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20/6/7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1-0009

  成德法師:去深入,應該都是解行相應能深入,應該都是透過在生活工作處事觀照這一部經典,然後進而依教奉行,去放下習氣,我們才有辦法深入這一部經典。所以等於是隨時我們心中都要有一部深入的經典為好。比方說我們現在是在護法,也有一些同修談到,他比較多的時間都是在工作。成德就跟他有提到,老人家說,《群書治要》是觀世音菩薩,《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既然我們現在工作我們是護法,那也可以在工作當中去深入《群書治要》,去落實《群書治要》,這個就成為一個護法的榜樣,自己的部門也成為落實經教的一個單位的榜樣。這個也是活的《群書治要》,也是真正的廣修供養。所以一般護法也會建議他們,比方他們可以選擇《論語治要》,因為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論語》也算是華人比較熟悉的經典。所以不管我們現在是以學習的時間為主,還是以工作的時間為主,相信都不影響深入經典,因為我們可以解中有行、行中有解。

  第二個部分,我們之前是討論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現在等於是我們討論的也比較有一些具體的結論了。而《禮記》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能夠積極盡心的去從事教學,這個應該是目前這個世間最急迫的事情,因為真正了解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人心的問題,人心只能靠教學來轉變。甚至於在佛陀的時代,老人家常常講,一千多人在一起,為什麼那麼有規矩、那麼和合?老人家特別強調,因為講經不中斷,大家都聽經,就容易提起正念,薰習的力量就超過煩惱。所以教與學,在我們行菩薩道當中是一個重中之重。

  因為我們這個主題是社會教育部分的一個探討,所以不管是教還是學,而且學也是教最重要的基礎,我們學得好才能夠去供養他人。就像徐醒民老師說的,「用自己的明明德去親民」。所以學習一定是教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而我們很多同學現在也加入工作了,《論語》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我們要去把工作做好,這個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在工作當中有一些領悟,也都可以在這一個部分跟大家做供養。

  還有第三部分,因為我們從事教學工作,佛陀、師父上人、孔子、祖師他都給我們講得很圓滿,甚至表演得非常圓滿。我們只要用心去觀察、去體會,我們這一條弘揚漢學之路決定會左右逢源,會心裡很有底。

  那我們首先第一個部分,看哪一位仁者要跟大家做分享,請。

  大家最近學《金剛經》,所以現在練的是如如不動。那好,那就成德先請鄧同學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

  鄧同學:尊敬的兩位法師、諸位老師和學長們,上午好!學生今天分享的是關於《金剛經》的學習匯報。自己來到漢學院學習的第一門功課就是《金剛經》,但是當時自己業障比較重,加上對於《金剛經》以前沒有接觸過,來漢學院才是第一次接觸學習,所以當時在學習的時候體悟並沒有那麼深。

  這次法師給予了這樣的任務,讓自己做老法師《金剛經講記》的節錄,提供給大家參考學習。學生知道自己對於佛經的深入很淺,所以其實對於這項工作,自己覺得不管是德行還是佛法的基礎,都是相對有些勉強的。想來法師應該也是了解學生的這種憂慮,所以法師也有寬慰學生,摘錄的內容都會發給院長審閱,法師自己也會審閱,如果有不合適的,就會告訴學生及時做調整。所以自己就覺得,既然有兩位法師把關,那自己就以一顆真誠心承擔下來。

  因為知道因果,所以學生的摘錄過程就是努力做到認真,每一集的文字稿都會對照著老法師講經所用的《金剛經講義節要》課本的原文,整集的《講記》通讀一遍,邊讀邊標記和思考這部分文字的去留,以及這段《講記》老法師講的深意或者中心思想是什麼,也要考慮整篇篇幅的長度等等,綜合考量之後決定是刪除還是保留。

  目前就完成了二十集的摘錄,這期間有時會做著做著就沒信心了,不知道是不是還要繼續做下去。但是佛菩薩很慈悲,就會給學生一些感應來增強信心。譬如說這週四的時候,自己在做第十九到二十集的摘錄內容,其中有一段《講記》的內容,自己讀完之後覺得老法師開示得很精彩,自己很受益,就想要摘錄保留下來,就做了標記。但是在提煉這部分內容的中心思想,撰寫摘要題目的時候,就很沒有靈感,不知道該怎麼寫,猶豫了一會兒,就覺得要不還是刪除了吧,就沒保留這個內容。

  等到做完這兩集的摘錄,學生從電腦前站起來的一瞬間,頭特別疼。自己一下子就很警覺,覺得是犯了什麼錯誤了嗎?為什麼頭突然這麼疼?下一個念頭就反省到,是不是剛剛摘錄的內容,刪除了一些不應該刪除的內容,而那些內容可能在給別人看的時候會利益到他人?所以就趕快又坐下去看摘錄時做標記的草稿,因為草稿裡面都會標記清楚自己刪除了哪些內容。就把那些刪除的內容從頭開始一個個讀,讀到剛剛提到那段很受益的內容時,就覺得會不會是這個?因為覺得真的是非常好的內容。所以就靜下心來,再次認真閱讀這個內容,去提煉它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第八十二個摘錄,題目學生就寫為:「妄想執著統統放下,積極的為眾生服務」。添加上這個內容後,學生的頭疼就緩解很多。所以如果大家有空的話,或許可以去看看這第八十二個摘錄的內容,學生自己讀來是覺得特別好的,或許大家讀來也會有所收穫。

  學生其實了解學佛不應該執著這些感應之事,分享出來也只是想說,佛菩薩慈悲給予自己信心,而自己通過這件小事,也期許自己接下來在選擇摘錄內容時,要更加謹慎、認真和耐心,不能太過草率的刪除一些內容。

  其實學生在最初接到這個任務時,以及聽到法師在一些共學或者會議當中,都會時不時的找時機鼓勵大家要學習《金剛經》,自己心裡常常就會想,雖然知道世尊說般若用了二十二年,是整個佛法的中心,非常重要,但是這是個社會教育的學習群,為什麼法師一直強調要學習《金剛經》,是有什麼樣的深意嗎?自己就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而且其實之前漢學院佛學組的課程有兩部佛經,其中一部就是《金剛經》。這樣的安排就能看出,《金剛經》對於我們的修學一定有著目前我們體會不到的好處。

  自己雖然目前只學習了二十集的內容,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太深的般若佛法自己記不住,但是如果合上老法師的《金剛經講記》,腦海中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有三點,雖然可能不一定能夠回答或者體會法師鼓勵大家學習《金剛經》的深意,但是也是自己的一點點學習體會,總結下來供養大家。

  第一個感觸是世尊的善教。經文的開端是以世尊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也就是從世尊托缽乞食、吃飯這樣極其日常的生活發起的。世尊用我們最熟悉不過的生活來教我們應該如何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高高在上。我們也會每日吃飯睡覺,過著這樣的生活,可是和世尊的區別在哪裡?只是在用心不同而已,世尊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我們是念念執著起煩惱。

  為什麼說自己從這裡體會到世尊的善教?因為世尊以無住之心過著簡單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以身教去影響感化身邊的人。但是世尊卻從來沒有期待身邊的弟子一定要趕快看明白他的用心,只是就這樣一直將般若的精神表演出來,沒有希求執著身邊的弟子有沒有受教的那個結果,而是耐心等待身邊的弟子自己去體悟、去發現。

  學生就想起舜王在感化漁民時也是選擇身教而非言教,也都只是感化,而從未去強求那個結果。學生從這裡就體會到,教育者需要耐心,不能著急,而且不能夠過於去希求執著那個教育的結果,而是要無心插柳柳成蔭,潤物細無聲,不要過於強迫和急功近利,或許那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提到教育者的耐心,自己就想起在《感應篇彙編》中提到天公的表法也是耐心。在《感應篇彙編》中有人問說:一國之君都會彰揚善事,並憎惡懲罰惡事,在這些事情上都不會因循苟且,為何上天的報應有時會報得很慢?讓人產生上天姑息惡人的感覺。

  《感應篇彙編》中就回答說,問這個問題的人哪裡知道,王法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天道的報應從來都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國君尚且不忍心看到惡人受到懲罰,總是憐憫這些造惡的人,希望他們有機會改過向善。天心是最為仁慈的,總是在等待希望人們有懺悔改過的機會。古人說天公最有耐心,所以我們對眾生也應當有忍耐心。《彙編》的原文說的就是:「天心至仁,每容悔禍。古稱天公最有耐性,在人亦當有忍心。」這句話是學生一直以來,有時在望向藍天的時候,內心都會默默想起提醒自己的話,去學習天公的表法。

  雖然此處是講的善惡報應,天公的表法是忍耐心,但是導歸到社會教育者的存心上來講,和世尊以身教不以言教,耐心等待弟子們去體悟感受的那分忍耐心卻是一樣的。

  第二個感受是須菩提尊者的善學。世尊這樣於日常生活中表法的身教,如果不是須菩提尊者看出世尊的不同而發問,我們末法眾生更是體會不到世尊的身教在教我們什麼。所以學生的體會就是一定要善學,如果遇到善知識,對這位善知識有信心,就一定要善於觀察、思考,去體會善知識的表法,才是學處。其實老法師也有在《金剛經講記》中開示,問大家誰是善財童子?老法師說:「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善財,經上講善財,那就是講我們自己本人,善財是表法的,代表一個修學大乘的人。」這一段學生有特別摘錄出來,是第三十四個摘錄:「誰是善財童子?」所以就從須菩提尊者的善學體會到,不管是身處何種境緣,善學的態度和心境要常常提起,周圍的人事環境在教會自己些什麼。但是學生覺得,這些思考不能憑空或者隨順煩惱習氣去思考,而是要對照經教去反省和思考,才能明辨是非善惡。雖然自己現在還不能做到,但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期許。

  第三個感觸是十念法疑根的拔除。其實在第一次學習《金剛經》的時候,自己已經忘記了大部分的學習內容,唯一還記得的感受就是聽完老法師講的《金剛經》就很想念佛,覺得念佛太重要。這次的學習,也是拔除了學生關於念佛十念法的一個疑根。老法師在《金剛經講記》中,常常提起老人家所倡導的十念法。其實對於這個十念法,自己一直也相信肯定會有利益,以前聽老法師講經,非常鼓勵、讚歎大家要用這個十念法,說是功德不可思議。

  但是其實學生的這種信一直都是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明白為何功德不可思議,只有十念啊,這麼短念佛的時間,效果會有那麼大嗎?心中有疑,就會造成信根不深不穩,落實起來自然就是不夠認真。在做第十七和十八集《講記》摘錄的時候,也就是第七十七個摘錄,老法師講道:「這十聲佛號裡頭,我們保持著一個雜念都沒有,這是很容易做到的。這就是將來你的功夫成就了,成就就是淨念相繼,這個十念就是淨念相繼的根本,淨念相繼的功夫就是從這裡培養出來的。」

  自己看到這裡突然就恍然大悟,以前一直覺得十念的念佛時間很短,為何老法師卻說功德不可思議,因為如果這十念中一個妄念都沒有,沒有雜念,念時心裡清清淨淨的,就會跟佛相應。這樣相應的十念,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念,卻是以後功夫成片、淨念相繼的根。就好像一棵大樹,就是從這個根、這個種子慢慢積累成長起來的。剛開始做到十念裡面清清淨淨,慢慢的二十念、三十念,可以清淨念佛的時間愈來愈長,慢慢就連起來成一片了。

  所以才知道每日念十念的時候,要練習的是在每一次的十聲佛號中去提升相應的功夫,去培養這個清淨的種子和根基。以前自己沒有弄明白這個,都是模模糊糊、糊糊塗塗的在做這個十念法。

  關於《金剛經》學習的匯報就這麼多,有不妥之處,懇請兩位法師和諸位老師、學長們慈悲指正。

  成德法師:謝謝鄧同學的分享,我們也感受到她的用心,在為大家做這些摘要。然後也感覺到她的喜悅,在做的過程當中,自己有不少領悟。所以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

  而我們也從鄧同學的分享看到她的一些心路歷程,比方她提到,她覺得這項工作,自認為不管是德行還是佛法的基礎,都是相當有些勉強。事實上,我們所處的時代是非常特別的,就像以前護法的人是弘法退下來的,他來護法,因為他是懂行的人,他是過來人,他懂得怎麼護。弘法的人,就像老人家在「十年因緣」說的,要開悟的人才能弘法。但是畢竟整個傳統文化的一個衰敗,它已經經過好幾代人,現在假如不去弘護,可能會斷,可是依照以前弘護的標準我們又不夠。所以在修學的路上、在弘法利生的路上,常常會出現兩難的抉擇。而我們都知道,佛法最重要學的是智慧,而智慧就能解決兩難。所謂事事無礙,兩難就是事事有礙了。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有這個信念,我們在境界當中才不會迷惑、才不會懷疑,才不會舉足不定、猶豫不決。

  但是智慧我們得跟著善知識學習,才能真正有智慧,所謂「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要這樣來做。而要專信不犯,那我們就得放下自己以前的想法、看法,然後隨順佛菩薩、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不然很可能我們在跟著師父上人、跟著善知識學習,常常還以我們還沒學以前的這些想法、看法,就跟善知識的教導在那裡打架了。所以那個守三個條件,事實上不是說老師刻意要要求我們的,而是不守這三個條件,我們的心態不能調到歸零的時候,我們不可能能夠接受經教、接受善知識的教誨。所以就像比喻的法器、法器,那個器皿,器皿要空才能裝,不然就裝不下去了。

  就像鄧同學現在遇到的,覺得自己又沒有佛法基礎,不夠,覺得自己德行不夠,那就覺得好像做不了。事實上,當然這個另外也讓我們反思,可能我們在請同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也要衡量他的心安不安,他的能力怎麼樣,這些也是可能我們要派任務給人家,我們也是要思考,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所思惟的角度也會不相同。

  因為在這個緣上,我們有院長做後盾,所以我們就不用擔心,院長也指導我們第一屆、第二屆的同學們,學習老人家的《金剛般若研習》。再來因為鄧同學也學過一遍了,而且這學習的內容也都是依據老人家講經的精華選出來的,又沒有我們自己的東西。所以就才是請鄧同學,因為她之前也是佛學組的,有學習過。

  那她自己也是在自我溝通,她說既然有院長把關,自己就以一顆真誠心來承擔下來,她讓自己安心。其實就是李炳老教給師父的,因為師父覺得我要弘法,世法要通《四庫全書》,佛法要通《大藏經》,那要花多少時間?所以李炳南老師教「至誠感通」。其實不是弘法的人求至誠感通,護法的人也是要求至誠感通。而這個誠,那就要一念不生,不能夾雜了自己的情緒、夾雜自己的感情、夾雜自己的好惡,這個就不能是至誠去感通了。所以我們只要至誠的一心想要利益人,我們願意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因為這個也是老人家常常勸勉我們年輕人,不要太吝嗇了,要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而這個過程我們一定要有真誠的心,不能夾雜煩惱,縱使有煩惱,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而她在節錄的過程,也有感覺到佛菩薩在加持,有一段很重要的,後來好像沒有要摘錄,她就覺得頭痛了,佛菩薩在提醒她。我們也可以感覺感應是不可思議的,當下一心要利益人,當下佛菩薩就加持了。我們之所以有煩惱,根源都是出在信心不夠穩定。《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信心清淨了,那就正念分明了,不會有煩惱產生了。老法師特別提醒,愚痴的核心是懷疑,信心一動搖,疑心就上來了,煩惱就跟著來了。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本自具足,只要我們能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它會慢慢透出來的,我們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

  再來,對佛菩薩所教的要有信心。而且佛菩薩是同體大悲,既然是同體大悲,他隨時在我們身邊,我們有什麼好怕的?所以師父老人家說,後台老闆阿彌陀佛。不只是阿彌陀佛同體大悲,一切佛菩薩他入的那個法身境界,都是同體大悲。我們走這條路不會孤獨的,他們隨時都在。就像《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這一拜、這一念,常住三寶、一切護法神都到了。因為我們有這些感應,當然我們不是去著相,也不是去張揚,而是知道佛菩薩隨時在我們的身邊。所以她也感悟,妄想執著統統放下,積極的為眾生來服務,這個加持就非常明顯。

  接著鄧同學有一個很可貴的思考,這個是一個社會教育的學習群,為什麼一直強調要學習《金剛經》?是有什麼樣的深意嗎?這個就提醒我們要善學、善思惟、善於去觀察。就像佛陀他講經四十九年,為什麼二十二年是般若?就如一開始江味農居士說的,大乘佛法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又以六度為本,六度又以般若為本。那整個般若就是自度度他的核心所在,那我們就得要看懂佛陀給我們的表演。我們現在學的是大乘佛法,我們弘揚漢學是要行菩薩道,就是在落實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又是以般若為本,那我們假如不學般若,怎麼去行菩薩道?而且這個六度它是先度自己,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業,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是度愚痴。那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就是要自覺覺他,但是假如我們沒有般若,我們是愚痴,我們是愚痴的話,那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佛門說無有是處。我們假如不真正學習《金剛經》,我們就不能自度,那就不可能度人,所以學《金剛經》非常重要。

  所以就像我們學這一部的時候,我們首先也要了解,師父為什麼要講《金剛經》?我們了解為什麼了,我們再去學,或者我們再去做這件事,那個心境是不一樣的。就像大家都在說,老法師很注重一條龍,我們來做一條龍吧。那同修也是熱心。有時候我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老法師這麼強調一條龍?有時候這麼一問,他也答不上來。就是大家沒有去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學這個,好像都是被推著走的。其實學習最重要的主動、好學,絕不是靠別人可以推的。

  而剛剛鄧同學分享說,安排《金剛經》的修學,一定有著目前我們體會不到的好處。這個就是變成我們先聽佛陀的話吧,我們雖然不一定能體會到它的重要,那先聽話;或者還沒體會到老法師的用意,那我們先聽話。有些人是做以前就明白重要性在哪,有些人是做著做著他慢慢明白了。而我們去聽老人家好像是兩年前有一個專題:「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因為他不善聽、不善思惟,甚至他一聽什麼他就著什麼,這個就是沒有般若的精神。他一聽什麼他就著了,他內心裡面有這些分別執著。所以《金剛經》說,若說我有說法者,即是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意。就變成比方說,他覺得《無量壽經》很重要,他就執著所有的人都要念《無量壽經》,沒念《無量壽經》的都不能往生。你看老人家又沒這麼講,他就加自己的意思進去了,我執、我見就加進去了。人家本來念《阿彌陀經》、念佛念得很好的,他這麼一講,人家就很害怕了,不念《無量壽經》不能往生。他也沒有去觀人家的機,就是以自己覺得對的,一定要去強迫別人都要照這樣子做。所以就變成說,一個教學者,假如執著一定要怎樣才對,他沒有因材施教的一個態度的時候,那可能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他那種要求控制的習氣就隨著這個教學在增長,自己不自知。

  所以《金剛經》它就是能讓我們警覺,在一切境界當中,要不取於相,要不產生執著點,不然他一執就成病了。我們看到太多這一路走過來,他只要一出現執著點,他就會偏掉,所謂一執成病,就偏頗、就生病了。比方《大學》說的:「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所以只要我們的內心裡面愛緣慈悲起作用,有愛憎的心,我們看人就不清楚了。喜歡的人,看不到他的問題點,護念不了他;討厭的人,看不到他的優點,就不能去用對方的長處,可能就會排斥他,那有可能他是人才,他是可以發揮的。所以對人不能有執著,對事也不能有執著。自己有點經驗,可能那個慢心會起來,那就麻煩。或者是在做事當中有得失心,想表現,握權,不敢授權。因為這些心理狀況都只有自己知道,不學時時去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沒有過去心,因為過去的事情造成對當前未來事情的擔憂、恐懼,這個還是過去心不可得,還是生煩惱了。

  所以《金剛經》其實對我們教學的人,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正念,是不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就是跟這個精神相應的正念,是非常關鍵的。只要心一偏,鐵定我們做的事就可能會有偏頗,就會造業。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就是真心。我們只要不用真心用妄心,那很難避免造業。

  所以剛剛鄧同學她在分享到三個點,第一個是世尊的善教這個部分。她體會到佛跟我們的生活好像差不多,吃飯、睡覺,可是他用心不同。世尊用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他功德無量無邊;我們念念假如起了煩惱心,那可能就很難避免造業。而世尊是徹底覺悟的人,他也是以他的身教去感化身邊的人,他沒有去期待身邊的弟子一定要趕快看明白他的用心,因為佛沒有起心動念。事實上老人家講經一直強調說,要放下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其實我們一著急了,就會有要求、有控制了。所以變成我們教學的人,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心隨時要用對。心用對了,我們所教學的對象是依報,依報一定隨著我們正報轉。

  還有講到佛是沒有這種要求的心,沒有希求執著身邊的弟子有沒有受教,而是耐心等待身邊的弟子自己去體會。這一段也提醒到,一個教學者的耐心非常重要。就像我們漢字的「教」,左邊兩個「×」、一個孩子,它展現是身教的重要,右邊一隻手拿著樹枝,那是耳提面命,就是不厭其煩提醒。就像佛他已經是第八千次來到我們娑婆界,最後一次還是四十九年講經,這麼有耐心。所以我們往後從事教學工作,那佛這個示現就讓我們感動。當時候聽到《梵網菩薩戒經》裡面,知道佛是第八千次來,自己也是很慚愧,佛都已經來了那麼多次了,自己也不聽話。現在佛也滅度了,都到末法時期,自己還是在煩惱當中打轉。最後一次第八千次佛還講了四十九年,自己還是沒聽,現在過了三千年了,還在輪轉。自己就覺得,那我去帶這些小朋友,我才講二次、三次,有什麼資格去批評他或者去沒耐性?因為我也是非常非常不合格的學生。所以等於自己已經是不合格的學生,自己就沒有資格去要求自己帶的這些小朋友要怎樣怎樣。因為畢竟就像《大學》說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自己真正是佛陀的好學生,我自然能夠在身教跟言教當中,很自然的去護念到這些小朋友。

  而且佛的這個示現也提醒到我們,教學重要的是悟性的啟發。可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非常大,因為喪失民族自信心,我們現在教學的方式不像古代這樣讀經,然後還有老師生活當中指點落實,還有宣說經典。因為這個讀經的方法,也是跟金剛般若的精神相應,他是透過讀經讓他不要產生其他的妄念。他假如不讀經,他又去聽一些情歌,或者是看一些廣告,甚至是電視節目,也會去揶揄別人的那些台詞,他都把它背起來了,那他就染污得很早。那假如他都一直是讀這些經典,全部是這些經典的磁場在薰陶,那啟發的這種善根消的業障可不少。所以讀經的方法是契合了般若無知,讓他不要去打其他的妄想。等到讀了好一段時間,心定到一定程度了,再給他開解,他很容易就理解。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一開講經典,他很容易就領悟了。所以這個教學是暗合金剛般若的精神。

  而我們現在變成民族自信心不足了,教學方法也都比較偏向工業革命以後的教學制度了。國民小學它主要重的是知識跟技能的教學,而這個知識他都是比較偏向於灌輸,緊接著又是考試。所以灌輸久了之後,他會變得被動,不會主動學習。所以不斷灌輸,很有可能會把人的悟門給堵住了。所以我們冷靜去觀察,那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讀到大學,我們去看大學生的眼神,有時候都是比較迷茫的,因為他一直在考試、一直在灌灌,他就不善於去領悟了。

  所以我們現在感覺一般的大學生,因為今天剛好有一位同仁,他教古琴的,他現在也在帶幾個年輕人,就覺得他們好像很難去領悟事情,好像都要有一個模式讓他操作。那不都像機器一樣嗎?這個就像生產線上,工業革命生產線,給他幾個配件,咚咚出來就是產品,要不就變次品,沒有通過這些步驟的就是次品。所以很多學子他考試考得不怎麼樣,那這個就不是讀書的材料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天分,都是老師去開發的。但是就是變成一個以考試為標準了,每個人的天分有時候就容易被忽略掉了,甚至他的信心都被扼殺掉了。

  那這一位同仁他那個感受就是,他們現在都很沒有悟性,都是那種灌輸式的吸收的慣性。那成德也就問他了:「那你自己的慣性是什麼?」我們也是這樣慣性過來的,假如我們自己都轉不過我們的慣性,我們怎麼可能去幫助他們把這個知識性學習的慣性去掉?「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以我們一從事教學,我們就容易只看到學生的問題,就向外了。然後又很執著他有問題,我們就很難把注意力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來了。所以不著相真的是不容易。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假如我們常自見己過,是因為我自己都還是知識性的慣性,那我還有什麼資格要求他?我先把我這個轉過來,他自然就能轉。因為知識性的學習不會很法喜的,甚至於是愈學愈痛苦的。只要我們是隨順性德的,真的做出來,人家都很歡喜來跟隨、來效法的。所以聊到這些實際的情況,我們就更突顯金剛般若,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在我們教學的境緣當中非常重要。

  鄧同學也是提到天心他是很有耐性,同樣的佛陀也好,還有我們師父上人也好,他教學一輩子,也都是等著我們能夠真正去體會到佛菩薩的苦心,體會到他老人家一生教學的用心。而須菩提他善學,而且須菩提懂得配合釋迦牟尼佛的教學,他懂得去體會善知識的表法。而且我們知道,一佛出世,千佛擁戴。為什麼要千佛來擁戴?因為要有配角,才能把這個戲演圓滿。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師志為己志?這樣我們才能配合老法師這麼一大事因緣的教化。尤其更顯重要的,老人家現在講經少了,一般眾生著相,老和尚有講新的,大家說有新出來了,趕快去聽;一沒有講,其實可能就比較沒有聽了,甚至是沒有去聽了就看得很雜了。而大家沒有冷靜觀察,老人家講了六十年,他講圓滿了。他不講也是圓滿,我們不能著相,為什麼?因為他透過他不講,看有沒有學生能站出來承擔。因為他老人家講,有可能就有學生執著,反正都有老和尚在講。那學生看執著了,他就要表演一個讓學生能夠去冷靜思考,去懂得勇於站出來承擔。所以老人家講跟不講都是在啟發學生,問題是我們學生懂不懂得去體會。

  就像佛陀滅度了,我們感情豐富的人就會覺得好傷心,佛陀怎麼離我們而去?事實上他著相了,釋迦牟尼佛在這幾千年來示現了好多,哪有離開我們?隋唐,隋朝智者大師就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都在我們身邊,他是法界身,無處不在。所以他的滅度也是在教化我們,也是在破我們的執著。所以佛一圓寂,阿難尊者就開悟了。所以變成我們要善體善知識的用心,進而很好的去配合。

  但是也要冷靜,現在老人家一說一條龍重要,很多人他沒有去體會到老人家這個做一條龍的深意,自己就很好名利,就站出來,老人家說一條龍重要,他就帶頭要做了。可是他平常也不深入老人家經教,再來,做人做事也沒照著老人家講的去做。所以這個大眾也不能激動,他強調老人家的理念,就拼命跟著他衝,都還是要冷靜判斷,因為李炳南老師說「好(ㄏㄠˇ)人好(ㄏㄠˋ)事」。真有能力的人,他戰戰兢兢,他都自己覺得自己不足;往往是那個很好名的人,他都衝得最快。所以還得要冷靜觀察,孔子說是聽其言觀其行。尤其在重大的因緣,都要很冷靜的去度德量力、審勢擇人。用人是成敗的關鍵,用對了,這個事可能大勢已定;用錯了幹部,很可能不只影響一個部門,甚至是影響整個團隊了。

  所以我們等於是透過《金剛經》,世尊、須菩提,還有弟子們的表演,也是在讓我們能夠在當前的因緣去領悟、去善學,然後去把它落實。就像鄧同學剛剛分享到,她在節選的時候,有一個部分是「誰是善財童子?」這個善學的態度和心境要常常提起,周圍的人事環境在教給自己一些什麼?但是覺得這些思考又不能憑空,或隨順煩惱習氣去思考,而是要對照經教去反省和思考。這個領會也是很關鍵,不能自己空的去思惟、去感受,要有經教的基礎,這樣就能夠明辨是非善惡。雖然自己現在還不能做到,但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期許,也確實是「縱去遠,以漸躋」。

  而事實上我們所看到佛的表演或者佛所教,我們之所以不能當下做到,很可能不是因為外在的這個因緣、事情,而是我們的念頭,因為我們的念頭產生了一個「我做不到,我很難」,或者是「師父是何許人也,我怎麼可能跟他一樣?」所以冉求跟孔子的對話,也是在提醒我們後世的學人,他自己畫地自限,他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就馬上點他的念頭:力不足是中道而廢,你現在是自己畫地自限。所以真的是境界沒有問題,問題在我們自己的念頭,我們一聽經教,只想著怎麼做到,我們不去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做不到。

  最後鄧同學還分享到「十念法」,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聽經還是很重要,她聽了老人家對十念法的一個開解,她就更歡喜去做。假如只是知道這個方法,而不了解它的原理原則,有時候做起來還是心裡會起疑,所以聽經還是非常重要。她聽到老人家說的,十聲佛號裡面保持著一個雜念都沒有,這個很容易做到。其實我們看到這個很容易做到,也提醒我們的教學,「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我們也從老人家他在教學,看到他的善巧方便在哪。有時候一個教學的人,沒有考慮到眾生的程度,馬上不能念到一心不亂都不能往生的。其實我們講這個話的時候,我們自己都還沒念到,就拿著這個話在講給大眾聽,其實我們自身的心態都已經偏掉了。但是老人家是柔軟的用一些方法,讓大家慢慢慢慢有信心,他就更願意念了。所以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這都是老人家的善巧方便。尤其是設身處地,這個設身處地對一個教學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感受到現在的人很忙,假如給他要求的太高,他一聽他心裡就打怵了,他覺得做不到;一說十念法,念十聲就好,這個我做得到。一天九次貫穿其中,也是暗合不間斷、不夾雜的精神。這個就像夏蓮居老居士慈悲,他編了《淨修捷要》,也都是觀察現在的人太忙了,他把五經一論的精華就貫在三十二拜當中了。

  我們也感謝鄧同學剛剛的分享,也給成德很大的一個啟示,好,謝謝。

  我們接著第二個部分。

  陳老師:法師,不好意思。

  成德法師:陳老師好。

  陳老師:不好意思,院長、法師好,學生剛剛聽到法師您的開示。

  成德法師:不敢當。

  陳老師:學生突然想到了幾個自己在教學上遇到的一個環境,想供養一下大家,可以嗎?

  成德法師:太好了,謝謝陳老師,請說。

  陳老師:謝謝,謝謝。學生就想到自己待過了好些學校,就發現不同的校長的一個風格,他的做事風格不同,整個校風就不同。學生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位校長,我們新到任的老師到了,校長就是會要求我們先到學校,還沒開學之前就先到學校報到,就跟我們座談。但是可以感受到校長的親和力,然後他都知道我們都是年輕人,住得又比較遠,我印象很深刻,他就跟我們講說:「你們住離學校都遠,開車要小心點,如果遲到了,你就不要趕,要慢慢開,安全為重要。」當時候我對於這個校長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我覺得說這個校長實在很善體人意。到任之後他就常常坐在我前面,因為我前面是一位專任老師,專任老師他有時候就課也比較多,導師課是比較少的。他就會坐在我面前,然後就問說:「姑娘,來這邊還適應嗎?」我就說:「校長,您這個親切可愛,怎麼會不適應?」然後校長就跟我回了一句說:「校長沒什麼,都是要靠你們老師的幫忙,學校才會變好。」我就發現這所學校同事的感情非常的好,大家我們中餐的時候,會在自己的辦公室煮飯,很簡單的就是煮稀飯。因為我們有吃素的同事,有住附近的同事,附近的同事就先在前一天晚上就幫我們煮了一大鍋米飯過來。等我們到中午的時候,誰十一點鐘第四節課沒課的就跑去菜市場買菜了,還會碰到校長,然後就會跟校長說:「校長,待會我們煮稀飯,過來一起吃。」同事的感情跟校長的感情都很好,就整個校園是非常和諧的。每次要開運動會的時候,不會說這個是哪個訓導處的、舞蹈室的、教務處的,不會,大概就是誰哪個,譬如說這個是所有學生事務的部分都是歸訓導處,我們的導師,我們當老師也是都歸訓導處的,我們的上司是訓導主任,我們體育老師要去畫線的時候,他就呼一聲:「誰有空?」大家有空大家就跑下去畫線。大家都非常的開心,所以很多事就很快樂的環境之下就把它完成。

  包括晚自修,因為那時候學校還是會,整個教育的風氣也會著重在,就是要聯考,那時候也會特別晚上會有晚自習,我們也都協助幫忙,大家也都沒有什麼怨言。一群年輕的就都互相下完課就到附近去吃飯,然後就緊接著協助孩子晚自習,包括課業上、心理上都給他們做了輔導。那些年紀大的老師,我們年輕的我們也不會跟他計較,都覺得說他們比較辛苦,年紀也比較大,大概就是我們能夠承擔的我們就年輕人承擔。他們年紀大的老師、前輩們,他們有他們自己,就是說他們做的特別強項,他們也會給我們年輕人就拿去做,就是這樣。我印象很深刻,我們每年教師也要國語文比賽,當時候有一個前輩他的書法寫得相當好,每次我們都說誰要參加哪一個哪一個,他說:「書法就我去了」,就這樣子,他就很主動。就是大家都不會去說這個工作就要丟給你,不會有這樣,你會看到整個學校是一個互助合作的風格,所以感情都很好。到現在學生離開那所學校已經二十多年了,我們跟那邊的同事都還往來著,每次三不五時也都會聚餐、聊天。

  後來學生就調到另外一所學校,比較近,我那個校長就非常的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而且會站在校門口等人,等老師幾點進到校門裡邊,結果私底下其實大家對這個校長的印象就很不好。說真的,教育是一個良心事業,大家就是說在那個工作環境下,我就覺得說學校裡邊老師的那種向心力就不夠,就比較冷冰的,跟我之前的另外一所學校就差距非常的多。後來包括那位校長調校之後,就到另外一所學校,有一天突然在馬路上暈倒,就過世了。我發現學校的同事,原來的,就是說他才剛離開沒多久,好像也沒有幾位同事去看他。之前我第一位的那位校長,當他要調校的時候,大家是都非常的捨不得。因為校長在台灣有固定就八年要調動,大家都會很捨不得。

  所以我就看到了這樣校長的不同風格,所帶領出來的整個學校的校風就不一樣。就是後來的那所學校做什麼事情,大家各主管就非常的掌權,都以自己他的那個單位為重,彼此都很不協調,整個學校的校風感覺也都比較冰冷,比較功利、比較冰冷這樣的一個情形。這是我在看到不同校長風格,所帶領出來的整個一個學校環境是不太一樣。學生也從中用在學生身上也一樣,不同的老師帶出來的孩子的那個班級,完全風格也不太一樣。

  剛剛德師父講到說,佛陀耐心等待弟子體會,學生從有兩件帶孩子的過程當中,印象是很深刻的。我有一位孩子就是考試的時候,考英文單字的時候作弊,那是小考。那個孩子平常是非常靜,很乖巧的。我發現他作弊之後,我也沒有當場把他作弊的情形揭發。我覺得當場揭發學生的一個錯誤,對於那個要開發孩子的明德之心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我只需要輕輕給他讓他知道說,這樣不好,所以我就走到他旁邊站了一下。然後他也知道老師知道他作弊了,隔天寫聯絡簿的時候,他就在上邊寫到說:「老師,謝謝妳,我昨天英文作弊了,但是老師都沒有當場揭發我。」我發現這樣子給孩子機會,孩子之後就不會再犯了。

  另外一個很深刻的例子,是我另外一個女學生,性情很強烈,常常也會跟任課老師起衝突。後來她有一次就跟體育老師起衝突。之前我在處理學生的問題的時候,我剛開始還藉助會跟家長聯絡,後來發現家長因為他們也愛子心切,不是說他們不教導孩子,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方法。結果我剛開始的時候跟家長聯絡,我發現反效果。所以後來我就也不跟家長聯絡了,因為他們常常有時候把事情會都給處理搞壞了。所以我到後來也就學得這個經驗,我都自己處理。就在她三年級的時候,跟一位體育老師起衝突,就被送到訓導處。我就去,就是剛好在第四節課的時間,我就跟孩子聊了一整節課,陪她散步。然後我就跟她說:「某某某,老師要跟妳道歉。」她說:「老師,是我的錯,妳幹嘛跟我道歉?」我說:「是,老師教妳這麼久,都沒有辦法讓妳愈來脾氣能夠穩定下來,是老師教學無方。」孩子就跟我講說,「老師,不是妳的錯,是我自己的錯,我自己沒有修正好」。後來她就跟我講說:「我媽媽也有錯。」我說:「怎麼媽媽也有錯了?」她說:「每次我怎麼樣,她就大吼大叫的。」所以孩子就是也去學得了這樣子。

  所以從這一些教學的過程當中碰到不同樣孩子的一個性情,後來學生的一個心大概就是說,孩子的情形,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協助他?所以我一般發現到,就是說不是一個強壓式是可以改善一個人的、是沒辦法的,必須還是需要從他內心的一個啟發,才能夠讓他真正的去體悟到去改過。有些孩子他是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包括我剛剛提到的那個例子裡邊,那個學生後來畢業之後回來跟我講說,「老師,我那時候都不知道我這樣子人際關係會不好」。我當時候嚇了一大跳,她不知道,我們大人都會以為這樣子的待人處事一定人際關係會不好的。所以我就發現到,師父上人一直在跟我們講到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真的就是如此,有時候我們認為可能,應該是這個道理你會懂的!真的是我後來發覺孩子還真的是不明白,所以之後我有時候一些事情再跟學生做應對的時候,就會更注意到孩子心裡邊的一個想法。

  然後就讓我想到好久以前讀到的一則故事。有一位老和尚知道他寺裡邊的小沙彌常常半夜溜出去玩,後來老和尚就左思右想,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這個老和尚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我覺得實在是很有智慧。他後來觀察到這個小沙彌都在晚上十二點鐘回來,而且都從哪邊的牆跳下來,他都有觀察好了,然後他就蹲在那邊。小沙彌一跳,「咚」,今天這個怎麼是軟的?才知道是老和尚。從此之後小沙彌再也不出去了。都沒有任何的處罰,就是這樣子。

  所以學生一直覺得就是說,唯有透過開發人性的這種本善、這種良善,這種剛剛法師提到的,醒公所提到要先開發明德之性,才有辦法去親民。學生真的也是從這些教學的案例裡邊去觀察,真的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真的是孩子,發現你強壓的去處罰他,反而得不到效果,而且會跟老師產生衝突;你好好的去跟他講,但是你也不是縱容他,他是很清楚你凶的語言是怎麼樣子的。我一個學生就有一次家長說:「陳老師很凶。」他說:「沒有,我哪有說陳老師很凶?我是說我們老師很嚴,但不凶,很嚴格,但是不凶。」我說:「謝謝你,對我,你真是我的知音。」我那時候就跟那個學生這樣子講,是那個家長跟我反饋的時候,就是這樣。

  這大概就是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碰到了這麼多的學生,大概算一算,那天靜靜回想,接觸的家長大概有一千多對,再乘以二,大概兩千人應該是有,然後學生接觸了也一些。從他們我也學到很多,真的是古人的智慧不可缺失,真是教學相長,不斷的教,不斷的自己的犯錯當中再去學習,再漸漸去找到一個對學生有幫助的方式。這個是學生教學上的一個淺薄的體悟,供養大家。感恩院長、法師、老師、各位同學,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陳老師的分享。我們也從剛剛的分享,就是其實經典也就在我們當下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當中。就好像說,老和尚講經的時候都說,在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說道:「因果在哪裡?就在當下。」同樣的,《論語》在哪裡?甚至於是《金剛經》在哪裡?就在當下。假如我們對一個學生,他曾經犯錯,落的印象太深,我們在跟他相處的時候,就很難不因為這個印象產生一些心態上的一種副作用在了。所以應無所住,真的是隨時在境界當中都得要觀照得到。

  所以善於去體悟的,那真的,《論語》,不管是大乘經典還是四書五經,都在當下。就像剛剛陳老師提到,她教學過程遇到的兩個校長,所形成的不同的校風,那這個就證明人存政舉,君子之德風,這些就讓我們印證這些經典確實是很有道理。就像「學而第一」當中:「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每個字背後都是心境,「敬」,恭敬,「敬事」,對所負責的事恭敬,當然也是恭敬一切的人,「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而這個敬體現在對每個人的尊重,而不是要求,而不是應該的,那整個氛圍當然就不一樣了。而且這個信很重要,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得讓人家相信,讓底下的老師、學生相信;再來,我們所傳遞的是一種信任的氛圍、授權的氛圍,這樣就把底下的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假如是懷疑,甚至指責太多了,那大家多做多錯,不做吧,他自己做吧,這整個情況就不一樣了。

  所以老法師在「德行言語應當學」當中提到:「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這個命令當中可能這種恭敬就不夠了,「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在這個商量當中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集思廣益。而且在分配工作當中,能夠先去理解對方實際的狀況。這麼一被體恤了,下屬的幹勁十足;假如沒有被體恤,慢慢可能他的內心就有壓抑的感覺了。所以很重要的,教學者要能感受到學生心理的狀況,才能產生一種交心,才能讓學子有心靈的觸動,這個一觸動就變成他的動力了。師者如此,當父母的也是一樣,一定要能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這個是《禮記.學記》當中講的。所以君親師應該都是要能理解他的心,才好去幫他、護念他、成就他,甚至於很好的去讓他發揮能利益大眾的公事、佛事。

  這個是剛剛提到,《論語》當中講「敬事而信」,這個信字很關鍵,就像《論語》說的:「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再來,「節用而愛人」,節用,當然自己都想著人民,他就不會去放縱自己的欲望,因為一放縱欲望,整個負擔都在人民身上了。節用,當然這個是體恤老百姓的生活,同樣的也是體恤到下屬他的實際情況,就是時時都是柔軟,能夠去體恤到民心,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我們看到這個使民以時,統統是體恤人民的一種心境。

  所以整個《論語》,或者是四書五經,其實都在我們當前的生活當中,不管它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其實對於我們善於學習的人,都會有很大的收穫。甚至於是反面的收穫有時候不亞於正面的,為什麼?因為反面的很深刻,甚至於會讓我們很痛苦,可是我們轉個念頭,說那我以後當老師,我以後當主管,我以後在上位,我絕不犯這樣的錯,這個收穫就大了,它讓我們的受益是終身受益。所以佛門說煩惱即菩提,危機即轉機,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念會不會轉;我們那一念不轉過來,自己就被境界給卡死了,我們的願就很難繼續去完成它了。所以其實都不干境界的問題,是我們那個念頭,我們產生自己的分別執著,自己給自己給卡住了,這個不關別人的事情。

  剛剛又提到說學生作弊這件事情,其實就讓成德聯想到剛剛鄧同學分享,也有提到舜在雷澤,而了凡先生他很有智慧,我們從《了凡四訓》就感覺,了凡先生在開解道理特別透徹,甚至非常細膩。比方他提到「敬重尊長」,他開解:「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你看他考慮的面非常全面。而他在引用大舜的這個例子,這個是與人為善的例子裡面,舜王他表演得很好,而了凡先生是舜王的知己,他神交古人,把舜王的意境開出來了,「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所以了凡先生看懂了舜王的良工苦心。就像我們現在來學習金剛般若,我們也要看懂釋迦牟尼佛他著衣持缽,那些用心在哪。我們一看懂了,我們就神交古人、神交佛陀。甚至於更重要的我們要看懂老法師在做什麼,因為老人家是把佛法用在佛滅度三千多年之後的社會環境,就跟我們是同一個社會環境,我們善於觀察,才知道怎麼本土化、現代化,怎麼用在處事待人接物。

  而了凡先生看懂了大舜,他把他用在末法時期,我們現在就是在末法。所以「吾輩處末世」,我們處在末法時期,「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接著說道:「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我們現在冷靜看看,現在很多國家法律愈來愈複雜,可是社會犯罪率沒有減少,用法律解決問題已經是枝末了。所以《了凡四訓》講的從心上改、從理上改、從事上改,「上事而兼行下功,未為失策;執下而昧上」,就「拙矣」了。所以也是了凡先生洞察末法時期,所以他說「涵容而掩覆之」,讓人的慚愧心是自己生起來,不是要求出來的,其實慚愧心是不可能用要求要求出來的。而且他是「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且為豔稱而廣述之」,那就變成常常都是去稱讚,把他的善根能夠增長起來。所以師父上人也說,普賢行是讚歎,沒有批評、沒有毀謗。所以這個對於我們處在末世,這段開示確實值得我們去體會之外,怎麼去用在這個時代很關鍵。

  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我們最後請院長給我們指導。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非常感謝我們有這麼一個時段大家一起來分享、來學習。今天很重要的就是《金剛經》,我們很感謝鄧同學她的分享,很深刻的一個分享。我們知道師父上人他是很希望我們能夠複講,那時候在香港,老人家也教我們,複講怎麼複講?就是你要從師父講的要能夠去把它節錄。那時候老人家給了一個標準,我們聽了都有點害怕。他說,就是他老人家講兩個小時,大家要把它節錄成半個小時,這個難度相當的高了。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知道說,老人家是希望我們要能夠不要完全照著老人家講的來講,要能夠自己真正消化吸收,然後能夠節取它的重要的地方,這樣子才真正能夠受益。而且他說盡量用自己的白話講出來,而不是照著師父他的原話。當然老人家這樣子的話,他未必在講經的時候都常常這樣子講,那時候勝妙是跟開吉法師一起聽到老人家這樣子講。

  從這裡是想要證明說,現在鄧同學她這樣子做是正確的,也要有信心來做,不要覺得好像自己還沒有到這個程度。只要是落在我們身上的,那就是我們現在適合做的;如果還不到那個程度,也不會落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不發心,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發心來做?所以就是說還是要直下承當。鄧同學也很用心來做,用真誠心來做,所以不要懷疑。也是成德法師有很好的指導跟體恤,能夠了解到學生她的難處在哪裡、她的疑慮在哪裡,讓她能夠安心,也是只有這樣子才能夠做得好。所以我們很感謝成德法師,很多時候他都在強調怎麼樣能夠善學。

  善學講起來是容易,怎麼樣真正才能落實?這裡面當然就是竅訣很多,有很多稜角你要能夠掌握得到。所以我們就會發現從德師他的這些指導裡面,我們真的可以很多該注意的地方他都點出來了,所以我們也就能夠有方向可循,有具體的怎麼樣一步一步來達到。當然要做到還是需要時間,也是需要善加體會,但是一定是現在就要開始,我們不能夠把它放到以後。

  今天也是特別感謝陳老師,講到以前她在兩個不同學校,校長作風對全校的校風起到很關鍵全面的影響。這個真的是非常的重要,因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在上位的人這是最關鍵的,上位的人他是怎麼樣來做法,影響它就是全面的。所以這個也是勝妙要來反省自己,真的是底下的人都是看上面的人怎麼做。同時當然也是高處不勝寒,在高位,自己的舉動有沒有看得很清楚,而且很重要是自己的政策,事情怎麼樣來處理的,這個是非常非常關鍵。在這個時候也不能用自己經驗不足做為藉口,還是自己要好好的真的用心來學習、來感受,怎麼樣來把漢學院導向什麼一個方向,這個當然任務是很重大,也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勝妙也是需要多跟成德法師,還有諸位老師,乃至於我們的學生、員工也都要來多請教,看怎麼樣來做能夠做得更好。

  從陳老師的分享裡面,我們知道有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就是說我們要去體恤學生他的背景、他的心境。重要的不在於說我們是不是當下把他糾正過來,你當下糾正過來,可能在這個行為上你可以馬上看到效果,但是可能他內心受到傷害了,影響到他一輩子。而且他即使改,那也不是真正的改,不是從他的慚愧心和他真心的來改。所以其實可能傷害的成分是很大的,而對他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能是很微小,甚至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還是很深重的。所以這是我們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必須要非常的謹慎小心的。

  這個根本當然是德師所講的,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我們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出榜樣。但是也沒有辦法等到我們自己都做得很好,然後才來帶別人,就是帶別人的當下,應該還是要從真正去了解這個學生,體會他的心境來下手,很重要還是不要急於求成。

  當然勝妙的體會還是會比較淺近,還是比較不到位。但是這個就非常的重要,我們現在都在這個崗位上,所以這個是要特別來用心,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看怎麼樣能夠來改進,因為就是處在這個環境,就是在這個當下,所以可以說是迫在眉睫。我們有兩位同學他們也即將成為人師,我們的楚學長跟鄭學長,相信這些對她們也會有所啟發,應該相信她們也會做得很好。

  所以相信人家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天聽到鄧同學、成德法師跟陳老師的分享,勝妙的感覺是超過讀十年書。自己讀書到現在,不說五十幾年,四十幾年也都超過了,其實還是今天的受用可以說超過之前所讀的書。讀書不一定真正能夠受用,還是在於用心不用心。所以是非常的感謝,勝妙就講到這裡,謝謝。

  成德法師:非常感謝院長的指導。院長都給我們做表率,特別的謙虛,而且也是非常苦口婆心。也期許我們即將要到預科班去從事教學的兩位學長,等於院長都是繫著妳們,還有妳們將要帶的這些預科班的同學。而院長也讓我們體會到教學相長,甚至於是在工作當中也是一種鍛鍊,解行的相應,教學相長。而院長也把他在老人家身邊學到、聽到最重要的這些教誨來護念我們。就像剛剛提到,老人家複講的指導,是兩個小時濃縮成半個小時,而且是自己領會消化了,然後再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複講出來。相信這個指導應該對我們同學們都是很安了我們的心,所以非常感謝院長。

  今天時間已經過了,就到這裡。感謝院長的指導,也感謝所有老師、同學們的參與、分享。謝謝,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