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0/6/1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28-0012

  大家好。剛剛跟大家提到言語的心態,第五點,要心平氣和,心平很重要。這個心平就是不能帶著情緒講話,太激動了、太高興了,或者有情緒了、憤怒了,這個時候講出來的言語可能都會有負面的影響。而人為什麼不能心平?那剛剛舉的幾個,太高興了、生氣了,這個都會讓心不平。其中還有一個,就是覺得別人錯、我對,這樣也會心不平。《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到,「因事相爭」,因為事情鬧意見了,衝突了,「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平心暗想」,都可以。所以人假如在跟人有快衝突的時候,能先想想我自己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先反省的時候,心就能夠平和下來,就不會這麼氣勢凌人。所以這個指責,都是別人錯,也容易心不平。

  所以「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向自己想」,處理事情須替別人想。諸位學長,我以前華文學得不好,有考過倒數第二名,所以有寫錯的大家可以直接指出來,沒有關係。「論人先將自己想」,我們在議論、評判別人不對的時候,也應回過頭來想,那我又好到哪裡?因為我們要體恤人情,就是當我們自己也沒做對的時候,我們講的道理再通,人家也不服氣,邊聽邊想,你又沒好到哪裡去,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所以還是要正己才能化人,言語才能感動別人。要心平,在與人相處,在與人溝通的時候,都能先回到反省自己上,我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對?反而自己先檢討自己有不對,心平下來了,馬上都是先談自己不對的,「各自責,天清地寧」,反而對方也感覺到你的誠意,他也反省自己,兩個人都很有風度,都很有收穫,互相之間的一種溝通、交流,就能夠更好。

  接下來,我們言語的態度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是厚道。在《弟子規》當中說到,「人有短,切莫揭」,《太上感應篇》提到,「不彰人短」,這個都是很重要的態度。因為我們去彰人短了,就傷天地的和氣了。總要提醒自己,一言一行是利益這個社會、利益這個天地才好。而我們的言語厚道在給人留餘地,不給人難堪,甚至不要給人抬不起頭來。尤其是講話講到人家氣得都快吐血,然後講不出一句話來,「你、你……」,然後你還自己覺得很有本事,「你看我罵他罵到他連話也回不了」。當我們在那裡自己以為很得意的時候,福就已經漏光了,太苛刻了!

  所以「凡一事」,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他人的一件事,「而關人終身」,關乎他的名節,關乎他一生的名譽的,縱然我們是確定這件事,「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不要常常掛在口上。你看對方好像有一些好的機會了,你看了心裡酸酸的,嫉妒了,還在旁邊說風涼話,「你知不知道他以前幹過什麼?他以前還進過監獄,他以前還練過邪法。」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很看自己的心了,講這句話的心境是什麼?見不得人好。把人家的瘡疤都挖出來了,這個就是有失厚道了。「浪子回頭金不換」,人家能改過自新,那都是天底下最難得的事情,怎麼還把人家改過的機會給斷送掉?所以叫「看人要看後半段」,才厚道。你看到人家表現不錯了,就馬上在那裡,「你都不知道,我以前跟他很熟的,他就是那個模樣」,這個都是苛刻。應該人家肯改,我們隨喜,我們讚歎都來不及了,絕對不能有見不得人好的態度。不可著口。

  「凡一語」,我們講出來的一句話,「而傷我長厚」,這個傷我長厚就是有傷我的厚道。比方說揶揄別人、調侃別人、給別人很沒面子了,這個都是傷我長厚。而我們往往這個言語讓人難堪,都還覺得自己辯才無礙,這個就錯上加錯了。「雖閒談」,一般茶餘飯後也不亂講,「雖閑談戲謔」,人有時候,輕鬆,比較放鬆的時候,就隨便了,話就不謹慎了,還是要「慎勿形言」。西方人講幽默,幽默應該是可以拿自己來給人家做借鏡,才是幽默。去調侃別人,讓人不好受了,那就不叫幽默,那叫無禮。而我們要很冷靜,人有時候一不謹慎、一隨便,就真的是言多必失。我們成長過程有沒有發現過,很好的朋友,就在那亂開玩笑,結果有一句話對方聽了實在受不了了,就決裂了,從此兩個人不再打招呼的,有沒有這種情況?這個就是講出有傷厚道的話才會造成這個結果。好,這個是第二點。

  第三,我們說厚道就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所以「攻人之惡」,就是你今天要把他的問題給他講出來,指出他的缺點,攻人之惡,也要注意「毋太嚴」,不要一下子太嚴苛。比方說對方,親朋好友,有十個缺點,我們一次就把十個全部把它給攻下來,你看會怎麼樣?要不就是那個人就像皮球洩了氣,要不就是跟你槓起來了,是吧?你十個都給人家攻下去了,那他不惱羞成怒才怪?一條一條都說不好不好不好,人家自尊心哪受得了?「我有你講得這麼不好?」所以「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要想他受不受得了,要善解人心,善解人意。現在人的狀況,你要提醒他的問題,首先先肯定他幾句,讓他歡喜,讓他有自信,接著再柔軟的提一些問題。總要稱讚比批評多一點,人比較好接受,這叫人情事理。

  「教人以善」,我們希望親朋好友愈來愈好,把一些善的道理告訴他,希望他能效法,「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你比方說,「我怎麼妄念這麼多?」然後我們就說,「你已經比以前少多了,再努力一點,可以的。」人家聽了,「謝謝、謝謝。」假如這個朋友跟你講,「我妄念還是很多。」你說,「你就是不老實!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搞那麼複雜,不依教奉行!」所以教人以善毋過高,那些道理是對自己的,不是給別人的,是吧?別人你總要體恤、總要鼓勵。假如我們這樣去勸別人,人家看到我們就害怕,還沒講話就覺得好像有一股殺氣已經先到了,就不好了。你雖然是為他好,但是不體恤人情就不好。再來還有一種,也是要觀照我們的厚道。我們假如這些人情事理都不敏銳,每天不要說利益人,不知道多少人因為我們在那裡睡不著覺,在那裡翻來覆去很難受了,你一句話就像劍一樣插到他的心裡面去了,自己都不知道。

  這一句提到的是,「論人之非」,在談論這個人的錯誤的時候。這個也是必然的,比方我們在團體裡面、公司裡面,做每一件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做對的,鐵定會有做錯的時候。那我們在面對團隊的錯、面對他人的錯,這個時候我們在論的時候,能不能很厚道?還是別人有做錯了,落井下石,然後就批評得一文不是,這樣就不好了。我們看到這一句裡面,當看到別人有錯誤的時候,「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其實很多時候,別人錯誤的行為,他的動機都是善意的,只是沒做好。當一個人很善意的去做,最後結果是錯誤,或者是失敗的時候,他好不好受?他一定很自責、很難過。這個時候我們又沒有體諒到他當初做這個事的善意,然後又劈頭蓋臉的批評,很可能把那個人的善心都給抹殺掉了。久而久之,當事人會覺得很痛苦、很難過,不被理解。

  所以人與人相處不能只談對錯,還得要體諒、理解,還得要交心。比方在家裡面,孩子給母親倒一杯水,他很高興,母親口渴了,趕緊去倒一杯水。結果動作太匆忙了,水給翻倒了。這個時候媽媽一看到那個玻璃杯摔壞了,「那個多少錢你知不知道?」你看,論人之非,不是看價格。你假如一個老闆,員工把事情給做不好了,馬上說,「你花了我多少錢你知不知道?」可是那個員工可能是盡力做,沒做好,是吧?所以我們假如只是批判那個行為錯誤,或者是情緒發出來了,可能對方那個善就會被我們給掩蓋住了。

  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歡歡喜喜要幫他媽媽倒一杯水,最後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你說他下一次倒水都會發抖,會不會?請問他下一次倒水有沒有學到經驗?沒有,只學到恐懼。這樣的情況二次、三次以後,他就不敢再幫他媽媽做事了。所以孩子跟我們不親都有原因的,可能我們在面對孩子的錯誤都太過的嚴苛,都沒有去體諒到孩子的心,跟他交心。縱使他是做錯了,你都能夠很溫柔的去對待,做錯的人會覺得更慚愧。所以今天假如孩子茶翻一地了,這個母親馬上講到了,「來、來,不慌不慌,趕緊收拾好」,跟著孩子一起把玻璃掃一掃,掃好了。然後跟孩子講,「兒子,你能體諒到媽媽口渴,這個孝心很難得。而從這一件事情我們下次也要學到,你好心要做一件事,還得要『步從容,立端正』,是吧?『事勿忙,忙多錯』、『執虛器,如執盈』。」第一段話講完,孩子覺得被理解。

  諸位學長,你們有沒有被理解的時候?有這麼慘嗎?都沒反應了。一個人被理解的時候,當下身心是什麼感受?有一股能量,好像那潛力就在被理解當中發出來了,是吧?我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看到老師拿著作業本,我趕快衝過去,「老師,我幫你拿。」老師摸著我的頭,「好乖!」能量就來了,被理解、被肯定了、被信任了。而當下這個孩子除了被理解以外,他又學到很重要的做事態度。我相信,媽媽不責備他,他會覺得媽媽很有修養。這個時候媽媽講的話他會聽得更慎重,更加的重視媽媽的話。就是說父母也好、長輩也好,在孩子的心目當中,你愈有德行,他們聽話就愈珍惜,這必然的。

  所以,李炳南師公曾經講過一段話,也是非常好的教誨,「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見人有惡,不批評,要規勸」,「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人家有不好,我們還批評,錯上加錯,一來沒規勸,二來還批評。批評了之後還形成團體對立,都是意氣用事。所以,見人有惡,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這個很有味道,他有錯為什麼不講話?因為他對你信任還不夠,人微言輕,時機還沒到。而守默,更重要的,提升他對我們的信任,這個時候就是德,你要有德行,你要在團體裡面都是主動付出,人家就容易信任我們。而人家信任我們,我們不是去愛慕這個信任,而是透過這個信任能更好的去幫助對方,更好的去珍惜彼此的這個緣分,就對了。

  很多人很希望別人信任,到最後就是人家一不信任他,他就難受,就睡不著覺。那這個又變成虛榮心。我們為什麼要人家信任?要用這一分信任去利益對方,不是強求別人信任。「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真的,一個人太強求別人一定要信任他,一遇到別人不信任,他的心情就大起大落,心都定不下來。所以人要「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一個人要做到所有的人都認同你,談何容易?我是不是講得太激動了,語無倫次?這個時候也要反觀自己。

  再一點,「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這個都是厚道,不刻薄。我們看,就像剛剛舉的,這個孩子茶已經翻倒了,玻璃杯已經摔壞了,事情已經發生了,就要當下去好好處理好,同心協力收拾好,既往不咎。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在那兒罵,對誰有幫助?既然對任何人都沒幫助,幹嘛還做?可是往往我們情緒化,人家已經錯了,現在罵,過兩天再罵,每個禮拜再複習一次。到最後,人家雖然覺得自己錯了,假如這麼一而再、再而三都是批評,提人家以前的錯,沒幾個人受得了。最後人家惱羞成怒了,受不了了。總要厚道、包容,不指責,要先協助。而當別人做錯了,我們還在那裡協助,感人至深!有時候,你去協助,不批評,反而當事人更覺得慚愧,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好,這個是剛剛跟大家提到的,不能徒泥他錯誤的事情,徒泥其跡,應該要體諒到他當時候的這個心還是善意的。「取人之善」,肯定、讚歎別人的善行,取人之善,「當據其跡」,就讚歎他善的行為就好了,「不必深究其心」。他只要是善行流露出來了,他最起碼對社會能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但是假如我們看到人家做好事了,然後我們道理又懂得比較多了,就在背後就講了,「雖然他在做善事,我告訴你,他都是愛慕虛榮的,他十六個字都沒有放下,他自私自利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人家做個好事,你又把人家批評到這種程度來了,就見不得人好,這又失厚道了。所以不必深究其心。今天人家行善了,慢慢慢慢他的善也會愈來愈流露,不要苛刻要求人太高。所以總要時時提醒自己處世的態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好。

  所以這裡又提醒我們,不要在背後議論人,這個就有失厚道。背後議論,被我們議論的人一知道了,常有刻骨之痛,可能終身都不能釋懷了。尤其剛好在講人家的壞話,講著講著,剛好對方在門口聽到了,然後你一講完,一開門,剛好看到他,這個就很麻煩了。所以人言語真的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厚道。我們其實在上一次就有談到,一個求學的人有兩個嚴重的毛病。第一個,「事後論人」。我們複習一下,這個都是有失厚道。第二個,是「局外論人」。我們懂點道理了,都用高標準要求別人,或者我們曾經有些經驗了,就容易老王賣瓜了。「那個哪有那麼難,我來的話,兩三下清潔溜溜了。」所以,這個事後論人,「每將知者」,還挺有智慧的人,都把他論得很愚昧;「每將難事」,其實事情是很有難度的,然後我們在那裡,事後、局外在論,每將難事論得極容易,都有這個情況。其實我們感受一下,難的事情我們談得好像很簡單,人家真正在做事的人,聽了幾次以後,人家還願不願意做?做這些都不求報酬的事,你還批評一大堆,「算了算了,我不做了」。人家做善事都是無私的付出,總要肯定,我們還在旁邊批評一大堆,就不是很妥當了。

  所以,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論人論成這個樣子?往往都是在心地當中不忠、不恕的態度才會造成。這個不忠是什麼?不忠,就是沒有把自己放到整個團體裡面去,我是我,團體是團體。假如放進團體裡面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態度,怎麼讓團體更好,怎麼讓每個人更好,這叫忠。有這種心態不會輕易去批評當前團體所存在的問題,他要去想怎麼幫助。這也是我們一個人生很重要的態度。我們不管人生走到任何的緣分,都想著我能給這個因緣,我能給這個團體什麼,我們不是來批評的,我們是來貢獻的。「有緣千里來相會」。有這個態度的時候,任何團體的情況,我們不會捲入是非,我們只會化解是非。

  再來,就是不恕,不能夠恕,如其心,不能寬恕、不能體諒、不能設身處地當事人的困難。所以我們的言語事實上還是心之聲。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剛好盧叔叔的孩子,還有一些年輕人,都是二十出頭的,他們一起辦了一個夏令營。辦完以後,總要檢討一些可以改進的部分,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吸取前一次的經驗,下次做得更好,所以就一起開會。開會的時候,剛好我也在。在場還有幾位四十幾歲的人,算是大哥哥輩的了。我那個時候還沒三十歲,還挺年輕的。然後就先請這個四十幾歲台大畢業的學姐,那個都是跟了盧叔叔很多年的學生,對於他的孩子來講,都是大十幾歲的大姐姐、大哥哥,請他們給予一些指教。結果這個大姐姐,一講話,真的是把這個活動批評了很多,啪啪啪啪,批完了,我看幾個年輕人頭已經快抬不起來了,因為被批評了,好像覺得做得太差了,頭都低下去了。接著盧叔叔就對她講,「妳剛剛的批評,全部用妳大公司的條件來批評。妳們公司辦活動,要什麼設備,妳那麼大公司怎麼會沒有?可是現在他們這麼克難,有一樣沒一樣的,能夠辦成現在這個樣子,能撐完,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應該給他們鼓勵才對。」

  所以這個變成什麼?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經驗去要求、去衡量別人,卻沒有很客觀的去了解他的狀況,這個也是失厚道。甚至於這個也是什麼?好為人師。要展現,講幾句話就要讓他知道,我可是有來歷的,我可是不簡單。所以這個時候給人的建議都是自己的角度,而不是設身處地,而不是對方客觀的狀況。所以這個不恕。真的給人建議,為什麼人能接受?他可以感覺到你非常理解他,他就特別能聽你的建議。假如你提的意見他都覺得你根本就不了解他,他根本不可能聽得進去。這個是我們講到的批評的一個心境,提意見的心境,也要妥當,要厚道。

  有一個格言也提到,「在古人之後」,議論古人之失,好像很容易。假如我們真的坐在古人的那個位置,我們要去做古人那個事,「為古人之事,則難」。所以我們面對現在人發生的事,以及歷史當中的事,總不能很苛刻的,好像講得都很容易,講得自己都沒問題,古人都很差,現在的人都不怎麼樣。這樣厚道都不夠了,甚至都是貢高我慢的習慣。真正設身處地,歷史當中那些情況,我們真的可以去做那個宰相嗎?我們真的在那個位置當中能比他好嗎?大家想一想,唐玄宗遇到楊貴妃,請問大家,諸位男士,你遇到楊貴妃,能受得了嗎?你罵罵得很輕鬆,真的境界來了,過得了關嗎?大家要了解,唐玄宗可是曾經治理天下到「開元之治」。現在讓我們當皇帝,能不能「開元之治」?一個頭都兩個大。所以他也不簡單。遇到楊貴妃,沒辦法,遇到真正的對手了,就過不了關了。所以面對古人,我們就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總不要苛刻去議論就好。這個是厚道的心態。

  再來,言語也要正直,「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都不要講這些話,要講正直的話。再來,言語也要恭敬去講,「稱尊長,勿呼名」,「尊長前,聲要低」,這個都是有恭敬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做到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三個部分,言語也要強調方法。在方法當中,子貢問交朋友,孔子說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勸朋友,忠告就是盡心盡力去講,去引導他。假如勸的時候他不能接受,不要強求,不可則止。因為你太強求了,講到他反而脾氣上來了,反而惱羞成怒上來了,那就不好收拾了,可能都會很尷尬了,「毋自辱焉」。所以《論語》另外又講到,「事君數」,這個事君其實就是勸誡自己的領導人,勸得太頻繁了,讓對方已經受不了,起情緒了,可能他會罵我們了,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勸朋友勸得太過,太頻繁了,「斯疏矣」,可能朋友看到我們就不舒服,就會疏遠我們,這樣就不好了。

  總要抓住人與人相處的一個分寸,不要傷了和氣。勸不動,要有耐心,「諫不入,悅復諫」。其實我們勸人勸到有情緒,不是對方的問題,是我們的控制欲望太強,希望別人聽我們的,人家不聽我們就難受。所以人與人相處只要有情緒了,趕緊觀照自己的心,自己太強求,控制欲望太重。再來,瞋恨心太重,動不動脾氣就上來了。所以這個同學也是給我們發考卷的,也是老師,也是來提升我們的。在方法裡面,我們剛剛也提到的,「規過於私室」。所以剛剛這一段,不可則止,其實還是跟《弟子規》講的「諫不入,悅復諫」,那個「悅」字就是時機比較好的時候再勸,不要急於求成。這個「規過於私室」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再來,講話的方式也很重要。要「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一個人講話太快,別人聽不清楚,效果很有限。甚至於你講得太快,他愈聽,他的那個心臟、情緒都被你給講得有點亂了,這樣就不好。所以講話字字句句要穩、要平和,讓人家如沐春風這樣聽。所以修養得先從講話不要太快,尤其不能像機關槍一樣,噠噠噠噠噠,都停不下來。再來,「心要誠,色要溫,氣要和,辭要婉」,遣詞用句要婉轉。我們好像回到要考高中聯考了,一天抄這麼多東西。

  再來,勸人的方法,這個原則很重要了。勸人,不可以直接批評他的過失,要「先美其長」,先肯定他的好,肯定他的付出。人家有付出了,你連個肯定沒有,就先批評了,一般的人人情上受不了。你肯定他了,他歡喜,人心喜,勸誡的話就容易聽進去,善言易入。當然,你肯定他的好要發自真心,不要又想,蔡老師說,先稱讚他幾句再批評。然後就稱讚的時候言不由衷,人家邊聽邊雞皮疙瘩掉一地,就覺得你好刻意。最後就知道,原來你是要批評我才肯定我。那就不對了。你是要真心肯定人家才對。所以學什麼東西,說坦白話,不從心地上學,愈學愈偏。不能學技巧,要學存心。

  有一個男士剛好聽我們講座的時候,聽到一句話說,「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他聽完很高興。回到家裡,剛好他太太在煮飯,他就頭探進去廚房,跟他太太說,「太太,你辛苦!」他太太看看他,「知道辛苦還不進來幫忙洗菜。」結果他就愣在那裡,蔡老師沒有這麼講。你看,聽這個話,心態錯了,就錯到底了。那好話一句是什麼?是真正領受了太太的付出,太太的不容易,才會真誠的流露那些感恩、那些讚歎,那對方聽了當然歡喜。可是是為了讓對方做牛做馬才講的,那就不是真心的言語了,是吧?所以假如他是真的覺得太太很辛苦了,太太一說「那就來幫忙洗個菜」,他一定歡歡喜喜去洗菜。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難道你們都是帶著目的來學傳統文化的嗎?我們是要帶著真心來學的。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調劑人情才好。

  再來,勸諫別人的時候,「責人時,要含蓄」。因為現在的人情緒化比較嚴重,容易強勢,一講起話來就「勢服人」比較容易。尤其我們女性同胞要特別謹慎。可能是近代這幾十年有一個風氣,叫女人要跟男人爭半邊天。男人要當天,女人也要當天,請問誰當地?真的很微妙。我們老祖宗的學問叫天人合一,人心跟天地萬物是相應的,所以依男女的特質比喻了。乾坤,男為天,女為地。結果現在,這個坤不當地了,要當天了,那地就翻上去當天了,那就天翻地覆了,是不是?大家冷靜去想,這個都是表法的,人幹嘛在那裡意氣之爭?你說男人像天比喻得很好,為什麼?他要有擔當,任何事情發生了他都能扛起來,他才像男人,是不是?你說天都塌下來了,天塌下來,不就是沒有辦法依靠,男人就不像男人,是吧?

  女人為什麼叫地?我們就想想母親付出就知道了。你說公公婆婆也好,先生也好,孩子也好,鬧情緒的時候,誰把它收起來?誰把它安撫、誰把它化掉,不造成家裡面那種緊張、情緒的氣氛,誰?不就是女人那種溫柔,母親。你看地就是表這個。所有的萬物,你說動物,給地什麼?都給它糟蹋,是吧?都給它大便,撒在它身上。人家把大便變成營養,是不是?再把它滋養萬物,這才是地的厲害。女子,先生跟人家衝突的一些情緒的話,到她身上來,再把它化成太和之氣,變成提醒先生的智慧。

  以前的女人真有這個本事。大家看看唐太宗的太太長孫皇后,你看那唐太宗,「氣死我了,我非把他給殺了!」有一次被魏徵氣到不行了,拿起劍來,「氣死我了!」那是忠臣,殺不得。唐太宗極憤怒過來,長孫皇后怎麼應對?趕緊去穿最尊貴的服飾,就是國家最正式的典禮穿的服裝,穿好,恭恭敬敬出來。唐太宗,「妳幹什麼?」馬上跪下來,「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我們的朝中能出這樣的正直的大臣,一定是有聖君出現,才能有這樣的大臣出來。」唐太宗一聽,挺舒服的。你說馬上不就那個情緒就被她轉過去了?沒有那種柔軟能轉得了嗎?所以這個天跟地都是順著男女不同的良好的特質來表法的,來讓我們去發揮的。

  所以現在假如沒有地了,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立錐之地。第一個,母親不在家,孩子想不想回家?人都不想回家了,他有立錐之地嗎?他的健康、他的心靈、他的人格都很難有立錐之地。你說在外面能吃出健康,打死我我都不相信,是不是?外面的心能像母親這種愛,不大可能。除非你去找到那個有機店,很有愛心的人做的,那另當別論。所以,我們看一看,沒有母親的呵護,人,他的心靈不可能健康,不可能。而且客觀的來講,一個人一定是受母親的影響比較大,為什麼?懷胎十月是母親。然後生出來以後,那種很自然對母親的依戀,哺乳,那個都是最親密的。所以一定一言一行都受母親的影響。所以母親都不願意當地了,孩子的心地怎麼長養這些善良?所以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孔子講,「妻也者,親之主也」,一個家庭、親人當中最主要的角色,叫家庭「主婦」。這個「主」是女子的,沒有家庭「主夫」,沒這個話,這個都是依據孔子講的。我怎麼講到這來了?怎麼可以從這一句話跳到講女人這麼重要?你們也回不來了,我也是很感動,因為你們很專注。

  所以「責人」的時候,「要含蓄,忌太盡;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這一些言語的方式、方法都是從柔軟心出來的,體恤別人能不能接受得了,不要讓人太難堪出來的。所以有八個字對我們處世很重要,叫「調劑人情」,能顧及到他的感受,不要讓他難堪,他在心理上能接受你,這叫調劑人情。能接受你了,你要讓他明白一些道理才有可能。這個都是老祖宗講的,「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往往是要對方接受道理,可是沒有顧及人情。這些理,他只要情緒上來了,你講得再有道理,他很難聽進去。所以要先調劑人情,然後「發明事理」。我們從這個心境當中再來看,你要提醒別人錯誤的時候要含蓄。講著講著,看他的表情還受得了,繼續講;看他的表情已經不行了,就先緩一下。不要講到口吐白沫,就太盡了。其實跟剛剛講的,「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受不受得了要考慮一下。

  要委婉,忌太直,那個話,啪一下,「你就是這樣」,像一把刀一樣就戳在那個人心裡面了,他就不容易接受,委婉一點。而那個委婉當中,讓他感覺什麼?你是為他好,而不是只是在批評他。要疑似,忌太真,疑似就是不要把話講得太絕對,「可能會怎麼樣」。「你就是這樣,你沒救了」,這都太真了,「你一定會怎麼樣的!」假如這麼講了,哪怕他真的那個樣子,他也不會回過頭來跟你說,「你講對了」,是不是?你說,「我鐵口直斷,你一定會怎麼樣」,到時候他真的如你所預料,他也從此不會再見你了。但是你假如說,「可能會這樣,你還是要謹慎一點」,到時候他真的發生的時候,他反而會覺得,我當初沒聽你勸,下次要多聽聽你說的,下次他更重視你的話。可是我們假如講得太真了,非常斬釘截鐵,一點顏面都不留給他,那他以後就不敢來見你了。這個是我們講到的方法。

  還有,這個講話,辭,表達清楚就好了,不要講得修飾太複雜,然後拐彎抹角,最後人家說,「你到底要說什麼,你趕快說吧」,「辭達而已矣」,講清楚就好了。當然這些都是原理原則。假如你今天很委婉、很含蓄,然後對方說,「你就直接講吧,我聽不懂」,那你就別繞了,就講。但是,邊講邊看,他說你就直接吧,你就真相信他能接受直接?你得看,一句兩句下去了,他反而,「這樣才對,痛快」,那可以繼續。你直接講,結果講兩句……你就趕緊收兵了。凡事還是要靈活一點,隨時調整。所以法無定法,都要隨因緣,更重要的,自己這一顆柔軟的心,為對方好的心,保持住了,應該都不會錯誤偏差到哪裡去的了。不要今天抄了那麼多句子,頭暈眼花了,都要從心境上去體會、去學,就不是那麼複雜了。

  我們接著看,講話的方式講完了,接著看時機。這個時機當中,孔子在《論語》當中提了很多。「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個在「雍也篇」,「雍也第六」。這個人的程度在中等以上,你可以講再高一點沒有關係;但是他的程度是以下的,你跟他講上,這時機就不是很妥當了,他很難理解。甚至於說實在的,很多時候,他所經歷的事情、體悟的事情還不到,有些他也聽不懂。所以有俗話講了,「養兒方知父母恩」,他有一些經歷以後再跟他提,他反而是比較能接受。他都體會不到了,你一直講一直講,他就覺得很囉嗦。再來,《論語》講到的,君子「信而後諫」,建立了信任以後再勸,還沒有相信的時候就勸,對方覺得你跟他交情還不夠,還批評他,他會以為你看他不順眼,在毀謗他。這個也是很重要,所謂「交淺不言深」。

  再來,講話的時機也要察言觀色,「時然後言」,時機對了再講。我們不能一開口都讓當下的那個氣氛很尷尬,這個就不是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講話時機點很對,講的內容很得體,人家聽了舒服,人不厭其言。「悅復諫」,這個「悅」字也是時機點。再來,在這個勸的時機,還有一點,就是假如我們勸沒有用,可以請他能聽進去的人去勸。有時候勸人,你不能執著一定要自己去勸。你觀察了,他特別佩服哪個人,讓他去勸,反而比我們更好,這時候也不要執著。

  那現在我們修行,就怕什麼?「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好的,可是好的道理不可太過。怎麼說?就心偏掉了。團體裡面、家庭裡面有人錯了都不講,不講的時候,當事人不知道他錯,他會一錯再錯。甚至於久了以後,他覺得是非都分不清楚了。所以這個「不見世間過」是絕不把別人錯誤的行為放在心上,甚至於去指責、批評,沒有這個心。但是看到別人有錯了,就是「善相勸」,就是怎麼「諫使更」,這就對了。不然團體裡面老實話都沒人講,事情辦壞了也不檢討了,「不見世間過」,那這個團體裡就沒正氣了,就沒有去改進。一個團體沒有正氣,又不常常針對事情檢討問題,再提升,那不是愈學愈退步嗎?那這個時候怎麼對得起大眾的信任?所以「不見世間過」是絕對不要再增加是非對立,但是要規勸。

  所以有時候,比方同仁、朋友來跟你講,那個人的情況怎麼樣,他的動機是要一起來協助那個人。但你要協助一個人,要清楚他的問題,你才好幫他,是吧?所以這個時候,在討論的時候,是不是見世間過?是不是在搞是非人我?不是,那要了解情況你才好幫忙。但是絕對不去揚當事人的不好,只要去揚了,絕對是錯的。探討好了,我們怎麼樣協助他,「你去勸勸他,他比較不聽我的,比較聽你的」,那都是為對方好的心,這個就不是「見世間過」了。

  我們很冷靜來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現在都是成年,成人,成人要看自己問題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家庭、團體假如還沒有形成「善相勸」,能夠直心的去勸告對方哪裡不足,那真的,到最後會大家都不知道是非是什麼、對錯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不能學得到最後都偏了,變執著了,就不好了。不能修到最後就是要修個樣子給人看,「我都不見世間過,我從不批評別人」,修成這樣,都叫看起來是個好人,事實上很愛面子。為什麼?要別人覺得他是好人不是愛面子嗎?真修行人是做對的事情,人家批評誤會了,他都「人不知而不慍」,才對了。

  而且有時候,現在幫一個人,可能他還誤解你,他還看你不順眼,可能他要三年以後才感謝你。勸不勸?你們有點猶豫。真是這樣。不要說別的了,父母對孩子的愛護、勸導,他多久才明白?有時候要十五年。多少年以後才知道,原來爸爸媽媽為我好。所以這個年代要當好人不容易,要真的是用心良苦,人家不理解,還指責你,還罵你,你還能一如既往的對他,就對了。這樣才是受持《論語》「人不知而不慍」。

  孔子這裡又講到時機點了,叫「可與言」,可以跟他講了,但是我們卻沒有掌握,「而不與之言」,他已經信任你了,時機可以講了,你還不講,這樣就對不起人,「失人」。時機還沒到,「不可與言」,卻急著要跟他講,「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就講錯話了,「失言」。孔子說,「知者」,有智慧的人,「不失人」,不對不住人,不對不起人,「亦不失言」,也不會講錯話。

  在這個時機當中,我們再複習剛剛曾經講過的一句。為什麼都會重複?因為有時候一句經句,它裡面的每一個小句,都表一個正確的方式或者心態。比方我們剛剛講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那個又敬就是非常有耐心、非常恭敬。而第一句裡面講的,「事父母幾諫」,這個非常有味道。這個「幾」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最常講的防微杜漸。父母、親人,已經看到有端倪,偏頗了,剛看到那個徵狀,就要趕緊勸,就跟治病一樣,不治已病治未病,等那個病很嚴重了再來治就不好治了。所以他有一點點小惡了,不妥當的心態了,就要勸了。等他已經養成習慣了,要勸就難了。所以對父母也好,對一切生命當中的有緣人,都是一樣的心態。

  最後,我們講言語的影響。我們最熟悉的,「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言興家,一言也會喪家。《弟子規》當中也告訴我們言語的影響。這個影響是第五點,第五大點。「言語忍,忿自泯」,言語能忍得住,這個憤怒就能消下來,也不會再造成彼此的衝突、對立。「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言語常常能隱惡揚善,反而帶動了家庭、帶動了整個社會的好的風氣。這一點,我是長大以後,在學習傳統文化感覺到,父母的言語修養確實影響孩子的人格。母親小心眼,講話苛刻,孩子就受影響;母親從來沒罵過一個人,孩子就很受這種太和之氣,對人就隨和。我父親,他是打從我有記憶以來,他都算是主管,他在銀行待了一輩子,最後,是在一個單位,算最高領導退下來的,我從沒聽過我父親批評過任何一個他的同事。所以父母的言行,它潛移默化就變成孩子的人格態度。我父親開車從不按喇叭,我也不按喇叭。我父親一開車,看人家「咻」過去了,「快也沒快那幾分鐘」。我十八歲自己坐上去了,看人家「咻」,我的腦海裡就冒一句,「快也不會快那幾分鐘」。所以你叫我開快車我也開不了。這個都是父母給孩子無形當中的影響。「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還有刻薄的話,叫「利刃割體痕易合」,刀子割了,它還可以補回去,傷口癒合就好了;「惡語傷人恨難消」,有時候言語不謹慎,那個影響可能比用刀傷害人更嚴重。有時候講話講到讓人想跳樓,那就太苛刻了。所以又有一句話說,「一言折盡半生之福」,人刻薄,一句話造成什麼?他半生的福分都折光了。剛剛我們講到言語要簡寡,不要好說,有時候又浮躁,講不當的話、不得體的話。所以「言語簡寡」,對自己,「在我可以少悔」,少後悔,「在人可以少怨」。為什麼?講錯話了人家就埋怨了。在我可以少後悔,在人可以少怨。

  最後,師長有寫了一篇文章,叫「德行言語學」。這一篇文章也對言語造成的好的影響跟不好的影響講得非常透徹。「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這個就是後果、影響,「寬容乃是智慧」。「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我們看都是一念之間,「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增進友誼」,你看那個結果截然不同,只是一念之間。「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夫妻也是這樣,「命令只是接受」,他是敢怒不敢言,很不情願去做,「商量才是領導」。「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這個在家庭人與人相處很重要,「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心境不同,得到的影響、結果就截然不同。

  好,今天這個言語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好像今天沒講到古文。當然,因為孔老夫子把言語排在四科當中第二,很重要。一個人有沒有修養,跟他言語的功夫、言語的涵養一定有關係。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