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義工交流會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5/16  英國蘭彼得  檔名:55-158-0001

  首先非常感恩大家長期以來對老法師團隊整個後製的法寶製作的一個支持,就是大家這麼護持,全球的同修都能夠得到法益,所以成德首先在此非常感恩諸位同修的付出。用大陸的話,大家都是老革命了,成德看大家的資料,有同修從悟梵法師當時候成立這個團隊就在付出了。悟梵法師非常付出,她護持老人家的時間也很長。我們能夠長期的來護持,來聽聞老法師講的這些經教,我們也是從中福慧來雙修。

  當然也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見面,我真的是挺開心能夠跟大家見面,不過我感覺大家好像挺緊張的,害我也有點緊張。

  我們先就大家提的問題大家做一個交流。首先我們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能生一切的善根、善法。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所有的疑惑能夠滅除掉,然後「示現開發無上道」,這個無上道不是指別人的,是指自己的。這個信心能一直保持,最終可以圓滿成佛。所以《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很可能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信心有些動搖了,信心一動,煩惱就跟著動了。

  所以老法師很慈悲,他的法語非常的透徹、精闢,然後又容易下手。比方說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煩惱從哪裡來的?從我執來的,所謂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六道輪迴就是從末那識,就是我執來的,它體現出來就是我見、我愛、我痴、我慢這四大煩惱。那你每天想著要破它,這邊壓下去,那邊又起來了,有時候都搞得自己也是精疲力竭的。結果老人家有個妙法,他說「念念為他人著想」。這個法很妙,只要念頭都在利益別人上,慢慢自我、自私它就不起來了,慢慢它就淡了。所以這些貪瞋痴你不要一直去硬壓它,要把念頭轉得念念為他人去著想。因為這個四大煩惱的根就是有個我,透過這個妙法念念為他人想,反而自己的身心比較輕安。

  《無量壽經》說:「五燒五痛,久後轉劇」,在我們這個年代特別明顯,我們看這二三十年,整個染污的速度太快了,真的是煩惱熾盛。在這樣的一個特殊年代,有師父上人這樣的大善知識,他就能夠講出可以對治我們這個時代的妙法,所以這個是念念為他人著想。這個法不容易得,我們好好受持它,時時把它提起來,就能在境界當中不生煩惱,生起時時能夠為他人考慮的一個態度。

  老人家又講,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其實我們只要不愚痴了,就不生煩惱了。愚痴是惑,迷惑了,一愚痴一迷惑,念頭跟言行就要造業了,造業了就要感受苦報了,叫惑業苦,他不愚痴就不迷惑。可是愚痴的核心是什麼?懷疑。所以能把懷疑放下就不愚痴了,不愚痴他就不生煩惱、不造業了。所以不能懷疑自己,不能懷疑佛菩薩及他們所說的經教,也不能懷疑自己的家人、任何人,甚至是任何的眾生。一懷疑,那就有對立、就有高下、就有指責、就有控制了,這些煩惱可能就跟著起來了。

  這個是我們一開始以一句《華嚴》的話,大家互相勉勵,「信為道元功德母」。

  我們先從第一個問題來探討。王居士這個問題提到,說道:「法師常引用夏蓮老的一句法語:『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此二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遶。』可否談如何能更好的落實這句法語?在『不自欺』和『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方面,有哪些具體可行的下手處?」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當然我們首先看到這一句法語就要感受到,不打破自欺就根本談不上是修行人,所以這個是一個大關。修行路上有很多關卡,我們得要關關難過關關過才行。這修學絕對不可能不遇到境界考驗的,因為我們是要了脫無始劫的生死輪迴,所以我們也有我們過去生所帶來的業力,都得要真幹才突破得了。所以這句話是很有分量的,一定要打破自欺才可以。因為師父講學佛就是知過改過,就講完了。問題是自欺的話,不承認自己有過,那就連知過都入不了了,更談不上去改,所以要打破自欺。

  而打破自欺很好的一個榜樣就是俞淨意公,他整篇教誨都是教我們怎麼樣打破自欺。其實每一個修行人必然要過像俞淨意公一樣的這些關卡,甚至於他身上的習性很可能我們身上也有。所以灶神爺點化他十六個字,事實上也在點化我們。

  所以我們修行,不管是讀經還是聽經,受益的程度都跟我們的心態、態度有關。比方說我們讀《無量壽經》,受用的程度可能跟我們的心量有關,我們能不能效法阿彌陀佛的心量?假如我們邊讀經、邊聽《無量壽經》,我們的心境就是:那是阿彌陀佛,我不可能;或者聽老和尚在講經,老和尚何許人也,他做得到,我做不到。其實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讀經、聽經,在那個當下就已經在分別、在執著,甚至是在懷疑、在否定自己了,在聽、在讀的過程都在增長自己的分別執著,那就不容易受益了。所以很多人讀經讀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聽經也聽了很長的時間,可是客觀看,分別執著並沒有減輕,就是他沒有觀照到自己在聽經、讀經,甚至念佛的時候,都在增長他的分別執著。

  用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裡面四個字很重要,「輕忽養識」,就是他忽略了什麼?他在念佛當中還在打妄想,那個妄想都是增長分別執著,所以他的末那執著、第六意識分別,都在增長,就是佛門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甚至讀經讀熟了,字也沒讀錯,但是腦子裡不知道在想其他的什麼東西,因為他讀得太熟了,其實那個都在養識,自己不清楚。就好像我們聽經,注意去觀照自己,前面遇到師父前一二年、二三年,全神貫注聽,聽到佩服處、聽到相應處,站起來頂禮三拜,師父講得太精闢了,真的是救了我,前三年聽的時候是這個態度。他聽聽聽,沒有走上解行相應的話,聽聽到最後慢慢這種感恩、勇猛可能就不能保持了。所謂佛門有一句話叫「初發心成佛有餘」,就是我們那個初發心要保持,甚至要不斷的去提升;而不能保持,往往菩提心沒有發出來,縱使發出來,沒有保持它,沒有繼續再提升它。

  講到菩提心,有兩個詞,一個叫順理菩提心,因為我們本有佛性,我們當然可以發菩提心;一個叫隨事菩提心,就是隨著我們遇到的事情我們又發菩提心。可是現在問題是,我們現在一遇到事不是隨事菩提心,是變成生煩惱了,這個差別就是覺迷,差別在這裡。我們能夠隨事情發菩提心,才能歷事練心。我們假如遇到事情生煩惱,那就是著相了,那個不可能有法喜的。舉個例子,比方說每一個家庭都有業,都有業力,所以俗話才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所以《華嚴經.淨行品》它裡面很關鍵的一句話叫「善用其心」,則能成就殊勝功德,菩薩善用其心,則能成就殊勝功德;假如不善用其心,就可能產生諸多煩惱。所以「淨行品」其實就是教我們,見到一切人事物都發起菩提心。比方說,你要上台階了,比方上台階,當願眾生永出輪迴、永出三界,然後心沒有退縮。大家去想像一下,一個人在爬山在那裡爬階的時候,他的心量就是這樣,所以你看他連爬樓梯都是發菩提心。比方說上廁所,大家到一些佛寺去應該有看到,他在廁所裡面,就是大小便時,就是上廁所的時候,當願眾生捐棄貪瞋痴,就是希望眾生都能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你看我們一進廁所去,怎麼這麼臭?很痛苦;你看他上廁所的時候,他的心就是祝福一切眾生能夠捐棄這些貪瞋痴。

  所以你看同樣上廁所、同樣爬樓梯,我們可能生煩惱或者啥也沒想,啥也沒想,無明,有想是妄想,沒有想還是無明。但是你看菩薩一遇境界,他那個心量就是祝福一切眾生。善不善用心,這個是關鍵,善用心,一切時一切處積功累德;不善用心,每個念頭可能都在造業。

  就像俞淨意公遇到灶神爺點化,首先說他意惡太重,意惡就是念頭。就像衛仲達到了陰間去,他自己都嚇一跳,我才四十來歲,怎麼那個惡充滿整個房子?閻羅王告訴他,「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其實我們能聽到這些故事都是我們的福報。衛仲達也是有福報,能夠到陰間,閻羅王給他上堂課,那終身難忘。俞淨意公也是,能夠遇到灶神爺,那當然也是他的恭敬感召。他們又很慈悲,又把這些故事供養給當時候的大眾以及後世的人。

  所以能遇到這些故事、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很珍惜,要「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所以能夠非常珍惜佛法的人,他是有福報的。印光祖師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他老人家說:誠與恭敬,實乃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絕妙祕訣。你看他的遣詞用句都已經達到極處了,實乃,實,真實不虛;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絕妙,你看都是用到這種詞,絕妙的祕訣。我們聽到印祖這句話,那是不是給我們昇灌頂階,給我們灌頂?我們每一個當下都能存真誠恭敬,對待老法師講的法語、對待佛經,甚至於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事,那我們得的利益就非常大了。其實真誠恭敬就是用真心。所以佛法沒有別的,就是恢復我們本有的真心。那要恢復就要時時觀照,只要跟真心不相應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緊要把它給調回來才行。

  剛剛提到「淨行品」就是善用其心。而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淨行品」第一條是「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第一句是講的菩薩在家修行,要知家性空,緣聚緣散,不要太認真,不要太較真。不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到時候愈念念得愈執著、愈放不下,甚至於還會有這些埋怨存在,這些都會障礙我們的清淨心,障礙我們往生。所以要不生煩惱,還是常常想起章嘉大師教導老法師的,要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看破世間因緣聚散,「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要太執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們這個團隊Skype叫做「回老家」是吧?這個是本來就取的一個Skype的平台,還是為了我們這次見面才建的?

  居士:是一直以來就有的。

  成德法師:一直以來,這個……

  居士:我們領導取的。

  成德法師:要隨喜這個領導,她取這個名字隨時就提醒我們,什麼是最重要的?回西方老家。今天成德還要加一點,回老家不能只有自己回,要多帶一些人一起回,這樣才是……

  居士:感覺自身難保。

  成德法師:不能動念頭。當然,動了自身難保的念頭,不能產生恐懼,是要產生警覺性,這樣就是用對心了;假如這個自身難保是產生恐懼,這不行。這個產生我自身難保,馬上要提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哪有我想回家,我媽不讓我回?不可能的。「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往生了,阿彌陀佛看到我們第一句話說:「傻孩子,你怎麼現在才回來?」「那堪更欲之乎者」,你不能再有其他念頭猶豫了,不然就「管取輪迴沒了時」。

  所以說到最根本處,心是根本。所以為什麼章嘉大師要教師父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個是會修行。其實灶神爺教俞淨意公也是從念頭,都是點他念頭的偏頗處,「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那滿紙怨尤就是常常念頭裡都是抱怨,只是沒講出來而已,「瀆陳上帝」,因為他那個埋怨就是埋怨上天不公,這不是褻瀆上帝了嗎?

  請問,我們會不會覺得父母不公、佛菩薩不公?曾經有一個朋友他就跟我說,他說:「阿彌陀佛比較疼你。」我聽了當下我就很嚴肅的看著他說,我說:「你這句話是造阿鼻地獄的業。」他一聽,不能理解的看著我。我說:「你這句話叫侮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同體大悲、平等慈悲,怎麼會說對誰比較好?」

  所以會不會埋怨父母、埋怨老師、埋怨佛菩薩,其實要完全沒有也不簡單。我們要了解,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所以我們很多處世,比方說對老師、對善知識,我們有一些不好的、不妥當的心態,都跟孝道有關。所以「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孝是百善之先,我們對老師或者對領導的態度有不妥,根源還在對父母上面。跟人相處有些摩擦不愉快,還是跟父母的相處有關。所以《孝經》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但是現在我們甚至於對父母都有惡、都有慢,那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我們看二十四孝,尤其舜王那是孝的代表。我們看他,老法師讚歎舜王是普賢菩薩的行持。諸位同修一聽到普賢菩薩,我們的耳朵有沒有豎起來?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法界,所以我們這個頻道得先接上。總不可能活著的時候都不接普賢菩薩的頻道,然後最後一念就接上了,這個應該不大可能吧。你說那剛好運氣好,這可不能僥倖。因為強者先牽,哪一個念頭強,就帶我們去哪裡了。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普賢的存心跟行持,突然臨終就去了,那不大可能,從理上講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普賢行是我們的學處。

  成德是感覺,現在真的相信依止一個善知識,然後守三個條件,能這樣做的人很少,是愈看愈覺得不容易,以前一開始聽師父講經還沒這個感覺,經歷了很多人事,還真是不容易。就像老法師當時候到美國、到各地弘法,每一次回去就跟李炳南老師說:「老師,我一個人在外弘法很辛苦,你多培養一些學生吧。」講了好多年。有一年又講了,結果李炳南老師說:「你給我找學生去。」師父被李師公這麼一問,他自己靜下心來,現在要找個學生不容易,後來都不說了。

  請問諸位同修,那一段話講給誰聽的?

  居士:又是講給我們自己聽的。

  成德法師:我們心裡就說,那是講給弘法的人聽的。

  居士:對。

  成德法師:大家要知道,聽經的態度,我們剛剛說態度,時時心態就是我是當機者,都不是講給別人聽的,就是講給我聽的,這叫直下承擔,隨文入觀。

  成德曾經剛好當時候在海口講課,我在台上在論述一段道理,然後就看到底下有一個先生,聽著聽著就轉頭望著他太太,然後他們都沒講話,可是我看那個先生的眼神就是,「老師在說妳」,就是那個意思,結果那個太太就狠狠瞪回去她先生一眼,我在台上感覺到殺氣很重。所以我說,就是說當下這個聽的人說:「在講誰、在講誰,誰應該來聽的。」那他邊聽就邊分別、邊執著了,這樣的心態去聽經,聽得再久,不見得能夠得力。所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說讀的經多、聽的經多了,就一定修學比較得力。有時候不善觀自己的念頭,有可能讀的經比人家多,好勝心起來了,傲慢心跟著這個緣就起現行。

  所以我們經歷愈多事情,愈覺得修學的知見非常重要,因為修學的知見隨時在指導我們修行。修行首重要發菩提心,接著要建立正知正見。所以為什麼老法師強調「我佛法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幫我扎下的」?我們要知道,有好的成就,最主要是根基好,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我們剛剛探討的,都沒有離開章嘉大師教的,重實質不重形式,你一重形式,又執著在形式上了。佛法就是要我們不執著,一執著,《華嚴經》都變成世間法了;不執著了,一切法都是佛法。

  比方說戴一個口罩,口罩是不是佛法?是佛法,口罩代表不能自私,要為大局著想。我們看到歐洲有國家在要求戴口罩,他上街遊行,「我有我的自由,不能干涉我的自由」,結果那個國家最後疫情最嚴重。你說這個口罩是不是提醒我們,隨時不能為自己在那裡設想,要為團體設想,為社會、為國家、為整個地球人民。那口罩是不是教導我們無常?你看它這個疫情一來,多少人去世了,那個人數也很驚人。你看光是英國,我們現在處在英國,三萬多人去世了,每一天都還有增加不少人。所以你用覺悟去看,沒有一法不是佛法。

  我們戴個眼鏡,眼鏡也提醒我們,可能以前壞的習慣,所以現在我們才戴這個眼鏡,這也是個果,它也提醒我們。或者往正向去講,「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我們的慧眼要開,那它不也在給我們說法嗎?你說手機,手機是不是佛法?《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被物轉就是凡夫,就是造業;不被物轉,能轉物,這就是佛菩薩了。所以我們在手機裡面練功夫,不被它轉,還能轉它。那手機是不是在提醒我們,落實《楞嚴經》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所以沒有世出世法,最重要是覺跟迷,你覺了,一切法都是佛法;迷了,連《華嚴經》都不是佛法了。尤其我們更容易犯一個,懂了一些經教,慢心會增長,「你怎麼這個都不知道?」所以一般我們在家居士學了之後一回到家裡,一般家裡的人都比較怕我們,因為我們容易給他講道理,他就怕了。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我們就表不對的法了。就像剛剛說的,你能夠念念為他人想,我們就會考慮到,這樣去講他會不會有壓力、他能不能接受?你就不會這麼做了。

  就好像我們學了佛,到學校辦公室,我們也不會給他九十度鞠躬。為什麼?我們可以設想到,這麼一做,這個同事就嚇了一大跳。你先以他能接受的方式,給他三十度,他也覺得挺好。慢慢慢慢你又把一些很好的教誨跟他交流,他就能理解了。不要讓人家覺得很突兀,不能理解,不然我們學個東西就執著一個東西了。

  所以老法師說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要求的念頭。比方說,以成德自己,全家成德先吃素。我母親比我學佛早很多,早了可能有七八年。自己先吃素,也沒去要求任何人吃素,後來有一些機緣出現了,我媽就吃素了,後來我姐姐也跟著吃素了,後來爸爸就在家也吃素了。那就很自然的,我們說依報隨著正報轉。

  所以這些教法不容易遇到,沒有佛(徹底覺悟的聖者),講不出這種徹法源底的佛法來。一切法從心想生,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句話我們一明白了,不去調整境界,我們調哪裡?調這顆心。所以所有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在給我們說法。不是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這個世間也是六塵在說法。

  所以老法師很慈悲,他說他最佩服老祖宗的一句話。其實成德聽到都很感動,就是老法師很善巧,他怕我們忽略修學的重點,他還得要把老祖宗請出來。老祖宗又講了那麼多話,他又說最佩服一句。請問諸位仁者,是哪一句?

  居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嗎?

  成德法師:不對。來。

  居士:「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成德法師:不對。其他有沒有哪位仁者來答一下?所以這個要善於去體會。老法師他講經他都有一個磁場在的,他會引哪一句都有他的用意在。他講經會不會突然冒一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不會吧?他一定是前面論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要解決,其他方法沒用了。你看,什麼環保問題,講了幾十年,環保愈來愈嚴重,因為他沒找到根本,心靈的環保才是根本。你用經濟、用外交、用種種手段,你看解決問題了嗎?人心才是根本,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只能靠教化,他的心才會變。所以法都是因緣生,他會講這一句話,一定是有他前面分析得讓我們體會得很深刻,真是對,只有靠這個了。

  你看現在的物質環境遠遠比幾十年前的人不知道多多少。物質環境這麼多了,為什麼問題更複雜?身心的疾病、家庭的衝突、社會的亂象愈來愈多。不是科學很厲害嗎?那怎麼問題愈來愈複雜?統統「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都是人心不善了。人心怎麼善?你給他錢他就善?不行。還有的我們國內很大的基金會跑去問師父,「師父,為什麼我們幫助愈多的地方,給了他們很多錢,他們都不知道感恩?更不珍惜?」師父跟他說:「他連他父母都不感恩,他怎麼會感恩你?」你看錢能解決問題嗎?都是症狀解,只有教育才能根本解。所以你看師父說的每一句話。

  再來,師父說,我最佩服孔老夫子的是哪一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師父為什麼要提這句?因為孔老夫子是聖人,他是求學問的number one(第一)的表率。孔老夫子都守了,你能不守?那你不可能成,所以把孔老夫子請出來了。因為修學裡面很難的就是伏住傲慢,學著學著連師父的話都不聽了。你看師父說,跟我十幾年、跟我二十幾年的,在財色名利面前抵不過了,這個就是已經不聽師父的話了,慢很厲害了。還有疑,疑也很厲害,所以信而好古對治懷疑。

  所以師父講不只是智慧,他很慈悲,他都很善巧提醒我們最嚴重的問題。老法師又把老祖宗請出來說,我最佩服老祖宗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等於是你在做人做事裡面會有很多境界,只要一覺得別人錯了,就向外馳求了,就著相了。一著相就生煩惱,就生對立了,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所以「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變成一往內反求諸己,就跟徹法源底的道理相應了,因為依報隨著正報轉,我一反省了,我從我的心開始調,他就能轉境。因為我從我的心調了,一切法又從我的心想生,境界就慢慢慢慢會調整了。可是往內才是覺,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反聞聞自性,他是向內。所以章嘉大師教導師父的時候,佛法是內學。向外就是外道了,就著相了。

  所以剛剛跟大家說這個,修行路上很多關,打破自欺是一關,不見世間過也是一關。少林寺要出來還得過十八銅人陣,這個修行那就更不簡單,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得要像夏蓮居老居士說,「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什麼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是真正明白覺悟的人。什麼都不用怕,因為什麼境界都是心變的,心調好了就沒事了。心調好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所以蕅益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至人就是覺悟的人,他覺悟到一切境界是自己心變的,他就在心上下功夫。「愚人除境不除心」,我們愚昧就是著相了,就覺得換個地方就好了,換個人就好了,怎麼樣就好了,那就是除境不除心。所以佛法,大乘佛法,「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既然遇上了,我們就不再糊塗過日子了,就用這個徹法源底的教導來處事待人接物。

  剛剛有跟大家聊一個隨事菩提心,又提到說:「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因為家裡的緣都是什麼?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好像師父還舉了一個寺院的句子說:「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我們要了解,我們剛剛說到,我們取的這個Skype的team叫做(團隊叫做)「回老家」,而且要多帶一些人回去,「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要「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因為我們能聽到念佛法門是大福報,「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所以我們是「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所以這個法門不容易遇到,我們要好好去介紹給別人,這樣才是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

  大家可不要起念頭,我往生之後再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什麼都是以後再說,這個念頭就是分別執著。修學能不能得力在安住當下、在直下承擔。我們聽一句,「這以後才可能」;我們聽一句,「這個我不行」,都是這些念頭,都是障礙。

  所以境界沒有問題,障礙在我們的分別執著上,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認知。事事就是無礙,這是真相,怎麼我們現在覺得障礙很多?不在境界,在念頭。《金剛經》是破相了,佛給我們表演,他在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歌利王。請問我們這一生有沒有遇到比歌利王還恐怖的境界?沒有吧。那請問歌利王現前的時候,忍辱仙人有沒有障礙?他不只沒有障礙,他提升得更快,超過彌勒佛。彌勒佛本來比他早的,結果他提早了,他忍辱修得好,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這些表演我們都要看得懂。境界沒有障礙,障礙在念頭。

  我們要時時在境界當中善觀己心,看到自己念頭的分別執著,看到了我們才能放下它。師父常常引那個禪宗說:「你會麼?」那個意思就是提醒我們,我們會不會修行?會不會修行,其實師父最常講的那句話就是教我們修行,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我們首先是什麼?看到分別執著,進而放下分別執著。看到分別執著是知過,放下分別執著是改過。就像《無量壽經》說的,「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一個道理。所以這裡面觀心為要就是觀自己的念頭,就是很關鍵。

  那我們現在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我們就是當生要去作佛了,請問大家,《華嚴經》上誰是當生作佛的榜樣?

  居士:善財童子。

  成德法師:對。那請問善財童子是誰?

  居士:每一個修行人。

  成德法師:對。不只是每個修行人,每一個要當生成就的人。要求生淨土的人,他就是當生成就的法門。所以我們能不能往生,看我們像不像普賢菩薩、像不像善財童子。所以老法師說,能不能往生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善財童子他的表法非常殊勝,善,善根;財,福德。當生成就,那善根福德要具足,所以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其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積功累德,我們能夠珍惜老法師的經教,我們能夠珍惜當下一切境緣,都生感恩心,這個是要有善根福德的人,福薄了,機會就跑掉了。善根不夠了,在境界當中不能增長這些智慧,看什麼都不順眼,善根不夠了。

  而善財童子最重要的一個心態,就是五十三參,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都是老師。其實我們細細去思惟,我們不這樣存心,那個傲慢伏不住。孟子提醒說,人皆好為人師。我們這個習性太重了,一遇到境界,看別人錯,要指正別人的態度就上來了。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個同事,他剛好跟我聊到另外一個同仁,然後就說,那個人太懦弱了。他就講講講,講了都快十分鐘了,我看他也憋很久了,他就講講講。後來終於講完了,歇了一下。那還真是這樣,因為那個講人的人高頭大馬,一百八十公分,壯壯的,被他講的人瘦瘦的,他就嫌他懦弱。後來這個講人的,這個高頭大馬的,我就看著他,我說:「你就不懦弱嗎?」他就愣住了,他也不知道我這麼問他是什麼意思,他也愣住了。我說:「你假如不懦弱,你現在已經在大雄寶殿給人家拜了。」大家想一想有沒有道理?我們盡看別人懦弱,沒看到自己懦弱。我們假如沒有懦弱,都是勇猛精進、勇往直前,現在也不會在娑婆界輪迴。那就變成我們一直盯著別人懦弱,還一直在指責別人懦弱,都看不到自己懦弱。所以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我們都是向外看人家的問題,這個慣性事實上非常非常強。

  所以善財童子那個態度可貴,不管是善人、惡人,都是老師,都是來提醒我的。就像那個《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其實這一句也不容易。我們最崇敬的是師父上人,請問我們效法他哪一點?所以《弟子規》每一句要做,也得下大功夫。我們把師父的我們觀察到的優點列一列,哪一個優點我全心全意去效法,這才是「縱去遠,以漸躋」。《太上感應篇》說:「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念著念著好像不是講自己,其實要做到也不容易。知善,那老法師那麼多優點,是善,那我們去效法。所以跟老法師學,應該會愈來愈像老法師,因為在效法他,他講經都是把他的心境、做人做事的態度都和盤托出給我們。

  所以我們看這個「見人惡,即內省」,他就受益了。他懦弱,我也有,輕重深淺不一樣而已。假如他也是老師,那就是一切人都是老師,只有我是學生,他才能得利。只要我們沒有自己是學生的態度,那就很可能見人過的慣性就拉過去了。所以保持善財童子的心態,我們才能夠在一切境界當中增長善根、增長福德。這個態度很可貴,只要保持住,你接觸一切人事物,都在增長善根、福德。因為你的心都是用對的,怎麼可能不增長善根福德?所以因為有這個心態,他才能達到當生成佛。你看成佛很難的,三大阿僧祇劫,要多長的時間,為什麼他可以當生?就是這個態度。所以師父為什麼講經一直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定要這麼去學才能成。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其實這些我們生活當中都可以反觀到。像有一天我在跟一個朋友打電話,他說:「我那個親人,他每天都聽老法師講經,他聽了那麼多年,他怎麼都不照老法師講經去做?」他就在講他這個親人,但是事實上我們冷靜來看,我們自己照哪一句去做了?但是往往我們在講,別人怎麼都不照老法師的去做?可是我們自己何嘗不也是如此?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不能感動別人,「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其實它的精神還是依報隨著正報轉,一個真正沒有脾氣的人,一定可以感化一個有脾氣的人;假如我們還不能感化得動他,很可能是我們其實也還是有脾氣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尤其親人之間是最熟悉的,我們說的比較粗俗一點,我們有幾兩重身邊的人最清楚了。所以當我們在批評他的問題,我們自己還沒有做到的時候,首先他念頭裡就起來,「你還說我哩!」他心裡就不服,這叫人之常情。這要寬以待人,要理解別人這個心情,但自己要嚴於律己。他沒做到還說我,那福在受諫,我能聽進去,那是我的福報,雖然他沒做到,畢竟我確實有,那就是你的一個心量態度了。

  所以忠恕之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也非常重要,我們心只要一偏了忠恕之道,可能就不在正念裡面了。所以孔子才說,「吾道一以貫之」。其實忠就是自愛,恕就是愛人,整個聖教就是教我們愛。所以你在一切境界要得到自己的受用,還有他人的受用。你看我們自己受用了,我們效法善財童子,在一切境界當中增長善根福德。那你自己這麼做出來了,別人一看你很有法喜、很有提升,他也很羨慕你,他就會跟著你學佛,那不是他受用嗎?所以自他也是不二的。

  那我們保持善財童子來處事待人接物,再來我們保持一個菩提心。就是我們現在所遇的一切境界考驗,只要我們突破了,我們就能幫助遇到跟我們同樣問題的人。我也遇到一些同修,他被家裡的事搞得很想出家。那大家想一想,他想出家是因為被搞得應付不了了,要出家了。那出家是要荷擔如來家業,要去把佛法介紹給大眾。那他假如是因為家裡的問題他解決不了,跑去出家,那他以後面對在家二眾,他怎麼跟人家講法?所以我們的根源還得要把利他的心提起來。其實就像我們剛剛探討的,所有的煩惱都是跟「我」有關,我見、我愛、我痴、我慢,四大煩惱,斬草要除根,這個根就是把自己看太重了。所以假如有人這麼跟我探討,我說你發心出家是好事,但是你現在安住當下,因為你已經發這個願了,佛菩薩都知道,機緣真的成熟,自有安排。人家老法師,人家九次找他出家他才出家,該是他出家的時候,他推都推不掉,佛菩薩自有安排。

  我們之所以煩惱,是不能安住當下,就會有過去煩惱,就會有未來煩惱,事情還沒發生,就開始緊張害怕了,因為過去落的印象太深了,就怕未來又發生。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其實我們的念頭,只要是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這三大類,也沒有超過這三大類的。可是我們一看到那個念頭是過去煩惱,就要阿彌陀佛趕快提起來,然後安住當下,真誠慈悲去應對一切。哪怕是現在當下要思惟事情了,我們就用經教來思惟。萬法因緣生,緣是條件,現在到底客觀條件是怎麼樣,緣成熟了做,不成熟不能勉強,「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弘一大師挑的《格言別錄》很精彩,他老人家說「度德量力」,不能打腫臉充胖子。我們現在要不太過,要不不及。太過,接了一大堆工作,說要作菩薩,有求必應,結果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然後就開始生氣了,這些人真沒良心,我付出這麼多了,也不體恤體恤我,都不懂得感恩,然後就一下子全給他們,不幹了,一下太過,一下不及。所以善財童子很重要,歷事練心,我們要在這個境界當中知道自己做的過在哪裡,就可以調整了,因為沒有度德量力。其實我們很容易感情用事的,要不太猛,要不一下子全退心了。就是很難在每一個當下看自己的念頭,一有偏趕快調。有的人一退、一沮喪,好幾天,幾個月,那時間太可惜了。一寸時光一寸命光,一秒鐘念一聲佛,你看都積了多少功德,居然還有三個月都在消極沮喪當中。當然,每個人都有大考,大考的時候有時候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所以剛剛我們講到善財童子這個心態。再來,剛剛講到的,你那個利眾的心要切。然後不要寄望在未來,要安住當下。他當下能夠真正不退縮,真正歷事練心,他以後出了家才能幫人。而且有時候很想出,那個很想,感情也很重的時候,一下因緣又沒有看清楚,「嘣」又跳進去了,從小家又入了大家。

  從剛剛這個例子我們再拉回來,我們自身就是,其實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很多眾生都有,所以我們要代眾生苦,自己真正過了關,以後就可以跟人家娓娓道來了。那不每一件事情都是發菩提心了嗎?隨事菩提心。成德學佛的時候,師父就說不挑境界。成德對這句話很有印象,為什麼?一挑境界就是分別執著。可是大家可不能一聽我這個話又產生一個執著點,不挑境界最後陣亡,說成德法師說的不挑境界。不能執著一句話,這個法是圓融的,不挑境界,但是要度德量力,要適時溝通。你不能都不溝通,溝通也是人生必修科目,不然你陣亡了,那我就罪過罪過了。所以佛法它是圓融的,每一句之間它不會衝突,要圓修圓解。

  我也常跟同學們探討,我說「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但是《無量壽經》又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那請問這兩句話有沒有衝突?那請問大家,大家有沒有聽經、讀經,發覺說這兩句話好像有點矛盾,大家有沒有遇過這個情況?假如有,有沒有去問過人?「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連主動請教也不簡單,都很想問很想問,拖拖拖拖很久。其實我們做什麼事會拖,無常的警覺性不夠,明天再說明天再說,那也是一種習性。佛陀時代,有一個很有錢的人,富可敵國,結果他聞到人家說有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聖者,他馬上把所有財富都先放下,以最快的速度去找佛陀,真的被他找到了。佛菩薩是同體大悲,有求必應,他找到了。結果一找到,他就說:「佛陀請跟我說法。」請佛陀給他開示。結果剛好是托缽的時候,正好要托缽,然後他就趕緊請法。旁邊的這些阿羅漢們就說:「你等佛陀托缽用完齋,你再請法。」結果這個大富人他說:「世間無常,懇請佛陀替我說法。」佛滿他的願,給他一說法,他證阿羅漢。結果就離開了,佛繼續去托缽了。結果這個人一跟佛離開,就被牛給撞死了。所以假如他沒有堅持跟佛陀請法,他還沒有聽聞,他沒有證阿羅漢,他一被牛撞,他被牛撞死這是定業,大家想一想,那他就去輪迴了。

  所以這個故事就讓成德想到《論語》,大家剛剛在讀《論語》,「朝聞道,夕死可矣」。其實一個人隨時有疑的時候,假如突然無常來,這個疑會不會是障礙?所以心裡隨時是要沒有疑的狀態,有疑了請教,就明白了,隨時都是信心很堅定去持這一句佛號,去依教奉行。所以這些佛陀時代的故事,甚至於《論語》裡面孔子跟學生,那都不是講別人,那都是在啟示我們自己的。這些很可能都是古佛再來配合的,把修學最關要的心態都表演給我們看,我們看懂了才能夠跟他效法。

  我看還得回答一下問題,不過這個理事是不二,問問題是具體的事,可能跟我們剛剛聊的這些還是有關的。我們來看這個不自欺,俞淨意公就是很好的例子、榜樣。而且你看,俞淨意公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接受灶王爺點化,你看他馬上還起一個念頭,他說:「天地之間不是一點點善都記嗎?我那麼多年哪有可能一點善都沒有?」他還找藉口。但是這個灶神爺說:「上帝遣使者跟你好多年,沒看到你一個善,只看到你的貪念、淫念、褊急念、嫉妒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其實憶往期來,貪;恩仇報復,瞋;高己卑人,傲慢,其實這些念頭我們也容易起來的。

  當然,這些不對的念頭、言行,我們嚴以律己,但是別人有我們要包容,寬以待人,這樣才是忠恕之道。我們就怕在家人一聽了道理,要吃素了,回去之後就以這個高標準要求家裡的人,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就用這個標準要求家裡人。「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一下子要求太高,大家就生煩惱。所以自己可以不要去貪財色名食睡,但是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能恆順,人家有進步一點,你還隨喜功德。所以「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就是要讚歎、肯定,成人之美。要護持身邊的人修行要很有耐性,欲速則不達,這急不來。甚至於更重要的是要護好我們的念頭,這個最根本,不能是又向外去見過,那就又被這些境界轉了。

  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這樣我們才能夠去對治。要查滿身過失,其實第一個當然是要觀心為要,時時看自己的念頭,就像剛剛那一段話,這些貪念、褊急念、嫉妒念,再延伸,好勝,種種這些念頭我們要觀照得到,這是很重要的。

  再來,能夠「見人惡,即內省」。因為看到別人的不對,你很難接受的印象深刻;因為印象太深刻了,突然發覺自己也有,第一個,對他的這種不歡喜就減輕了。我們為什麼會很氣別人?就是覺得他太過分了,他怎麼可以這樣?而不覺得自己有。可是只要覺得我自己也有,那個脾氣就下去不少了,這叫反忍。忍有力忍、有忘忍、有反忍、有觀忍、有喜忍、有慈忍,其中這個能反思就受益了。

  再來還建立一個態度,就是能接受別人的勸,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在家假如能夠接受另外一半講我們的缺點,那這個可能就跨了一大階、提升了一大步。但這個也不容易,因為對方的不對、缺點我們都落在心裡面,所以他一講我們,我們不歡喜、不服氣。我們現在能普賢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所以師父說普賢行只有讚歎,沒有批評、沒有毀謗。要沒有批評、沒有毀謗,首先心裡不能裝這些人家的不是才有可能。所以用心像鏡子,不落這些痕跡;一落痕跡,一遇到機緣,就會把一些以前的事統統都搬出來了,我們說算舊賬,就都搬出來了,這一般人家很難接受,很受不了這個情況,叫借題發揮,這個都跟落一些印象有關。

  所以《了凡四訓》這段話很有味道,我們這個時代處世待人,包含跟家裡人都是要這樣,涵容掩覆之,要給人家面子,給人家台階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但是他有優點付出,你一肯定,他會覺得,我這些缺點他都不講我,我有一點優點他就講我,人的良心就被我們這個態度給喚起來了。這叫「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我們自己做到讓對方自然生起慚愧,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我們用道理去批評他、要求他,這叫激之,「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所以心態不同,產生的結果差異很大。我們能「聞譽恐,聞過欣」,也容易透過別人的護持,我們能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去對治這些習氣了。

  再來,下一個問題:自身接觸佛法、傳統文化比較晚,至今也不過七八年的時間。非常幸運能參加現在的聽校組,多年來在組長的帶領下,在不斷經教薰習下,工作、生活、修行一直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由於聽校工作要求很高,無論是經教的積累還是悟性上,以及認真謹慎的做事態度上,學生自知離所要求的標準還很遠。多年來雖也不斷在努力,但畢竟是欠缺得太多,年齡也逐漸增長,每每也感覺到力不從心。而組長一直都是鼓勵我們,我們不發心來做,真的是沒人做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是堅持做到了現在。可否請法師慈悲開示,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來承擔工作,如何能保持高度的警覺性,不使自己陷入為做事而做事,不使自己不知不覺的落入盲目自信?

  首先也是隨喜我們組長,都一直鼓勵護念大家,也隨喜這一位仁者,她也是勇於去承擔。說回來就是剛剛我們提到觀心為要,觀這個念頭,要讓它安住當下,不要有過去煩惱,不要有未來煩惱。你看事情還沒發生,我們都很緊張,我會不會不知不覺落入盲目的自信?當然有這個警覺性是對的,但是不要事情還沒到,產生一些擔憂、恐懼。

  而我們不是為了做事而做事,是為了修行而做事,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境而做事,是為了更懂得怎麼做人做事而來承擔這個任務,這個就是懂得歷事練心,懂得經一事長一智。所以我們剛剛也講到要度德量力,我們今天在這個因緣當中,是不是都是在保持提升?我們在這個因緣當中,有沒有逞強?有沒有退縮?還是有安住當下?還是有適時的跟組長溝通?

  當然這位同修她有提到,整個工作、生活、修行都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也透過這次大家交流的因緣,我們也懂得多跟組長溝通,然後在每一個當下能夠去觀照自己的念頭。比方說我們有一個念頭,我才學七八年而已,可能心理上就會有一個念頭,我學得還很短。這個念頭會不會產生煩惱?這個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都要安住當下。大家要知道,修行有沒有功夫,不在修行的時間長短,在肯不肯放下。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自己嚇自己,其實這個也來自於沒有信心。所以為什麼剛剛一開始跟大家溝通,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一生煩惱,就是對佛菩薩、對自己、對經教可能信心上沒有那麼穩了,才會產生。六祖惠能大師他是傳衣缽,可是請問他學佛多久?他聽經多久?他就聽了半部《金剛經》,他得衣缽了。神秀大師可以講十二部經論,等於是經律論都能講,可是他沒有得衣缽,這個也是破我們的一個著相。

  所以我們都是在事情當中,我們是善財童子,在這個境界當中到底要提醒我還有哪些做人做事不足,我好好來學、好好的來解行相應,就能提升上去了,就能達到真正歷事練心,為提升自己而做事。

  再來第三個問題:可否請法師針對我們校對稿件中的不足與存在的錯誤之處,定期加以批評指正,以便我們總結學習,更好的完成這項任務?

  應該是成德的錯誤比較多吧?很多口誤,多虧大家提醒幫忙。因為我們是善友為依,直心是道場,「善相勸,德皆建」,所以只要有,成德一定會講。妳們假如在校稿的時候覺得成德有什麼不妥,都一定請大家不吝賜教,也確實有很多這個慣性、犯錯,大家也都有給成德護念指正,也很感謝。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看下一個問題:講經中經常聽到菩薩代眾生苦,但是現實生活中,別人的痛苦沒法替代,好像你在他那個處境,你不會覺得痛苦。因為畢竟有聽經的基礎,慢慢可以看破一些,但是你要跟人家開解好像很難,人家一句「你沒有遇到過,你是走得太順了」,然後你就沒話好講了。包括生理、心理的痛苦,別人都沒法替代,菩薩怎麼代眾生苦?

  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所以剛剛成德有跟大家說隨事菩提心,你遇到那些事情,你真的去突破它,突破它你就可以跟這些有緣的人娓娓道來。所以我們抱著利眾的心來歷事練心,我們所走過的路都會變成供養他人的資糧,廣修供養的資糧。

  舉個例子,就好像劉素雲老師她得過紅斑性狼瘡,很嚴重,她過來了,她再去給得這些重病的人一講,人家很容易接受;可能成德去講,他可能回我一句話,你又沒有得過。但是,一來自己經歷過了,然後又把佛法用出來,這個確實也是代眾生苦。再來,人的這種真誠、耐心也會觸動人家的善根。就像老法師九十幾歲了這麼奔波,我們這些當弟子的人看了很觸動,他真的是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也會觸動善根。再來就是能夠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比方觀世音菩薩說:「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其實觀世音菩薩表修德,大慈大悲也是我們本有的。但是大慈大悲前面是什麼?是地藏菩薩,是開發自性寶藏。怎麼開發?孝親尊師。我們真正這個孝心起來了,這個感同身受的能力會不知不覺發展起來。比方說,看到跟父母差不多年齡的,「事諸父,如事父」,當父母不容易;看到小自己一輩的,他們也有父母,他們假如做這個事,他們父母不知道有多操心。就是推己及人,我們以自己的一種人生的體驗經歷去理解別人,這個就是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當你今天聽一個人在傾訴,你的孩子挺乖的,他的孩子不乖。然後你聽聽聽,聽到他很苦、他很難的地方,他流淚了,你也流淚了!那這個就是你感同身受了。你那種流淚倒不是說你很痛苦,你那種流淚變成悲憫。所以這個還是本有的,可以慢慢慢慢設身處地去感受看看。

  第二,《無量壽經》有講到「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聽老法師提到這一句,常常都是用「先人無知,不識道德」。想著師父決定不會是口誤,還請法師開解。

  這個我開解不了,因為得去問師父才行。當然,因為從我自身來講,有時候因為一開始念,比方說這段經文念得很順,但是一開始是念錯字了,後面就會比較不好改,這是一個情況。當然因為可能念順了,老人家年紀大了,我們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去提醒,就覺得提醒一下就好了,老人家假如還是這麼講,那我們也不用罣礙。再來,另外一種可能是老人家確有意識,甚至於有沒有可能這個五種原譯,可能用的字詞也不見得一樣,這個都有這個可能性。但是假如依您覺得可能老人家是有意識的,其實這個「不善」跟「無知」給人的感受不一樣,「不善」是覺得他的行為不善,「無知」是覺得沒人教他,因為沒人教他,所以「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先人不善,他不善的原因是什麼?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不能怪他。等於是說,假如用「無知」的話,就是又呼應了一遍,因為沒有人告訴他,所以他無知。這兩句其實義理當中都差不多,但是用「無知」好像是一再提醒我們不要太苛刻於人。

  再來下一個問題:師父上人近幾年倡導興辦一條龍學校,但現實是極少人有機緣和福報去一條龍學校讀書,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如果孩子只能上普通學校,在聖賢教育扎根方面,就只能仰賴家長對其的在家教導。自己育有兩女,有感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近兩年一直在學習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事實上,連家長自己也需要接受扎根的教育,所以除了對基本的《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進行深入的學習與實踐,也在女德教育方面有所接觸,重點學習了女四書中的《女誡》與《內訓》,此外,為了更好的修身齊家做好身教,開始學習《顏氏家訓》。懇請法師對末學的做法給予慈悲開示,也給這些只能念普通學校的孩子及其家長指一條明路。

  開示是不敢當,一些考慮供大家做參考。

  首先成德也非常隨喜我們這一位仁者,她也是安住當下、敦倫盡分。老人家曾經講過家庭主婦如何圓成佛道的開示,好像這段開示都還附在三皈傳授後面。佛法它真的圓融,行菩薩道可以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本分成就菩薩道。就好像周朝的三太,她們就給我們表演在當太太的角色當中成就菩薩道,教出了聖人的孩子、孫子,成就了周朝的興旺,利益的百姓就很多。

  首先我們要了解老人家興辦一條龍的考量點,就是培養一個孩子短時間不容易,必須長時的深入經典、經藏。我們知道了,就會很盡力的來護持這樣的緣分。那當然,多少緣做多少事,緣還沒有到,不能強求。所以很可能這位王居士在不久若干年之後,說不定她就變成一條龍的老師,甚至是一條龍的校長都有可能,因為她現在已經在積累,她在用心帶她自己的孩子。而且緣分都是靠感召的,我們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有這顆承擔的心,很可能慢慢慢慢就有人聚過來。不過緣分不要急,一切水到渠成,現在還沒有,我們安住當下。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不能安住當下,然後一定要去找一個學校,又離開家,夫妻又分開;或者因為激動,希望趕快找個學校,都不清楚這個學校情況,很衝動就進去了;一進去,這個學校又有一些問題,又把孩子拉出來,幾年之內換了好幾個地方,那就造成孩子一些不理解。所以任何時候要理智,不能太衝動。學佛就是要學理智,學在境界當中不要著急、不要激動。

  而且我們要了解,教育裡面最重要的還是家庭教育,有些人就忽略這一點,孩子很小,三四歲就整個離開家,他整個跟父母、家人的相處就很不夠,甚至都顧及不到這個孩子的心理狀況,造成這個孩子沒有安全感。所以一有執著,很多事情看不清楚,家裡人、身邊人的感受體會不到。

  不執著很重要,我們能感受孩子的心,父母的愛全然的去付出,他的人格會很健康的。因為妳有心要把孩子培養成聖賢人,妳這一念發得真,所有佛菩薩跟祖宗都會來護持,他們同體大悲,怎麼可能不護持?我們就安住當下,順勢而為就對了。只要這顆心保持,都會感應好的緣分。您剛剛這些做法都非常正確。成德剛好也找了一些教孩子的資料,會後再請張居士發給妳。真的很隨喜,一條龍老人家一直在強調,成德也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國內一定會有成熟的緣。

  下一個問題: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薩,是把一切人都看作佛菩薩嗎?還是一切人真的就是佛菩薩來度我們的?如果都是佛菩薩來度化我們的,那不是沒有必要勸人求生淨土了嗎?

  那我們剛剛也談到,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都是佛菩薩。所以他做錯事了,那他是反面教材,也在教我們,我們反省自己,「見人惡,即內省」,進而改正自己,正己去化人。所以這是在敘述一個心境,就是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都是佛菩薩、都是老師來成就我的,都是來給我出考題的,看我做得對不對。那當然,他們也真的有可能是佛菩薩來的,可是我們還不能有這個能力看哪一個人真的是西方來的,那我們不如就把每一個人都當作佛菩薩一樣恭敬,那就對了。

  那我們今天勸人求生淨土,縱使他真的是佛菩薩再來的,他也是要幫助我們成就,所以他可能也是在考我們有沒有耐性去勸人求生淨土,有沒有真正發自內心希望眾生不要再輪迴了。因為這個時代不靠他力,不靠這個門餘大道,不靠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不求生極樂世界,靠自力要斷見思煩惱出輪迴,幾乎不可能。所以李炳南老師說,我們已經知道念佛法門,假如不去勸人念佛,就沒有慈悲心。我們有沒有這個積極的態度,當然那個積極還要看緣分,對方的接受度,對方信任不信任我們,要循序漸進,也不能操之過急,但是那種真正希望他不要再輪迴受苦的心是隨時提得起來。

  有的時候孩子不聽話,甚至於磨磨蹭蹭,我會嫌煩,沒耐性,甚至會有拖累自己的罪惡心念,每每因此而罵孩子,晚上就會後悔得不行,其實孩子很乖的。這個時候就又覺得是墮胎嬰靈(我母親在生我之後有墮過胎,我自己也有一個懷了孕不知道去爬山太累而流掉的嬰靈)的影響嗎?

  這個成德因為也沒有六神通,所以不能跟妳確定,但是我們都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就對了。心態對了,一切境界都是好境界;心態不對,那好事都變壞事了。所以首先我們談這個自受用、他受用,我們自己在境界當中有沒有受到益處。比方說孩子不聽話的這個境界,我會嫌煩,沒耐性,這個是這個境界提醒我們還有這個問題要對治。那自己就知過了,那這個境界也是好境界,然後提醒自己,我還會嫌煩沒耐性,我後不再造,我用這個態度來調整我自己。

  妳說甚至有拖累自己這樣的念頭,那我們就是要觀照到,有時候我們的煩惱是來自於我們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我歡不歡喜。所以修行人首先要突破這個身見,我們誤會這個身體是我,然後又產生我的孩子、我的房子、我的什麼,就有很多的執著點。所以首先擴寬心量,「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孩子就是我,一切人是我,然後就會盡力去幫他們,就不會有拖累的這個念頭起來了。

  我們看罵了孩子,那我們被境界轉了。因為要教孩子得要有耐性,得要耐著性子,不能發脾氣,一發脾氣,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於講的道理孩子沒聽進去,只落了一個我們會發脾氣的印象。

  晚上又後悔不得了,那變成這又是我們要對治的一個性情了,就是事後又容易懊悔,所以其實要安住當下是不容易的。我們真正在處罰他,有沒有動氣?那個當下要調整。縱使真的動氣了,我們晚上一反省,後不再造了,也不要讓這個後悔的念頭、懊惱的念頭繼續相續下去。真的都是要用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其實我們的狀況確實是會受到境界干擾,這無形的一些因素還是存在。但是那只是一個緣,因還在我們自己,不能把責任都推到這個緣上面去了。甚至於是我們深信因果,我現在遇到這個不如意的事情,還是因為我造了前因才有這個結果,那我們就會對現在遇到的不會埋怨。那可能我們又起個念頭了,那是我母親,又不是我。其實我們所受的前因都還是自己造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很可能我們受到這樣的不好,可能是某某人怎樣怎樣,其實那個都是緣,不是因,因都是我們造的,遇那個緣起現行。所以真正深信因果的人逆來順受,他不會去責怪到這個緣上的哪個人、哪件事。所以深信因果也不容易。

  再來,反正都是緣,不管善緣惡緣,統統把它轉成法緣就對了。只要我們有這個心,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他也是來提醒我更精進,給他做榜樣,利益他。你沒有這個前因,還不能跟他結這個緣。現在我們懂得念佛,跟他求同生極樂國的法緣,把這個惡緣轉成同生極樂國的法緣。所以我們那個利眾的心能夠時時提起來,應該很多煩惱念頭就比較能夠轉過來。

  再來,應該要怎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墮胎嬰靈,也讓自己脫離這種煩惱?

  當然首先我們感同身受他的痛苦,然後進而代母親或者自己給他懺悔。妳真誠就感通,就化解。然後又是利益他的心,至誠念佛給他迴向,他有感受到了,一定自他都得利益。當然剛剛提到說懷孕爬山太累流掉了,這個可能是疏忽而已,這個應該也不是說很大的過失,但更重要的還是至誠感通,讓他們趕緊可以念佛求生淨土。

  下一個問題:雖然也學習和落實《弟子規》,但是還是有很多做不到,而且煩惱習氣非常嚴重,經常對家人生氣發火,該怎麼來解決?

  我們也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而且要相信自己,那些習氣都是假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就像二祖慧可大師去見達摩祖師,請教達摩祖師,他的心不安。達摩祖師說:「將心拿來,老僧為你安。」他覓心了不可得。這個公案也啟發我們,不覺本無,本覺本有。老法師又在這兩句話加了他慈悲的開解,老法師說:「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而且對治一個習氣,來來去去進進退退,數十回合、數百回合,那都是正常的。可是不要因為前面沒有轉過來而氣餒,那又是過去煩惱又影響未來了,又怕自己有。所以安住當下,觀心為要。

  而對治瞋恚用忍辱,黃念祖老居士有一個開示是「六忍」,您可以透過這個開解,您看看這個六忍對妳來講用哪一個方法最得力,您就用那個方法。事後也把黃老這六忍再發給您做參考。

  我們也不要氣餒,黃念祖老居士說,我們這個娑婆界進一退九,第一個,一個人進步,九個人退步;第二種講法,進一步退九步。所以都很正常,不要氣餒,但是不能一直退就對了。妳真的有要突破的心,這一念心,十方諸佛同體大悲就加持上來了。第三是進一步退九步的危險在其中,就是他一進步,產生貢高我慢,就可能會出現危機。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能相信自己意思,他又覺得自己很厲害,就會狂妄,就麻煩。

  下一個問題:有兩個小問題,第一個,老父親今年八十歲,心臟一直不好,十幾年前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三年前在一次外出中發病,被熱心的群眾送入醫院,做了心肺復甦搶救過來。之後醫生建議,也根據老人家的意願安裝了一個除顫儀(類似心臟起搏器),十幾萬一個(電池的正常工作壽命維持是十年),是動手術安裝在體內的那種。還覺得為老父親做了一件事,挺有成就感的,感到欣慰。後來偶然一次想到,如果老父親百年之後,他老人家自然進入生命的最後歷程,心臟停止跳動,這個儀器電池又還沒有用完,還要工作,那豈不是耽誤了老人家的往生大事了嗎?想到此弟子真是汗流浹背。再諮詢醫生和生產商的業務員是不是可以提供上門服務,表示說是沒有。這樣到時候隨叫隨到上門服務的這種可能性就比較少;醫生操作的話,這就得提前上醫院了。

  請教法師,像他老人家這樣的特殊情況,如果到了臨終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些什麼?提前要做些什麼樣的特殊處理?是不是提前說服老人家把這個儀器給關了?弟子還有一個姐姐,她沒有學佛,父親也不學佛。

  這個的話我們是掌握一個原理原則,當然這裡面也提到說,父親曾經在外發病,結果有人就把他送到醫院,這個都是善報,都是跟他老人家還有妳們行善得的善報,我們也藉由這個還要更有信心。當然妳的這個孝心是可貴的,可不要又變成起煩惱,說妳看好心做壞事,不會的,妳這個孝心是可貴的,我們就去面對當下的情況。

  《孝經》講:「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至誠的孝,所有諸佛如來都是孝子,都會跟他們起感應道交,他們都會來護持。尤其自己是要護持父親去極樂世界作佛,這一切佛菩薩都是希望眾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但是這個關鍵,因為老人家肯不肯去、肯不肯念佛,這個是最重要的,這個就要善巧方便的慢慢讓老人家來知道佛法、知道極樂世界,這個鋪墊緣分就要善巧、就要柔軟,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行。因為姐姐也是一個緣分,都會影響妳的父親,然後影響整個家人的一個狀態、做法,這些都要善巧方便的來鋪墊緣分,讓老人家臨終的時候他也肯念,大家也肯配合,這樣就能水到渠成。發這個願會有感應、會有加持。成德自己當時候也是回去照顧自己的爺爺,後來有很多殊勝的緣都出現,真的是佛菩薩慈悲,有求必應。

  因為成德並不是很了解這個機器的狀況,但原理原則就是人已經斷了氣,就當然不好再去動他,因為只要他已經斷氣再動他,他命已經終了,你再怎麼弄他也不可能再回來,但是一動他會很痛苦,他那個靈魂會很痛苦。所以怎麼充分了解這個機器的狀況,然後去鋪墊讓老人家清楚根本沒有死,他就不會去怕死,甚至是希望早一點去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透過去鋪墊,去讓老人家、讓家人明白這些真相,不執著一定要去急救或怎麼的時候,就比較能夠掌控得了重要的時刻。至於還有什麼具體的,假如還覺得哪一些點不是很清楚怎麼做,我們可以再探討。

  第二,關於弟子家的師兄做的整理工作事宜。他學佛十五年,最近六年讀古大德註解,主要是校對、句讀、合經、分科、整理。主要書目如下。

  成德看了一下,這些都是我們重要祖師的著作,這個都是非常難得的法寶。首先就是這些工作是不是剛好有協助什麼單位來做這些工作?還是是自己的興趣?請教一下。

  居士:就是他自己的興趣,沒有說有什麼單位要求這樣做,沒有,他就是自己喜歡讀書,可能有一天會讀十個小時左右,然後都是一些比較好像量也比較大的文字。一開始以為只是偶爾而已,後來發現他真的是喜歡讀。所以我覺得他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上面,然後是不是應該依照老法師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做才是對的,所以以前也跟他有溝通過,但是也說不過。所以請法師開示。

  成德法師:不敢、不敢當。我們首先也都是為了護持對方當生去成就,所以您這個存心也是盡夫婦之義,能夠一起同生極樂國。我們要護念對方,首先也要觀照我們不要太著急。再來就事論事來看,他在看這些、整理這些,他自己受不受用?他自己是不是智慧提升了?就是說我們客觀來看,我們怕說在看一個事的時候,容易先用自己的認知去下一個判斷,這個對方有時候就不覺得妳理解他。所以看起來妳好像是好的建議,但是他首先接觸到的那種磁場就是他覺得妳不理解他,那這個有可能妳好心但是適得其反。所以這個等於還是要回到我們這個心態上面來,不能著急。

  再來就是假如他看了這麼多,真的還是沒有受益的話。因為我們四依法,四依法說的: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最後一個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老法師他開解的時候說,什麼是了義?從理上講是說徹法源底的大乘佛法,當生成就的。從事相上老人家開解說,他用了得力就是了義,他用了不得力不了義。他說《華嚴》徹法源底,可是他修了半天不得力。所以這個四依法就是提醒我們。

  但是假如妳跟他講四依法他不舒服,那妳就不要用他不舒服的方法,妳就要鋪墊。比方師父講哪一段,妳突然在那裡看,然後他不經意走過來在看,然後妳還不要陪他看,不然他又產生好像要要求他的磁場。妳說我先去上個廁所,妳先離開,讓他在沒有壓力之下,是老法師講的,他可能會去反思。這個有時候要鋪墊因緣,真的是要考慮得比較細膩一點。就像有一些人要勸她婆婆,她就要有一段是剛好提到的,然後她婆婆一接近了她先離開,然後她婆婆自己坐下來看的。不然她在旁邊,她婆婆說是不是故意放給我看的?所以尤其愈親的人愈敏感,愈得考慮他的感受。

  再來還有一點,其實夫妻之間不要急著要希望對方怎麼做,因為太近了看得很清楚,只要我們用對了方法,然後自己又得力,他自然會感動,他自然會反思。我們有時候太急著希望對方好,但是忽略了得由我去帶動他。因為現在的人他假如看不到榜樣,要讓他相信也不容易。所以首先我們請佛住世要先請自己,我們自己一門深入老實念,習氣慢慢都調伏了,法喜都展現出來。他離我們最近,就很容易感受到,他就會自己去調整。尤其面對我們是男眾,要顧及他的面子,男女的罩門不一樣,那都要能體恤得到。

  居士:感恩,感恩法師。

  成德法師:實在講,成德自己好像印象中有聽過師父,有一個也有一點年紀了,就問說:「要不要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當時候師父就直截了當:「你年紀大了,好好專修淨土。」這個就是老人家對他的機。這些光碟應該都有,妳們可以去找到的話,善巧方便的來透過老人家的教導,讓家裡人能夠去考慮、去反思。這個是回應。

  居士: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回應朱居士。問題剛好應該是都回答交流完了,不好意思,也超過半個小時。

  居士: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張居士,是不是我們最後看看,這個聽下來有沒有哪個同修覺得哪裡有疑惑?或者是成德哪裡講得不妥,也請大家可以及時給我指正回饋一下。我看到大家,都覺得我要向妳們學習,妳們的面相都比我好,妳們修的福還修得比我好,慚愧慚愧。

  居士:太操勞了,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

  眾居士:感恩法師慈悲,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最後還是再次感謝大家這麼多年的付出,謝謝大家。

  眾居士:阿彌陀佛,您也要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