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藏淨宗學會二十週年紀念訪談  張有恆院長主講  (第七集)  2009  檔名:52-417-0007

  盧居士:阿彌陀佛,各位好。我們今天到了成功大學,能夠邀請到管理學院院長張教授來跟我們談一下。社團在十年前成立登記的時候,我們也知道教授有參加我們的成立大會。在這裡想請教一下教授,我們想要分享一下教授跟我們學會的因緣,什麼樣一個因緣,教授當時會參加我們大會的成立?

  張院長:記得後學是在十年前,被借調到交通部民航局擔任局長的職務,那時候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正好成立,我就得到了邀請,所以就到我們學會,在開幕的時候致詞。我記得我致詞的時候提出三點跟同修來共勉,第一點,學佛是學覺悟,覺悟的人就快樂,覺悟的人就自在。所以我們學佛不是像一般人,台灣話叫做「拿香跟拜」,只是求保佑而已,而是要學習覺悟、學習智慧。所以大家學佛,就是要學快樂、學自在的。我還提到第二點,我們學習佛法,佛法可以說是如大海,八萬四千法門,應該怎麼樣來學習?我就跟大家引用老和尚,我們淨空導師所提倡的,學佛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要長時間不斷的學習,才能夠有所成就。因為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往往是「學佛一年,佛在面前;學佛兩年,佛在西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都是露水道心的多。所以我鼓勵同修,要保持長遠的心,精進不懈的心,至心精進才能夠有所成就。最後第三點,我記得我提到了我們老和尚所提倡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學佛可以斷除我們這些煩惱習氣,貪瞋痴慢、自私自利,貪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要慢慢練習把它放下。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就能夠斷除,而是要使我們熟的這種不好的習氣要讓它生,讓它生疏,把它淡化;生處,像我們念佛、修十善業道、拜佛、誦經,這是我們平常生疏的,要讓它轉熟,成為我們熟悉的,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夠真正得到,或者是體會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想我們老和尚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老人家真正享受到,所以他可以說是以身作則,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

  當初我記得在開幕的時候提出這三點,跟與會的同修來共勉。後學基本上在這學佛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也都是以這三點來做為學習的目標。我真的非常高興有這麼樣殊勝的因緣,在十年前參與我們華藏淨宗學會這個道場的開幕。在這十年來我也觀察到,而且我也深刻的了解到,我們學會可以說是在弘揚淨宗,專修專弘,在推廣佛陀的教育可以說是非常的盡心盡力,這也是我們導師淨空上人他一再勉勵我們的。一定要在這末法的時代,我們要有師承,就是以我們老和尚來做為我們的學習榜樣,一門深入。

  在學佛的這個道路上,我們一定要時時刻刻的檢討自己,反省自己的習氣。尤其在目前末法時代,大家可以看到整個教育界在品德的教育、德行的教育大家都疏忽了,只重視科技的教育,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所以現在社會非常的亂,學生可以說是沒有人教了,或者是說連父母都不知道怎麼教。我們老和尚所提倡的三個根,道教是《太上感應篇》,儒家是《弟子規》,我們佛家是《十善業道》,這三個根就像我們錄影機三個腳,一定要非常的堅固,一定要能夠支撐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甚至社會教育,到最後的一道防線,宗教的教育,我們都一定要以這三個根做基礎。這樣子才能夠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到聖教,從小就知道如何做人做事,這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甚至全世界、全宇宙才能夠恢復和諧安定,這樣子的一個境界。

  宇宙本來是和諧的,社會本來是和諧的,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接受聖賢的教育,讓我們的貪瞋痴慢這個習氣現前。所以我們來學習佛法的教育,我們華藏淨宗學會可以說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個背後的推手,在這十年來的努力,我覺得貢獻非常多,對我們整個的佛教,尤其是淨宗的推廣,可以說是居於領導的地位。尤其我們師父悟道上人,也是非常的努力來弘揚正教,弘揚我們淨宗的這種修持,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讓每個人都能夠達到人生終極的目標,就是一生成佛的目標,我想我們學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這十年,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背後的這棵樹已經有一百年了。我們要學習榕樹的精神,生生不息,屹立不搖,捨己為人,能夠利益眾生。這也是我們在榕園來錄影,我想也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因為榕樹就有這樣的精神,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讓每個人都能夠過一個幸福美滿人生,我想這也是我們學會推廣佛陀教育、推廣淨宗教育的一個貢獻,也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

  盧居士:院長我想請問一下,你剛剛有提到開幕的當中,你有提出了三個期許的方向,第三個裡面你有提到就是說貪瞋痴慢的這個部分。院長你是擔任管理學院的院長,我們都知道管理學系通常,我們說難聽一點,是有點唯利是圖。一個管理學院怎麼樣一個方向,能夠令得我們所有的學生跟老師,相應剛剛院長你所講的貪瞋痴慢能夠把它斷掉?這是兩個極端的一個問題,怎麼樣能夠把它融合在一起?

  張院長:你問的這個問題太好了。正好最近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全世界金融海嘯,就是因為商學院教導出來的學生,華爾街這些金融投資銀行的高階主管自私自利,貪圖這個錢,所以造成現在天下大亂,經濟衰退,人民受苦受難,都是因為這些管理學院教育出來的學生沒有利他的精神。所以最近我擔任管理學院院長之後,我首先就提出來,我們管理別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我們要把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幾乎是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管理好自己,然後其他的時間來管理你的部屬,管理你的上司,管理你的同事。

  如何來管理?我們現在在成大管理學院推廣企業倫理,企業要負擔起它的社會責任,所謂社會責任就是自利利他。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別人好我們才會好,別人不好會傷害到我們自己。所以我們現在在管理學院的課程,幾乎每一個系,我都要求各系要開企業倫理,就回歸到做人的根本,一定要有利他的精神。換句話說,所有管理學院的畢業生,身體裡面就要流著利他的血液,這才能夠把企業經營成功。企業要永續經營,一定要利他,因為利他是永續的利己。現前金融海嘯的例子我們就看到,你自利的話不但害到了自己,也害到了全世界。所以我們教育就是希望教導學生,尤其是管理學院的學生,一定要了解他的社會責任,了解利他才是永續的利己;你利益自己,其實不但是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所以我想我們佛法的教育,事實上強調的就是布施;布施其實講得白一點,就是要分分秒秒去服務別人、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幫助眾生覺悟,覺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定要利他,一定要感恩,一定要謙虛的學習。所以世間法不離佛法,佛法跟世間法其實是並行不悖的,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盧居士:院長,最後麻煩一下,對我們學會再講一下你有什麼樣的一個期待、期許?

  張院長: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要追求過一個幸福美滿人生,但是這個幸福美滿人生是果,它是結果,我們要知道它的因在哪裡,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我們常常祝福別人,說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其實這種話講再多也沒有用。為什麼沒有用?我們沒有把原因告訴他。你要身體健康,你一定要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我覺得最好的就是要面帶微笑,我們一個人就是要經常保持歡喜心,對任何的人事物,我們都是歡歡喜喜。面帶微笑是讓我們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這是因,你要告訴他因,不然你光講祝福你身體健康,一百遍也沒用,因為他不懂得修因,有因才能夠有果。心想事成,你要心想事成是果,怎麼樣能夠心想事成?你就是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要修善,多多的去幫助別人。你幫助別人是因,果是什麼?別人會幫助你,自自然然你心想就事成。所以我們要講幸福美滿人生,還是回歸到從因去下手,這個因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幸福美滿人生自自然然就現前,這個果報自自然然就現前。

  我們學佛學習覺悟,一定要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這也是我們管理的精華,我們管理的精華就是因果管理。所以我在我們管理學院也告訴學生,最好的管理就是從因去管。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從果去管,像我們現在警報器響了,很多人就去把警報器拆除,不去找為什麼會有警報,是不是因為有火警,有火在這邊?你要想辦法去滅火,而不是把警報器拆除。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做這種治標的工作,沒有去治本,沒有從這個因去下功夫。治標當然短期內有看到它的效果,但是你是鴕鳥心態,背後的那個因你沒有消除,你這個惡果還是會現前。所以我們講管理,因果管理是管理學的精華,你懂得因果管理,知道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能夠讓我們的意業清淨,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正確,幸福美滿人生、我們能夠離苦得樂的人生自然就現前。我在這邊祝福大家能夠面帶微笑,經常保持微笑,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自然然身體健康,自自然然萬事如意,幸福美滿人生就現前。謝謝大家,也祝福大家。

  盧居士:謝謝,非常謝謝院長的訪談,謝謝。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