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20/5/24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1-0007

  成德法師:我們進入三個部分,首先第一個是學習《太上感應篇》心得或者是疑問,以至於是延伸開,諸位仁者這個禮拜不管你學哪些內容,你有所感悟或者是疑問,都能提出來,跟大家分享或者跟大家探討。首先有沒有哪一位仁者要參與這第一項?

  賀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吉祥,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賀同學妳好,請。

  賀同學:院長好、法師好,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法師,學生可不可以講一下自己這個星期修學方面的一個反省?

  成德法師:Of course,非常歡迎。

  賀同學:好,謝謝。上週五學生把自己的一個書法作業傳給了張老師,今天早晨有收到老師的一個回饋,其中就講到說,行書的那一張字,老師說可以再沉著一些,這句話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一個反省。其實基本上每一次給老師傳作業,老師對學生的提醒都是差不多的,之前是說節奏可以放得再慢一些,然後這一次是說可以再沉著一些。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自己到底節奏快在哪裡,老師就建議說讓學生去練習唐楷,就是這樣在寫楷書的時候,自然就會把心能夠沉下來、靜下來,所以這一方面學生也有在做。

  學生一開始每次看到老師這樣的回覆的時候,就會想說自己為什麼總是慢不下來、沉不下來呢?今天收到老師的訊息的時候,就恍然想起曾文正公在他的家書裡面,很多次都會問他的兒子曾紀澤說,看他最近腳步有沒有稍微穩重一些。然後給他的弟子李鴻章,送給他的兩個字是「深沉」,因為曾文正公以聖人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這樣的一個涵養來勉勵和提醒李鴻章。想到這些的時候,學生就意識到說,深沉這兩個字是需要用歲月去涵養,而且同時需要用不自欺的態度,在每一個當下去覺照和省察的,不是說好像發現自己不夠深沉,一夜之間就可以變得深沉,這樣的一種心態本身其實就是不夠深沉的。

  學生就聯想到,法師之前傳給我們的給義工的一個分享,其中就有講到「淨行品」,就是說在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哪怕是上廁所這樣的小事中,都應該有一種透過這些事情去發菩提心。學生就覺得很受啟發,就是說這種深沉這樣的一種氣質和涵養,其實它是從書法上表現出來,但是真正要去涵養,要去學到氣質變化方是有功,真的要有這樣的一種生命的氣質的話,真的是需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點滴上去涵養。

  所以學生就發現說,老師點出來是書法上的,但其實這種不夠沉著的這樣的一種個性是體現在很多很多方面的,不管是學習上可能會比較想要急於求成,或者是生活上很多的時候不夠穩重,或者是做事情的時候容易虎頭蛇尾,尤其是做一些可能並不是說特別特別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就不會說是考慮到自己的,更多的考慮到就是責任所在和需要所在,然後去把它做好,而更多的可能就是有的時候會去應付。凡此這些其實都是不夠深沉的表現,所以都應該在每一件事情上不斷的去覺照、去反觀。古人就是說其實一個人他的這種文章的境界和藝術的境界,其實就是一個人人品的境界。所以就覺得說其實修養這個東西,它是流露在一個人的舉手投足方方面面的,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是無法自欺的,所以就應該好好的去下功夫。也覺得院長、法師,還有老師們,還有同學們,其實在這方面都給學生做了很好的榜樣。所以就覺得自己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然後也懇請院長、法師、諸位老師、同學多多提醒和幫助。學生的匯報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的分享,也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賀同學也是很善於在每件事情當中去領悟、去反觀。所以我們說善思惟、善觀察、善用心,這個善字、這個觀字,對我們修學是滿關鍵的。善於去觀察的話,那就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而賀同學能夠感受到張老師很用心的在提醒她,提醒她這個節奏要慢,或者要沉著。而剛剛賀同學也反思到,不只是書法是要下這個功夫,應該是舉手投足其實都是流露自己心地的功夫、自己的涵養。所以這些是善於去體會老師給她的點撥、給她的教導,這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師父領進門,修行還要靠個人。

  雖然離得那麼遠,我們都感覺到,張老師對每個把作品呈給他的學生,都是這麼用心的來指導,所以我們要珍惜老師、珍惜善知識給我們的護念。這在福報當中是不容易修行的,我們能知福惜福、知緣惜緣,這是有福報的人,他可以把這個福報提升自己,進而又去造福他人,但是假如我們沒有去珍惜,那這個福報可能就會折損掉了。

  她剛剛藉由張老師的指導,她又去溫故知新,她就想到曾國藩先生寫給他孩子的書信,包含寫給學生的書信,其實都點到要穩重。所以古人留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說道:「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因為浮躁之氣不定下來,很多的法就沒有辦法入我們的心,很可能聽一聽就過去了,不一定放在心上,不一定能有所領悟。

  就像《聖學根之根》第一冊是《小兒語》,第一句就說:「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這個在古代算是小朋友就開始下這個功夫。但是因為我們這幾代人不是從胎教、不是從小開始的,但雖然不是從小開始,可是這個扎根的部分統統要能夠重視到才行,因為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學不躐等。就像大乘佛法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不能沒有基礎,因為沒有基礎就變成沒有根基的花、花瓶裡的花,很快就有可能凋謝掉了。所以師長老人家在「法音宣流」第十一集,因為剛好有人問到扎三根,扎根的問題,老人家說道:「我到現在還在扎根。」其實這個話真的是大慈大悲,希望每個人重視到根基,希望每個人,這一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一定要珍惜、要成就,一定要了脫生死。

  有這樣的領悟,理有頓悟,事要漸修。剛剛賀同學也說,這些涵養應該說是要經過歲月去積累、去下功夫,而且還要不自欺,她的領悟都很深刻。所以我們看《弟子規》當中,調伏浮躁之氣的經句非常多,比方「步從容,立端正」,「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都是在提醒,在行住坐臥、在一舉一動當中,都應該不能浮躁,要能安定、安穩。

  賀同學這個分享也讓我們體會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隨時都是要處在清淨、真心當中,不能夾雜這些浮躁、這些習氣。所以全修在性,這個就很重要。而且她又反觀到,這個浮躁它的根源在哪裡?可能來自於心態是不是有急於求成,是不是有虎頭蛇尾,遇到不是很喜歡的事情,是不是有應付在裡面。就是人的心不能安住當下、不能真誠對待,到底夾雜了什麼,這些能放下,那本覺本有,他就能提得起來了。所以善導大師教導到,「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等於是我們隨時都是觀照,我們是不是用的是真心。而這個真心就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只要放下了,真心就現了。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第二個主題提到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我們討論德才學識量,而德方面我們有提出來要學習《金剛經》的部分,也發了鄧同學給大家選的十集,也有院長給我們指導、審查過。在這個內容當中,其實就是讓我們能夠離分別執著,然後離了,我們的真心就能現前,然後來做一切事,那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所做一切都是功德。但是假如我們沒有把這個分別執著,沒有把這個應付、急於求成這些放下的話,不是清淨心,就不是功德了,做的是好事,也是輪迴的福報。所以這一生聞了正法,一定要出輪迴,不能是積輪迴的福報了,那還是輪迴邊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得都要練,觀到自己的分別執著,進而把它放下。所以《無量壽經》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喜歡不喜歡,這個就有分別執著在了。所以師父說不挑境界,也是修行的一關、一個必修科目。「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功德才能夠了脫生死。

  賀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提點當中,對自己能有這麼全面跟深入的反思,這是令成德覺得很感佩的地方,因為自己也還做不到這樣的態度。謝謝賀同學的分享,阿彌陀佛。

  賀同學:阿彌陀佛,感恩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有沒有下一位仁者要就這個主題再跟大家做分享的?

  劉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劉同學你好,請。

  劉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本來學生沒有準備在這一板塊來分享,但是剛才突然有想到一個點,就想說還是及時的分享出來。學生在上一週週一的時候的共修課,有聽了楚姐姐她分享的她之前的一些事情跟經歷。這些事情是學生直到上一次姐姐分享才知道,在知道的那個當下,對自己的一個衝擊就是覺得說,從內心裡面是很感佩姐姐這樣的一種心態跟她的做法。另外一方面就……

  成德法師:劉同學,是哪個心態跟做法呢?

  劉同學:楚姐姐她從小就是跟父母養家,然後跟兄弟之間的和睦。

  成德法師:是,了解。

  劉同學:楚姐姐講的她那次的分享,給學生的一個感受就是,因為其實楚姐姐從來了以後到現在,其實大家認識已經有快兩年的時間,但是在這樣長的一個時間裡面,其實沒有很多很深的去交流大家各自的一些心得經驗或者是一些事情,所以直到那一次才知道姐姐這樣的一個事蹟。對於學生的話,當下就能感受到,就是說禮敬諸佛。雖然說之前不知道姐姐有這樣的行為,就好像說她只是同學這樣,可能那個心就沒有提起來,但是在星期一聽到姐姐的分享以後,心裡瞬間這種恭敬心就立馬生了出來。所以也是感受到說,其實對身邊的一切人跟事,可能我們因為一些因緣什麼的,沒有特別多的交流,但其實對方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從這裡學生也是後來就想到在第一屆福州班的時候,法師您就說大家都是有來歷的人。後來昨天學生在跟另外一位家人在分享的時候,那位家人說,其實法師每一屆好像都有跟大家來講這一句。後來學生感受到的一點就是說,可能從法師的角度,一方面是禮敬諸佛這樣的一種很謙虛的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期許來學習的大家都能夠對自己有一種信心,同時也要珍惜自己身邊的這些同學,其實也是我們可以去親近跟學習的這樣的一個機會。

  後來就反觀到我們在漢學院,其實大家能夠來到漢學院,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緣,都肯定是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才有這個機會大家共聚在這裡。但是雖然可能人跟人之間的緣分是有區別的,但是能夠一起來到漢學院,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很難得的緣分,所以應該要好好的去知緣,然後進一步惜緣,惜緣就是好好的去能夠藉這個機會,大家共住共學的機會,去跟大家能夠更多的交流,然後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如果說可能覺得人跟人之間的緣分沒有那麼好的時候,就要進一步去造緣,就是盡可能的去關心、幫助同學,可能緣分到的時候大家就會有一個很好的交流跟學習,這是學生期許自己之後能夠在這方面更多的去向身邊的人學習。以上這是學生的一點心得,因為是臨時想到,沒有準備講稿,可能有點亂,不好意思,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劉同學的分享,他也是有感而發,我們也感謝他的供養,也讓我們更珍惜我們在英國漢學院的因緣。當然他後面也提到,能夠這樣如切如磋、這樣善友為依是非常好,縱使沒有到這樣的氛圍,應該都要自己去造緣,去幫助同學,這樣就能產生信任,慢慢就由自己帶動起這個風氣。所以這個態度非常可貴,這個就是不去期望,不去要求外在的人事環境,反而是由自己來帶頭。孟子有說道:「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一定要等到有文王這樣的人來帶頭他才跟隨,這是一般的情況;真正的豪傑之士,縱使前面沒有人帶領,他也會依照聖賢的教誨自己帶頭去做。所以師父在講請佛住世的時候,老人家都會強調,最重要是從我做起,要請自己,你請別人,別人不做自己就失望了,請別人也靠不住,都是自己帶頭。

  剛剛成德還問了一下劉同學,他是聽到楚同學哪一些部分?成德為什麼這麼問?因為我們一些畢業的同學們,他們不見得有參加六和敬共學,所以請劉同學再稍微說一下,這樣他們聽了就比較了解是什麼情況。因為我們也希望,透過我們的探討,也可以供養到所有畢業的這些同學們。因為老人家就是期望我們所有英國漢學院畢業的同學們,大家就是一個一體的弘法團隊,大家互相支援、互相護念、互相成就。

  他老人家幾十年在海外弘法,他都感嘆沒有同學,每一次回到台灣去拜見老師,都跟李炳南老師說:老師,你再多培養一些同學,我們在外面等於是都沒有人幫忙,是挺辛苦的。後來老人家遇到黃念祖老居士,可以想像他們相見,兩個人都是在海外弘揚《無量壽經》,那種見面的喜悅,真的都能感覺到一些。老人家晚年辦了英國漢學院、辦了和諧博士班,其實他老人家走過的路,他也希望我們能夠不要像他,只有自己這樣弘法真的辛苦,希望我們能有一個團隊,這樣依眾靠眾。

  剛剛劉同學還提到,其實每個來到漢學院的教職員工,甚至同學們都不容易的,沒有放下世間許許多多的追求,不可能來到英國漢學院的。所以蓮池大師說:「造業者百,而為善者一二;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堅久者一二;堅久者百,而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提心不退轉者一二」,但是到了這個情況的才是真道人。我們從這句話看到,每一個來的家人,他已經是有向道他才會來這裡,那已經是萬中三五人,所以當然都是有來歷的,才會放下世間這些追求。以上回應劉同學。

  成德在這裡也做一個回饋就是,您私底下沒跟成德說要分享哪個部分,你只要有領悟、有靈感,都可以隨時參與進來,不用罣礙。「我好像是跟成德法師說第三點」,沒有關係,就像劉同學,他第一點突然有感悟了,就可以提出來。謝謝劉同學的分享,阿彌陀佛。

  劉同學:阿彌陀佛,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好,我們進入第二個部分。當然,你假如第一個部分還有要分享的,都可以隨時再參與進來。還有沒有仁者、家人要分享這段時間的學習的?好,我們就進入第二個部分,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這個主題因為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我們漢學院的一個目標,所以事實上,當我們在積累自己的德才學識量,其實都是我們走這條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當然,也一直在跟同學們探討,我們整個走弘揚漢學這條路,我們應該怎麼來積累?之前有發給大家一個英國漢學院的培養目標,當然這個都還在探討,還在徵詢院長、老師們這些寶貴的意見。這裡面提到的,「培養承傳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才,能夠掌握漢字、文言文」。所以之前黃老師還特別提師長老人家都有交代要背五十篇文言文,可以讀懂文言文,背一百篇就能寫,所以這些部分變成都要靠我們自己去下功夫。所以師父說成就都要是主動好學,不能是靠別人來督促。

  「有能力讀懂、講解、翻譯、落實《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延續儒釋道三教的慧命」,那當然,「從自身做出好榜樣,知行合一,品學兼優,學以致用」。就像現在很多同學們在寫論文,也都能夠針對修齊治平、當前時代社會需要,來從經典當中給出一些好的理論方法。就像《無量壽經》說:「以諸法藥,救療三苦。」《涅槃經》說的:「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這都是學以致用,經世濟民。以講經教學不中斷,利益社會大眾。所以我們也希望透過能夠成立一個弘法組,我們所學的都能夠把它錄下來,去供養給大眾。這個到時候也希望諸位仁者都能積極來參與。

  「促進東西文化互融互建,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像賀同學,她最近在英文方面下的功夫很深,所以這個要隨喜她。她英文本來沒有在體制內學,為了弘揚漢學,她就開始補雅思,一直到現在都一直在下功夫。這個下功夫都是為了能夠去把漢學利益到西方社會,這個是用菩提心在學英文,這是很重要也很可貴的。

  「在學術界行菩薩道,與學術界和光同塵,以超過現在學術界的水平取得認同,並帶動學術界投入振興普世教育的使命。」其實這個普世教育,是本來中國幾千年來讀書人他都是幹這個的,他不是為了去拿個文憑、去拿個收入,他不是這個概念的。這些讀書人都變成了各個地方社會教育的核心人物,甚至於老百姓他有什麼家庭紛爭、人與人衝突,我們找張秀才評評理,都是去問他們,他們就給他們講這些倫理道德因果,大家心就平了,他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所以我們其實現在都不是創新,都是回歸,老祖宗他們本來都是對的,這一百多年,功利、享樂的價值觀,偏掉了,我們現在只是把它回歸回來。

  「終身貫徹『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修學理念,落實『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的開慧路線。」這個是跟大家一起先提供出來探討。而成德看到「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就非常有感觸了。在這裡成德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剛好看了《論語講記》下冊,「憲問第十四」,是一千一百一十四頁。因為這個書悟道法師送給我們不少,他印得也非常好。雪公太老師為什麼他九十歲還講《論語》?應該有很深的含義在,因為「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個也是我們走在弘法路上,老人家引了《佛藏經》這句話,對我們自度度他都是滿關鍵的。這個可以放在我們待會第三個題目的時候再來討論。

  成德是先就剛好學了這一段教誨,給大家做個報告。就是孔子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其實這個也是《中庸》說的三達德。「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接著師公講:「仁者不憂,我們比起孔子如何?而現今的人以為孔子不如他,三條都做到了,孔子不如他。做到仁就沒有憂愁,有憂愁就夠不上仁。」這些話對我們反思都很有幫助,我現在還有沒有憂愁?有憂愁就夠不上仁。其實憂愁都來自於四大煩惱常相隨,而四大煩惱都從我來的,我見、我愛、我慢、我痴,所以假如沒有我,他就沒有這些煩惱、沒有憂愁了。真正仁了,他又把自私自利放下的話,他就沒有這些煩惱憂愁了。所以有憂愁就夠不上仁,這話還是很有味道。

  接著說:「在社會上不但不妨害人,而且要對他有好處」,不但不妨害人,還要對他有好處。「你吃虧,對方就佔便宜,仁就立住了。」這個仁要從哪裡立起來?學吃虧,就不跟人家計較,甚至於是對對方仁至義盡。所以為什麼老和尚也一直在勸,學佛從哪裡開始?從學吃虧開始。這是「仁者不憂」的部分。

  「『知者不惑』,慧是聰明,智是有決斷,唐代『房謀杜斷』」,我們看師公學問非常淵博,真的是談古論今,把唐朝兩位最重要的功臣點出來了,「有決斷就是不惑,惑是迷亂,不惑就不迷亂」。我們讀完這一段反觀,我們現在遇到哪些人事,我們還會不知道怎麼辦,會比較迷惘,甚至於心裡不知道怎麼應對,會有點慌亂。這個我們要提醒,不能慌亂,馬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情況應該用哪些經教來正思惟?想清楚了,怎麼來決斷。

  第三,「勇者不懼,智仁勇三字都是大公無私,該生就生,該死就死」,這種氣概,說「仁者有智,仁者有勇,勇者不懼。有智則有勇,有勇不定有智,有智不一定有仁」,所以仁的境界算最高的了。

  接著我們看師公接下來的話。因為成德最近在自己吃飯的時候,都會聽師父上人講《太上感應篇》,有空就學習李師公《論語講記》。有一個最深刻的感覺,就是他們很慈悲,而且講每句話真的都是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和盤托出,手把手帶我們。真的感覺到了,對他們講的話,我們慢慢能生起如貧得寶,這太不容易了!而且這些都是他一生的修學甚至是閱歷才領悟到的,所以我們看他們的文字、聽他們的經教,真的要像他們的知己一樣。所以文天祥先生說:「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等於他那個心就跟這些古聖先賢完全沒有距離,這個時空突破了。我們現在看李炳老的教誨,我們也把這個時空突破了。甚至聽老法師講經,就好像他在我們面前一樣的一種歡喜、恭敬去領受。

  李炳老說:「這些吾都說過了,你們未能照辦,那如何成就、開悟?」所以這段話也是提醒,我們不能聽了,甚至於聽好多遍,我們不去照辦,這樣善知識會很遺憾的。那我們也不能糟蹋他們的教導。接著提醒,「聽不進去,就看不進去」。那等於是我們不聽善知識的教導、不照做,我們的境界很難提升。就像在《金剛經研習報告》當中,師長老人家提醒,我們不能玩弄佛法、消遣佛法。聽了不照做,這變成不恭敬善知識了。老人家也提醒,這樣的罪業那是要墮落,墮到阿鼻地獄。我們沒有聽、沒有照做,境界沒有提升,境界提升不了,這些經典、教誨也很難相應,因為心境不相應了,就看不進去了。所以「看書要看進去,在字裡行間看,別死在上頭」。所以大乘佛法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不能著在文字的表象上,要依義不依語,甚至要聽懂弦外之意。

  接著說「要揣摩環境」,因為萬法是因緣所生,當所有的因緣種種客觀的去了解,我們就學到人情世故、應對進退。接著師公又說,「所以吾要你們一定要背誦,書讀千遍,其義自現。背誦可以進入註解說不到的地處」。所以這裡強調悟性,你看註解,最後依賴註解,一有依賴,都不是向內心深處去求,那有可能走著走著,就不是走開悟的路了。所以這個菩提道上岔路很多,為什麼說一定要明師受戒?不然很多人很好學,但是他走的路不對了,佛教有六種佛教,傳統文化也有六種傳統文化。尤其我們能跟上老人家了,那是大福報,得要把他老人家的這個教法能夠領納。

  就像發給大家的一段老人家在二O一八年八月十六號,就是在蘭彼得校區我們英國漢學院開示的:「佛法求的是什麼?佛法求的真心,用真心,真心應付一切的事是真實智慧。」所以剛剛賀同學她就反觀,不能有應付在。接著師父說:「不需要去想我怎麼應付,自自然然的都出來了,沒有障礙。所以老師很重要,好老師,高明的老師,他把這些方法點給你,很容易接受、很有受用,你只要應用上,馬上就管用。什麼個原因?清淨心現前,以前那些妄想、分別、執著、計較得失,把心擾亂了,這個統統放下了,心平等了、心清淨了。」所以師長老人家為什麼鼓勵大家多讀經,讀三千遍、五千遍?就是透過這個方法專注讀經,慢慢妄想分別執著、計較得失就淡了,清淨心一現前,其義就自現了。「清淨的時候多,有念頭的時間少,功夫一直向上提升,妄想雜念愈來愈少,清淨心時間愈來愈長,這功夫得力了。無論學什麼東西都快,因為你有智慧,一聽、一看就明瞭。不能去想,一想,想歪了,你的路就走岔了。為什麼?真實智慧是你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禪宗有一句話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何期自性是本自具足,我們是開發自性的智慧德能。

  師長接著說:「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雜念太多,妄想太多。你只要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心地清淨,什麼問題來問你都能解答。」其實這段話我們聽懂了,那就知道我們用功處是放下雜念、妄想。老子說:「為道日損。」這個重點就抓到了,我們就不會走到學術的路上去,就是說學術的佛教,就變成求知欲那個方向去了。老人家現身說法,而具體我們要真正把雜念、妄想放下,恢復心地清淨,最重要的要常常念佛,不要再起這些雜念、妄想,所以這是「六字統攝萬法」。所有的道理都是教我們不分別不執著,那真正怎麼不分別不執著?多念這句佛號,少起念頭,那就能夠達到心地愈來愈清淨了。「我這幾十年靠的是這個,我沒有去研究,沒有去搞這個東西。跟很多國家領導人在一起聊天,問我的問題都能解答,不是書上學的,自性裡頭本有智慧,只要你不打妄想,不搞分別執著,慢慢它就現前。」

  接著老人家說:「古人有一句話說,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平氣和。」這是提醒我們隨時要保持心平氣和,講話才不會講錯,思惟才不會錯,其實都是保住真心,不管念頭,不管言行應對,就在道中。「要發慈悲心,幫助你生智慧。慈悲心是什麼?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無條件的,歡歡喜喜幫助別人,要走正路,不能走邪路。」那等於是發慈悲心,就像我們剛剛分享的,仁者不憂,都是要給對方有好處,自己吃虧,對方就佔便宜,我們這個仁、這個慈悲心就立起來了。

  接著師父還講:「你要問真正高人,你問他佛在哪裡?他告訴你,佛在你心裡,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所以老人家的教誨都是幫助我們恢復我們的真心,像背誦,書讀千遍,這個都是讓我們修清淨心。就像老人家說,我們從小,古代從小教的這個方法,就是讓他讀這些四書五經,他就不會去打妄想;不讓他讀這些,他也去記一大堆的廣告詞。講到這裡都講到自己的痛處,我們小時候就沒有那麼幸運,也是背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很早就被媒體染著很多殺盜淫妄的東西。所以很多漢學院的同學們比成德福報大多了,他們也是從小有父母、老師的護念,這個緣就比較殊勝。

  成德因為剛剛在跟大家分享行菩薩道最後是提到了,我們能夠是貫徹「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修學理念,落實「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的開慧,是開智慧的路線。為什麼聯想到這個《論語講記》的這一句智仁勇上來?因為曾經有一位特別強調他是李炳南老師的傳人,那他在對外的課程裡面,對著老法師的學生說道:「書讀千遍,其義不會現。」因為底下的學生都是長期聽老法師講經的,他這麼一講,很多人就很震驚。有一些對老法師經教比較接觸少的人,他受影響,後來課程結束,見到我們,人家某某老師說,書讀千遍,其義不會現。所以為什麼說還是要先跟著一個明師受戒,不然現在每個人都照他的說法,還打著李炳南老師的旗號,但講的跟他老人家不一樣。所以成德看到這裡很感觸,因為我們這些學生也都覺得,那都是跟李老師學的,應該跟我們都一樣。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情況去跟老人家請示匯報,說某某老師說,書讀千遍,其義不會現。老人家當時候就嚴肅的說:「他連李老師的皮毛都沒有學到。」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現象,這些老師他們的學識也非常的淵博。所以為什麼跟大家要提到,我們走弘法的路,老人家有哪些教誨,甚至哪些示範跟弘法有關的?其中老人家最常講的,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老人家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所以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這一位老師他已經不是照自己老師教的了。《四十二章經》又特別提醒:「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還講了兩遍。稍微念頭一偏,不是述而不作,很可能就誤了自己,也誤了信任我們的人。

  所以現在就怕有了學問,或者有了一些名氣,有了一些經驗,就以自己的這些經驗來說話,就有可能會偏掉了。所以為什麼跟大家往後要深入《金剛經》?《金剛經》就是教導我們要離相,要不取於相,不然一有執著就落到妄心去了,就可能摻雜分別執著,誤了自己,又誤了他人。

  最後我們看李炳老這幾句話,他老人家說:「吾九十多歲了,眾苦磨礪而有今日。吾所說話是苦中得,可惜大家都不聽,非得要有現象才信。」這個話是語重心長,真聽老人言,少走好多彎路。而且師公他也都是從很多境界鍛鍊出來的。那這一句「可惜大家都不聽」,其實老人家在台中三十八年,教化都沒有中斷,這樣的無私無我、盡心盡力,假如我們再不聽,真的就折損了大因緣、大福報了。

  而這裡也是提醒,不要有現象才信。這個不知道成德的理解對不對,成德是聯想到黃念祖老居士說,要善根發動,謹防業力發動。這個有現象可能就是有一些業報現前,自己才產生警覺。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看到一些果相現前,真的業太重了,真的不能小看業力,可是業力發動的時候,有時候不見得能做主,不見得能夠扭轉。所以《無量壽經》提醒我們「如貧得寶」,這些祖師的教導都很不容易積累下來的,我們能如貧得寶,就能「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接下來最後一句,師公講:「《論語》一句,受用無盡。」這個真的是,經是佛母,經典是很尊貴的。《了凡四訓》講:「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慧眼要開,都得靠這些經教。所以我們能以這麼恭敬的心來看經典,來看師父還有祖師們的教導,那就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

  這是跟大家交流的第二點,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第三,我們藉由佛陀還有師父上人他們的教誨,或者他們的示範,我們得到什麼啟示?這個部分我們請楊同學,她最近都用功在看《九十年譜》,這等於是老人家一生弘法的記錄,也是我們走這條路很重要的教戰手冊,我們依教奉行,少走很多彎路。我們有請楊同學。

  楊同學:尊敬的兩位院長,諸位老師、學長吉祥,學生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出自師父上人在二OO六年四月世界佛教論壇所發表的一次演講。這個論壇的主題叫做「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演講的內容在《九十年譜》的第二百五十五到二百五十六頁。學生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這一篇,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學生從這一篇文章有感受到師父寫論文的功夫很厲害。因為這一篇字數不多,只有八百多字,但是層次結構非常的分明,議論也是有理有據。就從論壇的主題開始,談大乘教學的目標,落實的原理原則,還有具體的下手處,然後又到結尾,就是在扣題呼應,讀起來就特別的連貫。因為篇幅很短,所以每一個部分都特別簡潔,但是又覺得講得很清楚,有深有淺。

  學生主要想分享的就是倒數第四段的內容,就是師父說:「和諧從我心行做起,我必須從內心深處,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疑慮、矛盾、衝突,無對立則心平,無疑慮則心淨,無矛盾、無衝突則心安。」學生當時讀到這的時候,就因為自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默讀,所以就有一種代入感,就好像一邊讀一邊在審視自己。然後學生就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想到上週法師有提到嫉妒和障礙。可能也是上週共修課之後,自己對這個問題有打一個問號,就沒有解決,所以就想到這了。

  上一次共修課的時候,鄭姐姐她分享的時候有提到,楚姐姐為了培養大家都能夠做飯的能力,她有提倡輪流輪班煮飯,然後看到有的妹妹她學會做飯了,楚姐姐就會非常真誠、非常欣慰的鼓勵、讚歎。法師在這一段之後點評的時候就有提到說:「從事教學的人,必須要有一個心境,當看到有其他修學人程度超過我們,這是我們最高興的事,要念念成就別人。父母、老師不會嫉妒我們的成就。絕對不能嫉妒同參道友、學生,他們超過我,我們甚至要把位子讓給他,要讓位於賢、讓功於眾。」

  學生當時心裡聽到這兒其實挺難受的,因為學生就是知道自己嫉妒的習氣很深,就是一直都改不過來,不僅是改不過來,有時候感覺自己一陷進去,就得需要有人拉一把才能出來。譬如說,學生去年在福州學習的時候,有第二次參加扎根班,印象中最開始的一個多禮拜就是,每一個家庭會輪流上台去做自我介紹。學生就在聽這些學長自我介紹的過程中,就是有了解到,一些學長可能都是已經有過當老師的經驗。有人在台上提到自己教的學生,會很心疼到流眼淚。學生就覺得他特別有慈悲心,相比之下,就覺得自己利眾的心幾乎就沒有。或者就是有的學長從小父母就很重視他們傳統文化的薰習,所以就是都有扎一些很好的根基。學生就想到自己當時報考漢學院的時候,還是在扎根班期間,為了應付考試現背的《大學》這些經典。或者就是有看到很多學長很發心,學生在台下也覺得很感動。就是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

  學生就覺得自己當時心裡不是生起一種,假如師父看到這麼多為傳統文化發心的年輕人,應該會非常欣慰的感受,而是一種對比,就是覺得自己相比他們來說,年紀上已經超過這些報考的學長了,從小也不是讀經典的,可能到現在四書都還沒有完整的讀過一遍,解行也不相應,雖說自己是從漢學院畢業了,但是連根都沒有扎,感覺一事無成的一個狀態。當時真的是很難去隨喜這些學長,整個人就陷入一種很消極的狀態,懷疑自己一開始報考漢學院可能是自作多情了,就聽到師父說找不到學生,很希望有年輕人發心,然後就頭腦衝動了,因為自己當時連蔡老師的名字都還沒有聽說過。結果自己畢業之後在福州,看到說原來有這麼多發心的學長,而且都還很有能力,學生的感受就是覺得其實這條路上是不需要自己的,一定是佛菩薩搞錯了,就覺得自己當初好像把佛菩薩給騙過去了。那個時間感覺對自己很失望,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了,掉隊了追不上,很走投無路的一種感受。

  學生後來分析,覺得是有兩方面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信心的問題,也是學生後來在扎根班聽法師講十六種很重要的修學心態,第一個就是要隨順聖賢佛菩薩的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學生發現自己修學的信心其實都是建立在外界,建立在法師跟老師的鼓勵和肯定上,建立在自己跟周圍人的對比,還有自己的一種很莫名的優越感上,沒有真的相信自己和一切眾生一樣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沒有相信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覺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著在看別人的能力、背景,還有所遇到的緣好不好的這樣的一個相上。其實學生覺得自己現在也不是很相信這一點,但是覺得每天聽經,會比較有意識的藉聞薰的力量來提醒自己。

  自己的第二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嫉妒心,心量太小,確實是看到別人優秀,自己心裡會有點難受。學生目前是不太會因為嫉妒去產生想要障礙的念頭,就是比較容易讓自己沒信心、變消極。但是學生覺得只要有這個嫉妒心,它就代表說自己修學的正知正見還沒有建立起來,就可能自己的信心還是在外不在內,還是離不開外界的肯定,離不開和別人的比較,就離不開自己心裡面的優越感。現在是能夠從外界時不時的得到這些東西,所以心裡還能夠覺得平衡。但是假如突然間大家都去肯定別人了,就會覺得心裡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然後就失去信心了。假如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反過來肯定自己,這個平衡就也會被打破,它就會往另一邊斜。那個時候整個人估計就會變得特別飄,就變成盲目自信,然後再看到別的優秀的人,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有底氣去障礙他了。所以學生覺得雖然自己現在還沒有到那個障礙的程度,但是其實嫉妒這個根如果不除掉的話,它就會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學生這週聽《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有聽到師父談嫉妒別人做好事,這一段覺得自己非常的受益。師父說:「吉凶禍福真的在自己一念之間,一念覺是吉,福報就現前;一念迷,嫉妒、障礙,那是凶,那是災禍。」「我們現在因為迷惑、因為情執,把自己的心量縮得很小,不能夠容人,不能夠容事,這是我們自己的過失。所以遇到別人行善,我們要熱心去贊助。」「我們今天供養其他宗教辦的這些養老院、孤兒院、戒毒所,社會種種慈善事業,我們供養一些錢財,佛教徒看到心裡難過,為什麼把我們的錢送給別的宗教?我反過來問他,養老院我們要不要辦?要辦。孤兒院我們要不要辦?要辦。慈善事業我們應不應該做?應該做。你去做!我沒有時間,我沒有錢。人家做了我們去投資,那不等於我們做一樣,我股東在裡面,你想想對不對?既然有人發心去做了,我們投資進去參加股東,那個慈善事業我們不就有一分了嗎?你們供養我,我拿去普遍投資,你們各個人都是社會慈善的股東,我沒有把你們的供養糟蹋。你們自己也曉得,你們都是他們那些事業的老闆、股東,不管出錢多少,好事!為什麼心量這麼小?為什麼不能容人?為什麼不能看人家做一點好事?好像好事只准你自己做,別人做了就難過,有意無意造作許多的罪業,自己還以為學佛學得不錯、學得很好,將來墮阿鼻地獄還不知道怎麼墮的?閻羅王給你一樁一樁解釋,那個時候你後悔莫及了。

  所以學佛,前面兩句話講得很好,一定要深明義理。深明義理這樁事情,如果不天天讀經,天天在這裡研究、討論、講學,你怎麼能夠深入?所以歸根究柢還是不明大乘教義的過失。如果深明教義,深明佛理,你這些妄想分別執著自然就消融,你的想法、看法、做法自自然然就跟佛菩薩相應。」

  這一段是在《太上感應篇》第九十集靠後的地方,當時師父講這段的時候,眼神、語氣都特別像在數落自己家的孩子,就是覺得孩子不爭氣,但是又很無奈的樣子,所以學生印象特別深。學生之前說上次課對嫉妒障礙這個問題有打個問號,是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去克服,聽師父講了這一段之後,就發現師父在最後有告訴我們破除這個習氣,就還是要深入經典、深明義理,建立正確的修學知見。如果大家在實踐當中還有比較好的對治方法,也希望能夠多多與學生分享。以上就是學生想要分享的內容,感恩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的分享。楊同學也敘述了她將近這三年多走過來的路,我們也覺得她很不容易,她接觸的還不多的時候,就能跟老人家的心相應,發起這一分孝心,要來承傳漢學。不然本來楊同學也是在念不錯的學校跟科系,那個以後應該也是名聞利養挺多的,她也能馬上響應老人家的號召來承傳中華文化。當然她在這一路走過來,也體會頗深的地方,比方一定要重視薰習的力量,天天要讀經,天天要聽經。就像她後面舉老人家《太上感應篇》這一段教誨,理得心才能安,不能深明教義,那可能心就偏在自己的分別執著習氣上面了,得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悟後起修,才不會偏頗掉。

  就像她自己反觀,自己的信心到底建立在哪?只要是建立在會變的東西,那這個信心隨時也會變。只要是會變的,在佛家的邏輯都是假的,真的東西不會變,不會變才是真的。只有真心是真的,其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我們必須把信心建立在真理上,不是建立在外在的鼓勵、比較,甚至是內心的優越感,那個都會變。建立在,為什麼叫《大乘起信論》?起的這個信是建立在真理上。《大乘起信論》講的「本覺本有」,但老人家怕我們不夠重視這一句,他慈悲的又加了「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所以我們看剛剛楊同學分享這段話都是正氣凜然,我們看那些嫉妒那些都沒有。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這些都是虛妄的,我們把它當真,它才會障礙我們;我們知道它是虛妄的,我們正念一起來,它們就煙消雲散了,沒有任何的力量。

  也由楊同學的分享,尤其又提到老人家指出來當時候在新加坡去幫助其他宗教,支援他們、隨喜他們所做的事業,我們自己佛弟子反而在那毀謗、批評,不能隨喜、不能包容。由這一段,我們也更感覺,走在弘法的路上,要緊跟老人家的理念,不然可能就自己去造業了。世界宗教是一家,要能和而不同,共存共榮,相輔相成,求同存異。

  尤其又感覺到,我們一起學習《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的重要。因為這些嫉妒障礙都是出於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的佛教、我的團體,才會搞這些嫉妒對立。

  所以感謝楊同學今天提的,老人家在佛教論壇的這段開示,還有《太上感應篇》第九十集。有一個地方提出來探討一下,就是楊同學您剛剛說,《太上感應篇》第九十集,感覺老人家是在「數落」他身邊的這些弟子,這個詞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在教誨,在藉一些機會點點撥學生,而且真的是苦口婆心,恨鐵不成鋼。真的是有時候從父母的角度說,錯是在孩子身,痛是在父母心,有時候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我們假如能夠這樣去理解到老人家的心,我們就會有一種動力,不能再讓他老人家操心、失望了。以上回饋楊同學,謝謝。

  楊同學:感恩法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最後我們請院長給我們指導,阿彌陀佛。

  院長:非常感謝成德法師,也感謝諸位家人的分享。從這些分享我們了解到,我們互相切磋、互相來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東西也都不是我們從經教裡面就可以直接學習到的,因為每個人他有他很特殊的一個經歷,每個人體會到的,這個都是非常寶貴的,同時也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一個借鑑、參考,也是對我們有所觸發、有所激發。所以這個是很重要,就是如果我們只是重在個人學習,那麼我們還是會有很多侷限。所以「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個友就不僅僅限於說你是有同學有的在討論學問而已,而很重要是個人的這種心得的分享,這個是更加深刻的。

  從剛才勝妙的一個感覺,我們學很重要的一點,其實大家也知道,態度很重要、心態很重要。乃至於說,我們的態度才是決定我們學習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真正受益,還有你能夠受益到多深的一個根本要素,都在於我們的態度。

  成德法師給我們分享的一個非常非常可貴的地方,就是他時時刻刻點出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體會師父上人他的經教,乃至於體會雪公、念老這些大善知識的教誨,這個等於是說把這個竅訣給予大家。以前修學佛法的人,特別是藏傳佛教,他很注重竅訣。你有拿到竅訣,你的進步那個是不可以道里計的;你不懂得竅訣,再怎麼努力,你的進步很有限,你沒辦法真正達到很深入,所以竅訣很重要。現在德師給大家的就是這個竅訣,這個竅訣就在於心態,你心態有沒有擺對,這個會影響不僅僅是你深入,深入這是更深一層的,長遠來說,可能會影響你的方向,你可能會偏掉。所以說,這個真的是說是最重要也不為過。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樣一個機會,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等於是畫龍點睛的那個眼睛。

  勝妙就講到這裡,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給我們的指導。確實師長老人家,還有師公這些祖師們,他們都是在一點一滴當中在點撥我們,我們一定要很珍惜。就像院長也都是在每一個機會點都在護念我們,我們都把這一分愛護放在心上,變成我們自利利他的動力。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交流到這裡,謝謝院長,也謝謝諸位老師、諸位仁者,阿彌陀佛。

  院長:謝謝德師,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

  陳老師:謝謝院長、德師、老師、各位同仁。阿彌陀佛。

  學長們:謝謝院長、同學、老師、學長們,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大家一切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