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淨境清 (第十四集) 2007/8/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017-1814集) 檔名:29-091-001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用無方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門」,第四十四光最後一首偈,還有點意思沒有講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遍:
【因緣所生無有生。諸佛法身非是身。法性常住如虛空。以說其義光如是。】
這四句偈,前面三句總的意思就是教我們不要著相,著相就錯了。我們前天引用古德的話說,「知心空寂,知心無縛」,沒有煩惱,心沒煩惱,「知心無相,覺心無心」,你就不會再有分別執著。『因緣所生』,通常我們就執著因緣生法,一定是講四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佛常講。如果執著它,這就是世間法,不出六道輪迴,如果不執著就超越了。知佛說法都是方便法,真實法是沒得說的,所說之法統統是方便說。方便從真實裡面開演出來的,所以這方便法能夠引導我們入真實,不是上上根人,從上根以下,就是上中下根都需要用方便法來誘導。最忌諱的就是執著,不但不能執著,不能分別,到最後佛告訴我們不能起心動念。見佛種種神變,無量無邊的變化,見佛菩薩說種種法,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入佛境界。
起心動念你是菩薩,這個菩薩是哪裡的?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沒有脫離十法界,起心動念就沒脫離;不起心、不動念脫離了,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極樂世界都需要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諸佛如來果地的境界,不執著六道就超越了,總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修行沒有修別的,就修這些,對佛法一切經教我們學習、我們依教修行,真的向上提升,修行是非常認真,但是不執著,不執著又非常認真,這就對了,這是什麼?空有二邊都不住,這大乘中道。依教修行,每天學習經教,這不著空,不落空;沒有分別執著,不著有;二邊不著,二邊都非常認真去做,這就是菩薩道,菩薩叫中道;再向上一著,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中道也沒有了,那才是真正契入。所謂是二邊不離,二邊就是空有二邊,二邊是假的,中道也沒有,都是佛的方便說。理我們懂得,事,我們一定要曉得自己現前的境界,現在我們應該在哪個方向去下手,去怎麼學習法,就非常重要。《華嚴經》末後這首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什麼人契入?圓教初住菩薩。也就是說真正放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放下。這是佛在最後囑咐我們,前面種種法門到最後教你不要著相,法要不要修?要修。一個是提升自己,一個是給十法界的凡夫做最好的榜樣,做種種示現,自行化他。
前面我們引用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裡幾句話,《宗鏡錄》裡每句每字都是經典裡面節錄下來,所以它是《大藏經》的精華。壽公慈悲,《大藏經》,尤其在古時候沒有印刷術,經典都是手寫的,有機會看一遍不是容易事情。大的寺廟叢林那樣的寺院才有一套《大藏經》,就是有藏經樓,普通一般寺廟裡沒有,能夠有個十幾二十部、三十部經典就不錯了。甚至於很多小廟一部都沒有,有些簡單的,像《普門品》、《彌陀經》,這流通量最廣的有這麼幾種。你就曉得,古德所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真難!哪裡像現在這麼方便。現在我們是享受科學技術的方便,印刷術發達,《大藏經》縮小了,而且價格非常低廉。普通一個人家裡面都可以供養一部《大藏經》,這在從前是作夢都不敢想像到的。
壽公大師希望人人都能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重要的話能夠記住、能夠學到,所以他把《大藏經》這好的東西節錄成一部書,叫《宗鏡錄》。宗就是心,宗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佛法所說的心最重要,為什麼?心能現萬法,能變萬法。六祖能師講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心是能生,能生、能現、能變,當然它是最主要的,萬法是所生、所現、所變的。
佛經上告訴我們「即心即佛,是心作佛」,這個我們淨宗同學聽得多了,淨土宗常說。可是另外兩句話很少聽到,「即境即佛,是境作佛」,確實這兩句話沒聽說過,境是什麼?境是境界,六塵。心是什麼?心是六根。我們這一大段末後的兩段毛光照益,前面一段講六根清淨,這段講六塵清淨。六塵是屬於境界,那我們知道六根是我們人身,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這個作佛我們容易懂。境界是色聲香味觸法,它也能成佛嗎?色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其實六塵都是物質,物質有有形、無形。色是什麼?物質是你眼睛看得見的。香,香是氣味,眼睛看不見,鼻子可以聞得到,它是物質。味,酸甜苦辣鹹鼻聞不到,舌頭能嘗到,這六種都是屬於物質。物質,我們在大乘教裡面明白,物質有法性,六根有佛性,六塵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即心即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是一不是二。
後頭一句是心作佛。這句話很重要,即心即佛是自性,本來就是,這《華嚴經》上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是即心即佛。但是你現在不是佛,你現在是凡夫,為什麼是凡夫?因為你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把你的佛性障礙,你佛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現不出來。實在講還是現出來,變質了,有了障礙把智慧變成煩惱,把德能變成造業,把相好變成果報,六道輪迴的果報,它變質了,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所以我們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它就變形,還是它。你就曉得,煩惱妄念造業所現三途六道的果報全是自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是自性帶了迷而已。一真法界裡面自性不帶迷,所以它顯出來的是智慧、是德能、是相好,這就是沒有障礙,有障礙它變質了。就如同我們的比喻,我們用紅黃藍三色三副眼鏡戴上,外面有沒有起變化?沒有。我們自己感覺得外面有變化,障礙是障礙自己,沒有障礙法界,法界沒有障礙,自己的根性也沒有障礙。它當中就是這麼一層東西,這一層東西不是真的,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這個道理總要懂。但是這個東西你不放下,你以為有它就有,你以為它沒有它就沒有,都在一念。以為有,這一念迷了,它就起作用。所以這個東西首先要曉得,它是錯誤的,它是虛妄的、是不真實的一種抽象概念。覺悟的人就是明白了,這一明瞭他不放在心上,就立刻不起作用。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就是那時候放下,放下他就作佛了,是心作佛,這很重要。佛是希望我們要發心作佛,作佛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要放下,佛不希望你只當阿羅漢,或者是只作菩薩,這不是佛對我們的願望。好像做父母對兒女,總希望兒女把書念好,拿到最高的學位。拿到博士學位父母很開心,博士學位是佛,拿到碩士也還不錯,碩士是菩薩,學士是阿羅漢,沒有到究竟圓滿,沒有滿足父母的期望。我們沒有回到佛的境界,佛陀對我們的期望我們沒有能做到。這是不能不曉得的,是心作佛。
即境即佛,這是六塵。即境即佛,是境作佛,這是境界,為什麼?後面這地方有,「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心性叫法性,「安不作佛」,那怎麼會不作佛?這四句就把《華嚴經》上的一句話解答了,《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就是心能作佛,無情就是境能作佛。《華嚴經》上這個問題,我們在五十年前,佛光山剛剛開山,星雲法師辦了個佛學院,東方佛教學院,請了幾位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有兩個老居士在台灣是很著名的,一個是唐一玄居士,他那個時候好像將近八十歲,方倫居士大概七十歲的樣子,我們那個時候才四十多歲,有幾位法師,星雲法師是院長。我們曾經就這個問題來討論,沒有答案,沒有看到《宗鏡錄》上這句。就是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怎麼把它講得圓?無情是什麼?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磚頭瓦塊它能成佛嗎?同圓種智就是成佛,種智是一切種智,圓是圓滿,有情跟無情都同樣的圓滿一切種智,這都成佛。唐老那個時候年歲最大,學佛也最久,學了幾十年沒法子解答。佛在經上給我們解答了,有情有佛性,當然成佛,無情有法性,它怎麼不成佛?現在江本博士給我們做出證明,無情法性裡面有見聞覺知、有色聲香味,見聞覺知能不能成佛?當然能。這答案好,這佛說的。
現在我們又碰到一個問題,這世界上許多宗教,我們可以從《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這段經文得到啟示,那就是經上說菩薩有德能化身,所謂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身,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身,回教的傳教師叫阿訇;換句話說,所有一切宗教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在日本訪問的時候,中村康隆今年一百零二歲,我跟他見面,他就告訴我,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這跟我們的想法完全相同,真的是這樣的。
《宗鏡錄》引用釋迦牟尼佛一句話,佛說「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這又得到一個證明,我們看其他宗教的經典,我看的比較多,看得生歡喜心,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相同,不同地方很少。所以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由於古代交通不方便,沒有資訊,許多人老死不相往來,佛菩薩應化在各個不同的地區,一定隨順他們的風俗習慣,隨順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方面就不一樣,但是方向目標完全相同。尤其是五戒十善,每個宗教都有,都是教你不可以殺人,不可以偷盜,不可以欺騙人,都講這些。所以說五戒十善,我們看了許多宗教,幾乎是共同的基本修學的科目。
末後說,佛經確實是把宇宙萬法真相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這些法難信,為什麼?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也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放下那全明白了,不必佛說;帶著妄想分別執著很難聽得懂,很難體會。它講的是「轉深轉細,難解難知」,那大多數的聽眾總還有疑慮,還有懷疑,只要有一絲毫懷疑,「盡居惑地」,依舊是住在六道裡面,惑地是指六道。如果聽了佛所講的難信之法不懷疑,他能超越六道,他在四聖法界,他不懷疑。但是他沒有證得,他要證得那就超越十法界,他就入一真法界。不懷疑的人是在方便有餘土,有疑慮的都是在六道,在佛的凡聖同居土,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要曉得,我們自己有大病,這是身病、心病,有大病。知道自己有病,你才會去求醫,你才治療。那我們得找醫生,佛是大醫王,我們跟他學習。心病是什麼?身病不要緊,身病從心病來的,心要沒有病,身就沒有病。我們的心病是貪婪、瞋恚、懷疑、傲慢,這講貪瞋痴慢疑,愚痴,這是大病。這個病與生俱來,為什麼?迷了之後,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德能就變成這個毛病。貪瞋痴慢疑,這五種大病是從我們般若智慧變現出來的,覺悟了它都變成智慧。所以有病他才造業,沒有病那是具足功德,他不造業,他叫修諸功德。造業就有果報,果報就是餓鬼、地獄、畜生,三善道是人、天、修羅,變現出這個境界。我們要想脫離,除了求諸佛如來這個大醫王之外,找不到第二個人。只要依照佛菩薩教誨去做,准能恢復自性,准能反璞歸真。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你本性本善,你本性本覺。馬鳴菩薩說得好,本覺本有,當然可以恢復;不覺本無,當然可以放下。也就是說不覺就是迷惑,煩惱決定可以能夠斷得掉的,給我們信心。永明大師編《宗鏡錄》這本書,他說了四句,應該也是他編《宗鏡錄》的目的,「宗鏡所錄,隨聞一法,可斷深疑,能成大信」。「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
我還有份資料在這個地方,說明我們的修學除了依靠佛菩薩,還要靠祖師大德來幫助我們。佛菩薩是教授,祖師大德是助教,距離我們就更近,我們常常跟著他,道業才會有進步,為什麼?他們給我們的指導,都是我們現前切身的問題,我們學習就有下手之處。弘一大師他也從經論裡節錄一些格言,跟永明大師的方法一樣,不過永明大師節錄得多,整個《大藏經》,那大工程,他只節錄少分,有經典也有祖師的語錄。他是現代人,距離我們不遠,所以很適合現代人的根機,對我們的學習就方便太多。我們從他的節錄選擇幾條,做為自己勉勵自己,也跟同學們一起學習。
第一條《梵網經》上講「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我們選這條,就是現前學佛的同學也好、不學佛的同學也好,就是不能忍,真的古人講是個形容詞,現在變成事實,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再加上煩惱習氣,不但道業不能成就,世法善業也不能成就,感得現前可以講全球的災難。我們在資訊裡面所看到的,報導說前所未有,過去沒聽說過,這今年是異常災難。《梵網經》上這幾句話我們應當學習,毀是毀謗,侮是侮辱,我們受是代一切眾生受。怎麼叫代一切眾生受?這道理要懂,我們受給眾生看,他不能受,我能受,我受給他看。別人無故對我毀謗,我不毀謗他,我不怨恨他;別人對我的侮辱,我也不憎恨他,我也不報復他,做出樣子來給眾生看。一般人決定受不了,他遇到這些事情他有怨恨、他有報復,他想出種種方法去反擊。佛教導我們,這菩薩行,只要沈默,一句話不說,這顯示出定力,也顯示出智慧。世間人多,有些人看不出來,但是也有些明白人看出來了,惡事、不好的事情向自己,好事給別人。這就是可以代替別人承受過失,這是菩薩行。你行善做好事,自己不居功,什麼人喜歡要這功勞,給他,那些要名要利的,名給他,利給他。我們只希望社會能安定,世界能和平,聖賢教誨能夠落實,能夠發揚光大,這就是大好事,名聞利養誰要就奉送給誰。
《梵網經》上教給我們,戒律裡面也這樣教我們,我們這裡選三條,第一個是「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不但不造惡,這身語意業最重要的是意,意是念頭,沒有惡的念頭,沒有不善的念頭,這就好。心清淨了,身口自然清淨。惱是惱害,讓眾生生煩惱。這是什麼?這是真正利樂有情。我們怎樣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得到真正利益?不讓他生煩惱。如果讓眾生生煩惱,我們就錯了,要真正懺悔。「正念觀知欲境空」,這正念,正念是無念,至少沒有分別執著的念叫正念。實在講真正得正念的是阿羅漢,沒有證得阿羅漢的念都不正。這佛在經上講得很多,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自己的意思不正確,不是正念。觀知,你觀察了解欲境空,這就是六塵境界,《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的。空無所有,你在這裡頭起分別、起執著是錯的!末後一句話說得好,「無益之苦當遠離」,這佛在經上常講無益,沒有利益的苦行沒有必要。佛是教導學生以苦為師,苦對自己有利益;這個苦對自己沒有利益,你就不要去學了。
下面一句說「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佛說「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這是教導我們要把名看破,要把利看破,為什麼?名利是人之所好,這兩樣東西能損害善法。損害什麼善法?損害你的清淨心,損害你的戒定慧,這你就明瞭。我們希望真的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像世尊一樣,像惠能大師一樣,一生證得圓滿的成就;善財童子在《華嚴經》上的表法,龍女在《法華經》上的表法都是一生成佛,他們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那你就曉得,我們就是被名利害了,對名利過分的執著,不肯放下,所以你一生不能成佛證果,道理在此地。所以佛末後這兩句話說得很重,它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這人頭是自己。
又說「世間色聲香味觸」,這六塵。因為這個句子是七個字一句,後面包括法,色聲香味觸法,「常能誑惑諸凡夫,令生愛著」。你可不能受六塵的誘惑,這些東西能誘惑人,法,這裡面包括邪法。尤其是現前許多災難發生,傳遞訊息的有科學的報導,有預言家的推測,也有靈媒傳遞訊息,很複雜,能不能相信?世間相信的人不少!學佛的人該不該相信?這要知道,學佛的人不要去理會這些事情,為什麼?佛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問題整個就解決了。你只要心地清淨,一切境緣當中不驚不怖,沒有驚慌、沒有恐怖,這在逆境惡緣;順境善緣裡面不生貪愛,什麼樣境界對自己都是提升靈性的增上緣,有什麼不好!世間人相信這些鬼神,你好生去想想看,他為什麼會相信?貪生怕死,不了解事實真相,這愚痴,那就上當了。苦難還沒來,他自己已經先嘗到苦頭,冤不冤枉?所以佛法裡面沒有迷信,佛法是正信,佛法是真信。
下面一條智者大師說的瞋恚,「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這是我們常常要警惕,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頭,不能有瞋恚心。同學們應該都記得佛門裡面有句諺語,叫「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無量無邊的業障都現前。所以佛法修行,菩薩修行裡頭雖然是六個科目,最重要的兩個科目,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放下,菩薩六波羅蜜擺在第一。瞋恚擺在當中,就是忍辱,第三個就是忍辱,布施、持戒、忍辱。能忍,你放下的功德、持戒的功德才能夠保得住,才能成就;如果不能忍,前面功德立刻就沒有了,叫火燒功德林,那個火就是瞋恚,所以功德很難。我們過去講席當中做過多次的報告,福德不怕瞋恚,你能夠帶得去的,功德不行,功德一碰到瞋恚就沒有了。所以功德很難修,你修一輩子功德,到臨終時候發一頓脾氣,全沒有了,都燒光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智慧。一發脾氣,戒定智慧都沒有了。所以佛才說忍辱能成就功德,能保持功德,在一切境緣當中都要修忍。特別是順境,順境善緣裡面修忍,不生貪戀,這要忍,逆境裡面要修不生瞋恚,只要能做到這個,智慧就現前,真的是轉愚痴成智慧。所以一定曉得,這個東西對於修學障礙真大,不但是障礙你修行,而且什麼?墮惡道的因緣。
學佛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送往生的時候,這個往生的人斷氣了,佛告訴我們八個小時之內不可以碰他,不但不能碰他的身體,他躺在那個床,床都不能碰,為什麼?他有感覺,碰他的時候他會痛苦,痛苦怕他會生瞋恚心,這就麻煩了。人在斷氣的時候家親眷屬不可以啼哭,哭的時候他動感情,他對家親眷屬有留戀,極樂世界去不了,把他拉回來了,這個關係太大!有很多人不懂,認為家親眷屬過世,他還不哭好像不近人情,這不懂得,不曉得這事實真相。你哀悼要等到他八小時之後,他神識離開,那要為他安全起見,最好十二小時、十四個小時之後,這很安全。八小時幾乎是大多數,絕大多數八個小時離開,有少數會到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十四個小時很安全了。怕他生瞋恚心,所以這個時候只讓他聽佛號,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送他。瑞相你會看到,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之後,你看他的面相,比他生病的時候一定更好看,身體更柔軟。這是他給你的回報,他給你的訊息。
下面一段《華嚴經》上的,佛說「多瞋及怨結者,此是愚痴人,以瞋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這《華嚴經》上,貪瞋痴,佛對於瞋講得特別多,為什麼?瞋恚是地獄的果報,是地獄的業因。人一生在世不跟人結怨,這比什麼都重要。不結怨那就要忍耐,事事要忍有大利益,這個大利益臨終的時候走得好,沒有冤親債主。現前的冤親債主要化解,宿世的冤親債主也要化解,宿世怎麼化解?我這一生誦經、念佛、懺悔、積德修善,把功德全部迴向給宿世的冤親債主,怨結就能化解。這一生當中不跟人結怨,不跟一切眾生結怨,也不跟鬼神結怨,處事待人接物,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兩個字的祕訣,「誠敬」,真誠、恭敬,這問題解決了。這兩個字很重要,我們在《文鈔》裡面讀到,有人向大師請教,有沒有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讓我們很快就契入佛法?印光大師就提出這兩個字,「誠敬,入德之門」。凡是有意無意跟眾生結怨的,這都是愚痴沒有智慧。
經典裡面,祖師大德特別告誡有權、有地位的人,有權、有地位的人他要做好事太容易,他要做壞事也非常容易。你看看了凡先生,他做寶坻知縣,有權有勢他做好事,他想到什麼?農民納稅太重,他有權可以把稅收減輕一點,他就做了。他自己發心想做一萬樁好事,太太天天愁悶,你許願做一萬樁好事,現在在衙門裡我到哪裡去做好事?就感動得天神晚上托夢給他,你一萬樁好事已經圓滿了。他說怎麼圓滿?減糧這樁事情就圓滿,全縣幾十萬人得利益、得好處。他醒過來之後自己還懷疑,剛好五台山有個幻余法師去看他,他把這個事情告訴幻余法師,幻余法師給他證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公門積德行善太方便!他做秀才的時候許願做三千樁好事,十年才圓滿;做了官做一萬樁好事,一個念頭就圓滿。翻過來作惡也容易,如果對人民多找他一點麻煩,你造惡了,那多少人受累。
所以,在在處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菩薩是一切時、一切處與人方便,這個道理要懂。你給別人方便,別人給你方便,常常想到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我應該怎樣對人,這就對了。我自己是個很普通的人,說實在話,是中下根性的人,沒有智慧、沒有福報,生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依靠;家裡面人沒有作官的,也沒有財富,父親靠薪水過日子,家裡沒有產業,一生都是租房子。學佛之後能有這點成就沒有別的,自己曉得自己業障很重,天天改過,天天自新,起心動念都是想到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我要先對他,所以法緣殊勝,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現在大家都知道,我法緣非常殊勝,不是過去生中種的因,這一生當中結的緣,不跟人結惡緣,處處跟人結善緣。能夠體諒別人,能夠盡心盡力幫助別人,盡心盡力就是圓滿,我只有這麼大的能力,我都做到,做不到的,我心裡常常念著。所以有這些煩惱習氣,貪瞋痴慢這些習氣,自己的苦不能解脫,你怎麼能夠幫助別人?佛教菩薩度眾生(就是幫助眾生),一定先自度,「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
後面有兩條,這是我們現前道場大家在一起學習的,有些新來的聽眾,我們重複也不妨礙。「學道之人必須先學謙卑」,我對謙卑很重視,為什麼?這是根,自己沒有謙卑,其他的全都是假的,都做不到,一定自己先學謙卑。釋迦牟尼佛謙卑,一輩子謙卑,孔子一輩子謙卑,這是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天主教的《玫瑰經》頭一段,「聖母瑪利亞的謙卑」,這耶穌的母親。有謙卑才有自愛,謙卑是性德,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你迷失自性,謙卑變成傲慢,傲慢是自性裡沒有的,謙卑是自性裡有的,性德;換句話說,你真正做到謙卑是自愛。人做到謙卑,沒有人不尊敬你,沒有人不歡喜你,所以從這個地方學起。「愛人如己,尊重於他,關懷照顧,盡心盡力協助於他」,你的法緣就殊勝,法緣就是這麼來的。別人會很尊敬你,別人會信賴你,信得過你。
尤其處現代這個社會,現代是鬥爭的社會,如何能夠化解衝突?這樣去做就都化解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族群跟族群的衝突,國家跟國家的衝突,都能夠化解,沒有不能化解的。國際上糾紛,這麼多年來,多少人去調解,都沒有辦法化解,不是不能化解,是調解的人沒有謙卑。多半都是用批評,你哪點錯了,你哪點錯了;換句話說,調解的人傷害兩方的自尊心,他怎麼會服你?怎麼會聽你勸告?你就曉得,謙卑是化解衝突最重要的因素。
學佛不能不重視這三個根本,儒家的篤行是《弟子規》,決定不能夠輕視它。現在很多人一看到《弟子規》,這小孩子學的,這有什麼意思?他不知道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落實在「篤行」。要是做不到,那些所講的全是空的;真正做到了,那就是修身、齊家,對內誠意、正心。《弟子規》的精神,《弟子規》的形象,是修身齊家。你能有這個認知,你就會非常歡喜學習,真正能學習,家和萬事興;公司行號裡面學習,他的公司行號決定興旺。我們現在看到有幾篇,公司行號裡面的員工學習,寫出的心得報告非常感人。證明這分教材對於和諧社會會起很大的作用,真正能把混亂的社會帶回到祥和。
佛家的行證是十善業,佛講信解行證,信解不能行、不能證沒用,那是佛學、玄學,不起作用。行證就是十善,千經萬論不離十善,佛在《十善業道經》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透徹。佛家的表法,成佛,成佛的大圓滿就是十善的圓滿。我們看到很多佛像,特別是畫的佛像,佛像的圓光,那個圓光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毛光照益,那個光的上面寫了三個字,「唵阿吽」,這三個字就是十善業的圓滿。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三業圓滿,那是佛,佛光上有這三個字。那你就曉得十善業道,是佛門從初發心到究竟圓滿都不能離開的法門。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他舉個比喻,他說十善業像什麼?像你在台北要到高雄去乘火車,十善業就像車票,你買到車票上車,沿途還有人檢查,到站的時候還要收回,你就曉得它重要了。菩提道上時時刻刻不可以離開十善業,你真的是在佛道上走;失掉十善業,你就走到邪道,你就走到岔路。
道家的修功,就是《感應篇》,《感應篇》裡面特別重視因果教育。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起心動念都在造因,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怎麼能夠不謹慎?所以我們希望同學都能夠把這三個科目學好,這個根紮穩,然後於世出世法,隨修一法沒有不成就的,你有根。修行最重要的,我們常講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放下貪瞋痴慢。《遺教經》裡面講「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這十六個字放下,與佛遺教就相應。
蓮池大師告訴我們,他說得非常之好,他勸我們「放開懷抱,看破世間」,放開懷抱就是現在講拓開心量,量大福大,心量小的人沒福,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古人有這麼個說法,人生如戲,這比喻得好,舞台上表演是假的,不是真的。人生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這要知道,到這個世間來佛講得很好,四個字「人生酬業」。業是你過去造的業,你造善業,這一世來享福的,酬報,善因善果;過去造不善的,那你這一生來受苦的。佛在經上用一句話答覆我們,這是什麼?這是講因果。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把人生的意義說得更為鮮明,提升自己的靈性。上上根人一生就作佛,上根之人也能作菩薩,也能作羅漢,中下根人至少要生天,不至於再墮三途,這就對了。
佛這種教誨,西方人他們懂得,我們看到美國魏斯醫生的報告,他從催眠當中得到的結論,人生的目的是學習。如果這一生當中學習的不夠好,來生還要到人間繼續學習,就是這個功課如果學好了,拿到滿分你就上升,這個說法跟佛經裡面講的相應。學得不好?不好降級。所以來生還回到人間,那是留級,沒學好還繼續學。在人間我們就曉得,佛給我們的功課是什麼?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修好了生天。經上講得很清楚,上品十善生欲界天,欲界天的上層,像他化自在天、化樂天,除上品十善之外還要修四無量心,心量拓開。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我們前面統統都讀過。懂得提升自己的靈性,我這一生沒有空過。我們今天遇到無比殊勝的法門,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提升到極樂世界。真正要想到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不能不讀,為什麼?《無量壽經》上有往生的道理,有往生的方法,有往生的效果、往生的境界,統統說得清楚明白。往生的條件你看看,「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經文不長,非常重要,這裡面就舉出十善業道。
由此可知,十善業道是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你念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沒有十善業不能往生,這要知道。沒有十善業,說老實話,你人都沒做好,你怎麼能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哪有這個道理。所以到極樂世界,我們就想到上品十善這生天,至少我們修到生天的標準,我們再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沒問題了,這才合理。何況經文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上品十善,具足上品十善的男子女人,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可是十善怎麼樣去學習?怎麼樣去落實?給諸位說,離不開《弟子規》跟《感應篇》,《弟子規》跟《感應篇》就是十善業的落實。今天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問問自己十善有沒有做到?十善為什麼做不到?《弟子規》沒做到,《感應篇》沒做到。如果《弟子規》跟《感應篇》都做到,十善就做到了。出家《沙彌律儀》沒做到,這是佛教衰。佛沒有責任,祖師大德沒有責任,是我們自己沒有認真去學習,責任在自己不在別人,這不能不知道。
蓮池大師又說,這個話都是勸我們放下的,「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這話是勸我們放下的,宿緣,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感得我這一生的際遇,這一生的遭遇有順境、有逆境,不是沒有原因的。曉得因是自己造的,就不怨天、不尤人,不會怪別人,我自作自受。這一生生活很清苦,過去沒有修財布施,所以感得這一生物質生活貧乏,知道是自己修因感果不會怪人,心就安了。了達萬境如空,讀《般若經》真的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於富貴就看淡了。自己一生當中,成敗利鈍不再計較,為什麼?一場空,真的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門裡面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事實真相要常常能夠提起來,時時刻刻能提起來,世間一切都是虛幻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你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了,就看破了,你才會放下。
放下什麼?放下分別執著就好!分別執著一放下,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那你要念佛往生決定得生,而且往生不生在凡聖同居土,至少是方便有餘土,品位就高了。這才叫提升自己的靈性,這種提升決定在這一生當中去做,為什麼?快速。到極樂世界提升是很慢,時間很長,這個地方提升快。我們這個地方幹什麼事情叫大起大落,成就快,墮落也快,一念善行立刻提升,一個惡念馬上下墮。西方極樂世界善惡緣都沒有,所以那個地方沒有退轉,進步很慢,沒有這麼快。真正明白人、真正看破的人,應該把目標放在什麼地方?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這是真正有智慧人。生實報莊嚴土,分別執著沒有了,不幹傻事了,起心動念淡薄了,這種人生實報土,生實報土花開見佛。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觀經》裡面告訴我們十二劫才花開見佛,他在花苞裡頭十二劫,在花裡面修行。不過那花很大,花跟我們虛空法界一樣大,那裡面有佛,化佛,有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天天來教你,是佛的化身,沒有見到報身;花開見佛見到報身,花開見佛是生實報莊嚴土。所以我們要爭取在這一生能達到,這是一等聰明人,真正覺悟的人。對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興趣沒有了,興味蕭然,什麼興趣都沒有,努力爭取實報莊嚴土。唯有興趣蕭然,你才歡喜放下,沒有一樣放不下。這都是蓮池大師教我們,教我們看破放下。
後面還有一段「畏寒時欲夏」,太冷就想夏天;「苦熱復思冬」,夏天就想冬天,冬天就想夏天,這是一般凡夫。「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你把寒熱妄想打掉,那就是一樣的了。打掉什麼?就是對於冷暖寒熱這種分別執著,你有它就真有,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說到這個地方使我們想到妙善法師,就是金山活佛,我們看到樂觀法師的記載,他出了一本書《金山活佛神異錄》,寫這麼一本書告訴我們,金山活佛就一件單褂,裡面就是一套小褂褲,外面就是一個長褂,一年到頭就是這樣。他從來不洗,他也沒有第二套衣服,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熱。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曉得,他把冷暖的分別執著放下,安身處處同。一生從來沒洗過澡,身上有青蓮花味,衣服領子雖然很髒,都是黑色的塵垢很深,但是聞聞有香味,一點也不難聞,沒有異味。最後在緬甸一個居士家裡,一定準備好,請他洗個澡,洗澡的時候往生,他淋浴,他站著往生的。聽說年歲也八十多歲,站著走的,一生最後一次洗澡的時候往生走的。這是讓我們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入真實的境界。總是要想到一切法從心想生,不想,一切法都平等,想的時候就不一樣。「草食勝空腹」,草食是素食,勸人不要吃肉。「茅蓬過露居」,有個茅蓬住比釋迦牟尼佛就強很多,釋迦牟尼佛是露天,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這知足常樂,知足最富。人有億萬財產,他還不知足,他還要想盡方法去賺錢,到最後死的時候,所賺的錢還是別人的,他自己都帶不去,這愚痴。知足,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把煩惱都變成智慧,這是正確的。
蕅益大師也有句話告訴我們,要我們修忍辱波羅蜜,「善友罕逢」,人生在一世確實知己有幾個人?古人一生當中遇一個知己,都願意為他死。佛法講善友很難遇到,可是「惡緣偏盛」,尤其是現在這個環境,想佔你便宜的,想得到你利益的,在你身上得一點好處的,這種人多,真正幫助你成就的人太少了。「非咬釘嚼鐵,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特別是我們現前的社會,你要不是有堅定的信心,堅強的意志,難免不被時代淘汰掉。後面一句話他老人家勸我們,「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塵勞就是世間的俗務,真正覺悟明白了,把世緣統統放下,趁早,要勤修戒定智慧,祖師說的話意思很深、很圓滿,從哪裡下手?從戒下手。戒從哪裡下手?我們今天講四個根本,真正學佛人,沙彌律儀在家可以學。比丘戒在家不能學,沙彌戒在家可以學,在家的戒律往上提升一個階層,就是沙彌律儀,要真正幹。我們這一生沒有空過,這一生做得有成就,這一生永遠超越六道輪迴,不再幹傻事了。這四十四光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