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人生—「變」的神奇(上) 周春塘教授主講 (第三講) 2015/7/12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52-569-0003
我們兩個禮拜沒見面了,這幾天的颱風,台南好像沒有受到影響,我們在台北天天擔心,每天都是有風跟雨,我以為台南也受到了這個災害,結果一點沒有。其實台南需要一些雨水,台北雨水已經太多了。
上個月結束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到我這兒來問我,他說你談到《易經》是簡易、變易或不易,那《易經》的易,就是變這個字,《易經》的變一定有它的原則,你能不能談一談原則。這位同學是誰,有沒有在座?當時因為很匆忙,我也沒問他的名字。我說正好我這個禮拜要談《易經》的變,所以完全契合他的要求。
談到《易經》的變,我倒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無所不包的一個問題,任何場合、任何環境裡面我們都會遇到變的一個問題。我們都相信,變是個轉機、是一種救援。在一個固定的場合維持了太久之後,大家都希望一定會變,因為變是個常態,而變中間出有一些變數。假如在美國,你說I want to change something,別人一定會再問你:Change for better or worse?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的,因為變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往上,一個是往下,往上是愈變愈好,而往下是愈走愈壞。所以變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變一定要談原則,一定要談目的,一定要談意義。光說變有什麼用處,這是空話,在變中間求它的功夫,在變中求它的意義,這個才是我們對變要求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今天所謂的第三講是談「變的神奇」。我們最早,第一個禮拜還是第二個禮拜,我們就談到了《易經》有幾個專有的名詞,我們看下一張圖。卦有兩種名稱,一個叫做單卦,一個叫做重卦,單卦就是三畫卦,重卦就是六畫卦。三畫卦就是trigram,英文叫做trigram,六畫卦叫做hexagram。那個東西在這裡沒用,到國外去,那兩個字非常重要。
我們所謂的經卦,所謂的單卦,是什麼東西?我們上一次也談到地水火風的問題,西方人認為這個世界是由四個元素組成的,就是地跟水,還有火跟風。韓國的國旗也是用這個觀念,藉《易經》的符號做了他們的標準,它選擇是乾和坤,還有離跟坎,就是天地水火。這四個元素是世界公認的宇宙組成的元素,可是我們《易經》有八個元素,所以《易經》談的不單單是宇宙的、物質的組成,還包括了精神的組成。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特殊的環境,它當然有物質的東西,可是它的精神是統領一切的。所以我們現在先來很快的介紹一下這八個卦,我們其實已經談過了,今天我們來重新複習它。
大家會背八卦的口訣了吧?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個口訣背會了之後,八個卦永遠不會搞錯掉,因為它非常清楚。我們現在很快的來解釋一下。所謂的乾三連,它講的是天。坤是講的地。震,下面有解釋,它是車、是足、是春,注意那個春字很重要,春天打雷,第一聲的雷是春天打的。這一聲雷代表什麼?代表天地要動了,時間變了,生命要開始生長了。所以雷不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是一個生命的開端,一個生命力的象徵。
艮,這個覆碗,往下倒的這個碗的形狀,我上次提到有兩個意義,一個是一個大山在你面前,你走到它面前一定要停下來,因為你不可能走過去,這是它阻止你的一個意義。第二個意義,山是生長的意思,生命從這裡開始的,泉水都是從山上來的。艮就是代表山,代表阻礙,可是也代表生長。
離是火,它是一種代表光明、代表太陽、代表光跟電,也代表戰爭,兵戈就是戰爭。
坎是水,我們今天談到水,總是對它有些好感,可是《易經》裡面的水比較特別。《易經》的產生是在三千甚至到五千年前的東西,那個時候大概還是洪水遍地的時候,到處看到都是滔滔的洪水。當時的英雄,像大禹這樣,都是治水成功的。任何一個能夠治水的人,就是當時的英雄,就是當時的領袖。所以那個水是很可怕的東西。
兌,那個水是我們今天所談到的水,平平靜靜、安安詳詳、自自在在,好像一些湖水一樣,風吹過去,它飄飄蕩蕩的,讓你一種享受的感覺。所以談到兌,這個字就是悅字,就等於加一個心字旁的悅,念兌,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心境的安詳。
巽下斷,巽是風。風的特色是什麼?風是無所不至的,只要有一點點小縫它就會鑽進去。所以這個風是代表一種生命的流動、旋轉,和深入的一種可能性。
所以很簡短的來說,乾、坤、震、艮、離、坎、兌、巽,第一個代表天的力量,就是創造的力量。第二個坤,是代表地的力量。我們淨空法師寫了一個厚載萬物,就是地的描寫,描寫地是以承擔萬物、生長萬物為它的基本的原則的。所以地的力量是表示承擔,也表示生命的延續。震,我們說了是代表春天,代表生長的力量。艮,代表一種堅毅卓絕的力量,代表不屈不撓的力量。離,代表智慧的力量。坎,代表大自然的力量,這個自然有點野蠻在這裡面,不是文明的力量,是一種野蠻的力量,是大自然赤赤裸裸的一種力量,它能夠破壞,也能夠建設。
兌,它是代表平靜,代表湖面上的波浪,非常輕微的。任何人在一個平靜的湖面,丟塊石頭進去,馬上會看見波浪開始了,而且愈傳愈遠、愈傳愈大。等到傳到岸邊的時候,這個波浪會再退回來,往前面再來走,這樣往往返返走了很多遍之後,它慢慢慢慢平靜掉了。這個代表我們心靈的一個狀態,我們的心就像丟了個石頭進去,它就開始波浪漣漪就出現了,那個波紋很小很小,你不注意還可能察覺不到。可是當你注意它的時候,它這一波一波的往前,然後一波一波的又回來,非常像我們人的大腦的一種思惟,很多人從這中間開始感悟到一些事情。我們所謂的悟,從這湖水中間、飄蕩中間也可以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還有最後一個巽,巽代表什麼?代表理性的力量。
所以這《易經》的八個卦,跟地水火風的意義不大一樣,而且有相當大的差異。地水火風就是代表一個宇宙的物質的世界,而我們的八卦代表整個宇宙的物質和精神都在一起。
在八卦的變化中間,我們必須要提醒一句話,它真正統領這八個卦的是什麼東西?在《易經》叫做太極,在西方叫做本體,佛學也認為它是一個本體,是一種真如的本性。所謂的太極是什麼?太極就是宇宙的主體,也就是上次我們提到的第五元素。地水火風之外一定有第五個東西,管領這所有的四種元素,那個東西就是叫做quintessence,就是第五元素,quint是第五的意思,essence是元素。第五種元素就是這種太極的元素,就是這種精神的元素,就是宇宙主體的元素。
我們既然是談變,變,不管它有多少法門,可以多少奇奇怪怪的變化,可有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就是必須要「萬變不離其宗」,有一個根本,不能違背的。因為變本身沒有意義,變一定為一個目的,而這個目的是善良的、是高貴的、是最好的,為那個理由變才值得我們談論。否則的話,就像《封神榜》裡面的變,大家都看得眼花繚亂,可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像這種萬變不離其宗的變,就是變的根本精神。
我們上次談到屈原,他以為變就把他的本質變掉,這他就想錯了。變不是為了要變你的本質,變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洪志豪同學也提到,洪志豪在哪裡?你也提到,屈原的最令人讚美、同情的地方是他忠君愛國。他不敢變,因為他以為一變把忠君愛國的心變掉了,這個他想錯了。變是維護你的忠君愛國我才來變,我要用種種的方式來保護我這忠君愛國的心情,那才叫做變,那個變才有意義、才有價值。所以萬變不離其宗,這是中國人說的古話,很傳統的一句話,可是這句話很有意義,它幾乎把我們《易經》的精神,變的精神一句話包括掉了。我們有原則的,我們的原則就是要維持我們真正的目的,忠君愛國,我們怎麼樣萬變不離開這個原始的觀念,這個最中心的觀念。我們的變是為了保護我這個原則,是為了更加彰顯我的原則,那樣的變是我們要求的,是我們需要的。
至於說到這八個元素,我剛剛都用「力量」來描寫它們,天的力量,地的力量,春天的生長的力量,堅毅卓絕、不屈不撓的力量,然後智慧的力量,大自然的、文明的,甚至是野蠻的、非文明的,甚至可以說是野蠻的一種力量,它能夠破壞,又能夠建設。還有像波浪、湖水所象徵的那種心靈變化的、微妙的一些力量。還有包括理性的,完全是屬於精神方面的一種推理式的,像風一樣的一步一步漸進,而且無孔不入,絕不放棄的那種精神。這個八種力量,是我們《易經》所傳遞出來的最重要的、世界的、宇宙的元素。我們這幾個元素其實人人都有,人人都放在心中,可是會不會運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謂的運用,今天就牽涉到我們卦的變這個問題。
我們再順便提一下所謂的元素的問題。我們這個世界組成的元素,除了地水火風之外,從另一方面來講是四個元素,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一個是質量,一個是能量。這四個東西是組成我們宇宙的全部的東西,我們就生活在這時間、空間、質量和能量的東西中間。其實嚴格講起來,空間被地水火風所包括了,可是時間呢?時間是你的手錶不能當作標準的,你的日曆、你的月曆都不能代表,因為它是可以變化的。大家不要以為它一天、一刻、一秒在那裡規規矩矩的在那裡動,日曆一天撕一張,一個月撕一張,那個規律性,真正的時間裡面是沒有的,那是我們人為的時間。真正的時間是什麼?它可大可小、可長可短。我們修行通常說要十年、二十年,甚至終生,那為什麼《法華經》裡面的一個龍女八歲就成道了?時間觀念每個人看法不一樣的,而且每個狀況都不一樣。有人可以把它擴成到一生,有人可以壓縮成八年,這中間是一回事,成道就是一回事。像這樣的時間觀念,是我們佛教裡面特別強調的,也是我們今天科學可以證明的。我們的時間在地球上是一個事情,在月球上是另外一個事情,在火星上又是另外一個事情,它沒有辦法用我們今天的標準觀念來看的。
這個說明一件什麼事情?說明時間的觀念中間,變化開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中間的變化。我們所謂把一個信從台北傳到台南,郵差要花三天,或者至少要兩天,電腦可以五分鐘、五秒鐘,十分鐘、十秒鐘都可以傳到,可是還是要花十分鐘、十秒鐘。真正的時間的變化可以說是零,一個念頭從這裡起來,那邊可以立刻感受到,這中間沒有時間的差異。所以這個距離,時間跟空間在這個地方變成一回事,變成結合在一個地方了。
大家聽過一個名詞叫做量子糾纏,有沒有?就是quantum entanglement。兩種物質,從同一個體產生出來的,而這兩個物質分開得很遠很遠,十萬八千里,甚至可以一個光年。這個粒子,這個particle,在這個地方一動,那個粒子在一個光年之外感受到了。這是什麼意義?這表示沒有時間的差距。時間其實完全是我們人為想出來的,它可以存在,可以不存在,它可以是一分鐘、十分鐘,可以是十年,可以是一百年,可以是一個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是無限制的年齡,可是在佛經裡面,說一個人的壽命可以有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把我們搞糊塗了,對不對?學佛的困難之一,就是它把時間跟空間的觀念整個混淆了。我們學佛,要重新來思考時間和空間的觀念,這是我們困難的地方。可你一旦想通了,你大概也就開悟了,這是一個關鍵的地方。可是這個關鍵今天科學給我們證明了,的確時間是可以無限,空間也可以無限。
我們的宇宙,我們都知道這一個太陽系統,可是佛經裡面的太陽系統,是有恆河沙數之多,那是我們不能想像的一個東西。我們對大小的觀念看得很清楚,這是一毛錢,這是十塊錢,分得很清楚。可是佛告訴你,一個芥子,就是那個芥末粉磨出來的那個芥子,跟須彌山可以能是相等的。他說須彌可以納芥子,而芥子可以納須彌,這種話真的把我們搞糊塗了。這就是我們思考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參禪的地方。能把這個東西想通,真的,大概離開脫離苦海不遠了。因為人完全是個觀念的問題,觀念把我們約束住了,觀念也就是框架,觀念把我們壓縮成一個小小的東西,放不開來。能夠放開這種約束,能夠打破這個框架,能夠在時間、空間中得到解放,那個就是解脫。
這種觀念在我們《易經》中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的宇宙顯然有個更深的層次,有個更加不能三言兩語就講得清楚的一個系統。佛教佛經幫我們把這個問題說得很透徹,《易經》同時也把這個觀念一再的重複,它沒有像佛經說得那樣的清楚明白,可它從它不同的變化中間感覺到這種問題的存在。
所以今天我們談到《易經》的這幾個元素,我們繼續介紹一下它的另外幾個名詞。下面有個經卦,重卦我們不必講,就是六畫卦,從三畫卦變成六畫卦,這中間會產生六十四個卦。這六十四個卦,它所代表的是人生種種的五花八門的現象。而且六十四個卦中間再分成三百八十四個爻,然後每個爻在中間再發生一些變化,每個六畫卦中間又有重卦、又有下互卦、又有上互卦,把這個問題變得非常的複雜。所以當你們讀《易經》的時候,特別要用心的就是它卦中的卦,就是變中的變。你算命算出一卦出來,你很高興,原來如此。可是你要注意中間隱藏了兩個卦,一個叫做下互卦,一個叫做上互卦,我們回頭馬上回來談這幾個東西。那重卦我們就不提了。
下面一個,錯卦、復卦和互卦,這只是說明《易經》的卦的複雜性,從這個複雜性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它變的一種原則。這幾種變化,我們最好到再下面一個圖去,第五張圖,「十二消息卦」。各位手上有沒有拿到十二消息卦的圖,有沒有?有,好。十二消息卦是《易經》變卦中間最基本的變,大家從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它變得很清楚。第一個是子,從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一個的變化,你都看得出來第一個是從陽的,第一個陽的出現,第一個乾卦的出現,一個滿卦的第一張、第一個圖、第一個階段。那個在我們的十二時辰裡面把它定成子,就是一天從這裡開始了。第二天就是兩個陽卦出現,那叫做丑。當三個陽卦出現的時候,那就是寅。以此類推,一直到辰,一直到辰月,陽卦一直通到天上去了,只剩下最後一個。所以到了,子丑寅卯辰巳,巳卦的時候,全部都變成陽卦。在十二消息卦裡面叫做巳月,那就是乾卦。
從乾卦往下再降,陰卦又出現了,陰爻又出現了,所以午卦就是從最後一個卦變成陰爻開始。當第一個陰爻在乾卦裡出現的時候,表示陽氣已經開始衰退,現在陰氣開始要生長。所以第一個陰卦出現,就表示陽氣已經正在消退中,而陰卦正在開始。所以這個卦,在這裡我們這個地方可以畫一條線,一個是早上,一個是下午,現在變成下午了,早上的陽氣已經走到了頂峰,下午的陰氣從這裡開始。慢慢慢慢走,到第二個、到第三個、到第四個、到第五個、到第六個,全部變成陰的時候,這一天就結束了。
這十二消息卦裡面,在月份上面分得很清楚,從十一月到十二月,然後最後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到十的話又還原了,這是十二個月的一個分別。從一天的時間來說,子卦是晚上的十一點到一點,丑卦是一點到三點,寅卦是三點到五點,以此類推,下面是五點到七點,然後七點到九點,九點到十一點。到了中午這分段的時候,下午從十一點到一點開始的,再下就是一到三,再下是三到五,再下是五到七,再下是七到九,最後一個亥卦,就是天黑了,完全大家準備睡覺了,那個時候是九到十一,那時候是應該睡覺的時候。
這個就是《易經》裡面的所謂自然的變化,它沒有任何人為的現象,它只是告訴你,時間是這樣變化出來的,月份是這樣變化出來的。從子到亥,從十一月到十月,從早到晚,這樣很自然的分開了。再從四季來說,子是冬至的一個月,第一個子是冬至,一、二、三、四,第四個卯是春分的季節。再下面到五月,是夏至的一個月;再下面到八月的時候是秋分;最後到十月是立冬。一年四季被它分得清清楚楚,這是伏羲卦的最原始的意義。伏羲的卦我們大家叫做先天八卦,它的所謂的先天,就是談季節的、談季候的,談時間、談空間,它東南西北都在這邊分配出來的,我們今天不去多講。
《黃帝內經》根據這樣的觀念,把人體的經脈根據這個方式也分開了,第一個子卦它說是膽。我們這裡有中醫師,曾醫師在這兒,你會很懂這個道理,我今天只是順便提到。因為談到《易經》這個卦的一些意義的問題,我姑且談一談,我並不完全了解它在講什麼,你是醫師,你會非常知道它配合得有沒有準確。其實醫生看病是根據這個東西,什麼時候治什麼病,春天不能治秋天的病,秋天不能治冬天的病,就是根據這種觀念來的。因為一個人體跟一個宇宙一樣,有系統的,有前後左右、有上下分別的,你不能亂掉步調,亂了步調,你治病不但治不好,反而會愈搞愈壞。按照它的自然次序,你治病又輕鬆,病人又獲利。這就是自然現象對我們人體的影響,也是我們發現了人有這種自然的現象,利用它的存在,幫助我們治理許多人事的問題,包括生理的問題,包括心理的問題,都在這中間隱隱約約的抓住了。
《黃帝內經》所謂的變化,它有個學說,叫做「子午流注」的學說。從十一月開始一直到十月,這是膽經、肝經、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這是到了早上結束的;下午開始的是從心開始,下午是從心,五月是心,心經,六月是小腸經,七月是膀胱經,八月是腎經,九月是心包經,十月是三焦經。我相信,我不知道曾醫師有沒有根據這種觀念來治理人的,一定會有的,因為這是《黃帝內經》在《易經》的這個十二消息中間發現的這種系統,一種規律。這種規律,我們假如懂得它的話,能夠運用它的話,對我們人體的了解,或治理它的毛病,有很大的幫助。
好,現在我們回到錯卦,第四圖,這也是《易經》變化的一種方式。我們最早的時候給了大家一張六十四卦的卦圖,也有卦名,我不知道大家手頭還有沒有?這六十四卦的名字都在這裡面。這六十四卦怎麼變出來的?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這個變化的問題。它從一個卦變成另外一個卦,從一個現象變成另外一個現象,它的變化就是在那幾個爻位的變化上面。就譬如說我們這謙卦,我們上個月談到這個謙,謙就是謙虛、謙讓的問題。謙卦是《易經》卦裡面每一個爻都利的、吉利的一個卦。在《易經》認為,一個人假如謙虛的話,大概是無往不利,什麼地方都可以走得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你就是不能驕傲,你一驕傲你什麼都完了,所以它對謙卦特別重視。
我們現在就看到這個謙卦是怎麼變來的?謙卦從,下個禮拜我們會談它怎麼變來的,這一次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解釋什麼叫做錯卦。謙卦的組成,上面是坤六斷,上面是坤卦,下面的三個爻是艮覆碗,是艮卦。坤代表大地,艮代表山,所以所謂的謙卦,就是地中有山,大地裡面藏了一個山。一個人有了十萬塊錢、有一百萬塊錢,一定要秀給人家看,你看我有這個東西。他有最好的房子,他遲早要給你看他有這樣的一個豪宅。可是當一個人有山這樣大的一個成就,他完全不露聲色,把它整個埋在地下,讓你根本看不見,可是他有,他的山在地下。這個地中有山就是謙卦的最重要的一個精神。這個地中有山,也印證了我們剛剛我提到的「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這句話是從《維摩詰經》裡面出來的,這句話完全印證了《維摩詰經》那句話的意義。這樣一個無限大的東西,在我們眼中是無限大,它可以藏在更大的空間裡面,他把它藏在地中,讓你根本看不見。這是我剛剛提到的研究佛學的困難之一,它把時間的觀念和空間的觀念完全變了。在地中有山的這個觀念裡面,空間被壓縮到非常的小,或者不見了。空間,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面,今天突然消失掉了,或者隱藏起來不見了,這是空間上一種很特殊的一種變化。
《易經》把這句話翻譯成「謙受益」,你假如謙虛的話,你就會受到好處。謙受益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可是《易經》認為,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不過它告訴你最好做,因為做的話,你可以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小小的理念、一個小小的願望,改變你很大的一個生命的力量。所以上週我給大家看到《群書治要》裡面寫的《易經》的話:「勞謙君子有終。」一個認真做謙虛工作的人,一個誠誠懇懇做人的人,這個人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為什麼會有好的結果?可見說有不好的結果出現,這就是改變命運的可能看見的一個地方。你可以改變你的命運,只要你按照《易經》中間所說的某種法去處理、去做。
好,這個地中有山的謙卦,我們從下面開始算,是陰陰陽、陰陰陰,對不對?《易經》有一種變化叫做錯卦,它把整個錯過來,交錯起來。這個錯,不是對錯的錯,是交錯的錯,整個交錯一次,陰變成陽,陽變成陰,這個卦就變掉了。所以我們現在剛剛看的是從下面算起,陰陰陽、陰陰陰,整個交錯一次,變成什麼?變成陽陽陰、陽陽陽。這就是下面的陽陽陰是兌卦,是兌上缺的那個卦,在上面的三個卦是陽陽陽,那就是乾卦。這個卦變成什麼?變成履卦,履卦是我們《易經》中的第十卦。乾是天,是剛強,下面的悅,我剛剛提到,那個兌,我都念成悅,其實是兌字,就是喜悅的悅。它是像一個平靜的湖水,你丟了一塊石頭進去,你開始觀察你自己的心態,那樣一個卦,非常有趣味的一個卦。在《易經》中間是非常細膩可愛的,每次你碰到這個東西時,用一點心看它,它一定跟你內心有關係,因為你可以觀察你自己的內心。伏羲那個時代,五千年前的人不會講話的,他只能畫畫告訴你,可是這個畫裡面傳遞了那個意思。這是文字發明之前,我們能夠利用一種圖像,感覺到文字的意義的一個非常好的地方。
下面的兌,上面的乾代表什麼?天在上。澤,這個兌,澤是湖水的意思。天在上,澤在下,天是安安靜靜的,平平靜靜的,除了下雨吹風,除了颱風來,否則它是一動不動的。上面是天,下面是一潭平平靜靜的湖水,這上下都安安定定的,上下都安靜了。這個時候,一個人就等於在午夜突然醒來,腦子特別清楚,特別能夠感覺到一些事情的變化,也知道自己過去的對錯,種種東西都出來了。而且很冷靜的、很清楚的,而且很快樂、很愉快的回想這些東西來。
像這樣的天在上、澤在下的履卦,它代表喜悅、代表開悟、代表心中的一種愛情。《易經》裡面有句話說:「履虎尾,不咥人」,你即使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也不會咬你。這句話是不是神話?一點也不神話,當你真正心中有愛的時候,真的老虎不會咬你的。這個是佛經一再告訴我們,因為人的內心可以改變很多很多的東西,《易經》也有這個道理。它所謂的老虎是什麼?就是它上面的乾卦,乾卦可以看起來很平靜,可以看起來很有力量,可是它也像是個老虎,它可以吃你,也可以保護你。
誰是這個踩在虎尾上的人?就是那個一、二、三第三爻的陰卦。在《周易》裡面,在周文王所編寫的《易經》裡面,陰跟陽是互相彼此打仗的,有的時候彼此打仗,有的時候彼此調和。陰在《周易》裡面常常代表惡勢力,而陽代表正面的、光明的力量。所以這個陰,第三卦是六三,這個六三卦是一個比較陰,也不一定是壞,是弱的東西。一個弱的人,可是假如你有喜悅在心中,你有愛在心中,你即使走在老虎的後面,踩了牠一腳,牠不會傷害你的。這是很有趣味的一個圖像。履卦你用心看的話,它是一張圖片,是個少女,或者一個小孩,或者一個力量不是很大的,不是一個很成長的人物。可是他無心,他心中非常的純潔,他無心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老虎對他笑一笑,說不定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是很可愛的、很有趣味的一幅畫像。
從地中有山的謙卦,整個交錯一次之後,變為新的卦,這個卦就是履卦。這是一個少女、一個小孩,無心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一動不動,還對他笑一笑。這個代表什麼?代表人的內心如何可以改變他左右的世界,如何在他的一念之間,世界就變掉了,那樣的一個現象。這就是《易經》變卦的現象之一。我們所講的是錯卦,就是像這樣的錯,陰變成陽,陽變成陰,整個交錯一次,變化了。
什麼叫做復卦?從上面的謙,你往下看,變成下面的豫,是不是倒過來了?假如說我們謙是陰陰陽、陰陰陰,整個一百八十度轉彎之後,變成下面的豫卦,就變成陰陰陰、陽陰陰,正好是一百八十度的旋轉。這是第二種的變化,前面一種叫做錯卦,這種叫做復卦。《易經》的變化只有兩種,非錯即復,大家記住這句話,《易經》自己講的,它說它的變化很簡單,非錯即復。不是錯就是復,不是把它交錯一次、交換一次,陰變成陽、陽變成陰,就是把它一百八十度的大旋轉一次。這種變化,在我們觀念中都是自然的變化,因為中間沒有任何人為的現象,自然的一個扭轉之後,整個卦象就變了,整個意義也變了。
從謙卦變成豫卦,又是什麼意思?豫卦,這個字我們今天還在用,是快樂的意思,也是在做準備的意思。下個禮拜我們會談到諸葛亮的聰明,諸葛亮的聰明就在這個卦上,他天天做準備,可是他天天很快樂,所以他力量是完全保存在他心中的。所謂的豫卦,是坤在下,坤六斷的坤在下,而震仰盂的震在上。坤代表大地,而震代表一個震動,震動之外還有一個代表,它是雷,震就是雷。下面是地,上面是雷,《易經》說這就叫做什麼?叫做雷在地中,雷埋在地中。地裡面埋了一個雷,跟上面那個謙卦,地中間埋了一個山,趣味一樣,可是意義完全不一樣。地中間埋了個雷是什麼意思?雷是會爆炸的東西,這是個定時炸彈。地中埋了一個東西,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爆炸出來。我剛剛說諸葛亮的聰明就在這個地方,他地上始終埋個雷,可是他不露聲色,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把這個雷讓它爆發出來,讓舉世矚目。
這個雷在地中被埋藏住了,是《易經》所說的,快樂在做一個特殊的準備,你不知道它哪一天會開始發作。這個跟上面那個地中有山來作比的話,地中有山是空間被壓縮成非常的小,空間甚至會壓縮成不見了;而豫卦的象徵是什麼?是時間被壓縮成非常之小,幾乎不見了。時間跟空間的變化,在《易經》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變化其實老實說沒有別的東西,變化最重要的就是把你時間觀念扭轉,把你空間的觀念扭轉。在空間跟時間觀念錯亂的狀況之下,你嚇得不得了,你感覺到興奮得不得了,你感覺到wonderful,一切東西都變了。這就是魔術,可是這魔術不是假的,是真的。當你真正會運用時間跟空間的話,這個世界是在你手尖上,你可以隨便玩弄它,因為它在變,它在你手中變,而它變的非常有道理。
像這樣的時間跟空間的變化,是我們在歷史中間不停的發生的一些故事。我們讀《易經》就是注意這種細微的地方、奇妙的地方,它難以言說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伏羲當年畫卦,大概用了不知道多少心,可是他不會說話,當時文字都沒有,語言大概也沒有存在。可是從這些圖片裡面,我們知道他心中隱藏了許許多多的意思,心中有許多話想要傳遞、想要說明,可是說不出來,他圖畫出來了。幸虧後來的周文王替他做了解釋,後來周公再替周文王再做解釋,然後孔子在周公和周文王的解釋下再做解釋,我們愈來愈清楚。這是我們讀《易經》必須要感覺到歷史的傳承的重要。一個觀念的出現,常常有許多的意義,可是假如不經過後人的詮釋,我們不會知道它深奧的地方,不會知道它有趣的地方。我們讀很多佛經,假如讀佛經原文,常常不會太明白在說些什麼,所以一旦經過大師的解釋,你恍然大悟,原來就是如此。
這是智慧的一種力量,有人智慧高,有人不是沒有智慧,是後天後覺,可你一講我就懂了,那也是很好的。因為人是靠智慧生活的,人沒有智慧不可能存在,人沒有智慧,也不可能把時間、空間隨便他在那裡交換、交配,這種變化是智慧造成的一種現象,人最可貴的就是他有這個智慧。佛教非常強調人的智慧,智慧可以壓縮空間,也可以壓縮時間,可以開放時間,也可以開放空間,讓你自己做選擇。這是做人智慧的好處,也是人有自由的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人必須要有自由來做這樣的選擇,來運用你的自由,來運用你的智慧。
我上次提到我的一個老師,德國人衛禮賢,他的兒子衛德明,他們父子兩個都寫過書,他們最大的發現,就是《易經》是代表著自由、民主、平等的一部書。在這種變化裡面,也沒有帝王的差別,也沒有乞丐的差別,你是帝王也好,你是乞丐也好,你統統在這個變化裡面跟著它滾、跟著它轉。你要懂,你是智者,你不懂,你是笨人,你是帝王還是乞丐沒有關係,這是絕對的平等。而且人在這種命運的變化中間,只有接受的命,雖然你也有改變它的意志,可是你接受它是第一步。這是絕對的平等,這是絕對的自由,因為你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你就這樣做的話,你會感覺到這種生命就是如此。可是你感覺到唯一的安慰就是,我假如真的懂了《易經》的道理,我可以從中間找到一些空隙,我會從中間找到一些線索,不知不覺的改變我的命運,不知不覺的改善我的生命,把你給我的命運,不一定是全盤的推翻,可是是少量的修改,這種變化這是人的自由。所以我那個衛禮賢老師,他認為中國的《易經》代表自由、民主、平等,的確是有道理的,因為這部書的確有這個精神。
好,下面這個豫卦,假如是代表一個定時炸彈,假如說諸葛亮在中間取得了許多的智慧,拿到了許多的好處,可是中間不是百分之一百的順利,這就是我要介紹的第三個東西,叫做互卦。大家看豫卦中間,所謂的互卦是什麼意思?我們每一個重卦,從初到二、三、四、五,到上六,就是一、二、三、四、五、六這六個爻位。我們從豫卦的最尾巴上看,最尾巴上是個陰,那是它的初六,我們不管初六,我們看第二個開始,是六二,至九四和六三,這三個爻變成了一個新的卦,新的單卦。這就叫做互卦,可這是下互卦,所以二、三、四是它的下互卦。看三、四、五,六三、九四和六五又變成一個新的互卦,那個叫做上互卦。所以豫卦中間埋藏了兩個小卦,一個是叫做下互卦,一個叫做上互卦。下互卦的陰陰陽,正好是什麼卦?艮卦,正好是艮卦。上面的上互卦,三、四、五是什麼卦?正好是陰陽陰,那個是什麼卦?是坎中滿的坎卦。
好,艮卦是豫卦的下互卦,而坎卦是豫卦的上互卦,艮卦代表阻礙,坎卦代表危險。所以即使諸葛亮有這樣多的拿手好戲在手中,可是他必須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他可能會受到障礙,第二個是他可能會遇到危險。所以所謂的豫卦,所謂的快樂卦,沒有那樣快樂,算卦得到豫卦的人不要高興得太早,看看中間的互卦之後,再來決定你要不要快樂,因為它中間有問題的。人是沒有一個是百分之一百是讓你說得一清二楚的,總之問題中間有問題,問題中間還有問題,大問題中間有小問題,小問題中間有大問題,這是《易經》的麻煩的地方。大家讀《易經》說很難讀、很難懂,不是《易經》難讀,是人事太複雜,人事的複雜造成《易經》的難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家都怪是《易經》難讀,是你太不用心了,《易經》其實很好讀,難讀的、難懂的是人的性格。
所以在豫卦中的兩個互卦,我們可以看出來,卦中是有卦的,話中有話的。一個問題要解決,必須要從多方面來看,光從一個卦看不夠,你一定要看它左面、右面、上面、下面。算命先生在這個地方吃飯吃定了,因為他有的話跟你講,他看得見,因為他有經驗,這種經驗的確是《易經》給他的,不是他有的智慧。《易經》告訴他這中間埋伏了許多問題,你必須要在這個問題中間去尋找答案,這個才是求變的過程中間必須要注意的問題。
我忘了提上面那個謙卦也有這個問題,謙卦,這個圖還在那裡,謙卦你看到二、三、四是一個下互卦,那個卦是坎卦;它的三、四、五,它的上互卦是震,是謙卦中間的兩個小卦。謙卦中間埋藏的、隱藏的兩個小問題,一個是它有坎,有險,另一個是它有很多啟發你的地方。震卦是春天的卦,是雷動、是電動的一些東西,它會突然閃一閃光,給你一個idea,給你一個點子。這種突然出來的一個光亮,是上天給你的智慧,也是你自己能夠接受這種智慧的一種智慧。在這種觀念之下,一個人不可能懈怠掉,他必須alert,必須be attentive,注意這種種的變化,種種沒有意想到的一些變化,這個才叫做變化中間變化,你必須要注意的地方。
剛剛我們談到單卦、重卦,還有錯卦、覆卦和互卦。這個覆卦,剛剛張院長問我,上面那西字可以有沒有?可以沒有的。覆就是顛倒的意思,覆就是倒過來。把那個西字拿掉,還是倒過來的意思,就是重複,上下顛倒一次,那個叫做復,也叫做兌宮卦。這個卦很多名字,叫做兌宮卦,叫做覆卦,或者沒有西字頭的復。
互卦是另外一種卦,互卦是《易經》一個專有的名詞,它專門講這一個六畫卦裡面的二、三、四的下互卦,和三、四、五的上互卦,只有這個用處,沒有別的用處,也沒有別的說法,就是互卦。所以下次大家讀《易經》看到互卦的時候,你就去看他是說上互卦還是下互卦。上互卦,你就看它三、四、五,他說的下互卦,就在下面的,就是二、三、四,你就可以看出來那個卦是什麼卦。有的時候書會把那個圖畫出來,有時它不畫,所以你背的那個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那個畫就很重要,你一看就知道它是講的哪一個卦。因為有很多卦,有些人讀《易經》很熟悉,一看就知道,不需要畫圖;可是不熟悉的人,那個圖很重要。可是假如你會背那個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你就很快把那個圖像給拿出來,圖像一出來,意思就清楚了。
特別是兌上缺、巽下斷那兩個卦,特別有意思的,你千萬注意,特別敏感。對上下那兩個斷的爻,注意,斷爻在上面那是兌,斷爻在下面這是巽,一個是風,一個是澤,風代表理性,澤代表歡樂,這種情緒在《易經》裡面非常的普及。而且它也會變,你不能盯住一個觀念去讀它,盯住一個觀念常常會讀錯的。你要看上下文,看它談的問題,然後決定這個卦代表究竟什麼意思。常常都會很清楚,可是有的時候會很模糊,這個時候我們看別人的詮釋就變得非常的重要。讀《易經》的確,沒有老師幫忙是讀不通的,很難,因為它太簡單了,而且它的變化又是非常快,老師不特別提出它的變化方向和變化的幅度,你很可能不大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我們剛剛談到的單卦、重卦、錯卦、復卦和互卦,這都是《易經》變化的一種原則。這種原則我剛剛提到,不管它多大,不管它變化得多快、多厲害,有一個原則,原則上的原則,就是「萬變不離其宗」。你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觀念來幫助你變,否則就是亂變,亂變是沒有道理的,亂變我們也不重視,也沒有意義。在原則中間的變化,才是我們追求的一個對象,因為它中間有道理,而且有目的的話,你也知道這個變有沒有達到它的目的。一個變化假如沒有達到目的,等於沒有變,浪費你自己的時間;可是一個變假如達到了目的,這個變就有意義了。我們追求的也就是在變中間求得到平安,在變化中間達到我們的目的。人有許多的要求,我們都在變中間想重新得到一個平衡,重新得到一個安排。這是智慧的運用,這是我們做人不可能缺少的一個幾乎每天的操作,We practice every day like this。因為一個問題的出現,一定是要靠左右的平衡,對問題的了解、對問題的看法。
像這樣的一種變化,我們在《易經》裡面可以找到一些線索。《易經》不會直截了當的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做,因為它究竟是三千年前寫的東西,跟我們今天的時代不能完全配合。可是它的變的原則是有、是在的,你只要能夠抓住它的重點、抓住它的重心,了解它的用意,你就根據這種重點、根據這種用心,來判斷你自己的事情。這是我們讀古人的書一定要懂得一個轉換的藝術,這是個藝術。我們讀很多的書,《群書治要》都是上千年以上的作品,他們所談到的問題,跟今天不盡然相同,可是不管世界多複雜、多變化,它在原則上總是不外乎如此。尤其在人的心態上,我們人不管多變化,你只要還沒有長出三頭六臂來,我們的心理大概我們跟古人還是可以溝通的。
所以根據這種人性的基本的了解,根據人從來不變的,原則上不變的這樣一種人性,我們可以根據三千年前,甚至五千年前的人的思想,來做今天的分析,可以走得通的。因為人性是不變的,至少人性是可以理解的。今天假如外星來了一個外星人,我們很難了解他,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想的,他即使講了話,我們懂不懂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我們完全不懂他的心態。可是我們做人,誰都知道誰在想些什麼事情,你想了什麼事情我大概都想過,你遭遇到不管多大的痛苦,我們大概都遭遇過,所以你只要一講,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我太懂你了,太同情了。
基於這種同情心,基於這種了解,我們會讀懂一切的古書,我們也會讀懂《易經》,這也是我們讀古書的一個目的所在。我們希望藉這個機會,了解人向來怎麼過的,人向來怎麼樣處理他的問題,人向來怎麼樣在人中間取得一個團結、取得一種了解、取得一種結合。這是我們所謂談到人的智慧,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從古人身上學習。從古人身上學習有個好處,他完全客觀的,他跟你個人沒有任何糾葛,要看你的智慧能不能穿越這個時間的隧道,透過這些文字,透過這些圖片,跟三千年前的人做交流。這是一種樂趣,這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想像不到的一種做人的特權,一種privilege,因為這是我們在運用我們的智慧、運用我們的知識,來做的一種探討。
回到我們剛剛談到的單卦、重卦、錯卦、復卦和互卦這些變化,我們大家今天都熟悉一種所謂的量子力學,這個最早是愛因斯坦這批科學家發明出來的。還有一個科學家就是丹麥的波爾,波爾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貢獻。他沒有讀過《易經》,可是他非常懂得《易經》的原則,他創造了一個學說,叫做「對立和互補是一個原則」,這就是《易經》的原則。對立就是互補,我們剛剛看到的這錯卦和復卦,單獨看起來它是獨立的一個東西,可一旦交錯起來,它就彼此互相替彼此來做解釋,我解釋你,你也解釋我。這個事情一點也不奇怪,人跟人中間可以做比較的,你發生的這個問題跟他發生的這個問題,雖然是同一件事情,不見得完全一致這個觀念。可是在原則上、在理解上,它可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就是波爾所講的對立就是互補這種原則。
他在一九三O年代創造一個特殊的公式,就是專門談這個問題的,當時的丹麥王還給他一個勛章。他當場就說了一句話,他說我這個原則只有一句話可以包含,就是「對立就是互補,互補就是對立」。大家記得這個原則的話,可以把《易經》讀得透透徹徹,對立就是互補,互補就是對立。剛剛我們從謙卦變成履卦,我們還沒有談豫卦變成小畜卦那個步驟,這樣的一種變化,它是一種,從謙卦本身來說,是獨立的一個卦,可是當它變成履卦之後,就變成一種互補的現象,用謙來解釋履,也可以用履來了解謙。同樣的情形,豫變成下面那個小畜,也是豫解釋小畜,而小畜又在解釋豫。
這樣我們回到下面豫卦跟小畜卦的關係。我們剛剛提到時間跟空間的關係,假如說謙卦在空間的觀念上是一種壓縮,把它壓縮成非常的小,甚至讓它消失掉;那麼豫卦是把時間壓縮得非常的小,甚至讓時間消滅掉。這種時間跟空間觀念的一種交錯的變化,是《易經》裡面非常特殊的一個現象,也是今天科學家覺得marvelous的一個地方。愛因斯坦有很多東西不懂,他說為什麼這個星球的變化會在那個星球上出現?這種變化其實就是《易經》所談到的這種錯卦跟復卦的一種變化,一種交互的一種變化。
在豫卦裡面,我們剛剛說到,當它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之後,它就變成了,從陰陰陰、陽陰陰變成陽陽陽、陰陽陽。從雷地的豫變成了巽乾的一種結構,就是從坤下震上的這個豫,變成了乾下巽上的小畜。小畜是《易經》的第九卦,朱熹把小畜卦解釋成「風天小畜」,就是「畜養待進」。這個時候你安下心來,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不要動,等待天亮再動。所謂的小畜,就是把自己收藏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面,在小小的滿足裡面過生活。可是並不是要你從此就變小了,它要等待你有一天機會到了,突然發揚光大。這個還是延續了雷在地中那種觀念,可是在這個卦中是另外一種現象。
這個風在天上吹是什麼意思?風在天上吹,可能會下雨,也可能不下雨。前幾天的颱風,在台北天天吹風、天天下雨,據說在台南有點風是不是?可是沒有雨。這就是小畜卦告訴你的,天上吹風不一定會下雨,要不要下雨,要看你的機會。天上吹風而不下雨,這在很多人是很痛苦的事情。他需要雨的話,天上來了風,給他一個很大的高興,可是吹了半天,一滴雨都不下來,大家會很失望。
這個就好像它的卦象,陽陽陽、陰陽陽,大家看到是第四個卦是陰,其他全部是陽。這跟前面豫卦正好相反,前面是第四卦是一個陽卦,唯一的陽卦,其他全部是陰卦。我剛剛提到的諸葛亮,諸葛亮在豫卦是他的本色,他是個英雄,率領了五個將領在下面,統統聽他的,是屬於一陽率五陰,是一個大將的風度。可是在小畜裡面正好倒過來了,一個陰被五個陽控制住,雖然這個陰管這五個陽,可是這個陰有權而沒有力,沒有實在的力量。有權而沒有實在的力量要幹什麼?只好等待,你千萬這時候不要動。你動,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因為你是一陰遇五陽,五個陽隨時可以把你吃掉,你動幹嘛。可是你是這個卦的主爻,你是這個卦的主人,你是統率這五個陽的一個主人,那麼讓天上風去吹吧,它什麼時候下雨,我禱告,它什麼時候下雨我來用它,它不下雨我忍耐,它下雨我接受,我得到它的好處。這就是個聰明的將領應該想的一個念頭,有東西我就用它,沒有東西我等待,我不輕舉妄動。
小畜卦是一種等待的東西,是一個無可奈何的狀況之下發生的現象。可我們看它的互卦,我們看它的二、三、四,二、三、四正好是陽陽陰,陽陽陰就是兌上缺,就是兌卦,上面一個陰卦缺了個口。它的第二個上互卦是三、四、五,就是陽陰陽,陽陰陽是個離中虛的卦,離中虛是離,而兌上缺是兌,兌是個快樂的卦,而離是個希望的卦。所以當小畜卦出現的時候,假如你算命算到這個卦,你看它下面的兩個卦,你第一次是覺得,對,有道理,我現在時機不到,我不要動,我按兵不動,守住我的家園就可以了。可你再看它下面的卦,下互卦是兌,上互卦是離,兌是快樂,而離是光明、是希望。所以你在等待中間,你不是絕對的沒有希望,你在等待中間有許多可以你盼望的、你可以做的事情。
一個人不是坐在那裡等希望,是在那裡運籌帷幄,把自己的希望,有一天到來的時候,變成有實際的用處,這個才叫做希望。希望不是坐在那裡等的,很多人認為希望我就坐在那裡等,這完全想錯了。希望是表示現在你有這個時間、你有這個空間,讓你養精蓄銳,讓你做一些準備的工作,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你一展身手。這個時間的觀念在這個地方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這個一陰率五陽,不是個可怕的事情。一陰率五陽就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必須接受它,你必須在它,所謂叫做在他家矮簷下面,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低個頭,你低頭就好了,這個時候低頭是一種謙虛。一個人不能老是昂昂直直這樣站,有些時候屋簷太低,你最好低下來。小畜就是告訴你,在這個狀況之下,你應該低下你的頭,等待天上風雲的變化。下雨還是不下雨,你只有禱告的分,這個是你不能控制的,可你可以存住一個希望,你可以存住心中的快樂。
這兩個卦,我們下個禮拜會在談諸葛亮的時候我們再多來談談,今天我們就把復卦和互卦介紹到這個地方。
大家看到謙卦變成履卦,是錯卦,是交錯的時候產生出來的一個卦。而謙卦變成豫卦是顛倒過來的,你只要把這個圖整個翻過來看,正面是謙卦,倒過來看就是豫卦,這個就叫做復卦,也叫做兌宮卦。除了謙和豫是兌宮,履和小畜也正好是兌宮。履卦從正面看是陽陽陰、陽陽陽,你一百八十度翻過來看,它是陽陽陽、陰陽陽,正好是轉過來了。轉過來的一個卦跟前面那個卦有關係,可是不相同,變了,它變了,這種變就是看你如何來運用它,你如何來理解它。這種變化就是《易經》所謂的自然的變化,這中間是沒有任何人為的力量可以阻礙的。
十二消息卦,從一月到十二月,從一天早上到晚上的十二點,從晚上的子時到當天晚上的亥時,地球在那裡旋轉,時間就在那裡運動,你不能操縱的。這種循環、這種變化,正好在我們人體中也產生了反應。我們早上我們注意的是膽跟肺這方面問題,慢慢慢慢變化了,從大腸變成胃,從胃變到脾,從心到小腸,一直到三焦,這正好時間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我們醫學家在實際觀察中間,配合《易經》的了解,發現的一個現象。他們利用這樣的一種關係,來替人家看病,來了解人的病體,有得到了特殊的效用,這完全是自然給我們的一些恩惠。
至於說到《易經》除了自然的變化之外,還有一種人為的變化,人為的變化跟這個就不一樣了,人為是我們在操縱的,我在管理的。我今天發現我的情緒不好,或者我今天應該升級,不但沒有升,結果被降了一級,情緒非常難受,不知道怎麼辦。我假如去算命的話,我是不算命的,可我假如算了一個命,我看看我這個命中間有沒有辦法改變一下我這種現象,可以的。這個就叫做另外一個卦,卦變。我現在再教大家一個名詞叫做卦變。卦變跟變卦不是一回事。我們今天還在說,那個人明明約好了十二點要見面,結果他變卦了,他沒有來。變卦是你改變了主意,是放了我鴿子。卦變,這個名詞我不知道是不是朱熹創出來的?可是朱熹把這卦變用得非常的厲害,他的整本書裡面談到變,談到人為的變,沒有不用卦變這個觀念來解釋的。
所謂的卦變,就是在六畫卦裡面,我挑某一個卦、某一個爻來做個轉換。這個爻,假如可以的話,我把它挪動一下,往上挪動或者往下挪動,它會變成另外一個卦,會產生不同的意義。這種變化,就像我們今天的科學告訴我們的基因的問題,DNA的問題。今天說誰得了癌症,醫生問你是肝癌還是肺癌?假如知道你的癌在哪裡,癌實際的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他根據你DNA的chart去找,找你本來健康的時候DNA的次序。找到你肝癌出了問題那一部分,發現那兩個DNA正好變化了,只要醫生能夠把這個變化倒回來,這人的病馬上就好了。這就很像朱熹所談的卦變。這個問題出在某個地方,我假如能看準了那個地方,我把它顛倒一下,這個就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我就正常了,我的一切痛苦就這樣可以排除掉。這個可不可能?是有可能的。至少在精神上,一個人的精神是無限的在變化的,人的精神的變化是我們向來歎為觀止的一個東西。須彌可以納芥子,芥子還可以納須彌,這是人的神奇的地方。
西方人認為上帝造人,人的神奇在這個地方,其實這個人的神奇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們天生就有這個本領。我們可以小就看住眼前的東西,我們可以放眼看,看見大千世界,什麼都看得見,就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你有沒有這個意志的問題。人的意志在西方的觀念裡面是非常的重要,你決定一切。至於我們東方人能不能相信這個觀念,你決定一切,這個東西我還要向專家請教一下,這是個觀念的問題。
西方人認為,你在時間和空間中間假如能夠掌握的話,你就是這個宇宙的主人,這個觀念是西方的觀念。我們東方人的觀念,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做宇宙的主人,我也不要做宇宙的主人,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這個觀念跟西方是不一樣的。做自己的主人其實不難,你把自己的意念、生活、行為,和自己的一些推理的方式,都能夠透徹了解的話,你可以在中間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做一點點小小的變化。就像朱熹所談到的卦變這個東西,在六爻裡面某個爻他把它變一下,一變,這個人的命運就變掉了。這不是魔術,這是任何人都有這個感覺。一個人假如出了一個什麼天大的不得了的事,只要愛他的人、關心他的人講一句安慰他的話,他立刻就醒過來,他立刻就好轉了。這種彌補的精神、這種互補的精神,是醫藥界不能解釋的。
從卦變這個現象裡面我們看,我們先來找,看我們第一個例子。我剛剛提過,十二消息卦的變化,是《易經》變卦的最基本的變。從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十二個步驟,你可以看出來一個一個爻位的變化,就造成時段的不一樣,就造成節氣的不一樣,就造成人的經絡的不一樣。同樣的情形,在一個六畫卦裡面,假如某個爻發生了問題,你假如能夠把它變化一下,換個位置,把它換成一個別的東西,或者跟上下顛倒一下,它的關係、它的意義就不再一樣。
我舉的一個例子是《易經》裡面的第二十三卦,叫做剝卦。這個剝卦,在十二消息卦裡面,大家查那個表,剝卦是九月是嗎?對,戌,就是九月的卦。這個九月的卦就是表示什麼?陰卦一個一個上來,一個一個進來,陰卦從五月就開始進來,進到乾卦裡面,然後六月變成兩個,七月變成三個,八月變成四個,九月變成了五個,只剩下一個陽,這個卦就完全毀滅掉了,就完全被陰卦佔領,陽卦完全消滅了,這個就叫做剝。就是說好像一個人穿了衣服,一件一件給你剝去、一件一件給你剝去,剝到最後只剩下最後一個內褲,什麼都沒有了,再剝,這個人就完全全形畢露了。這個時候是什麼意思?天翻地覆的時候要到了,最後剩下的一個陽爻搖搖欲墜,隨時都可以被陰爻侵佔、攻破、推翻。這個時候這搖搖欲墜的最後一個陽爻,就是上九,是非常危險的一個境況,是非常不可靠的一個時候到了。這個搖搖欲墜的現象,任何人看了這個卦都有點心驚膽戰,因為當你面臨這樣一個狀況的時候,你只剩下最後一條內褲,你還要幹什麼?你根本已經沒有辦法正常的生活下去。
這個時候朱熹想了一個辦法,這個上九既然沒有用處,而且是個倒霉的象徵,它是造成這整個卦不安定的或者危機的一個爻位。他能不能把它變化掉?它這個上九既然反正要被陰爻吃掉了,反正下一步誰都知道會變成十月,十月就是陽卦完全消失掉,全盤的六爻被陰佔領。既然這個上九反正已經倒霉透頂了,已經面臨絕境,乾脆把它換掉。
跟誰去換?《易經》的卦裡面還有個特殊的現象,它是一跟四相對,二跟五相對,三跟六相對,所謂的相對就是有照應,它們彼此有照應。上九在這個卦裡面,跟它唯一有照應的就是六三,六三是個陰爻,而且是大地的坤卦的最上面的一個爻位。大地坤卦最大的精神是什麼?包容,它什麼都能接受,它可以容忍一切,它也能夠產生一切,它也能夠創造一切,所以它能夠伸縮性非常之大。這個時候,六三在這個坤卦裡面,既然扮演坤卦的第三爻的角色,而且它又如此的大度,上九跟它何不來做個交換?把上九拉下來,把六三拉上去。把上九拉下來放在六三的位置,把六三拉上去放到上九的位置,就變成了《易經》的第十五個卦謙卦。這個搖搖欲墜的剝卦不但沒有消失掉,而且變成了一個新的道德的最高的原則,變成了謙卦。
小小的一個變化,把這個人的生命整個改變了,從搖搖欲墜到變成謙受益,這樣的一個無往而不利的一種觀念。這完全是心態的變化,看起來是爻位的變化,其實是一種心態的變化。一個人假如能夠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不是一百八十度旋轉,是把一個爻位整個放棄掉,跟另外一畫做個交換,而這個交換不是勉強的,是在某種可能允許的情況之下做到的。這樣一種小小的變化,結果變了一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從剝變成了謙,從山地剝變成地山謙。地山謙就是上面的當初剝卦的艮卦,現在變成坤卦,當初剝卦的坤卦,現在變成艮卦。就是艮在地的下面,就是山在地中,把一個山躲在地中,讓它消失、讓它不見,把一個無限的空間突然把它縮小到無限的小,幾乎變成不見。
大家手頭假如有《易經》,這個謙卦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們在這裡已經引了,解釋謙卦是什麼?叫做「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下濟而光明」,假如你光讀謙卦的時候,你不會太懂它是什麼意思,可你把剝卦拿出來一看,你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樣一句話,就是把剝卦的天道,最高的一個陽位,把它拉下來。讓它來幫助一些貧窮的人,幫助一些力量薄弱的人,得到光明、得到希望,這是從上九變成六三的一個解釋。可是它沒有放在剝卦裡解釋,它放在謙卦裡面做解釋,就告訴你,謙卦的來源就是這樣,而謙卦的意義就是如此。它的力量是從剝卦的搖搖欲墜的那個最上面的一個陽卦,把它轉換出來的。那個上九的陽卦已經沒有力量了,已經待斃的一個東西,現在轉眼之間變成一個新的生命,放在謙卦的九三上面,把這個卦的整個意義整個翻轉了。所以這就是天道下濟而光明,為什麼光明?因為艮卦在這個地方開始要產生意義了。
所謂的「地道卑而上行」是什麼意思?地道卑,就是還要回到剝卦去看,這裡的九三是當初剝卦的六三,剝卦的下卦是坤卦,這是地道,地道的第三爻,在陰卦裡面說是比較地位低下的,可是現在這個低下的地道往上走了。剝卦的六三在剝卦裡面沒有太多的意義,也沒有太多的地位,也沒有太多的力量。可是把它換過來,放到謙卦的上六去的話,坤卦的力量產生了,坤卦的力量變化了,坤卦這所謂的六三的地道,變成上六的一個高元素的力量。所以「地道卑而上行」是指剝卦的六三變成謙卦的上六。這樣的一種變化,使得這剝卦變成謙卦,而謙卦的意義跟剝卦完全不再相同。剝卦的搖搖欲墜在謙裡面已經不見蹤影,那個觀念已經離開它遠去,而它重新出現的一個卦,是表示生命眼前無限的生機、無限的希望。
這種小小的卦變,就是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因為這不是個爻位的變化,它是個心態的變化。這種心態造成你整個生命的改觀,造成你整個生命意義的不一樣。
下面還有一句話,這是謙卦裡面一個最精神的、代表它的精神的四個字,叫做「裒多益寡」。裒多益寡是什麼意思?裒就是消減,砍下來,把太多的東西砍下了,把這多下來的東西送到少的地方去。就是截長補短的意思,裒多益寡就是截長補短。有個地方東西太多了,就像剝卦的上九是個充滿力量的陽爻,可是它搖搖欲墜,在剝卦裡面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地位,也沒有任何希望。可是它有力量,它有本錢,這個本錢不要浪費掉,把它移動一下,拿過來換到它的第三個位置上去。第三是個陰爻,是六三,六三是個比較貧乏的、柔弱的一個陰位的東西。把陽換成陰,陰換成陽,陽發生了它的用處,而陰得到了它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截長補短,裒多益寡的真正的意思。
可是假如你讀謙卦,看到裒多益寡四個字,你不見得,你大概知道它在說什麼,因為這個話就是截長補短的意思,可怎麼截長、怎麼補短的?一定要從剝卦裡面去看,從剝卦的短變成它的長,從剝卦的長變成它的短,這個就是彼此做了個交換。所以這句話,從剝卦裡面我們得到了全盤的答案,這個答案讓我們對於謙卦有透徹的了解。我們的了解從哪裡來?「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這句話,再加上「裒多益寡」這四個字,我們把謙卦全盤了解了。
這個了解的過程就在一個爻位的變化,一個小小的爻位變化之後,產生這樣大的影響,這是《易經》一再告訴我們,人的力量就在這個地方。你只要懂得變化,你只要懂得重新安排,把陰陽的這種順序做個重新的布置,你的生命會跟前面絕不再一樣。你天天都會不一樣,你會從不知道多少地方發現靈感,發現資源,因為天下的資源是供你應用的,不是擺在那裡好看的。天下的資源讓你去運用、讓你去安排,只要你會的話。山間的明月、天上的清風是不要錢的,你可以隨時拿來做自己的用處,這就是《易經》告訴我們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因為這個資源是你的,這個運用是你的,只要你懂得運用它,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一點也逃不掉。它是科學的一種觀念,它是一種呵護心理狀態的觀念。從剝卦變成謙卦裡面,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了這樣一個變化。這是我要想舉出來的卦變的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例子我不想講,因為我寫錯了,我圖畫對了,可是我下面的文字天水訟,那個不是天水訟,它是天山遯。天山遯是三十三卦,我後來改不動,我圖片已經放進去,我改不動,我就算了。所以這個圖片大家不要管它,把它忽略掉。可是那個圖像是對的,那個圖像是遯卦,天山遯是六月的遯卦。大家看到下面,乾卦下面的兩個陰爻,那個在十二消息卦裡面是六月。在這個卦裡面,它跟無妄卦的變化只在一個地方,只在九三和初六的一種交換,初六變成初九,而九三變成六三,遯卦就變成了無妄卦。因為我這個下面的資料印錯了,所以這個問題我就不去談了,我就放在那裡,我回頭會再回頭來用別的例子來解釋所謂的卦變。
剛剛胡總幹事跟我提到,今天談到的幾個名詞,單卦,重卦,錯卦,復卦,上下互卦,這幾個名詞有人不大熟悉的,很可能很亂。會不會覺得很亂?不過這個亂不要著急,是第一次的話肯定會亂。我的朋友說了個很聰明的話,他說:「《易經》不學一定不會,學了不一定會,可是學會了終身受用。」這句話很有道理的,可大家要有耐心就好了。我學《易經》其實歷史也不久,剛學的時候,我準備放棄了,我說太囉嗦、太麻煩了。可是後來退休了,我說上班的時候我都沒有空,沒有時間去學《易經》,退休之後,反正無聊,放棄之後再打開來看看,好像有一點點趣味,就繼續看下去了。所以忍耐之後,最後終於得到了收穫,不容易的。
那些名詞是很叫人家頭痛的,可你名詞一旦熟悉了,就像那八卦的口訣,你背會了之後,那八個卦熟悉了之後,你就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原來就是如此,並不奧妙,就是你要習慣它。你習慣了它之後,它就幫你忙,解決很多問題;你假如不習慣,它是你的障礙。這就像艮卦一樣,它是障礙,可是又是幫助你的一個生長的力量。大家有耐性就有希望,就很好,請大家放心。
下個禮拜我還要再談,這個問題我會不停的談,因為《易經》的特色就是變,而變就在這幾個專有名詞裡面打轉,不是復,就是錯;不是錯、不是復,那就是互卦;互卦,不是上互卦,就是下互卦,就是這幾個東西在那裡不停的變化。變化的狀況並不是那樣的複雜,可是詮釋它的時候是比較更複雜一點。因為我一再提到,《易經》不難讀,難讀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太複雜。所以《易經》既然是談人性,它不可能不複雜,可是它的複雜不是它的過錯,是我們自己的錯。我們的錯誰能夠解決?我們自己會幫它解決,因為我們會在錯綜複雜的、種種不同的變化中間,發現真正的道理在什麼地方。人都有糊塗的時候,可是遲早會有清楚的時候。你糊塗的時候,不要去想你頭痛的事情,愈想愈糊塗;聰明、靈敏的時候,開始去想你的問題,會豁然貫通,會想通的。讀《易經》也是找這樣的時候去讀它,一大清早就起來讀,頭腦特別清楚,半夜三更不要讀,你根本想睡覺的,你愈讀愈糊塗。所以人事的問題複雜在這個地方,《易經》本身絕不複雜。《易經》本身這部書,大家可以愈看愈清楚,第一次看,一頭霧水;第二次看,漸漸的有點趣味;第三次看,就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現了。是時間的問題,就是時間。
我聽過人家說學佛最難的一點,其中的一點,就是把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重新做個安排。佛教的時間觀念跟我們的時間觀念很不一樣,我們都是靠手錶過日子的,靠日曆過日子,在佛教的觀念裡面,它談的不是一年、一月,它是談的阿僧祇劫。阿僧祇一個劫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多少,何況它說一個人的壽命可以有四萬八千億的阿僧祇劫,那真的把你說糊塗了。可是我們就要從這樣的糊塗中間跳出來,清醒起來,知道它在講什麼,相信它在講什麼,能夠追蹤它,你不一定能夠達到那個境界,可是你可以追蹤它就很好。
它的空間觀念也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就是從台北到台中、到台南,我要查地圖,看半天,我知道到哪裡去。到美國去,我就不管了,反正上飛機就好了。可是這個宇宙的觀念已經太簡單了,佛經裡面的宇宙,我們只有一個太陽系統,它有恆河沙數的太陽系統,那個真的很少人能夠追蹤上去。我們科學上也證明是有恆河沙數的宇宙系統、太陽系統,可是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怎麼能在時間和空間裡面打轉,在時間跟空間裡面享受我們的生命,這個佛的智慧正在不停的在啟發我們。可是我們能夠接受多少,還是我們的福分的問題,要一再的思考,要一再的改變自己的固有的觀念,這種新的觀念才會進來。佛經在幫我們這個忙,《易經》也在幫我們這個忙。
所以我們這堂課其實跟極樂寺的教育非常配合,它是一種一貫的教育的方向。淨空老和尚認為,他都不想談宗教是個宗教,他說宗教是教育、是藝術。下個禮拜我要專談這個問題,因為這是個非常特殊的見解,非常有創意性的一種見解。我們在這中間得到了許多的好處,享受了許多的利益,我們必須要感謝淨空老和尚這樣的祈禱。我們要從佛經的角度、從《易經》的角度來發揚這種觀念,來看清楚這個觀念究竟講的是什麼。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是這種變化的問題。上個月我們提到的一個問題,是個小問題,可是我們得到許多非常可貴的反應。我回到台北,不久就收到兩位同學的來信。一位是我們楊靜雯同學,妳給我了一篇好文章,妳後來也給我介紹了洪志豪同學,洪志豪也來了沒有?好,謝謝這兩位,一位師姐,一位師兄,你給我做了很多的啟發,也給我了許多的這種鼓勵。因為我們談到屈原的問題,你們有很好的、很特別的反應。當時我們的張院長曾經提到說,假如說屈原去自殺前一天,不是去看算命的先生,而是去看莊子的話,他的命說不定救下來了。我們的楊師姐,還有洪師兄用不同的角度,也看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今天我想請這兩位同學上來給我們報告一下,你們的文章我都列印出來了,你們手頭有沒有?好,沒關係。我就請這兩位朋友上來跟大家談一談,你們所看到的怎麼樣救屈原的問題。因為我們今天談的問題,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我在旁邊講幾句話。我們是認為屈原的毛病,上次張院長談到是他沒有找對人,他的智慧用錯了地方,別人給他一個錯誤的建議。可是我們今天所要談到的問題,是一個個人的內在的一種變化的問題,那個其實是非常的重要。我們這兩位同學就把這個問題抓住了,你們能不能上來現身說法?這篇是誰的?楊靜雯,妳現身上來給我們講一講好了。
同學:首先我要很感恩我們的師父上人給我們這個機會,然後有這樣好的修學環境極樂寺,也很感恩台南淨宗學會之前辦過《弟子規》的師訓班。末學在那邊從二OO九年開始上過周泳杉老師的《論語》,上過郭一鳴老師的《弟子規》,還有張教授的《弟子規》,一直到《群書治要》班。現在也很感恩周教授給我們這麼好的修學的機會,能夠上《易經》。末學現在就來讀一讀這篇文章。
「救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與莊子是同一時代的人,他曾得到楚懷王的信任,草擬法令,出使齊國,主張聯合齊國共同對抗秦國,是集內政、外交於一身的重要官員。他的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遭到當時上官大夫靳尚的讒言和排擠。因不再為楚懷王重用,且遭流放,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國都淪陷,楚懷王被騙至秦國而死在秦國。
屈原所處的年代是春秋戰國的亂世,既是亂世,也是聖哲輩出、百家爭鳴的時代,如孔子也是這時候的人。他如何自處呢?《論語.泰伯篇》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他的原則非常的明確,他雖是魯國人,但他的眼光是天下,因此,當魯國國君不再重用他時,遂有周遊列國之舉,他沒有將自己侷限在魯國。這是屈原可以效法的地方,可是他沒有。明王雖好,但他可以影響的時間只有他那個時代,區區數十年,所影響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個國家罷了。但孔子雖不被重用,但因他將重心放在教學上,教出七十二賢人,並將古代聖人的典籍有系統的傳承下去,其影響是千秋萬世,無比深遠。如果屈原也能將其才華放在教學上,可能也能大放異彩。何況要能感得聖王降世,也要當時的人有足夠的福分。如果盡力了,卻達不到目標,不妨放下,這是時節因緣不具足,無法強求。
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對道家的詮釋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是莊子的看法。命就是遭遇,當大勢所趨,非個人力量可以左右時,就要視為自己的命運,安於其間。道家還有一個重要觀念,「外化而內不化」,外與人交往要和光同塵,不刻意與人不同,亦即佛法所說的隨緣,內心則與道同在,亦即佛法說的妙用。淨空老和尚曾說「隨緣妙用」,什麼緣都可以隨,妙用在哪裡?心裡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念念有阿彌陀佛,即是妙用。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意思是說,內心清清楚楚,外表卻像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能夠做到這樣,就能做天下的榜樣了。一個人能做天下人的榜樣,在於他有永恆不變的德行,不會出現差錯,而復歸於廣大無窮的境界。知道自己的榮顯之所在,卻能安守於污濁賤下之境,就能成為眾望所歸,成為天下百川匯入的山谷一般,容納天下的污垢。如果他能夠做到如老子所說,他就往上提升入道的境界,如莊子說的,鯤化為大鵬。可惜的是,他執著於是非對錯,永遠在自是非他的兩端打轉,因此無法入不二法門。
高瞻遠矚的人畢竟是少數,遂有「高處不勝寒」一說,因為要理解高人,其境界一定要在他之上,最起碼要和他一樣才能理解他。因此,老子才會說「和其光,同其塵」。高人要能夠不寂寞,他一定要了解道,與道同遊,而外表要珞珞如石。屈原把自己和他人拉出一個大鴻溝,跟周遭的人事物起了對立,說道:「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屈原聰明絕頂,但不夠有智慧。此時如果學儒家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或是學道家的和光同塵、放下對立,都可以救他一命。或是學《易經》的「否極泰來」,了知萬事萬物皆是反覆循環,留得青山在,等待下一次的時機到來。可惜他沒有這麼做,選擇投江一途,成就一個忠的美名,可是他沒有走出人生的困境。屈原用其一生寫下「忠」這個字,他用投江自殺來成就忠君愛國,成為中國歷史上教忠的老師,傳唱了兩千多年,留名青史。但遺憾的是,他並沒有走出他人生的困境,就這一點來說,佛法和老莊都做到了。
我最後補充一點。剛才上了老師上一堂課,我覺得屈原應該是在剝卦裡面,如果他能夠轉成謙卦,就是動一個念頭,我覺得謙卦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先反省自己。好,謝謝大家。
周教授:太好了,謝謝,謝謝楊師姐。
她剛剛那個重點我剛剛也提到,就是變化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則,變本身很要緊,可是有個更重要的原則是「萬變不離其宗」。他是愛國忠君的,他就繞著這個圈子來變的話,他會變出一個更有頭緒的道理出來。所以妳剛剛提到的,他是外化而內沒有化,這是他很可惜的地方。妳也提到隨緣的問題,隨緣是什麼緣都可以隨,隨對了就好,只要把問題解決了就好。
好,我們現在先請我們的下一位,洪師兄,來給我們報告他的理解。他有很妙的理解,你聽了就會知道。他比李敖還高明,他會罵人,可是罵得真有道理,他罵得真有道理,讓人家折服的。好,請。
洪師兄:尊敬的老師、尊敬的各位師父、尊敬的張院長、尊敬的胡總幹事,以及諸位同修大德,阿彌陀佛。
關於老師第一週出的那個作業,就是「救屈原」的部分。由於屈原跟鄭捷,那其實已經發生了,那也是既定的事實。但是現在我們可以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也陷入困境了,或者我們身邊的朋友也有走不過去的那種門檻的時候,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救自己一把,或者如何救他人一把,避免屈原或者鄭捷這樣的事情的一再發生。首先,最高明的辦法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說不讓戰爭發生,在這邊就是指,讓無路可走這個想法它自始至終沒有出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他來聽周老師的《易經》。接下來就是,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或者自己,有那一天需要我們去跟他談一談的時候,我們不妨參考幾種方式,底下是學生自己個人的一個見解。
就是當一個人他有輕生,或者有像鄭捷這樣子類似瘋狂的計畫的時候,在他的背後一定有他覺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我們從這個點,我們冷靜的去觀察、分析,因為每個人重視的點不一樣。就學生對屈原的這些文章來了解,屈原他本身非常重視的就是廉潔,也就是忠,可以說他是為了這個忠字而死的。古代的文人又有那種「士可殺不可辱」的高貴的一個心態,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再加上上一次老師說李敖出名的祕訣,有時候就是需要罵,罵罵他這樣子。
學生的訴求就是說告訴屈原說,你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孝的人。第一,你明知道楚國面臨亡國的災難,你卻想要棄百姓而不顧,一死了之,這是對百姓的不仁。第二,在「漁父」裡面講「眾人皆醉我獨醒」,你明知道這個君王他是在醉的狀況,他是糊塗的狀況,你又要用你的死來證明、來彰顯國君的無能,那就是對國君的不義。接下來,小至家庭,大至國家,用心的栽培,就是希望國家有難的時候,百姓有難的時候,可以為國家或百姓出一分心力。如果在這個時候你沒辦法起作用,等於天下太平的時候也不需要用你。所以我們在這個部分的話,就是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又沒有起作用,不就等於辜負了家庭的栽培、國家的栽培,那是一種不孝。一個不仁、不義、不孝的人卻想當忠臣,那不是很可笑嗎?況且你這個忠不過是想要明節保身的一個自私的心態。
沒辦法救國家,可以救人民,沒辦法救人民,還可以救家庭,即使沒辦法,還可以跟他死纏爛打。那就是要忠於國君、忠於黎民、忠於祖先,而不是只有忠於自己的想法。不要樹立國家有災難、困難的時候,這些文人只能夠尋死,忠臣只能夠尋死逃避的這個狀況,不要樹立這樣子的榜樣。
況且越王勾踐的一個例子,亡國尚可以復國,也可以學范蠡、文種,在國家已經是被滅亡的狀態,他們還是累積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有一天說不定還有復國的機會。
以上是學生就以感性的方式做的一個訴求。另一方面,學生有另外一篇,我是以理性方面的訴求,就是說鄭捷與屈原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沒遇到一個真正了解他們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知己。雖然他們常常與人群在一起,可是他們內心是孤獨的。如果在某些時刻,有一個懂得他的人可以跟他聊一聊,也許他就會更開闊。假如我是屈原的朋友,也許平常會跟他談談佛法,在他悲痛於國家被毀滅的時候,可以跟他聊聊釋迦族被滅亡的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是福報福德具足、智慧具足圓滿的一個,是一個很完美的存在,而且他的能力超過一切。即使是這樣子的佛陀這樣的存在,他也沒辦法改變釋迦族被趕盡殺絕的一個命運。然而佛他知道自己的族人被滅亡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他也曾經在樹下,就是在敵軍經過的路上,在那邊等待三次,就是讓敵軍退兵三次,他即使知道這麼做也不能改變,但是他還是做了。這邊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努力過了沒有?如果努力了,還是沒辦法改變,那就是要放下。期望我們不要輕易的向命運低頭,遇到困難就是盡心盡力。即使是佛、聖人也有他們辦不到的事,何況屈原你只是個很有才華、很有抱負的普通人而已,當然也有你做不到的一個事情。
如果大舜當初得不到父母的了解,三番兩次想置他於死地,他就跑去自殺,那就不會有天下第一孝的大舜出現了。如果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都沒有遇到重用他的國君,他就放棄了造福人民的這個偉大的抱負,也就不會有至聖先師的出現。所以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國家需要幫助,還有更多需要我們協助、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民,你的能力那麼好,為什麼只顧著楚國而不為天下百姓著想?
當然那個時候佛法還沒傳到中國,這部分是學生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個探討。學生發現,後來的那個方孝孺的故事,結合這個屈原,這部分兩個做一個搭配,發現古代的儒者會有個盲點,就是說他覺得「良禽擇木而棲」。可是再怎麼優良,那還是禽獸,他不願意;他不願意,就是說我要改變我的主,好像這是古代文人忠臣的一個盲點。第二個部分就是,我忠於我的主,可是我的主再怎麼爛我不管,我是忠臣就好。這個會覺得這是很難突破的一個點。我認為就是說,如果今天是為了個人利益,即使沒有換主,他還是禽獸。類似像秦檜,他雖然沒有謀反,可是他做的事就是令人撻伐,他就是毀了一個國家的前程。但是他沒換主,以忠臣來講,他忠臣,可是他做的事情就是令人很髮指。如果今天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利益著想,即使是我願意換主,只要有主要我就好,這個例子就像孔子周遊列國,哪個國君要我都行。這樣子的心態下去的話,他都會是忠臣。
這是學生的一個淺顯的見解,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周教授:大家有沒有覺得他們講得太好了?講得太好了!兩位師姐、師兄這個意見是出乎肺腑之言的,非常真誠的,你們看見了實際的問題。從這個實際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屈原的問題,我們討論得更加有意義。我非常同意志豪同學的看法,國家栽培我們就是為了一個希望,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你反而去自殺死了,這是什麼話?你把這個希望反而毀滅掉,讓我們沒有得到我們要得到的一個效果。
楊師姐也認為亂世造英雄,在最混亂的時候,我們是最能表達自己能力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你,社會才需要你。這個時候你假如把這個機會放棄了,你是放棄了太多的這種善良、太多的希望,對不起國家,也對不起自己。所以我非常感謝這兩位同學,把這個大問題看見了它的大處,也看見它的小處。我們做人是為自己,可是也是為社會國家、為社會人群,像這種放眼天地的觀念,我真的很佩服我們這兩位同學今天傳遞出來的,我相信他們兩位可以代表我們這班上的同學文化的水平相當的高。我感謝你們這個寫文章裡面,對這種資料的運用,對這種古文的詮釋,對歷史的這種重新的詮釋,做得非常好。沒有學問、沒有實際的這種修養,這個很難做到的。我們班上的同學有這樣的水準,我們感覺到非常榮幸、非常快樂,非常感謝。
我希望從今以後,假如有任何的問題,給我寫Email,他們就是從Email給我寄來的這兩篇文章。我希望你們隨時給我寄來,我把Email寫在黑板上,大家抄下來。現在用Email傳遞信息非常方便,隨時可以帶,可以長可以短,可以一而再,可以再而三。我希望你們跟我聯絡,讓我能夠看見更多的精彩的信息,看見你們的智慧,增長我的智慧,感謝大家。我在網路裡面來跟各位溝通,也是另外一種pleasure,謝謝各位。記得這個號碼,跟我聯絡,好不好?
我們剛剛談到的是人才的運用的問題,亂世的英雄其實是非常可貴的,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你,我們需要你的出現。我上次也提到,所謂零跟無窮大的問題,你有才華,你只要用,它是一個無限制的運用;你假如去自殺死掉了,投水一了百了,你再多的才華也變成了零。這是很可惜的一個事情,是個絕大的浪費。才華是一件沒有辦法衡量的事情,就像時間跟空間一樣,是非常虛無縹緲的,你可以無限的大,可以一無所有。你的聰明,你不管多聰明,還有人家比你更聰明,可你假如用得好,小小的聰明也是絕頂的聰明。我們要看實際的問題,不能看既定的一些事實。
談到聰明,誰會比諸葛亮更聰明?可是諸葛亮失敗過。諸葛亮的失敗,大家看過他的京劇,叫「失街亭」,有沒有人看過「失街亭」這個戲劇的?他在街亭打一次仗,那是個大敗仗,他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敗仗,他大敗、慘敗,而且從此把蜀國的前途完全葬送了。那個時候劉備已經死了,他知道蜀國的希望,這一次戰爭把它斷送掉了,他難過得不得了。當時的大將,街亭的大將是馬謖,他一怒之下把馬謖斬掉了。諸葛亮有沒有斬過人?我記憶中他好像沒有殺過任何人,可是他把這個大將斬了。斬之前,馬謖請他留他一命,可是諸葛亮痛哭流涕之下把他斬了。他這個痛哭代表什麼?代表他對他失敗的一種懺悔,代表他對劉備的忠君愛國心到此做了結束的一個難過,是一種非常大的悲哀,是一種一生的努力付諸東流的悲哀。像這種智慧的喪失,人人都會有的,你再聰明,有一天會逃不過天算。算,算得再好,都有失敗、算錯的時候。
可是諸葛亮有沒有因此受到挫折?並沒有,大家讀《三國演義》很快就發現,他很快就恢復了。他後來到了西城,演出了空城計那一場大戲,那個把他的智慧整個再恢復了,讓人對他的這種信心重新恢復。那次的戰爭是個很特殊的戰爭,是他打完街亭之後,蜀軍的傷亡非常的慘重,他回到西城在那裡養兵蓄銳的時候,突然大家說司馬懿率領了十五萬大軍來攻西城。這個時候他手頭有兵士,有二千五百個人在那裡,可是一個大將都沒有。這個時候司馬懿派了十五萬大軍來攻打西城,對諸葛亮來說,是個輕而易舉的事情,他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諸葛亮在這樣一個懸殊的狀況之下,他突然想出一個計策。當時全城的軍隊都亂了,他說你們放下心來,我有辦法防止這個戰爭的發生,而且我們會打勝仗,信不信由你。他怎麼樣做?他把城牆上所有的軍旗都收掉,一個軍旗都不掛,把城門大大的打開,派了十幾個軍人化妝成老百姓在街上掃地,打掃清潔,自己坐在城頭。他坐在城頭,拿出他的琴慢慢的在那裡彈,表示一無事情的樣子。
這時司馬懿派了些偵探跑來看,看見這個情況覺得很奇怪,回去報告司馬懿。司馬懿也覺得很難以相信,親自跑來看。一看,果然看見城下有些軍人在打掃清潔,城門大大的打開,而諸葛亮穿著羽扇綸巾,拿著一把扇子,燒了一把香,在城頭彈琴,悠哉悠哉的在享受他的音樂。司馬懿看了半天,悄悄的回去了,回去立刻下令退軍。他的兒子,知道是誰嗎?司馬昭,司馬昭是個很奸詐的人,他說:「爸爸,你怎麼在這個情況退兵幹什麼?說不定諸葛亮那個人根本就沒有兵、沒有軍隊,他做虛勢,虛張聲勢在那裡。」他父親說,諸葛亮這個人一生不做冒險的事情,每件事都計畫得周周到到,從來不出亂子,他說今天他沒有埋伏才怪!他說我們進去中了他的計,我們不要中這個計,我們立刻撤兵,我們今天就打退堂鼓回家去。就這樣走了。
這是個有名的空城計的故事,這個故事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諸葛亮的智慧,他能夠變。他在剛剛的那個豫卦,大家回到豫卦來看,他在豫卦坤下震上的中間,這是他平常的備戰的一個情況,他是一陽率五陰,他是個大將的風度。這個地方我剛剛上堂課講錯了一句話,這不是雷埋在地中,這雷在地上,一個地雷放在地上,讓人家一眼就看見。一眼能看見,可是誰也知道這個是地雷,可是誰也不認為它是一個物質而已,它是個不定時的炸彈。它跟時間有關的,它是在時間中間滴答滴答滴答這樣過去,你不知道是哪一刻哪一秒會爆炸。諸葛亮當時的計畫、當時的智慧就是這樣,像個地雷在地上,你誰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爆開。
可是當他街亭之戰失敗了之後,他一個軍隊都沒有了,他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的時候,他等於一陰率五陽;一陰率五陽,有權,可是沒有實力的。這個時候他把他整個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他乾脆用這個空來賣空,唱個空城計,讓你感覺到我這個空中間另外有東西。他就是因為平常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沒有人敢相信這是事實,他在這種變化之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我還有幾句話,時間到了,我今天沒有辦法講,我留到下個禮拜來講,把它結束。不過今天我就是想在這裡留幾分鐘給大家談談,有沒有人對今天我談的問題發生興趣或者有問題的,能不能靠這五分鐘的時間來給大家做一點點運用。請大家不用客氣,剛剛我們的楊師姐還有洪師兄表現得非常好,我相信在座像這樣聰明才智的人大概多得不得了,請你們發表意見,談談你們的心得或是發一些問題。請。
同學:剛剛提到那個卦變的問題,就是原則是一跟四、二跟五、三跟六的變化,您下面的這一組,它看起來的變化好像是一跟三的變化,一跟三的一個對調。是不是之前提的一跟四、二跟五、三跟六是一個原則,原則之下還會有做變動,是不是?
周教授:這是兩種不同的原則,一跟三、二跟四、三跟五,這是基本的原則。在不同的情況之下,一跟三的變化還是存在的,這顯然是一跟三的變化。這個不對,這個卦我跟你說了是錯誤的,這個是三十三卦的遯卦,不是訟卦,我這個寫錯了,所以這個卦我也沒有多談。
同學:所以是一跟三嗎?
周教授:這兩個卦的對換,仍然是一、三的一種變化,因為一跟二的變化很少很少,一跟三、一跟五,或者不是這樣,二跟四、三跟六的變化是最常見的。
周教授:它這個變化主要就是因為九三這個地方,九三沒有發生它的作用,而下面的初六正好也沒有任何回應的力量,所以它交換了之後,把它整個的方式改變了。
同學:謝謝。
同學:老師,上面那個圖是三跟六的卦變,下面這個圖請問它的原則是什麼?是剛剛那位菩薩他也提出來的。
周教授:三跟六的變化。
同學:是上面這個,下面這個是幾跟幾,它卦變的原則是,想請老師說明。
周教授:這個原則仍然是一、三的變化,一跟三有這種對應的關係,這是陽、陽,跟陽的變化,這是陽陰、陽陰、陽陰的位置,可是這個是陰,這個是陽,它們可以彼此互換的。這是一種人為的變化,這種人為的變化是在不同的狀況之下可以產生的,它不受特殊的影響。不像一跟四,或者二跟五,或者三跟六那種固定的變化,這是一種特殊的不同的狀況之下產生的一種人為的這種措施。
同學:所以周老師,這就是一跟三可以變,一跟四、二跟五、三跟六都可以變。
周教授:都可以變,對。
同學:這是屬於卦變就對了?
周教授:是,卦變,對,是屬於卦變。
好,今天時間也到了,我留下一些東西,我下個禮拜繼續講,把這個問題做一個更清楚的交代。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為止,我們下個禮拜再見。好,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