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像靈驗記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8/4/16 中國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 檔名:WD14-010-0002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我念一句,大家跟我念一句,我念完之後,大家再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
《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卷第一。尊敬的諸位法師、我們齋主吳董、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晚上悟道在此地,繼續跟大家來分享《地藏菩薩像靈驗記》。這份資料是從《大藏經》裡面找出來的。找這份資料,這個因緣是去年十一月中,我到澳洲去小住半個月,在圖文巴我住的精舍,有一天晚上睡覺做了個惡夢,後來醒過來,我在書架上看到一本《地藏感應記》這本書,就想到來流通這本《地藏菩薩感應錄》,來跟大家結緣。
在《地藏經》裡面,講夢境講得最詳細。夢境有自己業障發想的,有求超度的,過去生、今生的家屬,以及有緣的眾生,《地藏經》裡面有很清楚明白的經文。這份資料是從《大藏經·卍續藏》節錄出來的,記錄的感應公案大多數是唐朝時代的,就是唐以後,或者當時的人記錄的。這次清明在香港,我們參加祭祖繫念法會,在還沒有做法會之前,悟道也跟幾位同修在香港房間客廳裡面跟大家分享這個《靈驗記》,當時也有錄影,在香港把前面的五個公案跟大家簡單的分享。
今天中午在阿彌陀佛大飯店吃飯,就想到明天我們飯店內部對員工做一場清明祭祖的繫念法會。清明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掃墓祭祖的節日。在我們中國傳統民曆,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有兩個節氣,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十五天。今年戊戌年,清明在國曆四月五日這一天,每年都是這一天,是清明的第一天。我們傳統民曆,每年清明的日期就不一樣,但是國曆都是一樣,清明這一天是四月五日,每一年都是四月五日。四月五日到四月十九日這個十五天,我們傳統民曆是二月,二月二十到三月初四。今天是三月初一,今天是初一,到三月初四,這個十五天都叫清明節,這個十五天就是清明季節。今天還是在清明節當中,明天做這個法會也是屬於清明節祭祖繫念法會。
掃墓祭祖,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孝道的精神,教人不要忘本。為什麼每一年要去掃墓,要拜祖先?就是怕我們忘記了,把祖先給忘記了。在《論語》裡面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個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教育辦得好,辦得成功,這個世間就不需要軍隊、警察,因為人心都歸厚了,大家都不自私自利,都會為別人著想,世界就太平。可見得祭祖掃墓的意義非同小可,非常重要。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世界這麼動亂,都是沒有這個根本的教育。沒有這個根本教育,人心很壞,都是自私自利,競爭、鬥爭、戰爭,都是自私自利,所以搞成這個世界愈來愈亂,天災人禍愈來愈多,一年比一年嚴重。關鍵還是沒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教育的根就是孝道,所以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俗話講「百善孝為先」,因此教孝就是第一重要的,是根本;沒有這個根本,枝葉都不能生長。樹要有根、要有本,它才能生長。因此我們就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它的根本是在教孝。所以《論語》裡面講「仁之本與」就是在孝。仁是仁慈,我們佛法講慈悲,它的根源在哪裡?就是從孝產生的。
講到孝,我們知道世間儒家孔老夫子有著了一部《孝經》,世間的孝。我們佛教,佛門裡面也有孝經,這個孝經,我們佛教界,在中國佛教大家公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我們佛門的孝經。所以在這個清明祭祖的時節,我們佛教也必定要把佛門這個孝經來為大家講解說明,我們佛門怎麼去盡孝,詳細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
佛門修學跟世間儒、道修學一樣,都是以孝為基礎。我們中國四大名山,就是一個具體的表法。大家都知道,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這個四大菩薩,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曾經對悟道講過,就好像四根柱子,我們房子有四根柱子。第一個就是地藏,地藏他是基礎,顧名思義,地就是地基。好像我們蓋房子,你要先打地基,你要有地你才能蓋;沒有地,那你房子蓋不起來,一切萬物也不能生長,沒有地,這些統統沒有,可見這個地是第一個。有了地,才能往上發展。好像我們這個大樓一樣,你有地基,地基打好了,那才能往地面上蓋一樓、二樓、三樓,甚至蓋一百多層的,才能往上發展,沒有這個地基就做不成了。所以佛法用這個地來比喻、來表法。我們修學佛法也要有地,那什麼是佛法的地?就是孝親尊師,孝就是基礎,不管你修任何一個法門,都需要這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所有一切法門,包括不是學佛的,世間善法也是一樣,都必須修學這個共同科目,這是共同科目,這個共同科目就是要先修孝,從地藏學起。所以四大菩薩,第一個我們要學地藏菩薩,學地藏菩薩的孝親尊師;有了這個基礎,再提升學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再學文殊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再學普賢的大行,十大願王,那是成佛了,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成佛了。所以這個四大名山就是很具體一個表法,這四個是大家必修的共同科目,孝敬、慈悲、大智、大行。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了解。
我過去也常常聽我們淨宗同修講,我們念佛人不修地藏法門。他這個話對不對?什麼叫地藏法門?地藏他表什麼法?他表孝親尊師。那念佛人就可以不用孝親尊師了嗎?如果可以不用,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也就不必要講淨業三福了。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要「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有了第一福的基礎,才能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你才有資格做三寶弟子。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實在講,沒有資格受三皈依;有了第一福的基礎,再受三皈依,就真的得到三皈。有了三皈才能受戒,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才「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第二福。出世間佛法從三皈依開始。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出世間的二乘福,聲聞、緣覺;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菩薩福。這三福就像三層樓,第一層人天福,第二層出世間的二乘福,第三福是入世的大乘菩薩福。
佛在《觀經》給我們講,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每尊佛,修學成佛修的法門不一樣,都能成佛,但是這個共同科目,基礎,都一樣的,都是必修的共同科目。有了這個共同科目的基礎,你要選修哪個法門,隨各人的根器自己去選擇,都能成就。換句話說,沒有這個基礎,修什麼法門也得不到成就,因為沒有基礎,沒有地基。所以根本就是第一福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在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法之前,先給她講要先修三福,後面再給她講怎麼念佛,十六觀都教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所以修任何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管修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都是跟佛法結結緣,這一生也很難有所成就,這個我們必定要認識清楚。
講到這個孝,學問很大,你看《論語》裡面講,孔子的學生,每個人問孝,夫子的回答都不相同。可見得這個孝,實在講,從人天一直到成佛,無非修的都是孝道。成佛是孝道的圓滿,後面修的統統是落實第一句「孝養父母」,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地藏菩薩代表的就是佛門的孝,孝敬,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意義,所以說念佛人也必定要孝養父母。怎麼孝養父母?具體的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他講的就是孝,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所以我們中國佛教,清朝末年、民國初年,著名的律宗祖師弘一大師,他有一篇演講錄,這個名稱叫「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我記得在十幾年前,我在澳洲悉尼淨宗學會講過一遍,這弘一大師他講的。他在哪裡講?在福建永春講的。這個演講錄,我建議大家也可以看看,的確補助我們修淨土。他講的非常有道理,他都根據祖師大德的經典來講的,所以弘一大師他不是隨便講的,他也都是有根據的。
在清明季節,我們來跟大家學習學習有關地藏菩薩的靈驗事蹟,也是略盡我們一點孝思,孝心的思想。在香港跟我們幾個同修在我那個房間的客廳,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今天我們就接著香港講的。香港我們是講到《靈驗記》的第五個公案,我們今天從第六個公案再接著講。請大家翻開《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我們從「空觀寺」看起:
【空觀寺僧定法】
唐朝有個寺院叫『空觀寺』,空觀寺裡面的僧人,他的法號叫『定法』。
【摸寫地藏感應記第六。】
【空觀寺釋定法。同僧俊摸寫地藏感應。於此菩薩。偏生歸憑誠。每月齋日摸寫。禮拜供養。現身祈請見菩薩應形。三年已滿。無奈何事。】
這第六個感應。空觀寺這位僧人『釋定法』,他『同』,「同」就是跟著這個『僧俊』,「僧俊」也是一個出家人,『摸寫地藏感應』,「摸寫」就是畫畫,就是畫佛像。現在有很多人會畫佛像,畫畫的,畫佛像。他們兩位僧人都一起,同就是在一起摸寫,畫地藏像,有感應。『於此菩薩,偏生歸憑誠』,就是對地藏菩薩,「偏」就是特別,特別偏向地藏菩薩,生起皈依、恭敬至誠心,這就是跟地藏菩薩有緣。
我們往生蓮位供的是江老師畫的地藏菩薩像。他早期是雪廬老人李老師勸他要畫「地獄變相圖」,當時他說地獄很恐怖,都沒畫。一直到雪廬老人往生多年,在二OO三年,我們淨老和尚再勸他畫「地獄變相圖」,他就想到老師當年勸他畫,也就去滿這個願。畫好之後,他做了一個夢,夢到地藏菩薩,好像他參加了一個會議,所以他在夢中那個形像,他醒過來就把他畫出來,就是我們現在後面供的這一尊。所以他這個是在畫「地獄變相圖」之後畫的。江老師也是我們此地福州人,早年跟父親,跟國民黨到台灣去;他很小,十歲就到台灣去了。
當時這個釋定法,他們也喜歡畫地藏像,而且在每個月齋日都在畫。齋日一般初一、十五,《地藏經》講的十齋日,一個月有十天。都是在齋日來畫,『禮拜供養』。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他們應該不只畫一張,應該也畫很多,畫了很多,供養給別人。畫好了就禮拜,就來供養,燒香供養。『現身祈請見菩薩應形』,就是現前就希望菩薩示現給他們看看,求菩薩來現身給他們看。『三年已滿,無奈何事』,就是三年過去了,但是好像也沒看到,感覺也無可奈何,好像沒感應。
我們再看下面:
【有小沙門。投宿寺廊間。定法聞此言。敬出問訊。說一兩言。忽然不現。人異之。問定法曰。客沙門何等言。曰沙門爾言。妙願已滿。意氣何短。云云。】
這一段就是他好像沒有看到地藏菩薩現身,就感覺很無奈。有一天有個小沙門,出家人(小沙門大概就是像小沙彌一樣,年紀很輕,十幾歲),『投宿寺廊間』,「投」就是掛單,我們現在講掛單,就是住宿,在這個寺院的走廊那裡。『定法聞此言』,定法聽到有小沙門來掛單,住在寺院,他就很恭敬,出門來問訊。這個問訊,我們佛門講問訊,就是一個動作,就問候,你從哪裡來?要去哪裡?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問訊就包括這些。他出來問訊,跟他對話,『說一兩言,忽然不現』,說了一、二句話,不是講很多,這個小沙門突然就「不現」,不見了。『人異之』,住在寺院的人知道這個事情,都感覺到很奇怪,「異」就是感覺到很奇怪。『問定法曰,客沙門何等言』,就問釋定法,這個沙門,來掛單這個客人,他講什麼話?定法就講,『曰沙門爾言,妙願已滿,意氣何短,云云』,就是說你的妙願已經圓滿,「意氣何短」就是為什麼嘆氣無奈?
【聞者皆云。】
寺院的人聽到定法這麼講,都說:
【汝憂見地藏。不念出要。故菩薩現身。而言意氣何短。定謂應現。發菩提心。欣求無上道。】
在寺院裡面聽到的人就給定法這個僧人講,說你憂慮的就是沒有看到地藏菩薩。你想見到地藏菩薩,但是沒見到,你心裡就很憂悶、憂慮。你只是想見地藏菩薩,『不念出要』,這句話就很重要了。你見到地藏菩薩,你不念出要,什麼叫「出要」?出離六道生死這個重要的事情,你沒有想到這個事情。你只是想見地藏菩薩,你沒有想到要出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重要的事情。所以出家人為了什麼?不是出了這兩扇大門的世俗家門,出家主要是出生死家,出六道輪迴之家,出煩惱家,這個叫出要,出離世間重要的事情。『故菩薩現身,而言意氣何短』,意氣何短就是志氣怎麼這麼短,只是想見地藏菩薩,你都沒有想到要怎麼去出離生死輪迴,無常到了怎麼辦?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沒想到,只是想見地藏菩薩。他有這個誠意,也感應地藏菩薩來給他開示,菩薩現身,給他開示。「而言意氣何短」,意氣怎麼這麼短淺,眼光這麼短淺。
【定謂應現。發菩提心。欣求無上道。】
這個釋定法知道地藏菩薩來給他指點,給他開示,他就『發菩提心,欣求無上道』。關鍵在「發菩提心」,修什麼法門都要發菩提心,我們念佛也不例外,一定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就不相應。所以要「發菩提心,欣求無上道」。
【果感夢云。前沙門者。是地藏菩薩也。汝求現見我身。不發菩提心。是故覺悟汝。】
地藏菩薩也是在夢中給定法開示,說前面去掛單那個小沙門就是地藏菩薩化身應現的,菩薩現身。『汝求現見我身』,他說你求現在要看到地藏菩薩的身相,『不發菩提心』,只是想看到我這個身,你沒有想到要發菩提心。『是故覺悟汝』,因為是這個緣故,所以示現,讓你覺悟。所以菩薩示現,主要對眾生有幫助,就是要指點眾生發菩提心,讓他覺悟,幫助他覺悟。如果菩薩示現,對我們覺悟沒有幫助,示現也沒有什麼意義,這個一定要懂。「是故覺悟汝」,因為是這個緣故,所以來覺悟你,讓你覺悟。
【摸寫我身巨多。永不墮三惡道。】
『摸寫』就是說畫地藏菩薩像,畫得很多。以前印刷術不發達,現在江老師畫一張,我們去印,那個幾千張、幾萬張都出來了,複製得很多。以前畫一張只有一張,所以他要供養很多人,就要畫很多張。所以他這裡講『巨多』,就是畫很多,常常畫。畫這個像有功德,有功德就是『永不墮三惡道』,你永遠不會墮到三惡道去,在六道裡面就是生到人天善道,不會墮三惡道。菩薩跟他講(菩薩跟他托夢),你這生壽命到了,
【捨壽生都卒天。】
這是翻譯的法師不一樣,用的字不一樣,就是我們一般講兜率天。因為這個叫音譯,從印度的梵音,用中文接近的音去給它翻過來。就像我們現在講美國總統,大陸翻譯叫特朗普,台灣翻譯叫川普,四川的川、普遍的普,大陸叫特朗普。在古代翻譯經也叫音譯,沒有翻意思,翻它的音。所以這裡我們看到,我們平常說兜率天,這裡看到『都卒天』,你就知道那個「都卒天」就是翻譯的法師用的字不一樣。所以經典,你看玄奘法師翻譯的叫「苾芻」,鳩摩羅什翻譯叫「比丘」,比丘跟苾芻是同樣一個意思,音譯,用字不一樣。所以『捨壽生都卒天』就是生兜率天,我們平常都習慣念兜率天。
【慈尊下生日。】
『慈尊』就是彌勒菩薩,慈氏。
【當得說佛記。】
『當得說佛記』就是授記,佛來授記。這也很殊勝,他畫地藏像,永不墮三惡道,《地藏經》講的就是這樣,有相應,不會墮三惡道。壽命到了生到兜率天,到彌勒內院跟彌勒菩薩在一起修學。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從兜率天降生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示現成佛,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平均是兩萬歲,增劫,人的身體很高大,壽命長,就是當時人的福報大,因為大家都修十善。現在的人都造十惡,所以壽命短,身體小,體質不好,災難多,就是造十惡。我們現在是減劫,一百年減一歲,就是一直造十惡,一直減,減到十歲,十歲是一個底限。那個時候到一個極端,我們中國老祖宗講「物極必反」,人惡到極處,他又回頭再慢慢修善。一百年再增加一歲,慢慢修,慢慢增,增到八萬四千歲。善到極處,又到一個極端,頂端,慢慢又造惡業,又慢慢減,一增一減就是一劫。我們現在是減劫,彌勒菩薩下生的時候是增劫。
如果我們這一生,念佛沒有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要等彌勒菩薩來了。所以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第一時我們唱佛寶讚,「龍華三會願相逢」,就是你這一生如果不去西方極樂世界,,希望龍華三會我們再碰面。龍華三會,彌勒菩薩降生在我們人間,這個地球上,人壽兩萬歲,講經只有講三會;我們這個時期是釋迦牟尼佛,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很多會。世尊講經的會,人多少就不一定,有多有少;彌勒菩薩三會,每一會人都很多。第一會,度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受五戒的,沒有成就、受五戒的。在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現在這個階段,受五戒,沒有成就,也沒有往生西方,在六道輪迴,輪迴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輪到人間來了,碰到彌勒菩薩,那個時候才得度,證阿羅漢。第一會度九十六億人,在釋迦牟尼佛會下受五戒,沒成就的。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就是在釋迦牟尼佛度化的時期,就一萬二千年當中受三皈依的,皈依三寶的,也是沒有成就,也沒有往生的,在龍華三會第二會得度。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就是在釋迦牟尼佛會下念「南無佛」的,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佛」,反正有念到佛的,也沒有往生的,要等到龍華第三會得度。所以現在念佛,後面都會有結果的,所以多勸人家念佛。這個就是「龍華三會願相逢」,這個三會,度的人很多。如果修得好的人,他生到兜率天,他就是跟著彌勒菩薩一起來。
【我隨順汝。如影隨形。如水隨器。寤感淚如雨。即捨衣缽資。作等身像。彫像身中。收多年摸寫像。禮拜供養。像放光明。靈驗揭焉也哉。】
定法當然非常感動,地藏菩薩跟他講,我隨順你的願望,『如影隨形,如水隨器』,隨時都是在護持你的。他夢醒過來,感動得眼淚像下雨一樣,就捨掉他的衣缽,做衣服、買缽的錢,這個錢他去做等身像,就是造地藏菩薩像,跟我們人的身體一樣的、相等的一個像,這叫等身像。雕像當中,他還是收很多他畫的地藏像,也來禮拜供養,這個像也很有靈感,『像放光明,靈驗揭焉也哉』,就很靈驗,很有感應。我們起心動念也都有感應。
這是「空觀寺僧定法摸寫地藏感應記第六」的公案,我們接著再來看第七個公案。
【唐居士李信思奉地藏免鬼難記第七】
【唐居士李信思。瀘水人也。其家男女。為惡鬼被擾惱。三十餘人。不覺痛臥。或吐赤血。或多悶絕。時信思憂惱。對僧問救脫方軌。沙門良久思惟。而告之曰。昔如來在世。摩竭提國毗富羅山下。橋提長者家門。被腦惡鬼。脫其精氣。其家五百人。並皆悶絕。而不覺悟于旬日。爾時。地藏菩薩。遊化諸國。至長者家。生大悲心。說咒救之。一時皆得除愈。汝依彼法。須歸依地藏尊。時思歡喜。簡美泉失圖其像。已來五十年中。瀘水縣免病怖。其靈像見在而已。】
唐朝那個時代記錄的文章文法,就是每個時代有它的寫法,漢朝、隋唐、五代十國、宋,一直到我們現在,這些文法的寫法都有點不同。我們從這個地方知道,這是『唐』,就是唐朝,我們知道是發生在唐朝就可以了。唐朝有個居士(在家皈依三寶的叫居士),姓李,叫『信思』。『瀘水人也』,這個瀘水,在唐朝是叫瀘水縣,後來到民國是瀘水市。這是在雲南,雲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區,少數民族。這個李居士住在雲南瀘水,瀘水市這裡的人。這個李居士他們家被惡鬼來擾亂,他們家有『三十餘人,不覺痛臥』,「不覺痛臥」就是昏迷不醒,全身痛,臥就是爬不起來。『或吐赤血,或多悶絕』,或者吐紅紅的血,「赤血」就是紅血;還有很多人「悶絕」,就是暈倒、昏倒了,醒不過來。『時信思憂惱』,這個李居士他們家裡三十幾個人都這樣,被惡鬼來惱亂,他就很憂慮、很煩惱。這個我們也可以理解,我們家裡不要說三十幾個人這樣,一個人有問題,你都心裡就很憂慮了。
遇到這個事情,他當然就到寺院去問僧人,問出家人。『對僧問救脫方軌』,他就請問僧人,怎麼解救他們家被惡鬼來惱亂的問題。『沙門良久思惟,而告之曰』,這個出家人想了很久,然後就告訴他,告訴李居士,說『昔如來在世』,「昔」就是過去,釋迦如來在世的時候,在印度『摩竭提國』。印度在古時候,佛那個時代,也是像我們中國周朝那個時候一樣,小國家很多,八百諸侯,印度它也是很多國家。有一個國家叫「摩竭提國」,有一座山叫『毗富羅山』,山下有個長者叫『橋提』,橋提長者的家門也是被惡鬼來惱亂,『脫其精氣』。橋提長者家裡五百人『並皆悶絕』,他是五百個人都昏迷不醒。『而不覺悟于旬日』,「旬」就是十天,十天都昏迷不醒。『爾時』,就是那個時候,『地藏菩薩,遊化諸國』,地藏菩薩到每個國家去教化眾生,到橋提長者的家裡看到這種情況,生起大悲心,『說咒救之』,說些咒語解救他們這家人。『一時皆得除愈』,就是大家都好了,惡鬼就走了。
這個僧人跟李居士講這個公案,佛陀時代也有發生這個事情。他說『汝依彼法,須歸依地藏尊』,他說你也可以依照這個方法,必須皈依地藏菩薩,求地藏菩薩來加持,讓你家這個惡鬼趕快離開。『時思歡喜』,就去找地藏菩薩的圖像來供養、來禮拜,求地藏菩薩加持,果然他們家這些人都好了,惡鬼就離開了。『已來五十年中,瀘水縣免病怖』,就是他這個縣的人都避免被惡鬼惱亂這種病的恐怖。『其靈像見在而已』,古代的字,這個「見」跟我們講現在的「現」,它是通用的。看見的「見」跟現在的「現」,在古字是通用,所以古字,有時候你看到這個字,它念「現」。
我們再看第八個公案。
【開善寺地藏救地獄眾生感應記第八】
【鍾山開善寺。有地藏菩薩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多年不識誰所造。】
這段開頭就是講鍾山這個地方,鍾山就是現在浙江省上虞這個地區。當時唐朝時候,當時有個寺院叫開善寺,這個寺院有一尊地藏菩薩的聖像,『高三尺』,高度有三尺高,全身『通光』,加上這個光,『四尺五寸』。因為畫地藏像也有畫背光的,有的是沒有畫光,像後面江老師畫的這尊,是畫後面有圓光,頭部後面有圓光。『多年不識誰所造』,很多年了,不知道是誰造的,這個像誰造的不知道。
【後揚都督鄧宗。】
『後』,以後。『揚都督』,都督是在漢朝那個時候一個官的名稱,是軍隊當中的監察官,叫「都督」。我們大家如果讀過《三國演義》,以前我小時候喜歡看漫畫,看《三國演義》,周瑜周都督,都督就是軍隊當中的監察官。『後揚都督鄧宗』,這個都督叫鄧宗。
【行年六十一。身有微疾取死。其心上暖。不發葬事。一日一夜蘇。悲哭無言。被扶子孫。前詣於開善寺。謂僧曰。此中地藏菩薩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頗壞在。不欲禮拜供養。諸僧不知所在。依鄧宗言。尋諸聖像中。既謂如言像。頭禮敬。白僧欲請此像。僧問所懷。】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後揚都督鄧宗」,『行年六十一』,就是他六十一歲那一年,『身有微疾取死』,身體有個小毛病,就死了。死了就是沒有在呼吸,現在一般醫院講,判他腦死,沒有在呼吸。但是他這個心頭上面還有一點暖氣,暖暖的。『不發葬事』,就是沒有入殮,因為他心頭上,家人給他探,那個心上還有暖氣在,所以不發葬事,沒有給他埋葬。『一日一夜蘇』,經過一天一夜,又醒過來了。古人這個事情很多,雖然沒有呼吸,他並不是馬上就把他裝入棺材。像現在就很快,在醫院一斷氣,馬上送冰櫃冰起來,他要還陽也沒機會了。所以照佛門的規定,照古禮是三天之後才能入殮,入小殮,大殮一個星期。現在我們念佛人知道要助念,家屬有學佛的人知道這個常識,一般不學佛的人不知道這個常識。人也是有再醒過來,『悲哭無言』。一日一夜,他又活過來了。
這個事情古代也有,現在也有。就在我們以前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就有一個同修,她的爸爸病了,醫院說眼睛都不動了,沒有呼吸了,送回家助念。很多同修就去助念,助念到三更半夜,他又忽然爬起來了,那些膽小的同修嚇得都跑回家了。爬起來,又要抽菸,又要吃稀飯,這是真的。另外我一個師弟,他的媽媽也是一樣,也是在醫院,醫生用那個筆來,用什麼給她弄眼睛,用手電筒照都不會動,送回家助念,人死了,帶回家助念。念了一個晚上,助念的同修去,說念到半夜,那個腳在動;他已經給她穿壽衣,壽鞋都穿上去了,結果腳又在動。念到半夜就坐起來了,坐起來說要吃稀飯。所以我看到古代的公案,看看現在,現在也有。所以我們現在淨宗這個助念是對的,是絕對正確的。人一斷氣不能馬上送冰櫃,萬一他壽命還沒到,他還要活過來;你把他送冰櫃,他就沒辦法了。
一醒過來,他就「悲哭無言」,很悲傷,哭得話都講不出來。『被扶子孫』,子孫就給他扶起來,叫這些子孫要帶他去,『前詣』,「前」就是前往,「詣」就是去拜訪。去哪裡?就去開善寺。去開善寺幹什麼?去找開善寺的僧人,說你們寺院當中有一尊地藏菩薩的聖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這個像在你們寺院裡面,要前往禮拜供養,『欲禮拜供養』。問僧人,寺院的僧人,『諸僧不知所在』,這個像在哪裡不知道,我們沒有看到一個什麼三尺高、通光四尺五寸的像,僧人不知道,「不知所在」,不知在哪裡。但是鄧宗死去再活過來,他記得很清楚,他就跟這個寺院的僧人講在哪個地方。『依鄧宗言,尋諸聖像中』,找到這個像,『既謂如言像,頭禮敬,白僧欲請此像』。找到這個像,當然很激動,頂禮、禮敬。「白」,白(音帛)就是稟白。這個字是破音字,不是念白,白是顏色才念白,黑的、白的,講話是動詞,念帛。白僧,下對上叫白,上對下叫告。告訴你,告,上面對下面人講話;下面的對上面的講話叫白。鄧宗應該也是學佛的人,所以對出家人很恭敬,恭敬三寶,「白僧欲請此像」,他要請這尊地藏像,請回家供養。『僧問所懷』,「所懷」就是說,你請這個像幹什麼?你是什麼目的,為什麼要請這個像?下面他的回答:
【答曰。吾死。忽見四品官人。被責到大城門。一時彷徨。官人入城。暫時出來。語吾。汝可參廳前。即詣王前。王曰。汝不可死。又奉法以為家業。早當還人間。但冥途可恐怖。人不知之。汝欲見地獄否。曰欲見之。即召綠衣官人曰。汝將鄧宗地獄。示苦具相。便從官人出城。赴東北方。五六里計。有大鐵城。開閉以鐵扉。漸近見之。城中猛火洞然。迸火如鍛。百千罪人。在中受苦。時有一沙門。入獄防禦猛火。教誘罪人。火燄暫息。又前進到鐵城。十八地獄在其中。其受苦之相。不可具說。沙門在其中。教誡罪人同前。一一巡撿方還。沙門從地獄而出。語曰。汝知吾否。答不可知之。久云。吾是開善寺之地藏菩薩也。昔沙門智藏法師弟子智滿法師。為救三途眾生受苦。刻雕吾像。吾聽祈請。每日一時。入十八地獄。無量小地獄。教誡示導。宿種強者。發心昇出。次弱者。種出惡因。最下微弱。乃至斷善邪見無善者。不覺不知。了無出心。若在人間。善根微弱者。易可往化度。若人入惡道。聖力無能。如木石故。此等不覺者。待後出時。若微強者。初入之時。可發悔心。汝奉法力。免地獄苦。早還人間。宜告此事。】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大段就是他講到地獄的事情。僧人問他,為什麼要請這尊地藏像?鄧宗就回答,『吾死』,我死去了,忽然看到有一個四品的官人。他被帶到一個大城門,一時也很恍惚,跟著這個官人入城,進入這個城裡面。『暫時出來,語吾』,這個四品官人就跟他講,『汝可參廳前』,他說你可以到大廳前面,『即詣王前』,就是去見閻羅王。『王曰,汝不可死』,說你現在還不可以死,你的壽命還沒有到。『又奉法以為家業,早當還人間』,「奉法」就是奉持佛法,以為自己的家業,也就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你應當「早當還人間」,你要早點回到人間去,你壽命還沒到。『但冥途可恐怖,人不知之』,閻羅王跟鄧宗講,但是冥間地獄是很恐怖的,一般人他們不知道。『汝欲見地獄否』,他說你想要看到地獄嗎?『曰欲見之』,鄧宗回答說他要看。『即召綠衣官人曰,汝將鄧宗地獄』,「召」就是召見,穿綠色衣服的做官的人,「汝將鄧宗」,汝將就是你帶,你帶著鄧宗去看地獄,『示苦具相』,讓他去看看地獄受苦的相狀,具體的情況。
『便從官人出城』,便隨從這個四品官人出城門。『赴東北方』,大概走了五、六里路程,看到一大鐵城,『開閉以鐵扉』,這個鐵門開跟關有兩扇門,「扉」就是兩扇門,那個門不是一扇的,兩扇的。『漸近見之,城中猛火洞然』,漸漸靠近,看到城當中「猛火洞然」,就是看得很清楚,那個火燒得好像在煉鋼一樣。『百千罪人,在中受苦』,看到「百千罪人」,很多罪人在這個城當中受巨大的苦。『時有一沙門,入獄防禦猛火』,這個時候有個出家人進入這個地獄去防禦,預防猛火。『教誘罪人』,去教導、誘導這些受罪的人,看到這個大城裡面的火燄暫時就停息下來。『又前進到鐵城』,又往前進,到這個大鐵城裡面,看到『十八地獄在其中,其受苦之相,不可具說』,那個受苦說不出來的。『沙門在其中,教誡罪人同前』,就跟前面一樣,一直教導這些罪人。『一一巡撿方還』,就是周遊地獄。
看到『沙門從地獄而出』,這個沙門從地獄出來,『語曰,汝知吾否』,就跟鄧宗講,他說你知道我是誰嗎?『答不可知之』,他說我不知道。『久云』,過了很久,這個沙門就跟他講,『吾是開善寺之地藏菩薩也』,他說我就是在開善寺那一尊地藏菩薩。『昔沙門』,「昔」就是過去,有個沙門叫『智藏法師』,智藏法師他有個弟子『智滿法師』,『為救三途眾生受苦,刻雕吾像』,為三途眾生雕刻地藏菩薩的聖像。『吾聽祈請』,「聽」就是允許,地藏菩薩就滿智滿法師的願。智滿法師雕這個像,就祈求地藏菩薩慈悲,救三途眾生離地獄苦,發這個願。三途就是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眾生受苦,雕這個像,請求地藏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把三途惡道眾生從三惡道救出來,生到人天善道來。
地藏菩薩就答應了,『每日一時(古時候,印度的一時是現在四個小時,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一時是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天就有一個時候,地藏菩薩就從開善寺去,『入十八地獄(十八地獄是大地獄),無量小地獄』,去教誡開示,引導這些受苦的眾生出離地獄。『宿種強者,發心昇出』,就是過去生,在生有學佛,一時糊塗,造了惡業墮地獄,他宿世種的善根很強,地藏菩薩一去教化,他馬上就「發心昇出」,昇就超昇,他就出來了。『次弱者』,善根比較弱一點的,『種出惡因』,他出離這個惡因就時間比較晚一點。『最下微弱,乃至斷善邪見無善者,不覺不知』,「最下微弱」就是他沒有善根,善根很薄弱,或者沒有善根的,或者邪知邪見的,地藏菩薩這些話他沒感覺。『了無出心』,他沒有那個心要出離,怎麼勸、怎麼講,他都沒有感覺的。
講到這個公案,『若在人間,善根微弱者,易可往化度。若人入惡道,聖力無能,如木石故』,好像木頭、石頭一樣。人沒有善根,你就幫不了他,佛菩薩也幫不上。我們看到地獄眾生這樣,我們在人間看到不都是這樣嗎?你勸人家來學佛,他要來嗎?你去勸那個人,那個人不相信,你就想到這句「不覺不知」,他沒感覺,沒善根。二OO八年我們在廬江實際禪寺做百七繫念,我們是住在縣城的金剛寺,每天下午都坐車到實際禪寺做法會。有一天我們幾個悅眾法師帶了些佛卡,車開到路邊有個推車的,就送佛卡給他,那個推車的看到出家人就趕快跑,一面跑一面喊:「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那你看到這樣的人,你再想想這個地獄,地藏菩薩去教,他就沒有善根,他不能接受。你要去救他,他跑給他追,這樣大家可以體會了。在這個人間,有一點小善根還可以幫助他,善根微弱還可以幫他提醒,如果善根微弱墮到地獄,那也很難。所以『初入之時,可發悔心』,如果剛剛進去,發懺悔心,還可以很快會出來。『汝奉法力,免地獄苦,早還人間』,地藏菩薩給他講,你奉這個法力,可以避免地獄之苦,早一點回去人間。『宜告此事』,他就說你要回到陽間,要把這個事情告訴陽上的人,讓他們知道地獄的情況,避免墮地獄。
【即舉目瞻仰沙門。身是三尺。通光摧壞。又授二偈曰。若在人間可修道。闡提有心尚可發。若入惡道業已熟。心無分別不可救。如衰老人欲進路。若動其足扶易進。若臥不動力不及。眾生業定亦復然。說偈忽然不見。】
這首偈,我們可以把它抄下來,這首偈非常重要。鄧宗到這個時候,『舉目』,眼睛看到這個沙門,他身是三尺,『通光摧壞』,就是身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看到就是這個相。這個沙門跟他講,他是開善寺的那尊地藏菩薩,又跟他說了這首偈。
【寤寐持其事。恐虛實不語他人。】
地藏菩薩跟他說偈就不見了,他醒過來,不知道是真是假,他也沒跟別人講。
【今見此像。全同所見。】
他到開善寺看到那尊像,跟地獄看的那尊像完全一樣。
【以是因緣故欲請之。】
因為這個因緣,所以就跟僧人講,我要請這尊像,我要請回去供養。
【僧聞之。歡喜言。善哉。】
僧人聽到這個事情很歡喜,當然就送給他,說『善哉』。
【信心感聖記。但可摸治之。不可請。乃雇巧工。摸像留舊。其新舊像。共見在歸心。】
他要請回去,當然僧人就很歡喜,說「善哉」,但是像也不給他請回家。他說這樣,你信心感應聖人來授記,當然非常殊勝。『但可摸治之』,你就照這個模子再去造一尊,或者用畫的,或者再去雕刻一尊,照這個樣子。『不可請』,不可以讓你請回家,這是寺院的。『乃雇巧工』,就是請工匠,雕刻佛像的,來雕刻這個地藏像。『摸像留舊』,把它模仿雕刻,這個舊像還是留在開善寺,留在寺院。就是我們現在講複製,那個原來的像,僧人不給他請回家,複製。『其新舊像,共見在歸心』,「其新舊像」,有新的、有舊的,大家都看到,大家都回歸到內心,知道地藏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此地。我們這次學到第八段,下次有因緣,我們再從第九段,再來跟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