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5/6/14  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  檔名:52-147-0001

  主持人:蔡禮旭老師是大方廣公益文化網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地質大學外聘高級講師。他的演講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上廣泛的流傳。而且據我瞭解,蔡老師剛剛從法國巴黎應邀講學三天回來。蔡老師為什麼會受到如此的歡迎?因為他所講授的內容,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我們中國人的核心理念。他會把一件小事以小見大,把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非常通俗淺顯、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大家,在當今這個時代非常有意義。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蔡老師講座。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到貴校來演講,看到這麼多人在研究中國的中醫,內心有說不出的喜悅。因為中醫已經是一位四、五千年的長者,而這個長者孕育了相當高的經驗、智慧、內涵、方法,還有效果,可以真正讓一個人得到身體的健康。我們也從現在的社會狀況瞭解到,人的身體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我是教書的,這個社會目前變成顛倒,很多的想法、看法剛好倒過來。應該是重實質而不重形式,結果現在是重形式而不重實質。打個比喻來看,房子是愈住愈大,而家庭的幸福有沒有?哪個重要?《朱子治家格言》裡面提到,「家門和順」,家裡面一團和氣,「雖饔飧不繼」,雖然每一頓吃得不是很飽,「亦有餘歡」,因為大家很刻苦,兄弟姐妹特別友愛。因為很刻苦,從小體會到父母非常辛勞,所以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都很孝順。

  讀書要不要人催?我爸爸那個時代,讀書還要人催?沒有要人催的!因為我爺爺是捕魚的,家裡很苦、很窮。我爺爺有幾個兄弟,當我這些堂叔他們的年紀上了初中,就不讓他們念書了,統統下來一起捕魚,爸爸變得輕鬆多了。但是我爺爺他這一生沒有念書,很遺憾,所以他堅持一定要讓他的孩子念書,再怎麼苦都撐下來。父母有這份栽培孩子的存心,孩子能不能感受到?感受得很強烈。所以像我的叔叔他們在念書,是念到被父母趕去睡覺。等父母去睡覺了,他們又重新爬起來繼續念。

  我父親已經六十三歲了,他有五個兄弟姐妹,有四個大學以上,一個高中畢業,在他們那個年紀也算是還不錯了,我還有其中一個叔叔是博士。你看,在這樣的家庭氣氛當中,兄弟姐妹特別互相照顧,所以「饔飧不繼,亦有餘歡」。而這樣的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後,每每想到小時候的情景,是苦盡甘來。而禍福相倚,他們在小時候的困苦當中,歷練了意志力,歷練了身體,所以血脈通暢。

  我爸爸小時候,還要扛著糞便去種田。所以我就跟我爸爸說,你比我好命多了。我爸爸覺得很納悶:奇怪,我小時候都沒吃得你那麼好,為什麼你說我好命?我說因為我每次我跟我爸爸出去,到郊外去玩,有時候三、四天才回來。在路途當中,我都先拍拍胸脯,「我來開車」。開了不到幾個小時,我爸爸會說:你還行嗎?還是讓我來!結果我爸爸一坐上去,就從頭開到尾,因為我爸爸比我壯很多。所以什麼叫禍福相倚,諸位慢慢去體會。很多朋友都跟我說,這麼好,這麼孝順,都照顧父母。我聽了以後,頭都抬不起來。我說怎麼是我照顧父母?根本就是父母照顧我。所以禍跟福真正有智慧的人才看得清楚。

  所以實質上是家庭和睦,家庭的分子當中,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相愛戴、協助,這才是真正家庭的幸福。結果現在一般人追求的家庭幸福是什麼?我也被誤導了。一個穿著西裝筆挺的男士,旁邊要站著一個身體窈窕的女性,後面要有一棟豪華的什麼?「別墅」。你們都知道!還要開著BMW的轎車,以為這個叫幸福,這個叫成功。其實這個叫「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大半的人都在追求這種虛幻的人生。所以人要清醒一點,要求真實、實質的東西,不要求表面的東西。

  有個很有錢的人他就提到,他說他買了一個別墅八百坪,每年光是維護它的費用要二十萬。諸位同學,他買了這個別墅可以快樂多久?現在人都說人生就求快樂,其實我們在講快樂的時候,請問你知道什麼是快樂嗎?在我們這種青黃不接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實我們講的很多話,你連自己都不清楚你在講什麼。

  我請教諸位同學,什麼叫快樂?談戀愛快樂嗎?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跳樓?去跳迪斯可快樂嗎?在那裡瘋狂的跳跳,走出來,比還沒進去更空虛。有沒有?去買衣服很快樂,一刷,像我們很多的同事,很多女孩子三五好友就去shopping,叫瞎拼。結果刷下去,半個月的薪水都不見了。她們也有學過管理,懂得如何支配她的財富,錢就花到前二十天就花光了,後面十天吃泡麵。有沒有管理能力?很有!很有財務管理能力,但用錯地方。所以買了以後,快樂多久?買了名牌的衣服,走到辦公室去,還要左晃一下,右晃一下,很怕別人沒看到她穿的。要是遇到一個比較不敏感的男士,跟他說:你看我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他看半天,有嗎?你不只沒有快樂,還要氣得半死。

  結了婚以後,女人的櫃子裡面永遠怎麼樣?你們都是純樸的女學生,千萬不要沾染這種社會不好的習氣,沾染以後,櫥櫃裡面永遠少一件衣服。像我是閩南人,太太出去買衣服,我曾經聽一個長輩說,他說年輕還沒結婚以前,跟著女朋友一起去吃飯,愈吃愈高興。他說女人真好養,吃這麼少。俗話說,幻滅是成長的開始。結了婚以後終於知道,飯很便宜,衣服很貴。他太太拉著他去逛百貨公司,他太太都說買了,買了。閩南話「不要、不要」叫「麥啦,麥啦」。他太太說買了,買了,他在旁邊說麥啦、麥啦!叫她不要買的意思。所以,太太的快樂建築在先生的痛苦上。

  諸位同學,現在有太多人的快樂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而當他的快樂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他的快樂絕對是錯誤的,也是假的,他也絕不可能在這其中得到內心的喜悅。我們從為人父母跟子女的關係,子女去一些聲色場所去玩樂玩通宵,他的父母怎麼樣?痛苦。他真快樂嗎?他的人生愈來愈空虛,到最後就麻木不仁,他不可能有真的快樂。

  我們首先要清楚瞭解,快樂這個東西只能從內而外散發出來。假如是從外加到你的身上,那種樂維持不了多久!比方說,我們說吃山珍海味很快樂,這種是從外而內,那種叫欲望,不可能讓你真的快樂,只會讓你的欲望愈來愈提升。有個貧窮的人,他每天腦子裡想著,我假如有兩個窩窩頭可以吃,就很幸福了。他在想,皇帝一定也吃窩窩頭,是吧?因為窩窩頭就是他最滿足的東西。很可能他變成小康了,那一頓豐盛的晚餐,他覺得是最幸福;等到他又當官了,他的欲望就會不斷的提升,而這種快樂是很短暫的。所以中國人說「欲是深淵」。當我們的人生目標是建築在物質的享受,你的方向偏頗掉了,你這一生只要方向錯了,不可能有好的結局。

  所以學習首重在哪?立定志向,要立志。立志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小時候有小時候的志,現在您讀中醫,你也要有中醫的志向,到你有了家庭,你有家庭的志向。在你的事業、家業,甚至於您現在對於中國文化認同,進一步要學習,然後去弘揚,你有這個志向,你在道業當中也要有目標才行。所以我們回過來看看,人生真正的實質在哪裡,你要確認清楚,不然你方向錯了,到時候是全盤皆輸。

  諸位朋友,您現在身旁找到真正快樂的人,比例有多少?不多!統計數字會給人一種錯覺,比方說癌症的比例愈來愈高,離婚率愈來愈高,然後憂鬱症愈來愈高了,慢性病年齡愈來愈提高了。請問這些數字告訴你的時候,對你有沒有幫助?對你有什麼影響?當我們講出去的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所傳遞出去的言語對人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人家的心愈來愈恐懼。

  諸位同學,您現在找得到很積極的人嗎?也不容易的。假如思想不積極,思想比較灰暗,他的病好不好治?就不好治。所謂七情傷五臟,如何對治七情?所以學中醫的人,不得不學中國文化。俗話說,送佛要送上西天,治人的病就要把他根本治好。除了治身之外,更重要的還要能治心。我常常都說,人與人相見不容易,中國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而當每一個病患來到我們面前,他對我們都是非常的信任。人生求個無憾,所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個叫真快樂。每天躺下去,沒多久就睡著了,然後早上起來又是生龍活虎,因為心裡沒有負擔。

  所以我要跟諸位同學、諸位醫師談談心得,我們應該是心有戚戚焉,因為醫師跟教師有很多契合之處。醫師醫人的身,老師醫人的心;醫生治身體的病,老師治心理的病;而未來的中醫一定要身心並治。因為現在人心理的毛病太多了,不是你的醫術不高明,他的心理狀態讓他的病情很難有太大的發展。在科學上也已經實驗出來,人的一個意念馬上就影響全身的細胞。

  有個博士他對水做實驗,這個博士叫江本勝。他對水說「我很感謝你」、「我很謝謝你」,這杯水在高度顯微鏡之下,結晶的特別漂亮。另外一杯水,罵它「你太可惡了」,「我要殺了你」。這個水沒有辦法結晶,而且照出來灰灰暗暗,就好像一個小朋友被罵在角落裡面一樣的圖像。這本書市面上有賣,你們可以去翻翻看,《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可以去翻翻看。所以水能瞭解人的意思,它可以聽人的意思,可以看人的意思。你寫上「謝謝你」貼在玻璃瓶上,這邊貼上「我要殺了你」,出來的結果,「謝謝你」的非常的漂亮。而且真誠心可以超越所有的障礙,用十幾個國家的「謝謝」,同樣結晶得都很漂亮。

  儒家有句話說到,「言行」,一個君子的言語、行為,「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整個世界。你今天一句話錯了,「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你今天走過去,看到一個同學非常有潛力,你拍拍他說:中國的幾千年的醫學就靠你傳下去了。他本來已經快要沒精神了,馬上抬頭挺胸,你鼓勵的言語可以造就一名神醫都說不定。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一個念頭、言語、行為,都應該往好的方向去發展。這也告訴我們,人的意念會影響物質。請問諸位同學,身體裡面多少是水?「百分之七十」。對!所以一個不好的念頭,全部的細胞都垮了,所以人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諸位同學,你們往後不要去我的辦公室找我,我最好的狀態就是站在講台上,因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我有很深的感受,人生的緣分都不是偶然的。

  我有一次坐電梯,剛好我從小有個習慣,諸位同學,這個習慣你要趕快學起來,不學不行。就是從小,我只要聽到長輩來我們家,我聽到聲音了,不管我在做任何事,包含看電視。幹什麼?統統放下,然後趕快跑到那個長者面前:叔叔好!阿姨好!很熟練吧!這個躬鞠下去都會有化學變化,第一個化學變化,長輩高興的不得了,還摸摸我的頭,「你這個孩子真乖」。他高興了,他可以延年益壽;然後我,我也很滿意。因為一個人本有本善的心,都有好善、好德的心,當你的行為符合了善良的本性,就跟你的內心呼應。你那個快樂不是從外,是從內出來。所以習慣成自然。

  有一次我坐電梯,有個女士,跟我媽媽年紀差不多,她走進來。我馬上問她:請問妳上幾樓?諸位同學,你會問人家這句話的舉手?諸位同學,這句話很重要。你看你都不問,人家一進來,你就轉頭他顧,然後他也這樣。這個時候內心愉不愉快?你不只沒有治人家的心病,還讓他覺得人愈來愈冷漠。所以我們所希求的是人情味,希求的是人與人互相的尊重跟照顧,必須從誰開始做?這麼小聲,我看我還是走了!不如歸去!從自己。這種人生態度叫理智。你現在身旁能找到幾個有理智的人?大半都是意氣用事。做了以後,後悔後悔,都是什麼?後面才來懊惱,「剛剛那句話講了,現在怎麼辦?收拾不了了」。「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不好的言語出去,你這輩子要再回到原點,容不容易?就算他說,好了,好了,不跟你計較了。有那麼簡單嗎?所以要用理智去對應事情。

  我們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提倡和諧社會,社會怎麼和諧?每個人是社會的一個小細胞,當每個細胞內心都很多衝突,請問這個器官跟人體會不會好?不可能好得了。所以一定是每個人的內心開始和平,開始去掉對立、去掉矛盾、去掉衝突。用什麼來去掉?德行。《論語》的教誨當中有個核心,就是「仁」,仁愛的「仁」。這個字是會意字,在文字當中就把人生的哲學告訴我們。兩人,哪兩個人?自己與他人。你能想到自己,就應該想到別人。你能處處替人著想,慢慢你的人生就走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樣的人生怎麼可能會不快樂!

  首先要找到原點,才知道下手之處,從每個人的內心的衝突開始化解掉。當很多時候我們設身處地,推己及人,你的怒氣就消一半掉了。我舉個例子,我們有個學生,小學就已經換了三、四間學校,因為常常打人、罵人,學校都把他推出來。到我們學校是第四間,小學而已!他的行為會讓同學跟老師覺得頭很大。有一次他犯了一個大錯,剛被處罰完,坐在樓梯口。我那一節課沒課,走過去看到他的背影,雖然我沒有看到他的臉,但是從他的背影可以感受到他非常的落寞。不是朱自清父親的背影,是我的學生落寞的背影。我就走過去,這個時候我也當了個心理醫師,給他輔導一下,就坐下來。

  諸位同學,面對一個心情很煩燥的人,應該怎麼做?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時候不是用嘴巴,用內心,用一種關懷、一種體貼他,陪他坐一會兒。我跟您保證,坐沒有多久,他就會跟你講話。過了沒有多久時間,他就說:老師,我很想死!諸位同學,以後你的朋友告訴你說他很想死,你可不要跳起來,「哎呀!不要啦」,沒有用!為什麼?很多影響的分子都是看不到的,人跟人的意念有腦波,會互相影響。你看物理是不是有波動,兩波相交,波長強的會把波短的壓過去。你的意念愈堅定、愈平穩,慢慢就把他調過來。但是一個家庭裡面,假如大家都亂了,就麻煩了,到時候做出來的事就禍不單行。

  所以要練定功,若無其事。「你為什麼很想死?」這個同學就說:老師,都沒有人喜歡我。慘不慘?挺慘。這時候要表示我們的安慰,我就問他,我說福玉老師會很討厭你嗎?因為學校有兩個老師對他額外的關懷,一個是福玉老師,另外一個你們認不認識?你們智慧怎麼這麼高?那我就不多說了。但是諸位同學,這就是講話的藝術。假如我們一開始就說自己,這樣太自大了,知所先後也是言語的藝術。

  所以先跟他講,福玉老師會討厭你嗎?他沒說話。接著我又跟他說:那老師會討厭你嗎?他就搖搖頭。情緒比較平和下來,話就好講。接著我就跟他說,我說人家為什麼不喜歡你?諸位同學,這個問話很重要,你們往後憑著這句話可以幫助很多人。因為其實人是當局者迷,很多問題並不複雜,是人攪在那裡鑽牛角尖。所以你只要常常問他,原因在哪裡?他就開始變得比較理智,會思考,然後自己找出問題來,他就走了。你可以試試看。我就問他(所以口才不用太好,這句話會問就好),原因出在哪裡?這個學生就說,「因為我都打人,我都罵人」。我接著跟他講:那你就不要打人、不要罵人,人家不就不討厭你了?學生講了一句話,他說:「老師,我很想改,但是我改不了!」很想改,叫「人之初,性本善」,改不了,叫「苟不教,性乃遷」。

  後來我就去調查他的家庭狀況,媽媽早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爸爸整天在外游手好閒,當流氓。本來一個讓同學、老師氣得半死的人,當你瞭解到他的身家背景,你的怒氣在哪?變成什麼?怒變成慈祥、包容。我們是要用怒面對人生,還是用包容?所以一個不同的人生觀,你的人生格局就完全不一樣,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講反了就差很多,話講錯還可以重來,人生經過的歲月拉不回來。所以諸位同學,我們二十幾年的歲月已經怎麼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我請教諸位同學,你每年過年的時候,回首看看這一年,你會覺得很充實、很愉快,覺得不枉這一年的舉手?很好,給這些同學掌聲鼓勵一下。有這樣的感覺,你的人生會非常的充實,內心很愉快。因為有一種喜悅很持久,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自我的提升、自我的突破,會帶給人一生的幸福感。用一顆仁慈之心去包容他人,整個人生轉變就很大。

  《論語》裡面也講到,「不學禮,無以立」,你懂得用禮節、用一種謙敬的態度對待別人,人家與你相處就一團和氣。那時候,我上了電梯就先詢問這位長者,結果她上的樓層跟我一樣。我就先跟她自我介紹,我說:你好,我叫蔡禮旭。有沒有人不知道?我就不寫了。人生多積福分,到你需要的時候就會出來。真的,平常用不著的時候看不到,當你有危急的時候,所有善的因緣都出來。為什麼有的人出了事之後舉目無親?那是他平常就沒有做功夫。

  我就跟這位女士說,我叫蔡禮旭。她就跟我說:你好,我叫丈母娘。她聽成「菜女婿」,而且還是不及格的女婿。後來我就跟她聊起來,結果她的女兒跟我是高中同學,我念高中是男校,全校只有一班音樂班,只有那幾個女士,所以她們是我們學校的寶貝。你看多有緣,同一屆的,就聊得很開心。在這個因緣當中,我就體證了一句話,「有緣千里來相會」。

  諸位同學,經典裡面的每句話,相信以後要理解,理解以後要去落實,落實以後,你才能真正體證是真的,不是假的。學問有這四個關鍵,我們大學時代,學問只在哪?在信、解的部分多,行的部分比較少。但是這也看個人的程度,或者領會的能力。比方說,告訴你「愛人者,人恆愛之」,你現在在哪個境界?我看諸位的面相很好,很多人可能人際關係都特別的好。不過,人際關係處不好,我勸大家不要做中醫,因為病人看到你,他覺得大勢已去。你不相信?因為病患的心理狀態特別重要,他的信心是他治好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你臉很臭,他壓力就特別大。所以,每句教誨要靠著你去實踐、去體證,我就體證到緣分真是得來不易。不過這個緣分美中不足,有個遺憾,因為她的女兒已經結婚了,不然就名符其實!開玩笑的。

  由於這些人生的體會,我對於人與人的緣分特別珍惜。我的國學老師楊淑芬老師,有見過的舉手?請放下。楊老師跟我們家的距離不過兩、三百公里,很多吧!好像我算錯了,差不多,兩、三百。但是我們相見是在離家萬里,我們兩個相見的時候,當然沒有抱頭痛哭,飛到了澳洲才認識楊老師,隔了萬里之長。所以人生的緣分要好好把握,一個善的因緣,將給你的人生很大的轉變,很好的提升。

  為什麼我會飛到萬里之外?因為我在從事教職兩年,感覺現在的孩子一屆不如一屆,尤其在德行方面,下墮的很快。我在教書期間,就把《弟子規》、把《三字經》這些重要的德行經典,就開始給他們讀,然後我給他們講解,學生也很受益。因為我自己本身的中國文化的底子太差,所以我就決定把我公職辭掉,起了個念頭,希望有好的老師來教我。諸位同學,「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你相信嗎?所以真正明白道理的人,絕對不打煩惱,絕對不去妄求。

  《中庸》裡面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不管是在飛黃騰達,還是在落魄當中,他不會受影響。他在落魄當中,時時充實自己,等機會來了,他會奉獻心力,不會在那裡唉聲嘆氣。所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兩個沒有矛盾。當因緣不到,時運不濟的時候,要怎麼樣?「獨善其身」。孔夫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你不要怕沒有好的工作,要先考慮的是我有沒有能力來做這件事。假如你不著眼在自己的能力,而是妄求一個職位,那麻煩了。你做了這個職位之後,你又不能做好這個工作,那你的福分就整個就折損掉了,到最後,人家就不再給你機會。所以學聖賢學問,不妄動、不攀求。

  諸位同學,我真正開始讀經典,六年,這裡應該有很多我的前輩,比我讀得長的一定很多,比我背得多的更多。我實在沒什麼時間背書,因為我這幾年完全都在教書。所以我都是在開車的時候開始學習,一般都是把時間花在教學生上面。告訴你們一個祕密,你們不要講出去,「凡出言」怎麼樣?你們沒背《弟子規》?「信為先」,要有信用。這個祕密就是我只會這幾句。所以你們不要說,「我要像蔡老師,能夠這樣滔滔不絕」,其實我就會這幾句而已。

  因為我在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考了一題,「老氣:一、橫春;二、橫夏;三、橫秋;四、橫冬」。我覺得它在侮辱我,但是要檢討自己,程度太差了。我記得我那時候是唱「給我一杯忘情水」,點點點,點到最後才說「好,就選二」!劉德華沒有保佑我,我還是寫錯了。還有一次,發了一篇作文範本,發下去以後,我的老師看到作者的名字「蔡蓉青」,抬起頭來對著全班同學講:同樣一個家庭教出來的小孩,為什麼語文程度差這麼多?你們為什麼都未卜先知?你們笑什麼?我都還沒講!她是我的二姐。所以諸位同學,假如你的兄弟姐妹比你優秀很多,不要內傷,告訴你大鵬展翅都是後面才展。要對自己有信心,「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所以給予人家肯定的稱讚,不要吝嗇。我記得我在念高中的時候,我小學的自然科老師,他到我高中去做科展的發表,我的導師還有這位自然老師都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師很歡喜,就跟他們在那裡聊天。我這位自然老師,因為他們都認識我二姐,每次頒獎的時候,我姐姐都站第一位,所以不得不認識她。他們都知道我跟我姐姐的關係,結果這個自然老師就說了,「這個蔡禮旭」,他用閩南話,「大隻雞慢啼」。就是大隻的雞比較晚叫,「慢啼」,啼就是叫。突然聽到那句話,我馬上就雄赳赳氣昂昂,這句話記多久?一輩子。所以不要吝嗇讚歎別人,稱讚別人。

  但是,不是人家稱讚你,就會有好前途。我高三的時候,有一天在上國文課,突然我的老師很生氣,就說:蔡禮旭,你給我站起來,假如你上我的國文課,再給我打瞌睡,我就記你曠課。在我幼小的心靈,又劃下了深深的刀痕,他們都沒有聽到血在滴的聲音。所以我的大學聯考,國文還是不及格。我記得大學聯考的前一天,我們家裡的人都知道我很緊張,你們從我的體格可以看得出來,我的胃不好。我的姑姑拿了兩顆鎮定劑給我吃,第一顆吃下去沒效,第二顆再吃下去,還是沒效。結果隔天早上考國文,有效!那時候快昏倒了。所以人要有理智,緊張有沒有用?沒用!不能理智,只是感情、情緒用事,一團糟。我的語文程度就一直很差。

  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位長者,他問了一個問題,他說:全世界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古文明,也很輝煌,但是現在只剩下一個古文明。諸位同學,哪個古文明?「中國」。為什麼這麼小聲?我們的老祖宗在那裡掉眼淚,「他們都不認我們了」。哪一個文明?中國文化,承傳將近五千年的歷史。然後接著這位長者又說到,他說只剩中國,請問為什麼?我們現在在思考深度不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每個人都去瞭解原因所在,你的智慧很快就開了,你的理智很容易就建立起來。

  這麼一問,我說對!我沒想過。是不是幾大古文明的老祖宗,站在神明的面前抽籤,誰抽到那支好籤就不用斷,是不是?所以人生要確立一個正確的態度,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你確立了這個正確態度,往後的人生才會走得踏實,不會跟人家在那裡比來比去。「欲除煩惱先忘我,各有前因莫羨人」,你跟人家比來比去,他為什麼人際關係這麼好?看結果沒有幫助,你要看他的原因,他一定是懂得多多付出。所以各有前因,不要亂羨慕別人。只要你種的種子跟他是同樣的因,你往後也可以收割好的結果。

  接著長者又提到,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承傳下來絕非偶然,因為老祖宗看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語言跟文字、跟文章要分開來。語言跟文字假如沒有分開,就會衍生一些事情出來。有個朋友離開家鄉已經二十年了,他就跟我提到,他說他回去以後,跟一些親友聊天,都感覺有些遣詞用句要解釋一下才聽得懂。言語承傳二十年就有一點小的變化,兩百年呢?大的變化。假如兩百年前寫的文章,用他們當時候的言語,你現在看得懂嗎?看不大懂了。兩百年都有大變化,兩千年呢?你就根本不知道了。所以其他的古文明都有文字留下來,但是連文字都看不懂,不可能全懂。考古學家是考什麼?他挖出很多古蹟,心滿意足;但從這些古蹟當中,要瞭解文字背後的人生哲學,幾乎已經是不可能。所以幾千年的智慧傳不下來。

  老祖宗洞察到這一點,所以文章用另外的方法寫,不跟語言一樣。用什麼?文言文。語言再怎麼變化,您可以直接跟孔老夫子溝通,你可以直接當他的學生,只要你用真誠的心去跟他學習。所以承傳下來,很不容易。它能承傳下來,不只因為有了文言文,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教誨,都是人生的真理,真理可以禁得起時空的考驗,這個很重要。您去看看這兩百多年來所流傳的書,現在還剩多少?很多都淘汰掉了。而且知識愈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汰換率愈愈高,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卻是愈陳愈香。

  古代的外國沒有辦法理解到我們這些文化,現在因為交通發達,科技很便利,所以《孫子兵法》、《論語》、《老子》都傳出去了。全世界書籍裡面排行榜,翻印最高的是哪本書?我的瞭解,不知道正不正確?是《老子》,時間最悠久,最多版。因為現在他們也有機會學習了,所以他們很珍惜。孔老夫子的子孫走在中國,說不定還比不上在外國受到的禮遇。所以真理一定可以超越時間、空間。

  我們現在來思考一下,中國需要孝道,外國需不需要?需要。沒有德行的基礎,孩子大了以後,天下大亂!所以現在不分國家、民族,最嚴重的是什麼問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重視德行,而諸位同學,德行的根本在哪?德的根本在哪?這個答案在哪裡找得到?是不是?你沒有高深的智慧,你不可能能解出這個東西來。我們常常看到人生走了四、五十年,很多人在喝酒之餘就說,假如人生能夠讓我再來一次,我一定不會犯這些錯。有沒有機會?所以,孔老夫子在《孝經》當中講出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德行要從孝道開始做。「君子務本」,根本找到了,「本立道生」,孩子為人子之道、做人之道才能夠滋長起來。所以,智慧就在能夠洞察根本所在。

  把閔子騫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前面的這些澳洲人都在那裡點頭,邊聽邊點頭。事後我們跟他坐下來聊天,說你們聽完有什麼感受?他們繼續點頭,然後說到,做人應該這樣才有味道。所以,本善的心不是中國人有而已,而是一切的人都有的。所以孔夫子的教誨是可以造福全人類,而不是只有中國。是因為因緣的狀態,古代沒有資訊的發達,他們所知有限。現在這個時代,他們更能快速來學。但是我很怕一點,到時候在上中文,站上去一個美國人,還是一個歐洲人,那你們坐在底下聽課有什麼感受?所以有這麼好的機會,接觸到亙古不變的道理,這個緣分不可錯失。

  除了文言文的設立,再加上它是真理,才能夠承傳下來。當長者把這段話講完,我的內心很激動,因為我以前都是把文言文丟在垃圾桶,突然流下懺悔的眼淚。諸位同學,你有沒有流過懺悔的眼淚?流完會怎麼樣?全身舒暢。我流完眼淚,有個體會,這一生不再為傷心掉眼淚,傷心掉眼淚會肝腸寸斷,這樣沒做到《弟子規》。《弟子規》說,「身有傷,貽親憂」,當你在難過、在痛苦的時候,誰比你更痛苦?誰?你們都講這麼小聲,你們還有良心嗎?父母。我也是比較愚昧的人,活到這把年紀才看懂,現在想起來都快哭出來了。

  我體會很深,談了一次戀愛的過程,我媽媽對我說:你這三個月所掉的眼淚,比你這二十幾年加起來還多。諸位同學,今天的課我們要有一個默契,不可以對外講,攝影機要不要關起來?你看母親在講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是什麼?捨不捨得?你看我有多鈍!後來從悲傷當中走出來,我就跟我媽媽講,我說:母親,那段時間我哭成這樣,妳怎麼都不掉眼淚?我媽媽說;你都哭成這樣,我再哭,那會成什麼狀況!你看,媽媽時時想著什麼?怎麼樣幫你!當我媽媽那段話講出來,我突然覺得我這場戀愛沒有白談,我終於知道誰才是真正愛我的人。

  所以我已經跌過的坑洞,請諸位不要再跌了。真正處處替你著想的人,才是愛你的人。當你談起戀愛來痛苦萬分,障礙重重,捨得捨得,能捨是智慧。當然在談的過程有衝突,你也要保持理智。因為聽說戀愛可以讓人成長,但是也有另外一句話,在戀愛當中的人智慧、智商最低。好像明白都要在談完以後,然後頹廢了一陣子,突然翻開一本經書,怎麼樣?生命太可貴了,不要這樣糟蹋。現在你就搞清楚,你就懂得抉擇。

  人生的智慧在哪裡看到?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今天在座的同學都很有智慧,你們今天沒有去跳舞,沒有去喝咖啡,今天都勉強進來了。「好吧!聽聽看。」所以你的抉擇不同。人生踏出腳步,大小不重要,方向最重要,你先要有能力選擇對的方向。所以年輕人不用太急,先把自己的實力紮好,然後你又學到很有禮貌,保證你的貴人層出不窮。

  當我把眼淚擦乾,掉完眼淚,心情也舒暢多了,就去把這些古聖先賢的經典重新再拿過來。一看,非常的親切、可愛。本來「子曰子曰」頭都快要發脹了,現在「子曰子曰」眼淚都快掉下來。所以諸位同學,學習的障礙在哪?在不在學問本身?在你的心!一切的障礙都不在外面,你一定要清楚明白一件事,你的人生只有一個敵人,是誰?是你自己。當你有這樣的認知,有這樣的態度,你的人生會走得非常明白。你把責任都推出去,你的人生會愈走愈多的怨恨,到最後連你自己都不喜歡你自己,因為你每天都是不好的念頭,是吧?一個不好的念頭,身體百分之七十的細胞都壞掉了。

  這個科學家很有意思,他又拿白米飯做實驗,要證明除了水以外,所有的物質都跟人的意念會起交互作用。所以第一碗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諸位同學,你以後要吃飯以前,都把這首詩念一遍,保證那碗飯的效果不一樣。另外一碗飯就念「臭,臭死了,不好吃」,罵它。第三碗飯不理它。結果一個禮拜過去了,第一碗飯發酵了,香香的;第二碗飯臭了,有點發黑;第三碗怎麼樣?更臭!

  你看,這個白米飯把人生的道理講出來了。冷戰比較嚴重,還是熱戰?你看夫妻有時候罵幾句,還發洩發洩,對不對?冷戰的時候,「我不屑跟你吵」,聽進去,先生會暴跳如雷。冷戰比熱戰的殺傷力還要強,熱戰大不了得心臟病,冷戰保證得癌症,細胞病變。是不是?這個結果把人生的道理告訴我們,別冷戰,也別熱戰。

  我在台上講這個事例,底下坐了一對夫妻,她的兒子坐在中間,差不多四、五歲,她的先生坐左邊,太太坐右邊。她的先生聽完以後,往後退了一下,伸出他的右手拍拍他的太太:老師在說妳,知不知道?我在上面看到這樣的情境,汗都流下來,因為我已經可以看到結局是什麼。他的太太馬上往後退一下,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在這個世上很多人死得不明不白,真的。他太太為什麼生悶氣?你太太假如沒有道義,早就不理你,走了。是不是?還每天在那裡給你洗衣煮飯,這麼有道義了。但是為什麼太太都笑不出來?因為先生都視為理所當然,連句好話都不講,當然慢慢那股怨氣就開始積累。

  諸位男士,你們都還沒結婚,告訴你們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但是你們學東西要學到根本,這句好話必須從真誠的心出來,而不是虛偽的心。所以該肯定,因為夫妻,「夫婦有別」,別在家庭的職責,別在互相的幫助。要看到別人的付出,也要看到自己的責任,自己的本分,這樣家庭自然就能夠和樂。

  所以諸位同學,心理狀態影響健康,特別重要。但是現在的人沒有地方學理智,是吧?交的朋友愈多的人愈不理智,因為每個人講的都有一套道理。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一打來就開始哭,我說妳別哭了,慢慢講。她說我先生怎麼樣怎麼樣,很生氣,講了一大堆她先生不好的地方。你不要阻止她講,先讓她把氣排一下。當她心情比較平靜,你就告訴她:先生對不對不是最重要,你自己有沒有做對?假如你自己都沒有做你應該做的事情,那你有沒有資格說你先生?你現在想想,你在氣什麼?在氣先生做不對。你氣,結果你現在假如再做不對,那你要氣誰?氣你自己,你憑什麼資格氣他?所以別人對不對不在第一位,自己要先做對,你才有資格說別人。

  很微妙,當你自己不看別人的錯,而做應該做的事,另外一個契機點出來了,對方很慚愧。他的慚愧心才喚得醒。所以這個德行的微妙之處,還是你親自去做了以後,才會有感受。她這麼聽我一講,我就引導她,妳媽媽做好了嗎?妳媳婦做好了嗎?妳太太做好了嗎?她聽完了就比較平息,就跟我講,她說:蔡老師,我在打電話給你的時候,已經跟我好幾個女性朋友聊過,她們都告訴我,非常的時候一定要用非常的手段去解決。俗話說,「寧拆十座橋,不破一樁婚」,不要給人家亂建議。因為家庭,她還有後代,你的言語太輕率了,她可能說:好!她那把火快燒起來,你一下就把它點燃,到時候後悔了,你一輩子都要扛這個責任。

  我有個朋友就過來跟我講,他那時候就建議一個朋友離婚,現在人家夫妻都很後悔,他也很內疚。所以諸位同學,給別人建議要有理智,只要抓住一個原則,只告訴當事人自己錯在哪,原因在哪。你這樣去引導他,他的理智就提起來,他就不容易意氣用事,才不會造成人生的遺憾。所以理智不容易學。而諸位同學,您學中醫,中醫是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學中醫的人理解中國文化的速度特別快。其實我很想當中醫師,因為我年紀一大把了,只好打消這個念頭。

  人與人的言語必須建立在一個條件之上,就是信任。《論語》裡面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你要建立信任,才能夠去找這些下屬、朋友來幫你做事。信任不夠,才第一天認識,你說,你來幫我這個,你來幫我那個。人家感覺怎麼樣?你很無禮。所以要信任以後才能夠找人家幫忙。再來,言語,君子「信而後諫」,相信夠了才可以去勸他;「未信」,還沒有信任,你就跟他建議,「則以為謗己也」,他覺得你是不是看我不順眼,為什麼都說我的不好。所以建立信任以後,思想才好交流。而醫生是最容易跟病患建立高度的信任,所以中醫師也可以當個心靈的導師,好老師。

  我曾經到警察大學去演講,要演講以前,主辦的主管也跟我提到,這些警官都已經在社會大學讀了不少,所以你等一下能講個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就不錯了。他這麼一講,給我什麼訊息?但是人不要被他人影響,自己的心定得下來,你的思想波才能夠去影響別人。當這些三、四十,四、五十歲的警官走進來,那時候已經七點多了,他看看我,「怎麼又要講課了」!就往後面走。我這個孱弱的身軀縮在旁邊:你好!你好!這時候能不能情緒低落?不行。因為「有緣千里來相會」,你這個信念夠強,就不容易把好的緣分流失掉。

  他們一開始,起立,然後就跟我互相問好。我就鞠了一躬,把麥克風拿起來。在鞠躬的時候,我還踢了一個正步,然後麥克風拿起來:「諸位阿Sir,大家好!」阿Sir是長官,所以他們一聽,心裡面怎麼樣?很舒服。這就是言語的一個分寸,到人家的地盤,首先要先誇讚,後面他起歡喜心的時候,你的言語他才容易聽進去。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給予他幫助,你當然要找好的方法。

  這些阿Sir愈聽愈專注,很快就講了兩個小時,我說諸位阿Sir,今天我就講到這裡。他們說你不要下來了,繼續講。結果旁邊那個主辦的長官,我就看看他,不知道怎麼辦。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內向,遇到這個情況,我也是驚慌失措。後來他看好像情勢不可擋,他說那我們再加半個小時。我就繼續上來講。我說諸位阿Sir,我只知道劉德華唱歌有「安可」,我還不知道演講還有「安可」,還可以再加時間。

  我在那場演講當中,我就跟這些警察提到。我說一個社會的人心能不能安定,三種職業影響很大。第一種是醫生,第二種是老師,我們要同舟共濟,讓社會人心愈來愈安定祥和,不能缺我們的力量。第三種是什麼?警察。他們一聽:你看,我這麼重要!來到這三個職業面前的人們,心理狀態都是非常脆弱,都是非常需要幫忙。當這三個行業不好的時候,所謂缺德的時候,我有個長者說現在的教育,上的東西真多,不過就缺一個東西?缺什麼?缺德,叫缺德教育。

  其實我這個成長的過程,讀了十六年的書,其實我本來應該有范仲淹的胸懷。但是因為升學主義之下,我變得小鼻子、小眼睛,別人考得比我好,我很生氣,別人考得比我差,我很高興,幸災樂禍。所以你看我就是一臉短命相,都吃不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這次回去,我爸爸在吃飯的時候,突然跟我講一句話,他說你的耳朵變大了。真的嗎?我就突然仔細照一下,好像變大了。相隨心轉,這是真理。前幾天,我的同事又告訴我:你的耳朵好像變大了。所以命是在自己的手上,《中庸》說「禍福將至」,一個人的禍福能夠看得出來,「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好,我們先休息一下。

  剛剛我們提到我在警官大學講課,我們也提到這三個職業影響整個社會的人心有沒有安全感。當病人遇到醫師,他們很渴望醫師能夠治好他的病。諸位同學,治一個人的病,絕對不可能只影響他一個人,而是影響一家;甚至於他可能是公司的老闆,都還影響一個團體的營運。剛好你醫術高明,又可以幫總理看病,那你是影響什麼?一個國的命運。所以醫生很重要。

  再來老師,假如老師沒有用心教學生,他的家長每天在家裡非常的擔憂,家長不安心。而社會、國家出不了好人才,社會、國家的往後就堪憂。所以老師很重要。

  再來,每一個走到警察面前的人,很可能都在人生當中有偏頗,誤入歧途,這個時候內心也很脆弱。假如這些警察都有這份仁慈之心,都有這份道德,他進一步去鼓勵他:孩子,年紀輕輕不要再錯下去了,你的媽媽都流了多少眼淚。把他的善良喚醒,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而浪子要回頭,必須要遇到好的緣分來促成。你們都可以是這麼好的緣分,去促成很多家庭從衰敗能夠有好的轉化。當這三個行業都提起了這份利民利眾的心,社會風氣會快速上升。

  我記得我在海口做了第一場五天的培訓課程,上到第四天下午,教育局局長親自來聽。他聽了一個下午,聽完課我就送長官下樓,目送他驅車離開。我突然忍不住我的情緒,當場蹲下來抱頭痛哭。我在中國的史書當中看到好多的官太用心了,當他要離開一個地方的時候,所有的人民都夾道送他,很依依不捨。我在海口的時候,去拜訪了一個賢人海瑞,大家都聽過「海瑞罷官」。海瑞所到之處,所有的這些地方的惡霸,這些不好的士紳,他還沒到以前,統統自己拍拍屁股先走了。所以他的德行能夠威震一方,他到過的地方,人民都非常感謝他。我每每在讀這些文章都很感動。

  海瑞最後在南京當官,在任職當中去世了,中國人重視的落葉歸根。海瑞是海南人,當海瑞的靈柩要移回海南,整個南京市如喪考妣,就好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樣。諸位同學,我們來感受一下。當一個社會不安定的時候,人民的內心有多麼渴望好官出現。所以我那時候一時情緒也上來,旁邊的老師不瞭解,還以為我在有什麼傷心之處,都一直在安慰我。我說,你讓我平息一下,我是感動的沒有辦法控制。

  醫生如是,我最近看了一部片子叫「神醫許俊」,「醫道」,演了六十幾集。在這個影片當中,我也不知道掉了多少次眼淚。因為我自己從小身體都不好,禍福相倚,小時候吃很多垃圾食品,把胃都吃壞了。我去給人家請客,菜都還沒有上來,我已經吃飽了,叫喝飽了,喝汽水。汽水最傷胃,喝下去以後,東西就吃不下去。我喝的汽水的氣,排到現在都還沒排完,你看傷害多大!然後一路都在看醫生,內心很脆弱,看一個換一個,都解決不了身體的問題。所謂哀莫大於心死,真是如此!不只是當事人的憂慮,整個家庭都不放心。所以,當遇到一個好醫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可以化煩惱為喜悅,整個家庭的整個氣氛,還有它的運勢,都會翻轉過來。

  我記得許俊第一次治一個病人,那個病人上吊,一個女孩子。上吊以後已經沒有呼吸了,但是還有心跳,他就救她,把她救活了。當下那個女孩的感謝,還有父母的感謝,不是用言語可以形容。他救了她,也救了她的家庭,更重要是他救了自己的慈悲心,仁慈之心。所以看起來是我們在救病患,事實上,病患在成就我們的德行,跟我們的仁慈之心。這些理我為什麼能體會?因為跟老師一樣,老師所謂「教學相長」,表面上看是我在幫助學生,事實上是學生在成就我的道德、學問,成就我教育的愛心。

  後來許俊要參加科舉考試,是考醫官方面的。因為在半途當中遇到了一個村落,整個村落一大堆人生病,沒有錢看醫生,他就幫他們看。結果愈看名聲傳出去,來的人絡繹不絕,到最後連他要進京考試的時間都有可能耽擱掉了。他撐到最後,就有個年輕人帶著他要趕路。這個年輕人把他帶到家裡,不是去趕路,他跪下來:我的媽媽病得很重,可不可以先看我媽媽?他說我根本趕不上了,還看你媽媽。他還是看了。

  看完以後,這個年輕人跑出去,說我幫你牽一隻馬來,你就趕得上了。結果那個年輕人是去偷馬,這麼一做,官府把他抓起來,連許俊都被抓起來。這個百口莫辯,被人家誣陷了,也沒辦法。雖然當事人說是我自己偷的,跟他沒有關係。後來官府把他關起來,所有的市民統統圍到官府來。所以真正有仁德之心,必能感得眾人的相助,每個人都有良心,「愛人者,人恆愛之」。後來這個地方的官員說,我準備一匹馬讓你騎。他就趕快騎著這匹馬去考試,中途跌倒了。你們心臟有沒有跳很快?心臟跳太快會折壽。等他醒過來,來不及了,他趕到的時候,機會已經沒有了。

  諸位同學,損失了嗎?所以人生不要活在患得患失,人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該是你的福分,你跑到天涯海角躲起來,它都會到你面前,你不要擔心。所以中國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今天假如沒有捨掉鐵飯碗,終身的工作,我如何能有機會遇到這麼多的長者、這麼多的好老師給我指導?有捨才會有得,所以行善的心不能退。你不要因為回饋不好,你就覺得「算了,我不要做好了」,不要!你要用你的人生去印證這個真相,命由自己造,福自己去求。

  那天我們有個律師,她跟我提到,她說有一次她的同學沒有帶雨傘,她很好心,拿著雨傘跟她的同學一起撐著走。因為雨傘不夠大,她也淋濕了。她的成績很好,六科裡面有四科一百,兩科好像是九十九還是九十八,很優秀!她去參加外語文的測試,因為淋雨,發燒了,喉嚨有點變聲。語文學校最強調的是什麼?講話。所以她考試通過,面試沒過。要不要沮喪?她就說,假如她去念了這個語文學校,她現在一定遇不到她這麼好的老公。是不是?而念了語文學校以後,她一定是崇尚外國文化的機率高,她要再走回來接受聖賢教誨就不容易了。所以她在我們的老師當中,現在也在分享她的收穫跟體會,整個家庭都有很大的變化。確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你把患得患失放下以後,你的人生往後會愈走愈自在。我個人也體會到這點。

  當我那時候在當老師的時候。我們先講許俊,許俊因為看病人而不去科舉考試,贏得了所有這些村民對他的認同。他的名聲也傳開來,所有的人都很佩服他的醫德。因為他曾經在學習過程犯了一個大錯,由於這個表現,他的老師又重新教導他。是考上科舉重要?還是能得到真正的名師指導重要?當你先得機會,而不是先長能力,有時候會把事情搞砸了。對!因為有這份仁心,往後的安排,成就了他的醫學,後來他也以第一名考上了。

  所以確實,我們行醫當中念念心想著是病人的痛苦。我們《黃帝內經.靈樞經》裡面也提到,「傳後世而無患之人」。你看老祖宗有沒有智慧?能不能隨便的人當老師?行不行?能不能隨便的人當醫生?不行。所以看到諸位,我的內心十分的喜悅。我看到好官是抱頭痛哭,看到好醫生,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了!我相信一定會出很多的好醫生,在我們中醫藥大學。

  剛剛我們的朋友就提到:老師,你今天講課的狀態怎麼這麼好?我說這裡的磁場太好了。因為這裡每個人都想著我怎麼救人的命,所以這裡的磁場很好;不然你現在馬上去停屍間試看看,一定不一樣。那整個無形的氣氛,所以為什麼中國人教育當中強調環境薰陶,收潛移默化之效。所以,當老師、當醫生都不能夠沒有德行,「無患之人」就是無德的人不能傳。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到,有個醫生草菅人命,死了以後墮到十八層地獄。掉下去之後,他在那裡很生氣,「我又不是故意的,氣死我了,判那麼重」,這個叫死不認錯。突然底下就有人說:老兄,你別踏了,你的灰塵都染到我的身上來了。他嚇一跳,草菅人命墮十八層地獄,「你是幹哪一行的」?「我是當老師的。」命沒了,就回不來了;但是老師是治人的慧命,智慧錯誤,人生偏頗,不只影響一個人,還影響什麼?錯誤的觀念再傳給他的孩子,污染了人家世世代代的子孫。假如你教出來的學生教錯了,然後他又去當人家的小學老師,那真是太多的禍患。所以把老師當好,可以前途無量;把老師當得不好,就會前途無亮,亮不起來,一片灰暗。我都是講老師,但是諸位同學要「聽思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裡?我講老師,你們要聽懂,醫生也一樣。

  我記得我第一年當老師,有個學生的奶奶,她爬了四層樓上來,還有點氣喘吁吁。她突然看到我,就給我鞠了個躬,她說蔡老師,你好。這個躬鞠下去,我突然覺得「老師」兩個字責任很重。一位長者全心的恭敬對你行這個禮,人生求個不佔人便宜,人生求個不要對不起他人。我怎麼去回報她這樣恭敬的態度,怎麼回報?一定要好好盡心盡力把人家的孩子、把人家的晚輩教好。諸位同學,有沒有看出來我有點駝背?左邊一個「老」,右邊一個「師」。但是不行,我要活長一點,不挺胸,命都短,要活長一點,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能燃太短。因為要對得起別人長者的恭敬,我們就要求自己要趕快提升自己教學的能力。

  我在那個當下也體會到,中國文化有兩股最根本的根基,一個是孝道。諸位同學,孝道最重要的要懂得念恩,懂得孝順父母,這是個根本,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孝心長不起來,他的德行也長不了。所以人生,你要有很高的判斷力,對事情才看得清楚。我問諸位一個問題,假如現在有個男士,他西裝筆挺,身高差不多一百七十四公分,跟我差不多,長得一表人才,跟我不大一樣。三年如一日的追求妳,妳的生日他都一清二楚,他算妳生日的時間,然後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送給妳。妳最喜歡吃什麼,他一清二楚,常常給妳獻殷勤。比方說妳半夜太餓了,餓醒了,打一通電話給他:我想吃芝麻糊。那是我喜歡吃的了。他二話不說,馬上騎著摩托車衝去買,再衝到你們家門口。然後拿給你:慢慢吃,慢慢吃,別噎著了。你覺得很幸福。

  然而妳有個長輩,跟他是鄰居,他走過來告訴妳,「這個男士對他父母不孝順,妳自己考慮考慮,要不要嫁給他」。諸位女同學,要不要嫁?你們這個時候還猶豫,真正遇到了,我看是凶多吉少!要有理智,所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錯了,全盤可能就砸了。所以抉擇以前要有高度的判斷力,而人懂得判斷,必然要有智慧、要有理智才行。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不要嫁?剛剛誰講得最大聲?這位同學。為什麼不要嫁?生命會有很多變化球,來的時候你要全然的去接受。來,這位同學。

  「因為我本人是很孝順父母的,要是他不孝順的話,可能會對我父母不好。」

  掌聲鼓勵!諸位同學,一個人有孝心的時候,她就能判斷正確,她會想到父母。婚姻是不是兩個人的事?現在很多人到國外去留學,回來以後,「我倆決定在什麼時候結婚」。「我倆」,誰最大?我跟太太最大,女朋友最大。爸爸在哪?媽媽在哪?從這個寫帖子,恭敬心有沒有?沒有了。結婚是兩個家族的一個姻緣的結合,不被父母所認同的婚姻,不幸福的機率會很高。當然,我不是懷疑你的判斷,但是人生的智慧必須隨著經驗的積累。當你的經驗不足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判斷錯誤。但是年齡跟智慧,不一定要成正比,就是不一定要活到一大把年紀才有智慧。只要你有好學的心,你的智慧會積累的很快,所謂「好學近乎智」。你也不要認為,學智慧一定要到了鬍子這樣抓的時候才有。只要你掌握了聖賢教誨的綱領所在,你可能在半年之後,整個人的思想、觀念就提升起來。

  我們做中國文化的課程,到現在已經一年半多一點,很多的朋友都一直在學習當中,有了智慧,家庭狀況、事業狀況都很快速的在變化。所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誰是巨人?當然我不大像,老祖宗四、五千年的智慧是巨人,諸位同學,要跨上去!而這一跨上去,只要你有謙卑、恭敬的心,絕對跨得上去,因為這些老祖宗念念都想著如何成就我們的人生。

  我們接著再來看,為什麼不要嫁給他?這個還是很重要。因為一個人有孝心,他道義、恩義的人生態度才會提起來。假如他連恩德最大的父母,都提不起這個態度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好的沒學到,會學到什麼?有沒有人說「我今天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有沒有這樣的日子?有沒有?建議你們一個方法,把眼睛蒙起來,把耳朵塞起來,這樣有沒有效?保證沒效。為什麼?你所有的東西都不看到,你不被影響,但是你的腦子裡在幹嘛?好的多,還是壞的多?你錯誤的思想太多的時候,縱使你不接觸一切外在的環境,你還是在退步。所以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愈多還是愈少?愈多。怎麼會這樣?年齡愈多,應該愈有智慧,慧劍可以斷煩惱,怎麼會愈活煩惱愈多?是什麼?智慧下墮了,所以不進則退。

  沒有道義、恩義會形成另外一個態度,就是利害;這個沒起,這個起來。為什麼會對你這麼好,為什麼?因為妳長得年輕貌美,又在中醫院大學讀書,以後前景看好,所以他會全力以赴。真正娶到了,三年以後,妳幫他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然而他在外面工作,又遇到一個更漂亮、更年輕貌美的,諸位同學,會起什麼變化?從利變什麼?你們連這個都不會判斷嗎?面對現實!從利變什麼?「害」。害要怎麼樣?有沒有看到我們這些讀中醫的人都很仁慈,都不願意把答案講出來。害就怎麼樣?擋在他的前面,以欲望為導向的人,只要擋在他的前面,他會怎麼樣?一定把它推開。

  我們看到徐志摩先生,當他遇到林徽音小姐的時候,你看他做了什麼動作。他的太太還這麼年輕,他已經有一個孩子了,他的太太又懷第二個孩子,他說「我要跟妳離婚,去把孩子拿掉」。要看懂,情感是幻滅的,變化莫測。情感只是男女之間的媒介;真正相處,能夠白頭偕老的根源在有恩義、在有道義。但是女孩子就喜歡聽花言巧語,我替你們好擔心,你們知道嗎?所以你看當時候,「你去把孩子拿掉」,他的太太張幼儀對他說:把孩子拿掉會有生命危險。他說坐火車都有可能會死亡。這種話講出來,我都很傷心!對!後來離了婚以後,他的太太也很認真,自己也經營事業經營得很好,然後還聘老師每天來給她上中國文化。那時候是因為她的兄弟支持她,所以她的孩子是到德國去生下來,她弟弟在德國。

  後來徐志摩又看上了另外一個女人,陸小曼,又把人家的家庭怎麼樣?陸小曼有先生,又把人家的家庭毀了。他有沒有幸福?每天跟陸小曼常常吵架,也是搞得不可開交。後來林徽音要舉辦一場好像是演講會?對,演講會。我一時想不起來,因為我沒把他放在心裡。徐志摩馬上又坐飛機要去看她,你看他對陸小曼是不是真心?真的,絕對不變;會變的,不是真的。結果他在坐飛機的過程,飛機失事,享年三十五歲。但是張幼儀後來還照顧徐志摩的父母,奉養到他們終老,還給他認作乾女兒,兩個孩子也教育得很好;還寄錢給陸小曼,接濟她。你看她心量夠不夠大?徐志摩真可惜,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張幼儀活到八十九歲。所以確實人心很重要,你會走出不同的人生格局。

  所以利害是靠不住的,當這個動作做下去,社會整個都牽動,離婚率上升了。離婚率的背後,代表很多家庭失散。我們教書對離婚率特別敏感,因為很多孩子行為比較偏頗,來自於不健全家庭的比例特別高。而且傷害不是離婚以後傷害,離婚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年,都在這種不和諧的氣氛當中成長。所以離婚率又會帶動另外一個指數,犯罪率上升。孩子偏頗,他就很可能在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誤入歧途!

  當犯罪率提升起來,社會有沒有安全感?你縱使有錢、有地位,你也沒有安全感。我到海口的時候,當地的朋友告訴你,走路的時候背包有個標準動作。一定不能背在兩邊,要背在肚子前面,走路要這樣走,這是標準動作。不然很可能後面衝來一台摩托車,就麻煩了!你看這樣的社會,你有沒有安全感?你快不快樂?很難。所以牽一髮動全身。

  所以諸位同學,教什麼很重要?孝道。要改變一個人的德行,絕對不是把錢花到監獄裡面,「你們要好好學習,你們要變好」。容不容易?不容易,因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中國的教育絕對都是「禁於未發之謂豫」,重視預防。還沒有嚴重,你就預防,事半功倍;等已經形成了,你就事倍功半。這個道理跟我們中醫完全一樣,中醫講的養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都是能防微杜漸,這個叫高明。所以中國文化的孝道不能不弘傳。

  另外一股重要的根基所在,是師道。而師道所代表的一個精髓,一個人的本善,是恭敬心。孝、敬能開一個人無量的德行,要從這兩個開,你不從這兩個下手,你的德行開不了。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孝為百善之首,第二個意思是孝開了,百善自然就開;孝不開,存心是用利害來對待人。我們從事老師也好、從事醫生也好,也一定要把這兩個根基紮好。當你真正有孝心,你絕對會感受到為人父母的辛勞在哪。當你治人家的孩子,你一定會盡力去治,當你把他治好了,他父母很歡喜,你也覺得很高興。當你在治別人的父母,你可以瞭解到他的孩子有多麼著急,你感同身受的心就起來。

  所以當老師能夠提升的快,不在於教學技巧有多高,而在於他能不能守住這份教育的愛心。當他能守住教育的愛心,他教學的能力就會快速提升。醫生也是,你能常保這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你的醫術會很快提升,而且你會遇到很多肯提拔你的人。真正高段的醫生,一定有仁慈之心。但是說實在的,為什麼他不教人?有時候不是他不教,是沒有人扛得起。為什麼?因為他看得出來你沒有孝、沒有敬,真正教你,你半途就放棄了,不願意教。

  我在澳洲念書的時候,我明顯看到有個長者智慧很高,他試圖要幫助每個人,但是只有我得到最大的利益,因為我對他很恭敬。他二十九歲就被一個公司聘去當總經理,解決企業危機。很多年前,他還到天津接管了雅馬哈的總裁,雅馬哈底下員工八萬人。諸位同學,這位長者給人家當顧問,一個月見四次,一次三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下來,必須給他快三萬的人民幣。結果我一毛錢也沒花,長者對我在這一、兩年當中非常的疼愛,我上次到台灣回台北,也到他們家住,也是吃他的、喝他的。

  但是這些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一定感受到一份責任,這些智慧絕對不能只利益我,一定要承先啟後。當你的心是非常恭敬,非常想要利益他人,你這個心念,這些智慧的人看得明明白白。這樣好的緣,是靠我們自己的態度接上去的,所以孝敬之心是道德的大根大本。但是聽完以後,你們明天不要走路時在那裡看誰是有道德的人,自然一點,水到渠成,我也沒有去求。

  我到了澳洲學習,我一坐下來,抬頭就聽著楊淑芬老師給我講中國的的德行故事,每一次聽到一半就哭得希哩嘩啦。我不是很愛哭,大家不要誤會,是太感動了!這些眼淚都把麻木不仁的這種態度洗得很乾淨,愈來愈懂得感恩,愈來愈懂得應該好好過這一生。我淚水在流的時候,內心在吶喊,做人應該這樣才真正有味道,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台上有楊老師給我指導,台下就是這位長者,不偏不倚坐在我的旁邊。他姓盧,我都叫他盧叔叔。我雖然沒有像他一樣管理過公司,但是因為他把很多的經驗都無私的告訴我,我們怎麼去回報這些長者的對我們的提攜?怎麼樣才能夠讓他們歡喜?老師跟父母不會要你回饋什麼,最重要是你過得好,最重要是你對社會有貢獻,他們就非常滿意了。所以真的,父母跟老師的恩,我們這輩子都要常常放在心上。

  我得到這樣的利益,我也希望短時間縮短我教學的經驗,讓這個經驗能夠快速提升,不要摸索了十年才會教書。由於這樣的念頭,遇到了這些老師,我也透過在教學當中,去印證他們給我的教導。所以諸位同學,我們也要有一顆心,醫術要快速提升。這樣你學習就很有動力,往後你這幾年念書的效果會大過於人家好幾年。萬法由心生,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我時時都會想到這位老婆婆給我鞠的那個躬。相同的,我們面對所有的病患,也要記住他那渴望我們幫助的眼神,他那恭敬我們的態度,我們也要記在心上,進而去利益他。好,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

  「相觀而善之謂摩」,中國的教育理論非常精闢,而這些教育理論早在幾千年前就在經典之中。老祖宗有沒有說誰寫的?沒有。但是這些理論,在近代的心理學書籍當中有出現。出現的時候,他會寫這是我發現的,這個叫觀摩法,這個叫預防法,他還要說是「版權所有,盜版必究」。我們不能怪他,因為他沒有翻過中國的古書。

  中國《禮記》裡面有篇教育哲學,《禮記‧學記》在教育的方法當中就提到「禁於未發之謂豫」,叫預防法。另外有個方法很重要,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叫觀摩法。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所謂學習人家的善;「見人惡」就「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這種見賢思齊的態度,叫觀摩法。現在每個同學把體會的一句話講出來。很可能你的體會跟人家不同,這樣就會產生撞擊,有的會產生共鳴。那我們這一場的學習,會加大它的深度跟廣度。好,哪位同學先講?這位同學。

  同學一:老師說的「人生的智慧在於抉擇」,我覺得應該是不論大事要抉擇,小事也要抉擇,「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蔡老師:掌聲鼓勵。我們有中國經典,最重要的第一本,《弟子規》。我們不要用利害引誘,道法自然!不過偶爾為之沒關係。還有哪位同學?後面那位同學。

  同學二:我們知道感恩的心和恭敬的心!

  蔡老師:掌聲鼓勵。有一次我們上課的學員跑過來跟我說,他說蔡老師,你們應該可以開一個店,賣化妝品。我說為什麼?他說上完課以後臉上都不一樣,都有點泛紅。相由心生,當人的內心的善念起來,你的面相就轉。但是諸位同學,不可以只轉兩個小時,這一輩子要轉下去的。還有沒有?這位同學。

  同學三:萬法從心生,從心而發感福應,我覺得只有誠心的對待別人,這個心誠了之後,咱們所做的事情才會有意義,才能得到收穫。

  蔡老師:掌聲鼓勵。分工合作!這位同學剛剛把一句經文白話解,在《中庸》裡面,「誠者,物之終始」。一件事情如何成就,根源就在誠心,誠心就感得很多的助力一起來做。這位同學。

  同學四:今天晚上在這我要總結一下,就是《論語》那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今天不僅跟您蔡老師學到一些東西,我覺得我跟同學們也學到一些東西。

  蔡老師:掌聲鼓勵。您看剛剛這幾位同學的領會,都不在我的內容之內,有沒有看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位同學是點到《中庸》裡面最核心的那個字,「誠」。所以他們都是好老師。這位同學。

  同學五:「愛人者,人皆愛之」,我覺得我們應該以一種慈悲的心去治病救人。

  蔡老師:諸位同學,看到這位同學有沒有內心很歡喜?我們常保歡喜的笑容,就是給人最好的禮物。好,後面那位女同學。

  同學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覺得我們應該用這句話來自省。因為這句話就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們老師在教導我們這句話,所以這句話我覺得對我的印象特別深,給我的啟發也很多。

  蔡老師::掌聲鼓勵。這位同學高中就遇到老師告訴她,「窮則獨善其身,達則要兼善天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你回去要燒燒香,你的祖宗庇蔭你高中就遇到貴人。你比我幸運,我二十六歲才遇到貴人。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是抉擇。這位同學。

  同學七:是這樣,我覺得蔡老師長得不算英俊,但是讓人看起來又非常喜歡,我覺得蔡老師笑起來的時候更帥,更好看。我覺得人是這樣,誰笑起來的那張臉,比平時的臉更漂亮、更好看。大家都應該學會笑,笑的時候最漂亮。由心而笑更好看,有一顆善心的時候,那個笑更容易感人,更漂亮。

  蔡老師:掌聲鼓勵。相信明天中醫藥大學,會有張張的笑臉在我們的校園裡面綻放。這位同學。

  同學八:剛才您說的人生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我個人認為是的,因為你的欲望太多,你會增加很多的煩惱。所以我就想到《莊子》說的這句話,莊子特別推崇「與世無爭」。

  蔡老師:掌聲鼓勵。不要爭,但是要學天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凡事無求,所有的人都念你的恩德。當你得到福分的時候,要再把這個福分怎麼樣?再給出去,所以更多的人受益。這位同學。

  同學九:今天晚上我覺得我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就是「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我覺得生活當中,就是我們每個人能夠善意,比如善意的謊言,很多善意或許會遭到別人的誤解,但我們應該無所畏懼,因為天必從之。

  蔡老師:掌聲鼓勵。我們同仁堂裡面有一句話,「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所以你看他的企業三百多年不衰,與天道相合,不衰。一般的企業,全球五百大企業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年。所以一個經營的理念,會影響整個企業的格局。我們就不點了,一個一個講!

  同學十:最重要的是捨得,有捨才有得;一飲一啄,皆有天定。

  蔡老師:這個天是自然而然,掌聲鼓勵。這位同學。

  同學十一:我最大有兩點感觸,第一個感觸,今天我已經有親身體會,您說是做一個大夫最關心的是能與患者一種心靈的溝通是最感人的,最容易產生共鳴;再一個,第二點也就說,具有仁慈之心確實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蔡老師:改變自己的命運,掌聲鼓勵。這位同學。

  同學十二:謝謝老師,今天給我們精闢的演講。我覺得「愛人者,人恆愛之」,我怎麼才能愛人?應該先是從自我做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度度人,自覺覺人。

  蔡老師:掌聲鼓勵。「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她已經找到正確的步驟、方向。這位同學。

  同學十三:「百善孝為先」,謝謝蔡老師給我們一個擇偶的新標準。

  蔡老師:這位同學,想這麼遠是好事,今天回家以前先打個電話,「爸爸,媽媽,我很感謝你」,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同學十四:老師您好,我今天很遺憾只聽到您後面四十多分鐘的講座。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您說的「患得患失」的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個比較患得患失的人。因為人生東西都有兩面性,得到了就會失去很多。還有就是孝道的問題,因為在我父母眼中,我是一個比較有孝心的人。但是就是有時候,就是人,特別是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時候像週末的時候或者是學習很累的時候,或心情慌的時候,就想想父母,就感覺到你學了東西就有一種責任在裡面。老師您講的,我就產生這個共鳴。

  蔡老師:掌聲鼓勵。諸位同學,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不在時間長短,在你這份真摯、真誠的心,所以跟父母也不見得要很長的時間,因為你看我離我父母千萬里。好,不說了。但是我跟我父母的心都是在一起的,他們也非常的支持我。當這個東西很自然在你的手上,你就不覺得它很珍貴,所謂「事非經過不知難」。

  諸位同學,縱使這些古籍都留下來,也不代表你得到中國文化教育。我們這一代真正面臨文化斷層,只要孝道沒有傳下去,再多的古籍沒有用,要聖賢相繼才傳得下來。都有太多的人在把經典演出來,喚醒人的善良之心,中國文化才能承傳下來。假如現在我們面對功利主義、面對資本主義,沒有覺照的時候,我們這顆本善的心慢慢就被這些習染,「苟不教,性乃遷」,我們要有警覺性。好,今天很謝謝大家!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