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集) 2013/8/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3-0009
尊敬的諸位教育界的同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堂課跟大家談到「師道尊嚴」,這個師道尊嚴從我們教育工作者來看,我們要能體會到教師這個角色的重要性,這是我們自重、自愛。而我們也能進一步體會到,尊師這個風氣對學習者的重要。尊師,學生才能夠重道,這個是愛人。一個教育工作者,並不是為了要求人家尊重,有這樣的心,要當一個好老師就很困難,還要求別人尊重,事實上就不謙虛了。是為了讓孩子、讓學生學習當中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必須帶動這個尊師的風氣。其實聖賢教導我們都是要念念為學生著想、為他人著想,而不是去要求他人。而我們上節課也談到,整個古代尊師的風氣跟現在狀況的比較,要整個社會風氣又回到尊師的良好狀況,那第三個重點,就是要振興師道,這是我們上次談到的重點。那振興師道要靠為師者自己來振興,自重而後人重,自愛而後人愛。師者,是要啟發人家的智慧。智慧在哪裡體現?思考事情都是從根本思考,不是從枝末思考,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上節課我們談到振興師道,第一,是要自重而後人重。第二,我們引了《群書360》的一百七十七句,這是我們上節課談到的,一個為師者,從這個經句當中體會一個務本的精神。「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這段話對於我們一個教育工作者,那應該是知為聖賢弟子者、知為聖賢學生者,然後可以為人師。我們都不能當自己父母、自己師長、自己聖賢祖宗的好弟子,我們怎麼可能去做人家的老師?我們有了這個認知,那要當一個好弟子,首先從盡本分做起。我們現在從事教育工作,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是什麼?唐朝韓愈的「師說」當中講到,這是我們第三個重點,振興師道第三點,「知本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解惑,是為人師的本分。
曾經我在師範學院讀書,我的導師尹老師他曾經問我們一個問題,說老師假如是傳授知識,那老師能比得上電腦嗎?請問你有看過哪個老師,他的知識能比得上電腦?沒有,對,那老師不用了,電腦就好了,找資料又快。我們當老師,有時候還會短路,想不起來。電腦,現在網絡一上去,一按下去叭叭叭全出來了。顯然教知識並不是老師最核心的價值,不然怎麼比得上電腦?老師可以教孩子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找資料,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跟才能,那個就是要教德行。
而且其實人心非常的微妙,很多成績很好的孩子,他不是很尊重老師,為什麼?他可能覺得那些資料,我查都查得到。所以我們自己教書那幾年,在路上遇到成績第一名、第二名的,都不跟我們打招呼,反而是哪種學生?五十公尺遠,一發覺是老師,就手舉得很高,「老師好!」很興奮,就是被我修理得最厲害的。為什麼?他錯了,你是為他好,教導他,所以他雖然被你打,他知道你是為他好。當然,聽說現在不能打了,我離開教育界十一年了。我們做任何事順勢而為,不能打就別打了,並不是一定要用打才能教好孩子。只要是用真心,應該孩子慢慢都能夠感覺得到。當然我講這樣,你們不要覺得我喜歡打學生,我才打過一、二次而已,那是剛好遇到講半天聽不懂,只認得棍子的學生,當時這樣才有用。
所以從自己,包含我母親也給我講過,確實她教幾十年的書也發覺這個現象。所以你是教他做人,孩子一感覺到,對你肅然起敬。也有學校的領導跟我講,說在學校裡面用《弟子規》教學生的老師很受歡迎,學生遇到什麼問題都會來問他。首先當然他比較有愛心,他會教《弟子規》,必然他是為孩子的德行著想。就像我們這次的題目「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是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孩子可以感覺的到。再來,因為教《弟子規》是教他孝道,教他友愛兄弟姐妹,教他愛人,這與他的性德相應,他對老師就肅然起敬。所以我們看著現在的學生愈來愈不尊重老師,這是一個結果,可能從原因上看,我們還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沒有傳道、授業、解惑,學生怎麼可能尊重我們?
在西元一九七三年三月的時候,美國發生了一件事情,美國政治經濟學的雜誌報導到:有一名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大家聽到「哈佛」有什麼感覺?這個是頂尖的學校,這是商學院畢業的),向法院控告他的老師。因為他依照老師所教的學理,在一家大公司管理財務,結果失敗而被解雇,他計算了自己失業的損失約七十萬美元。這個是四十年前的事,要他老師賠七十萬美元。這件事發生在美國似乎很平常,例如受理這個案子的法官會認為,任何商品,對消費者有傷害時,製造廠商應付賠償之責。那麼學生應用老師的教材在事業上失敗,老師也不能辭其咎,這是他們法官的認為,但是在中國則是奇聞。外國把老師所教的東西當什麼?當商品,當利益,不是「道」。那都是商品,不傳道,怎麼會得到尊重?那被這個學生告,在美國也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
這段話裡面,其實有很多讓我們省思的地方。首先,這個大學教授教的道理是真理嗎?他雖然是商學院的教授,他教的是真理嗎?很有意思,他假如教的是真理,那應該這個教授是最有錢的人,有沒有道理?有!他是最懂的,他是專家,他應該用得最好,他賺最多,他怎麼是一個教授而已?所以真正致富的真因,不見得是在大學的教科書裡有,是在我們中國的經典裡面才有。財富的真因是什麼?樂善好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財布施得財富,這個才是根本原因。不然假如這些教科書是真理,應該所有的人用了全部都有錢,怎麼有些人有錢,有些人沒有錢?
我們今天用了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的,孝順為傳家、齊家之本,哪個家庭孝順了不興旺的?都興旺!勤儉為持家之本,哪個家勤儉反而敗了?沒有!真理是放諸四海皆準叫真理。所有的結果是有善因,有善緣,結善果,可是一般很多書上講的,沒有把真因講出來,只是把緣分講出來。就好像一個種子種下去了,你澆水、你施肥,那個是緣,因是那顆種子。現在沒有布施,沒有樂善好施的因,他就拼命賺錢,也不見得賺得到錢,那是緣,所以亙古不變的真理都在經典當中。
而現在很多的教科書都是某些人自己想像出來、自己體會的,都不一定跟真理相應。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一定守住依照經典為師,不是他自己的創造發明。孔子也是這個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這個時代不信真理、不信聖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又很有知名度,很多人相信他就完蛋了。跟大家舉個例子,曾經得過諾貝爾獎的,他的話還編在教科書裡,講說「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在教科書裡面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為什麼這麼多的事業體破壞大自然,肆無忌憚,他不管,河川污染了,土壤污染了,他不管。「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個是大邪說,還是在教科書裡。
所以,我們想起我們馬來西亞伊斯蘭教長老Dr.Arifin(阿里芬博士),他有智慧。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我們馬來西亞一本教科書,拿給他審核,他把它退回去了,他說這本書連孔子的教誨都沒有,不合格,他有判斷力。這一句害死這個世間,說「唯一目的賺取利潤」,假如有孔子的話,一審核過去馬上就被淘汰,還編進去?孔子在《論語》裡面講「君子喻於義」,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喻於利」,小人只想著要謀自己的利,這句話就是小人的思想,怎麼可以編進教科書裡?所以看到這些現象,就體會到我們曾經學過《群書360》裡面,孔子跟魯哀公講的話,天下有五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聖賢人的教誨,沒人相信、沒人願意深入,這些小人的思想、功利的思想充斥在世界,甚至每個人的思想裡面,天下大亂就是這麼來的。
剛剛跟大家念發生在美國的事,四十年前就有了,而我們看到,法官也是覺得老師教的東西是商品。大家有沒有感覺,工業革命以後,好像連人類都變成商品。人類有尊嚴,人類有人格,怎麼可以當商品看待?諸位同道,假如你在一個單位裡面,人家把你看作是一個生產線中的某個零件而已,你舒不舒服?不舒服。就好像我們的學生,現在像不像商品?他們好像被同樣的對待,而不是因材施教。同樣對待是什麼?數學語文、語文數學、數學語文,每天就這樣(在流水線上被加工),出去了,出去以後?大學畢業了,出去了,退貨,人家不要。現在大學畢業、碩士研究所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
請問這個社會當中,哪個企業他告訴你,我要的就是考試考很好的人?你有看過哪個企業主說,我要的人是考試考很好的人、我要的人就是他高中數學九十五分的?可是你看我們整個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所有的專注點,絕大部分都在考試,結果他變考試機器。出來社會,不會做人做事,不是一個好的幹部;結了婚,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妻子;生了孩子,也不是一個好父親、好媽媽,因為都沒有好好學過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要幸福孩子一生,得回到傳道、授業、解惑。
這篇文章登在我們台中蓮社出的《儒學簡說》當中,這文章裡又提到,中國古聖先賢師生如父子。孔子對他的學生,這段話很重要,因為我們下一個重點,就是當老師的人最好的榜樣,就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是我們教育界的圭臬,是我們最好的樣板。而夫子視他的學生無不「視猶子也」,這個在《論語》裡講,視學生就像自己親生的孩子。像顏回去世的時候,夫子哭得非常傷心,而且不只是為學生離去傷心,是為了天下喪失了這麼好的一個聖賢而難過,因為他這些學生要傳道的,要教化一方!子路去世了,被剁成肉醬,夫子傷心到從此以後不吃肉醬了。孔子去世,他的學子都服心喪三年,在夫子的墓旁,很多學子守心喪三年,而且子貢更在墓地守了六年。所以聖賢如此垂範,後世做學生的無不視老師是春風化雨,為人師者視弟子如桃李芬芳,所以師生之間的那種情誼是非常優美的。師生關係所以如此深厚,乃因為以道結合;道雖然無形,但有無上的道力。比方學子得道了,他可以明明德,他可以親民,他可以成就自己,他可以成就他人、成就萬物。這個道,師道能夠整個國家、民族重視了,那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將會影響世界,所以道是很有力量的。就像唐朝的時候,整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所以日本、韓國,臨近的國家都來學習中華文化。唐太宗皇帝被世界封為「天可汗」,天下共同尊崇的共主。
從這個事例我們就體會到,老師的本分:傳道、授業、解惑。「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不管是做人、做事,它都是亙古不變的法則。遵守這個法則,不違越的去做人,這個就是「德」,所以傳道德,教道德。道,首先人與人的關係是道,不離五倫關係。「父子有親」,親就是德,父子是道。「君臣有義」,君臣這個關係就是道,義就是德。「夫婦有別」,夫義婦德,夫婦就是道,這個別就是德,這個夫義,義是德,夫德。他遵守之後,丈夫表現道義,妻子很有相夫教子的德行。我們一般講女子四德:婦德;婦言,言語的修養;婦功,女子操持家庭的能力;婦容,她的儀容非常端莊,影響下一代生活的威儀。
我們從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角度來談,首先我們想到這個五倫大道,想到孔子在《孝經》一開頭對曾子講,「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古聖先王有一個至高無上的道(治理天下最重要的道理),用了以後人與人之間非常和睦,「上下無怨」,就是父子、長輩、晚輩之間和睦,包含官員跟百姓和睦,尊貴的人跟地位比較低的人和睦。靠什麼?靠孝道。孝道,父子有親了,家庭和睦。移孝作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所以對於領導者盡忠、尊重,不會忤逆,這也是從孝來的。所以「道」在中華文化的核心,「孝道」是最重要的。我們讀到《孝經》這段也是非常嚮往,「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我們希望我們的家庭社會就是這樣的風氣,所以假如當老師的人不教孝道,那就沒有傳道了。我們俗話又講「百善孝為先」,這個意思首先點出了孝是百善之首;再來,還有一層意思是孝心開,百善會接著開。
我們一談到道德,都會想到五倫、八德。八德有兩個說法,合起來是十二個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孝是做人的根,悌是做人的本,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枝幹,仁愛和平是做人的花果。而這整個十二個德目的落實,其實也是非常順乎人性,教育要順人性,他會學得很自然、很容易吸收。大家有沒有聽過,在古代,我們五千年的歷史當中,有人因為讀書讀得太痛苦,然後自殺的,你們有沒有聽過?從來沒有。最近的清朝,我看民國時期也很少聽過?怎麼現在變成這樣,順著人性他很能接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們從孝來看,他是侍奉父母,事親;他在大家庭當中敬長,悌忠信,敬長;禮義廉恥,事君,在團體裡服務;仁愛和平,他是愛眾。很自然的從對父母的愛,侍奉父母親,然後在大家族當中敬長。悌,尊重長者、尊重哥哥姐姐,友愛弟弟妹妹。而且忠信是一個人一生責任感還有人生努力的動力,在忠信。忠是盡心盡力,要盡心盡力孝順父母,讓父母有好日子過。這一點在我們上一代人就看得到,他為什麼這麼努力讀書、努力用功、努力做事業?要回報父母。可是到我們這一代,努力幹什麼?享受,趕快賺到很多錢,我要到歐洲、我要到德國哪裡哪裡去玩,他整個動力不一樣,不是忠於父母、忠於家族。我們身為中華兒女,都有一種人生態度是什麼?光宗耀祖、光耀門楣,這是一生的動力,忠。然後信,承諾過的事情一定不斷鞭策自己要做到。諸位學長們,我們有沒有在內心裡面曾經對父母許下承諾,對自己的親人許下承諾,有沒有?你們沒有反應是忘了嗎?不可能沒有,這個承諾就會讓你有源源不絕的向前的動力。
禮義廉恥,事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團體之四維,我們《群書360》剛學完這個重要性。再延伸到整個社會大眾以至於世界的百姓,那就仁愛和平,是花果。這個表(十二德目圖表)對我們很重要在哪裡?我們總不能是無根的教育,沒有根怎麼會有枝葉花果?可是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在學校裡面,很強調「要去愛護同學,要愛這個世界,我們是地球村」,愛不愛得出來?該怎麼貪吃還怎麼貪吃,都不讓同學,該怎麼亂丟垃圾就怎麼亂丟垃圾,還什麼愛世界?
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多的精力、財力,現在全世界花在教育的費用多不多?非常的多。但是整個下一代的素質一直在下降,怎麼會花那麼多的精神跟金錢,反而是教不出好的?根本重要。我們教育界常常都會講,現在的人,初中畢業佔百分之九十幾,所以文化水平很高,有沒有?可是在古代讀過書的人不多,可是都懂得孝,都懂得做人,家庭裡面教、社會教。現在大家都去學校讀書了,反而不會做人。重要的是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捨本逐末不可能會有太好的結果。
所以孝道是教育的根,是整個中華文化的根本所在。對這個認知愈深,任何人都不教孝,全世界的人都不教,自己一定還是教,那其他的人不懂,另當別論。但我們有這個決心,自己盡心盡力教,決定可以給世人證實:懂得孝道的孩子有德行,懂得孝道的孩子,成績一定愈來愈好。為什麼?「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希望他學業好,他怎麼忍心讓父母擔心?所以我們東北吉林松花江中學,他們就是抓孝的核心,所以整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整個吉林松花江落實《弟子規》的經驗,對東北以至於中國大陸的教育都很有震撼力,他們稱為「松花江效應」。剛好我們呂杰校長跟王琦老師,二O一O年在我們馬來西亞北方大學,也有把他們的經驗分享給二千五百多個校長、老師。
那我們接著探討什麼?孝心開,百善皆開,我們來看百善不離這個八德。「悌」怎麼來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人的「忠」心從哪裡來?也是孝。他對父母盡忠,自然而然就對別人也能盡忠。他去愛父母,他才懂得進一步去愛人,連對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都不愛,怎麼去愛別人?所以愛的原點是孝道。《孝經》告訴我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個違背德行,不正常。「信」,「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要趕快去做到,首先對父母誠信。
「禮」,「父母呼,應勿緩」,對父母非常恭敬、禮敬,「晨則省,昏則定」,這個都是禮敬的態度。「義」,很有情義,「喪三年,常悲咽」,你看這些德行的根本都離不開「入則孝」。「廉」,廉潔不貪婪,「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恥」,羞恥心,「德有傷,貽親羞」,恥的根本也是從孝根來的。「仁」,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對方,根本就是「冬則溫,夏則凊」,冬溫夏凊不都是設身處地為父母的需要著想,是吧?這是仁愛,「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對父母生病的時候那種無微不至的愛護、照顧。
上次有沒有跟大家分享到,這次我到南京去見到王希海老師,他對他父親,他父親中風二十多年,他細心呵護。我們看這個「愛」字,用心去感受。他父親的一個表情,他就知道他需要什麼,確實是父母跟子女連心,這個是本有的。包含因為他父親臥病在床,最怕的就是得褥瘡,得褥瘡潰爛之後就很難翻身,那個真的是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他覺得說我父親已經夠痛苦的,怎麼還可以讓他長褥瘡?他覺得父親生病長褥瘡是他莫大的恥辱、過失。可是要不長褥瘡,要常常翻身,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手伸進父親腰的部分。他父親八十公斤,也是比較重,他一伸下去,父親整個身體就壓在他的手上,差不多半個小時,他整個手就麻了,醒過來,趕緊幫他父親翻身,然後按摩。所以他的父親生病一、二十年,皮膚都非常光滑、有彈性。醫生不相信他父親中風這麼久了,都覺得他欺騙他,結果去把那個病歷調出來,醫生流著眼淚,被他的孝心感動了,說:「你護理的能力,可以當我們所有護士的老師,她們都要跟你學習。」
所以誰有創造力?我們現在整個教育都在強調創新、創造力,創造力的根本是什麼?孝心、愛心!不是孝心、愛心創造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德才兼備」,德是本,才是用,沒有德而有才很危險。現在多少青少年都迷在那些殺人遊戲裡面,那殺人遊戲誰設計出來的?不就是很有能力、很有技術的人,但是他沒有德的根本。您看王希海老師設身處地為他父親著想,他就想出這些方法來。包含他有講到,一個人,父親臥病在床,幾天大便排不出來,居然沒有主動去想辦法,他覺得這樣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幾天排不出來,難不難受?當然難受。那孩子為什麼沒有動作?他在醫院看到很多這個現象,他很不忍心。重要的是孩子沒有替父母想,沒有去體恤床上的父母。所以他就主動的幫父親按摩整個腹部,按摩好了,用熱毛巾熱敷,然後又在肛門處幫父親熱敷,最後就順利排下來,父親就舒服了。排在他的手上,他非常的歡喜,終於解決了父親的問題。所以一個人能夠在照顧父母的過程當中,能捧到父母的糞便,那是最有福報的人,因為你報了恩。因為父母小時候就是這樣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照顧長大的,從不嫌棄我們,我們也以同樣的心來孝敬父母。
他這個方法講出來以後,我們認識了一位鄭老師,她父親臥病在床,真的也排不出來,她就用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我這次在南京,這位鄭老師也剛好來找我們,就遇到王希海老師,當面非常感動的感謝他。就讓我想到經典裡面說,「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就是孝子他那個孝行、至孝,絕對會讓聽到的人感動而效法他,就讓所有的人類都得到利益。就像我們看「二十四孝」,一看舜王的風範就很受感動,看子路百里負米,所以一個人假如心腸很硬,先看「二十四孝」,看一看眼淚流出來,心就不會這麼硬了,那些都是至孝性德,特別感動人。
從剛剛這些例子我們就看出,那個孝子愛的細膩。「和」,孝子跟父母相處,決定沒有一句不高興的話、情緒的話,沒有。哪怕是父母不對,也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您看那心多柔軟,父母不能接受,下次找父母高興的時候再勸。「復」是什麼?重複勸,沒有不厭煩。「號泣隨,撻無怨」,父母不能理解還打他,他也毫無怨言,父母不能理解打他,他心還是非常平,這個和平的「平」就在這裡練出來了。
在《論語》當中還有一段話,跟《弟子規》的「親有過,諫使更」意境非常相近。「事父母幾諫」,夫子教導到,盡孝、侍奉父母,「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還要養父母之智慧。父母不是聖賢,不可能無過,但是在父母有過的時候,這個「幾」就是稍微有徵狀的時候,就趕緊要去勸,不能已經造成很大的問題才去勸,要防微杜漸。看父母的態度不是很能接受,不可以勉強,趕緊下一次再勸,但是對父母的態度還是一樣的恭敬,甚至更加的恭敬。假如我們跟父母在溝通的時候,父母不能接受,我們心裡就不歡喜、有怨氣,就不可能做得到「又敬不違」。現在更嚴重的,到處說父母的不是,這個就已經是偏離得太誇張了。而且坦白講,人出去說父母、說自己親人的過失,叫自取其辱,有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您曾經聽說有一個人,把自己家裡面另一半的醜事,父母、兄弟姐妹的醜事講給別人聽,然後對方說,我實在太佩服你了,給你鞠個躬。沒有,人家聽完反而就嘲笑你的家庭,看扁你了。
《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是本分,「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記得我們的本分,還有做人的態度,「念恩忘怨」,念父母、親人的恩,心裡絕對不放父母、親人的過,這個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我們當老師的人對這些做人的態度要非常清楚,為什麼?這個都是他一生幸福還是一生痛苦的關鍵。一個人念恩忘怨,什麼時候幸福快樂?當下就幸福快樂。心裡面都充滿著父母、親朋好友的恩德,他每天過得很充實。為什麼?報恩!
但現在的人不懂這些孝道跟做人,剛好反過來,念怨忘恩。大家冷靜去看,發生在我們身邊,比方說同事、朋友,本來兩個人非常好,三年、五年的交情,突然出了點摩擦的事情,就一直罵對方,罵罵罵,前面三年、五年全部都忘了。這個是活得顛倒了,違反做人的態度了。所以《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本態度,叫「恩欲報,怨欲忘」。其實坦白講,人不願意念恩忘怨,他是不懂得自愛,所以幾個人會愛自己?那些處世的態度把自己搞得痛苦得半死,念怨忘恩的人快樂嗎?你有沒有看過一個人在那裡怨人,怨半天說,「好舒服!」沒有吧?所以你說幾個人懂得自愛?應該順著自己的性德,時時都是快樂,助人為樂,為善最樂。誰會過日子?真的肯遵從《弟子規》去做的,才是懂得過日子的。
「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個「勞」就是,勸父母可能不是勸一次父母就能接受,哪怕要勸很多次,他也沒有絲毫的怨言。不要說勸別人,諸位學長、諸位教育界的同道,人家勸我們多少次我們才聽?所以,其實想想自己,可能慢慢耐性就出來了。自己回想,我們學習中華文化這麼多年,那個從小的壞習慣改了沒有?就是父母每次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怎麼這麼怎麼樣,那個可能就是我們最嚴重的,那我們都學了那麼久都還沒改,怎麼勸別人一次、二次就要別人馬上改,那不叫刻薄?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能反過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又是顛倒。所以我們不認真把這些理搞清楚,隨時都學成顛倒。
大家冷靜去看,現在的年輕人在團體當中能和氣、能與人不起對立衝突嗎?不容易。所以根本是還要回到孝來。其實我們看這十二個德目,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所以一個人從孝道去修身,他的一生能夠達到利益國家、天下的人生價值。而修身齊家、孝悌忠信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這一、二百年人類一直在討論的民族主義,都希望民族能夠更團結。大家冷靜去看,現在多少國家一直在分裂,有沒有?你看蘇聯分裂成多少國家,很多同民族的都在爭鬥當中,看了實在是很不忍心。而我們中華民族大一統幾千年,這個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重點在哪?在整個幾千年來都重視孝悌忠信的教育,所以整個民族非常團結。以前都是少則一、二百人住在一起,多的時候三四百、五六百都有,所以非常團結。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做人的一個動力,我們剛剛講的,為光宗耀祖,所以民族都非常團結。
所以強調很多的理論,強調很多的主義,都要抓住德行才是根本。你比方說治國,現在都強調要民權、民主社會。這一、二百年,人類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思惟這些政治的制度,但是好像全世界的政治並沒有比較好,花了很多的精神卻得不到好的效果。這句話大家冷靜想想,發生在哪?花了很多精神卻得不到好效果,這個現象在哪?在個人、家庭、國家、社會都看得到,世界也看得到。
首先身體,我們這個時代花在養生、吃營養品的東西多不多?多。效果好不好?怎麼身體愈來愈差?因為他沒有抓到根本,根本是什麼?修養。他吃那麼多營養品,然後脾氣那麼大,好得了嗎?還有,不懂得道法自然,吃那麼多營養品,結果都熬夜。他不抓根本,耗了一堆精力、財力、時間,沒什麼多好的效果,所以老祖宗說本末倒置。家庭裡面花那麼多時間教育孩子,結果教出來的孩子反而比以前的不懂事,因為沒有抓到本,我們剛剛已經探討就是這個,你要抓這個孝的本。
包含世界上一直在研究這麼多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其次,什麼是根本?人的德行、素質才是根本。所以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有好結果,就是沒把「本」抓到。我們看政治的本是什麼?德。「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你強調民權主義,結果老百姓現在都可以直接罵國家領導人,無禮!政治人物他沒學到禮,打架的現象很多。那政治人物打架,下一代能不打架嗎?美國能教他的下一代不打人嗎?他發動那麼多戰爭,所以美國現在青少年犯罪率最高,都不是偶然的,是不是這樣?上行下效,他上一代那麼嚴重,怎麼可能教下一代能教得好?這個是禮。接著義,義是對人民要有道義,要為人民謀福利,義。假如政治人物沒有義,那他從政變成謀他的私利、私欲,所以現在政客比較多了。那還是教育問題,不是制度問題。那些講著「我們的政治制度非常好」的國家,有比較好嗎?因為他已經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廉,廉潔他才不貪污,而不是你要用多少的方法去防止腐敗,那個也只能防一時。有羞恥心,他就不會做出那些跟良知違背的事情了。所以禮義廉恥才是民權、整個民主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德行。
仁愛和平就是這一、二百年來一直在強調,你要為人民的生活謀福利。他沒有仁愛的心,這也是口號。甚至現在用很多這些好像要去幫人民謀福利,透過這些做法去謀自己的私利、謀自己的威信,因為他自私自利沒有放下。所以仁愛和平,有這樣的存心才能真正去盡自己的一份力,愛護社會大眾。就像「禮運大同篇」講到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要推展,首先要從孝道開始,因為有孝道,人就不自私自利,他自然而然會去為人著想。
這是「傳道」,從孝道跟大家做個交流,我們真體會到了,其實只要在教育當中落實孝道,家庭、社會種種問題就慢慢化解了。我們把所有的家庭、社會的種種亂象擺出來,是不是只要這十二個德目在人的心中,就化解掉了?孝悌,還會跟父母、兄弟起衝突嗎?忠,還會違背國家嗎?信,還會做黑心食品嗎?禮,還會現在這麼多不小心被人家撞一下,就跟人家打起來了嗎?義,假如有義的話,現在離婚率會這麼高嗎?這麼多這些人與人會見利忘義嗎?你們有沒有受過傷?假如人心裡有義就不會傷害別人了;就是只顧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的私利,就很可能傷害對方了。廉,現在假如廉潔了,你看多少事情解決了。人有羞恥心,社會風氣就轉過來了。仁愛和平,那團體就和睦了。所以這十二個字放光!抓住了整個道德的綱領,其實要把孩子教懂事不是很複雜,是我們有沒有認知到,然後重視,然後盡力去落實孝道、落實八德。
接著「授業」,傳授道業、學業,傳授如何經營家業、事業,這個都是授業。我們《四書》的《大學》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那是授「大學之道」的學業,傳授這個學業,是讓學生這一生智慧、德行能不斷提升到圓滿,然後再去利益別人,也能智慧、德行圓滿,是傳授這個業,而不是把他變成考試的機器。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因為機器,他就變得沒有感情,不會念恩,不能體會、體恤別人。
你們最近有沒有看到嬰兒,幾個月、一二歲的孩子,眼睛非常的清澈透亮,有沒有?很有靈性。那你去看一個大學生,現在那個眼睛跟小孩子比起來怎麼樣?有沒有比較沒有神,沒有靈氣?那讀書應該是愈讀愈有靈氣,這才是對的方向,學對了會返璞歸真、返老還童。你看我們的師長學對了,他老人家八十七歲,眼睛好亮,炯炯有神,又慈悲、又有智慧的眼神,要授這個業。
《大學》告訴我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得」是什麼?是契入聖賢的境界,智慧跟聖賢人一樣。所以我們授業的目標是要開圓滿的智慧,是要授這個業。《弟子規》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假如不是每個人都能契入聖賢人,這句話不是跟我們開玩笑?所以契入的人很清楚,每個人都有本善、明德,一定可以恢復。所以從事教育工作,首先要堅信,不能有絲毫懷疑,「人之初,性本善」,這樣我們才能用百分之一百的信心去信任學生,去啟發孩子的智慧、善良,所以這個信很重要。
「知止」,這個知止就是學者他學習聖賢之道,他止於這個大學之道。首先他要立定志向,他的人生價值觀就是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他立定了這個志向。請問大家,立定了嗎?假如立定了,每天的方向、目標,每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離這個目標。「明明德」,我今天靈性、智慧有沒有提升一點?還是覺得愈來愈恍恍惚惚、愈來愈迷惑?那就跟目標不一樣了。「親民」,我每天活在這個世間,有沒有利益到親人朋友?親民。
立定這個志向,他就不會改變了,就不會徬徨了,人生不會常常沒有方向了。那立定了這個志向,然後制心一處,就是往這個目標,心不妄動,每天就是提升自己、利益別人,這樣每天很充實。我們還沒有學傳統文化,我自己還沒學以前,十幾歲、二十幾歲,早上醒過來:今天剛好放假,待會去吃什麼?待會去看哪一部電影?還是怎麼樣,都是想這些享樂的事情,然後每天就這樣混過去了,也不知道什麼叫意義,什麼叫價值。
所以心不妄動了,都往這個目標。立定志向就是「定」,心不妄動就「靜」,定、靜。心不妄動,在一切順境、逆境都能隨緣,都能隨處而安。為什麼?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來提升我們的,都是讓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很「安」。一切人都是老師,都是來讓他察到自己的習氣,好好提升自己。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的心是安的。那心時時都安了,正念分明,這個就是定的功夫愈來愈高,最後由定就開智慧。「安而後能慮」,這個「慮」就是進而智慧現前,明瞭聖賢所有的這些教誨、道理,最後證得聖賢境界,就是「得」。
那事實上,這個「定、靜、安、慮、得」,不是知識,所以傳道、授業,我們當老師的人,得自己真正去深入經典去理解,然後自己好好去落實,我是怎麼孝順父母的,我是怎麼友愛兄弟的,絕對不是把這個道理講給學生聽,就能很好的教育他。因為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孩子可以從我們的言談當中感覺到我們的身教落實了多少。落實愈多,那是真心的流露,愈容易跟學生產生共鳴。假如是有口無心,講了自己都沒有做,很難產生共鳴、產生攝受力。所以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三教的聖人,為什麼他們對於當時的學生,以至於後世的學生影響這麼深遠、這麼長久?沒有別的,因為他們是身教,他們是做到了才說的,所以有這麼深遠的影響,這個是授業。
家業跟事業,其實《大學》裡面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所以「德」才是家業跟事業的基礎。所以有一句格言講到,「德者,事業之基也」,德行是事業的基礎,就好像蓋房子,你的地基;「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沒有說地基不穩,這一棟大樓能夠非常牢固、用很久的道理,所以這個授業也要從根本。
「解惑」,要解別人的疑惑,首先要先解自己的疑惑,自覺才能覺他,自度才能度人,《尚書》上面也是講,先覺才能覺後覺。所以我們要解自己的惑,才能解別人的惑。那要解惑,我們首先還得好學,好學才有智慧。好學首先要學一個做聖賢弟子的態度,有了這個當弟子的態度,才能承接聖賢人的教誨。就好像說,你要有一個空的器皿,你才能夠裝進東西來。所以我們一般講,一個學習者叫「法器」,你是個法器,才能承傳聖賢的這些教誨。那法器是空的,就是要謙虛,假如裡面都是裝得滿滿的,那就很難再裝進這些好的教誨了。所以法器就代表什麼?代表一個弟子的態度,我們說具備「弟子相」。態度決定成功,決定不是成功以後才改變態度的。做事業是如此,求學也是如此,決定是先有誠敬的態度,才能學到善知識的這些學問、智慧,絕不可能是說學到以後再來改變這個態度。
其中弟子的態度有「主動請教」。我們在教書的時候對著小朋友,「小朋友,要主動發問,有沒有問題?」都叫小朋友要主動發問。那因為我們教書,教育當局都會規定,讓我們一個學期要出去上多少課、多少小時的規定,所以常常我們放假的時候也要出去上課。結果平常我們都是站在講台上教小朋友,去參加研習了,變我們坐在底下,上面那個教授還是授課老師問,「有沒有問題?有問題舉手。」我們全部都低下頭。有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台上都要求學生要主動發問,自己坐在底下,反而也不問了,這個身教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承傳道統,我們也要做聖賢的好學生,也要主動請教、主動發問。這不是我要求大家的,《弟子規》講的,「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你說我身邊師長不在,怎麼辦?寧為成功找方法。都沒有這些條件,所以不幹了。不能不幹,我們早一天有智慧,學生早一天得利益,有愛心的老師絕對會克服所有的困難。我們可以找三、四個跟著師長、跟著同一個老師學習的同參道友,經典裡面講,「相觀而善之謂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找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好友,這麼一討論,基本上應該可以討論出正確的理解,這句話應該是怎麼來理解,應該可以討論出來。假如還不行,這個時候可以把問題寫下來,我們可以去請教,用郵件請教。比方我們師長在香港,就可以請教。寧為成功找方法,一定會有方法,或者我們在一起共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寫問題出來,我們再大家一起探討,主動請教是基礎。你看我每次上課生意挺不好的,大家都沒有拿出來探討,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你們都已經大徹大悟,啥問題都沒有;第二種……自己想,有些話要點到為止。其實我們都教孩子做的,我們自己都還沒做。
「主動請示」。比方說孩子要做什麼事,他不會自己自專,「老師,我做這事可不可以?這麼做好不好?」他不會先斬後奏,這個是請示。包含:「老師,這個書我可不可以看?」因為孩子還不懂,他看書看雜了,或者是看的書是邪知邪見的,那老師剛好保護他。所以學習做事,他都懂得請示,這就他有恭敬心。那他有這個態度,老師的學問、智慧,包含做事的閱歷就可以傳給他。都是自己隨性做事的人,就得不到這些利益了,那老師整個修學幾十年積累的東西,他也受用不了。
「主動匯報」,「主動參與」。我們學習、體悟的對不對,可以向師長匯報,可能我們悟錯了,馬上可以調整。或者是三、五個好友學習心得,互相分享,互相護念,互相提醒。因為假如悟錯了,可能那個修學的路就愈偏愈遠,「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再來,主動參與就是整個學習,自己都做好榜樣去帶動。這個是談到要給人家解惑,首先自己要有智慧,要有智慧,首先要具備學習的弟子相,才能承傳聖賢這些好的教誨。
老師真的安貧樂道了,因為我們知本分,傳道、授業、解惑,接著我們會安貧樂道。因為要傳道、授業、解惑,首先自己要深入整個經典,真正用功了,就會嘗到法喜。其實,不知道大家聽到「安貧樂道」四個字,是很歡喜還是不舒服的感覺?有些人,「誰說教書一定要很窮?」其實不是說教書的人很窮,是真正深入經典的人他很專注,沒有時間再去想哪一家咖啡店的咖啡比較好喝。真的很用功的人,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拿不出來,有時候都忘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講的。人家孔子喝湯,喝到堯帝現在那個湯上面,還在牆壁看到大禹;孔子去齊國的時候聽到韶樂,學習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就是他整個全神貫注,根本就不會去分心。所以夫子才能夠「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每天吃得很簡單,枕頭買不起,這個手這麼一撐起來,樂就在其中了。為什麼?真正的樂從哪裡來?從內而外,助人為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看到這些學生不斷進步,這是很歡喜的事情。
現在的人誤會了,覺得樂是從外面刺激進來的,那變成當老師的人也一直想要多賺一些錢,那他就不能安貧樂道。孔子又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講這段話,不是要大家過著很苦的日子,我們是去體會孔子、顏子他們的境界。其實我們現在從事教育工作,國家已經給我們照顧得挺好了,這生活應該是不需要去擔憂了,應該知本分,應該把什麼放在心上?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人才。
我剛剛講這個,怎麼講得忘了時間了,對不起,已經超過十分鐘左右了。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