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行十善  (第三集)  2013/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02-040-0476集)  檔名:29-392-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七百九十二頁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第八,「不貪,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之觀行善」,這是修行十善。佛法,特別是對初學,初學入門是三皈、五戒、十善,老師對學生特別嚴格的要求。這是淨業三福的第一條,第一條不是佛法,世間法,世間善人的標準。佛經上我們一展開,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有標準的,淨業三福第一條做到,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就這四句。這四句是聖賢教育的基礎、根本,也是佛陀教育的基礎跟根本,是建立在這個地方的。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一句話是實,實實在在的,父母,第二句話是虛。怎麼是虛?用老師來做代表,代表對一切尊長的尊敬,把它歸納成一個字,第一個是孝,第二個是敬,所以用老師來代表敬。敬從長輩開始,尊長,地位尊貴的人,對他要尊敬。你看中國,我在南方住得長,小時候在福建住了六年,我十歲到福建,十六歲離開,所以正是記事的年齡。福建的風俗,每一家的堂屋都供一個大牌位,大牌位上寫的完全是一樣的,家家戶戶都相同,「天地君親師」。對親要盡孝道,對天、對地、對君(君就是國家的領導人)要敬。天地君親師,除親之外,盡孝,那個敬就是盡孝,對天地盡孝,對國家領導人盡孝,對老師盡孝,這個孝叫敬。孝跟敬是一個意思,不是兩個意思,是平等的,沒有差距的。親這個字範圍小,就是對父母;那個敬的範圍大,除父母之外,所有尊長都要敬,平輩當中年齡比我大的就要敬。這是中國千萬年傳統的倫理概念,它的功德就是千萬年當中世世代代太平盛世之基礎。太平盛世從哪來的?就從這兩個字來的。所以南方我覺得他們供祖先牌位供這五個字好,這五個字是民族大團結,應該要恢復,這是中國美好的傳統,要保持下去。

  所以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是具體,對於孝道方方面面都給你提到。當然不是完全的,完全說不盡,那是綱領。我們記在心裡,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它兌現,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這是倫理教育。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因果教育。倫理教育有時候煩惱習氣重克服不了,但是因果教育就產生畏懼。為什麼?心行不善有報應,報應在三惡道,想到三惡道害怕,不敢有不善的念頭,不敢有不善的言行。為什麼?因果絲毫都不饒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惡果報如影隨形,善絕對有善果,惡決定有惡報,縱然不在今世,會在來世,會在後世,因果通三世。世尊四十九年教學當中,對於因果理事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從《大藏經》裡面抄出一本,這是佛在《大藏經》說的因果,都抄在這一起,便於我們方便學習,《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比道家講得更詳細,不能不讀。

  湯恩比博士說,孔孟學說、大乘佛法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儒家講倫理道德,佛跟道講因果報應,不是假的,真能救世。十善業道做了總結,十善業道的宗旨就是止前之惡,前是我們今天以前。我們有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語、不善的行為,身口意的行業做錯了,將來一定要感召的惡果。佛教我們十善業,是把過去的惡到現在止住,不再作惡,這叫修十善,永遠不再作惡。所以十善的理要清楚,事相要明白,落實在生活,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把起心動念管好,決定不可以惡作。所以就不惱於他,他是一切眾生,你不會讓眾生生煩惱,你不會傷害眾生。行今之善,從今之後我們皈依佛,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依靠佛陀的教誨斷惡修善,這是宗旨,這才能利樂一切眾生。

  前面身三業,不殺、不盜、不淫;口四種,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現在我們接著,意三業。意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造業的根,在十善裡頭比什麼都重要。不貪、不瞋、不痴,這在佛法稱為三善根,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從這生的,這善根。翻過來貪瞋痴,叫三毒,能生一切眾惡,一切惡都從這生的。佛告訴我們,貪心感的是餓鬼道,瞋恚感應的是地獄道,愚痴感應的是畜生道。所以,餓鬼、地獄、畜生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來的。貪瞋痴要是斷掉,三惡道就沒有了,這三惡道的因。沒有因哪來的果報?所以三惡道是自己貪瞋痴變現出來的,你墮三途,自作自受,不是別人造的這三道讓你去受罪,不是的,全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我們要知道。要怨天尤人,那叫罪加一等,罪就加重。明白這個道理,不怨天、不尤人,不怪人,全是自作自受。

  往上看,往上看是天堂,天有二十八層天,分為三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是我們自己善業感得的果報。整個六道從哪裡來的?從我們起心動念來的。不起心、不動念,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六道不是真的,像一場夢,《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六道輪迴是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不是真的,是假的。

  現在我們學後面這三句,第一個,不貪。止前,我們剛才說過,今天以前的。引取無厭,引是什麼?用現在的話說,誘惑。取是什麼意思?佔有、控制、支配,這就造業了。外面境界誘惑是迷,是迷惑,你真正起這個念頭,我想擁有它,我佔有它,我來支配它,這種念頭就造業。這下面講,是惡行,而是無厭的惡行,貪婪無止境。貪的什麼?財色名食,我們通常總歸為財色名利四個字,這些東西天天在誘惑你,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無論你得到得不到,你能不能得到是命,命裡沒有,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得不到;命裡有,你丟都丟不掉,它會跟著你來。這命裡的東西從哪來的?過去生中累積的。

  佛門裡頭有句話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是我親身體驗的。我的命,八字,很多人把我的八字拿去算命。我記得有一年,好像是我五十歲前後,台北關西有個摸骨的很出名,韓館長她們就給他摸骨算命,很準。把我的八字給這個摸骨先生看,摸骨先生看到我這個八字,他就問她,懷疑的態度問她,這人還在嗎?她們告訴他,這個人在。他是幹什麼的?他是出家的。出家另當別論。意思就是說,不出家他不在了。我這個命只到四十五歲,一生沒有害過病,四十五歲那一年生了一場病,我知道壽命到了,所以我不找醫生,也不吃藥,念佛求生淨土。因為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沒有辦法叫你延壽。那時候我講經十多年,我三十三歲出來講經,十二年,講經講了十二年。

  除這個摸骨之外,替我看八字的人很多,在洛杉磯,美國加州,翁陽春先生,現在還在。這也是個算命的專家,他跟北京的夏荊山是同學,夏老居士跟他們一個老師,專學看風水,翁陽春專學算命,一個老師傳的。我在洛杉磯講經,他每天來聽,他看我的八字,告訴我,講經的功德完全轉了。我命中沒有福報、沒有官印,沒有官印意思就是說,幹什麼事業我不能做主管,沒有主管的命,開個商店不能當老闆,老闆要有官印,我只能做參謀,只能夠做別人的助手,財庫空空,一文都沒有。這是什麼命?貧賤到極處,我們一般講乞丐,要飯的乞丐。四十五歲壽命就到了,我非常相信。先後給我看的大概十幾個人,說法都相同,我也相信。

  學佛之後,章嘉大師、李老師他們兩個好像是同年,大我三十九歲,這祖父輩的,這兩個老人看我看得很清楚,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叫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我也非常歡喜這個行業,我聽話,真的走這條路。出家的第二天我就在三藏學院教書,白聖法師是院長,叫我到三藏學院上課。同時外面道場請我講經,我也常去。我沒有做過經懺,沒有做過法會,在寺院裡頭別樹一格,這是大眾所忌諱的,那時候年輕不知道。但是事實讓我明瞭,我不能在寺院住,別樹一格,寺院每個人都不會支持我的,變得走投無路。到那時候只有一個選擇,放棄講經,參加經懺法會的隊伍,這個大家歡迎,但是不是我出家的本意。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學釋迦牟尼佛走投無路。還是有幫助的,講經當中有聽眾,聽眾歡喜聽經,歡喜學習佛法,這個聽眾全家歡喜,讓我到她家住。我帶她到台中見李老師,把這個情形向李老師做詳細報告,住她家裡可不可以?老師點頭,行。我在她家住了十七年,十七年我才有一個小道場,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我們始終回歸到佛陀教育,所以我們道場不叫精舍、不叫講堂,我們定的這個名稱,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你就曉得有視聽設備。就這麼一個小道場,也不大,但是到以後慢慢擴充,也有一點小規模。

  章嘉大師告訴我,真正發菩提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說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的,你不要操一點心。我聽了非常安慰,一生隨緣,佛菩薩安排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要隨順,在隨緣裡面修行。修什麼?修不染著。這都是章嘉大師教的,我學佛的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學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太高,不是我們凡夫能夠修成的,所以修不執著、不分別,學隨緣。環境,順境、逆境都好;人事,善人、惡人也好,在這裡頭把自己的習氣磨鍊掉,用平等心看待,用真誠心對待。好在我一個人,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也不怕人騙我,也沒什麼當好上的,一無所有,住在居士家裡。跟一批年輕的學生朋友結了緣,那就是台灣的大專佛學講座,跟他們結了很深的緣。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到海外去留學,散布在全世界,跟我都有很厚的交情,邀請我到國外去弘法,這個緣也是佛菩薩安排的。一生沒有道場,我們用網路將近二十年,用衛星十一年,只要很小一個攝影棚就可以,沒有聽眾,跟什麼人都沒有干擾。這樣平平安安度過五十五年,我們感謝佛菩薩。

  老師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教我修三種布施。我做了六十二年,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不拘多少,一毛、一塊錢都好,一定要有布施的心,捨己為人。不要想到為自己,想到自己你就錯了。為什麼?自私自利的念頭生起來了。沒有自己,只有正法久住。晚年皈依淨土法門,只有一個心願,求生淨土,還有餘力,幫助正法久住。你要問我自己,我就老老實實告訴你,我希望今天往生,我沒有留在這個世間的念頭,沒這個念頭。現在還不能走,大概就是還有一點影響力量幫助正法。

  所以貪心要把它斷乾淨,還有一點點一絲毫沒放下就是麻煩。麻煩到什麼程度?怕你在臨終那一念,念頭起來,不能往生。這一生錯過了,還要等下一次,下一次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時間太長了。所以千萬不要為這個身體想,為這個身體想,貪瞋痴慢疑全都出來了。怎樣把這個煩惱斷掉?就是要把身捨掉,常讀大乘經上,「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但相是假的,念頭也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講得透徹。修淨土,求往生,念頭不起則已,念頭起來就是阿彌陀佛,口裡念的是阿彌陀佛。世間事離不開因果定律,就不要操心了,有佛菩薩在做主宰,有護法龍天在執行。只要心正行正,起心動念不違背經教,言語造作都能相應,好事!

  止惡行善,當行不淨觀,這個不淨是廣義的,叫我們觀六塵,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特別注意這個法,法是什麼?佛法。《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空不能執著,不空也不能執著,「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清淨心才能夠現前。一句佛號,萬德洪名,能滅一切罪過。前面道綽大師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一句佛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你才念一句,你的罪業是無量劫累積下來,怎麼一句就能夠消掉?大師說出來我們才明白,他講得有理,我們要相信。你無量劫的罪業全是從妄心出來的,依的是妄心,你現在一念念阿彌陀佛是真心,這就是說邪不勝正。邪是陰暗,正是光明,千年暗室,點一盞燈就照亮了。這個例子我們明白,消罪業亦復如是。

  所以不能不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真心,不是妄心。真心人人都有,只是迷了,起了妄想。起心動念就是迷,叫無明煩惱。換句話說,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放光明,能遍照虛空法界,無所不知,無所不明。真實的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因此大乘佛法它的目的是開發自性的智慧德能,自性本有,不是學來的。所以佛陀的教學用什麼工具,開發的工具?戒定慧。用這三個工具把自性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開發出來,這叫成佛。開發出來什麼樣子?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我們今天學佛,我們的榜樣、我們的典型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現出來的。這些年來我們提倡中峰三時繫念,做得很有效果。

  二00八年冬天,我離別老家很久,回到老家去過一個冬天,過年。遇到大雪,讓我回憶到十歲離開家鄉的時候,記得童年年年冬天都是大雪,看到這個雪景,滿心歡喜。離開七十多年,我們感觸非常之深。這也是觀諸六塵。然後我聽說這個大雪很多年沒有見過,我們有機緣能見到這場雪景,回憶到七十年前。但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雪把整個山河大地掩蓋住了,一片銀色世界,下面是塵垢,是不淨。所以不能被這一層蓋覆欺騙了,要曉得底下不乾淨。如何能叫大地真正像銀色世界一樣清淨無染,這是什麼?這是極樂世界。把穢土變成淨土能不能做到?能。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隨心轉,被現代量子力學家證明了。怎麼轉?從念頭轉。真的要破迷開悟,迷是染污的根源,悟,覺悟,本來清淨,破迷開悟就是化染污為清淨,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

  章嘉大師當年教我,大乘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是實質跟形式做比較,實質比形式更重要。我們那時候年輕,知識分子,對佛法經論的嚮往是真的,輕視戒律。所以老師這樣子安慰我們,重實質不重形式,善巧方便。他要強調戒律,我們就不敢見他,就不想學了。暫時什麼?戒律不談,你喜歡經論就談經論,善巧方便,慢慢再誘惑你,再教導你。他教的方法非常非常巧妙,就是我們下課之後我離開,習慣性的,老師一定送我到門口,在門口輕輕告訴我一句話,「戒律很重要」,輕描淡寫。我也不問他,他也不重複,每次都這句話。老人往生了,我就回頭去想他,我跟他三年,他教了我什麼?這一回想,戒律很重要這句話就冒出來了。真重要嗎?我跟他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就是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講了這麼多遍,印象最深刻。再想想,為什麼跟我講這麼多遍?認真去思惟,想了兩個星期,答案有了。佛法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你要修行證果,這個就重要了。它跟世間的禮、規矩、法律不一樣,世間的東西是無常的,國家的憲法過幾年還要修憲,有些不適用了,有些要增加進去,連中國古代夏商周的禮都有興革,就是有修訂。佛法出世,不能修訂,修訂就不能證果,淨宗的法要修訂,就不能往生。所以只有依教奉行,你才能證果。我們才想,戒是基礎,因戒得定,因定開悟,那個慧就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證果。所以戒是根本。

  老師第一天告訴我的,「看破、放下」,放下是屬於戒,看破是屬於智慧。你因為有戒,放下了,你才能看破,看破之後再幫助放下,就是這兩個相輔相成,互相幫助,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妙絕了。看破是教下的觀,放下是教下的止,教下稱止觀,止觀就是禪定。禪定在定中有境界,如果沒有境界,那是無想定,那不是佛法。止裡頭有觀,觀裡頭有止,止觀不二。我在章嘉大師面前受三皈,章嘉大師不勸人受戒,跟李老師一樣,李老師勸人受三皈,不勸人受戒。為什麼?怕你做不到,慈悲心。章嘉大師有一次跟我講,叫我學戒,學一條,這一條你做到了,佛菩薩承認,世間人不承認,佛菩薩承認,五戒五條都做到了,你是真正佛菩薩三皈五戒的弟子,真的不是假的。請個法師傳授,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未必能做到。章嘉大師跟我講的都是實話,沒有一句話是虛假的,先學再受。

  所以我出家兩年之後才去受戒,先學習,知道怎麼一回事情再去受。去受的時候自己心裡要清楚,是假的,不能得戒。為什麼不能得戒?傳戒師不守戒,你怎麼會得戒?又何況蕅益大師說過,中國的出家人,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蕅益大師是個精通戒律的人,跟我們現代弘一大師一樣,弘一大師出家專攻戒律,蕅益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第九代的祖師,他精通戒律。所以他受戒,受完之後馬上就退比丘戒。為什麼?比丘戒至少要有真正五個比丘傳戒,你才能得戒,沒有真正五個比丘,你不會得戒的。所以他一生自稱菩薩戒沙彌,菩薩戒沒有法師授,自己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心要受持都可以得戒。但是比丘戒不行,一定至少是五比丘,規定是十個,十個比丘,三師七證,正式的是十個人。蕅益大師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章嘉大師教人教真的,不是教假的。

  我們今天在經典裡面看到的,這是佛陀直接指教我們的,那就是淨業三福。前面第一福修成就,得到了,才能進一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如果沒有前面第一條,不但受戒沒有分,三皈都是假的。三皈那叫什麼?結緣三皈,跟密宗結緣灌頂一樣,那不是真的,這一定要知道,跟佛法結個緣,不是真皈依。真皈依你想想看,你起心動念是不是覺而不迷?皈依佛,佛是覺,覺悟,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沒有做到,一天到晚還是迷惑顛倒。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我們從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依佛教導我們的,經典上所講的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皈依僧是自性清淨心,這叫僧,看到出家人就想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叫真正皈依僧。我們依然是染污,沒回頭,從迷沒回頭,從邪也沒有回頭,從染也沒有回頭,還是搞的迷邪染,這哪裡是皈依!結緣三皈就對了,不是真的。

  章嘉大師教給我們,學,認真去學。從哪裡學?從讀經。因為佛不在世了,佛不在世,三寶裡頭法第一,依法不依人。我們天天讀經,經讀熟,標準就建立了,我起心動念跟經上講的相不相應?不要說別的,就是十善業道,我起心動念有沒有貪瞋痴?我開口說話有沒有犯這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我身體造作有沒有犯殺盜淫?殺盜淫,戒律裡講得很微細,我的造作對別人有害,雖然沒有要他的命,也算是殺,你叫他生煩惱。盜戒,我在前面說過,還有佔便宜的念頭,那是盜心,你的盜心念頭沒斷。淫欲,沒有事,有沒有動念頭?動念頭就不行,你就破戒了,菩薩戒就破戒了。比丘戒不破戒,比丘戒論事不論心,比丘戒好持。菩薩戒論心不論事,難!動這個念頭,戒就破了。所以菩薩戒最難持,那畢竟不是凡夫,菩薩是覺悟的人。章嘉大師教我們的方法正確,先學,學到自己有把握的時候去受,在末法時期這樣做,這就如法。我們看六塵、看六根、看六識,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這些都是欺誑不淨。

  我們明白這個之後,修清淨行,就是行善。清淨行怎麼修?斷惡不要著斷惡的相,不要把斷惡的相放在心上,行善不要把行善放在心上。為什麼?這個心是妄心,真心裡面沒有東西,真心是清淨平等覺,妄心裡頭有念頭。沒有這些念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心就是真心。不要去找真心,把虛妄的清除掉就是真心,用這個真心來修善。這個善,狹義的就是十善業道,廣義的,一切利益眾生的都是善,利益自己的都是錯誤。為什麼?利益自己,增長我見,增長我慢,那不是麻煩來了嗎?那是煩惱。不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為什麼?我們的目標就想到極樂世界去,想到極樂世界去,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代表全體的佛法,一法不漏。這不貪。

  下面第九,「不瞋,止前忿怒之惡行」。這是我們常常犯的,瞋恨心重,脾氣很大,喜歡批評人,喜歡責備別人,有意無意就造罪業。這個業,瞋恚是地獄業。為什麼?你叫別人生起怨恨,跟別人結冤仇。很多的冤仇自己不知道,無意當中結的,你說這個事情多可怕!所謂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是我們要非常謹慎斷這個煩惱,斷這個習氣。「當行慈忍」,對人要慈愛,要用真心去愛人,像愛自己一樣。決定要知道我們的身是假的,頭一個要把這個看破。

  現代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這個肉身,肉身到底是什麼?把它解剖分析,大概有六十兆細胞組成這個身體,六十兆的細胞。這個細胞有新陳代謝,細胞很多,組成各個不同的器官。大多數的細胞壽命都不長,最短的一天,這個細胞就死了,但是它又生一個活的細胞來補充,新陳代謝。一般的大概都是二、三年,最長久的腦細胞,腦的神經細胞,它的新陳代謝大概是一百五十年,我們人還沒有那麼長的壽命。像皮膚這個細胞時間都很短,幾天而已,十幾天、二十幾天就不是的了。新陳代謝豈不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分段生死嗎?一個細胞是一段,這分段生死。這身假的,不是真的,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就不為這個身體來造業,那就大錯特錯。對待這個身體要適可而止,給它足夠的營養,讓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我們這身體就很健康。借假修真,借這個身體一生好好的修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到極樂世界,我們在經教裡面學過,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每個往生的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的化身帶著蓮花來接引你。蓮花從哪裡來的?蓮花的因,種子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蓮花的因,緣是我們起心念佛,我們每天念佛這是緣,因緣和合,蓮花就長出來了,在七寶池長出來了。蓮花上有我們自己的名字,不會錯的。這是個蓮花苞,這個花一開,佛就看到了。花開是什麼?你念佛的緣成熟了。佛就拿這個花來接你去往生。當你坐在蓮台裡面,就起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我們可以用成語裡頭脫胎換骨來形容它,我們這個身完全轉變成法性身。現在我們的肉身是阿賴耶的相分,境界相,我們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是妄心,全是虛妄,不是真實,而且起心動念是染污,第七識的染污,第六識的分別,全是錯誤的。在蓮花裡面轉八識成四智,我們自己要靠修行轉八識成四智可不容易,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在剎那之間,在蓮花裡頭,阿彌陀佛的威神把我們整個轉過來,轉識成智。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那個身是法性身,跟阿彌陀佛的身一樣,完全一樣,高大一樣,體質一樣,相好一樣。不思議的境界,這我們一定要知道。真正知道明瞭,你才有一個決心,極樂世界我非去不可,我一定要去,你會有這個堅定的信心,而且你決定有把握去,不是去不了。這個世界自然就淡薄了,一切隨它去,它好很好,它不好也很好,自然就淡薄。

  所以,講得最清楚、最明白、最透徹,無過於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我們對他要感恩。我們有緣在晚年相識,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在那個年代在海外講這部經,夏老的會集本,就我一個,在國內講這個經就他一個,沒人講。夏老會集經本,念老編輯集註,輪到我們,我們來流通,我們給大家推薦,給大家介紹。真搞清楚、搞明白,下定決心,你就是極樂世界的菩薩。八萬四千法門雖好,一生很難成就。這個經本,即使是五逆十惡,毀謗大乘,來得及來不及?來得及,只要這一口氣還沒斷,我懺悔、改過、認錯,後不再作,我具足信願,一向專念,決定往生,來得及。這才叫佛普度眾生的第一法門。

  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經直指》裡面有一段話告訴我們,你造極重的罪業,八萬四千法門都度不了你,所有的經論、懺法對你也失效,你造的這個重罪,最後還有一個方法能度你。是什麼?信願持名,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攝受你。這還得了!從這裡才看到佛菩薩的慈悲。憑什麼你能度?就憑你本來是佛,就憑這個。你造作無量無邊的錯誤是一時迷惑,一時糊塗,幹了錯事,你現在肯回頭就是佛。這個道理我們要參透,參不透,這一段的經文第二十四品跟第二十五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念老的註解註得很詳細,你去念三百遍,你就相信了。遍數不夠,你的疑惑破不了。

  古人傳道的祕訣,從前人相信,得利益,現在人不相信,不得利益,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字經》上說,「教之道,貴以專」。學之道也是貴以專,專攻,一心一意。我念《無量壽經》,註解分量太大,我只念這兩品,把這兩品念上三百遍,你就有底子,不再迷惑,真正相信。所以,一遍、二遍、三遍不夠。多少人聽經,我問他聽幾遍?一遍。第二遍有人再講,這個我聽過了,不必了。這種心態不能往生,跟佛法結個緣而已。要真成就,沒有疑惑,不要緊,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往生;要有疑惑,疑要破,不破,臨命終時會產生障礙,叫你不能往生。所以經教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的,真正相信之後,經就可以不要,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只要這一句佛號。

  於是我們就能夠體會到,鄉下這些阿公、阿婆,他什麼都不懂,甚至於不認識字,他就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他相信,他不懷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不離口。這種人不能小看他,他的成就,往生非常可能是上輩往生,他跟那個把念老這個集註念上三百遍、念上三千遍斷疑生信的人沒有兩樣。你的煩惱習氣重,需要三百遍、三千遍,信心才能建立,他那個善根福德厚,不需要,一聽他就相信,就接受,什麼懷疑都沒有。所以他需不需要聽經學這個?不需要,學這個反而麻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上上品往生。所以真正念佛人,不管他有沒有學,認不認識字,就是這種鄉下阿公、阿婆,你親近他,你會感覺到他是善人,心地非常善良,一點惡意都沒有,十善他全具足。你問他十善,他不知道,但是他統統具足。一個地方要有這一、二個人,寶!我講寶是什麼意思?這個地區沒有災難,有真修行人在那裡。所以一人有福連帶一屋,他有福報,他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區沾他的光。

  我們再看後面最後一條,第十「不痴」,不痴就是不邪見,「止前撥無因果」,這個字是個錯字,有無的無,撥無因果,就是不相信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這個僻是偏邪、不正,這個人有偏見、有邪見,所以他造作的業是惡業、惡行,惡行就是惡業。這是止住過去不相信因果,自己有偏見、有邪見造成的惡業。這個問題在現前社會太多了,關鍵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有沒有正知正見。這個問題是大問題,十善裡面這是根源,講到起心動念了。怎樣叫不痴?痴它的核心就是懷疑,不痴就是不懷疑,不懷疑就是正知正見。標準是什麼?是佛陀的經論。菩薩所造的這些論,如果跟經典裡面有違背,那就是錯誤的。無論是解釋經典的,釋經論,或者是宗經論,《瑜伽師地論》是宗經論,《大智度論》是釋經論,都不能夠違背經教。為什麼?只有佛陀徹底覺悟了,他所說的是真的;菩薩雖然覺悟,還不圓滿。所以一定要依佛經,佛所說的經。

  經有沒有偽造的?有可能,傳這麼多年代了。古人把關把得緊,這是我們對他都要感恩、要尊敬的。誰把關?帝王把關。經典確確實實是佛說的,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翻譯成漢文。印度佛滅度之後,經典傳來的有沒有偽造,冒著釋迦牟尼佛的名偽造的?不敢說沒有。《大藏經》裡面有,有這一部分。凡是有懷疑的,不太敢斷定是佛說的,但是它說得也不錯,把它另外編成一部,用這個方法。《藏經》裡面的經典常常有增加,增加,一面是印度流到中國來的,流傳來的;另外一種是佛菩薩的著作,像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藏經》裡頭就沒有,再要新編《藏經》,這就收進去了。但是收的標準,要當代高僧大德審察肯定,送到皇帝那裡,皇上做最後的決定,可不可以入藏。入藏標準是這樣嚴格,不是人情。

  現在問題來了,現在是民主,《大藏經》的流通沒人管了,誰喜歡,這人跟我交情不錯,來,你的東西我就收到《大藏經》裡去,就會有這個流弊發生;真是好東西,這個人我討厭他,不喜歡他,我不收他的。古時候收入是要集合全國的高僧大德來開會,來集會來審察,大事不是小事。有時候帝王親自到譯場,到這個大會當中來聽大家的意見,做最後決定。這就是對正法負責任,對千年萬世眾生負責任,讓正法叫人家可以相信,這個東西不是假的。特別是淨宗,為什麼?淨宗這個方法容易、簡單、穩當、可靠,關鍵就是信的問題,真正叫難信之法。

  所以這底下接著說,「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正信太重要了,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我跟其他宗教往來很多,我在馬來西亞有一次跟馬哈迪長老聊天,我告訴他,我讀《古蘭經》,讀《古蘭經》的時候我是最虔誠的穆斯林。他問我為什麼?不是真正虔誠的穆斯林,你讀不懂《古蘭經》。我說我讀《新舊約》,我是最虔誠的基督徒,不是最虔誠的基督徒,你讀不懂耶穌的意思。沒有真誠、沒有恭敬不能入門;真誠、恭敬,入道之門,哪個宗教你都能入進去。你如果輕視它,有比較它,錯了,宗教不可以比較的。

  可是學校開的有宗教比較。我在印尼大學,學校送我博士學位,典禮完後校長請我吃飯,跟我聊天,告訴我,我們學校有宗教比較學。我一聽我就告訴他,宗教怎麼能比較?他說為什麼?我說,你看看現在這些人,誰超過耶穌,超過穆罕默德,超過釋迦牟尼佛,才能比較。像學生的課程一樣,老師可以比較他,這幾個同學比較,老師可以做,現在誰來做我們老師,比較給我們看,哪一個能超過?他問那怎麼辦?我說學習,不要做宗教比較,宗教學習,研習會可以,我們研究、學習,不能比較。比較,我們的口氣太大,我們超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但是我知道有不少大學哲學系裡頭開的有宗教比較學,有這個學科,這是有問題的。所以,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無論哪個宗教,你用真誠心、恭敬心,沒有絲毫懷疑的心,你都能生智慧。

  底下這兩句總結說得好,「上之十善,均是世善」。世間善法是學佛的基礎,世間善都不能行,怎麼能學佛?這不能不知道。所以淨業三福它不是專教淨宗的,這是鋪蓋了全部的佛法;也不僅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都不能夠與淨業三福相違背,與三福相悖,它不是佛法,這個我們要知道的。「《報恩論》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世間善行能不能往生?能。淨宗這個法門太大太大了。我們要問,那些基督徒可不可以往生?可以。伊斯蘭信徒能不能往生?能,什麼宗教都行,都能。為什麼?他們都是世間善,修世間善法,信願持名,統統能往生。佛法沒有界限、沒有障礙,並不是一定要遵守這個,一定要遵守這個往生是前面三輩,上輩、中輩、下輩。末後這一段,一心三輩,一心三輩就不是修佛法的,只要修善行,修清淨平等心,統統能往生。所以佛教不管是哪個宗派,乃至於所有宗教,所有世間善行,念孔子書的,他要信願持名,能往生。這個法門太大太廣,能包容一切,所以皆可往生。

  「但必常常念佛迴向,即轉世善為淨因」,為往生淨土的真因。「故佛說諸經,總兼世善」,沒有離開世善,離開世善不是佛法。「而此十善業,且特說專經」,佛說了一門,專門講《十善戒經》,《十善業道經》就是《十善戒經》,專講一部,這部經講得很詳細。後面說,「以淨身三、口四、意三諸業,為修持根本也」。佛法無論是哪個宗,現在佛法在地球上所流通的有漢語,北傳的,包括日本、韓國、蒙古,這都是屬於北傳的,以漢語為中心;南傳的,巴利語為中心;還有藏傳的。這三種語系裡面的宗派很多,三個語系都有很多宗派。無論是哪個宗派,佛所說的是佛法,還有世間法,都是以十善業為根本。於是我們就知道,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十善學起。

  三皈、五戒、十善,要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三皈是起心動念,要求起心動念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要與這個相應,這就是真正佛弟子。下面落實五戒十善,戒是戒,善是善,善是世間人共同遵守的,戒是佛特別給你約定的,你要是犯了,你看犯十善叫惡行、惡業,惡業還加上破戒,這罪加一等。世間人作惡沒有破戒的罪,學佛的人作惡,又加上破戒的罪。所以章嘉大師的話很值得我們玩味,他老人家叫我們不要急著去受戒,先學,學得真有把握,你再去受戒。持戒有功德,一條戒有五位護戒神保佑你。你要是破戒,不但沒有神保佑你,連鬼神都瞧不起你。

  所以古時候你要求受三皈,人家就問你,十善業道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不給你授。真正做到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才傳你三皈,你要受戒的,傳你五戒,你可以做到。現在沒有了,現在你來受,報名就給你授,授了之後他不負責任。我們自己要清楚,自己要真幹,受了一定要真幹,否則的話就是假的。假的就是冒牌的,冒牌這個罪很重,不是佛弟子冒充佛弟子,這有罪的。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