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君子必自反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23/4/26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32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的主題是「修身.篤行篇」第二個部分。第一是「主敬存誠」,第二是「反躬內省」,這一個單元相當重要。

  我們之前也提過了凡先生,他等於是改造命運的好榜樣。他改造命運的關鍵在哪裡?他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透過跟他的交流,了解到他沒什麼妄念是因為他覺得命都被算定了。雲谷禪師有一段引導,引導他應該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引了儒家的經典,還有佛家的經典。後來問了孔先生給他算命,算他一輩子是什麼情況,「終身若何?」了凡先生就把一生休咎就告訴了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問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其實這個話我們也要問自己,「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這個問話就很關鍵,讓他反思。因為成年人不是你給他講很多道理,他就能轉變,是他有認知到這些道理的深度,進而拿來反觀,他才有受用,不是說我們講得很多他就受用了。所以這也是雲谷禪師教學的善巧,「開而弗達」,「開」是啟發他、引導他來反思。結果了凡先生說「余追省良久」,「追」,反觀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反省很長一段時間,這是真靜下心來,說「不應也」,我不應該得科第,不應該有子嗣。接下來有很多他反省下來反思到自己的問題,他反省得很深、很廣。

  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其中有一個精神是「經一事,長一智」。長一智,不會再犯那個錯。假如同樣的錯我們還是會在生活中、處世中重複出現,那這不見得我們有「長一智」。經一事要長一智,記得教訓。所以我們沒有對走過來的路有「追省良久」,要「經一事,長一智」也是不簡單。有的經一事,長一怕,面對類似的事就先害怕了,他沒有總結經驗就產生一個怕的感覺,以後別找我了。經一事,長一怨,脾氣大,經過這件事後下結論都責怪別人,經歷事之後怨氣愈來愈大。比方我們很容易因為自己的見解或者感受,然後下判斷。見解是什麼?見惑。感受是什麼?思惑。只要這兩個煩惱起作用,你要對於經歷過的事情下很客觀的結論,進而記取教訓,很難。比方說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去看中醫,看完中醫他說沒效,他下一個結論,那他可能跟幾千年的中醫就產生障礙了。

  所以人見思煩惱很強,會沒有福報。你比方說你遇到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但是自己很會下判斷,或者他讓我不是很舒服,你可能就錯過這個緣了。我們舉老和尚遇到李炳南老師,李老師開三個條件,老和尚當時候覺得,感覺有點跋扈。那假如是我,我可能轉頭就走了,就沒有後面的緣了。你看他老和尚三十一歲,他就很冷靜,雖然這個話聽起來不是很舒服,但是誰介紹他老人家去跟李炳南老師?朱鏡宙老居士,那爺爺輩的,還有懺雲法師介紹的,這些人都不簡單。請問是他們看人準,還是自己看人準?現在勸年輕人不簡單,年輕人覺得自己看法對。我們講了,盡點力,笑一笑。講了他不聽很難過,那是我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一碼歸一碼,不能打混仗。我們盡了本分,畢竟是他的長輩,該提醒要提醒,而且還點到為止,還不能講多了,為什麼?講太多了,下次不想來見你,斷了跟他的緣。

  所以你看李炳南老師遇到不是真想學的,對他很客氣。不是真想學,最起碼還會來聽就好。聽,薰,說不定薰了十年之後態度有所提升;或者薰了之後,結下輩子的緣。有時候這些大善知識他的考慮不是我們能夠體會到的,但是那個要長期用心去聽他們講經,不是耳聽而已,心聽、神聽,能體會到一些。觀察他們處世待人的考慮存心是什麼,有機會的時候請教。所以老和尚有福報,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老人家那時候智慧、人生的閱歷都是很高的。

  我們現在看起來不愁吃、不愁穿,那個都是小福報,最大的福報「聞佛法」,還能跟著過來人學,這大福報。當然我們還在老人家正法時期,這也是很有福報。我們能夠三五好友、同參道友一起依止、一起切磋,這個就是我們珍惜福報了。這個時候不要落在「老和尚都圓寂了,好難過,好遺憾」。要記住,修行就是修心,要護念好自己的心,學著在正念,在積極樂觀上,不在情緒上,身有所憂患恐懼、有所忿懥,你看都是動情緒了。你消極悲觀這個都不得其正,這個也都是要反躬自省,觀心為要,念頭不對馬上要觀照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所以你看我們人生過去幾十年,經歷過的事情現在還有沒有給自己正向的影響,還是反向的影響。你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那個怕還一直存在,那個都是負面的影響。就像剛剛舉的例子,去看中醫,沒有效,他下結論中醫沒效。這個事情裡面有可能是這個中醫的醫術不夠好,有可能是他跟你的緣過去生不是很理想,可是你不能因為一個人,你就否定了整個中醫。再來,還有可能這個責任在自己身上,可能人家醫生有跟你交代,你哪怕吃了藥,哪些食物別吃、你自己還要做哪些運動,跟你交代的你沒放心上,你讓那個效果就大打折扣,可是有時候你都把責任都推給他了。所以你看人多容易產生這種自己的判斷,而且不客觀,這是見惑。從果推因,從因推果,每天我們都在做這個判斷,但是這判斷正不正確,判斷不正確了,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態。所以我們常常說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在哪?六道輪迴就是它變現的。我們的心念很容易落在見惑跟思惑當中,這思惑就情緒化,不冷靜,動了貪瞋痴慢疑。

  今天我們看醫生是個緣,它就可以顯出我們見思煩惱的程度,而這些見思煩惱不會在看醫生的時候出現而已,它會在其他我們處理任何事的時候也都會出現。修行人要藉由每一件事更了解自己的習氣,自己的分別執著在哪,看到了叫知過,進而去把它改正叫改過。所以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了凡先生當時候也應該是三十多歲了吧,這樣的年齡能夠接受別人的話、別人的勸,然後真的放在心上去下功夫,這是可貴的。孔子感嘆「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感嘆算了吧,這「已矣乎」就算了吧,這個不能要求,不能強求。我很難見到,「未見」,這講的是比較感嘆的話,能見自己的過,「內自訟」是悔過,還沒有到改過,能夠感悟自己的過很深,這個就是很不簡單的善根。進一步改,還得對治那個錯誤的慣性,還得跟它拉鋸。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天賜之福,先開其慧」,上天要降福於這個人,先開他的智慧;「天降之罰,先奪其魄」。什麼是天開其慧?就這個人生起了慚愧,這個就是反躬內省,他觀照到自己的錯了,生慚愧。慚跟愧是兩個善心所,我們善心所有十一,這兩個字就佔了兩部分。慚愧奮發,他看到問題了,勇於去改叫奮發,改過,這叫天開其慧。我們現在觀照觀照我這一個月、我這段時間,我在奮發改哪個過?假如一想,好像沒有,那我們要開慧就不容易了。因為不改過,這個會障礙我們的智慧的。而且過不改,這個過會不會如如不動?我不增加,我也不減少,不可能,它會坐大。所以慚愧奮發改過,天開其慧。

  那什麼是「天奪其魄」?「悠忽」,恍恍惚惚,就是對自己的法身慧命不夠慎重對待。「此生不將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自己不夠重視,實在講孔子來也沒用。「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因為萬法因緣生,孔子來了、佛陀來了是個緣,因在自己身上。自己萬分珍惜,這些助緣起的作用就大了;我們不珍惜,那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於心態不好,好的緣我們還產生副作用,適得其反的作用。不了解對方用心良苦,因為我們心態不好,還罵人家,還造口業,那不是副作用了嗎?所以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說佛菩薩不來,佛菩薩不來不是不慈悲,我們不能接受,來了讓我們造業了,不好。所以為什麼說「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來學」是他的心態準備好了,這樣緣才比較成熟。所以悠忽、昏惰,惰就很懶惰,不積極主動,昏就是不振作精神。自欺,我們不承認自己的問題。還飾非,飾非是掩過飾非,還給自己找很多理由、藉口,這變得天奪其魄。所以這一個章節還是很關鍵的,這個章節也是轉變我們一個慣性,就不能把責任往外推,要拉到自身,才能經一事,長一智。

  所以我們看三十二句:「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就如《論語》講的,「衛靈公第十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個求是責求、責備,叫反省自己。這是君子的一個處事、遇事的態度,遇到事他是這樣的心態。就像我們學《論語》,依止李炳老的講要、講記,講要裡面還引了《孟子.離婁篇》的教導。經文裡提到了「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突然這個人對我很蠻橫,對我態度很惡劣,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不只不會因為他的態度生氣,先自反。他今天對我這樣是不是我有對不起他的地方?有忽略掉沒體恤到他的地方?假如這麼一反省都沒有,那我們深信因果,那可能是過去生,不然這一生找,我好像也沒有得罪他,他怎麼對我這麼凶?任何事都離不開因果。那假如是前生,我們也不要生氣,反而要高興。為什麼?報掉了。他對我們凶,那就前世我們可能對他凶,這個債還掉了。

  就像《金剛經》那段話很有味道,「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我們過去生造了要墮三惡道的惡因,「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得阿耨多羅就是要成佛。是對方在幫我們消掉三惡道的業,沒有消掉這三惡道的業,要拉我們去三惡道的。黃老說的,「三途一墮五千劫」,不好玩!我本來要墮三惡道,他幫我消掉了,請問我們感不感恩對方?明理的人,感恩。所以老和尚明理,對他毀謗最厲害的人他給他立牌位,每天給他迴向感恩他。所以明理的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我們還不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可能有一些道理我們還沒有透徹。所以孟子這句「君子必自反也」,深信因果的人一定會自反,因果通三世。

  我們看三十三句。這些都是我們自反很具體的指導。我們學了三句,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我們檢查一下這兩個禮拜脾氣有沒有少一點,有沒有哪一些境界想到這三句?這一點很重要。這兩個禮拜這三句都沒有起現行,那可能沒有放在心上。我們提過不少次六忍,忍辱的功夫黃老教我們用這六個方式。這一個單元「反躬內省」,屬於反忍。反忍是向內,傳統文化是內學;向外,小人求諸人,怎麼學跟君子不相應,是心去作佛,是心去作君子,心錯了就從根本上偏了。其實這每一句都很有力道。我們看「君子有諸己」,我們身為領導人,我們現在形成一個很重要的觀照態度,「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儒家的三寶,不可須臾離也,我們放在心上,隨時可以觀照。我的心境有沒有跟君親師相應?有,在正念當中;一沒有,可能就會被煩惱做主了。所以這一句,這白話講,有德行的領導人,我們可不能學東西很著相,有德行的領導人,我家庭主婦,這一句跟我沒關。《易經》有講,「家人有嚴君焉」,家庭裡面有嚴君,誰?「父母之謂也」。你看孔子這句話很重要,孔子不講這句話,當父母的人都把君的角色都推掉了。你做為一個領導人,不管你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單位,一定是有諸己,自己有了這個善行,「而後求諸人」,而後再帶動別人行善。我們今天要勸別人,有正確的心態、行為,我們首先「我做得怎麼樣」,這麼一反觀,可能就能反觀到自己還需要做得更完善的部分,能觀照到不足的部分。而事實上,我們沒有先有諸己,別人對我們的信任、信心可能不是很足夠,可能我們在勸人家的時候,人家心裡想「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這個都是人情事理,我們得要體恤到的。

  在明朝,吳子桂他的妻子馮氏。這個吳家很窮困,馮氏非常勤儉的奉養老人,當然她在家也是奉養父母,出嫁了奉養公婆。結果她的公公續娶的太太,當然也是婆婆,張氏,就常常辱罵她,可是這個馮氏依然很和氣的接受辱罵,一點都沒有怨恨。在五倫的相處當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要先做對。婆婆罵人對不對?不對。可是婆婆不對,妳不能跟著一起起情緒,那不是半斤八兩!所以這個我們也要觀照,我們會不會在五倫的相處當中,常常因為別人不對,我們就起情緒。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兩邊都起煩惱,這個才會產生一些人際的問題。結果她的鄰居,這些婦女看不下,覺得她的婆婆太過分,相約要來勸她的婆婆,結果馮氏就阻止她們:婆婆罵我是因為我不能夠順婆婆的意,還做得不夠到位,假如妳們現在來勸解,那不是表示我婆婆錯?那不是揚婆婆的錯?彰顯婆婆錯了嗎?那大家想想,她婆婆會產生什麼心態?不高興,妳找人來罵我。其實也不是她找的。

  所以了凡先生那一段話真是體恤人心,「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妳去揚她的惡,最後她更惱羞成怒,對事沒有幫助。所以要忍得下情緒、脾氣,要冷靜一點,要會沙盤推演。這句話出去之後有沒有幫助?這麼去做了,對事有沒有緩和、促進?不要一下子情緒上來,啪就出去,話就出去了,動作就出去了。結果她的先生有兩個弟弟,這兩個弟弟都娶妻了。結果這個婆婆對另外這兩個媳婦也很不好,虐待她們,這個對馮氏來講算妯娌。結果這兩個妯娌想不開尋短,馮氏就很委婉的、很柔軟的勸她們,當然應該也會給她們很多關懷、愛,就把她們尋短的念頭打消了。她們也受到馮氏的感化,一起都很認真謹守婦道,來侍奉她的婆婆。你看這馮氏,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她另外兩個妯娌都跟著她一起孝順婆婆。最後她的婆婆就悔悟了,而這兩個妯娌對待嫂嫂,就覺得嫂嫂對她有再造之恩,本來想尋短,對嫂子就當作自己母親一樣對待。

  大家想一想,遇到一個這麼惡劣的婆婆,對這三個媳婦來講,算是人生的不幸。可是最後的結局怎麼樣?把它轉了,把這個業轉掉了。我們修行修什麼?轉境,不被境轉。哪怕你遇的都是順境,其實順境消福報,順境是淘汰人,順境會修不簡單,逆境磨練人。當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你會轉,那就事事是好事。這裡面也提醒我們,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她婆婆那麼凶,能不能感化?可以,我們誠心到了就能感。比方說今天有一個人對你很凶,他對不對那是他的事,我首先要做對。而在這個境緣當中我們要克服的,是未來煩惱、過去煩惱。過去落他很多印象,一見到他,這些影像都浮出來了,很影響自己的情緒,這個就要觀照到了,那些影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趕快把它換掉。未來,他都罵我三次了,他要罵到啥時候?未來煩惱來了。你一提起這個念頭,你自己的心就不安定了。歷事練心,練什麼?練放下過去煩惱,練放下未來煩惱,會修的人就在這些境界當中提升。實實在在講,說不定他是西方極樂世界來的,來幫我們修行的,不然我們怎麼提升。修行都輕輕鬆鬆,太輕鬆了就掉以輕心,警覺性都是練來的。你看人家曾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其實我們貪順境也是一種習慣。

  《德育課本》後面有一段評語非常好。「引咎自責」,發生的事能夠反省,咎就是過失,是我的錯,我不對。「男子所難」,男人也很難做到,女人能做到,那就更可貴了。馮氏本身以身作則感化了兩個妯娌,而且還感化了她的婆婆,這個有點跟大舜的精神挺相應的。所以大舜他這麼孝順,他的心境最可貴的兩個字,怨慕。怨不是怨別人,怨自己,「負罪引慝」,我做得還不夠好,所以繼母、爸爸、弟弟還不歡喜。按照一般人來看,他已經做得夠好的,但是他遇到的境界人家還是不滿意他,他還能反觀,這個「怨」是反省自己。「慕」是「孺慕號泣」,就好像小孩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但是還是很依戀父母,還是希望得父母的歡心。你看小孩,父母打他,他還往懷裡鑽。我們看一下我們十五歲的時候,父母罵我們,我們會不會往懷裡鑽?十五歲,父母批評的時候還往懷裡鑽,這個人夠會撒嬌的。我看鑽進去的,他父母也罵不出來了。這個動作的背後那是沒有見父母的過,這個撒嬌才撒得出來,還是很戀慕父母的。

  所以馮氏是繼大舜三千多年之後,她一個女子在家庭當中盡孝,她也展現這種精神「怨慕」。所以我們是讀書聞道,都要取法舜王、取法馮氏,取法這些古聖先賢。我們看這些故事都是要效法,「縱去遠,以漸躋」,「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信為道源功德母」,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明德,有本善。所以我們能反觀到,我有沒有「有諸己」,我有沒有「無諸己」。缺點,我有沒有無諸己,我們一有這個反觀,就覺得我有好多功夫要下,沒時間去看別人的過。

  像三十四句:「君子能為可貴」,能做到值得人家尊重,但不能讓別人必定尊重自己,「不能使人必貴己」。能夠做到值得人信任,其實這個都是求諸己,這是我能夠掌握的。至於別人對我是什麼態度,這我不能強求了,更不能去要求別人「你要尊重我一點,你要信任我一點」,講這樣的話我們不是君子的心境。尊重跟信任又不是給人家要來的,應該是自自然然做到,讓人家生起來的。大家想想我們現在「你要尊重我一點,你要信任我一點」,那這不是老和尚說的控制、要求了嗎?要從自己心源隱微處,我們在哪裡認識自己?在自己講出去的話,一反觀,這個話不對,心態不對。一天最少也講幾百句話,有沒有講錯的?我們不能心粗眼翳,心一偏,出去的話一定不對了。

  所以這裡提到,做到值得人家信任,但是不能要求別人要信任自己;能做到值得任用,但不能讓別人必定任用自己。人家孔子,至聖先師,也很多人不理解他,覺得你何苦呢?你看一些隱士,有時候還會調侃他老人家,他老人家還很恭敬他們,但是他自己清楚,他自己在做什麼。魯國沒有重用他,他老人家也沒有抱怨,看看其他國度有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了,他盡力了,周遊列國十四年。包含遇到陳蔡絕糧,也沒有抱怨的,甚至每天還弦歌不斷。學生都餓得起不來了,可能心裡面都有怨,但他老人家沒有被這些境界轉。後來楚國軍隊來了,解了這個危機,子貢駕著車帶著夫子說「我們以後不要再遇到這種倒霉事了」,這是我白話翻譯的。孔子說「我不這麼認為」,而且孔子還斷言「相信跟我一起經歷陳蔡絕糧的弟子們,以後都會比較有成就」,磨練過了。

  「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德行不能彰顯。這個《孟子》也講,「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樣才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的潛力才能激發出來。所以孔子說,怎麼不知道我這些學生,因為經歷這件事,他的志向立起來了。你看到這個世道愈亂,有些人道義心就起來了,見義勇為。所以佛為什麼感恩眾生?因為眾生的悲苦讓這些佛發菩提心,最後他成佛了。因有眾生而起大悲,因有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是眾生的苦難讓他發大悲心,所以感恩眾生。所以我們學儒要研究孔子,還要能洞察到他的心境,「慕賢當慕其心」。包含我們學佛,學佛要學釋迦牟尼佛,佛遇到忍辱仙人這樣的逆境惡緣,他反而忍辱波羅蜜、持戒波羅蜜成就了。所以會修行,在遇到的每件事,護好自己的心念,就在每件事當中提升,心境跟君子聖賢相應。

  所以這裡進一步說:「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君子以不能很好的修養自己的品德為恥,不會以被侮辱為恥。我們今天假如被罵了就很難過了,這個心就跟君子不相應。這個我們幾乎每一天可能都會遇到,這一句要用上。我們看近代明朝王陽明先生,這個在官場上不知道多少次的起伏。包含曾國藩先生,應該考上功名的,結果被人家陷害沒考上。可能一般的人就氣得半死,陽明先生藉由這個境界,「我沒考上功名,我的心有沒有動?假如我的心動了,這是我要羞恥的地方。」他以自己的心被境界轉感到羞恥,以我的心沒有保持正念感到羞恥,而不是考不上功名是羞恥。這個會修。我們看許浚,精華錄裡面有一幕很精彩,他留下來盡心盡力幫了這些生病的人,最後被關了,被官府押進大牢裡,當下他一直在提醒自己「我不能後悔」,你看這個心念是真正知恥,真正會護念自己,不能變一個變心的人,你不能付出了就後悔了,施與後悔。你看玄奘大師奉獻了一輩子,最後生了重病,他的念頭是「我有沒有犯錯」。代表什麼?他付出一生都沒有落在心上。人覺得應該做的,他就不會放心上。我們很多付出放心上,利害的心還有,「我付出了,什麼時候該回收回收!」

  大家,我看過去當母親的人不少,妳幫妳的孩子煮過幾餐飯、換過幾次尿布?假如剛好妳的朋友的孩子到妳們家剛好大便了,妳幫他換了一次,我跟妳講,妳終身都不會忘。可是妳幫妳的孩子換了無數次,妳都沒有放在心上。所以會修的人,天下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你就會修行了。不然妳就在當媽媽當中產生嚴重的分別執著,只愛妳的孩子,其他的就差很多。當然這個不是向上的,因為緣有不同,可是心還是要真心去對待,跟別人家的孩子有幾分緣,我們也盡幾分力。

  好,這時間在過很快,所以不好意思,一複習,一節課就過去了。

  「恥不信」,羞恥自己有沒有做出值得讓人信任的,不管是態度、事情、行為,不羞恥人家不相信自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就見識,才能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我相信我們來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在家族裡面都算是比較早的,別人都不理解,我還是很堅定的做,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才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我們才有很好的受用。有「舉世不能到而我獨到之境界」,才有「舉世不見知而不悔的胸懷」,全天下的人都不理解你,你也不難過。你看孔子那時候周遊列國,我看很多人都是批評他、罵他。老和尚當時候要辦英國漢學院,基本上沒有人贊成,他老人家堅持了,我們這些弟子也沒有那種智慧。慢慢看,老人家的決定有他深遠的考慮,也隨著跟著老人家學習,深刻體會現在這個時代因緣不易,不能要求太多,要求到最後,事都做不成了。所以盡量不要亂批評,成事不易,事非經過不知難。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的我自己的能力夠不夠,縱使我有能力了,人家不用我,人不知而不慍,也不會難過。人家不用,念一天佛;兩天不用,念兩天;七天不用,說不定就往生了。幹嘛一定要幹?往生了那可好幹,有六神通。阿彌陀佛要去哪裡接人,我都要參加,都跟著去;眾生起了什麼心念你都知道,你還有宿命通,哪個人過去生跟你有緣,你馬上就千處祈求千處應。不要執著這一生一定要多幹什麼。我是很想趕快往生,不然現在能力這麼差,很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了六神通就靠譜了。所以我們有了這些心境,「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不會被虛有的美譽引誘,太在乎人家要尊重自己,你這麼要這個結果,你遇到會對你巴結諂媚的,你就陷進去了。他對我很恭敬,人家是董事長還給我倒茶,你就被這些相給你一點一點陷進去了。不恐於誹,人家不理解了,毀謗侮辱了,你也不會起情緒,也不會害怕,都盡其在我,求諸己,只要我心念對了,言行對了,其他的順其自然。「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不會被外面的境界所動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都是古聖賢人他們的心境。就像佛家講的,不被境界影響情緒,不為物傾側,這樣才是誠君子,這個「誠」就是實實在在稱得上是君子。

  好,我們這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