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像靈驗記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0/4/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0-0005
《地藏菩薩像靈驗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像靈驗記》第十二個公案:
【陳都陳氏女為救母造地藏像感通記第十二】
這是造地藏菩薩像感應第十二個公案。這個公案是為救母親,救母這是大孝。在我們世間法,盡孝就是現前這一生,在世的時候孝養父母,來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性,這都是在孝養的範圍。所以孝不但是只有物質方面的盡孝,就是衣食供養,最重要還是要有心,讓父母能夠安心,能夠不操心,這都是養。勸父母學佛,這是養父母靈性向上提升。所以一般人只限於一生一世的孝養。一生的孝養,這是世間孝。父母死了之後就是祭祀,紀念、祭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就是祭祀。這是世間孝。所以世間的孝養,它僅限於一生一世,佛法的孝養父母,它是通三世的孝養。不但孝養現前這一生的父母,還要孝養過去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父母,還要孝養未來世的父母,它通三世。孝養父母,一般世間人講,在世就供養他,死了之後你拜什麼再豐富的,也不如在世你供養他吃的、穿的,這是實實在在的孝養。死了之後也看不到了,你給他祭祀拜得再好,他也享用不到,這是世間人一般的看法。在這個世間人的角度,他的眼光來看,似乎這是有道理。所以孝養父母要趁早,不然父母年紀大了,過世了,你要孝養也沒機會。這是就世間眼前這一生的孝養來講。
佛法的孝,一般人就不容易理解。佛門裡面,你在世要孝養,過世更重要。過世以後的孝養,怎麼孝養?這就是佛門講的超度,要超度。這個世間一般人他就不知道,不知道要做這個。父母死了不曉得去哪裡,也不曉得該為他做什麼,他需要什麼都不知道。沒有學佛的人,他只能這一生在世的時候的供養父母,死了之後就是祭拜、祭祀,只能做到這樣。佛法的孝養,世間一般人就不容易理解,因為佛法講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父母死了之後,如果父母在世做善事,善業做得多,他往生就往生到人天善道;如果造惡業多,往生就往生到三惡道去了。往生到人天善道,你沒有超度也還好,父母自己本身有修,所以他生到善道,比三惡道好太多了,三惡道太苦了。如果父母在世惡業造得多,死了之後肯定往生三惡道。這個時候陽上的子女超度就非常重要,這個我們在《地藏經》都看得很清楚,光目女、婆羅門女,母親在世都是不信因果、不敬三寶,造惡業的,殺生業造得特別重,死了都墮地獄。這個孝女,不止說眼前這一生的孝,你看母親死了之後,她還想去找她母親,這個孝就超乎世間的孝。
這個孝,世間人就不容易理解了。只有學佛,我們讀了佛經、聽了佛經,特別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聽了之後,聽到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給我們講的六道輪迴,特別是地獄道講得最多、最詳細。實在講,我們一般人,特別現在這個五濁惡世,末法時期造惡業多,死了大多數都墮惡道。所以《地藏經》講超度母親,從地獄把她超度到天道。如果父母在世自己有修善、有福德,他已經往生到人天善道,那往生之後,孝順的子女替他修福,也能幫助他轉增福報,在人間增長他的福報,在天上增長他的天福。所以不管有沒有墮三惡道,只要父母過世統統要超度的,就是迴向給父母,希望他福報不斷增長。如果父母他自己有信佛、念佛,已經往生西方,那要不要迴向?照蓮池大師講,也是要迴向。迴向就是增高父母的品位,讓他品位增長,因為有三輩九品,所以增高他的品位。蓮池大師講,往生西方,你還是要迴向,不是說往生西方就沒事了,還是要迴向。這是佛法殊勝的地方,世間一般人也不容易了解。講到超度,他認為迷信,因為他沒有讀經典、沒有學習經典、沒有聽聞經典,所以他不了解。
以前我母親信了佛,信了佛之後到處跑廟,廟都有在超度,她常常回去跟我舅舅他們化緣,說要超度。我大舅跟三舅比較有善根,他們比較信佛,要超度,他們就拿錢出來。那我二舅喜歡喝酒,他就不信:「一天到晚在超度,都超度幾次了,還在超度」,他就不信。所以我四個舅舅,我二舅他是最早走的,六十幾歲就走了。我大舅活到八十二歲,我母親活到八十五歲,他活到八十二歲,我三舅活到九十四歲,兩年前已經過世了。我第四個舅舅今年跟老和尚同年,也是九十四。所以一樣是兄弟姐妹,各人善根不一樣,都是同一個父母生的,不一樣,有的信、有的不信。所以這個超度就很重要了,也只有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才懂得超度。不然以前只有祭祀,在儒家、道家,古代只有祭祀。超度是佛教傳到中國來才知道,佛經才有講六道,所以道教很多超度都是拿佛教經典。西洋人他更不懂得超度,因為他們沒有這種六道輪迴的概念。他們雖然信仰宗教,但是對這個六道他們不了解。不了解不代表就沒有六道,六道它是宇宙間事實的真相,不會因為你不了解它就不存在,不是這樣的。你了解,它是這樣;不了解,它還是這樣。只有佛出世給我們講得最詳細、最清楚、最明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個公案:
【相傳曰。】
『相傳』就是互相傳,就像我們現在傳信息,傳一個新聞、見聞,這是「相傳」。這些我們也不必去考據,我們又不是學考古的,我們就不必去考據這些,你考據出來又怎麼樣?所以就相傳有這麼一樁事情。這個事情講的,如果跟經典相應,那我們就可以採信。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在世,我們有問題去請教佛,依佛做我們老師;佛不在世,就是依佛當年在世的時候講的經典,做為我們修學的理論、依據。那就不是我們自己去編的、不是自己去杜撰的,不是的,是我們有經典依據,皈依法,回歸依法不依人,依經典。所以我們學習這個以經典做標準就沒有錯了。
【陳都都督有少女。】
『陳都』在這裡有兩方面,一個是地名,一個是人名。這個我們有找到資料就跟大家順道介紹,如果網路上找不到資料,我們知道有這個事情就可以,也不必一直去考據。『都督』,「都督」就是古代的官名,就是古代軍隊指揮官。因為每個朝代職務上都有些不同,名稱相同,職務不同。指揮官,就像我們現在講的總司令一樣。或者監軍,他監督軍隊的,就類似現在的參謀長、總司令,陸海空三軍總司令,這個都督。我們看《三國演義》,周瑜他就是都督,他指揮三軍。「陳都都督有少女」。
【姓陳。】
因為他有一個女兒年紀很小,『少』就是年紀小。所以他的女兒姓陳,有可能陳都就是他的名字。他的官職做到都督,那是做總司令的,官職很大的。他有一個女兒,年紀不大,很小,姓陳。
【失名。】
『失名』就是她的名字已經不知道了,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她姓陳。
【少喪其母。】
年紀很小,母親就過世了。這個女兒很孝順,非常孝順。
【晝夜戀慕未見。】
白天也想母親,晚上也想母親,一直想見見母親,但是人死了,你到哪裡去看?見不到,『未見』。我們看《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都是想母親想到自己都快要往生了。這個在世間法有個節制,就是說父母過世,如果哀傷過度也不行。哀傷過度,你傷了身體,甚至不吃不喝,你這個命都沒有了,這也不是父母願意看到的。所以儒家它有個節制,就是說這個喪要節制,不能過度,過度傷害到身體,那反而又傷到父母的心。佛法,我們看《地藏經》的婆羅門女、光目女,她真的傷心過度,我們看婆羅門女她傷心得都快沒命了,思念母親那種孝心,已經超乎超乎世間的孝。「晝夜戀慕未見」,這裡雖然沒有寫,我們根據《地藏經》,光目女、婆羅門女就是想她母親想到不能吃,也不喝,也不睡覺,就是這種情況。所以下面才有都督跟她講的一段話,這樣跟上面這一段才接得起來。
【都督初誘。吾亦汝親。母雖亡。父既存。何飲食不通欲取死。】
這一段就是都督就跟她女兒講,『初誘』,就是開始給她誘導,勸她不要太傷心,人死不能復生。我也是妳的雙親之一,妳母親不在了,『母雖亡』,雖然不在了,但是我是妳父親,我還在。『何飲食不通』,就是不吃不喝。『欲取死』,就是妳也想要死,想要死了之後去找母親。他父親就勸她,他說我還在,妳也不能丟下我去找妳母親。這樣跟她講也是合情合理的。
【汝若思慕亡母。須造地藏菩薩。祈誓救苦。】
這個都督,陳都是學佛的,如果不是學佛的人,他怎麼會懂得勸他女兒造地藏像,一定是學佛的。跟她說如果真的那麼思慕亡母(已經過世的母親),妳必須造地藏像,造地藏菩薩的聖像。祈求地藏菩薩加持,因為地藏菩薩他有發大誓願力去救苦救難,救度妳的母親。她父親勸她,她就接受了。
【即捨錢五百文。雇工匠奉刻彫三尺像。】
她就捨錢『五百文』,古時候五百文也是相當大的一筆錢,聘僱工匠(刻佛像的)雕刻『三尺像』。「三尺像」也大概像現在我們桌上立的阿彌陀佛這個像,大概這麼大小,古時候的尺沒有現在的尺這麼長。
【迎父家中。】
刻好了,就是恭迎地藏菩薩像回到父親家當中。
【白父言。唯安置母臥處。若欲見母。即見此像。父生哀愍。捨寢屋置其尊像。】
這個像刻好了,就請回到家裡。『白父言』,子女對父親講話叫「白」。下對上叫白,白言,敬白。上對下叫「告」。就向她父親報告,它這個像要安置在她母親生前睡覺的地方。如果要見母,就見到此像。供奉在她母親『臥處』,就是睡覺的地方。她的父親也生起哀愍之心,難得這麼孝順,就把他的寢室變成佛堂,就改成佛堂。因為她母親生前跟父親睡在一個寢室。現在要求地藏菩薩像要供在母親的「臥處」,她母親生前睡覺的地方。她父親答應了,只好房間讓出來,讓出來給她當佛堂。所以,『捨寢屋置其尊像』,就改成佛堂。
【女晝夜禮拜供養。祈誓母救苦。】
陳姓孝女,『晝夜』,白天晚上都禮拜供養地藏菩薩,祈求地藏菩薩大誓願力,來救度她母親脫離苦海。她至誠的祈求,那就有感應了。
【夢見若沙門。】
『夢見若沙門』,「若」就是好像,她做了夢。婆羅門女、光目女都是做了夢,地藏菩薩帶她去地獄。她好像看到一個出家人,「若沙門」,似乎像一個出家人。
【告陳氏曰。】
告訴陳姓孝女。
【汝母在焦熱地獄中。】
妳母親現在墮在焦熱地獄,焦熱地獄很苦,身體都燒焦了。焦熱地獄,就好像我們去看現在在煉鋼鐵,那個鐵進去火爐都熔化了,像水一樣。你去想像那個焦熱地獄,人一跌下去,大概連骨頭也都燒得都不見了。所以過去在煉鋼廠,也是有人跌到爐子裡面去,找都找不到了。我們可以想像焦熱地獄是有多苦。『汝母在焦熱地獄中』。
【吾為女身。父名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尋其母生處。見其受苦。發菩提心助眾生。】
這段就是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婆羅門女到地獄去見到鬼王,她要來找她母親。鬼王就問,你父母姓什麼、名什麼?他去查。孝女就講,『父名尸羅善現』,她父親叫做「尸羅善現」,母親『號悅帝利』。婆羅門女的母親也是墮地獄,她是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念到入定,就見到地獄。見到地獄,也見到鬼王,鬼王跟她講,他說妳也不用傷心,妳母親的確來過地獄,但是「云承孝順之子」,妳那麼孝順,為妳母親修福、發大願,把妳母親的財產都變賣去供養三寶,妳母親已經生天了。不但那一天生天,同她在這個地獄的罪人,「俱同生訖」,都超生了,都超度了。所以後來她就發大願,要度盡十方一切地獄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發菩提心助眾生』,就是發這個大願,到現在還在當菩薩。如果照地藏菩薩的發心,他很早就能成佛,但是現在眾生還沒度盡,所以他一直示現菩薩身。很多被地藏菩薩度的學生都成佛了,他還在作菩薩。這一段就是根據《地藏經》講的。這個沙門就跟她講,這個沙門就是地藏菩薩,確定,沒有錯。
【感汝至孝心。我身入地獄。放光說法。汝母苦免。生忉利天。】
她的孝心也是跟婆羅門女一樣的,至孝感應到地藏菩薩。因為地藏菩薩過去生也是這樣至孝,為了要救度母親。陳氏女她的孝心跟地藏菩薩是一樣的,所以就感應道交。『感汝至孝心』,妳至誠的孝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我身入地獄』,地藏菩薩說我就進去地獄,進去焦熱地獄給妳母親『放光說法』。這個地方非常重要,就是「說法」兩個字,「放光」接著就是要說法。說法,她覺悟了,她的心、念頭一轉,她就超生。他說『汝母苦免』,妳母親那個苦已經免去了,沒有了、免了,已經『生忉利天』,從地獄道就把她超度到忉利天。家屬超度,最高可以超度到忉利天,像婆羅門女、光目女都最高可以超度到忉利天,因為忉利天只要修福,你替父母、家屬修福,福報修得很大,這個福迴向給他,就能幫助他脫離地獄苦,生忉利天。福德可以分享,我們現在講分享,我有福報分一些給你享,這個可以,分給別人享可以;功德就不行,功德要自己修定,修定別人不能代替的,要自己修。
所以忉利天以上,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雖然在欲界,還沒有真正成就禪定,但是要修相似的定,叫欲界未到定,還沒有達到色界的禪定。雖然沒有達到,但是也是要有一些定,你才能生到忉利天以上,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所以這個定就別人不能代替,這個福報可以,福報兒女、家屬替他修可以,所以可以超度到忉利天。這個地方講的,跟《地藏經》婆羅門女完全是一樣的。
【陳氏女。見沙門衣裳焦損。即問所由。沙門曰。入地獄時。當猛火炎爾而已。寤悲喜。眾人集見像衣裳。色變如燒焦者。】
『陳氏女』,看到沙門的衣裳好像有燒焦、有損壞的樣子。『即問所由』,因為她看這個沙門好像穿的衣服有被火燒焦、有燒壞了,問為什麼他的衣服會燒焦?『沙門曰,入地獄時』,他說我入地獄的時候,『猛火』,那個火是猛火,不是只有火而已。我們一般的火災就已經不得了,你看昨天林森北路一個唱歌的地方,也是發生火災,燒死了五個人,那只是一般的火,還不是猛火。這個猛火,火勢非常凶猛。『猛火炎爾』,燒得很炎熱,所以他說他進去救她的母親,放光說法,衣裳被火燒焦了一些。『寤悲喜』,「寤」就是醒過來的時候,一方面悲傷,一方面歡喜,知道她母親已經解脫,離開地獄了。『眾人集見像衣裳,色變如燒焦者』,陳氏女她是在夢中看到這個出家人衣服被燒焦,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好奇,大家到她家來看那尊地藏菩薩像,看到地藏菩薩像衣裳那個顏色也變成好像燒焦那個樣子。
【家內眾人。皆謂希有事。】
這個都督他是大家庭,官當這麼大,『家內眾人』,上上下下人肯定很多,大家知道這個事情,『皆謂希有事』,都說這個太稀有了。
【聞者多摸寫其像。擬父母救苦矣。】
『聞者』就是聽聞、見聞,特別是聽說,特地跑到他們家來看。看了之後,大家都『摸寫』,「摸寫」就是說用畫的,或者是照它那個像再去雕刻,好像我們現在講複製,再去複製。大家聽說造地藏像這麼有感應,大家都發心去造那個像,每一個人都有父母,也要去救度父母的苦難,所以大家發心去畫像、去造像,依照那個像再去請人雕刻,所以也感化很多人。
好,這個第十二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三個公案。我們看第十三個公案:
【楊州女張氏依母造地藏菩薩救苦記第十三】
【張氏。】
姓張。
【是楊州刺史。】
『楊州』,這邊的字是寫木易「楊」,現在大陸上是提手旁的「揚」,音一樣。古時候稱江都,就是在現在中國大陸江蘇省中部所轄的地級市,現在大陸叫地級市。揚州(我去過幾次)也是佛教聖地,佛教寺院很多。台灣佛光山星雲大法師就是揚州人,以前彌勒內院寬裕老法師也是揚州人。『刺史』,「刺史」是古代的官名,本來是御史的一種。這個刺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就像我們現在監察院的監察委員一樣。這個刺史是他當官的職位,他叫:
【張健信。】
這個刺史他叫『張健信』。
【之嫡女也。】
『嫡女』就是正妻所生之女。「張健信之嫡女也」。
【其母亡。後夢示張氏。吾為育爾。恣貪欲。而憍慢素甚。因之感斯餓鬼報。苦不可堪忍。汝將之。】
張健信的女兒母親過世了。過世來給她托夢說,『吾為育爾』,她就是為養育你們,但是她『恣』,「恣」就是恣情作樂,放縱,任憑自己的習氣,『貪欲』,貪心欲望特別重。「貪欲」就是苦因。《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貪欲是苦因。貪是墮餓鬼道的業因,瞋恚墮地獄道的業因,愚痴是墮畜生道的業因。恣貪欲,『而憍慢素甚』,而且驕傲、傲慢很嚴重,「甚」就是很嚴重。你看又貪欲、又驕慢,放縱貪欲,就是不節制,就太過分、不節制。所以感應,死了之後墮餓鬼道。餓鬼,『苦不可堪忍』,就是那個苦實在是受不了。『汝將之』,這就是妳能不能想想辦法來幫助超度。這個托夢,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第六品裡面有講,這個夢如果你夢到「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這些在夢中見到種種的形像,「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墮在惡趣,來求超度的。所以做這個夢,那不止一生的父母、兄弟姐妹,生生世世的都會來,你會常常夢到。
這個夢,講到這些,《地藏經》講到這個夢,我是最有感的,因為我天天作夢,可能長期在做超度也有關,他也不會去找別人。所以我常常跟同修講,我白天要工作,晚上我還是要工作;白天很多同修來找我,要超度、寫牌位,晚上還是有陰間眾生來找,所以很累,都不能休息。所以大家問我睡得好不好?我說還好,還好。還好就不錯了,要睡得很好,除非這些眾生都超度了,他們沒有苦了,他就不會來找你了;來找你,就是他很苦,他才要來找你。
這也是一個感應,就是她母親跟她女兒的一個感應,她女兒也是有這個善根,所以她會去給她托夢。如果兒女不信佛,大概她看一看去也沒用。所以有一些同修講,以前沒有學佛,沒有作夢,現在學了佛,夢特別多。因為你學了佛。所以學了佛,你能幫助他,所以他就來找你。當然他會去找能幫助他的,去找那個不能幫助他的,他去找他有什麼用?當然就不會去找他。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講台中蓮社那邊發生的公案,台中有個蓮友,他隔壁的老太太過世了,連續給他托夢三天,就是向他要錢。他就覺得很奇怪,妳要錢,妳家有兒女,不回去向妳兒女要,怎麼跑到我家來向我要?後來他就是把這個事情向李老師報告,李老師就問這個蓮友說,你隔壁那個老太太,她們家是信仰什麼宗教的?他說信基督教的。他說:那就對了,信基督教,她兒女不會給她燒紙錢,基督教沒有燒紙錢的,所以你就發發心,就去買一些紙錢、金銀珠寶化給她。所以她墮到鬼道,燒紙錢對她的確是有幫助,她在陰間能夠去買東西。
所以印光大師對於民間燒紙錢是不贊成,也不反對,他也不禁止說絕對不能燒,因為佛門沒有燒紙錢。但現在佛教寺院也有,根據民間的風俗也有,你去看善導寺那邊,三十年前我跟館長去善導寺(因為她先生骨灰放在善導寺),我看還有印美金的,還有做汽車BENZ,還有洋房。如果他在陰間,他這個還不是在餓鬼道,是一般的。鬼有餓鬼,餓鬼種類又很多,有燄口鬼,還有大肚鬼,還有喉嚨像針一樣那麼細的鬼,所以餓鬼是很多種類;比餓鬼好一點的,就是無財鬼,沒有錢財的,就初一、十五人家拜拜,有得吃一頓,平常就沒有了;比無財鬼好一點,就是少財鬼,他錢少一點,生活還過得去;福報大的叫多財鬼,多財鬼福報很大,他也有廟,好像宮殿一樣,這些鬼神有福報的。我們看土地公廟都是有福報的鬼神,福德正神,有福報。我們延吉街就有福德廟,我也會去燒燒香。我看福德正神的廟,我是在新加坡看到一間,富麗堂皇,有夠大的。我們的土地廟,大概都不是很大,新加坡那一間好像大廟一樣,而且都裝金箔的,金碧輝煌,那個叫多財鬼,大福報。所以她感得是餓鬼,餓鬼的報。「苦不可堪忍」,就是受不了了,告訴她女兒,妳想想辦法幫助我超度。
【即問苦相。】
就是那苦的樣子是什麼?『苦相』,要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個苦法?
【母曰。吾為鬼子。日夜死生。所以者何。餓鬼報多者食己子。隨生而食。不知死死生。見其生母。如見大惡鬼。但人間一月中一日。不能食吾。所謂月二十四日晨朝。有僧入城中。施食飽足。自餘日。不可免此苦。】
她就問她母親,到底苦是什麼樣子?她母親就講,我是做餓鬼的兒子,『日夜死生』,就是白天生了,晚上又死了;明天又生了,晚上又死了。『所以者何』,為什麼這樣?『餓鬼報多者食己子』,餓鬼的母親都是吃她自己生的兒子。『隨生而食』,生出來就馬上吃掉,因為她沒東西吃,所以自己生的兒子,就馬上把他吃掉。吃掉又生出來,又再吃掉,這樣死死生生、生生死死,一日一夜就是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見其生母,如見大惡鬼』,他一生出來看到他的母親,就像看到很大的惡鬼一樣,每一天都這樣。『但人間一月中一日,不能食吾』,但是在人間一個月當中有一天,他母親就不會吃他。『所謂月二十四日晨朝』,每個月(這是算農曆的)二十四日,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十齋日,二十四日是十齋日。每個月二十四日,「晨朝」就是早上,有一個僧人(出家人)入城中來施食。施食,就像我們蒙山施食,那是針對鬼道,鬼道眾生。施食,這些惡鬼吃飽了,她就不會吃她兒子。只有這一天可以免這個苦,其餘的時間天天要受這個苦。『自餘日,不可免此苦』,其他的日子就沒有辦法去避免這個苦。下面講:
【其時沙門唱此言。我是地藏薩埵。今入餓鬼城。能施大安樂。汝等當發菩提心。雖聞此言。業報所縛故。不能發心。唯一日中。無有飽食。(云云)汝欲救斯苦。須造地藏菩薩像。母示告此事。夢速覺畢。】
二十四日這一天,這個僧人就是地藏菩薩化身的,這一天地藏菩薩入這個城中去施食。在《地藏十輪經》裡面有講,地藏菩薩在晨朝都入很多定,這是入其中的一個定,到餓鬼道去施食。所以我們讀了《地藏十輪經》,才知道諸佛菩薩都是在加持眾生,不然眾生造惡業造得那麼重,我們這個地球早就沒有了。所以他入定去減輕、緩和眾生的業報,讓他受苦減輕、受苦的時間縮短,所以他就入定去了。這個我們讀了《十輪經》就可以知道。地藏菩薩去施食,施食不是給大家吃的、吃飽就好,施食還要說法,像我們放大蒙山也要說法。「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就先讓你吃個飽,吃飽之後才有心情來聽經聞法,最重要就是要說法。說法才能根本解決他的問題,他聽明白了,自己修,業轉過來了,問題就解決,他就得解脫了。所以說法是主要的。
所以地藏菩薩進入餓鬼城,『唱此言』,就跟大家高聲講,『我是地藏薩埵』,入到餓鬼城,『能施大安樂,汝等當發菩提心』,你們要發菩提心。『雖聞此言,業報所縛故,不能發心』。她說是聽到了,這個僧人勸我們發菩提心,發不起來。為什麼發不起來?業報所纏縛。不要說墮到餓鬼道,我們現在在人道,我都有這個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老和尚不是一直勸我們發菩提心嗎?怎麼發都發不起來,怎麼發還是自私自利的心,不是菩提心。但是我們還是要發,發菩提心就是要捨棄自私自利的心。為什麼菩提心發不起來?被自私自利的心障礙住,把自私自利的心放下,那菩提心就起來了。所以業報,什麼是業報?業由心生,你那個心念沒轉過來。其實修行就是改心,過去雪廬老人講,改變你的心理。你改就叫修行,改過就叫修行。所以她不能發心。只有一天能吃飽,其他時間就沒有了。『汝欲救斯苦』,這個母親也跟她女兒講,妳要救我餓鬼道的苦,妳去替我造地藏菩薩聖像。造地藏像就能幫助她解脫,就是替她來造地藏像,把這個造像的功德迴向給她。造像功德迴向給她,她得到的是福德。她女兒修功德,迴向給她母親,她母親得到是福德,所以她就能超生,生到天道去了。『母示告此事』,她的母親在夢中告訴她這個事情。夢醒過來,張氏她就很快的:
【盡母財產。造等身地藏像。】
『盡母財產』,就是她母親生前留下來的財產,統統替她在三寶裡面修福,造像一個人這麼高大的地藏菩薩像。這跟《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一樣,都是拿她母親生前留下來的錢替她修福造像,造地藏像。
【後夢見母。身形放光明。住虛空中。告曰。我汝修善功力。速生天上。汝敬心禮供具。其像。同在慈氏菩薩處。俱將同見佛聞法。寤後。感悲甚。聞者。來供其像。各蒙益乎。】
張氏把她母親的財產變賣,去造等身地藏菩薩聖像,後來夢見她的母親,看她母親身體都放光明,住在虛空當中放光明。就告訴她,『我汝修善功力』,我承蒙妳替我修善這個功德力量,讓我快速的生到天上。『汝敬心禮供具』,妳恭敬心來禮拜供養,這個都具足了,這就是她修的功德是圓滿的。『其像』,就是她造的那個像,『同在慈氏菩薩處』,她母親生天生到兜率天去,到彌勒菩薩那邊,那個像同在彌勒菩薩那裡,在兜率內院。『俱將同見佛聞法』,蒙地藏菩薩的加持,她生到兜率天,「俱將同見佛聞法」,將來龍華三會,就是我們《三時繫念》講「龍華三會願相逢」,就是見佛聞法,這個就很殊勝,非常殊勝。『寤後』,醒過來之後,『感悲甚』,非常感動,悲喜交集。『聞者』,聽聞這個事情的人,都來供養這尊地藏菩薩像,每一個人都各個『蒙益』,就是受到供養地藏菩薩聖像的功德利益,大家都沾她的光,都蒙受供養地藏菩薩聖像的功德利益。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路州刺史居通畫地藏感應記第十四。付得雪中道事。付免鬼難事】
『路州』,這個「路州」我去查網路也查不到,我一查就跑出美國那個路易斯安那州出來,就跑到美國去了。所以這個肯定不是美國的路州,應該是中國,中國大陸的路州。這個也沒關係,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幫我查。
【刺史。】
這個官名跟前面一樣,這個刺史叫:
【康居通。】
姓康,居通,康居通。
【素信心貞良。多歲奉事地藏菩薩。】
『多歲』就是多年,多年都是奉事地藏菩薩。
【更發心圖畫尊像。】
他又發心畫地藏菩薩的『尊像』。
【未滿眾彩。光明然。】
『未滿眾彩』就是說還沒有上彩色。我去看江老師畫地藏菩薩,他那個畫就是素描上去的,後來印,他再上色。他說還沒有上彩色之前,它就已經『光明然』,就現出光明了。
【通彌信心隆盛。亦夢見兩騎官兵追。通時不能迯。】
這個古字跟現在逃跑的逃一樣。
【恐怖而立。官兵下馬。問通曰。吾等一誤云。爾。地藏菩薩檀越也。我王。於地藏菩薩檀越。雖有重過不陷之。言已隱。寤。彌厚信禮供。】
這個刺史康居通供奉地藏菩薩多年,又發心畫地藏菩薩的尊像,還沒有上彩色就已經放光。所以康居通『彌』,「彌」就是更加的,『信心隆盛』,他的信心又更增長。有一天晚上睡覺,『夢見兩騎官兵追』,就是兩個騎馬的官兵追他。『通時不能迯』,他就好像沒辦法逃走。沒辦法逃,『恐怖而立』,因為追他,他很恐怖就站著,跑不掉。『官兵下馬』,這兩個官兵就從馬背上下來,『問通曰:吾等一誤云』,就是我們可能是誤抓康居通。『爾』,這個「爾」就是我,是『地藏菩薩檀越』,「檀越」就是施主,我就是供養地藏菩薩的。這兩個官兵跟他講,『我王』,就是陰間鬼王(閻羅王),『於地藏菩薩檀越,雖有重過不陷之』。我們閻羅王他也是供奉地藏菩薩的,閻羅王(陰間鬼王)都很尊重地藏菩薩,地藏菩薩都到地獄去教化眾生,所以這些鬼王都很恭敬地藏菩薩,當然也做地藏菩薩的護法。「雖有重過不陷之」,如果你平常都供養地藏菩薩,雖然你有很重的罪過,我們也就不抓你了。『言已隱』,說完這兩個騎馬的官兵就不見了。『寤』就是醒過來。醒過來,『彌』就是更加,『厚信禮供』,更加信心來禮拜供養地藏菩薩。
【僖宗皇帝廣明元年。】
『僖宗』就是唐僖宗李儇,唐朝第二十一代皇帝,唐懿宗第五個兒子。他是公元八百七十三年到八百八十八年在位十五年,得年二十七歲。十二歲當皇帝,二十七歲就死了。『廣明元年』,「廣明元年」就是他的年號,他這個年號在公元八百八十一年,歲次己亥,就是這一年:
【惡鬼亂起。國中病死成岳。通。夢青鬼百千。從儻過其門云。此家。是地藏菩薩室。吾等從屬。不可入門去。寤。甚歡喜。共令一家男女免鬼難。】
廣明元年就是公元八百八十一年,歲次己亥年,今年是二O二O年,這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那一年『惡鬼亂起』,有惡鬼,『國中病死成岳』。「惡鬼亂起」,國家當中生病死的人,那個屍體,「岳」就像山岳一樣,堆積如山。就像現在我們看到新冠病毒感染,那個屍體擺得那麼多,都來不及燒。這也是一個傳染病(瘟疫)。瘟疫都有鬼神在主持,在《地藏經》講「行病鬼王」,那是最大的,行病鬼王。我到高雄鳳山的城隍廟,它裡面有二十四司,裡面有一個瘟疫司,瘟疫司就是專門管傳染病的。所以這個傳染病,實際上有鬼神在主持的,哪些人該得這個病要死的,那個生死簿鬼王都會送到地方城隍那邊去,所以它有一司專門在管這個事情的。所以這個當中都有鬼神,但是現代人不相信,你跟他講這個,他不相信,實際上佛經都講的很清楚。
國中病死的人,屍體像山岳一樣,堆起來像山那麼高。『通,夢青鬼百千』,他就夢到青面獠牙的鬼,『百千』,很多。『從儻』,這個「儻」,倘若的倘。『過其門云』,看到很多這些青面獠牙的青鬼走過他的門,那個鬼看這一家供養地藏菩薩的,我們都是地藏菩薩下面的護法,這家供養地藏菩薩,我們不可以進去,你就不能進去這一家散播瘟疫,這就不能進去,『不可入門去』。『寤,甚歡喜』,醒過來,他很歡喜,『一家男女免鬼難』。
【中和年。】
這個『中和』,是唐朝公元八百八十一年七月到八百八十五年三月,是唐僖宗的年號。
【觸緣趣遼遠。】
有個因緣到靠近國界的領土,就是現在講邊疆,去邊疆地區。
【路遭大雪失途。念地藏菩薩。】
在半路當中遭遇到大雪,迷失方向。在二OO七年底,大陸雪災很厲害的,高速公路都不能開了。所以古時候也就都有這種事情,大雪。他遇到迷失方向,怎麼辦?念地藏菩薩聖號。
【粵見鸚鵡在雪上而跳去。】
他就看見有一隻鸚鵡在雪上面跳過去。
【異之追行。】
就去追那一隻鸚鵡。
【不久得正路。】
就找到路了,去追那隻鸚鵡就找到路了,找到正確的路了。
【此立菩薩感應觀。】
他就在那個地方建立一個地藏菩薩感應觀,道教叫宮觀,在那邊立觀來供奉地藏菩薩。
【光啟中。通八十七。患微疾。祈精誠除愈。夢感小僧曰。汝殺青雀墮地獄。今令償彼業。只忍之一兩日許。明後日。方生淨土。莫恨我。夢寤畢。歡喜禮拜。至於斯日。病既除差。正念而卒。云云。】
他八十七歲的時候,他患了疾病,那個疾病不是很嚴重,『微疾』。『祈精誠除愈』,他就精誠的念地藏菩薩,希望這個病能趕快好。他就做了一個夢,『夢感小僧』,一個出家人,像小沙彌一樣來跟他講,『汝殺青雀墮地獄』,你有殺青色的麻雀要墮地獄的。『今令償彼業』,因為你殺了青色的麻雀要墮地獄,現在重業輕報,就讓你忍受一、二天的病苦。其實病都是殺生這個業因感得的病。所以你忍耐一、二天,『明後日,方生淨土』,你這一、二天過了,你才能生到西方淨土。『莫恨我』,不要怪我。這也是地藏菩薩化身來跟他講的。所以『夢寤畢,歡喜禮拜』,夢醒過來,他很歡喜禮拜。果然過了兩天他病就好了,他就『正念而卒』,就是安詳往生。所以這個公案也非常殊勝,這都是造像功德,至誠禮拜地藏菩薩聖像的一個殊勝的感應。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第十四。下面第十五,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我們來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