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像靈驗記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20/4/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0-0004
《地藏菩薩像靈驗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分享學習《地藏菩薩像靈驗記》第十個公案。
【唐簡州鄧侍郎家杖頭地藏感應記第十】
我們上個星期只有講了第九個公案,今天接著我們來講第十個公案,這個公案是發生在唐朝那個時代。
【簡州。】
這個『簡』是簡單的簡,「簡州」。現在大陸上有很多地方稱為州的,現在還有。這是唐朝設置的州,在現今的江蘇省。
【金水縣。】
在這個州有一個『金水縣』,這個地方。
【鄧氏侍郎。】
『鄧』是他的姓氏,『侍郎』是他的官位,就是一個做官的。「侍郎」是唐朝時代官員的制度名稱,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
【鄰家路側。見折杖頭刻僧形。不識是其像。侍郎素信佛。乃持歸插壁中。禮敬而去。再不壞之。】
這個鄧侍郎『鄰家路側』,他隔壁家的路邊,見到有『折杖頭刻僧形』,折杖就像枴杖那個頭折斷了,有人去給它雕刻,刻得像一個出家人的頭那個形像,『不識是其像』,就是不認識這個像是哪一尊聖像。就是看到一個出家人的形像,但是不曉得這尊像叫什麼名稱,刻得看起來不很清楚。因為有那樣的一個形像,一個僧人的形像,鄧侍郎他是信佛,佛教徒,看到三寶的形像都非常的恭敬。看到路邊有這樣一個像,『乃持歸插壁中』,就把它撿起來,拿回去家裡,這個像枴杖一樣,就把它插牆壁當中。『禮敬而去』,插了就很恭敬,禮拜。『再不壞之』,那個頭像沒有繼續被損壞。如果在外面路邊,肯定很快就損壞了,損壞得會更厲害。這一段就是他遇到路邊有一個像枴杖的頭,刻僧人的形像,他不認識是哪一尊聖像,就把它拿回家插在牆壁當中,頂禮恭敬,不再讓它繼續在外面受到損壞,就是做了這樁事情。
【經兩三年。頓遭疾而死。心胸少暖。疑不葬之。】
他撿到這個僧人形像,回到家供養,經過二、三年,『頓』就是突然,遭遇到疾病而死,好像我們現在講的猝死,突然就死了。『心胸少暖』,就是他胸口摸一摸,還有暖氣在。家人也懷疑,可能沒有死,因為胸口還暖暖的,只是看到他沒有在呼吸,但是胸口還暖暖的,所以『疑不葬之』,就沒有給他埋葬。所以古人處理過世的人非常慎重的。在我們淨宗,現在大家都最少助念八個小時,現在一般也有助念到二十四小時的,一日一夜。他的家人也沒辦法確定他是不是死了,因為胸口還暖暖的,也不敢給他埋葬。這樣經過一日一夜,他就醒過來了。
【一日一夜方蘇。】
甦醒過來,又回陽了。所以人斷氣之後,最少助念八個小時,二十四小時是最好的,因為的確有經過一日一夜,甚至古人還有七天七夜再回陽的,都有。一日一夜之後,他又甦醒過來,又活過來了。
【起流淚。】
『起』就是說他醒過來,起來就一直流眼淚。家人當然會問他是什麼事情,你死了一天一夜了。他就訴說他死了之後的情況。
【說冥途因緣曰。】
『冥途』就是幽冥,人死了一般都到幽冥界去。如果有做大善的,就生人天道,他不經過幽冥界。如果不是大善,經過幽冥界,再去判定要生到人天道還是三惡道。如果造大惡,那就直接入惡道,像造極重的罪業,五逆十惡,一斷氣就到地獄道去了。一般都是有四十九天這個過程,這在《地藏經》就講得很詳細。
今天是十齋日,我們道場例行性同修都有來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經》講得很詳細,四十九天,這講一般人,善惡夾雜的,還不能確定他要生哪一道的,在陰間就會去審判這些事情。因此做七它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人過世中陰身,四十九天在冥司,還沒有往生到六道任何一道,這個時候給他做功德是最殊勝。這是《地藏經》講的,七七四十九天給他修福,家屬給他修福做功德,迴向給他。鄧侍郎敘說冥途因緣,他到陰間去遇到的這些因緣,「說冥途因緣曰」。
【初死之時。】
他說我剛剛死的時候。
【兩騎冥道來。】
『兩騎』就是有兩個人騎著馬,從陰間的道路過來。
【駈馳而走。】
『駈』,一個馬,一個丘,這個注音是驅,字典裡面是驅,「駈」就是奔的意思,奔跑,奔馳而走。奔馳就是馬跑得很快。
【到大城門。從馬下。】
到了一個大城門,看到一座大城。到了這座大城的城門,就從馬上面下來,兩個騎馬的人把他接到這個地方來。
【牽吾入城中。】
就牽著他進入這個大城當中。
【至王廳前。】
這個『王』就是《地藏經》講的鬼王、閻羅王,就是陰間在審理案件的這個王,他在主導的、主持的。閻羅王有很多,都有審理案件的,在我們中國有名的就是東嶽大帝,東嶽大帝就是審理這些人的生死,掌管生死簿,東嶽大帝也是很大的,中國五嶽,東嶽為首,東嶽大帝。在我們台灣現在登記寺廟的,主供東嶽大帝的有二十五間,那是東嶽大帝的廟,有二十五間。在高雄鳳山城隍廟,它主供是城隍,但是後面它還有一個東嶽大帝的殿,它也有供東嶽大帝。有供東嶽大帝,最早是在台南,台南現在那個東嶽大帝的廟還在,它還有供城隍,供范謝將軍這些。陰間在主理這個審判的案件的。
有同修傳一個輔仁大學宗教系的一個研究生,他去找資料寫一個論文,調查這個告陰狀,在我們台灣講告陰狀的,就陽間處理不了的,到廟裡面去告陰狀,告到陰間去。這個在台灣很多,在新莊的地藏庵,他有寫,那邊也有在接收這個案件的。還說地藏王廟、大眾爺廟、城隍廟,根據他的調查,有很多廟現在還有在接收告陰狀的。這個有人告人、人告鬼、鬼告人的,這個有分類的。所以在輔仁大學宗教系,他有找這個資料。這個資料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列印跟大家分享,這個告陰狀。鄧侍郎他就是被帶到這裡來了,到閻王大廳前面。
【見庭有百千萬人。被杻械者。】
『百千萬人』,就很多人。這個『杻械』就是枷鎖,就像現在手銬腳鐐這類的刑具,看到百千萬人都是戴手銬腳鐐。
【王。】
這個『王』就是閻羅王。
【瞋怒欲呵責吾。】
這個王,有十殿閻王。剛才講的那份資料也講,台灣有包公廟,包公聽說現在是擔任第五殿的閻羅王,審理案件。這個王看到鄧侍郎,『瞋怒欲呵責吾』,看到就很生氣,「呵責」,要責備鄧侍郎。呵責,當然也是這個侍郎,可能在生前也造了很多罪業,這個在陰間都有檔案的。這個王根據他造的業,就很生氣,要呵責,責備他。當然責備完之後,就根據他造的業也就判刑了,判罪了。在這個時候:
【爾時。】
就是王正要呵責鄧侍郎的這個時候。
【有一沙門。形容丑鄙。】
鄙陋,很醜陋,『鄙』就是很不好看。
【其形狀「魅-鬼+瓦」頭。前進至廳前。王王遙見恭敬之。從座而起。而合掌胡跪白言。沙門大聖。何故忽來。】
閻王正要呵責鄧侍郎,這個時候有一個沙門(一個出家人),樣子很醜陋,形狀好像鬼魅那個頭,就前進到這個大廳前面。閻王認識這個沙門,就對他很恭敬,趕快起來,而且胡跪合掌,趕快跪下去,『白言,沙門大聖』。「大聖」,那不是小聖,大聖,大菩薩。『何故忽來?』什麼緣故忽然來到這裡?就請問。
【曰汝可曰誡侍郎。是檀越也。欲報其恩。汝可免救。】
這個沙門就對閻王講,『汝可曰誡侍郎』,你給他告誡就好了,給他告誡、警誡,他犯了什麼錯,叫他改過,就不要判他的罪。『是檀越也』,「檀越」就是施主,檀越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施主。他說這個施主曾經布施供養我,『欲報其恩』,我報他供養的恩德。『汝可免救』,你可以赦免他的罪,來救救他。這是這個沙門跟閻王替鄧侍郎求情。
【王白言。業既決定。命食俱盡。此事難有。】
閻王對這個沙門很恭敬,『白言』。「白」就下對上講話,叫白。他說他個人的業既然已經決定了,他自己的定業,他的壽命跟食祿俱盡,『命食俱盡』,都沒有了,壽命也到了,他的食祿也沒有了。這個就是《太上感應篇》講的「算盡則死」,這個算就是食、命,一個人祿盡人亡,這個食祿沒有了。你這一輩子的糧食都吃完了,你的福報都用光、沒有了,那壽命也就要結束了,壽命、食祿都盡了。這個事情難有,很難,這是閻王講他沒辦法。
【沙門曰。我昔於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宮。佛講《地藏經》,就是升到三十三天忉利天宮為母說法。「我昔於三十三天」:
【善法堂中。受佛付屬。能救定業者。諸惡有情。非始今日。況侍郎非重犯罪。豈不救助。】
這一段,沙門就講,我昔於三十三天,在忉利天『善法堂中』,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付囑交代,『能救定業者』。這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三品,我們對照經文第十三品後面,佛付囑地藏菩薩:「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一個付囑。他在忉利天宮,就是我們這裡公案講的「善法堂中」,就在忉利天宮這一會,佛付囑地藏菩薩,不要讓這些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就是一日一夜都不要讓他墮惡趣,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那一進去,「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千萬億劫都出不來。
下面一段經文:「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釋迦牟尼佛給地藏菩薩講,我們這個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煩惱惡習多,縱然偶爾發發善心,很快就退了。我們自己反省,檢討自己,的確是這樣。所以我讀到這個經文,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確就是這裡講的,這個善心偶爾發一發,很快就退了;惡習,是念念增長。如果再遇到惡緣,若遇惡緣就念念增長,外面一誘惑,又開始造罪業。這是說明我們南閻浮提眾生造惡業多,修善少。特別在現前這個環境,惡緣太多,內心有貪瞋痴慢疑這些煩惱,外面有種種的誘惑。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遇到惡緣,惡念、惡業就不斷的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釋迦牟尼佛說,因為是這個緣故,我也是化很多身形,不同的身分,根據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性來度脫。圓頓根性的,跟他講圓頓法;漸次根性,講漸次法;一般人求人天福報,講五戒十善,斷惡修善之法,這個根性千差萬別,佛也大慈大悲都示現救度一切眾生。
下面這一段經文:「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釋迦牟尼佛又交代地藏菩薩說,吾(就是我)今天在這個忉利天,殷勤的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就是指我們現在,「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天道的人,人間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當中他種少善根,就是善根一點點,「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地藏經》前面講,你點一支香、供一點花、供一杯水,這很小很小,一沙一渧。雖然這麼小的善,佛大慈大悲還是請地藏菩薩要擁護是人,擁護他,讓他漸修無上,慢慢的修學無上道,證得無上菩提;「勿令退失」,不要讓他退轉、失去。所以在佛法當中接觸三寶,冥冥當中諸佛菩薩都在護念,都在幫助。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造惡業就必定墮惡趣。所以天人過去世造了惡業,他的天福享盡,惡報現前,也要墮惡道。我們人間,人間福報享盡,造了很多罪業,那也會墮惡道,會隨業報應,落在惡趣,三惡道。「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臨墮趣中,就是說墮三惡道,到那個門口,再一步就進去了,門首。這個眾生如果在還沒有進去三惡道之前,他能夠念得一佛名,能夠念一句佛的名號。這裡當然沒有說要念哪一尊佛,你只要念一尊佛的名號都可以,哪一尊都可以。當然現在念阿彌陀佛的人是最多,當然也有比較少數人念藥師佛的,或者念其他佛,或者你念釋迦牟尼佛。或者念菩薩名,念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這個念的人就比較多,再來就是文殊、普賢、彌勒菩薩,你念哪一尊菩薩,大勢至菩薩都可以。這是念佛菩薩的名號,他能念一尊佛、一尊菩薩的名號。或者他能夠持一句一偈的經典,一句就比較短,一偈就是一首偈,像《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一首偈。如果你能夠持一首偈,或者只會持誦大乘經典一句也可以,一句就更少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只有兩句,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就用你的神力、用你的方便來給他救拔。
所以在佛門種善根,我們都是有善惡交雜,可能造的惡業會比較多,因為我們貪瞋痴很強烈的,如果我們這一生沒有往生到西方,墮三惡道機率非常大。一般有學佛的人,墮到惡道,地藏菩薩比較幫得上忙,因為他畢竟有這點善根。不學佛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他甚至毀謗,那幫不上忙,地藏菩薩很慈悲,要去救他,他不接受。講這個話可能我們大家也不太理解,所以前面有一個公案,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也是一個人他到地獄,看到這一個城裡面都是猛火,裡面千百萬人都在被火燒。有個沙門,也是長得很醜(前面也是地藏像的感應,那是前面講過的),沙門去救了少數人出來,還有很多人,沙門要去幫他遮火救他,他們都沒有反應。這個事情我們學了佛、聽了經,對這個道理就比較能夠理解,為什麼地藏菩薩他進去救,有的人他被救出來了,有的人怎麼喊他都不理地藏菩薩,那就幫不上忙。地藏菩薩他也沒有私心、也沒有偏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都全部要度,但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接受的人就得救了,不接受的人就沒辦法,他幫不上忙。
這個道理,我自己體會到,就是我們道場、佛門,法師講經說法,有少數人會來聽,會接受,佛菩薩他就幫得上忙,有一些人他不接受。我們不要說太遠,就我們這棟大樓,你去調查看看我們這棟大樓,有沒有住戶來聽過我們這邊講一座經的?好像還沒有接到這個信息,或者有一、二個我不知道。就不要說隔壁,就這一棟,我們樓上樓下的。我們樓下那個生意很好,那麼多人進去餐廳,我們這邊佛像就擺在外面,他有沒有想進來看看?菩薩在那邊給他招手,來啊!來啊!他都不上來。所以我看到那個公案,我再看看,陰間跟現在我們人間不是一樣嗎?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所以他願意走進來,就幫得上忙;他不願來,就沒辦法。
所以過去潮州揭陽謝總他辦道德講堂,真的幫助很多人,真的改過向善,真的是從地獄把他度出來,很多人都回頭了。他辦道德講堂就是放光碟,排傳統文化、佛經,包括我二OO六年請北京陳曉旭居士幫我製作拍攝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也列在晚上一堂課,真的度了很多人。有一次我去謝總那邊,他跟我講:悟道法師,度別人比度自己親人好度,自己的親戚那真的是剛強難化,怎麼勸,自己村子的人都不來,都外地來的。他說只要他進來,那就有辦法幫助他;如果他不來,我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佛菩薩大門永遠是敞開的,眾生隨時都可以回頭。障礙都是在眾生這一邊,眾生他有業障,他不能接受。我們這個道場在這裡,縱然他沒有進來,但是佛像擺在外面他總會看一眼吧!走十次就看十次了,這個也是幫他種善根。那個都在門外,還沒有入門;諸位都已經入門了,進到這個門來了。那些是在外面走來走去,還沒有入門。但是我們入門,要進一步登堂,登堂再進一步入室,那你就成就了。
所以世尊再跟地藏菩薩講:「爾時,世尊而說偈言: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殷勤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又念了這一首偈。所以這裡這個公案講的就是,「我昔於三十三天」,忉利天宮,善法堂當中,受佛付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付囑,「能救定業者」。定業是不能轉,但是佛交代,我就是要救這個定業,快要墮惡趣的,他還沒有進去之前趕快把他救出來,就是要度『諸惡有情』,造惡業的有情眾生。『非始今日』,不是現在才開始,佛在世的時候,佛就交代我了,已經很久了。『況侍郎非重犯罪』,這個鄧侍郎他犯的罪也不是五逆罪那麼重,『豈不救助?』五逆罪都要救助,那還犯得沒有這麼重,我怎麼能不救助他?講到這裡,就知道這個沙門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以大神通方便度。下面閻羅王講。
【王曰。大士者。大願堅固。不動如金剛山。須放還人間。食既盡。小豆賜與之。沙門歡喜。引郎手入生路。相別而去。】
閻王就說:『大士』,這是對大菩薩的尊稱叫「大士」,地藏大士、觀音大士。地藏菩薩,『大願堅固』,他的大願力很堅固,『不動如金剛山』。當然地藏菩薩都講了,應該要『放還人間』,但是『食既盡』,他的食祿沒有了,放回去,他沒得吃,也活不了,不能生存。『小豆賜與之』,拿一個小豆送給他,他就有得吃了,可以繼續生存下去。『沙門歡喜』,沙門看到閻王這樣,很歡喜。『引郎』,引這個侍郎,就是牽著他的手,『入生路』,再到陽間這條路,就還陽、還魂了。因為一日一夜,這個身體還沒有爛掉,可以再還魂。『相別而去』,「相別」,沙門就跟這個侍郎告別,要走了。
【郎請沙門。且待須臾。】
侍郎請這個沙門,你稍微等一下。
【救我是誰。不審。】
他說:你救我的,你是誰?我不知道。
【曰汝不知不。我是地藏菩薩也。】
沙門就跟他講:你不知道嗎?我就是地藏菩薩。沙門接著就跟他講:
【汝昔在人間時。路側見我像。都不識知。持置壁中。小兒戲假刻杖頭為像。唯首頭。未有餘相。是故形醜。能憶念不。作是言已。忽然不見。】
沙門就跟他講,過去你在人間的時候,你在路邊看到我的像,你也不認識,不知道這個像是什麼,你就拿回去家裡,插在牆壁當中。小孩子遊戲,『假刻杖頭為像,唯首頭』,就只有頭,身體沒有,只有一個頭形的像。那是小孩子刻的,刻得不好看,『是故形醜』,那個形貌就很醜。『能憶念不』,他說你還記得嗎?你在路邊撿到的那個。『作是言已,忽然不見』,他這個話講完,忽然就沒有看到這個沙門。這是地藏菩薩化身,一個感應。因為他對杖頭那個僧人的像很恭敬,所以他就化那個像來度他,他也是有種這個善根、做這個功德。
【此勝感。】
『勝感』就是這樣殊勝的感應。
【道俗聞者。歎未曾有。】
『道俗』,「道」,出家人、修道人,俗人,聽聞、見聞這個事情,大家都很讚歎,『歎未曾有』,以前沒聽說過,怎麼有這麼殊勝的感應!
【無家壁中。於廄角壁中。】
『廄』是馬舍,牆角當中。
【見杖頭像。杖中分。既以改造刻鏤。以檀木相副。而成五寸像。像放光明照家內。郎。】
就是這個鄧侍郎。
【更造等身像。於中收小像。捨家為寺。號地藏台。遠近人眺望如于市。地藏化導利益。此最而已矣。】
這個像,它只有一個頭,刻得又不好看,他就發心重新來雕刻。只有一個頭,就是再去買那個檀香木,『以檀木相副』,再把它接上去。就像現在你看到有一些佛像、菩薩像剩下一個頭,身體都沒有了,你再找個木頭,請造佛像的工匠把它整理、雕刻,給它接上去,就讓它成為一尊完整的像。「以檀木相副」,就是說再把它接在一起,成為五寸的像。『像放光明照家內』,像放光明照這個家裡面。這個侍郎,『更造』,「更造」就是另外又再造等身像。就是這個只有五寸像,根據那個比例,造一尊像人身高這麼大的等身像,等於人的身體這麼高大的一尊像。『於中收小像』,這個當中再收入小的像。就有大的地藏菩薩像,也有小的。像我們流通處那邊,我那一年生病就發心造這個像結緣,用銅鑄的。《地藏經》講金銀銅鐵都可以造菩薩像。有青銅、有黃銅,還有鎏金的,這個三種像。那個就小小的,一般家庭供奉比較方便。如果道場,或者自己家裡地方比較大,可以供比較大尊的像,一般道場的像都比較大一點。以後雙溪如果有批准,我很早也想造一尊地藏像,就比較大的,讓大家來拜菩薩,也就觀音像、地藏像,佛像。這個侍郎他就『捨家為寺』,他家那個住宅,他就布施出來改做寺院。『號地藏台』,他那個家改做寺院,供養出來做道場,叫「地藏台」。『遠近人眺望如於市』,好像市場一樣,很熱鬧。大家聽到這種感應的事蹟,很多人都來看;來看,也是接引很多人種善根。這是地藏菩薩威神力,化導眾生的一個方便。所以『地藏化導利益,此最而已矣』,這是最殊勝的。
現在地藏菩薩的聖像在台灣、在大陸,甚至在海外,現在科技發達,造這個像,那就更方便了。現在網路上放進去,到哪裡都看得到,手機都能看得到佛像。所以現在我們老和尚的直播台有一個空檔,就是上午九點半到十點,晚上九點半到十點,就是播我領眾念佛的一支香,三十分鐘,祈求息災免難,我就放一尊阿彌陀佛像,圓滿像,就一尊像。大家一面聽佛號,一面看佛號,很攝受,很多同修反映都很好。大家這個時間也可以,歡迎隨喜。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分享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一個公案:
【唐華州慧日寺釋法尚蒙地藏感通記第十一】
這也是唐朝時代,『華州』是在陝西省東部,渭河下游南岸,是現在在大陸上渭南市所管轄的一個市轄區。
【慧日寺釋法尚。行年三十七出家。其家奉法為業。在家昔為遊獵。遊林野。叢中數放光。異之寄騎親見。唯有朽木。長一尺餘。持還家。明日。又見同叢。放光明同前。以簫披叢。一一悉除朽心。全無所有。異之而還。】
這一段是記載唐朝在華州這個地方,有個寺院叫『慧日寺』。「慧日寺」有一個出家人,法號叫『釋法尚』。『行年三十七出家』,三十七歲出家。『其家奉法為業』,他的家都依照佛法,奉持佛法,也是有學佛,他才會出家。但是還沒有出家前,『在家昔為遊獵』,在家的時候曾經去外面郊遊打獵,騎著馬到外面去打獵,「遊獵」。打獵,我們知道,佛門裡面講造殺生業。像我們老和尚他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他年輕的時候跟著父親打獵,連續打了三年。他大概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父親那時候當軍人,管軍械的,拿槍、拿子彈很方便,父親打獵,他跟著去打,打了三年,當然造殺生業就造得很重。這個釋法尚在家的時候也是打獵。『遊林野』,有一天郊遊到外面森林,野外,看到叢林,草叢當中,『數放光』,就是常常放光。『異之』,感覺很奇怪。『寄騎親見』,騎著馬親自去看看,看看那是什麼東西,怎麼一直在放光,常常放光?看也沒有什麼東西,『唯有朽木』,已經腐朽的木頭,『長一尺餘』,長一尺多。這個朽木,他就『持還家』,就帶回家了。『明日,又見同叢』,明天去,同樣那個地方,『放光明同前』,跟前面看到的一樣,又放光明。『以簫披叢,一一悉除朽心』,就把那個草叢撥開。好像我們看到現在很多長草的,長得很高的,一人高的。像以前我們上雙溪,莊行師就是去鑽草叢,那個都是高一人多的草,長得很高,就撥開。「一一悉除朽心」,把它撥開。『全無所有』,什麼也沒看到。『異之而還』,「異」也感覺很奇怪,那裡沒有什麼東西,怎麼會一直放光?他也找不到東西,又回去了。
【後遊獵次。謂前叢放光不異。】
後來又去郊遊打獵,經過那個地方,看到草叢那裡放光,又跟前面一樣。
【心生奇念。取朽木心。置株杌。】
『株杌』,樹木沒有枝的。
【上而還。】
他拿了那個朽木,再把它插到那個地方,都沒有枝了,樹木都腐朽了,插在那個地方就回去了。
【途中遭虎群。馳馬追之。驅射弦斷。探弦袋亦無替弦。猛虎還向。恐怖遁去。馬蹶而落。自謂破嚙。】
這段就是他看到那邊放光,騎著馬出去打獵,騎著馬以前都帶弓箭,帶弓箭射野獸。路途當中遭遇到一群老虎,他就騎著馬去追老虎,『馳馬追之』,就是騎著馬,拿著弓箭射這個老虎。但是這個弦,弓箭那個弦可能拉得太緊斷了,看到他那個袋子,要找一個來替代的弦也沒有,找不到,老虎回頭要來咬他。他就『恐怖遁去』,這個馬就快跑了,『馬蹶而落』,就是他從馬背摔下來,『自謂破嚙』,他自己覺得這下一定被老虎咬了,被老虎吃了。在這個時候:
【失神如夢。】
已經是驚嚇得失神了,老虎追過來,又從馬背掉下來,想這下被老虎咬了,「破嚙」,要被牠咬了。這個『失神』就好像作夢一樣,看到:
【見似沙門人。】
好像有一個出家人,類似出家人。
【來追猛虎等。】
看到這個出家人來追趕那些老虎,追趕那些猛虎。他就:
【問。汝誰。】
你是誰?
【答曰。吾是地藏菩薩。云於叢中見朽木。即吾身也。】
他回答說,我是地藏菩薩。就跟他講,你在那個草叢當中,你看見一尺多那個朽木,就是我的身體。
【曾祖父於斯地。建立寺造我像。寺已破壞。我像朽損。唯有木心。孫形胤故。見我光明。故今救汝。】
這個沙門就跟他講,你的曾祖父曾經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寺院,塑造我的聖像,塑造地藏菩薩像。以前塑造像,都是用木頭去刻的,木雕、木刻的。年代久了,『寺已破壞』,那個寺院年久失修,沒有人管理,寺院也倒塌了,聖像也壞了,破壞了。所以『我像朽損,唯有木心』,剩下木心,剩下那個地藏像的木頭心,外面都腐蝕掉了。『孫形胤故,見我光明』,這個像雖然壞掉了,但是還是能見到我的光明。『故今救汝』,這也是祖宗積德,所以感應地藏菩薩來救他。不然他造惡業,殺生,恐怕被老虎吃掉了。
【云云。】
就是這樣跟他講。
【良覺。】
『良覺』,就是他沒有多久就醒過來了。
【見馬傍嘶而立。】
看到馬站在旁邊嘶叫,站在那裡。
【猛虎不知走去處。】
猛虎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不見了。
【悔責。於前放光所建精舍。朽木粘泥。造地藏菩薩像。正奉法。再續法燈。即慧日精舍是也。】
到這一段就是把這個感應的經過,說明遭遇到這個事情。後來他就很懺悔,很自責,覺得他曾祖父建的寺院,他們後代子孫沒有盡到責任去把它維護下來,讓這個寺院破壞了,連菩薩像都損壞到剩下木頭當中那個心。他就很懺悔,很自責,沒有盡到責任。於是到前面看到放光那個處所,再重新建一個精舍,重新建起來,就在原來的地址再重新建起來。『朽木粘泥』,就是它剩下一根木頭心,木頭心他就用泥把它粘上去。大家如果有去看到我們老和尚家鄉,廬江實際禪寺那個十八羅漢像,那個時候在塑十八羅漢像還沒有塑好我去看過,裡面有木頭竹子當架子,然後用泥土把它粘上去,用泥土,那個叫泥塑的,泥塑木雕,用泥把它黏上去。「朽木粘泥」,用泥把它粘在朽木上面,然後再把它塑造一尊完整的地藏菩薩聖像。『正式供奉佛法,再續法燈』,再繼續他們祖先以前供養佛法這個燈,一直再把它接下去,「再續法燈」。就是『慧日精舍』,後來改成慧日寺。
【法尚七十八。】
他七十八歲的時候。
【其年二月廿四日。造同伴曰。地藏菩薩。來至我舍。】
釋法尚七十八歲那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這個年月日都寫得很詳細。造像的『同伴』,跟他一起塑造地藏菩薩像的「同伴」,就是同參道友,好像我們現在講同修。要造這個像,大家一起發心來造像,有一個跟他一起共同發心造地藏像、建精舍的一個同伴。唐朝那個時代的語言文字、術語名詞,跟我們現在講當然就不一樣,每個朝代都有它不同的術語。這個同伴就是我們現在講同修,我們現在講同修、同參道友,大家同共發心的。跟他造像這個同伴就跟他講,『地藏菩薩,來至我舍』,地藏菩薩來到我家,來到我家告訴我:
【告曰。汝慈氏如來三會說法中。第二會得道人也。今日捨壽。即生忉利天。】
他這個造像的同伴講,地藏菩薩來到我家。地藏菩薩跟他講,『慈氏如來』,就是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佛,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下生到我們人間來,接釋迦牟尼佛之後示現成佛。「慈氏」就是彌勒菩薩,現在他在兜率天內院,後補佛。彌勒菩薩下生到人間示現成佛,他講經說法只有三會。我們做三時繫念都會念「龍華三會願相逢」,就是彌勒菩薩那個時候。第一會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第一會就是度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曾經受五戒的,九十六億;第二會就是度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受三皈依的;第三會就是度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念一句南無佛的,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會遇到彌勒菩薩佛,那個時候得度。這個同伴,地藏菩薩跟他講,他是第二會得道的人,得道就是證阿羅漢,說他是第二會得道的。『今日捨壽,即生忉利天』,這一生壽命到了,就會生到忉利天,將來在彌勒佛那個時候,他是第二會得度的。那就是我們在三時繫念講的「龍華三會願相逢」,就在那個三會,大家得度了,遇到佛了。
【我白大士。】
這個同伴就向地藏菩薩報告。
【天上是五欲境界。快樂無比。迷失菩提心。又欲期後佛。時仍是久。唯願往生西方安樂世界。】
他這個同伴就向地藏菩薩報告,他說生到忉利天那麼享福,『是五欲境界,快樂無比』,人享樂就容易迷失菩提心。要等到後補佛,那時間還很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還那麼長。他說我不想等那麼久,我現在發願要『往生西方安樂世界』,要去西方見阿彌陀佛比較快。可見他這個同伴很有善根的,知道要願生西方安樂世界。
【菩薩言。此亦隨所願。】
地藏菩薩跟他講,隨你所願,都滿你的願。你願意等到彌勒佛下來,就等到彌勒佛下來;願意現在往生西方,就現在往生西方,都隨你的願。
【若欲生淨土。當念阿彌陀佛。一日一夜。專心念佛。即往生。】
地藏菩薩跟他講,如果你想要這一生就要往生西方淨土,你應當念阿彌陀佛念一天一夜,一天一夜專心念佛,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就可以往生到西方了。
【聞此至告。從昨日。專念西方佛。只今往生淨土。言已。合掌向西方率。見者皆謂。地藏菩薩。放光還淨土希瑞也。但見者。十人二三也而已。】
他這個同伴,就真的聽地藏菩薩講的,專心念一天一夜的阿彌陀佛,要往生淨土。念一天一夜,就給法尚告假,他說他要往生到西方去了,說完,『合掌向西方』,就往生了。看見的人都講,『地藏菩薩,放光』,法尚這個同伴還歸淨土了。他要往生西方淨土,他不想等那麼久,等到彌勒佛下來,時間太長了,這段時間又迷惑顛倒,他不想耽擱那麼久,要往生西方趕快去作佛,地藏菩薩也滿他的願。但是見到的人,看到這個瑞相的,十個人有二、三個人看到。這是各人善根的問題,各人善根福德因緣,所以有的人看到,有的人業障比較重,看不到。
好,這個公案我們學習到這裡。下面第十二,第十二我們下星期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平安吉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