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東南亞德行教育促進會進修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0/6/10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3-0006

  成德法師:我們俗話說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得一個知己,人生都覺得足矣,假如能有一群人,一輩子、一條心、一件事,一起來努力,這確實是人生的幸事。尤其《詩經》講,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斷金,所以同心協力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就像我們校長職工會也是在彭校長、李校長他們帶領,他們幾個核心,這樣一路走下來的十多年,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不只是現在,相信能夠影響馬來西亞後世的子孫。

  而我們也欣然看到,現在有馬來西亞以外的華人也到我們獨中來上學,甚至於是其他的友族也到華小來學習,這個都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就像禮拜一,我們李校長提到《古蘭經》裡面的一句話,「追求知識,縱使遠到中國」。當然,遠到中國不是指地方,是指中國的文化,所以哪裡有中國的文化,穆罕默德先知都有所指示,都要好好的去珍惜、去求教。

  而我看我們這一次班上的同道,大部分是中年人,四五十歲。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成德也今年剛好,用傳統是四十九歲,但是一般男眾這個九就直接跳了,我撿到一歲,所以這個算五十了,五十也要知天命。

  我們這一輩子到底為什麼而來的?前面跟大家交流過,人生只有兩種狀況,要不是業力做主,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是其中一種;另外一種狀況,那就是願力身。代表上帝愛世人、代表佛菩薩慈悲眾生,那這個就是願力身,而且這樣的願力身,自己的智慧可以利益蒼生,自己的福報可以跟眾生一起來享用。就像師長老人家,他命中沒有財富、沒有官位,連當官的命都沒有。大家仔細去觀察,老人家當時候出家,三十一歲。不知道那個照片大家看過沒有?有看過的請舉手,大部分有看過。非常的瘦,有沒有?我已經夠瘦了,老人家那時候比我還瘦。而且還只有四十五歲壽命,完全因為有使命感,要利益眾生,所以命運轉變了。沒有福報,現在福報很自在,想幹一件大事情,起了這個念頭,錢就送來了,福報自在。所以佛氏門中,確實是有求必應,如理如法的求,都求得到。

  因為世間的人也有一種習慣的思惟,我們處在這種環境,不知不覺受影響。而我們學傳統文化,是要轉變我們之前跟真理不相應的想法、看法,要把它轉變過來。學了傳統文化,不能再隨順自己的想法、看法,要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佛菩薩教誨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老人家持續法布施六十多年,所以他辯才無礙,隨問隨答的智慧。但是說到這裡,大家不能起一個念頭說,那是老人家可以,我不行。這個念頭就是障礙了。真理假如說只在一個人、兩個人身上證明,那就不叫真理了,那叫偶然。所以我們真的把法布施變成我們的習慣,變成我們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那也可以得聰明智慧,頭頭是道、左右逢源。

  所以老法師有一段對英國漢學院學生的開示,我再請我們黃老師發給大家,老人家把他怎麼修學、怎麼弘法的和盤托出。因為那一段時間,成德也有陪伴在旁,雖然沒有全部,就感覺老人家那種慈祥,恨不得把自己一生的智慧、閱歷和盤托出給這些年輕人,那就要看每個年輕人自己的善根福德了,因緣是有了,但是這字字珠璣,我們有沒有萬分誠敬來領受?還是聽著就過去了?

  其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你隨便拿半個小時也好,甚至是五分鐘老人家的教導,你給它聽個三十遍,就會發現每一字、每一句都很重要,一開始第一遍、第二遍沒這個感覺,愈聽愈有這個感覺。成德是有做過實驗,將這個「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聽了有幾百次,一開始聽,這兩個小時太重要了;聽個一百遍,怎麼這一段這麼重要?繼續聽下去,這一句很重要,這一個字很重要。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老人家說:「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這句重不重要?「最嚴重」,那我們從哪裡下功夫?那當然從最嚴重。在哪裡下功夫對治自私自利?從每個念頭,從我們講話,是我講得痛快就好了,還是出言能順人心,能給人鼓勵、給人信心、給人安慰?還是直心直行、輕言妄談?這是了凡先生他改過以前的習氣,他去對治,所以命運才能轉過來。

  老人家在這片光碟裡面講,「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你看這兩句法語精闢吧?「你每天磕那麼多大頭,念那麼多佛號,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落實,這個佛是白修了,佛不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所以一定是要解行相應,要落實。那首先要發現自己過失,才知道從哪裡改起、從哪裡落實。

  諸位同道,我們今天開悟沒有?發現自己過失是開悟了,我們今天已經到下午了,也過了半天了,大家早上有沒有開悟?有沒有悟到我剛剛這樣心態不對、我剛剛這樣講話不對?我們起了幾個念頭,講了幾句話,做了多少個事,多少個動作了,假如半天下來、一天下來都沒感覺,那代表我們反觀、反思的態度還不強。所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些都是對我們修學很重要的指導。

  老人家在表演給我們看,老人家是把真理表演給我們看,然後給我們信心,說每個人都做得到。你們現在臉上要露出很相信我講的這句話的表情,不然好像我這句話已經卡在外面了,進不了大家的心了。所以相信不容易,相信真理不容易,一不相信就會有懷疑,一懷疑就會有煩惱。所以老人家說,懷疑是愚痴的核心。我們一生煩惱就是愚痴了,可是往往為什麼會生煩惱?懷疑自己了,懷疑佛菩薩、懷疑經典了,或者懷疑他人了。你看我們從事教學工作的,看到一個學生不聽話,自己很生氣,算了,我不幹了吧,這太難教了。你看這個疑心一起來,那個煩惱很嚴重,伏不下來了。我們真正不斷的薰習,明理了之後,了解到外在的境界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哪?在自己的內心,這是佛法教導我們。

  我還沒學佛以前,曾經讀過一句話,我印象比較深,這個話提到:「沒有人能夠真正進入你的內心。」大家認同這句話嗎?有人沒有點頭。沒有人可以進入你的內心,是不是?那那個傷害你的人到底是誰?我當時候對這句話印象深刻。還是說你剛剛聽到說,沒有人能進入你的內心,然後我們馬上想,有,好多人傷害我很深,馬上很多不愉快像泉水一樣咚咚咚咚都湧出來了。

  我前幾個月到我住的這個家附近,有一個老人家,他是興趣他種菜,但是也賣給大眾,都是有機的,我到他那裡去。我就跟他聊,他年紀大了,我就跟他聊輪迴轉世的科學證明,我給他for example好幾個例子。然後因為我都是舉在印度,那個人幾歲,我舉的也很具體,結果他聽完點點頭說:「可能是巧合。」我講了好幾個例子他都說:「可能是巧合。」不過他已經很有修養了,他並沒有說我不信,他只是說可能是巧合。結果我停了下來,他說話了,他說:「我都七十歲了,可是為什麼我每想起以前的事情,都是想那個不愉快的?明明有一些快樂的事情,怎麼我一想就是不愉快的?」他自己也很感嘆,所以也讓我印象很深刻。

  其實一個人快樂還是痛苦,跟他的心念、跟他的心態有關。為什麼叫知足常樂、助人為樂?常常心態一想就是念別人的好、念別人的恩,這個人一定快樂的;假如我們一想就是想人家的缺點、想人家的不好,那我們一定痛苦的。所以天堂跟地獄就是一個念頭。晴天霹靂的事,外面看起來是這樣,其實也是個念頭,能轉過去了,就是否極泰來了。「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留這些話給我們都很有味道。你覺得最痛苦的事,有時候你一個念頭轉過來,你反而覺得這是你人生對你幫助最大的事情。

  舉個例子,在《金剛經》裡面,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王是暴君,然後他底下的這些宮女過來聽忍辱仙人說法,結果這個暴君看了很不高興,你是修行人嗎?好,我看看你修得怎麼樣?他就拿刀肢解他的身體。諸位同道,你們這一輩子遇到的緣,有沒有人拿刀割你的身體?一塊一塊割下來,有沒有?沒有,那我們還是比較lucky了吧?德比於上則知恥。其實就像我們基督教裡面,耶穌不也是代蒼生受苦嗎?被釘在十字架上。你看基督教如此,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忍辱仙人也是,都要經歷這些挑戰。

  諸位同道,你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挑戰沒有?這不是我講的,也不是我逼你們,這是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說:「那我不幹了。」諸位同道,你不幹了,你要幹什麼?「我不幹了,我去shopping可以吧?我去happy可以吧?」可以、可以,這個世間沒有任何人可以勉強我們,是吧?可是你去shopping幹的事情,結果是什麼?你能happy多久?人生也要看遠一點吧!Happy到最後能幹什麼?只有一條路走,就是往墳墓走,不然往哪裡?你說:「反正我現在happy。」很快就到了,這不是開玩笑的,死生事大,輪迴路險。現在不趕緊重視了脫生死的事情,到時候想修行沒體力了,這個我們可是見了不少。有個同修跟我母親同歲,比我母親修學得早很多,但是操心這個、操心那個,太多放不下,每一次只要一念佛就打瞌睡了。真有機會修行,但是沒有珍惜,現在老年痴呆了,體力衰了,更做不了主了。可是假如他是在三十年前精進,他可能就不會老年痴呆,他也不會身體狀況這麼糟了。《無量壽經》講:「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些話都很有深度,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講,提高我們的警覺性。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剛剛提到法布施,我們心裡可能有一個障礙,「我從小華文學得不多」,其實這個念頭就是障礙了。大家去觀察,穆罕默德讀很多書嗎?他的心境到了,言語是他的心聲,他雖然不是每句《金剛經》說什麼,《六祖壇經》說什麼,但是因為他的心是真心,他講出來的話都是跟經典相應的話,而且還是侃侃而談、娓娓道來。

  禮拜一我們有一個同修,因為他跟我一起隔離,我前一陣子到倫敦去了,回來安全起見就隔離了兩個禮拜,他剛好跟我住一起,所以禮拜一我在跟你們交流,他也在旁邊聽,他是我們大陸福建同修。結果他聽到我們同修同道們分享,他非常感動,他說,馬來西亞東南亞的華人特別樸實,他聽你們講話都非常感動。所以能感人的不是咬文嚼字,感人的是真心。所以我們也一起期許,南方世界湧祥雲,大家是在南方,南方是火,代表智慧。所以剛剛周老師已經提到,我們這應該有三四十個人,我們就一群人、一條心、一輩子、一件事,復興文化,然後回歸安養,同生極樂國,橫批是「一個都不能少」,除非我們掉隊了,不然我們是有道義的,要互相拉。

  蓮池大師有一段話也很深刻,他老人家說:「造業者百」,造業的有一百人,「為善者一二」,我們看現在的人,他有福報了,他就非得把它花掉不可,叫他給別人,他不一定願意,一百個人在造業,不然我們這個地球為什麼會搞成這樣?但是一二個人肯為善;為善者一百人,肯向道的人才一二個,肯為善不一定肯向道,你教他來修身,他算了算了,我還是過我的日子吧,叫他改習氣要他的命,他不肯修身,所以向道者才一二;向道者有一百人,堅久者一二;堅久者有一百人,堅之又堅、久之又久者,直至菩提才一二。這是一個數學題,請問這樣的人有多少?我算了一下,百分之二,一二我們取二,我們不要太小氣,我們取二,百分之二乘以百分之二、乘以百分之二,再乘以百分之二,剛好億分之十六,億分之十六,我們再乘以七十億人,那也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其中是誰我們不管,一定有誰?這個時候你們不能說成德法師,那我就要昏倒了,要一定有自己、有我,這叫請佛住世。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到高雄淨宗學會去學習,當時候我記得吃晚飯之後有悟道法師來講經,我要去參加。結果晚上吃飯學會還放老法師開示給我們看,我剛好看到老法師說請佛住世,你看這個世間的人能遇到正法的有多少,遇到正法又能遇到正信的佛法,然後又能遇到當生成就的念佛法門,這樣子分析下來,還剩多少?你都遇到了,你不請自己你要請誰?給我當頭一棒,印象終生難忘。所以我們一定要做這個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提,永不退轉的人,這叫真道人。

  我們今天首先邀請我們詩巫沙撈越的周老師。

  周老師:尊敬的成德法師,李校長、黃校長,各位組長、各位家人、各位學長們,大家吉祥!感恩可以在這麼好的機緣裡和善知識們一同學習成長。學生在這自我介紹一下,學生是來自馬來西亞東馬沙撈越的福州省,又名小福州,學生是純正的福州人。學生有機會在這裡學傳統文化,真的是要感恩我們詩巫的一位佛教傳奇奇女子,一位往生的老師,一直推薦學生到中華文化,就是西馬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學習。那時候是二OOO年,第一次上研習營,上了研習營就被成德法師(之前是蔡老師)的行為漸漸軟化掉學生的心,所以回來就走上這一條傳統文化路。所以上完課回來的時候,一直在反省,反省原來學生對父母親的孝只是物質上而已。不學還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學了回來開始發現到,原來自己的孝是這麼差,就開始落實,有時間就回家看看,這首歌「回家看看」,就挑戰孝裡面的「色難」兩個字,因為開始做的時候,就是面對這色難,然後就挑戰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在父親老人家身上,父親老人家是一家之主,他say no,沒有人可以say yes,他講one,沒有人可以講two的,所以家人每次回家都不敢跟他講話。父親是一個很嚴格很棒的,學生的心中他是學生的教育家,他真的是很棒的,每次家裡有什麼問題,回來找他,他都可以幫忙解決的,一個很棒的老人家。所以這個老人家他的智慧很高的,我姐姐的兒子在紐西蘭讀書,讀建築的,可是他每次考試都考不及格,可是他把他的那個圖案拿來給我爸爸看,我爸爸可以看了教他,因為他有經驗,教他,可是我爸爸真的教他了,他考過關,他跟所有的人家講:「我爸爸是他的lecturer來的,是他的教授。」所以,我爸爸在我們的心目中是一流的,可是他真的很頑固,所以要跟他接近真是不容易。學生學了傳統文化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挑戰家人。所以在他回來的時候陪他,講他的心得,因為沒有人敢跟他講話,回來就抱抱他,聽他講心得,然後給他分享《弟子規》。如果講到傳統文化,因為我爸爸是中國來的,他三歲就來到這裡,所以講到傳統文化他超開心的,我就陪他一起抄《弟子規》。我爸爸有抄《弟子規》,可是現在不允許了,他眼睛看不到,現在年齡太大了,眼睛看不到。所以在學了傳統文化之後,回到家裡,如果爸爸不聽話,或者媽媽受不了了,我媽媽就會打個電話來,請學生回家幫忙。我回來的時候,爸爸就開始什麼都OK了,學生就以為自己學了又很了不起了。

  所以這一次上了這一個進修班,還是要感恩我們的黃班長,如果沒有她的提醒,我真的是錯過這一次的機會。在進這一期課的第一堂課裡面,第二天就發現到,孝親尊師是圓滿成佛的,成佛之根本。所以就想到現在學生的用功,真的是進進退退、進進退退,這一段話就把學生頭敲下去了。

  然後再看到「用心感恩父母需要的」,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原來沒有,反而好像是父母親在感受我們的需要。每次遇到負能量的時候,回到家裡,父母親就感受得到,那種感受,講兩句話,學生撒嬌一下,那種心情就好了。然後回到家,都沒有發現父母親的需要。就在看到那一幕,王希海把稀飯磨成糊的時候,小心一口一口餵他父親的時候,用心去感受父親需要的時候,學生慚愧心又生起來了,又現出來了。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出來的時候,也是用這種稀飯來磨成糊,水果也磨成糊,慢慢慢慢的去餵他,一口一口的餵他。孩子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做媽的可以去體會孩子哪裡不舒服,他身上的需求。回頭再想一下,我們真的有用心在父母親身上嗎?這是學生很感受的一個東西。

  所以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星期三,也不做功課了,就回家落實。回到家的時候,父親是不喜歡人家在他身上按摩的,我的母親大人還OK,父親真的是不喜歡。之前他不喜歡,學生就不做了。現在學生只是用心想,應該是他怕我們做兒女的累。然後就在他身上下一點功夫,OK,就用心去感受,在他身上下一點功夫。學生在想,王希海的父親是殘廢,他都可以感受;我爸爸媽媽還健全,沒有理由他感受不到的。學生就用心去做,發現到,當自己用心的時候,父親大人開始接受了。當父親大人接受的時候,原來他可以跟我這樣子講:「我這邊酸痛,然後我也這邊痛,我也那邊痛,我腰也痛。」原來他全身都酸痛,跟他按摩了整天。這時候體會到什麼是用心,才感覺到在老人家是什麼需要,老人家不讓你知道,真的是他們有原因的。所以學生再進一步希望也可以讓父母親沒有遺憾,開心帶著微笑回家,就是西方極樂。所以要想盡辦法讓老人家,因為爸爸現在眼睛看不到了,是很朦朧,是想盡辦法讓這兩位老人家學佛,阿彌陀佛。

  所以在這裡,學生有兩件事情要請成德法師,向法師請法。

  成德法師:不敢不敢。

  周老師:註明一下,這兩件事情是有經過當事人,就是學生的家長,學生家長班的家長同意之下,家長也委託學生向法師請法。因為學生無法幫到這兩位家長,所以會浪費家人們一些時間,請原諒。第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每次分享都有講做女人為什麼這麼辛苦,這不是在學生身上,是學生深深體會到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有家暴的問題,這一個家暴的問題,這個小男孩,他也是學生家的青少年一位成員,這個家長也是學生家長班的一位成員。在這兩年裡面,就是MCO(行動管制令)裡面,這位家長的先生他就迷上了玩電視遊戲,就是玩game,OK?他手不離機,不離電視,不離game。然後他跟人家講,他現在要退休生活了,他退休了,所有東西都由他的兒子跟太太扛起來。這一個家長她就默默的做。可是問題在這裡,當這個家長一直在家裡玩game的時候,他可以玩到凌晨半夜的,早上就睡到很遲才起身。然後他起身的時候,他睡不夠,他脾氣很壞,他就從他的太太跟兒子身上,就說明他不舒服。就是像師父剛才講的,自私的人他就不會想到別人,他就一直為難家裡的太太跟孩子。

  有一天太太就跟他講:「你這樣子一直坐在電腦旁,一天這樣子坐,對你身體不好,你去外面動一動。」先生不開心,就把東西,就有飛鏢過來了,東西就飛過去,然後很大聲的。這種情形就在他的兒子,在默默的看,看著,已經吸收了。

  有一天這個家長很傷心的打電話給學生,問學生怎麼辦。然後這個孩子他也開始,因為他們現在也是在線上上課,他拿了電腦線上上課,他也開始玩game了。在這樣情形下,他媽媽就講:「你考試時間,你要上課。」他就很大聲的喊他媽媽,他媽媽眼淚流下來,打電話來請教學生。學生就發現到就問她,談完了學生就請這個青少年來,學生問他:「為什麼你不要再上《弟子規》班了?」他講:「上來做什麼?」原來他爸爸每天發神經的時候,都是抓他媽媽講:「你們學什麼《弟子規》,妳學了這樣,孩子教到這樣,玩,一直玩game,一直玩game。」這是兒子告訴我的,他講:「爸爸是一直在玩game,什麼都不要做,連一杯水都要由我們來做,他憑什麼資格來講我們?」這一個是很大問題。他講:「我今天學了《弟子規》又怎麼樣?我怎麼做爸爸也看不到,每天只會講我們學《弟子規》學得不好。他今天可以玩game,我為什麼不可以玩game?」他問了這一句話。我講:「這樣子,你很可惜,你沒有進來在一起。」他講:「學了也沒有用,反正我現在跟爸爸一樣暴力行為了。」

  所以身為一個《弟子規》老師,身為一個家長班的老師,遇到這種問題,學生也講不出話,也不知道怎麼做。然後這個家長,原來這個家長她先生的家人已經叫這位家長放手了,她又來問學生。學生唯有一個方法,就是老法師的一句話拿出來,「這個是前世業,這是債務,妳要不要還?妳下一輩子還要不要跟他在一起?不要,妳就慢慢的接受吧!」學生只能講這一句話。可是,在這裡要請教法師,這個孩子要怎麼教、怎麼救?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一個家庭,也是學生班上的家長,這個跟上一個比起來會比較輕一點。這個家長,學生在她身上真的很敬佩她做的。她先生有外遇,可是她先生回來,開始的時候,她都會跟她先生吵,他們都是在房間。然後她也是老師的學生,她們都是在追《弟子規》四十講的學生,她學了,她可以做到一點,學生很敬佩的,先生在外面有外遇,都沒有回來了,只是一個月拿錢回來罷了,她可以把五個孩子都隱瞞到,她先生在外面有外遇,她兒子不知道。如果是學生,是做不到的。五個孩子都不知道她先生外面有外遇,她可以做到這樣子,她可以保留她先生在她孩子心目中的那種威嚴,這孩子對他爸爸還有那種威嚴。因為她女兒如果知道她爸爸在外面有外遇,一定是不平衡的,這個她是做得很好。她問學生一句話:「女人做到這樣子,我做到這樣了,我的先生有可能回來嗎?這個家有可能挽救得到嗎?」學生給不到她答案。

  這兩件事情是發生在學生的家長班裡面,所以也是應她們的允許,不是亂蓋的,也是她們的允許、她們的委託,所以在這裡請求成德法師慈悲,引導這個迷點。學生表達能力有限,有的表達不妥的地方,請大家原諒,請法師指點,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周老師的分享。首先您提到妳跟父親相處的過程,這個是很可貴的。因為傳統文化它達到的是兩個目標,第一個,父子有親的天性可以恢復,然後終生保持,這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將這個父子有親的天性、這個愛,延伸到對兄弟姐妹、對家人、對鄰里鄉黨、對一切人,就是凡是人皆須愛,再延伸到一切眾生,凡是物皆須愛。

  我前幾天走在路上,有一隻松鼠被車給軋死了,結果有一隻松鼠一直守在旁邊。你看眾生有沒有情義?守在旁邊。然後我們把牠埋好了,往回走,發現後面有東西,一看,這松鼠跟著我們。然後當我們一回頭,牠爬到一個樹上,然後就看著我們,我的感覺牠在致謝,牠只是身體跟我們不一樣而已。結果過兩天,我們經過那個軋到的地方,就是那個松鼠死掉的地方,牠還在那裡,就牠還守在旁邊的樹上。所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只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眾生都有它的本善在。我們從事教育要相信這一點,只要我們不相信了,我們一定會生煩惱、生對立,覺得這個人太過分了。我們那個情緒一起來,就看不到對方的善根了,人跟人就進入惡性循環,沒完沒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所以為什麼老人家說要看破、要放下?看破是明理,明白人與人為什麼會成為一家人。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子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世間人有情執,他看不到這個真相。我們明理了,這種冤冤相報誰還願意繼續下去?諸位同道,你們還願意這樣下去嗎?老人家曾經講:「搞煩了,不想再搞了。」不能再造輪迴業了,搞煩了,不想再搞了,這個是我們自己要下的決心。修行就是不被境界轉,不被對方、不被這個境界動我們的心。我們又生氣了,又被轉了;我們又要求了,又怨天尤人了,這都是被轉了。所以理得心才能安,我目前在這個境界,我的心要止在怎樣的真理、正念,這樣我的心才能安下來。

  其實佛法給我們開了很多法藥,看佛陀哪一個說法我們比較能接受,就鞏固這個心態、這個態度。比方說,我們周老師她對父親無微不至去體會他的需要,甚至懂得順父親,父親可能固執來了,脾氣一來了,她懂得去順。脾氣、固執也是習氣,你說讓把固執拿出來,固執在哪?把習氣拿出來,習氣在哪?「覓心了不可得。」

  可是你要相信人有良知,當他用習氣對我們,我們用真心對他,他事後會不好意思。可能我講到這裡,有同道說:「沒有,他都沒有不好意思。」那就是什麼?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心裡動了。我們心裡為什麼會動?「我都做到這樣了,怎麼他還沒變,不然他到底要怎麼樣?」所以轉個念頭,我們被他動,就是忍辱還沒到功夫。所以他是誰?他是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再來的,來成就我們的忍辱波羅蜜,讓我們這一生可以去作佛。諸位同道,你想不想作佛?極樂世界的菩薩來了,來成就我們。

  修行,大家有沒有遇過輕輕鬆鬆,我就成佛了?我好像沒聽過,都要經一番寒徹骨的。我給大家舉例子,黃念祖老居士他老人家說,他在文革的時候所受的苦,加在八個人的身上,八個人都得死。你看老和尚一生,出家了還睡火車站,你看那修忍辱修到什麼程度?學生不聽話,他恆順學生。諸位同道,你恆順你孩子看看,孩子順你容易,你順孩子,那功夫一切法得成於忍。

  其實這個信很重要,「信為道元功德母」。你相不相信他真的是極樂世界來成就你的?或者你相不相信《金剛經》說的?其實我們真的遇到境界的時候,經典提不起來,自己的習慣提得起來,自己的想法、看法容易起來,自己的脾氣容易起來。強者先牽,現在我們面對這個境界都伏不住,臨終誰有把握?所以這些都是來成就我們的。

  老人家常常舉的一個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諸位同道,誰是善財童子?「那個《華嚴經》最後五十三參那個是善財童子。」那我們著在經典上而已。善財代表的是每一個當生想成就的人,他就是表演給我們看,怎麼修才能當生成就。我剛剛已經跟大家說了,「算了,我不幹了」,不幹了要幹什麼?不幹了就是花福報,最後又得到閻羅王那裡去報到,不然能幹什麼?咬緊牙關,調伏習氣,明明德、親民、自覺、覺他,很有意義。

  所以我們面對境界,為什麼《了凡四訓》說「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哪一個正念?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假如我們一提起阿彌陀佛,本來的這個煩惱就起不來了,就有用。念念念還是伏不住呢?那你可以,比方說你最尊敬的老和尚,你把老和尚的照片放在你的面前,隨時跟著你,你要發脾氣了,老和尚教我要修忍辱,不能辜負他的教誨。你的念頭一轉到這裡來就沒事了,因為你那個生氣也是妄心,假的,念頭一轉就沒了,「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或者你對哪一句經句特別感覺它精闢,看了對你就有一種攝受力,你也可以把它寫下來,在你常常經過的地方看。或者你就聽經,因為聽經你就專注的聽,慢慢慢慢本來那個就沒了,而且你一專注聽,把一個道理聽明白,那個念頭就轉過去了。

  這個是成德有實驗過,我初學佛的時候,也有遇到人事境緣想不通,算了算了,不想了,去聽經,聽聽聽,通了;有時候跟同修共修念著佛,念念念,想通了。其實人心一靜下來,心一清淨,清淨心就生智慧。我們在那裡想不通,一直帶著情緒,一直在那鑽牛角尖,反而想不通。所以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們還得要自己找到對治我們這些習氣的法,經典是法藥。身體生病了,開中藥調理;心理生病了,要用經教來調伏我們的分別執著、貪瞋痴慢疑。

  《金剛經》講了,「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他依照經典去做,「為人輕賤」,被人家輕慢,剛剛我們周老師提到她一個家長,跟她先生那個場景,不只被人家輕賤,東西還飛過來,這都包含在「為人輕賤」。會受到這樣的行為是結果,原因在哪裡?這是不是一個重點?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最核心的就是我們著相了,一著相就迷了,一著相就跟人跟事對立起來,一對立起來,身口意就要造業了,然後就沒完沒了,停不下來。所以真正理智,不能著在結果。

  成德在二OO六年有跟大眾交流過一個專題,「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我們在一切境緣,你首先提起來是理智,不感情用事,不被境界動我們的心。因為我們不被它影響,我們才能影響它;假如我們被它影響了,那互相的這種業緣就會愈來愈嚴重。所以我們都要修出戒定的功夫,要有定力。所有的修學法門就是修定,但定的前面要先持戒。身口意要攝受得了,這是戒。在一切境界當中有情緒上來了,要告訴自己,不能起情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調下去。只要我們不著在這個結果,你就不會愈來愈氣了。

  《金剛經》告訴我們,你明明在修道,怎麼還有人輕賤你?因為我們有「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我們無始劫有積累很多業力。其實我們一般來講,人家對我們不好,心裡不平了,「他為什麼就找我麻煩,就不找別人?」有時候很生氣,你轉個念頭,對,他幹嘛不找別人,他專找你?就是你欠他的,不然他為什麼不找別人?你換個念頭,「對對對,那是我欠他的」。

  《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一個人在輪迴的過去造的業有多少?《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我們過去身口意造的業,如果有體積的話,舉個例子,頭髮有沒有體積?有,你把一萬根頭髮擺在一起,它一捆,有體積。我們造的惡業如果有體積的話,整個宇宙都裝不下,虛空法界不能容受,就裝不下。這個不是指誰,everybody(所有人),每一個人在輪迴路上都造那麼多業。那這些業什麼時候會現前?隨時會現前,我們現在每天遇到的都在現前,但有善業、有惡業。

  《金剛經》又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在修道了,又為人輕賤,是因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我們造的那些業一成熟,我們一定要去三惡道受報的,但「以今世人輕賤故」,剛好遇到這個人輕賤我們,把我們要去三惡道的那個業因報掉了。「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我們來理解一下,輕賤我們的人,是要把我們送去哪裡?去作佛。沒有他輕賤,我們那些業以後要去報。

  所以真正明白道理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沒有壞事。所以明理之後,你真相信這個道理了,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其實這是老人家都表演給我們看了,我們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再不效法,那我們的福報就白花掉了。遇到是福報,珍惜了,這個福報就自利利他;一不珍惜,福報就花掉了。老人家有沒有說,對他毀謗很嚴重的幫他消業障,他攝影棚,每一次他講完經有功德,都迴向給這些人,都給他們立牌位,迴向給他們。

  諸位同道,大家現在想想,你們還有沒有冤親債主?全都是要送你去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善知識,幫我們消業障,現在罵雖然難受,絕對不會比三惡道難受!你到地獄去,那沒法比,他現在就幫你消掉了,那怎麼會不感恩?晴天霹靂的事你轉個念頭,就否極泰來了。忍辱仙人也給我們表演了,他面對這麼難的惡緣,他感恩,感恩什麼?他來成就我,他來給我考試,看我忍辱波羅蜜夠不夠。結果就是因為歌利王,忍辱仙人快速提升,本來他是要在彌勒佛之後成佛,但是因為這些境界,他提升得很快,超過彌勒佛,所以提早成佛。釋迦牟尼佛本來是在彌勒佛之後的,就是因為忍辱修得好,提早成佛了。

  而且大家注意,忍辱仙人在接受考驗之後,告訴歌利王,「我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你」。大家注意,他在這整個過程,他的念頭都還是慈悲,要利益對方。我自己的感受,歌利王會去割截他,也是過去生的惡緣,可是忍辱仙人是用這種慈悲的心對待。當忍辱仙人說,我成佛第一個度你,我覺得那歌利王已經被他感動了,歌利王也有良心。諸位同道,你相不相信歌利王有良心?這又是一個根本問題。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這個是個根本問題。再惡的人有佛性,「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歌利王他這麼惡劣的對待忍辱仙人,那是他的脾氣忍不住,可是事後他會怎麼看他自己這些行為?其實很多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他們的行為一般的人覺得太惡劣了,可是他的內心苦不苦悶、難不難過?他做不了主。

  我們曾經去問過那些在電動玩具店裡面的孩子,「你很想打這個嗎?」他想想,也不是很想,他不想回家,家裡缺愛。人內心愈匱乏,他就要用外在的東西來刺激,他以為解決問題,因為不用去想,不用去想他就不會苦悶。可是他繼續這樣解決,他的身心就會愈來愈耗損,惡性循環,很多小孩打打,打到最後死在那個電動玩具機前面,猝死了。

  所以我們要相信對方有良知。再來,我們也要看看我們的真心有沒有變?精誠所至。我們的心有沒有依然是慈悲的對待他?其實有時候我們轉不了境界是我們是有求的,當我們的付出對方的回應不如我們的期望的時候,我們這顆心就不能持續了。

  我們看歷史當中,大舜他所遇到的人事境緣都超過我們的難度,但是全家人被他感動了。我們今生是要作佛的人,一定也要效法大舜。

  閔子騫,他的後母對他這麼不好,可是他就是一個心境,他不把人家的過失放心上,他只把人家的恩德放心上,所以這麼惡劣的後母也被他感動了。這個故事我們都講過,而且講了不止一遍,更重要的是什麼?我們要把它用上,要把這個心境用上,一定能夠感動對方。真的沒感動,二十年了,還沒感動,那是上天讓我們學菩薩,菩薩度眾生生生世世,一世不行第二世,第二世不行第三世,有耐性。所以有可能這一個境界就是考我們的耐性的。

  我們不說別人,我們就舉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有同修,我的同事,他看我好像沒有對學生發脾氣,他說你怎麼都不生氣?因為我們都帶那個六年級的孩子,那男孩很調皮的,有的身高都比我高。我就跟這個同事說了,說我沒有資格跟他生氣,因為我自己做學生做得不好,我不能苛刻去要求我的學生。我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他已經第八千次來度我。首先我七千九百九十九次都沒聽話,第八千次也不算聽話,因為他已經滅度了,他講了四十九年我還沒聽,現在又在末法還遇上了,我希望我這輩子不要再辜負他了。那我當了八千次學生,而且老師最後第八千次還講了四十九年,那我有什麼資格,我去給學生提醒二三次,然後我就生氣了,那我沒這個資格。其實什麼事都是一個心境的問題,哪有那麼複雜?

  我們願不願意學大舜?我們願不願意學忍辱仙人?我們願不願意學釋迦牟尼佛教學的耐性?就是個念頭而已。我們要隨順我們對人的控制、要求、對立、著相,那也沒辦法。師父領進門,修行還得靠我們個人。就像,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受菩薩戒的?菩薩戒裡面講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受這個菩薩戒,對哪個男人、哪個女人不敬,那不是不敬自己的父母嗎?這是真相,這不是佛想像的,只是我們投了胎,前世忘了。在這種無始劫的輪迴當中,都做過我們的父母親人,對我們都有恩德,只是我們現在著相到他現在這個樣子跟行為而已。所以都不要著在果上,要從因上去下功夫。

  所以老法師說,「我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我對一切眾生的供養,跟阿彌陀佛絕對沒有兩樣」。這是老人家的心法,我們肯不肯納受他的心法,我們不接受,福報就花掉了,這麼好的教誨給我們聽到了,我們不依教奉行,就糟蹋掉了。

  剛剛我們周老師提到了,她去體會,聽了王希海老師的課,她體會父親的需要,她剛剛用了一個詞,叫「我就不做功課了,回家」。這個我必須修正一下,這不叫不做功課,這叫真做功課。做功課不要做到著相,那個早晚課是提醒、反省,真正是要去落實,這個叫做功課。佛門就怕我們著相,明明是教我們離執著,不要愈學愈執著,著到相上去了。

  剛剛我們周老師也提到,「做女人辛苦」。我不知道這句話出來,諸位同道有沒有「哎呀,真是、真是」?大家要想想,轉個念頭,都是好事。妳們沒有聽過老和尚說嗎?現在成就的,在家女眾第一,第二名在家男眾,第三名出家女眾,第四名出家男眾。我現在排在第四名了,妳們排在第一名,比我機會大多了!其實換個角度,苦是良藥,假如不苦,我們就很留戀這個世間。「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句話絕對不是佛經裡的話,這是沒有看破放下的人講出來的。

  當然,我們回到現實,真正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回到根本。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我們現在所遇到的都是境界,境界從哪裡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從理論上來講,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那麼多問題?因為我們的心是凡夫心。而依報隨著正報轉,家裡人是依報,隨著我們的心轉的。所以我們今天已經明白了,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我們的一念變現的。我們假如不能安住在這個真理上,我們就會被我們很習慣的,輪迴過程裡面最習慣的,他錯了,這件事不對,都是境界的問題。好,我們今天覺得是他不對,我們的念頭已經是貪瞋痴了。那念頭都不對了,請問我們的家人會變好嗎?不可能,因為我的正報心已經是分別執著、已經是貪瞋痴慢疑,所以境界不會轉好。大家仔細去觀察,現在的人的身心狀況跟家庭問題愈來愈糟,大部分,有沒有好的?有,真幹的能轉境界,不被境界轉。

  告訴大家,《地藏經》講得對,「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不知道諸位同道你們有沒有感覺?當你真發心要幫助一個人,你會覺得挑戰來了。但是阿彌陀佛已經留了一句話給我們做心理建設,「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我們發個願,做個不要變心的人。諸位同道,你討不討厭人家變心?講起來氣得牙癢癢的。可是我們每天都在變心,「算了算了,我不想理他了」,變心了。你看我們活顛倒了,活得正確應該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不是?忠恕之道。結果我們現在自己每天變很多心,然後又不能接受別人變心,那這個活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了。所以修行要改心。

  所以佛法為什麼要一直薰習?容易保持正念。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現在的業力太強了。你真的要去幫一個人,他本身有業力,他的父母、他的家庭都有業力,再來,我們自己也有業力。請問大家,是X的幾次方?業力乘業力乘業力,好像也有三次方、四次方。但是《無量壽經》又留了一句很重要的話給我們: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亦不可思議,三個不可思議。首先我們看到現在人墮落的速度,業力不可思議,可是另外還有兩個不可思議,他的善根,還有諸佛的加持力。今天只要對方的善根能起來,他祖先跟佛菩薩的加持就會到。可是對方的善根能起來,增上緣在哪?在我們真幹。不在對方,對方現在在迷,你怎麼要求他?要求我們自己真幹,做他的增上緣。所以剛剛舉了那麼多歷史人物,就是他們演得好,把對方的善根喚醒了。

  而這裡面最重要的,念恩,看人家的好,都是利益他的心。當我們都是利益他的心,我們看著他一直在那裡打電玩,出來的是不忍心。可是當我們面對這個境界,我們生起煩躁,生起跟他的一種情緒對立了,那我們的心要去喚醒他的善根就很困難。你說我也沒有批評他,我也都給他送茶,我還給他送吃的,你看他也是不領情。但我們的念頭裡面真的都沒有情緒在其中嗎?要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因為我們裡面有夾雜,可能對方可以感受到,他對我們不會很服氣。我們在一些磁場、在一些言語又會有批評,他就惱羞成怒了。大家注意,往往這個錯得很離譜的人為什麼還生氣?惱羞成怒,你還批評他,不高興了。

  所以《了凡四訓》教了我們一段面對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處世心態。其實我們學過的東西都夠用,我們肯不肯把它用上?又是舜王的表演,了凡先生舉的「舜在雷澤」,這個地方的人都互相爭奪,舜看到了是什麼?「惻然哀之」,不是批評他們,不是指責他們,憐憫他們。

  那就像這一個家長,她看到她先生這樣,她能生憐憫心嗎?她的先生繼續下去,福報一花完,要到三惡道報到,好可憐。我們不會生氣,我們不著在眼前這一個感受上、這個行為上,會憐憫他。這個孩子繼續下去不得了,也是要到三惡道,哪一個母親希望她的孩子到三惡道去?可是兒子說了,「叫我不打,那我爸爸打!」那是他的情緒、他的氣話。可是當這個母親真正修出忍辱,這個兒子會被這個母親感動。為什麼還沒有被感動?因為母親或多或少的情緒也捲入了他們家裡面的共業。所以雖然我們錯得少,我們一捲入共業了,我們的孩子他不可能打從內心佩服我們,他一不佩服,他的善根就沒有辦法因為我們這個緣增長。所以要穩住,要扭轉家庭的共業,在這個時代,沒有真實的定力,也不是那麼簡單。

  所以舜王是惻然哀之,而且他不是用講的,他是自己帶頭禮讓。然後看到禮讓的人,他就讚歎這個人。結果花了一年的時間,這個地區的人都被他感化了。了凡先生了不起,他很有智慧又慈悲,他點出了這個公案,教我們在末法時代怎麼跟人相處,「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這些話都跟我們很有關係,舉個例子,剛剛說的,你看他就打電玩,「我要退休了,我打電玩,家裡都交給太太、交給孩子了,我不管了」。氣不氣人?氣就被他給轉了。我們敦倫盡分,我們還是守好我們的本分去付出,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己要先做對。可是當我們在那裡付出的時候,我們可能心裡會講,「你也太過分了吧?我都做到這樣了,不然你要怎樣?」那種付出還是有求,積積積,積到一定程度一定爆發的,前功盡棄。所以佛門說火燒功德林,我們得忍得住,「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關鍵在第一個,我們不能自己覺得我做得多,我比他好,他太惡劣了,這些念頭都會讓我們生煩惱。所以要忍住,忍住這個強勢,忍住這個傲慢,忍住這個高下。「收斂才智,若無若虛」,做了就做了,心上痕跡都不留。「見人過失,則涵容而掩覆之」,不要去揚他的惡,愈去揚孩子愈生氣,互相都看彼此過失。哪怕先生這麼惡劣,妳說:「兒子,沒有你父親的付出,也沒有我們今天。」妳把他以前的恩德也可以念。其實妳很真心的時候,說不定哪一天他無意間聽到妳跟兒子的對話,就有可能把他給喚醒了。真心才能感通,那都不是做給人家看的,打從內心做。見人過失,不去揚他,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人其實有良心,他有錯妳講,他生氣,「妳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就吵起來了;他錯了妳不講,他心理上也會有一種顧忌,「我這個不好人家都不講」,慢慢會形成一種修養、一種攝受力,這是人的良知會產生的作用。

  再來,妳見他「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就是他行為再怎麼惡劣,他以前的好有一些境緣來,妳隨口會說一下,或者他真的當下有一些好的行為,妳都給他讚歎。他那麼惡劣的妳一句不講,他有一點好妳就讚歎,這種真誠,其實這樣做就是普賢行,禮敬他,禮敬諸佛,稱讚他。而且有一些事還覺得是我不好、是我不好,首先先自己承認自己有錯,這是懺悔業障,不責怪他,常常反省自己,然後去改。普賢的行持,任何人都能轉。所以老和尚分析,這個舜王應該是,依他的行持,那是普賢行。

  另外,第二個問題就是先生有外遇這個問題,「真的能夠挽救嗎?」假如家長問我們這個問題,那我會回答,絕對可以。我們首先自己要有信心,絕對可以。再來我會告訴她,妳自己也要有信心。因為她問這句話,她在做的時候的信心是多少?當然我不知道,這個computer(電腦)也不好算。但是會問這句話,信心沒有到百分之百。「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的力量很強。

  人生真的要看破才能放下,看破什麼?人生沒有吃虧的。今天在孩子面前留住了先生的尊嚴,改天先生真的體會到,他的良心就會出來了。這個例子我們聽過不少,最後年紀大了、老了,回來跟太太懺悔,甚至還帶著另外那個女人回來給他太太懺悔了,都有。

  還說回來,我們為什麼境界不容易轉?因為我們的心還是把誰擺在第一位?自己。假如自己排在後面,父母排在前面,眾生排在前面,對方排在前面,那我們換另外一個角度想,這個父親日子好不好過?他很苦,常常遮遮掩掩。在五個孩子面前,他的良心是什麼感受?難過,不止他難過,另外那個女人也難過。所以我們遇到了,我們行菩薩道,要幫所有的人解脫。我們演好菩薩道,時機成熟了,所有相關的人都會因為我們的忍辱,給他人生很大的啟示,或者是讓他善根出來了。

  比方說我聽剛剛第二個問題的敘述,我覺得每個人聽到的重點不一樣。比方說,曾經感情有受傷的人,一聽到馬上就「太過分了」,就被這個故事把我們的情緒就帶起來了,是吧?

  今天是個好因緣,我們把內心的垃圾統統清一清。按照邏輯來講,沒有人可以進入我們的內心,那個傷害我們的人到底是誰?「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那我們不應該當垃圾了,應該感恩他。轉個念,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跟自己的法身慧命過不去。

  成德也有遇到逆境、惡緣,當著眾人的面罵我是小人,而且還不是罵兩句,罵十幾分鐘,旁邊都有人。那個當下,我有沒有動?我動了,但那一動,不行、不行,不能發火。然後就想到黃念祖老居士說六忍,其中有反忍、有觀忍、有喜忍,喜忍就是很高興,他是來成就我的,他提醒我,我還有脾氣,我假如沒脾氣了,他怎麼講我都沒感覺,我還有脾氣,這是喜忍,他來提醒我的。再來慈忍,慈忍就是我的念頭不在自己身上。

  所以這個我才是障礙,不是外面是障礙。所有的煩惱都有一個根源,就是我,有我才有情緒,才有貪瞋痴慢,叫我貪、我瞋、我痴、我慢。《了凡四訓》說:「如斬毒樹,直斷其根」,那就沒有煩惱了。老人家有一句妙法,「念念為他人著想」,這是妙法。你每天在那裡盯著,我這個念頭有沒有我?盯得很累。你只要念念提醒自己,我為人想、為人想,你想事的時候為人想,遇到人就想著我為他想。很微妙,提醒自己提醒個三個月、半年,慢慢慢慢習慣了,發現煩惱少了,因為都為人想,沒有煩惱了。煩惱是因為有我的感受才上來的,我們都是為人想了,這個我就不起作用了。

  所以當時候人家罵我罵得很難聽,我當時候的念頭,不行,我假如反駁她,她就很難下台了,我為她想,「一切女人是我母」,她過去生也當過我媽媽,「一切男子是我父」,他過去也當過我爸爸,都是個念頭,我一轉到替她想了,不要給人家難堪,就不難了。

  所以剛剛我聽到這個先生有外遇了,每個月還拿錢回來,這就是他的善根。他的過失我們包容,他的這一點善根,我們還讚歎、還感恩,人的良心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轉過來。

  不好意思,這個一講講長了,我們也該休息一下了。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大家好!剛剛就兩個問題跟大家交流。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清官他是依法律來處理事情,我們想一想,家裡用法律好不好解決問題?所以家是要講情、講義、講恩的地方,才能慢慢轉化過來。所以古人這些提醒,都還是很有智慧的人生閱歷。

  我們接下來請下一位仁者來做分享,我們請黃老師。

  黃老師:尊敬的成德法師,李校長、諸位校長、老師、黃班長,還有所有的學長,下午吉祥!

  非常的感恩主辦單位很用心的辦了這一次的課程。學生在「以師志為己志」的第二集當中,就看到成德法師說,提到曾子是宗聖,他提及孔子有三個德行中的其中一點就是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然後也記得師父說,夫子之所以容易親近還有事奉,是因為夫子當他看到人家的一個優點,他就會忘掉所有的缺點,這就是普賢行,只有稱讚,不見人過。也記得法師常常提醒我們說,修行的障礙就是時常看人家的過,喜歡往外看,沒有內學。所以學生也銘記著這一句話,就是六祖大師的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習氣還是會歸習氣,學生看到自己的習氣也在,所以對這句話非常的留下了那個印象,很想改過,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從今天開始會更努力的力行。之前也是有嘗試著力行,但是做得還是不夠圓滿,時進時退的,這也代表著學生還沒有完全把父母和老師放在心中第一位,實在是慚愧,對不起,法師。

  這個說人家的過,學生就記起以前在學校教課的時候,教《弟子規》,就有察覺到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同學(這是學生的學校),他們都喜歡來向老師打小報告。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總是報告別人的缺點的,就很少同學來向學生說某某同學做了什麼好事、說了什麼好話,都好像沒有這個習慣。

  後來因為時常有教《弟子規》,就教到那個「見人善,即思齊」,有一天,學生進班的時候就想到這一句,因為早上剛剛教「見人善,即思齊」,同學還沒有上課之前就和他們討論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這個『見人善,即思齊』,你們同學們……」忘了跟大家交代,這一班是三年級,它不是精英班是普通班,剛好學生去代課,代課其實不認識他們的。就問這些小朋友說:「今天能不能同學們你們舉手告訴老師,今天有沒有看到你們的朋友做了好事,做了一件善事、說了一句好話?」結果很奇怪,全班的小朋友都很安靜,他一直在想、一直在想,想了很久都不能給學生一個答案。但是,如果請小朋友說其他的同學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壞事,他很快的就可以告訴學生說,老師,某某同學做了什麼什麼什麼不對的。但是好事就很少聽到同學提起。

  學生就發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為什麼同學這麼小,原本心是應該很清淨的,但是他們都很少想到別人的這個善?後來想想,因為以前蔡老師給我們上《弟子規》的時候,時常告訴我們說,結果是這樣,原因到底是什麼?還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反求自己。然後就回想說,我們做老師的,每一回進到班上的時候,都好像很少花時間去稱讚同學的,都是指正同學的不對。因為上課三十分鐘,譬如學生是教數學的,就會告訴某某同學,你這個字體不端正,作業不整齊,沒有做訂正,跑來跑去都是講這些的。

  所以從這個學生他們給學生的反應,就看得到慚愧,我們做老師沒有很用心的去看到同學們,他們在造這個口業,因為這麼小,常常說人家的不是,慢慢的就形成了造成那個口業。口業長大了對他是不好的,會影響他一生,對不對?「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就反省自己。後來就想想,其實孩子沒有錯,就是老師時常說他的不對,所以他也養成這個慣性,就只會看人家的不對。這就是學生透過在教課的時候回想起來,真的是自己沒有細心的去觀察,有時候會把孩子引導到不正確的方向去,向大家懺悔。

  希望我們身為老師的,也能夠以身作則,就常常給同學們鼓勵,愛語、愛心,真誠的去引導他們,相信以後我們的孩子就不會那麼容易的犯這個口業,因為口業太重的話,其實對孩子一世的人生的影響是很可怕的。學生就有察覺到,所以對這個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自己有想到自己的過錯。

  現在就想到說,在工作當中其實時常看人家的善,就算是只有一個優點,也真的是如法師所說的,我們可以和大家有很好的關係。譬如我們的學校因為有八十多位老師,有些老師他也會不認可學校推行《弟子規》,這個學生是明白的,就是說自己也做得不夠好,還不能感動別人。就是有些老師,雖然說他是脾氣不太好,可是如果我們把這一句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就往他的身上看,其實這個老師他是有優點的,人不是完全沒有優點的,他肯定有他的優點,這個老師雖然脾氣不好,可是他教書很盡責,非常的盡責,然後就往他身上的優點去看。其實他有優點,肯定我們是很感恩他給我們做老師,這些老師如果他們有一些小小的錯誤,我們就不要和他們計較,然後就往他們的身上去尋找他們的優點。學校如果可以這樣子和同事相處,摩擦就會減少,大家就能相處得比較融洽。

  另外一點學生也想到,因為自己身為別人的媳婦,嫁進我先生的這一個家庭裡,因為我婆婆有六個子女,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再加上小嬸,我先生是大兒子,所以學生是大嫂,所以這個家庭是相當大的。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也是用這一句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就一個一個的在想他們的優點,就是我的第二個小叔他喜歡做財布施,只要是家庭聚會一起吃,他肯定是先掏錢,不讓我先生出;然後,那就看我第三個小叔,他非常的勤奮,很用心的做他的工作;小嬸,通常妯娌和妯娌之間都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會發生,不是通常,可能,因為學了《弟子規》,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就把小嬸的優點把它放大,就看到第二個小嬸把整個家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飯菜也煮得很美味,第二個小嬸她也有她的優點,她孝順她的母親,她很會烹飪,會做那些糕點,這個學生在女德這一塊,這個糕點不行,煮菜還可以。

  所以就說往其他的人身上去看才發現,人其實是真的有他的優點的,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了這顆心,像師父所說的,我們沒有去觀察自己的心,所以常常會被境界所轉。但是要記得師父的話,當這個心靜下來的時候,就時常去想對方的優點,反而覺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和大家相處的關係會愈來愈融洽。這是學生在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就是自己的感悟。

  還有也想到如果,因為我婆婆的心願,她時常跟學生聊天的時候,學生可以感覺到。因為學生的公公已經往生了,已經往生了大約九年,目前是剩下婆婆。每一次學生回家的時候她總是會,因為可能學生是大嫂,她時常會跟學生說:「兄弟姐妹要和和氣氣,互相照顧。」這是老人家的心願,就是說不要因為一點小事情老吵架,不理睬對方,如果對方不理睬我們,我們也隨便得空的時候就去找他們,婆婆有叮嚀學生。結果學生就想到說,這是我們身為媳婦也應該盡孝的,看到婆婆的心願是希望我們妯娌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很融洽的相處,這是為人父母他們最大的心願,不是我們賺了很多錢、給她很多錢,她不會歡喜的。所以如果我們把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時常自己來觀察自己的心,然後也和妯娌的關係,小叔、小姑他們相處得很融洽,婆婆就會感到信任,然後她會安心。其實現在也是有勸婆婆念佛,求生淨土,如果能夠把這個角色扮演得更好的話,相信婆婆有一天她也會更加的歡喜接受。

  當然目前做得還不是很好,但是感恩法師,因為在讀這個「十年因緣」第七集的時候,成德法師說,我們不能再因循了,錯一次不能再錯了。法師自己說,他還把自己每天做錯的事情寫在那個本子上,然後二三天就看回一遍,就能改。所以學生也要向法師學習,把自己不對的思想或者是行為把它寫在本子上,或許,還要有信心,法師說要有信心,學生相信是能做到的,要對自己有信心。然後提醒自己每天要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然後學生也希望自己會把這兩句師父的法語勉勵自己,那就是「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所以不管是逆境、順境、善緣、惡緣都是我們的道場,也期許學生會更加努力學習,讓自己更有智慧,可以幫助生命中的有緣人。感恩師父,感恩成德法師,還有感恩所有的有緣人、學長,感恩!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在經典當中提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另外一句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這兩句對我們從事教學很重要。人為什麼可以溫故知新?就好像剛剛黃老師她一句話,她會延伸到她整個教學、人際、家庭裡面去,她就會有很多感悟。假如我們能把這樣的一種悟性,透過自己的言教、身教去表演給學生看,那學生很尊重你,你對他的生命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就像我們自己尊重師父上人,他老人家講那些話我們都覺得太可貴了,都把它放在心上。剛剛黃老師說的,處逆境,隨惡緣,這個是老人家總結他修學的兩句心得,其實這兩句就包含一切的教誨,也包含一切的境界。

  她也提到說時進時退,這個是我們修學路上都是這樣的,但是要有信心,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撓,慢慢慢慢煩惱就不做主了,我們自己的正念就做主了,就自在了。但它有一個過程,生處熟,熟處生,慢慢我們替人想的心提得起來,念佛的心提得起來。尤其她提到的,把父母、老師排在前面,排在第一,這個念頭能起來了,其他煩惱也起不來了。

  她也很敏銳在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況,《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觀察到三年級精英班,小學還有精英班?我念小學的時候沒有精英班。什麼才是真正的精英?這也是我們老師要認知清楚的。假如是分數高就是精英,那我們可能就著眼在這裡。一執會成病,一執著了,看得不全面,看得不遠。真正的精英是他心裡的涵養、素質。假如問他別人的優點都答不上,然後都會主動的來講別人哪裡錯了、哪裡錯了,那這個心態是成不了精英的。所以能把《弟子規》真的做到了,這個才是精英,做人做事,他懂事了,懂得做人了。

  這個還延伸到同事,其實同事我們能互相欣賞,也是給孩子做身教。其實孩子很敏銳的,我自己的觀察是這樣。你看老師之間在打招呼,你跟哪一個老師打招呼最多、互動最多,這兩班的學生就比較有交情。你不要忽略你每一個動作,其實都有影響的。

  家庭能夠都是看優點,我們剛剛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家就愈來愈融洽了。

  孝悌為傳家之本,我們黃老師這個大嫂當得挺好的,你看婆婆的話她都放在心上。更重要的,要幫老人了脫生死,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而且我感覺我們馬來西亞是福地,都是三代、四代同堂,假如這個老人可以真正表演,那這個家族的人都有大福報,他們就看到真的念佛可以無疾而終,可以去作佛,生大歡喜、生大信心。以上回饋。

  因為時間還剩得比較不多,我想說接下來老師們分享就說大家好,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還有四位老師要分享,我們接下來請林老師。

  林老師:尊敬的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林老師:諸位好。

  成德法師:您好像在極樂世界,我怎麼看過去這麼美麗?

  林老師:那裡有西方三聖。

  成德法師:對,還有福祿壽。

  林老師:阿彌陀佛。學生是文萊這裡,還是第一次跟法師一起在線上上課,就戰戰兢兢的。

  成德法師:Relax(放鬆),我不是很可怕,不要緊張。

  林老師:師父,您的笑容每次學生看了都是好像看到自己的哥哥這樣子。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林老師:其實非常感激這次這個課程。不能講心裡話,講了會感動。

  成德法師:沒事沒事,慢慢講。

  林老師:這次課程學生獲得很大的受益,就好像如貧得寶。因為平常都沒有什麼做功課,這要很懺悔。就是只是希望說,法師能長期提供課程給我們,我們會更積極的學習。

  成德法師:好的好的,我會提供,到時候你們不要嫌我煩。

  林老師:阿彌陀佛。現在已經第十九天了,明天是最後一天,就捨不得。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林老師:昨天就聽到張老師說,其實在學習,我們要看到老師的那種做人的心態。就講到形容法師,成德法師他念念為人著想,法師處事待人接物都是末學要學的。其實好像張老師說,老師時常如果有人在犯錯的時候,沒有責備,就反而是關心,念頭是為他著想,是否是他人休息不夠,太疲累,還是疲憊,或者是工作量太多?都是用關懷、體諒、包容,這個是後學要學習的。老師那個忠恕之心,就是那麼大的心量,其實我們做老師的該要這樣子,內心是很敬佩。

  說真的,學習這過程,沒有甚深的深入,因為好像這次學習課程很多,好像覺得時間不夠用,只是有些句子其實還不明白,也看不懂。可是這個課程過後,會重新學習,然後深入了解。可是是希望說,那些看不懂的成語、句子,是否有前輩老師可以補課?來補充我們的疑惑,希望黃老師可以幫幫忙。末學的華語不好,所以很多字還要查字典。

  其實在這個每一天的學習,這次學了十九天,每一天都很用功的在上課,學生的先生就每次要逗我開心,他說:「妳要讀博士了。」其實每一天在學習,就變成一個習慣,現在變成一個習慣,就好像提升自己的,喜歡變成看書,去找字典,就是透過這個十六天跟十七天培養出來的。其實要非常感恩主辦當局,因為把這個課程排到很有次序,我們沒有時間打妄想。

  這裡還有學生來分享自己的一些學了的,然後又有反思到師長所講的那句話,「念念為他人著想」,怎麼樣落實?其實每一天都有一個境界,我覺得感恩,就是因為前五天,剛好我先生提出,他在裝修店面,就需要在網上採購一些地板的隔音材料,就提出希望我能幫他在網上採購。我第一個念頭就想說,目前的處境很忙,第一個念頭就執著我很忙,一想到自己,然後就想要拒絕他,就想說自己的功課還沒做完,就等到六月十一號過後才幫他做,跟他訂。可是經過思考,想到法師說,你們要學到念念為他人著想,又是我的另外一半,我就想應該轉一個念,就答應他說,幫他在網上採購。其實做也不會很難,就是自己那一個執著點說我很忙,其實自己的心是放不下。

  然後幫他採購了完成了,就看到他的臉上有一種喜悅,他很歡喜,他說直接叫太太做,直接就跟他做好了。其實在做的時候,還好沒有拒絕他。因為我們學了真的能轉一個念做到,這個真的要時常很冷靜觀察自己的心態,自己的心態不對,所以有很多執著點。因為法師一直有說,您能觀察自己的心態,然後您能提起為他人著想,這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護好自己這顆心。所以感恩法師用心良苦的提醒,學生才有這個覺察力,感恩。

  其實師長說這個妙法,就是念念為他人著想,真的很好用,用得著就會生歡喜心,又感恩。目前內心很多的感激,不知從何說起,如果還沒有成長的話,學生還沒有成長,就辜負了老人家。其實我看到老人家他到現在還是,那天我們去台南極樂寺看到老人家,到現在他還是一直提起說,只要我們願意推廣傳統文化,一直在叮嚀。那時候學生在場,看到師父上人,其實就是自己看到自己爸爸這樣子。師父上人跟成德法師是學生的大恩師,沒有的話,我也不會真的,我想我會很虛妄的走我的一生,因為以前的都是那種吃喝玩樂,都沒有把這些學傳統文化的那分心態,錯誤的心態。

  現在我是想說,我已經許下諾言,要以師志為己志,然後永遠記得說,利益人的心不能退。沒有老法師,沒有你們,我真的不會走到今天。其實沒有佛法,真的在這個世間很難立足。因為遇到師父上人,我這一生學佛的因緣才成熟。我現在已經定了心願,就是要老實聽話,盡心盡力去做,修身齊家,真的要承擔傳統文化,精進念佛,今生要成就的。

  目前有一個情況,就是師父說,您說要一部經,您說要得根本智就先要一部經深入,然後長時薰修,可是我們目前就沒有一部經,覺得好像也沒有說辦得很好。就想請問師父說,您說的一部經,目前我們有學的是「做孩子一生的貴人」跟《弟子規》四十講,您可以給學生知道說,一部經我們先要攻哪一部?然後還有另外一個就是,因為這些很多句子不明白的,希望是否可以補課,希望法師給予賜教,然後指點,批評指正,感恩。

  成德法師:謝謝林老師。我們也很隨喜她剛剛許下承諾,這個也是我們佛門講的發菩提心,尤其是念師長恩,感念師父上人的教導,她這一生也願意盡力來弘法利生。念頭的力量是很大,這一念發出來,諸佛菩薩都有感應,祖先都有感應,都會加持。

  就像這一次參加這個課程,我們李校長團隊很用心編排這個課程,尤其很重要,不是三天、不是五天,是三個禮拜。這個很重要是什麼?這樣的時間比較能形成一種習慣。不知道我們李校長團隊是不是考慮說,這個要二十一次才能記住,所以排二十一天。慢慢養成習慣,我們要期許自己,這只是個開始,以後要保持,甚至還要提升,這個真的就是功夫到可以滯塞通。

  感覺時間不夠用,不是壞事,是好事情,感覺不夠用,絕對不會打閒岔,不會浪費時間。再來,我們林老師剛剛有請轉法輪,就請我們李校長團隊、我們黃班長看著辦,他們也可以就他們……

  首先這個要跟大家致歉,可能這個裡面訊息量太大了,講一堂課,裡面可能有不少句文言文,所以我們這一次的課程會製作好,提供大家可以重複學習。這些課程,尤其成德跟大家交流的這個部分,會提供給大家重複學習。但是,假如這個課程裡面,比方說分享的人,他有什麼忌諱,或者有什麼牽掛、罣礙,都可以私下跟班長反饋,跟我們黃班長反饋一下,因為我們都可以裁剪,這個大家don't worry(別擔心),都可以處理的。我們都處理好了,這些都考慮好了,再提供給大家。

  我覺得林老師的希望是不止提供這個課程,假如他們聽的過程覺得有不了解的,到時候你們可以跟黃班長約一下,她一段時間可以跟大家再做反饋,給大家做護持,有什麼不明白問她,我相信他們都可以幫妳解決。他們假如不能解決,再來我也不會袖手旁觀。我再搞不清楚,我也會去請教師父。當然,有不了解的可以自己查,再查不到我們再來請教。

  我們林老師可能文言文的經句不能背很多,但是我覺得這些教理她體會得都很深,你看她體會到不能有執著點。其實佛的經教四十九年就是教我們別執著、別分別。我們在生活當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執著點,冷靜觀察自己的心態,這個都是她自己體會到的。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能從這個體會,我這裡要替人著想,舉一又反三,一即一切,那這個一句話都有很大的受用。

  最後她問到的這個問題,大家要了解,一部經,這個是大乘的佛經。但是在一部經以前要先扎根,扎根扎好了,我們再一部大經。尤其我們修淨土的,就選《無量壽經》就好了。但是假如妳是要弘揚文化的,那妳可能可以選《論語》。選一部大經,這個看每個人的因緣。

  但是扎根的話,三根要扎。學的時候,「教之道,貴以專」,一部一部學,這些材料看您覺得現在妳跟團隊,覺得哪一部可能現在最契你們的機,你們就可以從這裡開始。當然,老人家指導我們弟子要從五倫,明白五倫開始做起,這個是「香港四十集」。你明白了五倫,落實在哪?落實在《弟子規》,這些生活的行為裡面,所以是《細講弟子規》。這個都是老人家指導我們要這麼去宣講、這麼去落實。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是比較特殊是,剛好有一百多個校長跟幼兒園園長的課程培訓,因為自己從事這個教育工作也十多年了,所以總結了一些經驗提供大家做參考。這套光碟最重要是讓當父母、當校長老師的,能把這個教育愛心、使命感給喚醒,大家互相護念、互相督促,不退初心。

  所以這個是先扎根,然後再一門深入,得清淨心,得根本智,之後再廣學多聞。以上回饋。

  我們再接下來請黃老師。

  黃老師:尊敬的老師,師父上人,大家好!

  成德法師:大家好,妳好。

  黃老師:謝謝老師們給我這機會來分享,跟成德法師,所以覺得很歡喜,一直給學生打一個新的力量、新的精神,來落實《弟子規》。另外,上次說了從二O一二年就有見到,當時是蔡老師,在泗水的時候,在學學學,然後老師就說,在那時候見到的時候就有說到怎麼樣行孝道,尤其是父母不在了,就是要報恩。然後我就說,很簡單,你就把這傳統文化傳給大眾、傳給大家,那你就這樣的報恩。因為父母不在了,當時學生的母親也是往生了,還有父親又再有後母。所以一直聽老師的課,學生的中文也不好,聽老師講的話,只是把簡簡單單的普通的話就這樣揀起來、記起來、寫起來,就像法師剛才說就貼貼,在哪裡你看到你就貼上,就貼到老實、聽話、真幹,這樣的過去,然後還有吃虧是福,還有簡單的別人錯也是對,我對也是錯。所以有見到逆境還是什麼的時候,看老師的話,就說老師我錯了,老師我要該怎麼做?就聽老師的課、聽老師的課,就這樣的跟下去。

  然後從二O一三年就把老師說下手處五倫,就用這書本,二O一三年到現在還是在重複講這個五倫的課,就這樣的過去。因為在我們印尼也不懂要去哪裡找書本、課程,我找不到,只是去培訓的時候,就老師一直提供,五倫四維八德,只找到五倫,那就五倫來把它翻譯,就這樣的教。老師是說,不是只是教,那你也是要落實。覺得落實,好,就是一句一句。當時關於這五倫,我們就講孝順父母,爸爸有了後母的話,我們七個兄弟姐妹,我是排第六,有姐姐,也是在現場,要感恩姐姐,我們兄弟也走得很好,姐姐很多鼓勵,現在姐姐是幫我做,就是在翻譯部門,我們在中心。

  那時候我們也是教了二十四孝,就是教了二十四孝就……,在那邊很多是說後母後母的,也是得孝順,那我們自己是有後母,你一直講,而且我們教孩子一個題目就讀十遍,讀了十遍,你還要講故事,那時候講,我說不行,我們教,然後你沒有力行,那不可以,那等於就是騙人。那時候就跟姐姐一起,來,我們給後母來三跪九拜。他們說三跪九拜,那不是我們的媽媽,那怎麼做到?不是我們的媽媽,沒關係,我們對別人也是這樣的好,為什麼對自己的後母,那就想,她是幫了爸爸,她陪爸爸,就這樣的想,就帶著姐姐他們跟弟弟,因為我是第六的,還有一個弟弟,全部都是姐姐,那就帶著,來,我們一起做,我先開頭,就是這樣子做。

  做了很多次的話,我們互相幫助、互相關懷,她也是改了很多,以前都會說不好的話,現在就慢慢改慢慢改慢慢改,現在也提供他們,爸爸現在又說我們孝順得很好,學生自己也做得不好,那還要再繼續的孝順。因為我們有四個要走的,在五倫裡說到,就是養父母之身、之心、之志跟之慧。因為爸爸到現在年紀大了,也是欲望挺大的,就是希望我們學了這個傳統文化和佛法,能鼓勵爸爸欲望放下一點點,然後勸他念佛,現在一直勸他念佛。那個是對爸爸。

  然後對家公家婆也是一樣,學了好像覺得那騙人,妳自己又不在做,好了,就做。第一次跟,孩子還小當時,幸虧也是有孩子,所以要謝謝三個孩子,給學生成長很多,有帶著他們就一起來給家公家婆跪拜,三跪九拜。那時候先生不要,先生跑走,不要不要不要。算了,你不做我做,我帶孩子做。第一次做,家婆說,不用不用不用,妳已經很好了,不用不用。原來我們做下去,一跪下去,跪起來,她跟我的孩子說(他名是田豐):「田豐,等下這個錄影起來,然後你寄給伯伯,第三個伯伯,在美國,你告訴他,這個是孝順父母。」她不跟我說,她跟我兒子說。我做了二三次,最後先生現在就要做了,先生的兄弟,因為他們四個男的,沒有女孩子,家婆,那也是跟上的,給他們洗腳、三跪九拜。我們在棉蘭,如果他有來棉蘭,他住在雅加達,我們就會每次來就給他三跪九拜,孩子也是跟著。

  所以孩子對我們也是,幸虧也是很小,當孩子小的時候,就接受了這個《弟子規》,所以真的改了學生自己的命運,然後家庭的命運。孩子也是現在會長大了,高中畢業了,大的也會自動生日、父親節、母親節,他們都會來三跪九拜。

  說起夫婦關係,因為鑰匙是在那邊,最重要的,老師說也是要落實,自己不做也不對,幸虧有看到女德,怎麼樣當女孩子、當女兒、當母親、當妻子,然後當人的媳婦,就是看了,自己就開始改。所以第一次回來培訓,二O一二年的時候,第一個動作,回來見到先生,你好,鞠躬下去。他說:「妳傻了,妳發燒了?回來怎麼這樣了?」他就一直在笑。孩子當時候真的還小,所以要謝謝孩子,很多就帶著他們,因為自己有面子那時候,自己要做,要行禮,不行不行,帶著孩子他們一起學,爸爸回來,等著在門邊,就等著爸爸,爸爸你好。三個孩子這樣帶著,帶到現在,現在我們是爸爸一回來就是擁抱,行禮然後擁抱,我就會接先生進來,給他把書包什麼都放下來,孩子就排隊抱爸爸、叫爸爸。

  我有試過,老師,當媽媽就坐在那邊,先生回來我試試看不理,我就說孩子,爸爸回來了,他們動也不動。糟糕了,那就趕快去,原來真的以身作則是很重要。所以孩子是看著這樣。早上先生上班的時候,也是幫他清潔鞋子,還沒出門就有給他扣上衣服,噴噴香水。我分享的時候,他們說,妳做這樣?那他很香,意外怎麼辦?出去?我只是感到盡本分,老師就提了盡本分,妳是他妻子,盡本分。如果先生出門都是很髒、很臭,那等於我們做他的太太就不對了,也是很髒。我說沒關係、沒關係,就給你那個,就是抱抱,擁抱就回來這樣,所以對先生這樣每次。

  每個月,我還記得那時候要三跪九拜,不知道要跪誰。記得跟先生也是很多錯,那時候因為女強人,他能怎麼我也是能怎麼,所以覺得自己做太太真的不好,所以就給他跪下來。他說:「不不不。」我說:「沒關係、沒關係。」就這樣的道歉。就這樣一來,現在習慣變洗腳,因為每個月剪指甲還是什麼,就這樣的給他付出。心裡只想盡本分,妳做太太多辛苦,也不要擺上妳累的那個臉。我也是定下來自己這樣的忙給人培訓,給人做五倫,也不要花先生有在家的時間,所以每一次培訓,就先生出門了就去做培訓,孩子也是去上學了,孩子回來四點五點,我也是回來了,最晚先生還沒到家,我們太太就是要先到家。然後也是定下來,看了妳的菜什麼都是要暖暖的、要熱熱的,他回來就溫暖。所以夫婦這邊就這樣的教導,這樣的力行,這樣子做。

  然後給大眾的付出,就是很多都是在監獄。第一次進監獄的時候,像老師說,你不想自己。現在學生也是正在練無我、無我,每次做東西就無我,就沒有我,其實我也是在裡面了。當第一次要進監獄的時候,他們回想回來到現在,二O一三年到現在還是在監獄服務,他們就問,妳不怕嗎?妳不怕嗎?在腦裡,就是在我們思想裡,只是想這個老師的課,我要怎麼講,我要怎麼做,讓他們能吸收,而且語言也是用印尼文,要怎麼樣說,要怎麼樣讓他們真的吸收,接受我們。尤其我是華人,看到我們華人,但是我用的語言是印尼文,我們就這樣的說。所以這個心裡沒有說很怕去見他們,一個念頭只是想,這個要他們接受,一定要接受,一定要有改過,一定他們要能改過。所以就這樣的抱著老師的話,所以讓林老師看到老師的臉,不要說也是會感動起來,這個也是最後的,以後要見到跟老師這樣,這個要結束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到老師,不知道還有機會嗎?再跟老師分享,學生哪一點做得不對,老師會看出、會提醒,也是哪一部分還需要再加強,哪一部分需要再做,就是現在。

  然後對於佛法也是有黃老師、有林老師來一直堅持給我們在做念佛念佛念佛,讀《無量壽經》,現在也是有做那些功課,《淨修捷要》三十二拜,每一天讀《無量壽經》,所以收穫也很滿。在《淨修捷要》的時候,就是慚愧、慚愧、慚愧,老師一直說要有慚愧的心。所以學生的筆記每次是這樣短短的話,寫出來簡單老師的話,因為中文還是很慚愧,要好好的學。尤其是文言文,一查字典,字典又沒有,不知道要問誰,所以就找一個長輩,這邊有張老師給我們來幫忙。

  好,學生的分享就到此,謝謝老師,謝謝老師的指導,謝謝老師的好榜樣,我們一定要像老師,有一天也是會走老師的路,謝謝老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黃老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感覺我們剛剛林老師分享,包含黃老師分享,她們都很老實聽話,一句話她就很用心一直做一直做,我聽了也很慚愧,這種落實的態度不如她們。她們一聽到老和尚說:「不能騙人,說了做不到是騙人,不能騙人。」她就放在心上,一直在鞭策自己。能接受老人家教誨是大福報,願意接受必有大福。首先你看她的家庭就轉變了,她們也願意再去利益有緣的人。而且她也很可貴,她要敦倫盡分,然後把時間安排好,不能因為要服務大眾了,把家庭這些本分給忽略掉,也不行。但是妳有這個心,妳會變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這個四大菩薩指的不是別人,菩薩表修德,每個修身的人都要效法四大菩薩。

  到監獄裡面去弘法,老和尚說這叫地藏菩薩。你看監獄的人他真的沒有回頭,他真的是要到地獄報到。我們能把他勸了,他浪子回頭,這個確實功德無量。她在一切境界也是練無我,不要想自己,想別人,就不會辛苦、不會累了,就能一講課的時候很有靈感,把當下的人就當作自己的至親一樣,言語就很懇切了。她的很多心態特別好,說也謝謝自己的孩子給自己的增上緣。包含她對她的後母,這段成德聽了也是很感動,都是一種感恩的心,你看那種誠心,感通,後母也被感動了,行為也變了。我相信妳父親看了也會很感動。

  當然,孔子已經提醒我們了,「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所以護念青少年,在飲食男女這個部分一定要給他正能量,不然一陷進去,身心會受很大的障礙,甚至於是還會造下地獄的罪業。邪淫、墮胎,這個不得了,所以都要防微杜漸,要趕緊教。「及其壯也」,人到成年,到壯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很容易搞入是非人我,這個都要透過學習,「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該是我的,跑都跑不掉;不是我的,強求不來,那有什麼好爭、有什麼好鬥的?那不是跟自己的福報過不去了嗎?所以理得可以心安。再來,「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上了年紀容易患得患失、容易攀比,這個時候要趕緊護持好父母的心境,最後能往生作佛,我們的孝道就圓滿了。

  剛剛她又講到,她先生要出門,給她先生噴香水。這一點我提供一點小意見,這種香水最好是挺好聞的,但是不會讓人起邪念的香水。香水也分很多種,你噴的是檀香的香水,人家一聞,這個心是定下來的,又不失禮,但是又沒有副作用。再來,更重要的,這個黃老師傳遞給她先生的是一種信任的心。有時候人都會覺得我防這個、防那個,他逃不出我的如來掌,其實累死了。心念很重要,妳要防他,他就躲給妳追,會不會起作用?信任。我從小到大,感受到父母對我完全的信任,我們就產生一個心態,不能辜負父母的信任。

  我記得,現在詐騙集團很多,有一次,我們家寄來一封信,然後就說寄給我父親的,說你在什麼情況,在哪個賓館,被我們什麼攝像起來了。結果這個信,我父親還沒回來,我母親看了,看完之後,她隨手就扔到垃圾桶裡面去了。我母親那個動作讓我非常感動,她信任自己的丈夫,直接就扔下去了。而我看到我母親這一生,在感情方面她沒有煩惱,為什麼?她就信任她的丈夫。丈夫被這麼信任,我覺得那個是互相的。女人她的心念波動,煩惱最大的就是她的丈夫,女有歸,她的心都繫在他的身上了,所以他有什麼風吹草動,很容易就驚濤駭浪了。所以藉由這一點,我感覺這個不只是噴香水而已,是傳遞了一個對自己丈夫的信任。人跟人都是互相的。我們接下來,謝謝她們的分享,我們再請方老師。

  方老師:尊敬的成德法師、李校長、各位家長、林老師、各位老師和大家,下午好!

  成德法師:您好。

  方老師: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簡潔一點,好嗎?可是我也是受益不淺的。大概二O一三年到現在為止,我們都是聽成德法師(以前就是蔡老師)的,因為我們是在家長班。家長班裡面的話,我們聽的「幸福人生十八講」、「《弟子規》四十講」、「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家和萬事興」、「細講《弟子規》」、「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還有我們去年也在學《群書治要》。我們是有傳三個條件,老師所講的,就是聽一個老師的,就是聽成德法師所講的課。然後我們的書本也是成德法師的,就是以前蔡老師的書本資料。

  學生是很感恩老師們,還有這些我們促進會的義工老師們的那種無私的奉獻,所以我原本是一個家長的,也變成了義工。所以在這裡的時候,我所受益的是我自己本身的家庭,就是我的家庭,剛才你看我先生走來走去,他都已經幫我準備好了素食晚餐,很感動。以前我聽蔡老師的課的時候,他都會提醒我,他說妳沒有抓到重點,他都說我,逼我要成長。我說好好好,一定會,給我一點時間,我會改的。所以我都已經改得讓他很少很少批評我了。其中他就有一點,他就是很愛講東講西,像鄰居這些那些,這些我都是傻傻的,他說妳不講誰對,也不講誰錯。要是我跟他講,就描過去了,他就說我沒有反應了,他就這樣,我就順你,其實他是有錯的,可是我就順順他這樣這樣,這樣給他個微笑,很有溫暖的那種微笑。

  也很感恩這段日子,辛苦大家了。像安排這些課程裡面,老師們都很用心,還有成德法師那種細心、那種苦口婆心,一次又一次的講。

  我們聽了這麼多課,這次講得很細膩,又覺得很慚愧,很多東西還要從頭開始再看,溫故知新,就要溫故知新。真的是還以為自己學得很好,可是這幾堂課,這幾個星期的那種心情,真正想還要歸零,再重新再看,然後再真正的去一定好好反省自己、好好做到。

  接下來就是職場上,因為學生是一個帶領下屬的人,以前都會看別人的錯,也會覺得說,為什麼他們不會自動自發?現在反而學了過後才知道還要耐心,真的是不一樣的心境,問他們的時候那種心,一跟他們講:「記得這個地方會犯錯的,你們要很小心,這個地方會犯錯。」那個心也不會像去指責、去埋怨,或者是說為什麼你還要我教,那種,因為你來做工不是來學習,你來做工就是你有那個本領,我們才把你招進來的。可是現在反而會同情了,下屬做完那個交給學生的時候,因為他感受到你的那種,知道你很耐心教他,老師所講的,應用對了,因為放下,自己落實謙卑的態度很重要,我記得這一個態度,我一定要愈磨愈好、愈磨愈好,謙卑。

  然後在團體上,團體上現在我還是負責丁老師所分配的家長班,家長班已經是有八年了,一直到現在為止,所以也要帶領一些新加入的義工,聽了老師的話,我覺得生活中很重要,少批評,少批評。心中抱持著對大眾,老師的那種知恩、感恩,珍惜他們走進來的這些新人,有緣分走進來這些,要知緣、惜緣、造緣,然後我們才有承傳的人下去。這個是接下來的日子學生要努力的,用心這一塊。

  最後學生有一個問題,可是時間方面我不懂是怎樣,可是我還是要提,因為這個是每位家長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發覺到在辦班的時候,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弟子規》比較容易,很聽話。到中學的時候階段,因為課業繁重,我發覺了,他會跟媽媽講他不要來了,他要考試,或者是媽媽也允許這樣。到大學了更不用講,他就會……所以很多家長就感覺到很無奈,孩子不能來,可是家長都覺得很好,他也覺得孩子學了過後回去,對待父母那種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要請問法師可以給我們,怎樣幫助青少年,給我們一點指引一下,要怎麼樣幫助這些青少年,他們可以接受這些文化,尤其在這種關鍵的時期,怕他們也走進那種玩game,媽媽呼他他不放那種,很多是這種反應,所以在此懇請法師,如果有講不對的話,請多多指正,謝謝大家的時間,感恩。

  成德法師:謝謝方老師,感覺她也是法喜充滿。我們丁祕書長帶領的團隊,我看笑容都很燦爛,這個也是我們丁祕書長都常常把微笑掛在臉上。佛門說:「面上無瞋供養具。」一個笑容就是普賢行,就已經給人家修供養了。覺得她很有福報,她先生是她的大護法,鞭策她不會懈怠。她學習心態很好,懂得歸零。人要隨時歸零,因為一不歸零,就覺得有什麼,有什麼再學東西就不一定學得入了,有什麼就沒什麼,沒什麼才能有什麼。她還提到她在跟她自己的下屬的一些互動,「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剛剛我們說夫妻是互相的,其實人跟人五倫關係都是互相的,你尊重他,他能感受到你的耐性、你的愛心,他也會覺得不能讓你白愛護、不能讓你白教,這個都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那她問到這個初中,也讓我們感覺,教倫理道德教育是愈早愈好,愈早愈好,你年紀大了,他假如又染上一些這些外在玩遊戲、什麼誘惑,把他的注意力慢慢就分散,再教就相對比較困難。所以護持一個孩子成為人才,這不是二年、三年的工程,這最少要十五年以上,百年樹人。所以諸位同道,我等著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到英國漢學院,I wait for them。

  我們現在英國漢學院有一個預科班,這個預科班是你沒有任何學歷都可以來報考,所以現在英國漢學院的門很寬。你可以全日制的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來帶,這樣的孩子你把他培養到十五歲,程度很高,也可以就送過來。他就可以直接念預科,就是我們整個英聯邦的體系,有預科了,就可以上大學。你們真的培養好,到時候我給他找監護人,包在我身上,因為還沒到十八歲,我在當地給他找監護人。

  再來,他是在體制內的,但是我們利用他課後的時間,甚至於禮拜六、禮拜天、寒暑假,放假的時候我們都用傳統文化來引導他、來教導他。當然還是要顧及到,不要讓他壓力太大,到時候學得很厭煩,食緊弄破碗,弄巧成拙,還是要考慮到他要讓他學得很歡喜,讓他覺得對他很有受用,循循善誘,把他帶起來。成德相信不管他是在體制內的還是體制外的,甚至於有些地方還有home school,父母自己帶。但是父母帶還是有挑戰,因為太親了,所以孟子說要「易子而教」,那就幾個家庭,幾個家庭大家常常聚會,那孩子就有他人際的相處、體驗,不然他一個人很孤單也不行,所以都要有配套措施。

  你這樣護持他,大家也不要有執著點,就像我們剛剛林老師說的,不要有執著點。你不要執著一定要把他送到英國漢學院來,他能夠學三年、學五年,他以後也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因為他有德行的根,他覺得人生要以服務人為目的,他這個心態能保持,以後他學哪一個技能,相信他都會成為棟梁。我是很有這個信心,我對老祖宗教育的理念、智慧,我很有信心。說不定他在各行各業可以做表法,以後還是會回歸,到時候東南亞德行教育促進會開班的時候,他來現身說法,「我小時候就是參加了什麼課程,對我一生幫助很大,我今天在事業當中有這個成就,就是當時候學《弟子規》哪一句、學《小兒語》哪一句」。我講的這個都不是天方夜譚。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大企業家,他就說了,而且他學歷也不高,他說他今天做事業最得力的,就是他母親小時候教他的那幾句話,其實就是做人做事。

  好,我們最後請陳老師,有請。

  陳老師:大家下午好!很感恩給機會學生在這裡報告,學生就把自己的心得這裡就簡短的說。學生現在是在家護持一班學生學《聖學根之根》,要以師志為己志,不要辜負老法師一條龍的期望,我們就在這裡默默的耕耘。現在是因為疫情,所以我們現在是在線上上課,希望培養多一些學生可以去英國漢學院,或者在哪,在哪一些領域也好,剛才成德法師說也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就盡自己一分力。

  在這些課程當中,學生受益很多。然後這也是有一個小小的提問,希望成德法師可以幫忙學生解惑。在聽課的時候,學生是有聽到,「正修是念佛,助修是修福」。學生每天在家也是有做早晚課,就覺得我們這身口意業,這個意很難控制,因為每次念佛這個妄念就很多進來,所以就覺得念佛這個功夫不得力,然後這麼多年來還是很多妄念。就是希望能夠好好念佛,就是有一個目標,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報佛恩、報老師的恩。學生的分享就到這裡,感恩,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陳老師。妳們現在在教《小兒語》,我們漢學院張清泉教授他有講過《小兒語》,極樂寺的網站都查得到他的講課。包含開吉法師也有講《小兒語》,她講得特別深入。所以現在這些老師們、法師,大家都是響應老法師這個一條龍教育的理念,我們相信我們大家的力量,都是往同一個地方在出力,我們的明天會更好,很有希望。

  您剛剛說:「正修是念佛,助修是修福。」修行人不能求福報,因為求福報會輪迴,所以念佛人要所有善根心心迴向,所做一切善事不要求福報,都把它迴向,做往生的資糧,這叫助修。修一切善都是助修,只要你不求福報,不求來生的福報、現世的福報,它就是功德,所以要積功累德,這個就是助修。我們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相應,跟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相應,然後我們不求福報,這個都是清淨心、都是功德。

  而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在做事當中,也要用念佛的心。我們看這個「念」字是什麼?今心,心上真有佛。所以我們也都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來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功德。我們不能說我念佛的時候才是用真心,一跟人家講話,一跟人家配合做事,我就不能用真心,那不行,我們用功就是隨時要提醒自己用真心,念佛要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用真心。我再請黃老師發夏蓮居老居士一段開示,非常精闢,念佛處事都要用真心,都要用第一念。成德有就這個有一些分享,也可以發給大家做參考。所以你們不要擔心,我就怕你們以後嫌我囉嗦而已。也準備就這個一條龍,八月份或者九月份會開始有培訓,到時候會通知大家,你們到時候不要嫌我煩,我們會常常見面。

  這個念佛,您遇到的情況是每一個念佛人都會遇到的,但我們要不氣餒。「妄想千般都不管,一聲佛號要分明」,就是縱使有妄念,你不要去理會它,只要自己專注的一個字一句念清楚,耳朵聽得清楚,嘴巴念得清楚,心裡也念得清楚。又跑進來了,沒關係,都很正常,繼續一樣,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老實實念下去,因為它必然是生處熟、熟處生。因為我們畢竟過去生跟今生,我們這個思惟習慣了,你一坐下來,好多念頭自己跑來了,因為太熟悉了,這很正常,不斷提醒自己,我多念佛,今天五千、八千,不斷提醒自己,一有時間就念佛,行住坐臥就念佛,有時候不知不覺念了一萬五了、二萬了,甚至快三萬,都有。你時間忙,你只要養成一個習慣,我一有時間,我就把佛號提起來,真的都是要下一些鈍功夫,老老實實的來念,慢慢佛號就愈來愈熟了。當然,善友為依,你也可以組一個群,每一個人每天報自己念多少,然後看人家都念得那麼認真,慚愧,會有一種鞭策的力量。我再把夏蓮居老居士他在《自警錄》裡面提了好多怎麼念佛的句子,我匯起來,提供給大家,我們黃班長會發給大家。

  剛剛我們同修方老師有問到,這個青少年怎麼引導他們,怎麼讓他們歡喜來上課。師父講,講課就是契理還有契機,所以形式也要是青少年比較歡喜接受的。但是跟您說這個歡喜接受,不是讓妳帶著他們去跳霹靂舞,不是,是他們能接受,但是也會讓他們生起善根的這些。我們有一位古琴老師,他選出了非常多好的曲子,包含夏蓮居老居士彈的,我再提供給大家。

  再來可以,我們薰聞成種這個平台有放了一些動畫片。或者妳假如遇到一些團康能力不錯的人,他們可以藉由一些團康活動,然後讓孩子去感受一些做人做事,這也挺好的。寓教於樂,有一些放鬆的活動,但是裡面又能順勢的引導他們做人做事。也有一些電影,我感覺那些電影,現在叫微電影,時間很短,但是看了都特別容易感動,您可以善巧的放這些東西。包含德育故事,其實現在這些善心的人很多,他提供了我們很多材料,看我們怎麼來運用。大家有一個team work(工作團隊),團隊來備課,愈切磋愈有靈感。現在我們團隊已經延伸到五個國家了,大家都可以把好的東西提供出來,我們就有一個教學的database(數據庫)。因為我最近常常在背英文單字,所以要複習複習。

  今天抱歉,時間稍微晚一點,就到這裡。謝謝所有老師的分享,啟發了我們的善根,謝謝。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