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五欲及王位 (第三集) 2006/8/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017-1606b集) 檔名:29-051-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鈔》裡面的開示,第三段,「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歎詠,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揵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這是第三段。善事確實不多見,不善的事常常有,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亂世。這是求名聞的人。前面我們看第一條,求利的人,貪欲,貪而無厭,那是行地獄道。這是念念想得名聞,我們現在的術語叫知名度,要想盡方法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四遠是四方,東南西北四方,八就再加上四維,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我們中國人常講四方八面。名聲遠聞,知名度很高,得到大眾的讚歎。稱揚歎詠。大眾對你稱讚,揚是表揚,詠是歌詠。
這些事情,一般對於真正有德行的人,有德行、有學問,對社會、對眾生確實有很大的貢獻;社會當中常常講實至名歸,你有實德,這個名稱自然就出去,用不著去打知名度,沒有這個必要,自然流傳出去。可是這個人怎麼樣?沒有實德,也用一些巧詐欺瞞的方式,虛比賢聖。他這種行持跟前面我們講的扇提羅相彷彿。扇提羅的目的是貪圖供養,這個地方他的目的是貪圖榮耀。這裡是求名,那裡是求利,都是以欺詐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事不能做,這是下品十惡。
如摩揵提者。摩揵提,人名,佛在經典上提到過,是古代印度一個修道的人,梵志,多半是修婆羅門教的。《智度論》裡面有一段記載說,摩揵提遇到釋迦牟尼佛,給釋迦牟尼佛提出一個難題,來問佛,他有一首偈說:「決定諸法中,橫生種種想,悉捨內外滅,云何當得道」。向釋迦牟尼佛請教這個問題。你看他第一句,決定諸法中。在一切諸法,這都是把一切諸法當作實有,不知道佛常常教導我們萬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凡夫也是迷惑,都把一切法當作真實,所以真的是橫生種種想,這個想都是邪知邪見。悉捨內外滅,統統能放下。這全都放下了,這樣能得道嗎?
佛答覆他說,他以偈來問,所以佛也以偈答,佛說「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捨,亦捨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如是可得道」。佛給他說的是正法,佛是破他執著,沒有別的。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做的報告,如果我們能夠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人事物的執著放下了,就成正覺,就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如果更進一步,能夠把世出世間法不再分別,分別比執著微細,分別斷掉了,你就成菩薩,最後再把妄想斷盡就成佛了。
摩揵提的執著沒有斷,佛在此地破執著,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如果你執著有見聞覺知,你去斷見聞覺知斷不乾淨。持戒精嚴,執著不放,自己也認為戒律持得不錯,持得很好,佛的禁戒我都做到了,再看看別人沒有持戒就生煩惱,這個人破戒,這個人修行不善。我們問他是不是真正持戒人?不是,為什麼?《壇經》上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自己持戒,沒有見別人破戒。佛在底下講,這底下一句,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戒要不要持?要持,不著持戒的相。見聞覺知要不要離?要離,不執著離見聞覺知的相,這就對了。如是論悉捨,亦捨我我所。捨我就是無我相,捨我所,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能把四相破了,證小乘須陀洹果,《華嚴經》上所講的初信位的菩薩,他就是聖人。不取諸法相就更高一層,要用《金剛經》的話說,連後半部的四見也破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都是法相,不取,不再分別執著了。如是可得道,淺一點的,菩薩道;究竟圓滿的,佛道。
我們今天要問,我們常說,祖師大德常講,功夫不得力,什麼叫功夫得力?我跟諸位說得最簡單、最容易懂,你每天知道自己的過失,功夫就得力了。為什麼?你會改過,天天改過,改過是真正懺悔。天天改過,天天自新。改過,煩惱輕;自新,智慧長,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犯過失。那就一定有同學問,要怎樣叫我每天看到自己過失?《弟子規》、《感應篇》是最好的兩面鏡子,你能夠每天早晨、晚上拿來照一照,對對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就會發現。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心行與聖教相不相應,這個人功夫得力了。他如果不肯改過,他就不會去想;他肯想,他就有意思要改正他的過失,這是真功夫,這是真修行。
什麼叫修行?這兩個字我們總要把它認識清楚,行是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有三方面,有思想見解的錯誤;有言語的錯誤,口業;有身體造作的錯誤,身業;思想見解是意業,身語意三業。所以真修行的人不在乎這些形式,也不在乎這些儀規,那是團體生活裡面的規律,個人修行不需要用這些。最重要的,無論是團體、是個人,最重要是真正天天反省。
早年,我也說過很多次,我們佛門早晚功課,做早晚功課真正的用意是什麼?早課是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身語意三業要遵循佛菩薩的教誨,不要犯過失,早課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我今天這一天身語意三業有沒有犯過?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怎麼會不進步?當然天天有長進。一個人修行天天有長進,諸佛都讚歎你。一天改一個毛病習氣,一年改三百六十條,三年你就轉凡成聖。由此可知,轉凡成聖真的不難,難在什麼?都是難在懈怠懶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把佛菩薩的教訓忘得一乾二淨。
所以《弟子規》為什麼那麼困難?難在哪裡?起心動念就把它忘掉了,不容易。我們真能做得到嗎?真能。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我們招了三十位種子老師,要求他們在兩個月把《弟子規》落實,真做到了,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大概都可以做到百分之五、六十,很不錯!所以他們下鄉去教學,收到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預期這種教學至少要半年才能看到效果,沒有想到他們教學不到兩個月,這個地方居民風氣就變了,大幅度的改善,所以老師他們的心裡非常歡喜,成就感,我們聽到非常安慰、肯定!古聖先賢所說的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上這幾句話我們兌現了,我們有真正的體驗,決不是思惟想像,我們真把它做到。
肯定人性本善。不善,就是他很不幸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教導他,迷失了自性,所以對於一切犯過失的人要有憐憫心,不可以責備。責備是錯了,也是有傷厚道,要用大慈悲心來看待。要自己認真反省檢討,看到別人有過失立刻回光返照我有沒有?你自己就有進步,這就叫真正修行;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把自己的說話修正過來,自己的動作修正過來。如果都能照《弟子規》的標準去做到,你在現前就會有很大的收穫,是你意想不到的,你被別人尊重,你會被別人稱讚,這個稱讚是實至名歸;你會被別人愛戴,沒有人不歡喜你,沒有人不尊重你。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幫助你的人多,得道者多助,我們佛門講,你的法緣就殊勝,為什麼?你已經做出榜樣,這個榜樣是社會大眾的標準。《弟子規》是標準,標準的好人,誰不尊重你?惡人看到你也佩服你,也不敢批評你。不像此地,像提婆達多一樣,用一些欺詐的方式求知名度,你不需要。認真去做,不要,得來這是真實的,實德。
這個故事後面還有,我們把它的總結說出來就好。這些都不是真正修行人,或者是修學,雖然是好心,沒有遇到真善知識的指導,走向歧途,路走錯了,不知道修真正的戒定慧。清涼大師在這個地方所舉的就是他的結論,「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揵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這是《摩訶止觀》裡面的話。佛雖然是教了他,他不悟,他有執著、有成見,不能放下成見虛心接受佛陀的教誨,他反問,他說像佛(像你老人家)這樣說,「若非見聞等,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這種說話就好像兩個水桶倒來倒去,這有什麼意思?說了又否定,否定之後,你又提起來。不知道佛說法的善巧,佛這個說法在破執著。要不要見聞?要。要不要持戒?要。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就對了。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是菩薩。你問阿羅漢持不持戒?菩薩持不持戒?持戒。阿羅漢持戒不執著,菩薩持戒不分別。佛示現要不要持戒?佛持戒不起心、不動念,這個高得不得了,他們不懂。
我看到這一段,我就想到我初學佛的時候,那時候台灣新開了一家書店叫藝文印書館,老闆嚴一萍先生,他是台灣大學教授。教授很苦,每個月的收入很微薄,買書都買不起。我老師方東美先生是教授,那時候台灣《大藏經》出版,想買一套《大藏經》買不起。嚴一萍先生開書店,生意不錯,以後教授不當了,做生意,聽說沒有多少年發了大財,在台灣買房地產,那個時候都是大樓一層一層、一個單位一個單位,聽說買了五十多個單位。現在這個人已經不在了,他年歲大我大概有十幾歲,將近二十歲。他就跟我說,他說他讀過《金剛經》,我說怎麼樣?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沒有什麼意思,《金剛經》就像兩桶水一樣,倒過來,倒過去,說了之後馬上否定,否定又撿起來再否定,他說沒什麼意思。這是學者,大學教授,在那時候還有點小名氣。使我們想到世尊在經論裡面講,「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有成見,我們那時候是初學,聽到也很好笑,不敢批評,他長我們一輩。
下面摩揵提就說「如我心觀察,持啞法得道」,這就跟嚴一萍看《金剛經》一個意思,啞法能得道嗎?白痴能得道嗎?「佛答曰:汝依邪見門,我知汝痴道」,你邪見、你愚痴。「汝不見妄想,汝爾時自啞」。這是佛對他的教誨,確實是這樣。所以是內無實德,自己以為自己是聖賢,廣求虛榮,求虛名,他起的是下品十惡,他所感得的鬼心,行刀途道。這個地方這些話都是智者大師在《止觀》裡面所說的,舉這個例子。
鬼的業因,第一個因素,佛跟我們講貪心重,貪財、貪名、貪利。這一節是貪名,名當然裡頭也帶來利養,都在裡頭。為什麼鬼道叫刀途?人沒有實德,全是搞假的,名聞利養,都不是真誠心,用一些奸詐的手段而得來,他怕別人奪去,所以常常是提心弔膽,我們講患得患失。佛在這個地方做了一個比喻,就好比他常常畏懼有人拿刀要殺他,現在就講他心裡有恐怖,刀途就是恐怖,他的心安定不下來,我們講有憂慮、有牽掛。這個地方來講的是他有恐怖,這對刀途道的人,他有恐怖,心不能安。
我們再看底下的一段,第四段,「若其心念念欲勝於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己,如鴟高飛,下視人物,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羅道」,這是第四種。念念好勝,好強好勝,不肯落在人後,用現在的話來講,競爭,競爭的心非常勇猛。不耐下人,輕他珍己。就是輕視別人,珍是珍貴,把自己看得很貴重,沒有把別人放在眼裡,沒有一點點謙虛。如鴟高飛。鴟是鳥,惡鳥,不是一個好的鳥,是鷹一類,我們中國人講鷂子,是鷹一類。飛得很高,也就是有傲慢心,牠飛得比別的鳥都高,好勝,所以用這個來做比喻,總是希望自己永遠高高在上。對外,他也表揚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是好事、是善事,所以他行十善,但是貢高我慢。在佛門裡面燒香,他要燒頭一炷香;跟大眾在一起共修,他要坐在顯著的地位,決不能落在別人後面,這叫下品善心。果報是什麼?阿修羅。
阿修羅,在佛法裡面說這一類的眾生有福沒有德,他真肯修善,但是傲慢心很高,從來瞧不起別人。但是他修的善多,福報很大。可是到他福報現前,因為貢高我慢的習氣嚴重,傷害別人就多,所以阿修羅的福報享盡多半墮地獄,連人道都得不到。
世尊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六道裡面除了地獄道之外,沒有阿修羅,其他的幾道都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欲界天,色界沒有;色界人沒有傲慢心,所以色界沒有阿修羅,欲界有。而且欲界的阿修羅大概都是住在四王天跟忉利天,因為往上去要修禪定,貢高我慢得不到禪定,他心定不下來,所以他是有福。人間有阿修羅,你們看中國、外國歷史上有暴君,這屬於阿修羅,福報大,傲慢心重,懷疑心重,常常殺人,就是傲慢心、瞋恨心。所以佛法常常把阿修羅跟羅剎相提並論,都是過去生中在三寶裡面修福的,沒有修德。
由此可知,這阿修羅、羅剎告訴我們,貢高我慢是嚴重的煩惱,看到阿修羅的因果,我們要覺悟。怎樣避免他這不善的果報?你就知道貢高我慢的對面是謙虛卑下。你看聖賢對人都是那麼樣的謙虛卑下,釋迦牟尼佛如是,我們在經論上看到,縱然遇到貧窮乞丐,佛對他都非常尊敬,為什麼?佛眼睛當中看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怎麼敢輕慢?這真的不是假的。
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謙是列在八德裡頭,謙虛。《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只有吉沒有凶。只有吉沒有凶,在六十四卦裡頭只有一卦,哪一卦?謙卦,地山謙,六爻皆吉,所以謙德重要。孔夫子在任何場合當中都是謙卑,你看儒家講的禮,禮是古聖先賢傳下來的,祖宗的教誨。禮是什麼意思?禮是委曲婉轉,委曲自己,所以《禮記》頭一篇叫「曲禮」,委曲就是謙卑。禮的定義是自卑而尊人,這是禮。對人要尊敬,自己要謙卑,這一種人叫自尊。自尊不是自己自大,阿修羅才叫自大,自尊自大,沒有謙卑。佛菩薩、聖賢人他們真正是自尊,自尊表現的是謙卑。
你看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我們,第一句「禮敬諸佛」,這謙卑。諸佛,你要知道,過去佛,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過很多,我們知道,現在佛也講了不少,未來佛在哪裡?未來佛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禮敬過去佛、禮敬現在佛,瞧不起未來佛,錯了。瞧不起未來佛,連過去佛、現在佛一樣瞧不起。由此可知,你對於佛的那種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出於真心。如果出於真心,是平等的,你怎麼對三世佛有差別的看法?有高下的看法?
夫子,儒家在《禮記》裡面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你看佛法裡面常講一切恭敬、一心頂禮,都是教謙。謙是對治傲慢,對治貢高。如果阿修羅修的這些善法是以謙卑之心,他的善心就變成上品,就不是下品,這豈不是都在用心不同!豈不是大乘教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心想不一樣,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要不然你修很大的福報,將來墮到阿修羅道。阿修羅因為貢高我慢,一般人如果是無知無意得罪他,可是他可有心,他會找你算帳,他會報復你,你的麻煩就大,常常怨就從這裡結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麻煩就大!
所以什麼叫善心?夾雜著貪瞋痴慢,心就不善,不善的心行善法,他得福。總而言之,你做好事一定得福報,可是果報,那要看你的福報大小,如果在天道(在天上),就是大福報在天上,天阿修羅,天上的羅剎;中品是人間的阿修羅,人間的羅剎;下品是畜生道、鬼道的阿修羅。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曉得,要細心去觀察,避免這些過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