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傳中華文化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1/12/2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77-0018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我們的勵志格言從心而發,立了志,心心念念、一言一行都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最缺乏的就是清淨心、慈悲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他的稱號是「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滅的意思。我們這個世間容易染著、不清淨,自私自利比較重,不會為人著想。所以佛連他的稱號都是在教育、啟發我們。我們從這些點滴當中就可以知道聖賢、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時時不忘以他的行持來啟發眾生。
釋迦牟尼佛七十九歲滅度,連滅度都是慈悲,因為讓眾生知道人生是無常的,要珍惜時間,向善知識學習。假如佛陀不滅度,眾生都覺得,反正還有明天可以學,那恭敬、精進的心就不容易提起來了。其實我們不容易精進,都覺得還有明天,就精進不了。我看到我們學長有提到,他目標是自己一天念佛十六個小時。他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這句佛號不令間斷,都有這樣的決心來老實修行。我們剛剛念勵志格言,遵聖賢的教誨,弘仁愛的大道。其實我們在弘仁愛的大道,也是在秉彌陀的悲願。所以效法彌陀,不是往生之後才效法,現在就可以效法了。我們這個世間叫娑婆界,是很苦的地方,在最苦的地方,能夠大慈大悲去利益人,這個是難行能行。所以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三千年前示現,十方諸佛都讚歎,「能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麼難,他能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眾生根性這麼差,他能不疲不厭,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所以十方諸佛都讚歎他。十方諸佛讚歎他,佩服、效法他,這麼難都做了,我們還有什麼藉口?相同的,我們現在在面臨大災難的時節因緣當中,我們能精進向道,能一心以真實修行迴向化解災難,那十方佛菩薩也都隨喜讚歎、加持,也讓一切的人看到難行能行的風範,進而受到鼓舞、受到鞭策。我們看「二十四孝」,大舜排在首位,他遇到那麼難的境界,都能至誠孝敬,我們炎黃子孫看到大舜的榜樣,還有什麼好找藉口不孝敬父母的?有效法孔子、彌陀仁愛慈悲的大願,我們也要從啟發自己的仁慈博愛心做起。仁愛的根在孝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我們接著看,上一次我們講到《弟子規》的「過猶待,百步餘」,這是對長者的尊重,而且緬懷他對我們這一生種種的付出、恩德,我們都放在心上,甚至在送他的過程當中自然浮現起來,歷歷在目,感念恩德。接著經句講到,「長者立,幼勿坐」,當長輩站著的時候,我們不可以自己先坐下。這些句子看起來很平常,但其實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假如長者站著,我們坐著都不覺得很奇怪,那恭敬心、性德就被障礙住了。雖然只是生活的一個細節,都可以勘驗出我們的心性跟性德相不相應。所以在修學的路上其實沒有小事情,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都在反映我們的心態。假如我們的心裡面覺得這都是小事,不重要,其實無形當中,我們在面對人事物,怠慢的心就會出來,輕慢的心、不平等的心、分別的心就會出來了。有個朋友說到,他跟他的領導在商量事情,他給領導反映一些實際的狀況,他的領導說,「你講這些東西都是枝末」。大家想一想,講枝末好不好?當然凡事看根本,但是怎麼判斷根本有沒有出差錯?你也得從一言一行當中去判斷。「心行一如」,他的心有沒有出問題,看每一個行為就看得出來了。一顆樹的根基牢不牢、健不健康,看它的枝末長得好不好,枝末都要枯萎了,鐵定它的根出了問題。有時候我們自己好像對這些道理都記在心上了,但是用出來的時候可能都在突顯事實上我們對這個理並不通達。甚至於忽略了很多細節,不去好好的探討,不去好好的了解實際情況,沒有耐性,反而人家在反映這些事情都聽不下去了。可能實際的情況反映過來,都是在告訴我們人心現在的狀況是怎麼樣。下情要上達,都要了解這些實際的情況。
假如面對這些枝末的現象與情況,我們回到根本上看,根本已經調整了,那沒關係,慢慢這些枝末的情況就會改善了。它再繼續吸收水分、養分,這些情況就改善了。假如從枝末當中判斷這個根本現在就是錯誤的,那就要趕緊調整這個根本的問題了。我們現在是很怕拿著道理掩飾了實際的問題、實際的狀況,那就麻煩了。比方我曾經跟一個單位的領導者交談的時候,他說,「我都是聽師長的話,來者不拒,去者不留」,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挺有道理。但是,去者不留沒錯,可是來的人都留不住,他還繼續去者不留,不了解留不住的原因在哪裡,那這句話就變成他隨順習氣,不去解決問題的藉口了。來者不拒,是平等慈悲;去者不留,是盡心盡力以後,不要罣礙、不要攀緣。可是沒有盡心盡力,人沒有得到利益,甚至於我們人群當中還有很多是非,讓他心都安不下來,還造成一些誤會,他實在待不下去,離開了。我們沒有護念好他,是我們的責任,還說去者不留,甚至於還挑他毛病,那就錯得離譜了。盡心盡力了就是負責任,就不是隨便了。我們在面對這些實際的狀況,心態要很正確才行,不然經典都變成我們不面對實際問題的擋箭牌,就不妥當了。所以我們也反思到,自己在做領導者的時候,道理講了很多,但自己還不是做得很好,其實這個就不是恕道了。恕道是自己先做到,自然去影響別人,就正己化人;自己沒有做到,去要求人,一般人心比較難接受。
道理太多了,好像很容易拿著一把尺,不知不覺的去衡量別人的錯。衡量別人多了,看自己的功夫就愈來愈使不上力。工於論人者,察己就疏了。所以心性的提升不是記很多經句,是在「解行相應」,心性就會提上去了。因為我們自己去力行的時候才知道,要做到一句經句其實並不容易,人就不會苛刻要求別人了。第一,自己在做領導的時候,還是理講得多,就要求別人,「好為人師」的習性很容易上來。第二,就是遇到境界的時候,還是沒有從下屬的問題當中,體察到自身的不足,或者是團體的不足,這些現象都可以反映出我們領導者在帶領他們的過程當中的不足。就好像孩子的問題,也在反映父母的教育情況;學生的情況,也在反映老師的教學,都是從這些現象當中才能洞察到問題。有一句話叫「賢人爭罪,愚人爭理」,這一句話我們之前就有聽過了。有賢德之人,團體裡發現問題了,他首先是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妥才造成這個結果。愚人主要愚在哪?愚在遇到境界的時候提不起經教,還是隨順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就是「都是別人錯,自己對」。這句話,五、六年前我就聽過了,但是反思這一、二個禮拜遇到的事情,自己還是先爭理,自己還是沒有爭罪。而且我自己處在高的位子,假如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問題,那對組織的影響就會非常非常大。我現在發現我身邊的人,他們所出現的問題都是我造成的。確實愈高位的人,要愈「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自己好為人師,就看到長期帶的講師也好為人師。包含你在一些處事當中不夠謹慎的地方,現在他們也都出現這些現象。
所以帶人,身為君親師,沒有僥倖的。《孝經.卿大夫章》講到一國的重臣,他的修養從哪裡做起?「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昨天有個同仁跟我講到,他說,「我之前跟人家談話,談著談著,人家不高興了,就是我的錯」,有沒有道理?談著談著,人家不高興了,就是我的錯。人家一不高興,你就不講了嗎?你講著講著,人家不高興了,第一個,我們自己反思,我們的心有沒有起情緒?假如你沒有起情緒,你講的又是對他很重要的,他一下不高興了,你就「諫不入,悅復諫」。可是你假如說,「我講了人家不高興,以後不要講了」,這句話是不是經典?不是。你旁邊的人假如很佩服你,說「對對對,人家不高興就不要講了」,那你不就誤導他了嗎?我們每一句話,理圓不圓融,有沒有照經典在講?不然,很容易幾句就出去了,可是身邊有很佩服你的人會學。真正要利益人,警覺性要很高,一言一行對照經典,甚至連起心動念都要對照經典,因為縱使沒有講出來,心念也有磁場,敏銳的人可以感覺到我們的心態。比方昨天下屬講你,給你提意見了,今天你進辦公室,殺氣騰騰,一點笑容都沒有,有沒有影響到身邊的人?有。人家提醒,「領導,你今天心情不好」,「沒有,我哪有心情不好?我很好」,甚至於就開始藉一些事情會借題發揮,就不好了。慎之又慎。
我最近聽到幾個真實的個案,一個講課的人,也講了很多年,人家提醒他,他隔天就給人家耍情緒了。我一聽到這裡,覺得是誤了那個人。沒有先好好扎德行的根,調伏習氣,太早上了講台,現在誰勸他都很難。護念自己、護念身邊的人真不容易。所以自己的修行要步步為營,護念身邊的人也要穩紮穩打才行,「欲速則不達」。我們確實要真實落實每一句,得要時時觀照才行。當然,現在我們學了爭罪,人家一指出我們的問題,「對不起、對不起,是我錯了」,這個對不起也不能掛在口上,對不起講完以後要真改才行,不然這個道理又落在表象上而已了。假如同樣一個問題,我們「對不起」講了三次、講了五次,那人家接著還給我們講嗎?人家都不願意了,你沒誠意,都講話敷應、敷衍了。「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這一句是《論語》當中孔子講的。人家義正辭嚴告訴我們的問題所在,因為他講的在理,當然我們說,「是是是,你講得很對,感謝你幫我提醒」,但接著要「改之為貴」,要珍惜他人的勸。尤其下屬要勸領導,他是比較有壓力的,所以他肯勸,你要珍惜他這一分忠心。怎麼珍惜?改過來。那他很欣慰,他更忠實的來反映情況,我們但求無過,這個目標才能達得到。還有另外一段話,「巽與之言,能無說乎?」人家一些肯定、鼓勵我們的話,我們聽了還是蠻歡喜的。但是「繹之為貴」,這個繹是自謙,「我有這麼好嗎?其實是大家的力量成就的,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已」。甚至於是時時看到別人付出,然後檢討自己的不足,自己根本心上沒有落一個「我有付出、我有功」的念頭,這樣才能常保謙卑、謹慎的態度。自己覺得有付出、有功勞,自己覺得自己很不容易了,這個心不知不覺就墮落,有時候會邀功,甚至於有時候別人沒看到我們的功勞,心裡就難受了。
在春秋時期,晉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有幾個大臣陪伴他,其中有一個大臣叫介之推。十九年之後,晉文公回到晉國做國君了,其他的大臣跟著十幾年,都在說「我的功勞有多大」,都在那裡比功勞,介之推一句話沒講,離開了。他講了一段話很值得人省思,他說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竊取別人的錢財叫盜的行為,何況貪上天的功勞,覺得是自己的功勞?晉文公能回國,那是他祖上的陰德庇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且他回國的過程當中,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民的血汗付出,甚至是生命的犧牲,最後才回到國內來,可是回來之後,卻是幾個大臣在那裡爭功,「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其實這個很值得省思。比方我們站在台上,辦三天、五天的課程,掌聲都給誰?台上的人。多少人在出力?你看整個生活的安排、食衣住行,眾人默默的付出,成就了這三、五天的因緣,可是掌聲卻都大部分是給了台上的人。大家想一想,台上的人危不危險?Very dangerous(很危險)!久而久之他覺得「大家受益都是我的功勞」,就完了,就墮落了。所以上台容易下台難,不染著很難。所以上位者、台上的人要時時能想到,成就一個因緣是多少人的血汗成就的。這個時候,一個上位者就更能呵護整個因緣,不敢因自己的習氣而讓整個團體受到損害。而且所有聽課的人,他能受益難道是台上人的功勞嗎?那有他祖德的庇蔭,還有他生生世世所積累的善根,就在這個因緣當中他流露出來了。實實在在講,他善根成熟了,沒有我們講,也有其他的人會啟發他,所以這個都不能夠邀功的。
包含傳統文化,二OO八年過年的時候,師長到廬江去,第一句話告訴我們,「這不是人做出來的,是祖宗的保佑、佛菩薩的加持」。這個話師父講得太精闢了,為什麼?我們自己習氣還這麼多,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可是大眾怎麼還是受益了?那是他的家教,還有祖先冥冥當中的加持、護佑,種種因素在其中,不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那些教誨為什麼能感動他們?聖賢人的教誨通達人性,當然那些教誨他一聽,馬上就能夠啟發他的本善。這個「巽與之言」,就是這些肯定、讚歎來的時候,我們受到鼓勵,但是「繹」,就是要想一想,「我有這麼好嗎?還有多少人在付出,才能有這樣的成果!」而且我們看一個事情做成了,是事情看起來做成,千萬不能事情做完,人心都壞了。比方我們辦個活動,大家非常忙、熬夜,身心都很疲累,看起來課程辦完了,但是大家的身心可能都垮掉,這叫事情做完,人的心都壞了。我們領導者辦這個事,是要讓大眾受益,結果身邊的人身心都一直在下滑了。請問,我們的仁慈心只體現在對學員,並沒有體現在對身邊的人,這個仁慈心是真的還是假的?一真一切真。身邊的人都顧及不到,能顧及遠的人,代表我們用的心還是有名利在裡面。「別人受益了,你看多少人一聽,這輩子都改變了」,這個話不要常講,最好不要講,為什麼?他改變是他當場有些感悟,理有頓悟,事要漸修。
所以「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我們的仁愛心應該體現在身邊的人。身邊的人都不能得利益了,怎麼可能遠方的人會得利益?我們假如沉醉在遠方的人得利益,那我們不就自欺,接著又在欺人嗎?而且,以後接觸我們的人,跟我們關係不錯的人,他們也學到了只愛遠方的人,流弊就出來了。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因為這就是我犯的最大的過失,現在跟我關係特別好的幾個團隊也出現這個問題。「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的心態不對,所造成的危害太大太大了。所以起心動念不可錯,「差之毫釐」,偏出去就「失之千里」了。起心動念處,時時刻刻用經典對照才行。事情做好了,人心不能壞;事情沒做成,可是人心全部提升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在台灣有一個白毫禪寺,它當家的師父叫禪心師父,好像有跟大家談過。他跟台灣的整個監獄系統談了,讓這些重刑青少年犯到他的寺院來學習經教,有跟大家講過嗎?您看,來了兩台車子,一下車,這些青少年就已經快幹起來了、快打起來了。這個禪心師父一聽到,趕緊衝到現場,把他的拐杖拿起來摔在地上,「到我的地方,統統要聽我的!」結果這些青少年馬上,「參見幫主」。用他可以熟悉的語言跟他講,結果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台灣的監察院派人下來視察,希望深入了解他所做的,然後擴大這個做法。這一擴大,你看多少青少年得利益。
九月二十號,監察院派人來深入調查,調查得非常歡喜,這個做得太好了。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號來視察,大家想這個成果能不斷的在台灣推廣開來。可是九月二十一號凌晨,九二一大地震,把這個佛寺,除了大殿以外,其他地方震垮了。大家想,剛好九月二十號那天去視察,這個禪心師父比較晚離開,因為接待得比較晚了,本來那一天要趕回高雄(這個白毫禪寺是在南投,在台灣的中部)。因為比較晚了,就取消趕回高雄,當天就住在禪寺裡,隔天再走,當天晚上就九二一大地震了。那個地震很厲害,禪心師父是第一個跑到廣場上,然後告訴大家,「什麼都別想,什麼都別拿,全部趕緊衝出來!」他知道大家可能會猶豫,要拿哪些東西出來,很可能就會受傷,就會有傷亡了。因為他是當家的方丈,他的話沒人不聽。他一喊,所有的人都出來,沒有任何傷亡,垮下來很多建築物。那一天他假如提早走,就不是這個局面了,其實冥冥中都有它的道理、護佑。可是經營了這麼久的因緣,硬體房子垮下來了。禪心師父來到那個廣場前,把大家喊出來,大家看到這個情境,心情都受很大的影響。結果師父怎麼講?「坐下來,打坐!觀『成住壞空』」,你看在這種因緣當中,觀成住壞空可以記多久?一輩子都知道無常的道理,不要強求,盡力就好了。不要牽掛、不要情執、不要陷進去,隨緣盡力就好了。房子垮下來,事情沒做成,但是每個人的心都對這個正知正見終身不忘了。
大家看過「商道」沒有?洪得柱倒了以後,事情沒做成,人心怎麼樣?林尚沃的道義成就了,三甫的道義成就了,他身邊那些人才個個都成就了。你看,念念不忘他的道義,他垮下來的時候,把所有財產全部分給底下的人,他自己的妻兒沒有。事情沒成,每個人的人心都提升了。每一件事都是因緣所生,最重要的目的是成就每個人靈性的提升,這個才是我們要的。所以得關注自己的心、關注身邊人的心,這是最重要的工作。接著孔子講,「說而不繹,從而不改」,人家肯定了,很高興,而沒有省思,「我可能沒那麼好,我可能還有不足」,沒有能這麼去思考,那高興之後可能慢慢就膨脹自己,說「好好好,你講的很有道理,我會聽」。可是順從之後,又沒有改正自己,就變敷衍塞責了。「吾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說,面對他這樣的態度,我也沒有辦法幫得上他了。像現在,《弟子規》裡這些都是生活的細節,可能有人會講,「人不拘小節」。不拘小節不是講給自己聽的,講給自己聽叫找藉口,給自己台階下。不拘小節是對人的寬恕,不跟人家計較、挑毛病;對自己是「一心敬慎」,時時處處恭敬謹慎才對。
接著「長者坐,命乃坐」,等到長輩坐下來,叫我們坐時,我們才可以坐下來。「尊長前,聲要低」,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不要太大聲,要低一點,這個也是時時能體察到身邊人的情況。我們到大的酒店,那都是公共場合,聲音都要放低,這個都是「處處替人著想」具體的落實。比方我們到了旅館的時候是晚上十二點,你腳步都要很自然的放輕,開門的時候都盡量不要出聲,可能會干擾到住的人。有些旅館隔音比較差,真的都會影響的。大家有沒有曾經半夜在旅館裡被人家吵起來的經驗?他們講話好像當他們家的客廳一樣,很大聲。可是我們當下有沒有期許自己,這個是菩薩表演,提醒我們從今以後,舉手投足都要放輕,不要造成人家的煩惱。那我們就善學了,在每一件事情當中的領悟,變成我們一生的態度。「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但是回答的聲音太低了,讓長輩都聽不清楚,這樣又失禮了,又不合禮儀。所以《弟子規》裡面這些經句也是在中道當中。其實中道主要的就是時時能體恤他人,慢慢那個度就能掌握好,講太小聲鐵定聽不到。「進必趨,退必遲」,長輩找我們說話、辦事的時候,快步向前,不可怠慢。交代完了之後,我們退回來,稍微緩慢一點。這個緩慢,一來怕長輩突然又想到什麼,叫我們方便。不然有時候講了,「好,我知道」,出去了。長輩突然想到什麼,來不及叫,退得太快了。這些應對當中,都有他的體恤在裡面、柔軟在裡面、恭敬在裡面。我們自己去做了以後,慢慢這些心態就會提起來了。再來,你退得太快,長輩會想,「你是不是很不願意聽我講話?」好像恨不得趕緊離開現場一樣。退必遲,慢慢退以示恭敬,才不失禮。
「問起對,視勿移」,長輩問我們話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聆聽,眼睛要看著長輩,不可以東張西望,不可以眼球亂轉,若有所思,心神不定,這個都不妥當了。我們聽長輩講話,不能夠看著對方,有可能我們自己沒有信心,或者是不專注,都有可能出現眼神閃爍。再來,聽長輩談話的時候,也不能對長輩有成見。一有什麼成見,長輩的過失放在心上了,我們的恭敬就提不起來,專注就做不到了,好像就是敷衍敷衍事情了。長輩有錯,我們「親有過,諫使更」就對了,但還是一樣的真誠恭敬。我們把這個態度,聽長輩講話非常專注、恭敬的態度延伸到對一切人。不只對長輩專注去聽,面對我們同事、下屬跟我們談話,我們還是要對他恭敬,要傾聽,不能不耐煩。不能他講兩句,我們聲音很大就把他壓下去,把他的話給截斷,不讓他講了。人與人相處,尤其在傳統文化的團隊裡面,他不是靠利益關係的。在世間,老闆再怎麼凶,下屬覺得,「反正領你的薪水,忍著也是忍著」,所以他的尊敬是尊敬money(錢),不是尊敬我們的態度。傳統文化是道義之交,他不是為金錢而來,你恭敬他,他覺得是知遇之恩。「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你看劉備,他以貴族之軀三顧茅廬,「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對他非常的恭敬,還請教他當時的局勢,向他請教,像學生一樣恭敬他,所以感通。尊賢重要,賢者不可能是用利益產生共鳴的,一定是用尊重產生共鳴的,所以孔明二十多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在傳統文化團隊,對上司、對下屬都是要靠真誠、恭敬感通。
所以傾聽、尊重、耐性、將心比心就很重要,我們講話的時候也希望人家專注聽,同樣的,我們聽每一個人談話,也要恭敬聆聽。接著「事諸父,如事父」,對待叔叔、伯伯、阿姨、嬸嬸這些長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恭敬、孝敬,這個是在對一切人提升我們真誠、平等的心。「事諸兄,如事兄」,對待堂哥、堂姊、表兄、表姊,平輩的兄長、姊姊們,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哥哥姊姊一樣恭敬、友愛。當然這兩句再延伸開來,面對跟我們父母一樣年齡的長者,都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的恭敬;面對跟我們的兄弟姊妹一樣年齡的人,也要對他們友愛。實在是一分同理的心,廣結善緣。人的每一個態度就是一個因,它就是一個種子,會感來一個結果。其實人老了,為什麼會得到年輕人的尊重?一定跟我們年輕的時候恭敬老人有關係。因因果果絲毫不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其實深信因果不容易,每一個態度都有因果。在佛陀那個時代,有一個比丘去跟一個老太太講經說法,希望幫助她轉迷為悟。利益她的心,被用掃把轟出來。後來他一個師兄弟也去這個老太太那裡,被那個老太太奉為上賓。諸位學長,假如你是第一個人,你的心情如何?「我也是為她好,怎麼差這麼多?」諸位學長,上個禮拜六有講了一句閩南話,你們還有印象嗎?「大小漢差這麼多」。大小差這麼多,不平等待遇。我剛剛講這句閩南話的用意,是這個閩南話裡面都把意境表達出來,你縱使聽不懂,也嗅到一些味道,「大小漢差這麼多」,有沒有感覺到?
我再舉個例子給你們聽,因為這個幾千年的語言其實是很美的、很有深度的。比方說小學跟大學,你念起來,假如你不懂華文,你能判斷哪一句是小學跟大學嗎?可是閩南話你就可以判斷哪個是小學跟大學,大學怎麼念?Dai Hut(大學)。小學怎麼念?Xio Hut。有意思,原來語氣裡面都把那個意思表現出來了。它有音調,還有入聲字,都很美妙的。包含尷尬,大家知道,尷尬(你感覺到尷尬沒有),閩南話怎麼念?Ngai giok。你們感覺到尷尬沒有?光念那個感覺,你就知道差不多是那個意思了。所以我們的母語,包含那些俚語,都有很深的人生哲理。我怎麼講這來了?事諸父,我們就再延伸開來,都是有因果的,你的每個態度都有因果。第一個比丘難過了,就去找佛陀,「明明我都想利益她,為什麼待遇差這麼多?」佛陀就告訴他,「在過去生中,你跟這個師兄弟兩個人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地上有一隻死老鼠,結果你第一個念頭是『怎麼這麼髒?』還吐了一個口水,深怕牠的細菌影響你。而你的師兄弟看到了生憐憫心,就去把牠埋葬起來,入土為安。這一念心,這一世你們又遇上了。那個老太太就是當時的那隻死老鼠,你起個念頭嫌棄牠,算上利息,變成掃把把你轟出來。他埋葬的慈悲心,算上利息,變成奉為上賓,請他喝好茶」。再來,喝茶不是重點,重點在哪?成就了那個人聞正法的因緣。廣結善緣不是要去求人家回報,是要讓這個善緣變成成就他的法緣。師長那時候講,李炳南老師都教他們,人家來聽經了,發糖果,沒錢就買花生米,都是結緣,以後你講經的時候,他們都來聽,就結這個法緣。
那天看紀曉嵐先生,他的風範不簡單。他是彙集《四庫薈要》的負責人,《四庫全書》的負責人。他把我們五千年來寶貴的經典全部彙集起來,他自己表演「述而不作」。世間好話,聖賢老祖宗說盡了,他把它彙集起來傳給後世。但是他自己留下來的東西都是他這一生親身所見所聞,特別啟發人的,他把它記下來。我們看這些留名青史的人,他們真的是無時不刻都在想著人民。我們看陳弘謀先生,他真的是公務繁忙,可是他又編出了《五種遺規》,那要花多少精神!我們都覺得不可能的任務,在他們身上都做出來了。其實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心,有心的事,不可能都變可能;沒有心,可能的事最後都做不成。紀曉嵐先生的因果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他就提到,在獻縣這個地方(奉獻的獻),有一個警察(當時叫捕快)叫樊長。他去捕一個強盜,這個強盜逃走了,從他們家逃走了。他跟同事就把這個強盜的太太拘留,想這麼拘留,讓這個強盜自己出來投案。結果當天晚上,他這個朋友就起了邪念,就去戲弄那個女子。結果在戲弄已經快要得逞的時候,這個樊長走過來,就呵斥他,「你再這樣,我就告官,就審你的罪!」他那個同事就嚇到了,不敢亂來。當時是晚上七點到九點之間,他呵斥了那個同事,那個女子就免於災禍了。
結果同一天半夜十二點左右,他的長女嫁給農人,在農村裡面,就在當天晚上遇到強盜,半夜遇到強盜。兩個強盜進去了,一個強盜眼睜睜的就要非禮他的大女兒,千鈞一髮,另外那個盜賊呵斥那個盜賊,所以就沒有被侮辱。隔天他女兒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父親,他父親仰天長嘆,因果絲毫不爽。「見色而起淫心者,報在妻女」,古人對這些因果的真相看得多透徹,人真明因果了,就知道一個念頭都會給自己惹災,給子孫釀災,他就不敢有邪念,不敢有不好的一言一行。其實每一句教誨都是一個因,也會感來後面的果。講直接的,每一句都成為我們的家道了,結果就是你代代都有好兒孫。我們再看「謹」的部分,謹言慎行。謹慎是成就自己道業的關鍵,也是成就自己家道的關鍵。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立名於一生,失之只頃刻之間,你一生清白,最後沒守住道德,那就晚節不保了。怎麼以謹慎的態度來處事待人、來生活?「謹」第一句就講到,「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早起確實很重要,人早起就不會懶散、怠惰。佛門講的「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人一貪睡就會懶,一懶,很多習氣就出來了,所以百種弊病皆從懶生出來。
大家注意看,現在的孩子都熬夜,睡到隔天中午,他有哪些毛病都出來了?他很懶散,誰對他好,他都覺得應該的,好像變成家裡人都得伺候他。所以一懶,就不感恩;一懶,人就不積極,而且邪念很多。人一勤奮,就沒時間打妄想。「飽暖思淫欲」,他的生活都很強調享受,睡眠都睡得很長,他的念頭裡面都不好的。古人對這些生活態度看得都很深遠。所以早上要早一點起床,把握時間,及時努力,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當中的最後一天用。諸位學長,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天,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事嗎,你還有什麼想見的人嗎?你要隨時勘驗自己可不可以隨時放下,了無罣礙,即相離相。你當下就在這個境界裡面,但是你對這個境界沒有罣礙、沒有煩惱、沒有染著,隨時可以放下。早起,珍惜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恭喜大家,四十天左右都做到「朝起早」,四十天做到了,往後四十年要保持,就不退了,甚至於可以愈睡愈少。睡眠是恢復體力,體力損失得愈少,睡眠就不需要那麼多了。所以睡眠減少也是自然而然。人的能量都是耗在念頭,妄念太多、煩惱太多了;妄念愈少,睡眠的需要就慢慢減短。夜眠遲,主要是古人很珍惜光陰,但也不是熬夜傷身,不是這樣,傷身就有虧孝道了。夜眠遲應該都是照顧完父母、服侍完父母睡下,自己再去睡,這也是為人子的子道。
老易至,我們年紀很快就大了、就老了,所以惜此時,要珍惜現在的光陰。「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用功要趁早。之前跟大家有提到,「靜中十分,動中才一分;動中十分,夢中、病中可能才一分;夢中、病中十分,臨終才一分」,所以得要趁身體還好,沒生病的時候趕緊用功,精進不懈。「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早晨起床一定刷牙、洗臉、漱口。「整潔為強身之本」,人愛乾淨,身體才會健康;不愛乾淨,這些病毒、灰塵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而且,自愛就是愛人,自敬就是敬人。我們尊敬環境、尊敬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是尊敬別人。我們自己不「晨必盥,兼漱口」,就很髒了,人家跟我們一接觸、一講話,就讓人家很痛苦,就不尊重人了。「便溺回,輒淨手」,大小便後一定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其實對人的尊重都是表現在這些細微之處,包含對經典的尊重。經典是佛母,所有的佛都是因為深入經典才成就道業的,經典就像諸佛的母親一樣。所以手不乾淨的時候不可以拿經書,要趕緊洗乾淨了才可以拿經書。很多人習慣開經以前用肥皂洗手都有,這個都體現他的恭敬心。包含比方下了班回來,家裡有小孩,才幾個月大,你一回來看到小孩很可愛,來抱一下。結果家人說,「先去把手洗乾淨再抱」。從外面回來,剛剛碰哪些東西都不知道,有時候人一高興,覺照就沒有了。等於是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慎重,一絲不苟。包含「冠必正,紐必結」,戴帽子的時候戴得端正,穿衣服的時候釦子要扣好,這個也是自重重人。
古聖先賢處事,「主敬存誠」,時時都是真誠恭敬的心,須臾不離。而且這些細節不注意,人家很難信任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風氣,不相信真有德行很好的人,假如我們這些生活習慣又不好,那就很難讓人家信任我們,進而對聖教產生信心了。所以為了讓人信聖教,這些生活細節要注意。我記得我在海口的時候,有一個老師學習很認真,他說到,當時我們第一次見面,海口天氣比較熱,我是穿襯衫(長袖襯衫),釦子都是扣著的。他說後來他願意來參與課程,就是因為看到我第一個釦子有扣起來。諸位學長,是熱比較重要,還是讓人家來聽課比較重要?這就是抉擇,你把誰擺在第一位?所以只要能讓大眾起信心、能受益的,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好就對了。
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