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第二十九集) 1991 檔名:51-001-0029
四個學期最後的兩次課,可是很重要,因為是講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和受用。所以我們也看到,去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去到遊樂園去享受,那是真實的修持、用功。這些菩薩之中,最尊的、為首的兩位,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成道的因緣,主要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這裡頭把它歸納為四句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過去遇見「古觀世音如來」,傳授觀世音菩薩「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這個三昧怎麼修法?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修行都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比我們這個聞思修深入得多。我們現在的聞思修,你聞了經典、聞了法,你要去思惟,思惟弄清楚之後你就要有行動,要實踐。這個意思很淺,不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所以現在有好些人,就是違反咱們經上那句話,「當信佛經語深」,他們沒有信這句話,以為佛經語淺,所以很淺的體會,以為就是這樣。所以有人也寫小冊子,講觀世音這一段。我看了我就笑,我說這個倒是好講,讓人家好懂了,但是觀世音當時卻不是這麼回事。
從聞思修,這個聞字是指的聞性,首先認識了聞性。聞一個是塵,聲音,能聞的這個耳根、耳識。耳根、耳識它還有它一個本性,能聞的這個性稱之為聞性。從聞思修,先從聞性這個地方下手,安住於這個聞性,然後不斷的徹底,這叫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禪定,也不是一般的三昧,是楞嚴的三昧,大三昧,是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就咱們經上這句話「一切皆成佛」是同樣的語言。等於我們這個經是登峰造極的一些文句,「一切皆成佛」,你還有什麼不了的?還有什麼可修的?還有什麼可斷的?一切都成了廢話。正因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嚴》才有這話,「一切事究竟堅固」。現在都說一切事是虛妄的、是生滅法,《楞嚴》不是這麼提,「一切事究竟堅固」,不但堅固,究竟堅固,說到它本體上去了,這些事相都不離開它本體。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入的是楞嚴三昧,沒有出沒有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這個沒有出沒有入,所謂大定無出入。
總給它歸納起來,這是文殊給總結的話,二十五個一上來講的是見道,如何見道,你不見道怎麼修道?所以見很重要。所以多少處徵心,阿難求心不可得,最後在見道上有所了悟。底下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時候,就請了在座的二十五個大聖,各人說自己的修持經過。說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都好,就讓文殊根據咱們眾生具體的情況、時節因緣,讓他品評,然後誰最好。文殊指出是觀世音,觀音主要的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有時候海外出的書,前頭他可以勉強講,照著禪定去講,到文殊這兩句,他就講不了了。返聞聞自性,這個是「返聞自性,成無上道」,省了一個字。觀音怎麼修的?他不是去聽外頭聲音去了,而利用耳根,自己觀照能聽的這個本性,這個聞性也就是自性在耳根所表現的,所以返聞自性,這個心所緣的悉皆成無上道,這樣成的無上道。所以一向都以觀音所說的代表禪宗,大勢至所說的代表淨土宗。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事實上真是要盡快的來證首楞嚴三昧,一切事究竟堅固,那也確實文殊的總結是不錯的。因為他總結的是這樣一個條件,誰第一,觀音這個第一。如果要去總結,什麼是在這一生之中就要出離六道,按這個範疇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第一。所以有的人在這個地方很抬槓,其實用不著抬槓,就是說你是從哪個方面來總結的。這是觀音,我們這個地方再把上次講的補充一點。
第二位就是大勢至。勢,我們說勢力,這人很有勢力、有威勢,形容一種威,形容一種力。菩薩的智慧和力量、威勢可以達到一切處,可至一切處,這個至字當作到字講,大勢至。可以遍至一切處,可以達到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是大勢,而這個大勢可以遍達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在《首楞嚴經》裡頭,「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同時說,「以念佛心,入無生法忍」,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樣入了無生忍。這是大勢至菩薩。所以淨宗學會把大勢至菩薩做為第一代祖師,因為大勢至菩薩真正是念佛三昧,以念佛為法門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除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外,我不需要再有其他任何的方便來助道(有什麼方便之門,我參禪、作觀、參究、持手印、念咒等等),都用不著,自得心開,自然而然心就開了。心開不就是開悟了嗎?「今於此界」,這個此界就是咱們娑婆世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幹嘛?要攝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歸向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他跟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三聖,兩個脇士。《觀經》說,大勢至菩薩的名號是「以智慧光」,這個光是智慧之光,「普照一切」,這個勢就表現為光,這光是由於智慧,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讓一切都離開三惡道的惡趣,得無上之力,能夠振奮,能夠超脫,「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這是《觀經》說這個菩薩名號的原因。這跟前頭的一致,不過更把智慧和光明跟這個勢結合在一起了。又《思益經》說,大勢至說他自己,「我投足之處」,所以大勢至菩薩這個大勢可以見著了,一下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三千大千世界和魔的宮殿都震動,因此號為大勢至。所以你們看看,念佛成就的菩薩是這樣的威力。而且經典上說,大勢至菩薩在極樂世界是永不涅槃的。《觀經》還說,剛說他走路,走路十方世界震動,在動的時候有五百億寶蓮花湧現出來;蓮花莊嚴就像什麼?像極樂世界一樣,各個世界都要現出蓮花。《觀經》這裡頭說到大勢至菩薩如何作觀,這個我們就不說了。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這兩個菩薩的根本,他們都是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他們就「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後頭也說,這兩個菩薩跟我們這裡是有緣,他本來就在這個世界念佛往生的。這兩個菩薩示現了往生,就給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現了一個典範,大家都應當學他們求生淨土。現在怎麼樣?現在當然是往生了,可是還在此界,現居此界。經上說,「現居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他還在娑婆世界。這個沒有妨礙,比方像彌勒,彌勒是在兜率內院,但同時也在極樂世界。這些佛菩薩我們不可以拿我們的俗眼來看,只能在一處,不能在另一處,他不離本處可以一時遍現於十方。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作什麼利樂?所謂大利樂,就是「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你是念佛的眾生,他就攝取你、攝受你,從來不把你放鬆、丟掉你,把你忘掉,不捨你,讓你幹嘛?讓你離開三途,只要你念佛,而且讓你不但是離開三途,更好你能得到無上力。所以我們出這個輪迴,能夠往生,這個是需要無上力。不是個小緣,不是像現在練氣功的,得一點什麼功能,這些事情,那是不足道,不能相比的事情。是需要無上力,所以這是有他力門在這。所以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攝取這些眾生,來給我們這些力量。「令離三途」,這個令字你看見沒有?是他們讓這些眾生離開三途,「得無上力」。得無上力也是這個令字一起貫下來,就顯出他力來了。所以為什麼自己修法,修修修,先是很快得點甜頭,隨後就出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慘劇。昨天晚報上登的那個宇宙語害人,都是高才弟子,後來他就自己拿刀殺他的母親,殺了母親要殺自己,這都是練功練得入魔走火。所以不能盲修瞎練,不能看到有些什麼便宜,這都是一種誘惑,魔網。得無上力,這個力使我們同生極樂,讓大家都同生極樂。
觀世音菩薩,咱們都稱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所以這就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特別提出觀世音菩薩。兩個菩薩都在此土攝念佛人,而這裡單提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單獨有這個願。因為大勢至菩薩是攝念佛人,不是非常廣泛。觀音菩薩就廣泛,你念佛不念佛沒有說,你急難恐怖的時候,你臨時抱佛腳可以,允許你臨時抱佛腳。這個話就在這。你遇見急難恐怖,你馬上臨時抱佛腳,觀音菩薩馬上就救度。佛這個心胸、氣魄,不是跟常人一樣的。你可以臨時抱佛腳,臨時肯抱佛腳還是不錯的。《法華經》也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這一念觀世音菩薩馬上就聽到你的音聲,你就得到解脫。《楞嚴經》說,觀世音菩薩修修修,一切都放下,最後就是滅。連滅也滅了,滅也滅就寂滅,寂滅之後,忽然間就是兩個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這個時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眾生的心就是一個心,三無差別。所以眾生的心一有什麼事,就是觀世音的心,觀世音就知道了;觀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就在這,佛的力量馬上就到了,中間不需要傳達。《普門品》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能夠給大家無畏,讓你無所畏懼。「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所以若有急難恐怖,誰都有這個時候,我有一個老同修在電台工作,後來解放了之後就把他解雇,遣散了。給他三個月工資,他就拿這點錢去走單幫,做買賣,維持生活。跑到北方,過河,這河是凍冰的,走到中間解凍了,一塊一塊冰都解凍了,底下是水,都流了。他這個時候退回去也不行,在中間,退回去也是那麼遠,只有往前走,這個時候他說念觀音。他說一生念觀音,就是這個時候念得最好,他也平安度過了。所以有急難恐怖,求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底下是「願力宏深」。「復次阿難」,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所有現在、未來的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就是現在在極樂世界的,以及將來要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一切菩薩,都應當究竟一生補處,對於一生補處是能夠完全證到,徹底的證到。但是也有人有特殊的大願,他願意離開極樂世界這種清淨安樂的道場,到生死界中來救度眾生。所以那個念佛的偈子,「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原來的偈子是這樣的。後來有兩個人都把這個偈子改了,一個是弘一大師,一個是我的老師夏蓮居。他們沒有商量,都改了這一句,改的這個字雖然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就在極樂世界不退菩薩為伴侶,在那修;這個就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這是我老師改的。弘一大師改的跟這個意思也是一樣的,去了之後,花開見佛悟了無生之後,馬上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這又是一類,在彌陀大願裡頭也談到這個,跟這個是一致的。所以就是有「教化隨意願」,他有本願力為眾生,他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救度眾生。雖然他到他方世界是有生死的世界,但是他永離惡趣,他不會墮入惡趣,這是這個願文的原文。
現在看這段經,「為度群生,作師子吼」。他到生死界做什麼?為眾生來作獅子吼。佛說法稱為獅子吼,因為獅子一吼,百獸、一切獸都震驚,譬喻佛的說法能夠降伏外道,能夠震醒愚蒙。現在這些人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又來到咱們這世界來,又示現成了某個法師,或者某個居士,在那講,也稱他為獅子吼。為什麼?因為他既然往生了極樂世界,悟了無生法忍,他所知道的都是從阿彌陀佛那聽到的,他再來轉述,因此也稱為獅子吼,這些人能夠作獅子吼。所謂不好是野干鳴,這是罵人的話,你這是野干鳴。「擐大甲胄」,這個擐字是專門指的身上披掛鎧甲叫做擐。他到這個世界作獅子吼,他是披了很大的甲胄。這是個譬喻,就是以他宏深的誓願,既然到了極樂世界,還願意到娑婆世界這種穢土,這種五濁惡世來度眾生。你怎麼才能來?這很可怕,你要武裝起來就是。以什麼為武裝?就是以自己的誓願做鎧甲,誓願為鎧甲。
「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這四句是一小段。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這是很惡的事情,很容易入三惡道,他來示現還是示現有生有死。晉朝有一個人很窮,他發憤念佛,念了幾天他真的見了佛。他不是死了之後見佛,就是現生見佛,得了無生法忍,之後當然是往生。往生之後,曾經在清朝之前,曾經七度到這個世界上來,世界上沒有誰知道他,從來不知道說有個極樂世界來的菩薩到咱們世界來,沒有人知道。他說他來了之後,他示現的跟眾生一樣,他也有生有死,大家看不出來。雖然是這樣,示現的跟娑婆世界一樣,「同彼」,彼指的咱們五濁惡世這個世界,可是直到他成佛,他也不會受這個惡趣的報,不會因罪報而入惡趣。而且「生生之處,常識宿命」,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他還能記得,記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之類,都叫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讓他們得到涅槃,無上果。「作菩薩者,令悉成佛」,作菩薩的要叫他成佛。既成了佛之後怎麼樣?「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跟阿羅漢不一樣,涅槃就自了,沒有了。成了佛之後,還要去教授其他的人,菩薩成佛;就這麼轉相教授,轉相度脫,使大家都度脫。如是這麼輾轉,輾轉也無窮,所度的眾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無可窮盡,不可窮盡,「不可勝數」,你數不過來。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雖然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在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彼國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它老是這樣。這個不好懂,所以打個譬喻,像大海,各處陸地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裡頭,大海並沒有馬上看著水往上漲。大海老漲不已,咱們沿海的地方早就沒有了,是不是?這說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減。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國是無數的,這麼許多人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有變化。「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在十方的這些佛國之中,阿彌陀國是最為獨勝。咱們回想起來,在彌陀發願的時候就問過這個問題,問世間自在王如來,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要勝過一切其他佛土可以嗎?當然是可以,他就滿足他的願,所以它勝過一切佛國,他發的願力大。長久是恆常,「如經云:無衰無變,建立常然」,所以長久。「廣大」,廣是寬廣,大是廣大。「明」是光明,「好」是美好,快樂,獨勝。這就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就是因為在法藏比丘作菩薩的時候,他求道的時候,他自己所願就是如此。所以現在這個大願成就了,「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所以阿彌陀佛普施真實之利,不僅僅是咱們一個地球上,十方無窮無極的世界,一切的眾生,這個恩是深大、是無量,不可勝言,言說是說不盡。
這個地方如大海,說是「常如一法,不為增多」。也可以淺近拿個數學來做比方,咱們數學有個數,就是把這個8字橫寫,叫做無限大。∞是無限大,無限大,大家要知道,什麼數加無限大還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數除還是無限大。它既然叫做無限大,它就是不可能減少,它要有個定數才能減少。是無限大,減一點就小了,那就不是無限大。你減多少它還是無限大,你加了它也無所可增,也就是無限大,你除,你多少人去分,每得的一份也是無限大。這就是說「常如一法」,這個一法可以用無限大做為譬喻。所以都不可以有有限的、機械的這種思想。所以過去牛頓他那時候的科學,當然這個數學老早就有了,像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概念,物質是妄念,這是新的,過去都不是這個樣子,那就是跟佛學格格不入。
再底下,第三十品是「菩薩修持」。這就到第四卷,我們對第四卷裡頭,把「菩薩修持」最後兩個重要的內容,我們再一起把它研究一遍。「復次阿難」,這是又叫阿難了,「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彼佛剎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佛剎裡頭一切的菩薩,這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他們的智慧,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他們的禪定的境界和他們的智慧,這兩個之間也很有關係。《會疏》就說,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二乘,聲聞,羅漢,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有慧而無定」,只是有慧而無定,「則同外道邪思」,他沒有定。還有一種比喻也很好,說慧和定的關係,像是燈籠裡頭的光明和燈罩。過去的燈外頭有個罩,現在電燈當然沒這問題,過去是點蠟燭、點油,沒有罩,風一吹,那個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像那個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點著的燈,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沒點著,沒點著你根本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這是禪定、智慧。
底下是「神通、威德」。天眼通、天耳通,這都是神通。還有六通,我就不說了。這些通在證果的人都是自然就得到。神通確實是佛教裡頭,你修持、你精進所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這就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裡頭的末了上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禪定,尤其是智慧,這更是根本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說你寫文章什麼這類的智慧,而是你識心達本,明白你本來的自心。你只要得本,你就不愁末。就像一個人,還沒有長鬍子,小孩,一個小男孩,你不要發愁說怎麼他沒有鬍子?他大了,他自然會長出鬍子來的。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說這個小孩的智商太低,不長鬍子,這個沒有關係,時間到了他自然就長出來了。我對於神通就是這樣的看法。佛菩薩就是這樣,他的神通、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這些沒有不圓滿的,佛一切都圓滿。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都是境界很深,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瞭,不僅僅是明瞭,是徹底的明瞭。密藏是什麼?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一些真實的語言,凡夫這種分別心,你聽了之後不能理解,你往往就是錯解,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這個叫做密藏,這是一個含義。再有《僧史略》裡頭它講說,密藏者是什麼?陀羅尼,是咒,這個咒只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佛才能了解它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夠理解的,這也是諸佛密藏的解釋。其實兩個不妨合起來,就是說諸佛這種深密的語言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夠究竟明瞭。
「調伏諸根」,調就是調和,伏者是制伏。因為我們這個根,眼耳鼻舌身這個根就要造業,我們就需要來調制身業、口業、意業,叫它不要造惡。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所以我們調伏諸根就是控制,能夠調制自己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能夠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還有很多人很自負,實際上不知道正是缺點,正是剛強難化,非常剛強,自己成見很深、很自負。這些菩薩他們不是這樣,「身心柔軟」。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無邪,離開了顛倒才叫做正。你能夠契真入實叫做正,能夠契會這個真如,能夠入這個實相,這才叫做正。所以這個正就離開了虛妄分別,這種離開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都是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了即業障本來空」,這個了字很深,「未了還須償夙債」。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不了,那個債還都在那,一樣也少不了。所以這個照和了,這個了字在照字的後頭,你能照之後才能了。這個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所以深是很能窮自心的根源。
「無復餘習」,沒有餘習了。什麼叫餘習?我們煩惱斷了以後,可是還存在一點習氣。《大智度論》做個比方做得很好,他說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貪瞋痴的三毒,斷了煩惱,所以阿羅漢了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餘習還有,這點要很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譬如香擺在一個盒子裡頭,香拿開了,沒有香了,可是這個盒子裡頭還有香的氣味。香已經不存在了,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比方這個餘習。你貪心、瞋心、痴心已經沒有,去掉了,就像香已經去掉了,可是過去他放過這些東西的盒子還有這個氣味,這就是餘習,貪瞋痴煩惱的餘習。斷這個餘習,徹底斷這個餘習,只有佛徹底才能斷盡。當然二乘是斷不盡,大乘菩薩也是,隨著水平而能斷掉一些。它又做比方,像咱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可是還有灰在,為什麼還有灰在?因為這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最後的大劫,大火燒須彌山,燒須彌山的時候是一點餘炭不留(不然太空中還有好些炭,還有好些灰粒),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燒光了,粉碎為一些微中子,大概就是這樣,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這個就像佛能夠斷餘習一樣,他的智慧猛,譬如這個劫的大火,火力大。阿羅漢的火就像咱們燒柴燒炭的火,燒完了這個柴,冒著煙,木頭是沒有了,但是還有灰。這個餘習。它又打個比方,舉了舍利弗有瞋恨的餘習,它舉了幾個例子,我們就不念了。「譬如人被鎖初脫時」,當然可以開鎖,也沒有人鎖著你了,可是你還是一瘸一瘸的走。都是譬喻。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餘習。這些菩薩無復餘習,剛剛說這個餘習只有佛才能斷,這些大士無復餘習,就是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功德成就很殊勝,要知道。
「依佛所行」,他是按著佛所行的,行佛所行,依佛的道路來行,行什麼?先是「七覺聖道」。七覺聖道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我這個《大經解》裡頭舉了兩個內容,我們介紹一個就夠了,介紹《會疏》說的七覺支,那一種也把它補充一點,必要的時候。七覺支第一個覺支是「擇法覺支」。修行我們要知道,擇法非常重要,你要有智慧來選擇、來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頭件事,不要去取錯了虛偽之法。昨天來了一個客人到我這,他是五次上當。因為擇法很難,不是容易,所以頭一個說擇法覺支。所以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省庵大師分得很好,真偽、邪正、小大、偏圓,能夠分別,自己能夠知道抉擇、知道揀擇。
第二是「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有的人盲修瞎練,這個事情很多,以為自己就這麼練,一定會什麼。你不知道,你光是在大海中走,你羅盤錯了,你羅盤錯了,你這個船要觸礁的。所以你不把這些工具什麼都準備好,你船上水也預備得不夠,燃料也不夠,莽莽撞撞的你就往海裡進發,這個事情是智者不取。像提婆達多,他提倡那個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說這個更嚴格,跟著提婆達多跑了,你就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頂,裡面夏天熱,冬天冷,這都不近人情,是不是?你要身調才心調,你總要使身有可以避風雨才行。所以我們要知道怎麼抉擇。比方有很多這些北京城的老太婆,好多東西不吃,莧菜也不吃,這都是。這些苦行沒有意義,外道的苦行,練種種的苦,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這個精進覺支,「常勤行在真法中」,這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用功,那叫做胡鬧,叫糊塗。
三是「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這個喜我是正法而生的喜,不因顛倒的法而生歡喜。至於第四「除覺分」,除覺支就是別的上頭說的「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煩惱斷除了,感覺得很輕快、很安,這種感覺。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有輕安的感覺,很輕安。除覺支就是那個輕安之外更深一層意思,它就說,你斷除煩惱之後要覺了,要把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這叫做除。除的時候你要善除,你除了這些煩惱就輕安,但是你除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於善根不要損傷。五是「捨覺分」,也有叫做行捨,就是自己所念,自己心中有時候所住的這個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要能夠明白,不要在虛偽的境上去追憶,這叫做捨。第六是「定覺分」,在發禪定的時候,要知道有許多禪有假相,很多是假相,不要生這種見愛,喜歡這個禪。禪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是十分的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個快樂,也出不去,出不去三禪就不會再進步。所以對於發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叫正定,定覺支。第七是「念覺分」,就是說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定慧均平,有的人是定多慧少,有的人是慧多定少,也就要想辦法。如果心裡頭很沉,你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你就要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八正道,根據《彌陀疏鈔》,一是「正見」,正見要「以慧安立,諦理分明」,要用智慧,見理體要分明,不要有謬誤。所以八正道裡頭第一件事就是正見,這個是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決定見宗,見修行果,以這個見為第一關。禪宗,溈仰宗,仰山跟溈山問答,仰山他談了一談,溈山就表揚他。仰山就說,這個只是我所見,不是我所證,不是我的行履。溈山就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我所貴是貴你的見地,不是貴你去做到的那個情況。當然這個話理解得不好就成了毒藥,做不做都無所謂,不是那個意思。你真正要是見,要真正見對了之後就不會起這個誤解,你起這個誤解就是那個見還沒對。我見行了,行不行無所謂,這就是你那個見還不行。第一是正見,要諦於理。第二是「正思惟」,你見到了這個理,要以無漏的心相應來思惟,不是以有漏法這種執著、這種取捨,而是無漏的心跟它相應來思惟。剛才說的聞思修也就是這個意思,那個聞就是你既然有正見、有聞性,底下是思惟,是無漏心的相應,在這個聞性上。所以沒有很好的用功,沒有很好的看經,大開圓解等等的,在這些地方上還確實是有困難的。思惟使得自己這個見增長,能夠入涅槃。第三是「正語」,不但心不生邪念,而且以無漏的智慧來攝住四種口業。口業,四惡業就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不但不做這四惡業,而且我們用口來行善,來傳播正法,這就是正語。「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到了正字就不是有漏。漏是什麼?漏就是見惑、思惑,你在見惑、思惑之中就是有漏,離開了見惑、思惑就是無漏。思惑就是貪瞋痴慢,見惑有十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貪瞋痴慢疑,這都是稱為惑,也就是稱為漏,你無漏的智慧就離開這些。
「五、正命,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三業都有)五種邪命故」。你維持你的身命,有五種是邪命。這五種邪命,第一種就是給人家現出種種的奇特之相來求利養。所以現在有人他說我要去得神通,得了神通我現神通來弘法,這都是不對的。你要在人間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這就是邪命。第二,自說功德求利養,我自己說我有什麼功德,什麼功能。第三就是學占卜,像國外的林明、盧勝彥他們,就是會算卦、看風水,無所不能,他們都發財了,其實這都是違反佛法的。也就是他們那個地方水平還是低,如果群眾水平高一點,上當的人也就少一點,大家不明白。現在香港已經將這些事,對盧勝彥已經是連續幾期都在批判。說人吉凶,你這個好、這個不好,給人算命看相。醫卜星相,這個比丘是戒的。第四,高聲現自己的威勢,故現威勢,來要求人家進供,來求利養。這是引證的註解,《大經解》裡沒有,這是我補充一下,書裡沒有寫這五種邪命,書裡只有一個總的五種邪命。五種邪命是什麼,現在補充一下,第五種就說所得的利,在台灣就說我在美國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到了美國說我在台灣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就號召大家來供養。這都是屬於邪命,行八聖道就沒有這些。「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第八是「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理是本體,正住在本體,「決定不移故」。
正是什麼?就是以不偏不邪,就叫做正。能至涅槃叫做道。八正道就這個意思,因為不偏不邪所以叫做正,能夠達到涅槃所以稱為道。《華嚴》說八正道都是菩薩道(小乘也修這個法),它說像正見就離開一切邪見,正思惟就捨一切分別心,隨順一切智,乃至到正定就是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說這很深玄,不限於小乘。所以這個是小乘的法,可是跟大乘是相通的。《彌陀疏鈔》後來就說「道品是一」,但是你觀的智慧有大有小,因此這個也就不定。
底下,「修行五眼」。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照真」,能夠見到真空,所以是照真。因為能夠照真,所以自覺就能夠圓滿,能達到究竟。不但照真,而且達俗。《無量壽經》的好處就是照真達俗這四個字,達俗就能夠知道有為的世間裡頭種種的情況、種種的根機、種種的病、種種的藥,來隨機設教,來度生無量。所以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能夠達俗,天眼也能達俗。淨土法門正是如此,就是因為你是照真,所以是如實,這都是真實的,真實之際,真實之慧;你達俗,所以才能普度,普惠真實之利。所以修行五眼就照真達俗,而照真達俗正是淨土宗最主要的內容。
「肉眼」,我們很明白,就是咱們人長的眼叫肉眼。「簡擇」,看見東西都清楚,什麼是什麼,什麼是什麼。這是肉眼簡擇。「天眼」,是天道所得的眼。天眼能看到自地(就是他的天界)與下地,人屬於他的下地,他都能見得到,種種的人和東西,是近是遠、是粗是細,種種色相(不一定是顏色,就是形相,這個色就是形相),都能夠明瞭,都能夠照,俗話說眼睛都能看得見。這是《大智度論》說天眼的定義。《淨影疏》裡頭說,「一切禪定,名為天住」。所以叫一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禪天,你進入到某禪你就達到某天的境界。一切禪定名為天住,天當然有天眼,依這個禪定你得到的眼就叫做天眼,能夠看見眾生從哪生哪死,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從人變成狗,又變成老鼠,這些都知道。所以天眼兩個含義,這兩個含義都包括在內的。當然一個只說了一種,但兩個才是具足。但是這兩種都是指的修得的,你是達到了什麼。真正生到色界天的不一定等到修,你一生到天,大家最近說有七公主,什麼什麼天上的公主,她生下來就是天女,就是公主,她何曾要修?她一生下來就有天眼,這屬於報得。所以很多事情,有的是修得,有的是報得。也有很多人一生不修,一生下來之後就帶一些神通,這也都有。有的人不但能看見,眼睛可以放光,他看書,過去沒有電燈,他眼睛就放光看書,夜裡可以看書。有的小時有,大了就沒有,種種的,這都屬於報得。有的有神通,能知道很多事情,所以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有的是修得,你坐禪就得了這些,有的是你自然就報得,前世帶來的。所以天眼就通達。為什麼說天眼通達?肉眼就是看見近看不到遠,看見前就看不見後,看見外,外頭看得見,裡頭心什麼樣、肺什麼樣,根本不知道;白天能看,夜裡沒有光就不能見;天上能看,地底下什麼樣看不見。所以要求天眼,天眼是遠近、前後、上下、內外都能看,沒有障礙,這是天眼的好處,所以叫做通達。但是在咱們這個穢土得的天眼通,他眼睛所看超不過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阿羅漢也是如此,超不過三千大千世界。現在我們這有人說能看,從這看見湖南什麼就了不起,這都太小了,能看三千大千世界。極樂世界的天眼,那就恆沙世界他都知道,恆沙世界眾生生此死彼、死此生彼都知道,他這死到哪生都清清楚楚,都能看得見。這是第二種類。
第三,「法眼」。法眼,現在我們說「法眼清淨」。《三藏法數》裡說,「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八萬四千種法,應該一切法我都要知道,而且我還都要能行,知道怎麼做,又要知道去修哪一種法,能夠證哪種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他怎麼才能夠學會這個法,能夠修這個法,用什麼方便讓他能夠修還能夠證,這樣的眼叫做法眼。這必須得清淨,你沒有一些染污,沒有一些垢染、愛著,你才能遍知這一切一切。所以,「菩薩於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種種所行之法與所證之道」,還知道有種種方便的辦法來普度眾生,這叫做清淨法眼。第三種眼睛就是法眼清淨。
第四,「慧眼見真」。《淨影》說,「能見真空」,所以叫做見真。《大智度論》說,「慧眼能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破相空理,把相破了,顯出空來,這個空理他能見。所以這個見就不一定是用眼睛看見那個見,這個見就是以心眼見也是見。及見真空,不是一個有形相的事情,實際是了了見。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所以見空是這樣子。你是真正清清楚楚的看見了,可是沒見到什麼;你沒見到什麼,你真的清清楚楚的看見了,這個見字要這麼體會。底下就說,為了實相,你就要求慧眼,你得了慧眼(慧眼是平等法),你不看見眾生有生有滅,有一有異,你就離開一切執著,你就不受一切法,這一切都無所謂分別,你也就無所謂簡擇,你也就不受一切法。底下一句很重要,「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所以佛法之殊勝,有的時候它隨時都能流露出來。什麼叫慧眼?前頭都好懂,能見真空,不見一切眾生,不受一切法,而且這個智慧本身自內就滅。再把《思益經》關於慧眼的整句把它念了,問:「慧眼為見何法?」慧眼是要見什麼?「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你見到一個什麼東西,不叫做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是這樣?「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為什麼不見有為法?因為有為法都是虛妄分別,我不見虛妄,我離了虛妄。「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無虛妄分別,才名慧眼。「無為法空無所有」,無為就無所有,就空,這過於眼道的事情,不是眼睛所能及的,所以慧眼也不見無為法。這兩段關於慧眼的解釋很殊勝。
「智慧自內滅」,這個跟當年,所以黃檗《傳心法要》是一部好書,那是一部成佛的書,大家都應當注意,到了最後他就說,無分別智如金剛王寶劍。人就問他,「爭奈有智劍在何?」你說無分別智如金剛王寶劍,你不是還有個金剛王寶劍嗎?這一問問得很厲害,問黃檗,爭奈有金剛王寶劍在?你還有個劍。黃檗答:「劍自害劍」、「智自害智」。這個劍自己斷自己,這個智慧自己消滅自己,就用這的這個,「智慧自內滅」。所以說來說去往往就跟這些道理違背,這就不叫佛法,你這跟佛法唱對台戲,你要知道佛經語深,這些道理。所以這些要很深的體會。所以「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你抓住一句話,這句話對頭了,我就要依此去做,和你對了頭這一句話就是萬劫拴驢的橛子。所以是不見一法當情,也是一法不立。念佛你這不就有一法了嗎?念佛它妙就妙在這,念即無念,你真誠懇了之後,這個念本身就無念。所以一上來還是有心在那念,慢慢慢慢的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有的時候就會出現暗合道妙的情況。常常暗合道妙,決定往生。再有,你再高明一點,你常暗合道妙,你也就可能有明合道妙。明合道妙你就是帶角虎,你就是現在為人師,當來作佛祖。
所以像這個地方,說「智慧自內滅」;「劍自害劍」、「智自害智」,一般人怎麼下手?連理解都不容易理解。但是叫你念佛你會,所以阿彌陀佛大恩大德就在這。而實際是什麼?實際就都是一個道理,而阿彌陀佛這個法就是一個特殊的方便,極深的、極玄奧的道理,使愚夫愚婦他能夠奉行,也能夠暗合。你叫他走路,他還不容易,教了一個法,他去修,這有什麼不容易?但是妙在還叫你能暗合。無住生心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賢只能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他就不能無住,你凡夫怎麼無住生心?無住生心是極妙。過去六祖就是聽兩次就超過神秀,第一次超過神秀,第二次就是天人師得衣缽。好是好,你怎麼辦?可是念佛的人,你萬緣放下就是無所住,一念單提就是生其心。你真的要做到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你不就是無住生心,你就暗合道妙了!所以這個巧入,潛通佛智,潛水艇的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一般的修持是明合道妙,證入無生,難!這個是方便,能夠普度一切。這個智慧自內滅,跟這個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這是慧眼,而若有所見就不叫慧眼。所以說有很多人還抬槓、還吵,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這恐怕都不是慧眼,還是吵架眼。這麼來看,這個就很精,智慧自內滅。而智慧自內滅,也正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他自內就滅了,還有什麼叫做智?所以講轉八識成四智是法相,到深的般若無智也沒有得,這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底下是佛眼,「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眼都有,這稱為具足。憬興說,「一切種智為體」,佛有一切種智,「無法不照」,所以說具足,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法華文句》說,「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就剛才我說的這個意思,它這個本勝,佛眼本來就勝,前四種眼當然比佛眼就差點,也就是劣了;劣,它也兼備,這五個它都有,所以叫做佛眼。四眼都入了佛眼,這都叫做佛眼。所以圓人就是法法都圓,小始終頓全成了圓法,就無法不圓。到了佛,這一切都成了佛眼。這就是說佛眼是本,本來是殊勝的,是無上殊勝,所以叫做本勝。但是也兼劣,劣就指其餘四眼。本勝指什麼?就是能夠見佛性。所以誰也沒有說過這個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印度那麼些大德,遍參,沒有人說過這個話,一切宗教界也沒有說過。前兩天來了兩個回教的阿訇,他們到阿拉伯去參聖。我以為他是回教,想了解一下佛教情況。不是,他馬上就提問題,他是來請教,他們看了很多佛經,問了很多問題,我給他們講。後來那個老的他還問我,什麼叫妙有真空?他們一邊聽一邊稱讚,他們是從內心的點頭說佛法好,就是好。所以就是說教化。所以佛法不可思議,本勝兼劣。這就是佛眼的作用,能夠照真達俗。也有人說,佛不是肉身,怎麼會有肉眼?這是《大智度論》說的,說慧眼、法眼、佛眼當然是殊勝,但是不是見眾生的法,欲見眾生是要用肉眼。要化度眾生,就現出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這是說五眼。底下就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就是剛才說的有佛性,只有佛提,別的宗教提不出來。所以一切宗教,一切眾生,他也有佛性,他雖然信了回教,他也要來請問佛法。這一段是從「究竟密藏」開始,到最後這一句是「覺了法性」。憬興的話,「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空假中這個中道,即空即假,第一義諦是勝義諦,所以這個叫做覺了法性。
底下我們還要講,現在我們簡單說一說。底下設了一問,別的經裡頭這個慧眼跟法眼的次序,像《金剛經》的就跟我們這個不一樣,它慧眼跟我們倒一倒,我們是慧眼第四,法眼是第三,《金剛經》還有一、二種別的經,倒過來。跟我們一樣的也有,所以有兩種類型。為什麼有兩種類型?一種解釋就是說,法眼跟天眼跟肉眼所見的都是俗諦。法眼見眾生,他應該修什麼法,還是沒有離開眾生,沒有離開眾生的心念,什麼都跟他相合,都是些世諦、俗諦。慧眼它見真,見了佛性,見了真空。真就比俗好,所以應當慧眼在後頭,就是說我們這個排列的解釋。另外一種排列,就是你先需要了達真空,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有的經,像《金剛經》就把慧眼擱在前頭,就是因為這個次序,你要先見了真空,你才能夠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後。還有證明,「如《華嚴演義鈔》曰:為道養身,先修肉眼」,要利益眾生,要先修肉眼。肉眼只看得很粗,不能見細,「次修天眼」。天眼只看見種種的形色,不能見真境,所以修慧眼。慧眼是見理,不能見事,所以就修法眼。法眼還沒有圓滿,「故修佛眼」。它這個慧眼在前,跟前說一致的,就是先要見真,然後才能度生,是這個解釋。因為它是認為達真方能導俗,這就是另外的經典的次序。本經就以為真諦超勝於俗諦,所以慧眼擱為第四。其實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以要決定必須哪一個好,用不著。
本經這一段,從「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到最後「覺了法性」,這一段的意思很深刻。我們必須要明瞭佛的密藏,就好像我們「探水得源」,研究一個問題,你找到它的源流,找到它的根本。「尋枝得本」,樹枝、枝葉,樹的本在哪裡,你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枝末就必然會得到的。「古云:得其一,萬事畢」,得其本就不愁末。所以,「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明白佛的密藏,自然就會調伏諸根,因為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剛才說的黃檗的話,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不管什麼來了,佛來斬佛,魔來斬魔,自己也不存,劍也不是劍。所以就善於調伏,善於調伏身心就和順,就深入正慧。「身心俱調,正慧明了,故煩惱餘習不斷而斷」。這是「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對於七覺聖道就成為自己的履踐,佛的五眼也就成為自己所修習的內容。「照真達俗」,我們都要照真達俗,要明白真,還要了達俗,自覺覺他,「從容中道。精進不已」,就可以明瞭本具的佛眼,徹底知道佛性,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覺了法性」。這個就是說,從開始是「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最後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所以也就是從佛之密藏開始,到覺了法性又回來了。所以一切妙德,無不從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沒有不流回這個海的。這一段的修持也說明這一點,從明瞭諸佛密藏出發,到最後還是覺了法性。
底下就「辯才總持」。辯才就是說法之才,所謂智慧辯才。說法是很難,所以我們去說就很容易有所偏離。從「辯才總持」到「遠離顛倒」這一大段,是說極樂世界菩薩慧辯的功德。「辯才總持」,這個是《宋譯》,在《魏譯》裡頭稱為「具諸辯才」。所以這個辯才總持可以作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總持、就是具諸,都有,總持、辯才都有,所以辯才總持就是《魏譯》具諸的意思。再有一個意思就是,總持是總持陀羅尼,總持一切,就是說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的陀羅尼,得了陀羅尼他就是永遠不會退失。「自在無礙」,他這個辯才,他是一切無礙。辯才無礙就是四無礙,《涅槃經》說四無礙是「法無礙」,對於一切法都說無有礙,沒有一個地方說我這有牴觸,我說不了;「義無礙」,義理上無有礙,沒有障礙;「辭無礙」,有的時候我言說表達不了,但是辭無礙的人他可以用譬喻來做一些說明;「樂說無礙」,沒有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這叫四無礙。「辯才總持,自在無礙」。「九辯者」,我們就不介紹,書裡寫的有。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就是差別智。剛才我們說到知道本、知道真,達本,這一切一切是根本智。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從根本智就要入差別智。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個是差別智,也可以說是權智。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器,隨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善解世間無邊方便,無量無邊的方便,善為說法。「所言誠諦」,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諦是真實。因為你明了根本智,你契實相的理,你有真實的智慧,所以真實。而且你現在又有差別智,你知道他的機,你可以隨他機而說。所以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他又知道有意思,他又有趣味。又有意思就是說你有內容,他又覺得有趣味,就是對他的機。你說的都是些低級庸俗,他很有趣味,但是你這不叫說法,你這叫做綺語。你說的這個很有內容,他也很感趣味,就是這的情況,「所言誠諦,深入義味」。
「度諸有情」,這樣就度諸有情,聞法就得益。「演說正法」,因為契理,所以說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如是正法是什麼樣?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還是拿著練功的心來學佛,希望很快又怎麼怎麼樣,都是有相有為,不是佛法。「《淨影》曰:諸法悉空,名為無相。」上次說過無相與空就跟眼跟目兩個字一樣,眼跟目寫出來不一樣,意思是一回事;無相跟空寫出來不是一個字,意思是一樣。因為諸法是空,所以叫做無相。涅槃就是叫做無相。這個無相說了十個,沒有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男、女的相都沒有,所以稱為無相。「無為者,無因緣造作曰無為」。不是靠一些條件,一些有計畫的在那安排、在那造作,所以稱為無為。無為也通於無作,無為、無作過去解釋過了,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無縛無脫」,沒有誰捆住你,也沒有什麼叫解脫。所以祖師,有人說我業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脫,祖師說誰捆你了?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無縛無脫。世以無明煩惱為縛,斷惑顯真為脫」,但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無明實性即佛性,所以無明跟法性本來是一體。法性就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都能適應,冰就有礙,到哪都不適應。冰跟水不是一個相,可是本體都是氫二氧,沒有兩樣東西,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說無明跟法性沒有分別。既然冰跟水是一樣,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叫做縛,什麼叫做脫。這就把剛才那個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我們這解釋了。
「無諸分別」,沒有種種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唯以妄想執著,妄想執著都是分別,妄想就是分別,你著在上頭就是執著,就不能證得。法界本來的實際理體,它的本體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是平等的,它沒有差別,所以叫做如,如的意思就是這樣。「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根據《大乘義章》的話,《大乘義章》是這麼說的,「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都如,所以稱為如如。「如非虛妄」,如我們說是實際的本體,不是虛妄,所以就稱之為真如,是真諦。這都是名相,總之是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這是簡稱,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剛經》就有這話,「一切法皆是佛法」,這都跟這個「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一脈相傳的。所以你聽了這個法,你不生驚怖,你不害怕,也不懷疑,你能夠如是堅持著,你很快成佛。這就是文殊給大家授記了,如果你聽到一切法皆是佛法。《大寶積經》說:「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就是一切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諸法就是佛法。它也做個解釋,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就好像冰,有各種各樣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樣。冰,你可以現在到哈爾濱看把那個冰做成千奇百樣,也有的很怕人,也有的很好看,做那個老虎,跟老虎一樣就很怕人,有的很漂亮,千奇百狀,但實際它就是氫二氧,所以說一如。一如,然而有千奇百樣,就是這樣。所以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好些分別、鬥爭、區別、愛憎、取捨。所以我們愛憎取捨就是毛病。「遠離顛倒」,這樣的話,沒有分別就遠離顛倒。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上面講說法,這就講到各個佛剎去,極樂世界的菩薩遍遊十方佛國去供養、去聽法。他知道一切皆無,他沒有顛倒,他對於極樂世界的受用,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他就沒有要攝取,不想要什麼;遍遊十方的佛剎,他也無礙無厭,沒有所喜愛和討厭。所以有一天我跟人說,我說你不要把咱們這個要求往生這個願,欣求極樂,厭離娑婆,這個厭當作討厭講,你要當作討厭講就錯了,不是討厭。我們往生之後,剛才不是說嗎?還有很多人擐大甲胄,還要來,還要永久的來,是不是?不是討厭,這個地方真討厭,我再也不來了,不是這種情緒。這個厭離就是說我們沒有留戀,對於娑婆世界沒有一件什麼事情我們捨不得。還是音樂太好了,跳舞太好了,或者是燒鴨子好吃,這些事情我們很想,還想再吃一點,還想再享受一點,這就叫留戀。你留戀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但不是討厭,對於它起了一種討厭心,我再也不來了,那就不對了。都遍,平等,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於要平等普度。而且對你都很有緣,我們要知道,我們所接近的這些人,不管是有好、有壞都是緣,都結了很深的緣,這些有緣的眾生你不度度誰?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金剛三昧經》:「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入道有多種路,但是重要的不出兩種,一種是「理入」,一種是「行入」。一種從本體,理來入這個道的門,一種是從實行入。行入有四,「其中第三為無所求行。世人長迷」,世人就是迷,處處都貪求,我要求這要求那,求利養,求名聞。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這是不好,不知道求名聞,願意人家恭敬,願意人家都知道我,這跟那個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高。所以名聞利養我們要警惕,名聞還在利養的上頭。所以不貪財是不錯了,但是你還在求名聞,你跟那個貪財的人沒有多少分別。長迷,他貪求,這叫做求。「智者悟真」,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無為」,一切法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安心,他那是真正的安。我們就沒有法子來形容這種安,那超過一切世間了。他無所為,他還為什麼?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還為什麼?無所為。「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的無求。這個叫做無所求行,這是《金剛三昧經》裡頭的。所以我們這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討厭,也沒有希求想,「無希求想,即無所求行」。可是還有「亦無不希求想」,就是對於不希求也沒有。「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
「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所以禪宗的話,「有佛處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著。無佛處怎麼辦?「無佛處急走過」。所以禪宗它不給你留一點點的叫你執著之處。我們的淨土宗,你先不要求離相,你先執著就執著,你先念起來,暗合道妙。等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講「菩薩修持」,極樂世界的菩薩修持,他這個境界就不是我們這個境界。他就是這樣,他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法,不著有為,不住無為。你說我就是要無為,我不要有為,我就要無為,這是什麼?這不就是求了嗎?你不就有愛有厭了嗎?愛無為,厭有為。所以它這個裡頭,他這個智慧他才能夠自己能夠排除自己的。所以這個不著有為,我們在著有為。所以我們現在不著有為,到了無為也不住在無為上,不住無為,這才契入中道,這叫理入。先不要去希求,這是行入,到了亦無希求也無不希求,從容中道,這就理入。
由於平等,所以就沒有彼我違怨之想,這個人我是非,彼我就是人我,這個和這個,人和人之間好多意見,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對方非,這些問題,他都沒有這些。同意我的時候是順,和我相違就是跟我結怨,他就沒有這些「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一切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他有大慈悲,要給大利益之心。「捨離一切執著」,這些妄想執著他都要捨離。「成就無量功德」,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剛才已經說過這個如如,這個地方我們就不重複,就是彼此都如。引一句《會疏》的話,就是說「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淨影疏》它解這個如如,「解法如如」,就說明這些大士的理解。這個如如是《楞伽經》所說的五法之一,這個說一點。《楞伽經》的五法就是唯識最寶貴的一些東西,有五法,「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這是法相宗最寶貴的東西。五法是什麼?就是相,一些現的現相的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一是相,第二是名);第三是分別,有的舊譯譯成妄想;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無漏心的妄想,並不是完全是智慧,但是它裡頭有無漏心。這個就是說真正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就是說會出現這樣的,你能出現無漏心,但你還是有妄想。你還沒有證果以前,你這裡頭就是說,既然有的時候還沒有離開妄想,但是這裡頭有無漏的氣分,或者有無漏的成分,這就叫正智。要不是這個過程,他從妄想怎麼能一下子跳到真如,到了如如?那只有禪宗,迷則眾生,悟即是佛,一下子妄想頓然斷了,他是頓然斷的。別的方法修是讓你的意根枯萎,不起作用。禪宗是折斷,它又是教外別傳,又是一條路子。所以我們這有正智,從正智而如如,這個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這是《淨影疏》的解釋。彼此都如,不一不異,所以他就沒有彼我違怨之想,能平等普度,也就沒有執著,這樣就成就一切功德。
「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個集滅音聲,集是指的四諦法中的集諦,滅是滅諦,苦集滅道,集諦裡頭就包括了苦,滅裡頭就包括了道,所以他說了集滅兩個字,實際代表了四諦法,這個四諦的教就稱為音聲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就是善知四諦法這個教裡頭的內容和他度生的方便。所以善知,這些就是對於教理解了。習善的教叫做習音聲,滅惡之教叫做滅音聲,這個音聲就是指一些教裡頭的教言。所以集滅音聲方便,音聲就做為教言,它的教裡頭的話。菩薩對於這個能夠了解,而且善知,而且還巧知,所以叫做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不喜歡世間這些談話,樂在正論。我們人平常談話,有的時候真是一個人開口見心,他來之後說幾句話,一個人什麼水平就可以知道了。
最後一段,「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維摩詰經》:「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般若殊勝的智慧,就可以能證到一切都寂滅。所以,觀世音菩薩就證到「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證到寂滅,證到平等,觀音是平等,跟佛跟眾生都齊了。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這四句就這樣,「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當然這個空要知道,這個就是說不可得,沒有實性,但是是不斷的,不是斷滅的空,不是斷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上頭這個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還有變易生死的身,這個又有殘餘,煩惱也有殘餘,這兩種殘餘就是餘習,這兩種餘習(殘餘)都盡了,叫做二餘俱盡。所以就是諸法空寂,二餘俱盡。這樣的話沒有餘習就出了三界,「離父母生身」,餘習也就盡了,這一切有漏的果縛也都斷盡了,所以說俱盡。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來平等勤修。「究竟一乘」,雖然生三界,還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精修,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圓最頓的教法,就稱為一乘法,就是《法華》、《涅槃》,一乘法。《法華》就是譬喻,父親把孩子騙出來,統統給他的,沒有給牛車,沒有給羊車,沒有給鹿車,完全給了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表示佛乘,都給他一乘法。《法華》它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獨要除掉,佛慈悲,看見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成三乘,若論實際真實的,都是一乘法。所以在《法華》中佛就說,我說的這個阿羅漢是化城,不是真有一個城,就是化城讓你休息一下。所以實際說來還是沒有三乘法,還是一乘法,它那是化城。佛法雖然是化了有很多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也好像有很多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的,實際最後都是要大家證到涅槃三德。所以「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所以說是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你沒有還有什麼不懂,沒有什麼沒了,就叫做究竟,究竟一乘就是這樣講。極樂世界大菩薩悲誓宏深,雖然是在極樂世界,可是還是示現在三界之中。「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習,平等勤修,最後就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涅槃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
「決斷疑網」,決斷疑網也有兩個解釋。《淨影疏》說是「除妄顯真」,你妄除了,當然真就顯現,還有什麼疑?叫做斷疑網。《會疏》也是這麼解釋。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就是說這些菩薩能夠讓別的眾生斷疑。其實這兩個還是沒有什麼差別,雖然不一樣。你要是能夠給眾生斷疑,他必定自身也無疑了,也包括那一種;自身既能斷疑,也就會智慧出來了,也就會給別人斷疑。所以這兩個都是各人說了一半,我們可以把它合起來就完了。決定「證無所得」,最後證什麼?證無所得。也就是《心經》「以無所得故」,三世諸佛因,般若波羅密多就講個無所得,以般若波羅密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無所得。底下說得很好,《涅槃經》的話,「無所得者,則名為慧」,無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我想這個話大家都應該做為座右銘。一旦你覺得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現前了。無所得名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底下再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你只要有所得,所以《圓覺經》,你說我證了、我悟了,都是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無所得就名為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所以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維摩慧遠疏》就說:「菩薩破去情相」,離開情執破相,到了無得之處,達到證到無得之處,這個名字叫無所得。所以經上說「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
「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權智,就是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你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叫做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這叫如來的權智,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裡頭把蓮花那個八瓣代表權智,蓮花中間那個心代表實智。「增長了知」,就是形容蓮花一開,蓮花那個瓣不就都開開了嗎?都大了,這個就是所謂了知。「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剛才說蓮花的八瓣不是代表方便智嗎?蓮花開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長,蓮花在開的時候不就顯出那個花台來嗎?顯出那個花台,我們剛才就說,那個花台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實智。所以這也可以啟發我們知道,以方便智的開明,又回過頭來,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徹底的顯露。所以這個就是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的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加了方便,這個方便愈用愈熟,而且這裡頭對於實智也有,因為你花瓣開了,那個花心就明顯了。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實智都明,神通自然就出現。而且一切妙德都圓滿,就入於實相,證無所得,無所得就得一乘道,無得就故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心經》講無所得、無所得,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就是斷滅的無,但是當你有所得的時候,你絕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難就難在這。你真正無所得,你證到無所得,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在有所求、有所得的時候,你所得的一切那是無明。咱們這裡講的是無明,那不是正智,那不是智慧。不由他悟,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所以《魏譯》本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們這個「不由他悟」,我們這個用的是《唐譯》本的話。「不由他悟」這個更明顯一點,《魏譯》本是「慧由心出」,這個智慧,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淨影疏》說,「真解發中」,這個叫做慧從心出。都是說明這一個意思,它解這個「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釋我們這個「不由他悟」,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
望西在《無量壽經鈔》說,「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忽然,這個忽字用得多好,不由你思議的,不由你安排的,忽然觸著、碰著。所以古人這一個字都不能放過,忽然,證了。能證的智,你能證的智慧,不是從他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他這個話來解釋這個「不由他悟」更好,不是從他生,必定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所以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什麼是門?眼睛是門,耳朵是門,這都是門。從這些地方進來,你看來的、聽來的,從外邊來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你自家的珍寶要從你自心出來。「蓋謂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這樣得。能證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從自心出,絕不從他處生。所以不由他悟。這是無師智、自然智,這些不從他得。「綜而言之,則為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現」,在這個時候忽然就得了。觀世音說得兩種殊勝,那些殊勝都炳然齊現。悟是由於自心,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答覆人的話說,「密在汝邊」,你要問我密,密在你那邊,都是開示這個。所以諸佛密藏,你本來具足,悟了就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也願我們早早晚晚都得一乘道,但是絕不由他悟,都是每位每位自心的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