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相處落實忠恕之道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1/8/29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16-0001
關居士:法師、張老師,各位家人,大家好!感恩。
剛才李學長分享說念頭的問題,讓我聯想到前幾天,我跟Simon出去走路的時候,在學校運動場那邊,有一個桶裡面扔了很多,他們可能學校在整理東西,很多的杯子什麼都扔在那,還有書、學習用具都在那邊。然後這些杯子好像都是嶄新的,連包裝都還沒拆,我就跟孩子說:「這些可以拿回去嘛。」因為它包裝都還沒拆,我就先拿。但是我拿的當下,它有好幾沓在那邊,我想我多拿一點,也可以分享給別人。然後我孩子就說一句:「媽媽,妳不要,要留著,留著給這一邊,放在這邊,有的別人也需要,他們也可以拿。」我說:「好好好,那我就少拿一點。」就拿了,還嫌多,我拿兩沓走了。然後孩子就說:「媽媽,妳不可以,妳就是貪小便宜。」然後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心裡一驚,我有這種的心態嗎?他就說:「妳看,妳以前在哪裡哪裡買什麼……」就是超市裡面打折的時候,我也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譬如一天超市打折,我們自己店裡還要開店,辣椒在打折的時候,因為你有需要,我就買很多。他就說:「妳看」,我就回想起來了,他肯定就會拉住我,「妳不要全部拿走,妳要留給別的顧客,妳不可以這樣子。別人也有需要的,妳店裡面,對,妳有需要,但是妳還是要給別人留下來」。然後我就想起來這些其實我們當父母的,每一個言行舉動都會給孩子一些影響。
《論語》裡面也有講到,就是我們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這句話,它裡面也是強調,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在孩子的身邊都會影響得很大很大。所以這個也是提醒我,其實內心深處不知不覺可能就會產生,你自己感覺不是這種貪小便宜的心態存在,但是你無形中給孩子這些不好的觀念在他身邊。所以想想學習還是很關鍵,之前沒有學,無形中給孩子在不斷的去誤會我們。所以當下我就趕緊要跟他講,就趕緊放下,不要拿了,我們就拿幾個,自己夠用就可以了,不能再做這些,其實也在時刻提醒著我。
以前法師也經常說善友為依,其實家庭也是,每一個人都在學習,也都是善友,不要看說是小孩他就不懂,其實小孩子更加清淨,更加能看到我們內心的那些微妙的變化。所以這個也是給我很大的警醒。
還有一點就是,我覺得孩子還是多出去付出,其實那種得到大家的肯定,孩子會更開心的。就譬如早上,他跟他爸爸去漢學院做披薩,但是他得到家人們的那一種肯定,回來那個笑容滿面,我覺得我好久沒有看他這麼開心的笑。
對不起,我太激動了。所以我做父母的,我做母親,我應該多一些給他鼓勵、給他肯定,然後在後面去愛護他、去陪伴,耐心一點。我有時候在平時生活當中就是太過著急了。
對不起,我就分享到這邊。
成德法師:剛剛關居士分享的,孩子說:「媽,妳看妳貪心。」妳不是貪心,妳都能夠在當下不難過,這就是妳的心地功夫了。你不要小看生活的細節,持戒持得好的就是大小等持。修行功夫能夠提升的,他就是境緣沒有大小,也沒有人前人後,隨時隨地都能觀照心源隱微處,這個人就會修行了。
我們人其實有一個慣性,人前警覺性特別高,或者是家人前面警覺性就沒那麼高了,別人前面警覺性高,那有關形象的問題。其實這就要打破這些分別,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不是在境界當中還有這些分別執著點。哪怕是自己的孩子,都很從內心裡面恭敬他的佛性,不輕慢他、不控制他,這個就不簡單了。
像關居士跟孩子,我們從這些事例都有很多的收穫,第一個,孩子提醒妳,妳能不能接受孩子的勸諫,這就是一種涵養。孩子接受父母勸容易,父母接受孩子勸不容易;學生接受老師勸容易,老師接受學生勸不容易,因為他有住在這個相。所以《金剛經》說不能住相。
我們又看到從一個緣裡面又聯結到其他的緣,「媽,妳看妳以前在超市的時候」,是吧?忠恕之道要在這些地方出來,別人會去想到以前的事情,我們覺得這很正常。妳這個時候說:「你怎麼落媽媽的印象?你這樣不對。」這個又不對了。你看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以這一句「忠恕違道不遠」,其深無底、其廣無邊,就在每一個境緣,一離忠恕的存心了,就不是用真心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所以我們處世這種忠恕,我感覺了凡先生,又是了凡先生出現了,你看他很慈悲,「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尤其像關居士,孩子已經到了這種年齡了,言教盡量減少了,要用身教了,因為他已經是個大人了。時節因緣已經變了,我們不能不變,那就是有住了。所以你說《金剛經》在哪?《金剛經》在我們每一個扮演的角色裡面。甚至於我們有時候扎根班一轉,本來當家長的人下來了,甚至於做他底下家人上去當家長了,你看看他能不能完全很自然,那就是他的功夫了,應無所住。所以我非常感謝回到漢學院,我是下屬,我特別珍惜我是下屬,不然我十幾年都是一把手,這樣特別容易墮落的。所以為什麼我們這個當皇上的人說天子天子,要有人管他,他是上天的孩子,不然他一個人說了算,very dangerous,那是很危險的。所以你看我們這古聖先王,他說我是天子,這都是我們的學處,隨時都要屈得下來。
——恭錄自:相觀而善交流會(第二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