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信佛智 修習善本 (第二集) 2014/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02-040-0589集) 檔名:29-423-0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我們要從前面看起,才能成為一段。上面因為時間匆促,這一段沒講完。我們從一0一六頁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宗要》云」,從這裡是一段。
「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這就是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東西要把它記清楚,怎麼個轉法,為什麼它會轉,轉了之後起什麼作用,這個要知道,這是佛學基本的常識。第一個,『不思議智』。經文上『不了佛智』,「佛智」這一句是總,就是一切種智,圓滿的智慧。一切包括全宇宙,佛法裡面講遍法界虛空界,一樣都不漏,這叫一切。種是這些現象無量無邊,叫種種,種是種類繁多,無法稱說。這一切種智他全知道,正確的知道,完全沒有錯誤。實際上就是像一般宗教裡面所說的,讚歎上帝、讚歎神全知全能,就這個意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圓滿智慧,成佛的時候證得。
智慧從哪裡來的?是本有的,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外面來的。所以佛,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講到智慧就都教我們從內去找,不要在外面。外面找不到,叫心外無法,反過頭來也可以說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致的。心能生能現,識能變,轉識成智之後,只有心現心生,沒有識變,所以那叫一真法界。我們現在這個法界叫十法界,十是表法,不是數目字,十代表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在數字裡頭,從一到十就圓滿了,它代表圓滿,是這個意思。佛告訴我們,不但是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本具的。我們迷失了自性,以為這是外來的,一心向外去求取,結果全都落空了。從生到死,不能解脫,依舊搞六道輪迴,錯了,方向錯了,方法也錯了。
佛陀教給我們這些理論跟方法,在中國差不多是用了將近兩千年,一千八、九百年。最近這一百年疏忽了,迷於西方的科學技術,迷在這個裡頭,全心全力去追求,把自己的東西忘掉了。自己的東西是非常圓滿的,能夠得到智慧、德能、相好。你看,現在智慧、德能、相好全沒有了,不知道向內學,拼命向外。轉八識成四智就是向內求,八識是妄心,四智是真心,真心生智慧,妄心生煩惱。現在人起心動念都是生煩惱,不生智慧,為什麼?把阿賴耶當作自己的真心,這是從根本上錯了。真心是自性,不是阿賴耶。自性是什麼樣子?惠能大師講得非常好,簡單明瞭,自性是清淨的,本自清淨,沒有染污。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有生有滅。你看我們的念頭,前念滅後念生,一個一個接著一個,這是念頭的現象。物質現象,任何物質都是生滅的現象,我們看到外面植物,花開花謝,生滅現象,看到山河大地成住壞空。佛經上給我們講,這很明顯的,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總的叫它做無常,它不是不生不滅,它有生滅的。
佛法告訴我們,凡是有生滅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那是不生不滅,我們得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看到了,極樂世界不生不滅。極樂世界的人無量壽,每天看這個樣子沒有改變,他沒有生滅。無量壽永遠年輕,這個好,我們這個世間,壽命長就受老苦,諸位將來到老的時候你就嘗到了,苦的滋味。為什麼?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料理,需要別人幫忙。年輕的時候完全自己照顧自己,老的時候不行,走路要人扶到,要不然會跌倒,你說你麻煩不麻煩?穿個鞋子、穿個衣服都要人幫忙,自己都不行了,才知道老苦。老,有人照顧是福報,要知道老人,多少老人沒人照顧。年輕人想不到,我們自己老了才知道,年輕的人對這個都疏忽了,對照顧老人疏忽,將來自己老了沒人照顧,這業因果報。年輕人喜歡照顧老人,這個年輕人老了,有很多人照顧他。現在年輕人嫌棄老人,不願意照顧老人,他自己老了怎麼辦?到那個時候後悔莫及。
智慧從哪裡來、德能從哪裡來、相好從哪裡來?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求不到。佛在此地教給我們,轉識成智就全都得到了,因為這些都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華嚴經》上佛給我們透了個信息,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本自具足的內容。把萬事萬物歸納為這三大類,智慧、德、相,德裡頭包括能力,能量,德能、相好,向內求不向外求。我們學了佛,向內求,向內求沒效!其實有效,效果不太明顯,就自己以為沒有效,對這個產生懷疑,麻煩來了。這就是不了佛智,懷疑,所以生邊地。不是沒有效,是我們的功夫不到位,使一分力氣想得到十分果報,沒這個事情。果報是相對的,使一分你就得一分,使兩分你就得兩分,是這麼個意思。有些人,少數,很顯著,那是什麼?他用的功到位了,我們用的功不到位。所以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要認真努力,真正要加功用行。
今天有人給我一個信息,有位居士發心閉關三年,念佛求生淨土。前些年有一個,黃忠昌,大家都知道,三十才出頭。聽我講經,聽到念佛三年就能成就,他就發心試試看,看三年能不能成就。在深圳閉關,向小莉居士給他護關。兩年十個月他預知時至,真的往生了,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他在那裡給我們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發心我相信決定會成就,佛不騙我們。但是要下決心,這個決心第一個,深深感覺到娑婆世界苦,我不願意再住了。從經典裡面得到的信息,極樂世界真的是樂,生活環境、學習環境都沒有障礙,值得去。願生淨土的心非常堅定,他決定往生,三年的時間足夠了。這是好的信息,又一個人給我們作證,他三年真往生了,我們還能不相信嗎?念佛功夫不得力,主要的原因是對這個世間有貪戀,放不下。障礙不在外面,在自己,自己沒有看破、沒有放下。佛的話是千真萬確,決定沒有錯誤。
下面這個四智,你看,總句裡頭各顯四智,第一個「不思議智」,不可思議。這說的什麼?「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智慧現前,「能作不思議事」。你看眼,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他能看到,他有天眼,他有慧眼,他有法眼,這就是不思議事;我們聽不到的他能聽到,他有天耳。我們覺得這是特異功能,其實不是特異功能,人人皆有。我們有障礙,這些有的人他們的障礙除掉了。障礙是煩惱,除掉障礙,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所以首先讓你驚訝的就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知道過去世的事情,知道未來的事情,這叫不思議智。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
這個地方給我們舉例,「一念稱名」,你念一聲佛號,「永滅多劫重罪」。我們能相信嗎?我們看到這個不相信,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念一聲佛號,把多生多劫的重罪都消掉了?沒人相信。佛說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的那一念,你那個不是一念,一念稱名才有效,你不是一念。你是什麼念?是雜念,你是妄念,所以你稱名沒效。一念就有效,一念是真心,雜念是妄心,這裡頭學問可大了。那我們是真心、是妄心?全是妄心。這一念我們沒搞清楚,我們不懂什麼叫一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提出一個問題問他,「心有所念」,就是凡夫起個念頭,佛問得好,這一個念頭裡頭,「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文。實在講問了三樁事情,凡夫起心動念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問了三樁事情,幾念幾相識耶。這可是科學上的大問題。相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
彌勒菩薩回答,這一彈指,一彈指是多長的時間?「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成形就是相,念念有相,「形皆有識」;換句話說,念、相、識是一樁事情,一念當中產生的,這叫一念。我們現在科學對時間是用秒做單位,彌勒菩薩的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我相信年輕人,身體健康的人,至少可以彈五次,可以彈五次,那乘五。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再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如果我們一念是有一秒鐘的話,那已經有一千六百兆個一念了。這一念多微細!這一念我們根本就沒有覺察,茫然無知。
今天量子力學家懂得,他們發現了,在精密的儀器裡面觀察到了。我看到一個科學報告,現在科學儀器的能力能夠追蹤一千兆分之一秒。佛這個還要多,一千六百兆,現在儀器可以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這個在過去,三十年前的科學家都不敢想像的。所以科學逐漸逐漸把佛經上講的證明了。換句話說,沒有科學的證實,我們對於《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是什麼不知道。經上講的色受想行識,色是色身;受,我有感受;我有思想,能想前想後、想東想西,那是想;行就是這種想是相續不斷的,一個接著一個,前念滅後念就生,這叫行;識就是阿賴耶識,識是本識,色受想行都是本識變現出來的。科學家不給我們做證明,我們怎麼會知道?
五蘊皆空是說什麼?今天講的最小的物質現象,在佛經裡面叫做極微色,微小,極微色。這個物質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也叫鄰虛塵,塵就是物質現象,它跟虛空做隔壁,你再一分它就虛空了,就不見了。這個東西被科學家發現,這最近發現的,叫微中子,它不能再分,再一分,真的沒有了。沒有了,看到是什麼?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於是這才明瞭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念頭生的,真的證明佛經上「一切法從心想生」,證明了。科學家用了四百多年的時間,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才發現這個東西,沒有想到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講清楚了。
所以科學家在想,那個時候沒有科學,他怎麼會知道?於是這些人推想,可能人有一種本能,過去人有,現在人把本能喪失掉了,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確實是本能發現的,本能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本能。起心動念迷了,本能失掉了,分別執著那就本能完全沒有了,一切作為跟本能完全相反,完全相悖,這就是今天的世界。我們跟極樂世界做一個強烈的對比,極樂世界完全隨順本能,我們這邊完全違背了本能。違背到過分,這個世界就消失,就沒有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記住。
所以一念稱名,我們就相信這個話是真的,確確實實能滅多劫重罪。我們要問,一念稱名往生極樂世界,能不能立刻就成佛?在理論上講是可能的,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這一個念是正念,與自性相應的,下一個念也是正念,念念相應,不就成佛了嗎?可不可能?可能。為什麼可能?因為你自己本來是佛,這不是從外來的,是本有的,只要念念相續。但是念念相續我們做不到,為什麼?這一念我們不知道,沒有感受到這一念,它的速度太快。我們凡夫見到的現象,包括天人他們用的天眼,包括聲聞用的法眼,所見到的都不是真相。
什麼人能見到真相?大乘經典佛常講八地以上,實報莊嚴土,八地以上。實報土個個都見性了,雖見性,不能夠契入自性,為什麼?有障礙,這個障礙是無始無明的習氣。見思煩惱、見思煩惱的習氣有辦法斷盡,無始無明習氣沒有辦法斷盡,你有辦法一定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所以他不能起心動念。那無明怎麼辦?就隨它去,讓它自己慢慢的,只要不理會它,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了。古大德常常用酒瓶做比喻,酒瓶盛酒,倒掉,酒倒掉,洗乾淨,確實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那有什麼辦法?把瓶蓋打開,放它半年、放它一年,再去聞,沒有了。修行人到最後也就用這個方法,根本不理會它,根本不去想它。要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就沒有了。沒有了你才能夠融入常寂光,只要有一點點習氣,你進不了常寂光。
我們在佛經上得到這個信息,我們看了相信,不懷疑。現代科學家給我們做證明,科學家雖然是觀察到了,他入不了境界,為什麼?他有妄念。但是他是用儀器,靠外面的力量觀察到的,他入不了這個境界。科學家這個能力,佛在經上說了,把這個揭穿了,他們用的能力是什麼?就是第六、第七識;第六識的觀察,第七識的執著,就是用這個心,這是妄心。用妄心,大乘經裡說,它對外能夠緣到全宇宙,它有這個能力,對內它能緣到阿賴耶,就是緣不了自性。為什麼?自性要用真心,用妄心緣不到。
這一念稱名是用真心,所以他成功了,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他就成佛了。這兩句話同學們聽得都很熟,講的地方多,古大德的註疏裡頭常常引用,「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雖然很熟悉,這個一念、念念的真正意思不懂。我們也是糊裡糊塗搞了幾十年,到最近看到科學報告才豁然大悟;要不是看科學報告,我們也搞不清楚,當然就講不清楚。所以,我們看古大德的註解,講不清楚,這是當然之理,為什麼?他沒證得。他縱然證得,說得跟佛一樣,我們看不懂。我們今天也沒有入這個境界,但是我們相信,不懷疑,憑著佛所說的絕不是妄言,再憑藉的科學家給我們的證明,有這麼回事。我們這個懷疑放下了,信心落地,真信了。我們這個信的力量比我們上一代的人就強,上一代對這個問題總還是信心不能落地,還是有疑惑,但是沒有辦法解釋。真正從禪定裡面達到這個境界的人不多,要照大乘經上說,要到八地你才見到,那就完全相信,什麼疑問都沒有了。八地談何容易?距離佛很近了,上面九地、十地、等覺,就成佛了。
念阿彌陀佛能滅罪,一定要相信。我們雜心念,帶著妄想心念,能不能滅罪?能,滅得不乾淨,滅得不徹底。可是要有恆心、有毅力,我的佛號一直念下去,人家一聲,一聲就滅罪,我念千聲、萬聲、萬萬聲,就有力量了。要相信這一句佛號!別的東西不行。灌頂大師說這個話是在《觀經直指》,註解裡頭,不是經文,經文裡頭沒有,說得好。
「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界外勝報就是指的極樂世界,這個界是我們這邊講的三界、六道,三界六道以外殊勝的果報,這就是指極樂世界。由此可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四十八願之所成就,這是他成就的。我們今天念佛,我們就在造極樂世界,造成功之後,跟他的極樂世界是一不是二。所以,阿彌陀佛給我們提供的是因,是真因,我們自己念佛是緣,有因、有緣,後面果報就現前了。「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這是凡夫沒有辦法測度的,他實實在在想不到,是故名為不思議智。這就是轉前五識,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轉前五識。
下面,『不可稱智』,這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觀察不思議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一切法。我們凡夫沒發現,把這一切法當真,他們發現了,「一切法,如幻如夢」。就像我們睡熟的時候作夢,不知道自己在作夢,把夢境當真,在夢境裡面起煩惱也造業。如果作夢的時候豁然覺悟到,我這在作夢,那夢中境界都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夢到在一個房間裡面,牆壁隔了過不去,作夢,假的,去去看,一走就走過去了,真的不是真的。就是什麼?你沒有這個概念,他就能走過去。
圓瑛法師是近代人,在《圓覺經講義》,這是他老人家最後的一本著作。他一生的著作,成功的著作,是晚年兩樣東西,《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這兩樣東西寫得好。雖然沒有大徹大悟,接近大徹大悟,其他的著作不能跟它相比。《圓覺經講義》前面一篇序文,他說他一樁事情。他在自己方丈室裡面打坐,突然想到一樁事情,立刻要去辦,他就放下腿子就走出去。走出去之後,他忽然想到,我好像沒有開門,我就走出來。回頭一看,門關到的,再推,裡面拴著的。他就證明什麼?他心裡頭只想到走,沒有想到門,他就走出來了;想到門,門不開你就出不來。牆壁也是如此,你想到牆壁,走不過去;沒有想到,一穿就過去了,過去之後再看那牆,確實一道牆在。告訴我們這麼一樁事情。它在,在就有念頭,在就進不去,要找人把裡面打開,他就進不去。所以,一念是無念,無雜念,沒有起心動念,什麼障礙都沒有;起心動念就有障礙,分別、執著嚴重的障礙。這是近代的人,距離我們不遠,不到一百年,老和尚這些事情讓我們生信心。
還有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頭我們看到的。老和尚的心清淨,常在定中。他住茅蓬,茅蓬距離道場走路要走半個小時。他在道場拿了些吃的東西,生活必需品,蔬菜都是自己在茅蓬旁邊種一點,帶回茅蓬,也是過年的時候,辦年貨。拿了之後,天是黃昏了,但是還沒有黑,他就回茅蓬。他走得很慢,也都在定中。走到半路上,遇到寺廟裡兩個出家人,大家都認識。老和尚,他就問他,天這麼黑了,你怎麼不打個燈?老和尚一聽天黑了,馬上天全黑了,看不見了。他說怎麼回事?我剛才沒覺得,沒有覺得天黑,我看得清清楚楚,你這一說黑了,我都看不見了。他們兩個打了燈籠送他回去。沒有人提醒他,永遠住在這同一個境界裡頭,沒有感覺得天黑,他看得很清楚。人家這一提,心裡有個天黑了,就真的都黑了。這都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念頭多重要!
極樂世界的人心地清淨,念頭善、念頭淨,所以那個地方是清淨佛土。我們這個地方人心不清淨,雜念多、妄念多,把這個境界變成了五濁惡世。它本來不濁惡,是我們的心濁惡了,外頭境界就濁惡,這也是我們在經典上得到的信息。很多年前有人問我環保意識這個問題,政府提倡環境保護,能不能收到效果?有些人對這個問題很關心,來問我。我說很難。他說為什麼?我們做的是治標,不治本。本是什麼?本是心,心不清淨,心被染污,從外面做這個事情很難達到目標。應該怎麼做?治心最重要,經上講「洒心易行」,這是治本。標本兼治,很快就能收到效果。像今年,許許多多地方發現長時期的陰霾,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我們的心不乾淨。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心減輕我執,不要把我看得那麼重,得要有一點智慧,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讓自己的心情輕鬆一點、快樂一點。中國人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舒暢這好事情,緊張、憂慮、煩惱這不是好事情。所以,心情、心想跟外面的境界有互動,我們心地不善、心地染污,就會有這個事情發現。
美國有個量子力學家布萊登,二0一一年,今年一四年,一一年,他在澳洲悉尼參加一個科學會議。有人提到二0一二馬雅災難預言,他做總結,應對這個災難預言。他說只要地球上的居民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個災難就沒有了。說得非常有道理,跟佛法講的是一個道理。我們的念頭向善,念頭清淨,災難就沒有了。是不是真的沒有了?我們真清淨,永遠清淨了,再不染污,就真的沒有了。如果以為這災難是假的,不是真的,做壞事沒有報應,那是迷信,壞事還照樣幹,那可能就會再來。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大乘經典裡頭說得很多。
「不可稱智」,轉第六識成就的,也叫妙觀察智。有這個智慧,你能夠觀察到諸法實相,《般若經》上常講的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它根本是假的,根本不存在;你說它沒有,現象擺在面前。就像作夢一樣,夢的真相是什麼?是非有非無,我們今天所見的、接觸的所有的現象都要用這個看法。《金剛經》讀的人很多,後頭有首偈,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看佛教我們,這就是妙觀察,這就是不可稱智。
有為法,大乘教裡把一切法分為兩類,有為、無為。有為法就是有造作、有生滅,這叫有為;無為法,非造作、非生滅,這叫無為法。無為法是真的,有為法是假的。在《百法明門論》裡頭,無為法有六個。天親菩薩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六個無為法裡頭,只有最後一個真如無為是真的無為;其他的五種,有為法不能包括它,所以稱它作無為,它是相似無為,不是真正的無為。百法只有一個真的,真如無為是自性、是法性、是真心,其他境界全是阿賴耶裡頭變現出來的,阿賴耶能變。真如能現,能生、能現,它不會變,所以叫一真。阿賴耶一攪和,把它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從心想生,不是真的,是假的。「離言絕慮」,言語說不清楚,也無法想像。所以,不是言語能說,不是你自己第六意識能夠想像的,叫「不可稱智」。
『大乘廣智』就是轉第七識。第七識是不平等的,為什麼?它執著。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執著的根就是我見,實實在在沒有我,偏偏在沒有我裡頭要執著一個東西是我,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執著物質的一分,要知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相,我們這個肉體是物質,執著這麼一點點以為是我身。執著阿賴耶的見分,也是少分,認為是我的心相,我能想像、我能思惟,這是我的心,阿賴耶的見分。見分無量無邊,你只有一分而已,相分也是一分而已,不知道它是阿賴耶。跟著我見起來的,三個根本煩惱,貪、瞋、痴。貪瞋痴是俱生煩惱,不是學來的,只要有我,它跟著我生起來的,要沒有我了,這三個就沒有了。
須陀洹初果,身見不執著,我執沒破,所以他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我執破掉,那就是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見思煩惱,執著徹底放下。執著放下了還有分別,分別沒放下。粗重的放下了,微細的煩惱沒放下,為什麼?他自己沒有覺察到。你像科學裡頭所說的,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諸法實相,七地菩薩以前都沒有見到。我們相信,登了地,跟這個境界愈來愈靠近,他們知道,沒有證得;像我們一樣,知道,沒有辦法證得。八地證得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統統證得。到妙覺,究竟圓滿的證得,這叫無上菩提。
「大乘廣智」,必須轉過來,平等就現前,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末那轉過來之後才真正清淨平等。先轉第六,再轉第七,六、七轉了,阿賴耶自然轉了。六、七先轉,前五跟阿賴耶後轉,果上轉。六、七是因,因就是分別、執著。你看,在這分別、執著多麻煩,哪一個沒有?哪個人不分別?哪個人不執著?希望分別執著要輕、要淡薄,一定要知道,一切萬事萬物假的,不是真的,知道自己,都是自己心現識變,於外人不相干。
跟著阿賴耶三個煩惱,我愛、我慢(傲慢)、我痴(愚痴)。愛是貪煩惱,是貪煩惱的根,傲慢是瞋煩惱的根,懷疑是愚痴煩惱的根。我們從哪裡斷?從核心斷是最有效果的,首先要把情執放下,就是我愛,我愛是煩惱。但是要知道,自性性德的第一德,性德的核心、中心點就是愛,那個愛裡頭沒有自私,那個愛是大愛,佛家稱它作慈悲。那個愛是自性的,一切萬法都是自性生的,所以這個愛是遍自性,就是遍法界。愛心,是平等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真愛。我們常常講宗教裡頭神聖的愛心,不是凡人,凡人的愛心是假的,裡面有分別、有執著,不是真的;換句話說,他是有條件的。真的愛沒有條件,平等的,對你愛,對他也愛,對一切眾生他都愛,平等的愛。這個要發揚光大,這就是菩提心的核心。沒有愛心,菩提心怎麼生得起來?
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全是從這個真正的愛心裡頭生出來的。這個愛心,在中國就是五倫的第一倫,五倫從這裡發生的,從這建立的。父子有親,父母對子女那種親愛,那是真愛。但是從真愛慢慢變成情執,它變質了。這種親愛,是從自性第一德裡頭顯示出來的。中國古聖先賢講五倫,用五倫教化眾生,這個時間比佛法早,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倫理道理的教育,在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都建立了。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看到佛經上所講的亦如是,也都是講這些,所以中國人很容易就完全接納了。對他們教育的理念、方法,儒跟道統統接受。
佛教育的理念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培養人自性裡頭本有的戒定慧,不是外頭的,目的是成聖成賢,最低也是君子。聖賢君子的教育,維繫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我們要知道,知道才產生愛心。這個愛心是禁得起考驗的,什麼樣的折磨都不會改變,這是我家傳家之寶,我知道我怎麼會不愛護?一定守護,傳宗接代,世世代代傳下去。這有價值、有意義,人生在這個世間沒有白活。
「平等性智,此智廣度」,為什麼?心量拓開了,自私沒有了,轉末那成平等性智。解決世界問題,二00五年我第一次跟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長老見面,他第一句話就問我,他說法師,你走過很多地方,也認識一些國家領導人,你看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這個話說得多麼嚴肅!對和平沒有信心了。在這個世界,國家領導人他在位的時間最長,他做了二十二年首相,那個時候才交下去兩年,我們認識了。我當時告訴他,我說你能把四樁事情做到,世界就和平了。他問我哪四樁?我說第一個,國家跟國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二個,政黨與政黨;第三個,族群跟族群;第四個,宗教跟宗教。這四個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社會就安定,世界就和平。他聽了之後皺眉頭,說不出話來。
我們沉默大概七、八分鐘,我接著告訴他,我說是難,真難,非常棘手,但是如果從團結宗教下手,可以做得到。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領導人都是民選的,用選舉的方法選出來的。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仰宗教的人多,信仰宗教的人團結起來,選票在我們手上,會影響政治,會影響政黨,也會影響族群。我這個話他聽懂了,馬上就很高興,笑容就滿面了。我就勸他,你從政治上退下來,你是全世界伊斯蘭教的領袖,你要好好從宗教上下手,用宗教的方式化解衝突,帶給世界永續的和平,我說這是你的使命。年歲雖然大,他大我十五個月,身體好。我說你從這上努力,比你做首相更有意義,你要更上一層樓。所以我們就變成好朋友了,每次到馬來西亞一定要碰頭。他也是最喜歡跟我聊天,我們在一起什麼拘束都沒有,什麼話都談。
所以宗教,連湯恩比都說過,人類,宗教是不能缺少的,人類的文明是來自宗教,意思就是先有宗教後有文明,文明從哪來?從宗教來的。所以,宗教是人類不能缺少的,我們要重視。特別是中國,中國,連羅素都講過,羅素也是英國人,早年在中國北大教書的時間很長。他寫了一本書叫《中國問題》,裡面就說得很清楚,中國人沒有宗教觀念。中國的儒跟佛不是宗教,充其量說道,勉強可以說得上,跟西方宗教都不一樣。道著重於自己修行,西方宗教完全仰賴上帝,求上帝保佑,中國人沒有。特別是佛法。方東美先生他在學校裡講學,晚年幾乎統統講佛經,在台大講過大乘佛學、魏晉佛學、隋唐佛學,離開台大,輔仁大學是私立學校,請他去講學,他講華嚴哲學,肯定的說佛教是無神論。這個無神不是不承認神,承認神,神是凡夫,神的地位跟我們是一樣的。就像我們承認我們自己國家,我們也承認外國國家,不能不承認,它是事實。佛法是講求要開悟、要徹悟,用現在的話說,它的確是高等的哲學跟科學,現在也被科學、哲學證明了。我跟方老師學哲學,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方老師心目當中,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通過六十三年的學習,我們肯定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所以佛學的內容是什麼?對普世的教育,一般平民的教育,它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提升到上層的時候,它是哲學、它是科學。而且無論講什麼,講倫理也好,講道德也好,講科學、哲學也好,都講到究竟圓滿,這真正了不起!為什麼能講到究竟圓滿?它講到見性,把宇宙的根挖出來了。宇宙的根源在哪裡?在自性。自性就是真心。一切法心現識變,《華嚴經》上就憑這個理論講出來的。華嚴是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華嚴》有「世界成就品」,世界從哪來的;「華藏世界品」,世界有多少,無量無邊。華藏世界,「世界成就品」,世界從哪來的。萬物從哪來的,生命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統統講清楚、講明白了,真不可思議,這是大學問。
用一句話來說,我在早年,住台灣的時候,台灣大學生學佛是一股風潮,學佛熱,對台灣佛法影響非常大,我有緣接觸這些同學們,我認識的人很多。有一年過年,農曆年,也是我們大專講座的同學,他那個時候拿到博士學位了,在輔仁大學教書。告訴我,他利用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有一百多個學生報名,他給他們講《普賢菩薩行願品》。我聽到很高興,學佛的同學拿到學位,有教授的身分,在課外辦這個活動,好。那時候我就想到一個問題,我問他,我說佛法你們都學這麼多年了,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用一句話回答我,不要囉嗦。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東西到底講什麼?一句話回答我。他想了五、六分鐘,告訴我,想不出來,回頭問我。我說經上有一句話四個字,你看看恰不恰當?《般若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能不能代表?他說可以。
諸法實相,要用現在話解釋,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你要是真知道了,你會對佛法產生歡喜,你就很想接觸它、很想了解它,了解一切法的真相。確實就說這個東西,而且用的時間最多,專門用這個題目二十二年,講般若。你看,開始像辦小學,成道之後,大徹大悟之後,辦小學,講阿含十二年,等於辦小學。偏重在倫理、道德、因果,讓社會安定,讓世界和平,讓人民幸福。後面,那就是少數人,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興趣,不斷向上提升,他講方等、講般若、講法華,慢慢向上提升。到法華的境界,那是佛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所以佛的教學是有次第的,就像辦學校,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辦研究所。仔細看,真的是這樣。小學時間長,我們現在小學時間短,所以那個根力量不夠。佛的小學十二年,中學八年,一共二十年,等於說根,用二十年的時間扎根。再二十二年給你講真的,就是諸法實相,這就是般若經典。最後提升到圓滿,你都明白了,明白的時候目標是成佛,成佛的《法華》,《法華》告訴你怎樣契入佛境界。
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由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無不等攝,好像我們這個地方,對,「自攝他攝」,有這個一段參考的。在第一面,第四十品第一面,都是從《佛光大辭典》裡頭節錄的。「自攝:為他攝之對稱。指以戒法專攝身、口、意」,這是小學,這是基礎教育。「又以自己發願修行之力攝持而證得果位」,這就是四果四向,小乘。他攝,是由佛菩薩加持,像淨宗法門就屬於這一類的。我們自己智慧、能力不夠,要依靠佛菩薩。依靠佛菩薩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這個條件,佛菩薩加持是相對的,你有一分功德,他就加你一分;你有十分功德,他加持十分,完全是屬於感應道交。這在理上講得通。譬如念佛人,自己念到功夫成片就決定得生。功夫什麼叫成片?心念裡頭確確實實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全放下了,這就叫成片。如果還有雜念、妄念夾雜在裡邊,這就沒有成片。沒有成片,往生不可靠,完全看最後一念是不是,最後一念是的,你往生;最後一念不是的,就不能往生。但是功夫成片,他是決定往生。
而且功夫成片可以隨意往生,他想什麼時候走,佛什麼時候就來接他;換句話說,他生死自在。這種人往生,佛來接引他,首先是佛光照他,佛光一照這就是加持,把他的功夫提升一等。所以功夫成片提升就變成事一心不亂;得到事一心不亂的人,佛光一照,他就是理一心不亂;得到理一心不亂的人,佛光一照,他就在實報土。所以曉得,佛菩薩威神的加持,是自己有多少他就加多少。我們自己得真幹,佛菩薩加持就多;自己不幹,專求佛菩薩,佛菩薩加持力量很微弱。甚至於自己還要造惡業,那就加持不上了。不是不想加持,佛菩薩大慈大悲,真的是普度眾生,我們自己業障深重,加不上。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
我們看括弧裡頭說的,「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諸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沒有私心,全是慈悲,也就是全是真誠的愛心。儒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那個愛是自己凡夫愛心的擴大,還沒有做到平等。佛菩薩的愛是平等的,沒有條件,沒有分別。為什麼?因為佛菩薩,我們講倫理,他講到最高峰。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最高峰講到什麼?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上面到諸佛如來,下面到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兩個字的意思是廣義的,什麼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動物是眾生,植物也是眾生,山河大地、礦物還是眾生,為什麼?眾緣和合而生。他把整個宇宙看成一體,這是真的一體,不是假的一體。所以他的愛心是平等的,愛心是無條件的,真誠的愛心,絕對不是父母的愛能夠相比的。這叫大乘廣智。
下面『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是轉阿賴耶,「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你看這個一轉,阿賴耶一轉,「方歸心原」,心原就是自性,回歸到自性。「一切種境」,一切智、道種智,「無不圓照」。一切是萬物,種是種種差別,種種理論跟現象,內境、外境全都照見了。「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這個裡面說了,「如解脫身二乘同得」,解脫了,聲聞、菩薩他們都得到。「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聲聞、緣覺沒有,權教菩薩沒有。什麼人有?明心見性的菩薩才有,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他們有,我們稱他們作法身菩薩。這第一種殊勝,五種殊勝裡第一種殊勝,「無等」。
「如前三智,菩薩漸得」,講的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也就是轉識,轉前五識、轉第六識、轉第七識,是漸漸轉的。大圓鏡不是的,大圓鏡一轉,一切就轉了,它不是慢慢轉的;前面三種是漸漸轉,也就是漸漸得,不是圓滿的得到。大圓鏡智轉過來,那就圓滿得到了。這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不是漸得的,它是頓證的,「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沒有跟它同等的。這第二殊勝。過於,過是超過,「過於不可思議」,前面是不可思議,它超越了不可思議,叫「最」;又超過不可稱智,這叫「上」;「寬於大乘廣智」,這叫「勝」,寬是寬廣,這叫勝。所以,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它有這三個意思,有勝的意思,有最的意思,前面還有個無等、無倫、最勝,無等無倫最勝。是為第三、第四、第五勝。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實際上,這就是《華嚴經》上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如來智慧,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本來有的。
「又《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所悟全是當人自性本具,全是自性的功德,人人有分,法法皆如。「念佛往生,為佛智所建」,你懷疑,這就是「不了佛智」。「不思議智者,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不思議智。念佛往生,為不思議智所立」,你懷疑,叫「不了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謂佛之智慧,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不可稱智」,佛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智慧,是說不盡的。「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你對它懷疑,這叫「不了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你對它懷疑,「名不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他的地位,「分高出」,分是身分,「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你對它懷疑,叫「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上面這三種說法互相發揮,《淨影疏》說,《淨影疏》簡述其要;《宗要》廣演其義;《會疏》裡頭說的會歸淨宗。念老把這三種統統錄在此地,給我們做參考。這三段,是《淨影疏》裡頭的一段,第二段《宗要》的,第三段《會疏》的,都說得好。《會疏》完全會歸到淨土,會歸到念佛往生,講得太好了。
我們看後面這一段,「經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疑有四個意思,下面就說了,以下廣攝曇鸞法師、元曉法師、峻諦法師,並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他們講的精華,「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下面這個四段就非常可貴了,這是念老註解這部經的理念、構思,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這是菩薩真正看到現在眾生問題之所在。這樣殊勝的法門,確確實實能幫助你這一生見性成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跟這個法門不能比。那些法門雖然門門都能夠明心見性,它難,它要求你斷煩惱。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只要伏煩惱就行,你能把煩惱控制住。伏煩惱比斷煩惱要容易得多,我們只要能忍受就能夠往生,不能忍受就不能往生。能忍受,煩惱沒斷,能往生,這就容易太多了!
這個四段裡面第一個,就是講這四種智,「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千年積薪,一火燒盡。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這說得好!這一篇東西是念老做的總結,根據經所說的、根據祖師大德所說的做出結論,在那裡勸導我們,我們要信,我們要明瞭。其實,信佛智就是信自性本具的智慧,不信佛智也就不相信自己自性裡頭有圓滿的智慧。你不相信,你有懷疑,你怎麼能夠證得?你怎麼會能成就?眼前最得力的受用就是離苦得樂,往生西方世界,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這是第一個得到的。可見得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整個社會的問題就出在信心,信心失掉了。這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為什麼聯合國,這個願是所有一切人共同的願望,希望世界恢復安定和諧,共同的願望,共同的願望為什麼做不到?四十多年的時間,從一九七0年代聯合國召開這個會議,每年投下去人力、物力、財力真的是不計其數。問題解決不了,衝突頻率年年上升,衝突的受害一次比一次嚴重。所以,讓許許多多專家學者、國家領導人,對這個世界還會有沒有和平產生疑問。這怎麼解決法?我在淨宗經典上看到一句話,我的感觸很深。這句話說,就是諸佛如來,無論是報身在報土,應化身在一切諸佛方便土、同居土,無一不是「今現在說法」,我就看懂這一句。
再回頭看看中國老祖宗的東西,在「學記」上教給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不是明明說到這個?那今天解決這個世界問題是什麼?教學為先,今現在說法,就可以做到。尤其是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人是教得好的。現在謝總在潮州搞這個三年,不斷的在辦傳統文化論壇,而且很多來接受學習的都是政府的幹部。因為它兩個縣書記、縣長都看過,覺得好,把他們的幹部統統送過來受訓。一個星期,最長的三個星期,統統都改變了。所以他到這裡來告訴我,他說人是教得好的,我們實驗出來了,真的不是假的。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一個星期就回頭,真的就改變了。回頭是岸是好處,可是還有習氣,習氣不是那麼容易改的。那怎麼樣?過一段時期再來搞七天,他就永遠毛病就不會發了。如果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下覺悟了,會有幾天好,到以後又忍不住,老毛病又犯了。所以佛知道,他「今現在說法」,永遠不間斷,病治好了,永遠不會再犯。
教學重要!教學首先要靠老師,那我們對老師不能不尊師重道。老師很清苦,老師也很辛苦,他要得到安慰。安慰就是我們從上到下,從領導到小民,對老師都尊敬。中國過去,國家尊師重道,帝王見到教書的都特別禮遇,讓這些讀書人、教書人,雖然物質生活清苦,他教得快樂,他教得高興,他對於國家真正的貢獻,奉獻,無私的奉獻。他這一生雖然清苦,他來生積的德大了,來生一定發達,子孫一定發達。這是在中國歷史上能看到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