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要略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3/10/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1-006-0003

  《沙彌律儀要略》。諸位同學,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二頁第五行,從當中看起,我們將這段文念一遍: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我們這節課從這裡看起。前面蓮池大師給我們講出他編輯《沙彌律儀要略》的因緣,就是看到當時佛門很多出家人不知道要學戒,有的知道的人,他不學,他一出家就要想學經教,要去參禪,要去學密、修止觀等等,要躐等,躐等就是不按部就班來學習,所謂好高騖遠。蓮池大師看到很感慨,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採取沙彌十戒簡單來解釋,使初學的人知道一個修學的方向。發好心出家的人要依教奉行,不能違犯,這樣才能做為學比丘戒、菩薩戒的一個基礎。所以,「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階梯就是樓梯,這好像第一層,第一層有了,比丘戒在第二層,爬上去,有了這個階梯,沙彌戒是比丘戒的階梯、樓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沙彌戒、比丘戒是菩薩戒的根本,你才有辦法提升到菩薩戒。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三學是我們佛法修學不能夠去違背的一個順序,它修學的順序一定是從戒開始,「因戒生定」。換句話說,戒是幫助我們得定的,幫助我們修定的,我們念佛也是修定,不是說禪宗,他才修定,其他法門都不修定,不是。所有的佛法,包括世間的儒家、道家,其他宗教都修定。定有淺深層次很多,有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上上層的禪定。這個是佛教學的主流,主流就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是主流。主流就是主要的,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當然有特殊的,那個是再來人,那不是普通人,像六祖惠能大師,他什麼也沒學過,他就聽人家念《金剛經》,他就大徹大悟。那是再來人,那不是普通人,那個我們學不來。所以,一般我們看禪宗的語錄,禪宗,大概六祖他是一個特殊的,六祖之前沒有看過,六袓之後到今天也沒有看到第二個人。在六祖當時他會下成就四十三個人都有這些基礎,都有戒定的基礎,然後再去聽六祖開示才大徹大悟。你看永嘉大師也是一樣,他是修天台的,修天台是教下,在教下開悟的,他去求六祖給他印證。所以古人修學都是這個順序、基礎。

  這是我們一般人學習必定要經過的途徑,不能躐等。這是佛陀教育的主流,戒定慧三學。所以因戒生定,沒有戒我們心就定不下來,我們念佛念了很多年還達不到一心不亂,不要說事一心、理一心,就是相似的事一心、功夫成片都沒有達到。這個原因也就是疏忽掉戒學,疏忽掉了。我自己也是一個實際上的例子,年輕學佛喜歡聽經,遇到淨老和尚講經,也非常喜歡聽經,但是對於戒學這方面就疏忽了。所以學了幾十年一事無成,現在再回頭想一想,還是問題出在這裡,沒有從基本上來學習。我們又不是像六祖那樣的再來人,我們一般人一定要從戒來學。我們淨老和尚現在要求戒不是很高,出家眾他只要求四個根,三皈、五戒、十善再加上《沙彌律儀》,這是最低的,不能再少了。出家眾要加上《沙彌律儀》,在家居士也可以旁聽學習,他沒有特別要求。在家居士只要求三個根,出家眾除了這三個根還要加上《沙彌律儀》,包括三皈五戒。這四個根我們出家眾能夠依照淨老和尚指導這樣來修學,我們這一生念佛,太高的我們不一定能達到,但是帶業往生就沒有問題,就有把握。所以因戒生定,幫助我們得定。

  「因定發慧」,你心真正定下來,才能啟發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自性的般若智慧啟發,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就像《心經》觀自在菩薩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這是般若智慧現前。般若智慧是每一個眾生都本來具足、都圓滿具足,跟佛沒有兩樣。佛自性的般若智慧開發出來了,我們眾生自性的般若智慧還沒有開發出來,還藏在裡面,沒有受用。佛開發出來了,他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怎麼開發?要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他也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禪宗大德,他受五戒,在他的傳記講他受五戒。他參禪大徹大悟,後來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編了一個《三時繫念》法事的課本。《三時繫念》一開始第一個讚就是戒定真香這個讚,這個讚他擺在最前面,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修學不管修哪一個法門都是修戒定慧的,最終目標都是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用什麼開啟?因戒生定,因定開慧,用戒定來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目標。

  我們修淨土也不例外,最終目標也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是我們修淨土法門分兩個階段來完成。其他的法門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個階段,一定要修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才算成就,圓滿的成就;如果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雖然有成就,還不圓滿。譬如說證個阿羅漢果、證個菩薩果位,還沒有明心見性,只有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還沒破;這個有階段性的成就,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但是還沒有超越十法界,這個成就還不圓滿。一定要破無明,超越十法界,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個成就才算圓滿。淨土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在這個世界修行沒有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先求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完成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分兩階段,分兩個世界來修。其他法門都要在這個世界修到明心見性,才算真正的成就。淨土,你只要能帶業往生就算成就了,明心見性這樁事情到極樂世界去完成。所以最終目標都是一樣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開啟自性般若智慧,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就成佛,也就畢業了。

  『庶幾成就聖道』,「聖道」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聖道。在我們淨土來講,你能夠往生西方就算成就聖道,因為往生西方淨土那就保證你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有進沒有退,所以往生就算成就了。『不負出家之志矣』,「不負」就是不辜負,我們出家一場為的是什麼?「志」是志向,志願,好像現在念大學都要填志願,第一志願、第二志願;我們世間人做任何事業也都要有個志向,志向就是一個方向。人生如果他沒有目標方向,就像船開到大海,飛機在空中飛,車子在地上跑,不知道去哪裡,他沒有目標,他不知道去哪裡,很茫然,跑來跑去不曉得要去哪裡。如果一個人人生他沒有一個方向目標,這個人生非常苦,他很茫然的。所以人有一個志向,他的目標方向非常清楚,他努力的向自己立定的目標方向去努力,他就很快樂,他這個人生就有意義、有價值。這是講世間法,他能成就一番事業,或者在學術上有某一種成就,他達到這個目標,他生活就很充實。如果沒有一個志向,他就過得很苦。

  現在我們出家人,出家人你的志向是什麼?現在很多出家人,他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出家?他也搞不清楚。甚至有的人他看人家剃頭他也跟著剃,但是剃頭什麼意思、要做什麼、目標是什麼?他都不知道。有的人他出家他只是想賺幾個錢,他的志向在賺幾個錢,趕趕經懺,拿一點單金,希望多得到一點錢財,他的志向就在這裡。這都不是出家真正的目標。出家在佛經上,佛給我們講,出三界家,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家,你要出離這個家。出離生死這個家是果報,你要先出這個煩惱家。為什麼有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個果報?因為我們心裡有見思煩惱,有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因為這些煩惱造了輪迴業,所以我們要受輪迴的果報。你要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家,這是果;你要把造成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斷掉,要先出這個煩惱家,你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是出家人的志向,出家就是出這個家,不是出世俗的家。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出一個小家,入一個大家,還是沒有出家。所以真正出家,我們一定要知道出什麼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這才是出家主要的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認識清楚了,要怎麼修?就是修戒定慧,你有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就達到這個目的了。我們出家人如果知道這個目標方向,很明確,他就很快樂,他就很自在,真的得到解脫了。雖然物質生活很低,但是精神生活非常快樂、非常充實。你看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物質生活有多少?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其他物質什麼都沒有。全部財產就三件衣服一個缽,要吃飯還要去向人要飯,要得到、要不到還不知道;每一天在樹下住一個晚上,明天要搬家,因為就是三衣一缽,隨身的行李也不多,所以他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在物質生活一般人看起來,那種生活怎麼過?但是他過得非常快樂無比,因為他沒有任何的牽掛,沒有壓力,沒有負擔,他自在,得解脫,得自在。他知道自己修學一步一步的邁向涅槃這個大道,真的是快樂無比。所以我們出家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標。

  我們現在修的淨土法門,你跟西方極樂世界相應,那真的是極樂,沒有比這個更快樂了。雖然在這個娑婆世界什麼都沒有,但是快樂無比,他知道將來要去哪裡。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天上人間什麼榮華富貴無法去相比的,怎麼會不快樂!如果我們不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根據這個順序來學習,你得不到法喜;你得不到法喜,你就生煩惱。為什麼生煩惱?因為你沒有戒定。我們出家人這個形象,為什麼要有這個形象?這個形象是給世間人看的。這個形象代表什麼?代表解脫,代表自在,代表快樂,代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得失、沒有恐懼,代表這個。我們出家人如果表現這樣的一個形態,對世間人就有很大的幫助,世間人看到這樣,出家人他們物質生活那麼低,為什麼他過得那麼快樂、那麼自在?無憂無慮的。我錢這麼多,為什麼這麼多煩惱?他就會去反省。不要說什麼話,就這個樣子、這個形象,就能啟發他反思。如果我們出家人自己也修的一肚子煩惱,在家人看了,他也沒有什麼興趣來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我看你們出家學的煩惱還不是跟在家人一樣,甚至有的還比在家人煩惱,那學這個到底有什麼好處?看了之後他也沒興趣來學,就不能吸引他來學佛。所以我們出家人要常常反省,我表現給世間人看的是什麼形象?是煩惱的樣子,還是解脫自在的樣子。如果我們出家還是表演煩惱一大堆,也不輸給世間社會上的人,這個就有罪過了。什麼罪過?障礙人家來學佛,人家看到這個樣子,他也就敬而遠之,他沒有興趣進一步來接觸、來學習。因為看到那個樣子,比我們還煩惱,愁眉苦臉的,他來學這個幹什麼?我本來就很苦,還學得更苦,不敢來。所以出家之志,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再接著看下面這一段:

  【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後十戒。出沙彌十戒經。佛勅舍利弗。為羅睺羅說。】

  蓮池大師編這個要略是很簡單的。『若樂廣覽』,「樂」就是喜歡,你喜歡多看一點,多學習一些。『自當閱律藏全書』,「律藏」就是戒律,它裡面的內容就很詳細。我們修學還是前面那一句話,專精。我們先學簡單的,簡單的你學會了再去廣覽,再去廣學多聞,我們現在先守住一門深入。如果你簡單的都還沒有基礎就看很多,這個可能效果也不大,甚至於學了前面不知道後面,學了後面前面又忘記了。如果不是天資很好的人,還是以守約,守約就是守住比較簡單的,等到你心得定、智慧開了,你再去看就很容易了。所以這個原則也不能不知道。現在很多人一下子就要看很多,看得頭腦很複雜,看前面不知道後面,看後面忘記前面,這個學習就沒有什麼效果,反而造成一些障礙。因此蓮池大師舉出這些簡略的,你看在明朝那個時代,他就舉出這個簡單的,考慮到當時學佛的人,他受持的情況,太多了,一般人沒辦法去受持。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工商科技尖端發達的時代,人人時間都很有限,所謂分秒必爭,大家時間過得都很緊張,如果太多了,大家也沒時間去看、去學。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最理想的就是簡單扼要,精要、精華。這個不是過去農業社會,現在是工商業發達的一個社會,在整個社會型態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所以蓮池大師當時他就看到這一點,到今天我們再看看,的確大師他很有遠見。

  『後十戒』,他是交代,他後面講的這十條戒,是『出沙彌十戒經』,是出自於這部經的,《沙彌十戒經》,從這部經抽出來的。如果要看,可以在《大藏經》找《沙彌十戒經》,那是完整的經文,這十條戒是從這部經裡面摘錄出來的。《沙彌十戒經》是『佛勅舍利弗,為羅睺羅說』,因為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也出家了,出家做小沙彌。「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佛命令舍利弗為羅睺羅說《沙彌十戒經》。他是第一個剃度做沙彌,所以羅睺羅是沙彌首,他是沙彌首。在二十歲以前就出家了,所以他是沙彌首。《沙彌十戒經》的因緣是這麼來的。我們下面接著看十條戒:

  【一曰不殺生。】

  這是第一條戒。沙彌十戒,第一條是不殺生,就是不可以殺生,不可以殺害有生命的眾生。我們接著看註解:

  【解曰。】

  『解曰』就是解釋這一條不殺生。

  【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蝡動。微細昆蟲。但有命者。不得故殺。或自殺。或教他殺。或見殺隨喜。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註解,註解不殺生這一條戒它的意思。不殺生,『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這是講上面的,因為殺生,殺人是殺生,殺小動物,殺螞蟻,那也是殺生。「上至諸佛聖人」,諸佛菩薩、阿羅漢這些出世間的聖人,還有世間的聖人,像中國儒家、道家,孔子、老子、莊子、孟子、曾子,這些都是聖賢人,你殺害這些諸佛菩薩聖人,這罪過就重。

  出佛身血,佛福報是最大的,最圓滿的,沒有人能夠去殺害。但是還是有人想要把佛殺死,在經上給我們講提婆達多的一個例子,一心一意處心積慮要把佛害死,他來代替佛的地位,嫉妒障礙。有一天,佛要去托缽,他知道佛走的路線必定經過一個懸崖,他就提早準備一塊大石頭,在山頂上。等到釋迦牟尼佛要托缽走到山下的時候,就把那個石頭推下來,準備把他壓死。那天佛出來托缽了,經過到那個地方,他看到機會來了,就在山上把那個石頭推下來,那個大石頭推下來,準備把佛壓死。結果護法神韋陀菩薩用金剛杵去擋石頭,金剛杵擋住那個石頭,那個石頭碰開、碰碎了,石頭的碎片去砸到佛的腳趾。因為佛當年都是打赤腳的,現在如果大家到泰國去,泰國的出家人還是跟佛陀當年一樣,他是打赤腳的,沒有穿鞋子,都是打赤腳。因此那個石頭的碎片也就打到佛的腳趾頭,流了一點血。這個出佛身血的公案就是這麼來的。出佛身血,處心積慮故意要害死佛,那個罪是五逆罪之一。出佛身血,這個五逆罪就罪重了,這是地獄罪。師僧父母,諸佛聖人包括菩薩、阿羅漢,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佛在世的時候有人把阿羅漢給殺死了,這個是五逆罪。殺父殺母,師僧父母,故意去殺害,這個都是屬於五逆罪,這個叫逆罪,這個罪重。所以「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這是講最上面的。當然這個不可以殺害,這個殺害造五逆罪,不得了。

  『下至蜎飛蝡動,微細昆蟲,但有命者,不得故殺』。「故殺」,故就是故意的,不是無意的,故意要去殺的。「下至蜎飛」,蜎飛就是蚊子、蒼蠅這一類的,或者飛蛾、飛蟲這一類的;「蝡動」就是爬行的動物;「微細昆蟲」,昆蟲有螞蟻、蟑螂,有生命的就不可以故意去殺害牠。講一個上、講一個下,這當中所有的生命都包括在裡面,一般人都包括在裡面。所以這個註解是講一個上,講一個下,當中全部包括。也就是所有一切有生命的眾生,有情眾生你都不可以故意去殺害,如果故意殺害就犯了殺生這條戒,犯了戒。

  下面講殺的方式,殺生的方式,『或自殺』,自己親手去殺生。譬如說殺一隻雞,我們自己動手把雞、鴨抓來就把牠殺了,或者殺螞蟻、昆蟲,自己動手去殺,這叫自殺,自己殺。『或教他殺』,不是自己親手去殺,教別人去殺。譬如說我們到市場去買一隻雞活的,或者現在海產店吃海鮮,魚是活的,請那個老闆,我買哪一隻雞,你幫我殺一殺,這是教他殺。雖然不是自己動手,但是這個眾生是因為我教別人,牠被殺了,這個叫教他殺,這個也犯了殺生戒。『或見殺隨喜』,「隨喜」就是說自己也沒有動手,也沒有教別人去殺,但是看到別人殺生,心裡很高興,殺得好,殺得好,隨喜。這個惡業就不能隨喜,好事、善事可以隨喜,惡業就不能隨喜,見殺隨喜,這是犯了殺生戒。雖然自己沒有動手殺,但是這個叫意殺。自己殺,自己動手,我們自己身體,身去殺,親自去殺。教他殺,自己沒有動手,但是用口,這是口殺,教別人去殺,這是口殺。見殺隨喜是意殺,你那個心、心意看到人家殺生,你很歡喜,不但沒有憐憫心,沒有慈悲心,還很歡喜。看到眾生被殺害那種淒慘的情況,沒有生慈悲心,反而生隨喜心,這個就是意殺,也是犯了殺生戒。殺生也非常廣泛,『廣如律中,文繁不錄』,如果要知道很廣泛的,詳細都在戒律這個經裡面,我們要詳細去深入,就是前面講的自當閱律藏全書,這裡舉出幾個例子。我們從這幾個例子去以此類推,也就不難明瞭。所以,「文繁不錄」,文很多,他這裡沒有摘錄出來。下面接著舉出經典記載的一個事情:

  【經載冬月生蝨。取放竹筒中。煖以綿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乃至濾水覆燈。不畜貓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

  經典上有記載,出家人過去在中國大陸上,『冬月生蝨』,「蝨」是小蟲,一般都會藏在棉衣或者被單當中,床鋪的棉被。持戒的比丘慈悲心,冬月生蝨,他把小蟲『取放竹筒中』,「竹筒」就是竹子把它挖一個洞裝進去。『煖以綿絮』,「綿絮」就是棉花,冬天能保暖。蝨蟲很小,棉花、棉絮放在竹筒裡面,這是預防蝨蟲被凍死。『養以膩物』,比較油膩的東西給牠吃;『恐其饑凍而死也』,就怕蝨蟲餓死、凍死。蝨子,以前我們小時候床鋪常常會有蝨子,咬到人也會很癢的。有比丘就把牠放在竹筒,再用棉絮給牠保暖,再用油膩的東西給牠吃,就是恐怕在冬天這些蝨蟲會飢餓、會凍死。

  『乃至濾水覆燈』,「濾水」,過去出家人出門他都必須帶個濾水袋,濾水袋就是你走到郊外山邊或者水溝,水都會長蟲,所以你要有一個布的濾水袋去過濾,過濾出來那個水才能喝;過濾在布上面的那些蟲就把牠倒在旁邊,就不會去喝到那個蟲。所以佛在經上講,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那個微細的蟲,我們肉眼看不到,但是我們起碼要用布的濾水袋來過濾。現在這個比較少看到,在郊外那些水還有。以前我記得在當兵,在東引島上,我們住的地方就挖了一個水池,因為蓄水,我們平常刷牙、洗澡都是用那個水。有時候常常看到有很多蟲,水裡面很多蟲,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所以過去出家人,他出門都必須帶個濾水袋,要喝水,在郊外這個水必須先過濾才能喝;如果沒有過濾,那等於殺生一樣,喝下去都是蟲。所以要濾水。「覆燈」,燈過去都是油燈或者蠟燭,飛蛾撲火,就是飛蟲看到有燈亮的,牠就飛過去;飛過去,你看那個蠟燭的火還有油燈的火,那個飛蛾飛過去就被燒死,這個以前我們都看過。以前也沒有像現在這種電燈,這種電燈牠就不會受到傷害,以前沒有。怎麼辦?覆燈,就用一個燈罩把它蓋起來,這些蟲飛過去牠不會直接被火燒到,就不會傷害到這些飛蟲。所以濾水覆燈。

  『不畜貓狸等』,「不畜」就是不養,貓、狸。狸,我們一般講狐狸這一類的。一般就是養貓、養狗這些。貓,以前我們小時候家裡有養貓,養貓要幹什麼?抓老鼠。所以小時候常常看到貓肚子餓了就去抓老鼠。所以貓,我們養只有給牠吃中午,晚上就不給牠吃,晚上吃了,牠就不去抓老鼠,只有吃一餐,晚上肚子餓了,牠就去抓老鼠,養貓也是一種殺生。像現在養獵狗去打獵,這個都是殺生,養貓、狸都是殺生。所以我們持這個戒,基本上就不養這些動物。菩薩戒也是有這一條,「不畜貓狸」,因為這個會殺生。『皆慈悲之道也』,這個都是什麼?都是慈悲之道,有慈悲心,不忍心去傷害這些眾生。『微類尚然』,「微類」就是舉一些微細的物類,尚且是這樣來愛護、來保護牠們。『大者可知矣』,大的動物就可以知道了,那就更不能夠去傷害。對這麼小的動物都這麼愛護,對那個大的動物當然就更不會去傷害牠們,所以「大者可知矣」。

  【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今人』,現在的人,不能像古人來實行這種慈悲之道,對動物這種愛護,你不能這樣去做、去保護這些動物,再加以去傷害這樣可以嗎?這個意思就是這樣。當然你受了這個戒就不可以,不可以故意去加害這些動物。現在我們也是有很多蟑螂、老鼠、蚊蟲、螞蟻這一類的,我們受了戒、學了佛,不會故意去傷害,但是無意當中去傷害的,這個也是很難避免。所以在後面二十四門威儀有一條念這個咒語,每天在還沒有下床鋪之前先念這個咒,先發願,今天如果不小心被我踩死的螞蟻、昆蟲,借佛的加持往生淨土。念這個咒先給牠們迴向,這個也是慈悲之道。

  【故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噫。可不戒歟。】

  是因為這個緣故,經典裡面講『施恩濟乏,使其得安』。對眾生你要布施恩德,救濟他的貧乏,貧乏就是他的需要,沒有吃的、沒有穿的,你要幫助他,這是「施恩濟乏」;「使其得安」,每一個眾生、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生存的權力,讓他能夠得到平安、得到安全,這個是慈悲行慈。『若見殺者,當起慈心』,如果看到人家在殺生,我們沒有能力去救他,也要起慈悲心。所以我們一般看到念佛跟牠迴向,我們常常看到人家餐廳在殺生,我們也沒辦法,在這種情況之下,應當生起慈悲心,念佛迴向給那個被殺的眾生,也迴向給殺生的那個人。因為殺生的那個人,他也是無知造了這個殺業,造了這個業將來有果報的。殺生,實際上就是冤冤相報,殺來殺去,互相吃,互相殺,吃牠半斤,還牠八兩,誰也佔不到便宜。也迴向給殺生的人,讓他早日業障消除,能夠覺悟,不再造殺生之業。這樣兩方面對他們都有幫助。看到人家殺生,我們要起慈悲心念佛迴向給他們,給殺生的人,給被殺的眾生,這樣就功德無量。『噫,可不戒歟』,這句話是一個驚嘆的話,就是說怎麼可以不戒?這條戒我們就簡單學習到此地。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