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1/9/27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01
成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學習《無量壽經》,我們此次學習是主要深入老人家的講記、教誨,以老人家一九九O年講記為主,當然也融入,尤其老人家在八十五歲之後專講《大經解》、《大經科註》,有一些很重要的開示我們也融入其中。
不少同學也是第一門課,成德自己學佛第一部經也是《無量壽經》。這個對自己挺重要的,自己這樣回想起來,一開始就接觸《無量壽經》,對自己學佛有很深遠的影響。首先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而且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然後對這個世間就比較放得下。
記得在蘭彼得老法師曾經說過,知止要止在哪?我們看《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那要止在哪?止於至善,止於明明德圓滿,止於親民圓滿,但感覺還不夠具象,老法師說止於西方極樂世界,心就能定。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不然現在這個世間的誘惑,那比起一百年前不知道多多少倍。
夏蓮居老居士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根鈍業重」,我們的根性不如古人,我們所處的共業又很強,「外魔內障」,外在的誘惑太厲害了,尤其現在是網路,那個染污的程度無法想像;那內在又因為家庭教育比較缺失,沒有得到家庭很好的愛護、陪伴,這個內心也會產生不安全感、產生匱乏。人有匱乏感了,他就想要求個什麼,好像自己比較安心。假如家庭讓他很安定,他就比較不會向外去求。所以家庭重要。
我們現在陪伴有緣的同修們修學,很難突破的,情緒化。人情緒化一起來就是我的感受了,他就很難替別人想,很難替團體想。明明在這麼殊勝的法緣之中,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再殊勝的法緣變成在造業了。什麼業最嚴重?口業,因為情緒化,嘴巴守不住,就很容易批評人、批評事,那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和,甚至對於事造成一定的障礙。但是很難要求,因為人成年以後要再來轉變,可真不容易。甚至於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的。我們自我感受很強,鐵定好面子,不容易講。
所以看到現今的家庭、社會的情況,更感受到眾生要了脫生死相當相當的難;覺得愈難,愈感恩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我們外魔內障無人不具,邪多正少。我們朋友之間真能做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嗎?
在《太上感應篇彙編》有個公案,兩個出家人在談話,一位高僧,好像是安禪師,他修行很高,他入定了。門外兩個出家人談話,一開始千祥雲集,很多護法神過來了。接著離開了,後來羅剎惡鬼來了,甚至於在他們走過的足跡上吐口水,很瞧不起他們。大師看了,把他們找過來了,「你們剛剛聊什麼?」就把這個經過告訴大師了。我們看這一念的感應不得了,感這麼多龍天護法護持,因為聊的樂在正論。慢慢慢慢閒話家常,護法神都走了。接下來談誰誰誰供養比較多,你看招感來的這些不好的緣,甚至瞧不起他們。所以這一念的感召不得了。
尤其我們知道《阿彌陀經》裡面的經文,因為《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一部是大本,一部是小本,都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經》經文說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句話我們要看懂,持這一部經、念這一句佛號的,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那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消多少業。假如我們不念,還要隨順口業,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所以我們冷靜看看自己、看看別人,幾個人懂得自愛?真正自愛,聲聲喚醒自己,「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的功德超過供養恆沙聖,這什麼道理?堅勇求正覺,無量的智慧德能福報恢復了。怎麼堅勇求正覺?老實念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這最快成佛的方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用其他的方法了,就這一句佛號老實念。而且是憶佛念佛,現前當來,不是臨終,一念相應一念佛,可以現前當來。這個功德不得了!
所以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說到了,「以持名故」,這些法語都不容易聽到,我們真聽到了、真放心上,我們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成德感覺學漢學、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要用,就是要行,不然會走偏。
六種佛教,這個我們都聽過,在《認識佛教》裡面有,老人家也解析得很細,其中其他五種,我們可能會覺得那是錯誤的,我們不可能這樣。不要太有把握,一個不警覺我們就掉那裡去了。你說邪教的佛教我不可能,但只要我們喜歡瑞相、喜歡神通這個心沒有完全斬除,就有可能會偏到這裡去了。成德講的都不是想像的,都是曾經經歷過來看到的、感悟過的。我們阿賴耶識裡面也有貪這種瑞相、神通,神通度眾生快。那他忘了,佛有一個規定,不以神通度眾生。
儒家那十六個字很重要,「人心惟危」,用危險的危。所以這六種佛教就是提醒我們,不能稍有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在弘護正法的路上,不能有絲毫的名利心,不能絲毫為自己、為我的家,只要有絲毫這種心念,走著走著,差之毫釐,慢慢就謬以千里,再殊勝的緣,這個福報折損就快了。因為在弘法的團體,這個口業就跟一般世間企業團體不一樣,世間企業團體它不會破弘法的團隊和合,但是我們假如在團體裡面,這個就要慎之又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與成德這一次跟極樂寺一條龍這些老師,甚至是儲備的人員的一個培訓交流,成德講了一句,「寧可己身墮地獄,不以人情作佛事」。成德已經四十九歲了,明年就是五十。時光過得很快,當初三十歲出頭,現在一晃,明年就五十了。成德也護持過不少同仁,但是自己智慧德能相當不足,所以培養人孰為本、孰為末、孰為先、孰為後,還沒有辦法洞察。所以很多發心的人,護著護著,一上講台,一有權力,這名利就放不下了。我常常想,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所以愛人談何容易!「哎呀,這個朋友跟我交情很好,我很愛護他。」別說得太早!我們不能自愛,說能愛人,真是無有是處。我們自己護不到自己的正念,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的妄念、邪念就影響對方了,真愛他嗎?所以自己確實希望為同仁好,但自己智慧不夠,也背了不少經句,但體會不深。
曾經看李炳南老師學生對他的緬懷,編成一本書,《雪公師訓》,裡面李老就教導,「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士」是讀書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器量,度量要大。假如他心量小,你給他學東西不見得是幫助到他。「才德論」也是講得很精闢,「才勝德謂之小人」,那個對家族、對團體的影響,負面的影響相當相當大。所以每一句經句都不能等閒視之,不能滑過去。你看我一滑過去,培養人耽擱了不少因緣。
李老還怕我們體會得不夠,一提到器量,舉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器量要發出來。就像我們今天學《無量壽經》,「華嚴奧藏,法華祕髓」,《法華經》的精髓、深密在哪一部經?《無量壽經》。這句話是蕅益大師說的,大家可要珍惜這一代祖師的教誨。印光祖師怕我們看不懂,讚歎到,這一本《要解》,縱使古佛再來,都不可能超過其上。你說這句話我們震撼了嗎?都要用心去感悟,神交古人。
以前還沒學佛,也讀過文天祥的文章,「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典型在夙昔」,那也是時刻不敢忘了祖師的這些教誨跟風範。就像我們也不能時刻忘了師父的教誨跟師父的行誼,我們要照著效法。孔子提醒我們,要學道,要踏著善知識的腳步才能進門。子張問善人之道,「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我們現在冷靜想想,我有沒有跟著師父上人的每一步在走?我順著我的情緒,那絕對不可能是跟著師父的步伐。順著我的想法,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而且成德的觀察,只要不是從小學的,成年以後才學的,有思考能力的時候才學的,要轉變還沒學佛以前的這些言語、行為、思想的慣性,就很不容易了。這一生形成的就不容易了,累世的那更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但是大家不要聽到這裡,好難!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
就像剛剛跟大家提的《要解》,蕅益大師說:「以持名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不是往生之後才同,現在真信切願持這句阿彌陀佛,持一句,善根福德頓同諸佛。這些教誨都不能滑過去。所以我們假如從《要解》這句話,再跟《無量壽經》連起來,「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怎麼求?老實念佛,直趨覺路。你再跟《觀經》會合起來,一句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夏蓮老怕我們不夠重視一句佛號的功德力,《淨修捷要》第十五拜:「一心觀禮,萬德洪名,能滅眾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且可福慧增長。臨命終時,聖眾現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個「令」字也不能滑過去,不是說要求我們念到不亂,是我們真信切願,必蒙佛菩薩來接引,一看到阿彌陀佛,他老人家一放光,我們就入了特殊的三昧。這真的是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能知,連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了解清楚這個法門,連等覺菩薩都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至文殊、普賢,都給我們表演。
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而且我們聞法,我們的因緣殊勝,有這麼多祖師,淨宗就有十三祖;再加上我們夏蓮居老居士下了十年功夫,成就了這一本會集本;黃念祖老居士拖著病體完成了註解;老和尚專修專弘,八十五歲那一年,所有的經都放下,一年講一千二百個小時,把整個黃念老的註解講透徹,完整講了四遍,第五遍,老人家身體比較衰老了。其實我們不能以情見來跟著老法師學習,老人家不講了,很可能是在提醒我們弟子該承擔了。不能都有老和尚在講,我們就依賴了,我們就不覺得自己有重大的責任。
我們隨喜劉素雲老師,老人家沒講,她就開始宣講,講得大眾非常歡喜受用。而且諸位同學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大眾緣分,有可能你所認識的親戚朋友的緣就在你身上。這個佛也都給我們表演了,有一個城東老母,佛想盡一切辦法要跟她見面,要度她,她都跟佛陀走反方向。最後佛站在她面前,她還拿個扇子遮住了,就是不見。後來是佛陀的弟子去度她的。
大家不要當故事聽,「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佛講的每句話是超越時空的真理,佛的表演也是,對我們修學,對我們弘護正法,都有深意,都有要啟示我們的地方。甚至一個佛弟子,我一生的努力,哪怕只能度一個人,我都不懈怠,「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所以今天我們第一堂課,也想先請問一下大家,大家學這一門課,大家的目標是什麼?希望學完這一門課達到什麼目標?目標還是挺重要的,因為目標明確了,每一步都往目標走。假如我問到這裡,有同學是想,「這漢學院排的,第一堂課,不上也得上」,這個就差很多了。因為曾經成德在跟我們本二同學們交流《太上感應篇》的課,我第一堂課也是問:「為什麼要學這門課?」有一個同學也很直率,「學校安排的」。所以大家要知道,心態決定收穫,態度決定成功。什麼事都要慎於始,要擺正好心態,確立好目標,這樣就會學得很有動力、很紮實。
有沒有哪一位同學分享一下,你覺得我學這門課的目標很明確。我們先請賈同學,我們賈同學都是衝在前面的,很適合打前鋒。
賈同學:感恩法師,感恩大家給我這個機會。學生聽剛才法師講,腦海中出了八個字,「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想先把這個理念告訴家人、親戚朋友,然後也希望同學或者更多的人能夠知道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的殊勝。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人能自度,轉相拯濟」,這個先有成就自己,這個也是知所先後。我們剛剛提到要懂得自愛,才能愛人。那這個目標很難得,這個心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相應的。所以學,首先心同阿彌陀佛、同師父上人、同祖師,這得到的加持力不可思議。成德也是一開始聽老和尚講《無量壽經》,很熟悉的一句話,「心同阿彌陀佛,願同阿彌陀佛,解同阿彌陀佛,行同阿彌陀佛」。老法師講得更具體,又說道:「把《無量壽經》變成人生的劇本。」這句話對我受用相當大。我們聽了之後,原來《無量壽經》每一句話是要做的,就是生活,就不會打成兩截了。所以能不能提升,就在解行能不能相應。
好,我們請王同學,剛剛也有舉手。你們手都放下了,是都跟賈同學一樣是吧?
王同學:學生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聽完這門課要是能往生就好了。
成德法師:哦!好,這個目標很明確,那這個我們就解讀成拿到往生的把握。我們套一句蕅益大師的教誨,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這個她沒有思惟的,自己跳出來的,代表她這個心還是很切。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真信切願。這個可以檢查,真信切願就是歸心似箭。所以這門課學完之後,看這個世間還有沒有人事物會讓我們動心,會的,那還不夠真信切願。《無量壽經》說的:「亦無希求不希求想。」所以希求是喜歡,貪求;不希求想,可能有討厭,但是喜歡跟討厭都是情見,情執起作用了,都是留戀娑婆。所以能不能往生不要問別人,問自己,對這個世間什麼還會貪、會瞋、會動心,我們就要警覺了。
為什麼老人家說我隨時可以走?這在《太上感應篇》講解的時候師父有說到了,為什麼隨時可以走?憑什麼隨時可以走?世出世間法都放下了,又想往生,那怎麼可能不往生?「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誰想回,哪有阿彌陀佛不來接?不可能。「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速生我剎受安樂」,怎麼可能不來接?問題不可能是在阿彌陀佛那裡。所以什麼都不能貪求。
說到這裡,因為很多人很喜歡《無量壽經》,那老和尚有說過,佛法是叫我們把貪放下,不是讓我們換對象。這句話大家聽過沒有?聽過。跟自己有沒有關係?我見過不少人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變成他貪的增上緣,你說冤還是不冤?太冤了。他這個貪就是執著,他就抱著《無量壽經》了,我們說一執成病。當他執著產生了,他再聽老和尚講,他能完全去領納老人家的意思嗎?比方老人家說:扎根重要!弘法利生重要!我們這十年不努力文化就斷了,以後要做沒機會了。講了那麼多,他還是《無量壽經》,我的《無量壽經》。他不能理解老人家的意思,他怎麼跟老人家同台演出?除非已經有人把這個傳承文化的重任扛起來,沒人講《無量壽經》,你去講。假如這麼重責大任沒人扛,你一定要抱著《無量壽經》,那不就出現執著點。
所以佛法難難在哪?難在不執著,難在應無所住。因為成德到了淨宗學院學習,首先看到師父列了扎根的這些經典,但是感覺重視的弟子不多。這個也是感激印光祖師對成德的加持,因為初學佛,在慈光圖書館(我大學在台中念的,後來還在台中有工作過兩年),剛好他們給了我一本印光祖師《菁華錄》,而且是精裝的,這個書非常莊嚴、精美。結果後來我把它送出去了。送出去是好事,但是我覺得還是有點小遺憾。不是我捨不得,送書也要看他珍不珍惜。有時候自己一激動了,對境界不清楚,太熱情了,送給那個不會珍惜的人,就有點小遺憾。所以我現在送書也是比較冷靜,畢竟那些書都是坐飛機的,有一些書隨著我南征北討,從飛到大陸,大陸又飛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又飛,現在飛到英國來。
那成德就感覺,一些我就喜歡《無量壽經》、我就專學《無量壽經》的同修,就忽略了老人家說扎根的重要。台上還在複講《無量壽經》,台下都在搞是非人我。最後情況很糟,這麼年輕,比我還年輕,法緣殊勝,可是就因為不肯扎根,就一定我就是複講《無量壽經》。其實說實在的,《無量壽經》也教扎根,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尤其第三十五品,對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有很多這種社會現象的描述來提醒我們。
所以為什麼一開始要跟大家提這個?因為我見過很多很愛《無量壽經》的人也學偏了。所以《阿彌陀經》裡面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但是是善男子、善女人。你看這句話都不能滑過。這是《阿彌陀經》,再跟《觀無量壽佛經》對照對照,韋提希夫人看了十方剎土,跟佛陀說,我要去極樂世界。接下來佛跟她講什麼?「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就是告訴她,妳要先修三福,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要有基礎。淨土法門是隨緣消舊業,我們沒有基礎,每天身口意還隨順習氣,那業會愈來愈重,那就不可能相應了。相應很關鍵,所以這個學習不能隨著自己的意思產生執著點。
印光祖師有一段法語說了,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事事,這個忠恕之心不可須臾離也,「忠恕違道不遠」。用真心植眾德本,積功累德。所以剛剛跟大家說,《無量壽經》,法華祕髓。老法師很慈悲,我常常聽老法師在講解經典,都感動莫名,就太慈悲了,真的是掰開了、揉碎了,來成就我們的道業。佛教界都知道成佛的是《法華》,《無量壽經》又是《法華》的祕髓。師父說,成佛《法華》,《法華經》它的精神就是你守住四法,你這一生就成就了。然後老人家用淨土的教理來開解這四法,那不是掰開了、揉碎了來教我們?可是這樣的講解,珍惜的人是什麼?聽一次他就不會忘了。我們真的要觀照觀照,我聽老人家講經,覺得很重要的部分,我有沒有聽一次就把它記住?
這個也期許賈同學要這樣來聽經,為什麼?他早聽明白老人家一段話,說不定他的親戚朋友就得利了。一講解,可能你給一個老者一講解,他心開意解,很歡喜念佛了。剛好下個月他無常到了,他走了,他往生了,那就太難得、太殊勝了,而且這個很有可能。成德都已經遇過很多臨終的狀況,來到英國也會遇到,接到電話,剛好高雄有一個同修病重,他們的會長很慈悲,希望能很好護念他,覺得他跟成德的緣不錯,說我可不可以跟他講幾句話。成德就錄了應該六七分鐘的話,結果他在醫院裡面一直重複聽。這就是人跟人的緣。然後他主動說不醫了,回家了。回到家,就一直看著阿彌陀佛像念佛,到最後一口氣,眼睛還是看著阿彌陀佛,然後念著佛斷氣的。經一事長一智,成德經過這一件事,真的有機緣,要趕緊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有緣的人。
所以《法華經》這個成就四法,第一個,「接受諸佛護念」,我們念這句佛就接受諸佛護念了;第二,「植眾德本」,就是積功累德。其實我們不用忠恕,我們就造業了,怎麼可能積功累德?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絕對不能離開忠恕,一離開忠恕,身口意就開始造業了。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非常感謝印祖的加持,那個《菁華錄》真的敲了我好多棒,好多自己想法偏頗處,祖師都斬釘截鐵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不能建大道場」,很多這種修學當中可能會走上岔路的地方,指導得特別細緻。而其中有一句印象很深:世間有大儒,才會有高僧。儒家很重要,沒有這個基礎,大乘佛法上不去,所以扎根就是扎儒家、道家倫理、道德、因果的根基。我們看看自己,看看整個修學的大眾,得力的不佔多數,修著產生執著點的大有人在。所以我們看黃念祖老居士說,「無情不能修道」,這個都是在提醒,你沒有情義、你沒有道義,每天都在造業,每天都沒有盡本分,還能行菩薩道?那不可能的。
所以印祖這一段話說了,「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隄防過愆」,要小心自己的念頭、一言一行,不能造十惡業,警覺性要高,這樣才能不再造新殃。而且「知過必改」,這一點就不容易。早上我們同學早課,周同學她就提到,她大學時候熬夜,那有不少年了,最近就下決心改正,不熬夜了,知過要必改。知道自己容易情緒,就要想方法去對治。這個不能是要別人要求的,任何修行人,沒有說是被要求出來的。成就的人沒有一個是被要求出來的,都是主動的。而且人不主動改過,他遇到再好的善知識,也不可能得利。這就是孔子說的,「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裡面出現好幾次,「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翻作現在的話,我拿他也沒轍了。如之何如之何就是自己主動想辦法,主動突破自己的問題。
佛法首先要對治我執。而我執,第一見惑,第二思惑。這個見惑,我覺得怎樣怎樣,自己的看法很強,跟別人溝通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你先聽我說吧」,或者別人的話馬上就打斷了。這個都是我見很強,都要在這些處事待人接物觀照。問問自己,我能不能傾聽別人談話?不行,我見一定重。所以修行人要勘驗。「心心隄防過愆」,每天跟那麼多人談話,我的心態對不對?有沒有不足?有沒有過失?「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所以自愛的人首先自知,因為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去改它,自己就提升了。所以自愛首先要自知。
成德觀察,我們現在年輕人很缺自知之明,用現在的話講叫自我感覺良好。這個領導、老師都快昏倒了,他還自我感覺良好,真沒辦法。孔子其實也已經講了,孔子說,「已矣乎」,算了吧算了吧,「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吾未見,能夠見自己過;內自訟是悔過,還沒到改。所以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大家不能把修行看得太容易了。「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這真幹兩字也不能滑過去,「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其實我們看這個法語要對照一下自己,我現在有沒有下這樣的功夫,寧肯碎骨粉身,也不能讓念頭不對,死都不怕,就怕提不起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上人慈悲,祖師們都太慈悲了,真的都是和盤托出,掏心掏肺。夏蓮居老居士的《自警錄》,那修學過程會有哪些考試,怎麼突破,講得很周全。真幹,「真」,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即非真。那我們就要隨文入觀,我有沒有自欺?我有沒有夾雜?當然一開始是正常的,一開始夾雜正常的,念著念著跑掉了、失念了,很正常,但是我得把這個現象不斷的改善。可是不能自欺,自欺就會去欺人,就會造罪業了。不自欺,俞淨意公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什麼是幹?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我們懈怠了,就不是幹了,我們自己給自己台階下,就自恕了。台階是別人給我們下,不是我們給自己台階下。我不是叫大家逼自己,大家不要聽偏掉了。就是不要輕易的就自己瞞混過去了,和稀泥,混水摸魚,這樣不行。經一事要長一智,這樣才是真幹。所以每一個字我們都要下真實的功夫。
那剛剛跟大家提了,我執就是見思惑,見惑就是我見太強了,講話很絕對,在推斷一些人事,一定就是我想的這樣,有可能會誤會人。真正厚道的人,可能是怎麼樣。但是那個動機,去分析事情也是為了去護念對方,而不是去批評對方。在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但是就怕自欺。不然也不要做什麼事都很害怕,心用對了就好,那個常常怕事也是一種習氣。不要怕,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然後不要搞複雜了,佛菩薩祖先承擔,我們把心用對,把心守好。這個也是蕅益大師的觀心為要。
所以我們看印祖這一句話,「常存忠恕,心心隄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勇為」,我們現在真的能見義勇為嗎?常常想自己,就不容易見義勇為了。這樣「方與佛合」,跟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是之人,決定往生」,大家注意,這是大勢至菩薩給我們授記,決定往生。「若不如是,則與佛相反,決難感通。」因為真正有見義勇為的人,他遇到念佛法門,他太高興了,這個法門「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我現在知道了,我要盡力告訴別人,然後我得先做榜樣,他有這個道義。但是假如我們細細去體會,人不存忠恕,不知過必改,他的念頭很多妄念,腦子裡一直在轉一些他放不下的事、他看不慣的人,他鐵定的,你說那個佛號能念得方與佛同,I can’t believe it(我不敢相信)。祖師這些話其實都很需要我們去觀照、去下功夫。所以有這種心境,就是我們《法華經》成就四法裡的,他用這樣的心處事待人接物,都是植眾德本、都是積功累德。
第三,「入正定聚」,就是我們剛剛說的知止,止在哪?極樂世界,不貪求世間。不貪求不是不負責任,這個都不能解錯了。盡心盡力、敦倫盡分,但不求回報,這樣心才能清淨,這樣才與佛的心起感應道交。所以大家看,這是儒家、佛家,包含不同佛經,這義理都是相通的,不能去分別。「儒家,世間法」,又開始分別執著了。我見過不少,學了《無量壽經》,叫他學《弟子規》,「我是要學大乘佛法的」。說實在的,大乘佛法是師道,師父上人讓學,我們還有其他想法,我們這個尊師重道已經有差距了,其他的就別說了,你《無量壽經》念三千遍,那個都是手段而已,心境到不到位。當然,你也要看情況,你這麼直截了當,人家對方接不接受。所以諸位同學,有些話只能在講台上講,這個也是我觀察老和尚。講台上、講台下要看情況,講台上,你講,人家不會說你講他,但是有心人他就會放心上了,沒心的人你也不得罪他。所以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要再跟人家結怨了。
《法華》祕髓,這成就四法,入正定聚,再來就是「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無量壽經》也教了,「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有沒有哪一個同學說,我學完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讓阿彌陀佛給我點讚?佛說此人真善友。他學了馬上盡心竭力護持人家,認識淨土法門、修學淨土法門,那這個真的當下就跟阿彌陀佛同心了。
我們陳同學也有舉手,有請。
陳同學: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大家好。抱歉,讓學生找一下,剛剛記錄的比較遠。剛剛想到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學習這一門課自己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能打開自己的菩提心。在預習的過程當中,看到法語也說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然後也是至誠、真誠的心。自己這方面一直可能都相對來說比較欠缺,希望能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能夠真正的感應道交,能夠從扎根孝親尊師開始落實起,追隨善知識的腳步,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陳同學,她這個目標也點出了這一部經的宗趣了,這一部經的宗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修學的重點,三輩往生都有這八個字。所以我們這一部經學完,能夠發菩提心,而且要從孝親尊師做起。我們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慈悲,給我們留了一部教誨,《勸發菩提心文》,大家有時間要多讀誦,隨著祖師的法語、祖師的加持,我們要把菩提心發出來。
菩提心是剛剛陳同學也提到,老人家指導,是覺悟的心、是真誠的心,是大慈悲心,還有大願力在裡面。我們這個目標重要,要把菩提心發出來。《勸發菩提心文》開頭就引了《華嚴經》,華嚴奧藏,《華嚴經》的教誨,「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所以這個目標很明確,一定要把菩提心發出來。所以這個口試、論文還比較不容易看菩提心有沒有發出來。當然也可以,你這一篇論文能寫到讓人家對念佛法門生起信心,那也是菩提心寫出來的,心生種種法生。
好,我們先休息二十分鐘,大家再回來。
剛剛跟大家談到要跟佛相應,要跟古聖先賢相應,要跟祖師、善知識心心相印。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我們學習過程也會學到很多祖師的教誨,他們的智慧就照亮我們的心田。
所以這個恭敬心重要。學聖教,老人家特別提到要有恭敬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人家又加百分誠敬、千分誠敬,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所以恭敬心重要。還有清淨心重要,心態一定要擺對,不然學了佛,佛法弘護的緣變成搞名聞利養,那就太可惜。可是這個警覺性要非常高,因為佛已經提醒我們,五個五百年,而我們現在已經超過了五個五百年,最後一個五百年是鬥諍堅固。所以整個風氣是如此,除非我們有很高度的警覺,不然很難不隨波逐流。
在四百年左右,省庵大師就已經告訴我們,「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這四百年前講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比方這個道場還沒有蓋好,我們開始辦學,大家很願意奉獻,一天幹十幾個小時,沒有人喊辛苦,可是道場蓋好了,大家分房間,開始計較了,「競爭人我,盡逐利名」。本來很發心,怎麼這個計較的心起來了?所以發心容易恆心難,得提醒自己心淨佛土淨,不能拿自己法身慧命開玩笑,「此生不將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為什麼般若要講二十二年?提醒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去爭個吃好,去爭個穿好、住好,那我們不是太愚痴了嗎?就糟蹋了「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句話是清朝彭際清居士的名言。那我們也要會去體會,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出現了,那無量劫積累的善根福德才能有這樣的機會,假如不掌握,這個善根福德就花掉了,下一次什麼時候還有這個機會?那可能就要很久了,可能還要再等無量劫。所以真要自愛,真要有自知之明,真要懂得觀察緣分之不易。
成德是看了一些,明明遇到老人家,老人家也肯教他,但是他搞名聞利養,真是太可惜了。當然對自己來講也是一種增上緣,一來提醒自己對五欲六塵要真能放得下;再來是自己還做得不夠好,不能帶動他,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所以也一再要期許自己,自己要做榜樣,團隊也要做榜樣,要表好法。相信我們能真幹,也能感召真幹的同參道友,因為一切都離不開感應,淨土也是感應,心淨佛土淨。
跟大家也提到了,我們佛門首先下功夫在放下我執,因為我執是見思煩惱,它做主了,我們的心就不清淨了。所以我們提到見惑,就是自己的見解太強,都覺得自己看法比較對,善知識的教誨就不容易入心。所以觀察自己、觀察他人,開口三五句就有一句「我覺得怎樣怎樣」,那很可能見惑還很強。思惑,貪瞋痴慢疑,人情緒一動,都跟這五個字有關係。那我們剛剛說不自欺,俞淨意公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問題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意惡太重」,所以得從念頭下功夫。「專務虛名」,得把名聞利養打掉,「滿紙怨尤,瀆陳上帝」,要把抱怨的心徹底掃除。
所以《無量壽經》講的,「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自己的一舉一動要符合禮教、戒律,所謂「威儀住持有則德」。大家不要小看一個動作,比方佛像面前,我們還把腳抬起來跨在另外的椅子上,在佛像面前都不懂得恭敬,那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放鬆不等於放縱,也不等於放肆,這些都不能搞混了。自由是自己做得了主,不被習氣控制住,不是放任。剛剛跟大家提,不能自欺。老師不在一個樣子,老師在另一個樣子,你說我們修道修到這樣有啥意思?人世間最可悲的事情不是被別人騙,被別人騙不可悲,長見識、消業障,但是被自己騙,那是最可悲的事情了,誤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福報了。
所以威儀也要謹慎。包含我們在人前打哈欠,這個手很自然要捂起來。妳假如又是個女孩子,嘴巴張那麼大,人家一看,這學傳統文化的,一看嚇壞了。這個都是心不到位,不然這些應該很自然,我們就是放任自己太習慣了。所以《無量壽經》這三句話很重要,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看完這三句了,假如不用覺照的心來守護身口意,我們又在造一個業了,叫玩弄佛法、消遣佛法。學佛要戰戰兢兢,不能吊兒郎當,不能這樣因循苟且,這樣太損因緣、太損福報了。
所以像英國漢學院,成就很不容易。我們昨天聽到王會長,他談起那天開學典禮一結束,休斯校長就跟他聯絡了,然後講著電話還流著淚。當然英國漢學院成就,校長他是很關鍵、很關鍵的,老人家說,那校長比我熱心,他追著我的。其實老人家也是來給我們表法,一個緣能不能成關鍵在護法。所以密宗講三個根本,事業的根本是護法,你沒有好的護法,這個緣一來可能連成都不能成;再來,哪怕開始了,也很難持久。這些我們都要懂得。
諸位同學,你們學漢學,以後是要人能弘道,要教化一方,不是學知識,學了東西活學活用,以後大家獨當一面,都要用出來才行。現在人事環境複雜度愈來愈高,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大家「隨處安閑,自然合轍」。我們很有警覺性,但是身心放鬆,安住當下,會有很多悟處,聽經的時候很有悟處,處事待人接物也會很多領悟。不能又出現執著點,聽課才叫學習。那佛經的表演都破我們的執著,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在經本裡面參的嗎?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所以發了願,大家學這一門《無量壽經》,都很有志向、很有目標,都是要自利利他。但願發出來了,從哪裡下手?這四弘誓願的次第很清楚,「煩惱無盡誓願斷」,因為「眾生無邊誓願度」發了。這一定要發,這不發出來,法華祕髓進不去了,這跟阿彌陀佛的心不能相應了。所以法器法器,我們能不能承載《無量壽經》的教誨,首先是我們的心是不是能夠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各發菩提心。捨彼輪迴身,俱令登彼岸」,都跟阿彌陀佛的願一樣,極樂世界每一個往生的人都跟阿彌陀佛同願,我們現在就把頻率接好了。
發完了,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做出對自己的習氣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去突破它的榜樣出來,這個也是積功累德。能把理講出來的不少,能真幹的人不多。所以我們也不能再落入另外一個誤區,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能說不能行會造業,從自身會「長浮華,成何人」;對他人表不了法,讓人家沒信心了,或者讓人家誤會了,這樣就是學佛。所以成德確實是戴罪立功,一開始十多年智慧德能不足,培養人有很多錯誤的地方、不妥的地方,但佛菩薩慈悲,還讓成德有這個機會。所以更要在跟大家結法緣的時候慎於開始,要把一些很重要的觀念態度供養大家,也要把自己走過的彎路、錯路提醒大家。
所以我們斷煩惱就是見思下手。這個思惑,用現在的話講,情緒化,不順己意了,不順己意是先由貪生瞋,瞋心一起,可能你本來信任的人就不信任了,懷疑就起來了。所以人跟人有沒有緣,核心在信任,不信任,這每天見面也沒有緣。所以李炳南老師,當時候台中蓮社學習的學生,有一些對他很客氣,因為信任不夠,一批評他就跟他結怨了,客客氣氣的,以後有緣再說,來世有緣再說,這個不能強求的。所以假如性格很熱心腸的,也得要調,不能熱心過度了,都要隨緣。熱心過度了,可能把這個緣影響到對方被你嚇壞了。什麼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成德自己的經驗,一絲毫勉強不得,一勉強,適得其反。所以情緒化要下大功夫,情緒化瞋心必起。
智者大師有說,「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只要有這個瞋心在,所有的思惟不可能跟佛法相應,「墜惡道之因緣」,瞋心一起就是三惡道的種子,再講得更不客氣的,都是地獄的種子。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善心之大賊」,把我們的善心給障礙住了,「法樂之冤家」,瞋恨心一起了,沒有法喜了,「種種惡口之府藏」,瞋心一起,一有機會就造口業了,會罵人、會批評、會抱怨。
大家真要冷靜,冷靜想想,父母再有方式方法不對,他也是對我們無求,他也沒有求我們要給他什麼,對我們無私奉獻我們要放在心上,這個就是器量。剛剛跟大家說到,李老說的,「士先器識」,器,度量、器量;識,見識,要看得深、看得遠。李老舉的例子,周公制禮作樂,成就周朝國祚八百多年。經過兩千多年之後,方東美教授說,全世界最好的憲法,只是眾生福不夠,不珍惜了。方教授說,假如周朝的子弟還遵守《周禮》,現在還是周朝,能真正看得懂周公的智慧。
所以有了器量、見識,這個見識表現在哪?首先我們自己走過的路有沒有經一事長一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自己在思惟事情,有沒有都從根本來思考事情?有些人一開口話好長,停都停不下來,談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什麼時候思惟都是根本的,話一定不會太多。因為談一大堆枝枝末末,只會讓人家引到看不到重點。喜歡談枝末也是情緒化,好像要講講講講講,不然心裡好像不安。說實實在在話,講講講講完了就安了?是非人我,以不辯為解脫。我們這個人際關係就喜歡拉一拉贊同我的,這個都是在搞是非人我。
人與人成為同學、成為朋友,就有一分道義在。義是不講利益的,你假如去交一個朋友帶著目的性,那就已經離道甚遠了。我們看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誨,刻在白鹿洞書院,提的都是綱領。怎麼立身?「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懲忿,不瞋;窒欲,不貪;遷善改過,不愚痴。這三善根,這三善根再延伸就增長很多很多的善根。再來處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處事有這麼多原理原則,只講一條,它是總綱,就是道義,沒有功利,因地要真。人真正一心為公義、為道義,真是佛菩薩照顧、護法神照顧。成德感觸這一點很深,自己雖然是做錯很多,但護法神可能還是覺得成德並沒有私心在裡面,所以對成德俗家的父母、家人很照顧。所以我們不要為自己,我們也不要為自己家庭在那裡打算,甚至還要利用公家的資源來動這些私心,找找人際關係,可不可以鞏固鞏固我的位置、鞏固鞏固我的利益,這都跟老祖宗的教誨不相應了。
成德從沒有動個念頭,我找什麼關係可以親近到老和尚,沒動過這個念頭,有去見過師父在新加坡,那是為了要感謝。補了一個拜師禮,就回來繼續,老和尚說,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還是很歡喜在學校服務。假如沒有在學校服務那兩年多,那我去海口跟大家供養什麼?你就講講理論就可以供養人家?不容易的。尤其你假如是面對第一線的老師,你給他講理論,他比你還會講。你沒有一點心得感悟,他聽一聽就不相應了。這個也不是成德能考慮到的,佛菩薩安排的,讓自己有這兩年多的鍛鍊。也沒想說我以後能怎樣能怎樣,都沒那些念頭,沒有什麼未來煩惱,安住當下,盡到我們的一分力,後來因緣就一個接一個安排。所以成德很相信一定有護法神發願,誰護持正法,我就護持照顧好他的家人。這是我想的,不過應該有點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看當初六祖大師要離開母親去求道,馬上感應人家拿一筆錢,讓他沒有後顧之憂。都會有感應的。
所以學佛要真信佛,不要動以前沒學佛那些錯誤的小心思,那真的佛菩薩看了著急,這麼好的法不受持。就像老人家教誨我們的,知道萬德洪名好了,分秒必爭,哪還有時間講閒話?所以孔子跟子貢說了,因為子貢方人,批評人,孔子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很有味道,我哪有那個閒工夫去批評別人,克己復禮,全心全意功夫都不一定能馬上得力。我們夏老,真幹的人都有那個意境,學道之人「無剪爪之暇」,連剪指甲的時間有時候都找不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我今天要剪一下;然後明天,我今天剪一下;然後一個禮拜過去了,還沒剪。但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了大眾的事,本來想剪,後來還是沒排上時間;一種就是沒事,但是妄念很多,想剪指甲,一下又被其他念頭拉過去了,又去摸摸其他事了。所以我們真幹,在讀這些法語的時候,你會覺得「古道照顏色」,古人講得太對了。
所以我們發了願,接著「煩惱無盡誓願斷」,從見思煩惱下手;再來,「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事實上我們把一部《無量壽經解》學透徹了,一經通一切經都通。老人家跟著李炳南老師學習,也是掌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大家應該有印象,老人家學《華嚴》怎麼學的?聽了一卷,《華嚴》有八十卷,聽了一卷,會講了,通了。儒家也提醒我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舉一要反三,聞一要知十。這個其實不難,要打破那種知識性的學習,本來的悟性就透出來了。其實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被壞習慣障住的,撥雲可以見日。
舉個例子,老法師說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一個理,理事不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是禮敬諸佛,事相有多少?那無量無邊。人要禮敬,人又分不同種族、不同宗教,還有地位不同,都要禮敬。但禮敬也看緣分。你對領導的禮敬跟對下屬的禮敬,在行為上會一樣嗎?緣不同。你對你父母的禮敬跟對你孩子的禮敬會一樣嗎?可是都是用真心,這個我們要自己去體會。「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談了幾個行為?五個,而且不同倫常的關係。從事上看好幾個行為,從心上、從理上,真心。所以理是一個,事上千差萬別,但不妨礙。
所以真的,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以前的慣性,要學多一點,學少了好像不如人。甚至於跟人家談話,就怕人家談的話題我不知道,還去追劇。這些心態都入不了道,這都是輪迴心。我們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來學教。
剛剛跟大家提到的,老人家有一個專題,「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一開始就一定要具備三種心: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剛剛針對恭敬、針對清淨,跟大家談了不少,還有要真誠。善導大師給我們教誨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維摩詰經》裡面也講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對任何人真誠,哪怕過去生跟你緣不好,你也不要耍小聰明,真誠面對人家。甚至於是跟人家一起共事,那都是公家的事,你不能因為人與人當中過去生緣分不是很好,你就用情緒在辦公事,本來可以積功累德,變成造很多業了。都要理智,不能情緒用事。
所以這個真誠重要,任何時候所講的每句話,真心來講,沒有敷衍、沒有應付。不能忘失菩提心,真誠心就是菩提心,不能忘失,不然就搞魔業了。
所以這一句「法門無量誓願學」,其實我們只要真能一經通了,老人家表演給我們看,隨問隨答。大家不能看到老和尚隨問隨答,說那是老和尚,我們不可能的。我們會不會起這種念頭?那這個念頭就是障礙了。哪一個老師教學不希望學生超過他?這學生只要起個念頭,老和尚可以,我不行,他就學不成了,他的念頭有障礙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預習到,我們那四大冊的講記,老和尚說了,什麼叫老師?曾經走過的彎路讓學生不再走,這叫師。接著老和尚說,我學佛三十八年,我現在告訴你們,就這一本《無量壽經》,你們不要再學太多了。然後老法師說了,有人說,法師你怎麼學我就跟著你學,你學過的我都要學,那是隨自己的意思了。
成德也要好好來依教奉行,老人家強調扎根,三根扎好;一部經,《無量壽經》,深入。因為成德已經出家了,要弘揚佛法,因為是佛法救我的。那大家也可以選一部經,老法師說我們傳承儒釋道,在儒家、道家也可以選一部。當然選經的目的自利利他,找一些應機的經典。所有的考慮不能為自己,也不是我喜歡,是真正為眾生著想。能夠真正透過自己所學解決眾生的苦難,這個是學教的動機。而怎麼學,老人家在「十年因緣」,他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因緣,講得很仔細、很深入。
老師只有一個,兩個老師就兩條路了。其實要真正相信老師也不簡單。我自己愈來愈有體會,老人家講的話不能滑過去。老人家說,「找一個好老師很難」。真的很難,因為老人家是有傳統文化的最後一代,在我們漢地是如此。那老人家已經九十五歲了,所以現在找一個有承傳的老師可不容易,我們找到了,我們要珍惜。「找一個好學生更難」,因為好老師鐵定是慈悲為懷,盡心盡力教,可是得有學生願意學。那我們觀察到了,聽老和尚講經的都說是老和尚的學生,可是去聽其他老師,然後把其他老師的也融在自己的講學當中。那我們想想,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可能覺得老人家講的這一部分不夠多、不夠清楚,我去拿其他老師的來補這一塊。可是有沒有可能是老人家在洞察契機的部分?他少講的部分,可能是跟現在的人不夠相契,可是我們相信了自己的意思。其實這種心態慢慢講學,就是隨自己的意思在講。不容易,現在看這個「十年因緣」,老人家真的把他學通的心法告訴我們了,可是幾個人真的重視這「十年因緣」的教誨?幾個人真的這麼去幹?所以為什麼說好學生難?現在要找到守三個條件,難!現在要遵守複小座,難!
所以我們跟大家交流《無量壽經》,也是複講老人家的教誨。三千多年來,佛門培養出的弘法人才都是走老路子。剛剛舉的孔子的話,「不踐跡,亦不入於室」,跟著老師的腳步。《法華經》說的,「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我們不要隨自己意思去理解佛法,《華嚴經》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我們只要摻一點自己的看法,就不是真正跟老法師學了。摻一點,現在摻一點,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成德自己沒有這個智慧,但是比較幸運,一學佛就是跟老人家學習,剛好聽老人家講《無量壽經》。那個時候,老人家特別強調扎根,在早餐過後開示《太上感應篇》、開示《十善業道經》。我們那時候初學佛,那時候是錄音帶,一盒一盒錄音帶去請來聽,沒聽其他老師的。聽啊聽啊,聽了五年左右,剛好有因緣到海口去跟大眾交流《弟子規》、傳統文化。那有不少大眾問問題,但是自己第一個反應,師父怎麼教的,感受到一個老師的好處,自己心裡就不惶恐了。
所以佛家培養法師,世世代代都是複小座,是這樣學成的。這個中的學問在哪?用這種方法調心,心調好了就是法器,不然法入不了心。我們現在冷靜問問自己,遇到境界能不能馬上提起經教?還能有一個人,還能有一件事,讓我一個小時心情不好,法沒有入心,我們還不是法器,我們得要歸零。我已經聽佛法五年了,都不算數,歸零。人不歸零,法入不了。所以那三個條件就是歸零,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再來,你要看的書,要善知識同意。我們有時候在微信裡看到一篇文章,講得太好了。有時候你覺得太好了,是覺得講到你心裡去了,跟你的習氣相應了,你能分辨出來嗎?我感覺不容易。我感覺我們同學們還是喜歡找別人談心,不喜歡找我談心,他們談得熱火朝天的。你說那談得熱火朝天的,真的都跟《無量壽經》相應?
所以五倫,朋友「樂群敬業」,你跟朋友所談的每一句話,讓他愈來愈愛護這個團體,大局為重。我們真能談出這樣的意境嗎?敬業,讓他愈來愈尊重自己的學業、道業。「毋相聚以邪談」,不要聚在一起有很多話都不是正念。孟子提醒我們:「言非禮義,謂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
好,大家不找我談心,也是我做得還不夠。我們幾位同學們,你們到時候來了我給你們接風,當然要先隔離完。我們再泡點茶,茶禪真味。到時候我們再複習複習《無量壽經》,你們來的時候這一門課已經結束了,相上結束了,學的東西沒有結束的時候,應該是愈用愈深入、愈用愈有味道。
所以調整好心態才是法器,而這個複小座就是在調整我們學耐性。我們這個急於求成也是一個很重的習氣。為學第一功夫,降得浮躁之氣定。我們觀察自己、觀察同學,一言一行安不安定?「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們雖然沒有福報遇到章嘉大師,但是老人家已經把這個重點都給我們講得很透徹了。不能心浮氣躁,要在一切言動調伏浮躁。「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步從容,立端正」;「緩揭簾,勿有聲」,這個就是檢查,你一揭簾,聲音很響,心都沒有在當下,還在想其他事,喀,拉斷了。這種事我也常幹,所以馬上,你看還是浮躁。
「寬轉彎,勿觸棱」,你會劃了一個疤痕,受傷了,身體受傷了一定是心不安定,這個要檢查。學了佛常常磕磕碰碰的,搬個東西砰撞到頭了,那個都是沒有安住當下,對境界不夠清楚。可是我們身體受傷了就在給我們說法了,受傷是結果,原因是心不定。心為什麼不定?胡思亂想很多,動小聰明太多。所以跤不能白摔,傷口不能白劃,都在提醒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學耐性重要。
第二,其實沒有學耐性,看不懂善知識在表演什麼,那要長期跟隨才看得懂,原來師父上人是這樣用佛法的。那個也不是從別人那裡聽別人分享,好好,收穫很大。不能都是聽別人的,聽了之後還拿來講,那叫練口才。人家都能有體悟,我能不能好好聽、好好觀察,我也能領悟到。
成德感覺,孔子有太多話太關鍵,這些我們沒有重視,大乘佛法學不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巧言令色,鮮矣仁」。我們可能不會覺得,這句話跟我沒關係吧?跟我們大有關係,我們只要不把心用在調自己的分別執著,調自己的應付,調自己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不下在這裡會下在哪?不下心地功夫,就下表面功夫。下了表面功夫還覺得很高興,「我這一次口試講完分數滿高的」,這是在練口才了。
我記得我接觸到一些當領導的人,他上台報告,報告完下來很高興,他自己很高興,還有人迎上去,「講得太好了!」講得太好有什麼好?你講得很好做得不好,你講的都有流弊,「你看我們那個領導人講一套做一套」,有什麼好高興的?但是這是風氣,不是社會如此,佛門亦如是,「僅存末法,有教無人……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這祖師也在給我們表演,要有羞恥心、要有慚愧心。「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些話句句關鍵,我們不常生慚愧心、懺悔心,就不是正念提起來,可能就是妄心做主。因為我們有十一個善根,其中很重要的,慚跟愧。因為一慚愧就會奮發、就會改過,這叫善根發動。
所以要能不被風氣影響,也要先提醒大家,我們漢學院在建設當中,也不是每一個家人他們的戒定功夫都伏住習氣了。但是首先我們不能受不好風氣的影響,甚至於有不好的風氣,我們也有責任要扭轉它,要帶動好的風氣,這叫廣修供養。別人很喜歡吃零食,我們如如不動,然後又學得很歡喜,法喜充滿,學得原來快樂不一定要吃零食才會快樂,表法。實實在在講,我們離正常太遠了。比方說,我不吃零食,我不吃添加劑的東西,我一吃就知道;那個水有沒有用氯氣消毒過的,我一喝就知道,因為你平常喝乾淨的。所以一吃,這個有添加劑,吃完馬上嘴巴口渴,你吃天然的、乾淨的食物不會這樣。
所以大家要注意,快樂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來的叫刺激。為什麼我們要五欲刺激?因為我們內心苦悶。苦悶怎麼辦?找樂子,外面刺激一下。你為什麼會覺得樂?是你暫時忘記痛苦,痛苦還在。可是大家注意,暫時忘記,你就沒有處理它。煩惱不處理,就跟治病一樣,你早治它就好治,三帖藥沒事了。比方說你情緒化一直放、一直放,不對治,放它個三年,根深蒂固,很難改。所以這些理我們要聽清楚,快樂是從內而外湧出來的,不是從外面刺激來的。我們能想清楚了,就不找這種症狀解了,找根本解的方法。
所以跟大家聊複講,複小座,培養耐心,才是法器,還有這個方法學謙虛,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我們的謙虛都不夠,真正謙虛,五十三參,你每一天見到人家的優點,你會去效法、去學習。我面前每天見面同學的優點,我好像沒有去效法,這個就是慢心起作用,只是它沒有很明顯而已。慢心有百分之百,慢心也有百分之一。我們這個心還沒有到純淨純善,它會善惡夾雜,一有惡會障礙我們那種本有的謙虛、好學。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很難不受風氣影響。參與講學,大家比口才,不是比真誠。攝受眾生最關鍵的是真誠心,慢慢就變得講很多新東西,讓人家「哇,好厲害!」就等著人家給他點讚。
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功夫絕對不能用在只是在怎麼把話講得更漂亮、更好聽,這用錯心了。令色,對人的態度有不同就是令色。應該對每一個人都是真誠、恭敬。假如你對某些人很有憎恨心、對立心,你去對人的恭敬假的,不是真的。這個要看清楚,你對那個人恭敬,那是在搞你的人際關係,不是在修道。所以《華嚴》重要,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要打破自欺,不簡單、不簡單。所以我們人前人後、老師前老師後不一樣,對上對下不一樣,統統在修令色巧言,還自己覺得不錯,跟幾個人關係搞得不錯了。大家都要把這些習氣打掉。
「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叫天爵。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以要信佛,不是去跟誰搞關係好了我才能發展。所以《太上感應篇》、《論語》這些句子都不能滑過去,都對治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這麼容易做到?沒從心源隱微處,要把這幾句話做徹底也不容易。
所以這個複小座,學耐性、學謙虛、學恭敬,我們得真相信、真學、真照做,就能真正學出來,像老和尚這樣,聽一卷八十卷都會講。這老人家和盤托出,他的摸索全部最後成就了告訴我們,我們少走彎路。而且老和尚說這沒法教的,是要我們長期跟隨,長期去聽,然後在裡面去體會、去琢磨,那就掌握了整個善知識的思想,他修學教學的思想、理念、方法都掌握住了,然後就活學活用。
今天也跟大家提到,《觀無量壽佛經》講淨業三福,三福的第一福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說,那我只要臨終肯念,真信切願,我就能往生了。大家要洞察因緣,那些臨終造五逆十惡,那是因為他之前沒有聽過佛法,沒有聽過念佛法門。有沒有哪一個例子是,聽了念佛法門,然後也不孝親、也不尊師,然後最後往生了?強者先牽,我們現在學了,還是不孝親尊師強,怎麼可能我們臨終能真信切願念佛?這個都可以用很正常的邏輯去推。所以第一福是人天福,這一福做到了,就真的是善男子善女人;這一福做到了,就是修一切善法。而我們又不求來生的福報,又是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那這個就是《金剛經》說,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那我們這個方法更善巧了,我們一下子放下四相做不到,這個法門太方便了、太善巧了,我們不求世間,所有善根心心迴向,也是暗合放淡了四相,那這樣修當生可以了脫生死,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往生就是圓證三不退,就是入正定聚。「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有志氣,我當生要成佛。
所以這些經典都是互相貫通,沒有矛盾的,我們得要圓解。我們看那個《大經解科註》,每一句《無量壽經》,黃老用九十種佛經、一百多種祖師的著作,來解每一句《無量壽經》的教導,那真的能達到圓解。圓解圓修一天,超過不能圓解圓修的人修一劫。所以諸位同學,我們珍惜這個福報,跟著夏老、黃老、祖師大德,佛經這些教誨,跟著師父上人的教導,我們能圓解圓修,我們就能把《無量壽經》學通,進而做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不是很願意,當然佛法是不強迫別人的。我自己也得發願,跟大家一起學習《無量壽經》之後,自己要做第一弟子,要做「佛說此人真善友」,不能白學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