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O九集) 2013/3/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09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一節課講到兩百一十一句:
【上為下效。然後謂之教。】
從二O一O年連續三年,在雲南省,他們連續辦了三屆的道德論壇,而且參與的老百姓的人數,每一期應該都有一、二千人,而且又把這三年錄下來的光碟,要在全省每個縣去播放給老百姓學習。雲南省好像有四千多萬人,省的官員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結果他們辦了之後,老百姓非常認同,老百姓都拿著錢到政府那裡去,說:「你們一定要繼續辦,這些錢要支持政府辦道德論壇。」所以『上為下效』確實是風行草偃,上位者帶頭做,老百姓起而效法,起而整個響應。
另外在浙江溫州市,當地的政府也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學習。他們去年就有辦一屆的道德論壇,結果在好像市民的公園這樣的場地,都有公告了政府要辦這幾天的道德論壇。當時候有一個老奶奶,九十多歲了,她的外孫女還懷孕,牽著這個老太太就在市民的廣場在那裡散步。九十多歲老太太不識字,所以政府打出來的電視牆她也看不懂,老太太只是問,上面是寫什麼?外孫女就說是政府他們要辦道德論壇。老太太說,這些課程是講什麼?外孫女講,是講孝道,講這些五倫八德。老太太當下就跪下來,這個外孫女還以為老太太跌倒了,很緊張、很擔心。其實是老太太她聽到溫州市政府辦這樣的論壇,非常感動,她就馬上跪下來,然後叫她的外孫女說,「妳一定要帶我去見一把手(溫州的書記),妳一定要帶我去,我一定要給他跪下來感謝他,辦這個對老百姓利益太大了。」
結果外孫女覺得老太太年紀這麼大了,不是很方便。然後就對著那個政府的大樓,剛好就在附近,老太太就跪著對著政府的大樓感謝。結果這件事,因為她外孫女當時候就有打電話,因為以為老太太跌倒了,就打電話在聯繫事情。後來老太太強調她不是跌倒,是太感激政府辦這樣的活動。這個消息就傳出去了。所以當時候在籌辦這個事情的政府官員,跟所有投入的義工,統統非常的振奮,覺得這個老太太真的是好像菩薩來喚醒每個人的使命感。
您看上位者才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老百姓感激成這個程度,所以怎麼可能不效法。所以『然後謂之教』。我們體會到人民是很好教育的,只要上位者來帶頭,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看到這幾年來,在整個祖國大陸,整個傳統文化的弘揚,老百姓非常的認可、支持,沒有人反對的。而且我們看每場課程,幾百人、幾千人,那都要多少義工。看到各地在辦,開車的義工都是大老闆,他們放下錢沒有賺,都來無私的奉獻。可見得確實是「下效」,各行各業都在效法。而且他們也體會到一個生命的真諦,叫「為善最樂」,「助人為樂」。這個是我們非常歡喜在大陸,在這麼多的地方,都有領導者來帶頭。
這個「上為」,這個「為」是真正去做,不能只是說而已。這個在之前跟大家有提到,「上以言語為治,下以言語為學,世道之所以日降也」。上位者覺得重要的講話都能夠做好報告,就是好的政績了,上以言語為治;下以言語為學,下位者,廣大的老百姓,以好的口才就是學問,這樣整個世道人心會不斷的下滑。為什麼?大家的精神都放在口才的訓練上而已,都不是真正要把說的完全去落實下來。我們冷靜看到,現在對政治人物缺乏信心,甚至都有講說是政客,好像選舉前講的跟選舉後做的不一樣,那這個就失信於民。而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很會講話的,你要看他做不做得到。那「剛毅木訥,近仁」,反而比較老實,言語不大會表達,可是他很實在,他講的話一定,哪怕頭破血流,他一定要守這個信義,這樣的人反而比較接近仁德。大家冷靜看看,其實我們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很多時候都是把功夫先用在才華上的提升、口才上的提升,反而在心地上的功夫不見得下得多,在德行上的功夫不見得下得多。
我印象比較深就是我第一次到大學去跟同學們分享傳統文化,在北京民族大學,我講了兩個小時。下台正要回去的路上,有一個男孩在後面追我。我已經走了很遠,他終於追上了,他很激動,然後對著我講:「老師,你的口才真好!」我本來是想他聽了兩個小時,不知道有沒有哪句孔子的話還是孟子的話讓他很感動?他這麼激動就是為了來告訴我口才很好。當時候其實我是非常震動,我感覺,現在年輕人他看重的重點在哪裡?我們是真的很真誠的跟他們交流傳統文化,這個心跟心沒有碰在一起,反而吸引他的是他覺得我口才很好,就是他很重視這個才華。所以整場下來,反而這些經句的義理沒有吸引到他。那這個孩子是這個反應,也提醒我們,我們自己是重德還是重才?這個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栽培,也會影響自己以後帶組織、培養人的重點,是把德排在前還是把才排在前。假如重視才而沒有重視德,等他的才華提升到很好,但是傲慢伏不住的時候,可能我們當領導的會有很大的遺憾,就是折損了一個人才。
所以在《資治通鑒》當中,司馬光先生有提到「才德論」,就是要把德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才德論」裡面講,「正直中和之謂德」,一個人他很公正、他很正直,而且處世他很柔和,走中道,而且重視團體的和睦,他會以大局為重,有這樣的態度跟思惟,這個是德。「聰察強毅之謂才」,很聰明,觀察力也很敏銳,做事也很有魄力,也很有毅力。但是假如缺乏了正直中和,那他偏掉的時候,誰也說服不了他。所以洞察這些現象,對於我們培養下一代是個重點。我們看民國初年,反對文言文的一些很知名的學者,其實他們都是從小讀文言文的。他們有這麼高的學問、能力,沒有文言文他們不可能有這樣的程度。可是他們卻反過頭來提倡白話文,要排斥文言文。他們的學識、才華都相當高,但是忘本了。
我們接著來看兩百一十二句,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訓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惡以誡天下。而民莫不知恥。】
一開始講到古代有德行的人、仁慈的人,其實仁者懂得愛人。我們冷靜想一想,誰不願意去愛人?當父母的都希望愛孩子,男女之間有因緣組織家庭,都覺得要愛對方。那都是去愛對方了,怎麼現在下一代的素質在下降?怎麼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在夫子那個時代,剛好孔子面對三個學生,請教這三個學生,什麼是智?什麼是愛?什麼是仁?子路的回答,「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貢是回答,「仁者愛人,知者知人。」顏回的回答是,「仁者自愛,知者自知」。從顏回的回答當中我們可以理解得到,真正仁慈之人,首先他是自愛的。他自愛了,他知道怎麼成就自己,他才知道怎麼去成就別人。假如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提升自己,甚至於還糟蹋了自己的歲月,那我們用什麼方法去愛人?那可能在愛對方的時候變成溺愛了。所以顏回的回答對我們很有啟示。
人真正要懂得自愛,那必然是了解到《大學》裡面講的,要從格物下手,要從格除自己的物欲跟習性下手,這才是真正自愛。因為他格物了,煩惱輕,智慧會長,然後時時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他的念頭就不會偏了,他的念頭保持在真誠,誠意正心。那時時都以真誠的心待人,慢慢他就影響身邊的人,他身修、家齊、國治。所以真正的仁慈的人,他一定是有在自己的習氣上下過功夫的人,他是懂得自愛的人,他一定是修身的過來人,他才知道怎麼樣去愛人。不然我們無形當中,假如沒有在比方貪瞋痴慢疑下功夫,我們連自己貪瞋痴慢疑什麼時候起,有時候還不見得看得到。那我們在給孩子教育的時候,我們談的話裡面,可能就有貪瞋痴慢在裡面了。比方說我們在跟孩子談話,我們都起情緒了自己不知道,這個情緒會感染對方的。
我們以前在學校教書,覺得每一班孩子的風氣不一樣,跟他那個老師很有關係。這個老師很有禮貌,他的學生就跟著很有禮貌。這個老師假如跟其他老師都不打招呼,他們班的學生禮貌就相對比較差。我們以前在學校有觀察到這個現象。後來在社會當中也工作過,發現每個部門,那個部門的領導比方說脾氣大,他帶出來的幹部脾氣就大。所以那個影響確實是潛移默化。所以我們不自愛,還讓貪瞋痴慢常常起現行,不要說愛人,鐵定給身邊的人不好的影響。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他那個真心一發出來,他覺得會對孩子有不好影響的習慣,他馬上就改掉,這是有真愛的人。比方說抽煙對孩子不好,他會真的馬上改掉、放下,甚至是可能太太懷孕了,他就把它改掉了。
所以我們學聖教沒有別的,剛好上個禮拜師長給我們勉勵的時候講到,「聖賢教育就是真心的教育」,就是讓我們恢復真心。怎麼恢復?從當下都覺照自己要保持真心去待人,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去對待每個人,慢慢的就恢復了。所以聖賢教育也是自愛的教育,進而能夠去愛人。他自愛了,他知道怎麼成就自己,所以他『推所好以訓天下』,他知道人最可貴的就是德行,就是真正時時心跟聖教相應,法喜充滿。孔子第一句話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們明白到真正的快樂是從內心出來的,他明白到五倫八德是每個人本善裡面具備的。他以五倫八德,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們恢復了,他們得到快樂幸福的人生,所以就以自己崇尚的這些美德來「訓天下」,就是教導、勸勉天下的百姓。而因為這些道德每個人的本性都有,所以他們一提倡,『而民莫不尚德』,而民眾沒有不崇尚這些道德的。
而且這個五倫八德,還不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認同,任何民族的人都能接受。就像我曾經在澳洲,我們淨宗學院對當地的百姓,也是講閔子騫孝順的故事,這些《德育課本》跟他們分享。因為我坐在後面,看他們在前面聽,講到跟八德相應的情節,他們都一直點頭。後來下完課跟他們交流,他們的話,很懇切的說,「做人應該是這樣、應該是這樣。」哪怕這個德目在他成長過程並沒有教育到他,可是他遇到這些榜樣,他是非常認同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本善是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
這次剛好師長來,我們馬來西亞的專門在致力於整個宗教和平工作的官員,剛好跟師長吃了一頓飯,然後知道老人家要留幾個禮拜,就有提出來,可不可以讓老人家跟不同的宗教代表講一堂課?他覺得這樣的長者、智者很難得。那一天也來了很多回教的領袖、回教的朋友,我們很多華人同胞,他們也是戰戰兢兢,「他們能不能接受一個高僧跟他們談佛法、跟他們談中華文化?」也是有這樣的擔心。結果旁邊的華人朋友一直盯著這些回教朋友看,很怕他們把耳機拿下來不聽了。結果讓他們很驚訝,不只沒有拿下來,回教朋友把耳機按進去,怕漏掉一句。所以我們中華文化儒釋道的教誨,沒有人不能接受,聽了都歡喜。師長講完以後,很多回教婦女都搶著要來跟師長拍照留念,聽了很歡喜。所以儒道釋聖人講的都是跟性德相應的智慧,而性德是每個人都有的。
所以看到這個「民莫不尚德」,從師長一生的教化,我們可以認同。師長還得到印尼的回教大學的榮譽博士,而且印尼人還傳了一句話說,我們師父比印尼人更愛印尼人。那老人家把仁慈博愛表演出來,不同種族、宗教的人都會感動、都會認同。所以確實就像前句講的「上為下效」,就像「推所好以訓天下」。老人家一生得到儒釋道教誨的益處,一生幸福美滿,您看八十七歲身體這麼好,笑起來有赤子的笑容,智慧又這麼高,他得到這麼大的好處。老人家常講,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學習聖教了。那我們這些學生、弟子遍布在全球,「民莫不尚德」,大家都很認同老人家、認同老祖先的這些教誨。
接著,『推所惡以誡天下,而民莫不知恥』。這句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愈上位者、愈有影響力的人,他的一個態度影響的層面非常大。「推所惡」,他惡什麼?惡浪費、惡貪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公務員所用的每分錢都是廣大老百姓的血汗,尤其是廣大的農民。他一浪費了,喝一瓶酒,幾千塊人民幣,那可能是農民一年的收穫。所以他非常厭惡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錢,告誡天下人。
「而民莫不知恥」,馬上起作用,因為這個是跟性德相應的,只要領導者帶頭,沒有人不認同。所以我們了解到,很多餐廳的營業額,就是專門在接待這些公務員的那個營業額就降下來了,不敢那麼浪費了。講到這裡好像對餐廳的人不大公平,在座有沒有做餐廳的?其實還是要學聖教。假如今天你開餐館,浪費的都是人民的血汗錢,你賺得安心嗎?那也跟辦餐館真正的意義都不一樣了。辦餐館真正的意義是服務老百姓讓他吃得好,又不是為了去多賺人民的血汗錢。而且坦白講,你有多少福報,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自自然然你的生意就能賺那些錢,別擔心,Don't worry,be happy。所以人不明理,常常都活在不安、強求、貪婪當中。
而你看那餐館,為了要賺這些錢,坦白講,他們開店也都開到多久?都開到半夜三更。最後連身體都賠掉了。所以有時候一些現象叫惡性循環,誰都沒得好處,不如還是正常一點,也不要幹到三更半夜了,早點回去,家裡倫常,整個孩子教育都教育得好。大家有沒有感覺,各行各業都忙得要死,也沒存多少錢,最後下一代都沒教好。所以還是要回歸到正常。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差不多七點、八點,一般的商店,做完生意就打烊了。反而後來很多商店開始二十四小時營業,然後很多那些會聚集很多會動歪腦筋的人,統統在那個時候開始活躍起來,反而治安就愈來愈不穩定了。
所以您看,帶頭了,老百姓都認同,都開始不亂花錢,很可貴。看到現在連大學生慢慢都改善了。以前到大學去,去餐廳一看,心疼,看到那些大學生有的連一半都吃不完就整個倒掉了。了解到他們的心態,「我家裡有錢,有什麼關係」,就倒掉了。甚至於感覺到說,「吃得很乾淨好像很丟臉,好像家裡沒錢」,就這錯誤的價值觀誤導。現在有領導來帶頭,非常可貴。所以這是鼓舞有仁人,現在依教奉行的國家領導、父母官,那不知道可以改變多少老百姓的命運、人生。所以有句話叫「公門好修行」,領導人一帶頭,功德無量無邊。
我們接著來看二百一十三句,這一句我們很熟悉,大家一起念一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們老祖先很強調本末先後,什麼是教育的本?什麼是末?什麼要先教?什麼要後教?「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而我們從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看到這段話,很多人假如看懂了,會相見恨晚。先教什麼?孝要先教、悌要先教。那假如沒有經典,絕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從這裡下手,也都跟著大家的風氣,四歲、五歲了,趕快學英文、趕快學鋼琴、趕快學什麼,不然跟不上人了。就跟著這個風氣,每個家長都忙得要死。聽說是禮拜天比較忙,禮拜六、禮拜天比較忙,反而禮拜一到禮拜五沒那麼忙。因為禮拜一到禮拜五孩子在學校裡面,他還不需要那麼忙。一放假了,排得滿滿的,還要跑好幾個地方,更忙!
而我們冷靜看看,三十年前的人才多,還是三十年後的人才多?可是三十年前沒有忙成這個樣子。孩子沒有德,他沒有人生學業、道業、事業還有家庭責任的根本動力。他家業、事業的根本動力沒有,所以他人生隨時會在其中的一站他就不負責任了,他根本沒有找到。所以很多的孩子輟學,可能是賭博讓他輟學,可能是電玩讓他輟學,可能是男女之欲讓他輟學。種種誘惑一來,他沒有根本的德行的根跟動力就毀了。所以這個忠孝很重要,忠孝是根本。我們看廣大的官員、公務員,他假如沒有忠,他可能就做出對國家不利的事情,哪怕他有一個博士的文憑又有什麼意義?有這麼高的文憑跟才華,他也不可能利益得了國家。所以現代這個時代的人,在教育當中花的時間、精力不亞於以前的人,可是收的效果不好,這段話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我們看到教育從哪裡下手?從家庭、從孝道。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品德、態度,「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家庭裡面就形成了。假如明白這個道理,父母不應該去指責老師,孩子的行為假如有偏頗,不應該一味的指責老師,反而要先反思自己。因為可能這些不好的德行,他根本上偏頗的時候,在家庭裡面就有這個徵兆。反而更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跟老師同心協力的幫助孩子導正,這就對了。
『入則孝』,身為子弟,他就要像個弟子的樣子,他就要培養一個弟子的態度。在家是弟子,到學校也是弟子,教給他傳統文化的、教給他學問的是師父,現在叫老師,跟他一起學的叫師兄弟、同學,所以到學校他還是弟子。出社會各行各業,他要跟人家學本事,他要做徒弟,他還是弟子。所以他到學校學不學得好,他在各行各業能不能有成就,跟他在家裡像不像個弟子有根本的關係。所以現在為什麼在學校不好學、不尊重老師,在各行各業也不肯忠於自己的領導,然後跟領導好好學習,甚至還會跟領導唱反調?那根源還是在家裡沒有養成孝悌的態度。所以孝悌是做人的根,也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所以現在種種現象,我們要反思起來,得從根上去改善才行。
而提到這個「入則孝」,在家孝敬父母,我們想起漢朝的黃香。因為我們去年冬至祭祖,我印象很深,好多的同仁都感覺到祖先來了。孔子在《中庸》講的沒有錯,「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至誠就感通,祖先到了,很欣慰,接受我們的供養。有一位同仁姓黃,他說我真正感覺到我的祖先就在前面,他感覺到了。我相信他這次祭祖一定給他人生帶來很不一樣的影響。他感覺到祖宗在他身邊護佑他,他不能讓祖宗操心。更重要的要有志氣,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以顯祖宗,這個才是做後代子孫應該盡的一個本分。
我記得剛好有一次我到馬六甲培風中學,應黃氏宗親的邀請,他們在場所有的義工全部是黃氏的子孫,他們穿的衣服全是黃色的。我們這次共學班也是穿黃色的。然後在他們的衣服印了四個大字,「孝親尊師」,看了印象深刻,也很感動。黃香的後代一千多年之後還念著他的德行。所以諸位學長,我們要做得像黃香這樣的祖宗才可以造福後世。
黃香九歲就溫席,「冬則溫,夏則凊」。我們冷靜想想,九歲的孩子應該是父母幫他蓋被子,他卻已經能體恤到父親的辛勞,幫父親冬溫夏凊了。而且他九歲母親去世他就非常的感懷母親,痛哭到就整個飯都吃不下。他有那種孝思這麼深,一個九歲的孩子,他那個孝心的天性終身都保持。而當時候的君王不簡單,當時候的父母官也不簡單,當時候太守劉護就把他的孝行上報。當時候的皇帝馬上抓住這個好榜樣教化天下人,賜給他八個字,「江夏黃香,天下無雙」。
我們看到二百二十句,剛剛講的是漢朝的皇帝做的,我們看這個經句講,「顯賢表德,聖王所重」。所以古聖先王很懂得教化,他尊崇這些賢明的人,表彰他們的美德。漢朝就是這麼做的,漢朝以孝治天下。從「親有疾,藥先嘗」,是漢文帝的表率,母親生病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親身侍奉,睡覺的時候都沒有把衣服脫下來,因為怕母親又有需要,臨時來不及。其實這種隨時擔心母親有需要,大家想一想,他睡得沉嗎?睡不沉,時時都是念著母親的需要。
太守舉薦,舉孝廉,這又是一個重要的教化,從漢朝一直到清朝,都有這個很好的舉薦人才的標準,就是「孝廉」兩個字。我們剛剛一開始說「棄常則妖興」,舉人才的標準能不能變?一變就麻煩了。現在不知道各個國家舉人才的標準是什麼,還是要回到這兩個字。所以現在世界各國政治都愈來愈亂,他還得回到這個老路子才行,因為「人存政舉」,你沒推薦到好人才,政治怎麼可以安定?現在是民主時代,所以應該以後的政黨,要成為黨員,還要回到這個標準,要孝廉、要孝順的才可以入黨,鐵定會有人才輩出。
我聽說北京大學有規定,只要發現不孝,退學!這才正確,這樣北京大學以後出去的就是一定要守孝道的人,才能在北京大學畢業。北京大學是中國的第一學府,它帶頭做表率。而更難得的,他的校長是個孝子。我當時候看那個報導,他為九十歲的母親祝壽,母子兩個人抱在一起好幾分鐘,他痛哭流涕止不住眼淚。後來才說到了他的故事,他老母親八十歲大壽的時候,他趕不回去,非常遺憾,就一直想著,母親九十大壽的時候,我一定要回去幫她祝壽,滿了他的願。所以我想我假如是北京大學的學生,看到這個報導也會被校長感動。
在家落實孝敬父母,『出則悌』,出外包含到學校,到學校或者到團體,以及往後出社會,到每一個企業、團隊。「出則悌」,這個「悌」就是恭敬長輩和領導上司。唯有這樣,他做人的孝敬的根基才有,不然他的德沒有根。一個人只要沒有德行的根,他一定會給人家不好的影響,他到各行各業也不可能真正能利益這個企業、團體。真的,我們出社會這十多年,看到在一個團體裡,這個人很有才華,可是傲慢,跟人不好相處,甚至小聰明謀自己的利益,這個對團體的損害都很大。所以真正沒有德行,要幫得上團體的忙,不大可能。有些老闆會說:「他現在這個能力我很需要,沒關係,沒有德也不管了。」結果一用,三年、五年之後就出事了。為什麼?他傲慢,他會給你鬧情緒,到時候還在底下說你的壞話,最後影響你團體的威信,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古人用人要「德才兼備」,還是把德擺在前面,是有道理的。所以對這些道理不可存僥倖,最後可能給自己添很多的亂子都說不定。為了眼前的方便、為了眼前能多賺點錢,用錯人了,後面貽害就很大。
而這個「出則悌」,在《了凡四訓》有一段教誨很好。它是提到「敬重尊長」,就是出則悌。說到,「家之父兄,國之君長」,家裡的父母、兄姐,國家的領導,或者團體裡面的長輩,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年齡比我們大;「位高」,位置比我們高;「德高」,德行比我們高;「識高」,見識比我們深廣的人,「皆當加意奉事」,就是很尊重他們、恭敬他們。他們有什麼事需要,「有事,弟子服其勞」,很主動的去協助這些尊長。這樣的態度對他一輩子影響很深遠。《了凡四訓》接著說,「在家而孝順父母」,所形成的人格是什麼?「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面對父母,以至於往後面對長輩,都是非常的愛護長輩、父母,深愛。婉容,那個婉是什麼?很柔和,不會講一句衝的話、忤逆的話。
我聽很多年輕輩的朋友們他們都說到,還沒學傳統文化以前,跟他父母講話叫一言九頂。父母講一句,他頂很多句回去。我說這個劇情假如繼續發展下去,不只他父母會得心臟病,他的主管也會得心臟病了。那不是添亂嗎?一個人到單位去,氣得主管心臟病,他的父母要負因果責任。你的孩子在社會建功立業,你記頭功;你的孩子到社會去讓人家添很多麻煩,這個是有罪過的。尤其你假如是生女兒更重要,把你的女兒培養好,嫁出去,讓人家旺三代,還幫社會培養了很多孝子賢孫,功德無量。假如嫁出去讓人家雞犬不寧,那有損陰德。
「深愛婉容,柔聲下氣」,那個態度,講話,「怡吾色,柔吾聲」。我看現在的年輕人講話衝以外,還給長輩、還給父母臉色看。所以我看現在的孩子很少長得臉圓圓、耳垂很大,像彌勒佛這樣的,十幾歲的人愈來愈少了。現在一、二十歲的人好像臉都比較瘦,好像他們也覺得這樣比較好,還去整容把它削掉。那個愈瘦是愈沒有福報的,我想胖都胖不起來,還把它削掉。拿來給我,我貼上去比較好用。人實在不懂這些理,很冤枉,聽說減一公斤還要花很多錢,真是造罪了,拿錢去給人家花,還破壞自然環境、自然景觀。整容就是破壞自然環境,沒有環保概念。你破壞自然,最後會土石流。你破壞這個自然,三年、五年以後會痛,一輩子都有病。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沒有福報?他假如不懂得深愛婉容,柔聲下氣,他一天氣父母這麼多次,他哪有那麼多福可以耗?耗掉,耗盡了。所以現在的孩子意外的很多,十幾歲就得絕症的都很多,那不是沒有原因的。是他沒有孝敬,每天一直折福,哪有那麼多福可以折?所以看到這些不懂事的孩子要憐憫他們,趕緊要讓他們學傳統文化才好。
「習以成性」,就是他這個侍奉父母的態度養成習慣了,「便是和氣格天之本」。他這種柔軟和氣已經內化了,他走到哪,他走到學校,老師的好幫手;走到單位,領導的好助手。和氣格天,這個格是什麼?感通。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老天保佑、祖宗保佑,你不要擔心他沒有福報。所以真正把孝敬扎在自己孩子這個人格上,你一生不需要擔心你的孩子,他和氣格天,他是老天照顧的孩子了、他是祖先護佑的後代了。那我們有責任心的人,一定要期許自己這個入孝出悌的根要扎下去,不然我們有為團體、為文化的心,但可能還在給團體添麻煩。
接著『謹而信』,這個「謹」,做人做事、處事待人接物非常謹慎小心。「信」,人言為信,他說話言而有信,信守承諾。而且一個人的事業能不能成就,「信義為立業之本」;一個人的道業能不能成就,忠信是動力。一個人有忠,他怕對不起師父的教誨,他會盡力學習,他對家庭會負責任,他對國家、社會他要盡一分力。所以他那個忠會變成他事業、學業、道業的動力,忠信是動力。他曾經承諾過的事,他一定全心全意去做好。忠信是一個人奮發向上源源不絕的動力。
孔子也說,「言忠信,行篤敬」,行篤敬就是謹,謹慎,做什麼事嚴謹,「雖蠻貊之邦行矣」,有這種言忠信,行篤敬,有謹而信態度的人,走到不同的種族宗教,還是得到當地人的愛戴。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你們的祖先來到了言語不通的地方,能夠建立這樣的家業、事業,不簡單。他們就是把中華民族這個好的美德帶在身上,遠離家園也開創了一片天地。孔子的話有道理,「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言不忠信,行為不謹慎,不篤敬,有時候還輕慢、隨便,連鄰居、跟自己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都不能認同我們,就寸步難行了。其實我們假如不謹而信,連家裡的人都不能認同我們了,更何況是家以外的人?
這個謹的態度,在魏朝的時候,就是東漢末年,緊接著是魏晉這個時期,有一個讀書人叫管寧,大家有沒有聽過「管寧割席」?他的一個同學叫華歆,他們在讀書,剛好聽到有官員經過的聲音,華歆就好奇,就跑去看,心就不定。有一次他們在種田,剛好地上有塊黃金,管寧根本就沒有動任何的心,繼續耕作;華歆是拿起來看一下,好像不能貪財,才放下去。管寧看到他心都不夠定,然後他們本來坐在同一個席子上,他就把它割開來。其實那個動作是什麼?讓華歆一輩子要記住,不要再犯這樣的過錯,不然你的學業成就不了。而這些榮華富貴這麼容易吸引你,你以後去當官會是一個好官嗎?提醒他。而且管寧一生淡泊名利,他有很高的德行跟能力,所以當時候都要請他當大中大夫,很高的官。而且華歆那時候當太尉,很高的官,華歆佩服他說要讓給他幹。雖然你看那個割席下去,華歆也不簡單,覺得這個朋友是在教育他、在提醒他,還是打從內心佩服他。管寧都不為所動,一生從事教育工作。
結果他在遼東一帶行教化,剛好魏的國君一定要請他回來當官。國君請的,縱使不做,最起碼禮貌上要回來一下。結果回來剛好在海上突然起狂風,眼看所有的船隻都要沉沒了,船上的人都開始哀嚎、祈求,「老天爺,饒命啊!我一定好好做人。」管寧眼看要滅頂了,他並沒有恐慌,他就說:「假如我今天就這樣命喪了,可能就是因為我曾經一次起床沒有戴帽子,一次去上廁所沒有戴帽子,然後三次太晚起床」,我臨時忘記了,剛好就都是這些生活很細的地方,他忘記了,就這幾次而已。然後他就覺得說,那可能就是這幾次沒有做好,所以今天才有這個禍。結果所有的人船都翻了,只有他那一條船沒有翻。所以我們看出他「謹」做到什麼火候了。「謹」做到這個火候,天地鬼神都護佑他,他這個災禍就化掉了。
而且在歷史當中也記載,他坐在那個木榻上,坐到什麼程度?他膝蓋那個地方的木榻都破了。就是他坐的時候,都是恭恭敬敬坐,他的腳從來沒有張開,所以都是這樣坐,每次坐就是坐在那個點上,最後連那個木榻(他膝蓋的位置)都破了。所以從這些行誼我們非常感佩。
大家要了解,他嚴以律己,但是怎麼樣?寬以待人。這個才是對的狀態。管寧他所居住的地方的老百姓犯錯,他怎麼勸的?比方有一個人的牛很不守規矩,把人家的田地都踩爛了,他把那頭牛拉到涼爽的地方在那裡等,等到那個主人來把這個牛領回去,他都沒罵他,「下次注意」,把牛還給他。不要再造成損害,然後自己留在那裡等著那個主人來。主人一牽了牛以後終身都不會忘,很慚愧。還有當地有一處井水,老百姓都在那裡搶,搶得都打架了,就不肯讓,都要爭先打水。他看到以後多買了很多水桶,趁著天還沒亮,自己就去把水打好。結果那些要來搶,搶著打水的人,一看到那些水都打好了,不好意思了,之後就互相禮讓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故事,聖哲人用心良苦,他勸化百姓不是用言語,言教,「以身轉之」,用他的身教來轉,「良工苦心」。就像《了凡四訓》裡面,大舜要勸雷澤這個地方的人不要爭鬥,自己做出禮讓,又看到人家禮讓又去讚歎、又去肯定他,花了一年的時間,扭轉了那個社會風氣。這些行持非常可貴。
接著講到,『泛愛眾』。剛剛跟大家講到管寧,下次再補充。不過我剛剛講不出來,就覺得應該把他寫在書上,得到的啟示,做什麼事還是謹慎好,不可大意、不可太有把握,反而有時候太有把握會出狀況,反而謹慎比較不會出狀況。所以念不出來也是讓我謹記這個「謹」字的重要性。「泛愛眾」,要廣博的愛護大眾,而古聖先賢他們接受入孝出悌這些教誨,他不只愛護人,他還愛護一切生命。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歷史當中,武將能夠長壽,後代子孫又很好的不多。宋朝的曹彬這個大元帥,他的後代非常好,他的孫女還當到皇后,他後代出了很多的人才,他就是非常有愛心。他帶兵要拿下南京城的時候,他還裝病。他底下這些將領說:「元帥,您怎麼了?」他說:「我生病了,只有你們可以幫我治病。」那武將都很重義氣,「大人你說,我們一定幫忙你。」他說:「好,我們歃血為盟,入城之後絕不枉殺一人。」所有的將領都服從,他那場戰役就救了不少生命。所以他後代非常好。
而在歷史當中還有記載,他冬天自己的牆壞掉了,他都不修。人家就問他:「你怎麼不修?」他說:「冬天的時候很多昆蟲冬眠,我只要修這個牆,牠們會凍死,等天氣回暖之後再來修。」所以他仁慈之心,慈心於物、慈心不殺。我們看了這樣的表率,終身不忘。更重要的,從今天開始不傷害一個幼小的生命。那要不傷害不簡單,一舉手一投足要柔軟、要細心。道家講,「舉步常看蟲蟻」,有這樣的存心,你時時都想著不傷害生命,這樣的人一定有厚福,必然的。所以愛人其實是什麼?自愛。成就了自己的德,也成就了自己的福報。
『而親仁』,這個是親近仁德之人。其實我們在看到這句,我們會很有感觸。我們這一生沒有遇到師長、沒有遇到善知識,我們也沒辦法認識經典、深入經典。我初中、高中《論語》也背了很多,可是不知道它對人生有這麼大的啟示跟用處。沒辦法用,甚至還產生副作用。讀到「子曰」就是為了考試,頭痛,還有點學習的障礙。所以「聖教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用小聰明,深入不了經藏,得要過來人、明師指點,明師指路才行。所以「親仁」太重要了。多少人學學得偏了、學得邪的大有人在。在孔子那個時代,三家大夫其中有一個孟孫氏,孟僖子,他病重,臨終以前就交代他兩個孩子,說到:「孔子的祖先很多都是聖人,聖人的後代假如沒有當國君,也會是通達事理的這樣的智者。所以孔子有這麼好的祖先,他現在雖然不是國君,我想他以後一定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你們要去跟他學。」當時孔子幾歲?十七歲。這是在《史記》裡面記載的。孟僖子也不簡單,他幫他的孩子選老師,臨終前交代清楚,而孔子那時候只有十七歲,那他也很會看人。就像孟子的母親,「孟母三遷」,不就是為了親近有學問的這些教學的老師嗎?
當然現在我們拜科技的便利,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親仁?我們隨時光碟拿來,打開電視就可以看了。所以我們假如學得不如古人,要打屁股,是吧?我們現在的機會比古人都還好。古人他珍惜緣分,珍惜善知識給他的教誨。我們現在雖然很方便,打開電視五分鐘就開始打瞌睡了,學到的就不能深入了。所以應該要生「如貧得寶」、「難遭難遇」的態度,來跟著老人家的教誨學習,吸收得就深。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所以收穫的多寡,心決定的。應該要聽師長這些好的光碟的時候,要先鞠三個躬,調整好了心態再來看,效果不一樣。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自己真正落實了剛剛講的入孝出悌、謹信、愛眾、親仁這些德目,然後再進一步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這個「文」就是指經典。其實這句我們可以了解到,他能把前面這些德目落實,他一定是非常盡本分、盡職責的人,他一定演什麼都像什麼。他在做的過程當中又能夠不斷的薰習經典,一定會對經典的這些感悟愈來愈深、愈來愈廣。孔子也講了,學而優則仕,仕而優還要再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強調學習聖賢教誨最重要的是真正有德行。假如這個德行不下功夫去扎,一直學文,那他學問很淵博,可是他德行不穩。你讓他因為有學問,拿到了教授、拿到了碩士,拿到了一個地位,他很可能會自讚毀他,他很可能會很傲慢,會誤導大眾。我們看民國初年那些很有學問的人,他誤導了多少大眾?可是那些可能從十幾歲就《資治通鑑》整個都背下來了。他的父母、他的老師並沒有重視到「行有餘力」,他這個德行是真正落實了才讓他廣博的學文。假如德行的根基不穩,他學很多,愈來愈覺得自己厲害、自己了不起。
所以在推展傳統文化的過程,很多父母他認同,他就一直讓孩子背,背到最後,他們發現孩子對他們很傲慢,甚至於問父母,子曰什麼什麼,父母回答不出來,他們還說,「好笨!連這個都不會。」所以《弟子規》重要,沒有《弟子規》的根,他學問愈淵博,很可能會出更大的問題。因為《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力行在哪?入孝出悌,他不落實了,「長浮華,成何人」。那個浮華增長了,他不是長一點,他一增長他就會一直發展,最後會目無尊長,最後會變狂妄。所以這個我們都不可小看這些經典的提醒。不然到時候真的狂妄的時候,父母、老師也只能感嘆了。
我們接著看兩百一十四句。這一句,讀過《孝經》應該比較熟悉,我們一起念一遍: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這個教化的句子提『先王』提很多,因為整個教化的智慧其實都是承接這些古聖先王的。包含孔子他也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都是跟著古聖先王,他自己也是「述而不作」。所以現在從政的官員能夠效法先王,對他辦政治有大幫助。我們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首相,他看《群書36O》,他看了之後很歡喜,他說到,「我們廣大的公務員都應該來學習《群書治要》,這幾千多年的教誨現在這個時代都還這麼管用。」所以他還是看得懂我們老祖宗留下來這些辦政治的智慧。
先王他是通達人性,所以他順從人性的教育,『可以化民』,就是可以教化、可以感化人民。用哪些具體的做法?大家看,這每句其實都是順從人性的教化,不能違背人性。現在很多學校的狀況是「填鴨式」,這個不是順從人性,把人壓到現在連小學生都要去自殺的都有。『是故』,怎麼做?『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率先實行博愛,那老百姓感動了,受到他的德化,就沒有遺棄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
在隋朝有一個官員叫辛公義,他在位的地方,老百姓很刻薄,家裡人生病了就不管他、拋棄他。他看了很難過,他並沒有指責。他怎麼樣?「先之以博愛」,他先把愛心做出來,他就把這些得了瘟疫生病的人,統統都帶到自己衙門大廳治病。把他們治好了,再讓家屬來,「你看,你媽媽生病了,假如會傳染,我不就被傳染了嗎?我現在不是好好的?而且你棄父母於不顧,良心何安?」然後就趕緊讓他們帶回去奉養。那他愛護所有生病的人,尤其是老人,他做出博愛了,那整個當地刻薄的風俗就轉過來了。當地的人就喊他叫「慈母」。可見得老百姓這麼感恩他,他的博愛的風範對老百姓內心的感動有多深,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了。所以有一句俗話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我們有福報成為官員,或者成為一個地方的領導、一個單位的領導,我們把這句做出來。當你離開這個地方的時候,人家喊你慈母、慈父,那真的是給聖賢臉上貼金、給老祖宗臉上貼金,不枉我們接受聖賢教誨,真正把它用心的做出來。
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下一次我們背就背到這一句,兩百一十四句。多背一句,說不定你多一天有智慧就多一天利益他人了。不要怪我多派一句。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