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師恩」念佛共修談話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0/11/17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191-0006
諸位家人大家好!我們昨天跟大家提到,《維摩詰經》經文說到,「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我們了解,佛菩薩、善知識為了救度我們,所以他才入到生死輪迴當中,所以我們不能辜負善知識的良苦用心。怎麼才能不辜負呢?那我們要聽懂老人家的教誨,依教奉行;看懂老人家的表法,看懂老人家的救世理念,我們才能心同善知識、願同善知識,才能跟他老人家同台演出。所以我們面對善知識示疾微恙,弟子們擔心,這個都是人之常情,而且是情義的表現。老人家有墨寶寫到:眾生迷惑,有情迷,這迷在欲望當中、享樂當中;進一步提升是情義,世間的聖賢,有情有義的善人。而我們面對師長老人家的恩德,我們這一分恩義、情義不忘,所以很多同修聽到老人家微恙,他趕緊去放生迴向給老人家,甚至在佛菩薩面前希望捨壽給老人家,這都是非常可貴的情義。
而老人家這一生來度化我們,最重要的是幫我們出離生死苦海。去年在香港,老人家帶著弟子在散步的時候說到:我們求的沒有別的,就是多帶一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這個時代要靠自力斷見思煩惱幾乎已經不可能;靠這個他力法門,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乘佛願力莫不皆往,只要肯去,真信切願,萬修可以萬人去。所以老人家這一世跟我們結這個法緣,最重要的,幫助我們了脫生死。而情義是世間的聖賢君子,但不能出輪迴啊,要情覺。這個情轉成覺悟,轉成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個情轉成請佛住世、依教奉行,這樣才能請善知識久住世間。
所以我們一定在這個因緣當中,心同師父上人、願同師父上人、行要同師父上人。而我們要冷靜在每一個當下用功,何處是道場?處處是道場。我們當前面對老人家微恙的境界,我們的心念是覺還是迷,是淨還是染,當下我們要看到。因為善知識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是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這是善知識對我們最大的幫助。這個是師父上人在「十年因緣」(按: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教誨。這是我們台灣的同修他們在李炳南老師圓寂三十週年紀念的時候辦的一個論壇,老人家講了他跟李炳老十年學習的過程,將他老人家怎麼學習的和盤托出。而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都覺得善知識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好像是給我們講了很多經典讓我們聽;但更重要、更實質的幫助,在於讓我們能從他的教誨當中,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不只是他的教誨,能從他的示現當中、他的一舉一動、他所做的事當中,也幫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就像我們昨天提到老人家修忍辱,在世間人覺得晴天霹靂的時候,他沒有自己,他念念想著為佛法、為眾生。我們看懂了就效法他老人家。
老人家在任何時候都是提起佛法的教導。十月二十二號,老人家提到他生病,因為他這一生沒學佛以前還是造了殺業,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的。老人家在這些境緣都是正念分明,來提醒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已經造的因,不可能沒有果,可以重罪輕報。我們能從老人家這個教導,我們回到自己身上,完全深信因果,完全不懷疑,那我們就放下不少分別執著、憂慮牽掛了,我們就不怨天不尤人。
所以我們不能用情執跟善知識學習,我們要用理智,我們要清楚善知識他是來應化,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應該從他所有的教誨、以至於一言一行,來反觀到我們有哪些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進而把它放下。師父上人常說,放下便是!這樣就不辜負他老人家一生講經、一生弘法、一生落實佛法來度脫我們的恩德了。我們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