官也做很大。但是這個福報是當時他不享,再修福一直累積,累積到現在,他後代的子孫代代都有人出來,都有人出來做官。最近我們在桃園辦《地獄變相圖》展覽,在桃園縣政府借用大廳做展覽。桃園副縣長聽說是姓范,那天我聽蔡老師講,他說那個副縣長說他是范仲淹的後代,他也覺得很光榮。所以他後代都非常不錯,他把這個福報累積到後代。
這是講我們戒偷盜第一種可保信法,這我們財物不會被五家來散失掉。「犯偷盜」,我們翻到第三十頁,倒數第三行。
【犯偷盜。得成十種不可保信法。一資財縱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皆能散滅。】
『資財縱盈積』就是縱然你現在很有錢,但是有犯了偷盜得來的錢財,偷盜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取不應該得到的錢財,這樣的錢財縱然很多也保不住,也保不了多久。後面五家在等著,『王賊水火及非愛子,皆能散滅』,都能給它散滅掉,保不住,你怎麼去保也保不住。《太上感應篇》也有一段話跟我們這句經文也相應,我把《太上感應篇》這段話念一下。《感應篇》後面有一段話講,「又橫取人財者」,橫取就是用自己惡的勢力強迫,或者是暗中去做些手腳,得到人家的財富,這一類都叫做橫取,橫取人財。橫取人財怎麼樣?「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這個因果我們只要冷靜去看都在眼前,不要說等到來生來世,等到來生來世大家說沒看到,誰看到了?其實現在我們就看到了。
用一種不當的手段橫取人財,《太上感應篇》說神明在記錄,你得到不應該得到的錢財,那怎麼辦?計其妻子家口,就是你的妻子、兒女來抵擋,怎麼抵擋?漸至死喪,就是慢慢折壽,把你壽命折掉了,漸漸就死了。若不死喪,說如果沒死,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這就是跟我們本經講的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來把你的財物給散失掉。遺亡器物就是說你怎麼拿別人的,別人也是會拿你的。不是遇到水災,不然就遇到火災,不然就遇到強盜,我們一般講黑吃黑,你也去黑人家的,黑道的看了說你也是黑的,那他也一分,他也要,他也要去要你的財物。如果沒有死,你就遇到這些事情。或者遇到疾病,生病了,得到的那些錢財就是付醫藥費,躺在醫院享受。錢財用光了病好了,病得也是滿冤枉的,自己也享受不到,就疾病。不然就是口舌,口舌就是包括訴訟打官司,打官司要錢,打官司我們請律師要花錢。有很多人財產打官司打光了,錢到哪裡去?就被律師拿走了。這是口舌。諸事就是說種種的事情,消散你這些財物。以當妄取之值,看你給人家不當的錢財拿多少,價值多少,用這個來去抵銷,還是損害到自己命中有的,自己命中有的遭到了虧損。
你用非法的手段得取的錢財,其實還是自己命中有的,命中沒有,你用什麼手段也得不到。那得到是怎麼樣一回事?打折扣了,比如說命中他該賺一千萬,現在用非法的手段變得到一百萬,他高興得不得了,但是他已經減掉九百萬了,他不知道。原來你用正當的方式取得,你時間很長,甚至這一生用不完的來生還有。你現在好像在銀行裡面錢財提早把它拿出來,而且用不當的手段,所以就遭到折損。所以,明白因果的人他絕對不幹這個事情,古人講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他明白因果的道理,他不會做這個愚痴的事情。小人他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以為自己佔到便宜,其實吃了大虧自己不知道。這都是不明因果之故。我們再看第二種可保信法。
【二多人愛念。】
三十頁第一行第一句。不偷盜跟不殺生是一樣的,屬於無畏布施,讓一切眾生離開恐怖、憂慮。我們世間人常說財不露白,錢財怕人家看到,你的財物如果被人家發現,就怕人家來偷、來搶,對你就造成傷害。所以錢財不要隨便露出來,這是一般俗人講的。如果知道你是個持戒的人,錢被你看到了,像范仲淹這樣,黃金他自己挖到了他都不拿。一個持戒的人,你再多的錢他也不會動心,他也不會去動你的,你就放心了,你就不要擔心。你的財物給他看到了,他也不會動心,不會起惡念,你就可以很放心,你就不用擔心。這就是屬於無畏布施,給與眾生無畏。不偷盜必定得『多人愛念』,會得到許多人的擁護與關懷,當然大家喜歡跟他在一起。如果反過來,犯偷盜就是:
【多人不愛念。】
大家不喜歡跟他往來,你跟他往來,你時時刻刻要擔心你財物會不會被他偷、被他搶,或者被他算計了。這個心常常提心吊膽,當然多人就不愛念。第三:
【人不欺負。】
我不欺負別人,當然別人就不會欺負我,這都是因果。凡是我們被人欺負,過去生我們一定欺負過他,這一生遇到了被他欺負回去,因果報應。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他對你笑笑,路上不認識的,或者瞪你一眼,這個我都碰到過,不認識的,他對你很好感,還有我也被罵過,他不但瞪你還罵你幾句,我從來不認識他,怎麼會罵我?讀了佛經之後知道,大概過去生不知道哪一世我去罵過他。這一點點這個事情都有它的前因後果,不是偶然發生的。『人不欺負』,我們過去生有造了一些惡業,我們去欺負過人,這一生被人家欺負了,應該怎麼樣?逆來順受,你欺負過他。這就是什麼?消業障,我們逆來順受,就是他在替我們消業障。所以人家罵我們、毀謗我們,其實也都是在給我們消業障。因為過去生我們就是罵過他,現在被他罵回去,我們不要再去報復,業障到此就消了。如果我們還要報復,再給他罵回來,這個業障永遠也消不掉,冤冤相報。所以我們遭遇的一些事情都有因果。我們不偷盜,當然不會受人欺負,欺負別人也是一種偷盜的行為,就是要佔人家便宜。凡是有佔人便宜的心都屬於盜心,佔人便宜就是會欺負到別人,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在佛門裡面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學佛的機緣就如同開經偈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這一生得到人身,又能遇到佛法,特別遇到佛法當中的淨土法門,那是非常殊勝的。遇到之後應當要珍惜,要克服我們的煩惱習氣,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要努力來修學,我們要知道這個機會是不容易遇到。就如同彭際清居士講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也常常講,這個機會難得。念佛的人很多,當年在台中蓮社蓮友二、三十萬人,李老居士常常講經也提到,一萬個念佛人當中難得有二、三個真正往生西方。那二、三個為什麼他往生?他真的明白,真的放下了,不再造生死輪迴業。不再造生死輪迴業必須認真的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生決定成就。如果不能克服煩惱習氣,貪瞋痴慢還是一直發作,後續的還是要受這個果。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比其他大小乘法門來講,實在講是容易太多了。淨土它的條件比較低,不需要斷煩惱,你只要伏煩惱,你有控制煩惱的功夫,就是煩惱的根沒有斷,但是我們有能力暫時給它控制住,它不發作,像我們有病一樣,病情先控制不要發作,這樣就可以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帶種子不帶現行,這個種子就是貪瞋痴慢這煩惱種子的根沒有拔除,但是你不要讓它發作,用念佛方法給它控制住。只要不讓它發作,我們這一生就保證可以往生到西方。往生到西方沒有讓你生煩惱的緣,到那邊再去修,換個環境去修。淨土法門跟其他大小乘法門不一樣,其他大小乘法門一定要斷煩惱,你要出三界六道,最起碼要把見思惑斷得乾乾淨淨。你要脫離十法界,最少也要破一品無明,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這個難度就高了。大乘小乘、顯宗密教要出三界六道沒有例外的,一定要斷煩惱,不斷就是出不去,還是在六道,你修得再好還是在人天善道。
只有淨土這個法門它是特別,一般法門都是要先斷煩惱,證果了,起碼證阿羅漢果、證菩薩果位,你才能超越輪迴,先證果然後才超越輪迴。淨土法門先超越輪迴再證果,我們凡夫煩惱沒斷,信願行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凡夫,我們到極樂世界還是凡夫。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在六道之內,也不在十法界,是一真法界。換個環境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再去斷煩惱,到那邊還是要斷煩惱,就是換個環境去修。在那邊能夠不退轉,環境好,衣食自來,你也不要擔心。像我們在這個世間,大家每天都要忙,忙什麼?三餐,為了三餐奔波,為了生活非常辛苦,哪個人不苦?忙忙碌碌。到極樂世界就不用了,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東西來,我們讀《無量壽經》都讀得很清楚。你動個念頭,餐具,你要什麼樣的餐具,金的、銀的隨便你,七寶哪一種;那個餐具要圓的、要扁的、要四方的隨便你,你只要動個念頭它就現在你的面前。
「百味飲食,自然盈滿」,百味是過去中國皇帝吃飯一餐都要一百道,這是比喻,其實不止一百道。你動個念頭,因為我們剛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還有吃的習氣,所以都是想要吃點東西,時間到了吃點東西,你動個念頭它就來了。比如說我喜歡吃臭豆腐,我到極樂世界,動個念頭,臭豆腐就來了,而且那個臭豆腐一定比娑婆世界好吃。你要穿衣服,動個念頭,天衣無縫,不要去裁縫,就在身上。你不喜歡再換一件,它又沒有了。吃過也不要去收拾,也不要打掃,也沒有垃圾,也沒有大小便。住的地方不需要門牌號碼,不需要像我們現在要找要衛星導航,不需要。交通工具就是蓮花,你動個念頭,蓮花它就會飛行,包括你住的房子也會飛行。我以前十幾歲讀到《無量壽經》,那時候就很想到西方去,這個世界太好了,在這裡受苦受難,真想早一點去。
到那邊最重要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無量壽,一個人壽命無量,你要做什麼事情都不會耽擱。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很有限,幾十年的光陰,頂多你活一百歲、一百二十歲,扣掉每天要睡覺八個小時,還要做很多工作,那剩下你有多少時間去修行?算一算很少了。到極樂世界無量壽,看你要怎麼修,每天都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一尊佛給你講一句法,你不開悟也得開悟,你不證果也得證果。我們這個世界你要遇到個阿羅漢,你都碰不到,在極樂世界,十方諸佛、諸上善人這些大菩薩天天在一起,所以那個世界殊勝。修淨土的殊勝,它的特色在這個地方,這是淨土法門,淨土宗,日本講淨土宗,淨土法門的特色。
我們到極樂世界,雖然不用斷煩惱,但是還得要控制一下,你不要一天到晚發作,這個還是有障礙。貪瞋痴,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距離愈遠愈好,不要靠近。因為自己沒有功夫,定力、智慧不夠,一接近這些,煩惱就又發作,又起現行。所以古人建道場都建在深山,人跡罕至之處,人走不到,讓人遠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在交通很方便了,無遠弗屆,再高的山都有纜車可以上去,現在很多名山古剎都變成觀光地區,天天都有成群的遊客上去。在現代這個時代修行,自己要能夠保護自己的清淨心,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沒有功夫盡量遠離。
淨土宗跟密宗修的都是從清淨心下手,密宗的條件是要上上乘的清淨心。它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裡面修清淨心,絕對的清淨,不受污染,沒有上上乘的功夫做不到。所以修密宗,如果這樣的修行方法,天天接觸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如果不是上上乘的清淨心,那修了就兩個結果,一個是墮地獄,一個是成佛。如果他能夠在紅塵裡面修清淨心,不受污染,他的提升就快,通過這個考驗,嚴酷的考驗,他提升就快。如果通不過這個考驗,他就墮落,墮到地獄去了,一個最高的,一個是最下面的。淨土宗對於凡夫,沒有功夫的人來說,它的殊勝就是上中下三種根器都有。如果你有這個功夫,你在五欲六塵裡修清淨心,那也沒問題。如果你覺得不行,那你退一步,再不行再退一步,退到深山裡面。這是我們修淨土,你上上乘的也可以,下下乘的也可以,什麼根器都可以,這是淨土的殊勝。
我們也要知道,暫時先把我們煩惱控制一下,不要讓它一直發作,一直發作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就影響我們臨命終往生。如果我們現在能把順境跟逆境,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你現在能夠降伏下來,你臨命終就能做主,臨命終你這句佛號就得力。如果現在平常我們控制不住,臨命終就沒辦法,一病重的時候六神無主,心就亂了,心就散亂,這就障礙往生。《彌陀經》為什麼要說信願行?你有信有願,但是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分三等功夫,上等的是理一心不亂,破無明;中等的是事一心不亂,斷見思煩惱;下等的是沒有斷煩惱,像我們凡夫一樣,但是你能夠暫時給它控制住。我們能夠控制住,這是我們一般人都能做到,這個條件普遍能做到,斷煩惱就難度比較高。
念佛是正行,我們現在修十善業是助行,十善業道有幫助我們念佛功夫成片,大家詳細看,它幫助我們功夫成片。這是講第三種「人不欺負」。第四:
【十方讚美。】
這是說十方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讚美你,因為你能夠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能夠不偷盜,自己再窮也不會去做偷盜的事情,也不會去佔人便宜,當然十方諸佛都會讚歎。如果反過來就:
【十方毀謗。】
犯偷盜業我們必定受到人家的批評、毀謗。第五:
【不憂損害。】
反過來就是:
【常憂損害。】
『不憂』,縱然別人來損害你,你也不會憂慮,這個我們也要學習。過去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副林長林居士,他開了個小店,有一天一個小學生到他店裡去偷,被他抓到了。抓到他沒有給他送警察局,他說是不是沒有錢買?夠不夠?如果不夠再多拿一點。後來這個學生被他感化了。他去感化他,去教育他。我當時聽到這個,我也常常記在心裡,自己要這樣來學習。我們不要擔心別人來損害我們,別人他來侵占我們的財物,或者是有什麼虧損,這我們不需要去憂慮,不需要憂慮損害。其實佛菩薩、護法神都非常清楚,吃虧就是佔便宜。這個事情我們遇到了,就應該知道怎麼學習來處理。
在高雄縣大崗山有一個寺廟,是女眾道場,她們有幾個姐妹在那裡出家,她們也常常給我們發心來印經。有一次她妹妹發心要印老和尚的《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要印這個經。她去看電視看到「華藏衛星電視台」,她打了這個帳號,然後就把錢匯到華藏衛星去。我到南部去講經,問我有沒有收到這個錢?我說我也不管錢,我也不知道。我就請他們去問,說沒有。因為收到錢要印經都有開收據,要記帳。她說怎麼會收不到?我看電視廣告,華藏衛星電視廣告,這個就是你們的嗎?我說是,也算我們的,因為它用「華藏」,又播老和尚的經。我說匯過去就是捐給電視台,它播老和尚這個經,這也不錯,這也是功德。她說不行,人家指定要印老和尚《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那是二十萬台幣,她要印的。她說這樣不行,我要去向他要回來。我說這下要回來,如果他不給,那不就要打官司了嗎?我給她講,他也是做好事,就給他好了。那二十萬算我護持那個電視台,你這個二十萬印經的錢我來出,我再從社團再開收據給你。
常常有人說匯錢來,匯錯地方,來向我要收據,我說這個我就真的沒辦法。我也學習這一條,因為我們經看了就要學,要學不憂損害。所以華藏衛星,其實它用我們這個華藏,很多人都以為是我們的,都誤會了。誤會反正我們也不在乎,好事有人做就好,誰做都好。沒有人做我們來做,有人做誰做都好。這也是我們不憂損害,其實也損害不了,你應該有的,你有真正在做,總是人在做佛菩薩在看。因為我們做那個工作,老和尚又規定我們不能化緣,我們不能打廣告。我們不能不聽,不能去給人家化緣,老和尚他的原則我們也不敢去違背。只是知道的人,他要發心就隨喜功德。
我們現在做一些後製的這些工作,老和尚一講經,《華嚴經》講完,拍攝帶就送回來台北,後續的工作非常多。我們也沒有去做什麼宣傳,知道的人來問,我們跟他講。我的態度就是說頂多倒閉、關門,老和尚講過,這是眾生的福報,這個不是為我自己做的,為大家做的。眾生沒福報,那就只好倒閉,關起來;如果眾生還有福報,佛力會加持。總是我們沒有電視在廣告,到現在還沒倒,還是有人發心,佛菩薩也會,護法、天神他看到你真正在做事,他會護持。只要你真正發心做事,不要憂慮這些事情,因為這個事情不是為自己,是為大家。所以得失心就沒有。這是不憂損害。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