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歎德標名  (第一集)  2012/1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02-040-0057集)  檔名:29-333-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七十七頁,倒數第二行:

  「大者,梵語為摩訶。具有三義:謂大、多、勝」,有這三個意思。「大者,《彌陀疏鈔》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這個意思是大德,大是大德的意思。「《淨影》云:曠備高德,過餘近學,故名為大」,這是《淨影疏》裡面所講的大的意思,也是大德。曠備高德,實在說我們常講,老實、聽話、真幹的人,這樣的人確確實實是大德、是高德,一般人不能跟他相比。可能這個人沒知識,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可是他能將一句佛號念到底。念佛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他回答你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他沒有第二句話說。他往生的時候,往往現非常殊勝的瑞相。諦閑老和尚那個徒弟鍋漏匠,是個標準的例子,連老和尚都自嘆不如。預知時至,站著往生,走了還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站著走的我們聽說過、見到過,走了站三天沒聽說過,只有這一個人。

  所以大德往往都被我們小看了、疏忽了、錯過了。明白這些事實真相,了解這個道理,我們對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輕慢。乃至於對蚊蟲螞蟻,說不定牠將來投生轉到人道,成就在我們之前,我們遠遠比不上牠,這非常可能。六道裡頭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為起心動念染淨、善惡不同,得的果報不一樣,同一個佛性。遇到緣他成就就特別快,遇不到緣,要在六道裡頭去搞輪迴。曠備高德,曠是廣,備是具備,高尚的德行,超過一般的近學;學的人很多,真幹的人不多,真正明理的人不多。這都是說的大德的意思。

  第二個講多,「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他知道的東西多,所謂說博學多聞。外籍在中國是講的佛教以外的典籍,儒家的、道家的、諸子百家。佛門裡面確實有不少大德都精通,不但是通,真下過功夫,真懂,世出世間法他沒有不通達的。「勝者,勝過餘學」,在佛門常說,「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外道是指佛門以外的,不是輕視,他們的學問、智慧、德能也是佛常常所讚歎的,佛教以外的。佛門裡面的比丘跟他們比,比他們超勝。這是一般的解釋,這個大裡頭,大、多、勝三個意思。

  《佛地論》裡頭「另有三義」,也是講這個大的意思。第一個是「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這是大,種性大,我們講慧,智慧大。波羅蜜多以中國意思來講,智慧,他有大智慧,我們一般人講悟性很高,一聞千悟、聞一知十,這悟性高的人。第二「得無學果位」,無學果位證阿羅漢,比丘證得阿羅漢稱為大比丘。第三「得小果已,趨大菩提」,證得小果之後,他不執著就住在小果上,他還要往上提升,學大乘菩薩,我們一般說迴小向大。這也是大的意思。

  下面又一種,「嘉祥師謂大有三義」,嘉祥法師有《無量壽經》的註解,稱為《無量壽經義疏》。隋朝慧遠大師也有《義疏》,這《無量壽經》註解,名字完全相同。中國古時候《無量壽經》註解就這兩個人,就這兩種本子。嘉祥師說大有三個意思,第一個「生大解」,他理解得很透徹,他說得很清楚。第二個「破大惡」,大惡是六道生死輪迴,他能夠超越,永遠不再搞六道生死輪迴了,這叫破大惡。第三個「證大果」,這個大果是阿羅漢,不是菩薩,是阿羅漢。「由上可見,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迴小向大之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比丘眾裡面,為一般大眾所尊重的、所尊敬的這些老修行,宿我們一般稱老修行。這是大的意思。你看,經上所說的、祖師大德所說的,這個地方就是黃念老註解所用會集的方式,會集經論所說,會集古大德所說。這個大家就服了,沒有話說,這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

  「萬二千人俱」,這次的法會非常殊勝,不同於一般的法會,一般法會佛講經,聽眾我們看到記載裡頭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實際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五個人零頭就省略掉,就是算整數,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是常隨眾,世尊到什麼地方,他們就跟到哪裡,從來不離開老師;除非老師指派他到一方去教學,否則都不離開老師。哪些人會被指派去教化一方?有阿羅漢,但是大多數是菩薩。到菩薩這個地位了,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在僧團裡面是屬於影響眾。佛陀在世的那個時代,交通不方便,全都要靠走路,出家人總不好騎馬,那也是畜生。除非是非常不得已,要不然不能讓牠背著走,不忍心。所以那個時候最方便的是有水路、有船隻,這個可以,除此之外全是走路。世尊在世,五印度都走遍了,沒有傳播的工具,所以佛法要利益大眾,只有佛跟弟子們到處去宣講,佛法才能夠廣為流通。

  阿羅漢於這一方人有特殊的緣分,佛會派他去。過去生中跟這個人有緣,他去的時候大家歡喜,給他說法,他能聽得進去,他能接受,他能夠依教奉行。所以佛滅度之後,佛的弟子四面八方去講經教學,有些地方一、二百年沒落了,有些地方四、五百年,有些地方六、七百年,這歷史上都有記載。唯獨傳到中國來的這個支派,一直到現在還有影響力,這一支的生命力最強。什麼原因?中國人講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中國人特別重視孝親尊師,這是對於佛教弘傳非常有利的條件,中國人具足。

  現代中國人對佛教有嚴重誤會,這個誤會的根源確確實實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對於儒釋道三家都不重視,輕慢,不尊重,還好她還沒有下令毀滅。但是這個影響就很大,讓這些大臣、民間人民對佛教逐漸逐漸疏遠了。到民國,年輕人都羨慕西洋的科學技術,認為中國的衰弱是儒釋道教的,這是很大的誤會,他們對儒釋道並不懂。一昧追隨西方,否定了自己,造成今天這個狀況,這麼好的東西沒人學習。中國人疏忽,日本人也疏忽,韓國的詳細情形我不了解,日本我去過多次。日本人也是接受西方物質文明,他比我們早,早兩百年,所以日本把佛教丟掉了四百年。他們的出家人告訴我,四百年前,他們的寺院庵堂有講經,跟中國一樣,寺院庵堂是學校,都有法師講經。日本人不講經四百年了,中國人疏忽講經兩百年,真正衰是最近這一百年。民國成立以後,講經的人沒有了,太少太少,我們知道的也不過就十幾個人。中國這麼大的幅員,這麼多的人口,十幾個人講經,幾乎等於滅亡了。如果我們不努力,佛教將來可能是科學家繼承了,有這個趨向。

  現代的物理學家,我們看到他的研究報告,跟大乘佛法愈來愈接近。佛在經裡頭有說,凡夫用的是八識,八識裡面以第六意識能力最大,幾乎沒有緣不到的,對外能夠緣到虛空法界,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今天阿賴耶的三細相被科學家緣到了,所以這個不稀奇,佛已經說過了,用第六意識可以緣到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量子力學家講到了,沒有經上講得這麼詳細,只有物質講得詳細。物質到底是什麼?發現的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念頭發現了,念頭科學稱為信息,佛法稱為思想,這是阿賴耶的轉相,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的業相,科學家稱之為能量。所以,他也是分三個,名稱不一樣,能量、信息、物質;佛經上講的業相、轉相、境界相,名稱不同,是一樁事情。現在對於境界相講得很清楚,跟佛講的完全相同,非常難得,這是宇宙的奧祕,科學家把它揭穿了。佛經上一向所說的、古大德的註解,我們看不懂,沒有那麼高的領悟的能力,一知半解,所以我們講也講不清楚。到看了科學家的報告才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完全相信了,不再有懷疑。這是科學對於我們學佛,中下根性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萬二千人俱,標比丘之人數。日《會疏》曰」,《會疏》是日本祖師大德所註的,「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今經與《法華》標萬二千人,蓋是出世本懷,一代勝會,故十方大德皆雲集乎」。這是日本的祖師《無量壽經》的註解,日本人對《無量壽經》註解有三十多種。所以他們的研究超過我們很多,中國古人註解只有兩種,日本有三十多種。這些人多半都是在唐朝時候在中國留學,善導大師的學生。日本人最多的,就是不是在善導這裡,就是在智者大師,跟智者學《法華》,跟善導大師學淨土。日本淨土宗非常興盛,法然上人,日本淨宗的祖師,他就是善導的學生。日本人很難得,他們尊善導大師為初祖,他們到日本建淨土宗,稱第二代,這個很難得,尊師重道,不忘老師之恩。

  他的註解裡面講,這是世尊出世本懷,這一句很重要,本懷就是願望,本來的願望。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來幹什麼的?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大乘經上常說的,佛為這個來的。苦就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沒有一個不苦,天上得一點小樂,時間很短,那一點福報享完了之後,阿賴耶裡面不善的種子起現行,那就墮惡道。墮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暫,這個事情佛知道太清楚了。怎麼苦的?迷就苦。樂?覺悟就樂。所以,如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他破迷開悟。用什麼手段、用什麼方法?用教學。所以世尊示現的一生教學,身行言教,希望眾生覺悟,希望眾生回頭。這部經可以說是世尊教學的第一部經。別的經教方法,有很高的理論,也有很完善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斷煩惱、要消業障,煩惱、業障不能消的,決定不能成就。幾個人能斷煩惱?幾個人能消業障?難,太難太難了。古人已經感到難,現在人就不必說了。現在的人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跟《地藏經》上講的一模一樣。所以,幫助眾生真正離苦得樂,唯有這個方法,帶業往生。

  我在一九八三年初到美國,美國有人在那裡講淨土,不相信帶業往生,提倡是消業往生,這就難了,業不消不能往生。所以許許多多淨宗同學來問我,他說這怎麼辦?看樣子我們都不能成就。造成恐慌,包括周宣德老居士在內。周老居士跟我很熟,他也不容易,是印光法師的皈依弟子,跟李炳南老居士他們是同學,在台灣有十幾個人,這老一代的。台灣大專學生學佛,周宣德先生帶動的,功不可沒,台灣大學第一個晨曦社是他搞出來的。退休之後住洛杉磯,在飛機場接我,我們坐一個車子,從機場走到市區要開一個多小時,差不多一個半小時。路上就告訴我,怎麼辦?我就告訴他,我說不能帶業往生,就算了,別去了。他聽我講得這麼輕鬆,他又聽不懂,他說那怎麼行?我就接著再問他:你想想看,不帶業往生,去那裡沒意思,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一個孤家寡人。他還沒聽懂,我就再問他:觀音菩薩帶不帶業?大勢至菩薩帶不帶業?他想了半天。這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叫不叫帶業?他才聽懂了,這才笑起來。

  沒有一個不帶業的,只有阿彌陀佛不帶業,那不全帶業的嗎?不是很清楚嗎?只是帶得多跟少,你看等覺菩薩帶一品生相無明。那些人講消業,那是造謠生事,對淨宗不懂。但是我們初去也不能得罪這些人,這些人勢力很大,我們鬥不過他。所以我就說,他講得沒錯,為什麼?多消一點,少帶一點,你去品位不是更高嗎?我們只有這樣婉轉的說,不能說他錯。說他錯了,麻煩很大,他的信徒很多,別找麻煩,也要給他有台階可以下。所以告訴他,決定是帶業往生,如果說不帶業,它就不能叫易行道,它就不能普度眾生了,所以決定帶業。可是它能夠什麼?能讓你一品煩惱都沒破,一品業障都沒有消,你可以統統帶去,這就太難了,太不容易了。淨宗的殊勝就殊勝在此地,博地凡夫都能往生。四十八願裡頭講得很清楚,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的,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是淨宗最根本的依據,就是四十八願。

  明明講,五逆十惡臨命終時能夠懺除業障,能夠懺悔、能夠認錯,能懺悔,後不再造,發願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都來接引,這還有什麼話說!這個法門才真正圓滿到極處,上面度等覺菩薩,下面度阿鼻地獄眾生。只要你具備這三個條件,你能信、你能發願求生、你肯念這句佛號,就成功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再重的罪業都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罪業消了沒有?我告訴你,消了,煩惱破了。為什麼?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天天念這個名號,煩惱不斷自然斷了,業障不消自然消了。怎麼消的?就這一句名號把你消掉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句名號是自性的德號,自性本具一切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大士,他們所修的無量無邊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裡頭。沒人把它講清楚,大家不知道。其實,斷煩惱、消業障最猛利的無過於念這一句佛號,所以古大德講暗合道妙,這句話講得好。所以真正是世尊出世本懷,本懷裡頭第一經,決定能叫眾生一生圓成佛道,只要你相信,你不相信就沒法子。具足三個條件,老實、聽話、真幹,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是修行人應該具備的三個條件。

  下面說,「上說甚是」,上面《會疏》裡面所講的,《法華經》裡面所說的,《佛地論》所講的,都講得很正確。「會眾之盛,正表世尊說法之勝。又俱者共集之義」。在王舍城,是印度最大的城市,靈鷲山是王舍城風水最好的一座山,都是代表第一。講《法華經》一萬二千聽眾,講這部經也是一萬二千聽眾,說明這個經跟《法華》平等。《法華》一乘圓教,一乘圓教只有三部經,《華嚴》、《法華》、《梵網》。《梵網經》沒傳到中國來,來了只有一品,「菩薩心地戒品」,就這一品,全經沒傳來。所以一乘經三部,兩部到中國來了。這個經,蕅益大師說「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這種讚歎,那就是說《無量壽經》在《華嚴》《法華》之上,一乘當中的一乘。我們遇到了多幸運,遇到了不專心攻這部經,還搞這個、搞那個就錯了。不應該把時間、精力分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自己決定成就,這就對了。六種成就就學到此地。

  下面這一段,「歎德標名」,讚歎與會上首他們的智慧、德行。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是總讚與會的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這些大聖,阿羅漢在小乘裡頭的大聖,文殊、普賢是大乘裡面的大聖,等覺菩薩,他們神通已達。我們看註解,『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上二句」,這個兩句,「讚諸大比丘之德。一切,乃該羅事物之稱,又一切,普也」。一切,我們講所有的,一個都不漏了。大聖是讚嘆之辭。「《嘉祥疏》云:游心空理,隱顯難測,故稱聖人」。這些人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果沒有見性,他就不能夠游心空理。空理是什麼?是法性,空理就是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為什麼叫它做空?常寂光裡頭一法不立,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空。它能現這三種現象,空不可以說無,不當作無講,它能現現象,體決定是空寂的。它怎麼會現現象?一種是迷了,迷了自性就出現象。所以現象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幻相。這個幻相,體是真的,沒有體,這個相現不出來,所以體是真的,相是假的,迷了現相。還有一種,覺悟的人,眾生有感他能應,應就有現相。佛菩薩有應,法身大士就有這個能力。我們起心動念求佛菩薩,求佛菩薩就現身,應身的時間長,化身的時間短,應身常有,化身更多。

  佛菩薩在哪裡?就在現前,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常寂光裡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在現前,沒有空間,就在當下,他無處不在。光,這光遍照,自性的體就是光,所以也稱為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諸法實相。所以游心空理,回歸常寂光了,跟常寂光融成一體,這就是游心空理。隱顯難測,不可思議。隱是什麼?三種現象沒有了叫隱。現?他能現形,什麼都能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一點都不會錯。這種現身說法,佛菩薩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起心動念就不能現了,就沒有這個能力了。他不起心、不動念,能現,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在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明白這個道理。水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對這個水讚歎,水乾淨,沒有污染,我喜歡你,水的結晶非常之美,給個圖案給你看;講我討厭你,我不喜歡你,那個圖案就很醜陋。水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自然的。所以法爾如是,這句話大乘經上常用,它本來就是這樣的。非常靈敏,我們心念才一動,它全知道。

  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是賢首國師學《華嚴經》的一篇論文,講得很清楚。論文一共分六大段,前面三段講宇宙的緣起,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包括我們自己身體,從哪來的?講得很清楚。這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都在探索這個問題,佛已經講清楚、講明白了,等科學去做證明。哲學裡面假設了一個宇宙萬有的本體,它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有,一切萬事萬物都從這個地方發生的,這個地方稱作「自性清淨圓明體」。賢首國師給它起了個名字,自性清淨圓明體,是自性,自性是清淨的、是圓滿的、是光明的,圓滿一樣不漏,光明遍照法界,這是整個宇宙的本體。

  從這個本體裡面起兩個作用,起二用,從一體起二用。二用,第一個宇宙,宇宙出現了,第二個是我,自己。我是正報,宇宙是依報,依報是我活動的空間,是我生活的環境,這叫依報。依報跟正報是同時起來的,怎麼起來的?一念不覺。一念是什麼意思我們搞不懂,我們搞了幾十年,都沒有把一念搞懂。而是在看科學報告,跟經典裡面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這一段我們看到了,我們對於一念才有個概念。這個一念太短暫了,多長的時間?是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也就是說一秒鐘裡頭起了多少個念頭?一千六百兆個念頭,這個裡頭的一念。

  每一念裡面都有宇宙、都有我,念念相續,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是不動的,每一個念頭完全相同的,這叫相續。它是相似相續,為什麼?每個念頭不完全相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江本博士做水實驗,他告訴我,我那年在東京開會,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抽空到他那實驗室去參觀。他告訴我,他說法師,很奇怪,我們做了十幾萬次的實驗,找不到兩個圖案完全相同的。我那時候還沒有看到科學家的報告,不知道這個念頭,這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怎麼可能有兩個相同的圖案出來?只有相似,沒有完全相同。所以這就叫什麼?叫無常,佛法講萬法無常,這就是無常的真相。我們今天坐在這個地方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多少個念頭?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十秒鐘一萬六千兆,這兩個小時多少個念頭生滅、生滅。所以它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怎麼樣?真相不變,就是真的,會變的就是假的。

  佛告訴我們,除了諸佛如來的實報土,統統是無常的。實報土怎麼樣?實報土也是無常的,但是它那個無常不太容易看出來,它只有生跟滅。生跟滅的時間很長,三個阿僧祇劫,這三個阿僧祇劫裡面它是長住的。譬如我們進入這個世界,得的是什麼身?報身。這是報身所居住的報土,實報土,身相莊嚴。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報身佛身有無量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變不變?不變,三個阿僧祇劫都不變。所以在那個裡頭看不到生老病死,看不到一切變化,樹木花果長青,一切萬物都不變,實報莊嚴土。到什麼時候才變?前面說了,等覺菩薩一品生相無明,那是生相無明的習氣,這一品習氣斷掉,這個世界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就曉得,實報莊嚴土是無始無明習氣成就的,沒有習氣,這個土就不見了。它必須要等三個阿僧祇劫到的時候,不見了。不見了什麼境界出現?常寂光出現,回歸常寂光了。在實報土,我相信將來科學家都能夠探測到,常寂光就沒辦法,常寂光是決定找不到。為什麼?常寂光不能用心,用心找不到它,就是起心動念找不到它,不起心不動念,它就在現前,你就見到了。

  科學家要放下那個念頭,念頭裡頭分別執著、起心動念統統放下,他就成佛了,他就見到了,必須是妙覺果位。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科學家將來會走這個路子,他會做實驗,我放下,真正放下,他真成佛了。他才真正見到常寂光,見到常寂光是見到究竟圓滿的自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見幾分之幾,不是圓滿的。見到月亮了,初二、初三的月牙是月亮,常寂光的月亮是十五圓滿的月亮。妙覺見的是十五的月亮,圓滿的,其他見的不圓滿,這麼個意思。

  這一切大聖,所以游心空理,游心這法性。隱顯難測,隱的時候你不知道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本自具足」,是隱,「能生萬法」是顯,他能隱能顯。顯隱自在,所以難測,沒辦法去想像,這叫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才稱之為聖人。換句話說,真正稱得上聖人的,至少是《華嚴》圓教初住菩薩,真的是聖人。為什麼?就是游心空理,隱顯難測,以這個標準,是實報土的法身大士,跟常寂光土裡頭的諸佛如來。

  「《會疏》曰:初果已上,悉名聖者。以究大阿羅漢,故名大聖」。小乘證得初果就叫聖人,他就不是凡夫,這個聖是對凡說的。初果沒有出離六道輪迴,但是他在六道裡頭是有限期的,他一定會出去。我們這些人是無限期的,好像坐牢,我們判的是無期徒刑,他們是有期的。初果須陀洹,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出去了。你看,他只要七次,人間壽命到了他到天上去,天上壽命到了他又到人間來。他不到三惡道,他也不會變成修羅,也不會變成羅剎,他就是天上人間七次,決定成阿羅漢。所以稱聖人。成阿羅漢了,不再到六道來,這叫大聖。這還不止,以究,再向上來追究,一直到大阿羅漢,這個大阿羅漢是大乘阿羅漢,不是小乘的。阿羅漢這個名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學,無學就是畢業了,小乘畢業了叫無學,大乘畢業也叫無學。大乘畢業是什麼人?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稱為大阿羅漢。大乘裡頭最高的地位了!小乘最高的地位是阿羅漢,大乘也叫阿羅漢,加個大字,大阿羅漢,十地菩薩,故名大聖。這些聽眾裡頭,大阿羅漢很多,大阿羅漢是十地菩薩。

  「亦可雖外現聲聞,內秘菩薩之行,故名大聖」。這些人跟隨釋迦牟尼佛,大乘經上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他的緣成熟了,到這邊來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眾生,會有一千尊佛同時出世,來做他的學生、做他的護法,其實統統都是佛,不是凡人。像小乘裡頭,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他們是來示現的。好像來表演,唱這台戲,釋迦牟尼佛唱主角,他們來唱配角,配角後台的身分比主角還高,這個例子太多了。大家同一個心願、同一個目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成就佛道。一個目標,你幹、我幹都一樣,沒有嫉妒心,哪一個當主角都可以,統統都可以配合。配合得非常巧妙,配合得一點都不會讓人看出破綻,就那麼妙。這就是外現聲聞、外現比丘相,裡面?裡面可能是等覺菩薩、十地菩薩,也可能是古佛再來,所以都叫大聖。

  「《淨影疏》曰:大有兩義」,第一個「位高名大」,地位很高,現在講知名度很高,就是名大,知名度。「德勝名大」,他的道德非常殊勝,所以也是大眾都知道他的。「會正為聖」。我們看下面的解釋,這是《淨影疏》裡頭的文字,下面是念老再做一次解釋。「綜上可見,或從德而言,契於空理,會合正道」,會正就是會合正道,這叫聖,「或從位而言,初果以上稱聖。唯迴小向大,行菩薩道,直趣佛果者(乃名究大阿羅漢)」,這是究竟的大阿羅漢,或者是「大權示現」。這些人統統稱為大聖,大聖對外看是一樣的,內裡頭不一樣,差別很大。

  又《淨影疏》裡頭說,「神通已達,歎其德勝」。經上這四個字,「神通已達」,是讚歎參與法會的比丘眾的這些大德們,他們的德行無比的殊勝。「所為神異」,我們講所現,所現的神通,「故名曰神」。這個四句解釋神通。所為,他的作為,超越凡人的常識,我們覺得非常神奇,這神的意思。「無壅曰通」,他沒有障礙,像變魔術一樣,雖然他不是真的,但是他手法俐落,讓我們看不出破綻,好像是真的一樣,這就是通的意思。「所謂身通」,身形的變化,「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這都通,沒障礙。天眼,我們的眼有障礙,隔了牆壁看不見,他們隔牆壁能看見。我們遠方看不見,他們的眼看千里、看萬里之外也看得清楚,無需要科學工具。我們看細菌要用顯微鏡,他不需要,叫天眼。天耳,我們聽不到的聲音,他能聽見。他心,別人心裡頭想什麼他知道。宿命,能夠知道過去,能夠知道未來。漏盡,他知道他自己的煩惱斷了,知道自己的業障消了,清淨心、平等心得到了,這是漏盡。「故知神為不測之義」,我們無法測度,沒有法子想像,「通為無礙之義」,沒障礙。

  「達」這個字,《嘉祥疏》裡頭說,「達者言證,證六通三明等是也」。達是到達,六種神通都證得了,這個叫達。三明六通是法身菩薩所證得的,其實這是我們的本能,每個人自性裡頭統統具足。這個能力現在失掉了,怎麼失掉了?實在講不是真的失掉,迷失了,我們迷了本性。怎麼迷的?佛告訴我們,三大類的煩惱,第一個是無明,無明煩惱,第二個是塵沙煩惱,第三個是見思煩惱,我們有這三大類的煩惱。這三大類煩惱把我們的本能障礙住了,不是失掉,有,它不起作用,把它障礙了。我們只要把這個東西,障礙去掉,它的能量逐漸就又恢復了。去掉見思煩惱,恢復一部分,這就是阿羅漢。實際上你只要真修,逐漸逐漸統統會現前,證得須陀洹果,初果,天眼、天耳出現了,這就是你修得的。二果斯陀含,他心通、宿命通出現了,二果有四種神通,初果兩種。到三果,神足通出現,神足是變化,能夠分身、能夠變化。到四果,漏盡通出現,漏盡通就是見思煩惱斷盡了,他知道。愈往上面去,這個能力就愈來愈大,是我們的本能,一切眾生各各具足。

  神通是本能,智慧也是本能,德能也是本能,相好也是本能,沒有一樣不是自己本來具足的。所以惠能大師見性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你一樣都不缺,你樣樣都圓滿,跟如來果地上完全一樣。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是有障礙。障礙不是真的,障礙就是你錯誤的念頭,你把錯誤的念頭糾正,障礙能恢復一部分;你能把錯誤的念頭統統放下,障礙全沒有了,你的智慧、德能全部能夠恢復。所以佛法它不向外求,科學技術是向外,佛法稱為內學,佛經稱為內典,它是一昧向裡求的,不向外求的。為什麼?佛完全證得究竟圓滿,知道所有一切法、虛空法界都是從自性所生所現,自性能生能現,外面找不到。所以佛在經上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到外面找就全找錯了,裡面去找全都找對了。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樣地方,世法是向外緣,佛法是向內。

  因此世間法可以懷疑,懷疑發現問題,窮究問題、證明問題,就解決了問題,這是科學上用的,對外的。對佛法不行,對佛法用這個全就糟了,全把佛教毀掉了。佛法向內,向內頭一個就是要信,信心,一點都不能懷疑。我們對佛不能懷疑,對經教不能懷疑,對老師不能懷疑,對老師的教學不能懷疑。你只要真正相信,不懷疑,老師教錯了你也得受用,你也開悟了,為什麼?開悟是從信心上開悟的。老師是個增上緣而已,增上緣有一點差誤,我的親因緣不錯,我的所緣緣沒差錯,所以照樣覺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往下看,「阿難當時,雖未得漏盡,但以當機,應須並列」。這裡都是大阿羅漢,阿難不夠資格,因為阿難他是只證得初果,初果須陀洹,這個地方一切大聖,哪有他的分?他差很遠,但是他也被列入裡面。他是,他有「增上利根」,是他自己的根性好,也得到佛的加持,「雖居學地」,這初果,「而成無上勝妙功德」。這勝妙功德是什麼?他能把佛講的經全記下來,不是電腦,他的頭腦比電腦還厲害,他能把它記錄下來。所以佛滅度之後,他能夠複講。我們有理由相信,複講不可能把佛所講的每個字都說出來,大概的意思沒講錯。佛講了一個鐘點,阿難講十分鐘大概可以,十分鐘裡頭把佛所講的完全講出來,他記憶力好,佛所講的重點他不會忘記,「故曰大聖」。「於神通中,解了畢竟」,解了畢竟就是徹底解了,這個字是《淨影疏》裡頭的解釋。淨影大師,淨影是慧遠,隋朝的慧遠,他用的字是解了畢竟,念老括個括弧,現在的意思是「徹底了解」。「亦名已達」,這就是已達的意思。「是故阿難亦得名列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阿難也有分了。這是特別介紹出來,怕我們懷疑,阿難初果,怎麼可以在一切大聖的行列裡頭?怕我們懷疑,交代清楚。

  下面「標名」,要介紹就是上首幾個代表,這個代表裡頭是有表法的意思。上首那麼多,為什麼選這幾個代表?這幾個代表於這部經關係很大,你知道這幾個代表的人,你就曉得這經上講的是什麼。譬如現在開會,你看看出席的是些什麼人,你就曉得那會議講什麼內容。如果出席的都是財經這些人士,我們就曉得,它討論是財經上面的問題;如果出席是教育界的人士,肯定是講教育。所以佛經上這些上首,他們代表這部經講些什麼,從這些人你就知道這經裡頭大概所說的意思。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

  在一切經裡頭,上首很少看到把他擺在第一,《彌陀經》上有他,但不是擺在第一位,這個經上把他擺在第一。「尊者,梵語阿梨耶」,翻成中國是尊者,現在人稱尊敬的,就這個意思,尊敬的某某人,對他的表示尊敬。「譯為聖者、尊者,謂智德具尊」,他的道德、他的智慧、他的學問,是為大眾所尊敬的,為大眾所尊重的,上面才能加個尊者,這是對阿羅漢的尊稱。「淨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可見得這個法門裡頭,也可以說是整個佛門裡面,最尊重的是德行,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沒有不尊重智慧、德行的。「《會疏》曰: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尊貴是有很崇高的地位,謂尊貴,貴有德,還是把德放在第一。我們可以說,佛法是建立在德的基礎上,這個德是什麼?是孝、是敬。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孝跟敬是萬德的根本。分開來講,孝是根,敬是本,本就是一個樹的主幹,從這裡再分枝,本下面是根。所以學佛沒有這兩個字,諸佛菩薩來教他,他也不能成就,為什麼?他沒有根本。

  於是乎我們就能夠理解,現在學佛的人為什麼會這麼難?你就完全明白了,你也就見怪不怪了,為什麼?沒有根本。好人,到時候他就變卦、變節了,什麼原因?敵不過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一現前,道德就不要了。尤其甚者,名聞利養來了,父母也不要了,老師算什麼?這社會上太多太多了。前些年我們聽到一個信息,四川一個女孩子,十幾歲,把她的父母害死。她燒飯給她父母吃,裡面下了毒藥,先把父親害死,過了一個星期把母親再害死。目的是什麼?去拿父母的保險金,不多,大概只有兩萬多塊錢。為什麼?想買個手機,人家有手機,她沒有手機,把父母殺掉了。她的一個親戚覺得這個事情不正常,有問題,暗中告訴當地的警察局,讓他們去徹底查,查出來了,下毒藥。這成什麼社會?父母養妳養這麼大,到最後就為了這麼一點點錢,為了妳這麼一個手機,送掉父母兩條命。中國古人有所謂養兒防老,現在養兒是送命,他不養你的老,他要你的命。所以,背師叛道那就更平常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對這個時代要了解,要認識清楚。

  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倫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如果這個小孩受過中國從前傳統的教育,不可能,別說是兩萬塊錢,你給她二十億,她也不可以傷害父母,哪有這種道理?所以,今天整個世界社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們細心去觀察,統統出在教學。把倫理教育丟掉了,道德的教育丟掉了,因果教育丟掉了,宗教教育丟掉了,這問題來了,整個人心壞了,整個社會亂了,亂到極處!怎麼挽救?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有部分人覺悟了,知道教學重要,這是好事情。但是值得憂慮地方很多,大家都曉得教學重要,誰來教?這是個大問題。要聖賢人來教才有辦法,聖賢人,人人都是聖賢,《華嚴經》上講得沒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沒錯,現在要去找一個誰肯作佛?我本來是佛,我真正發心作佛,是可以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誰肯發心我來作佛、我來作聖人、我來作賢人?有這樣的發心還得有環境,沒有環境他不能專心學習。環境難了,今天做好事的人多,做這個好事的人沒有,人家沒有看出來這是好事。你能幫助幾個人,供養幾個人,讓他們基本的生活衣食不操心,他有時間天天讀書。至少要十年,他才能上軌道,再十年他就變成聖賢了。我們知道這些方法,知道這個道理,沒有福報,沒有這個緣分。

  馬來西亞有這個緣分,所以我們努力想把它促成。兩個首相很開明,納吉跟馬哈迪,納吉是現任首相,馬哈迪是前任首相,這兩個人有智慧,他們發心支持。我們在馬六甲建一個學校,漢學院,希望用二十年的時間培養十個老師,不希望多,十年之後有十個老師出來。希望哪些人發心?我希望華校的校長、老師們。華校,馬來西亞小學,一千多個小學,六十一個中學,我跟校長見了面,跟他們做了談話,勉勵他們發心。那天的講題就是講「教學為先」,我舉出十個例子。希望他們能夠有一百人到兩百人,名義是漢學院的研究員,目的是希望十年之後培養出十個漢學家,真正有能力教漢學的,有能力講漢學的。漢學的材料就是《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裡頭最重要是經學,經是世出世間學問的根本。如果自己這麼多東西擺在面前,不知道選擇,可以用《群書治要》。唐太宗那幫人真下了功夫,從四庫裡頭,經、史、子這三部裡面選出六十五種。就從這六十五種裡頭下手,希望每個人專攻一種,不要搞多,貪多嚼不爛。

  希望大家做專家,專到極處自然通了,由專到通。由通到專是決定做不到的,那是反方向;由專,專到極處自然貫通。十年,萬緣放下,一部經,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今天沒有老師,完全靠自修,完全靠自己一門深入,自己先把這些文字讀音校對正確,然後熟讀、背誦,再求講解。講解可以用黃念老這個方法,以經註經,以古聖先賢的註疏,用這些資料來註解你所學的這部經典。譬如說你學《易經》、學《詩經》,只能學一種,不能學兩種。走如來戒定慧這個道路,一門專攻,心是定的,定久了就會開智慧,智慧開了就能旁通一切,雖然旁通一切還是專攻一部,這才能成大功。就怕多、怕雜,一多一雜,你的心力、精力、時間全分散了,你不能成就。所以我說人人都是聖賢,就是你肯不肯幹?人人都是佛菩薩,佛菩薩那就是佛教的經典也能專攻一部,不能搞兩樣。搞兩樣散亂心,搞一樣就是「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才真正是有德可貴,有德可尊,不下這種功夫不行。我們天天在求佛菩薩加持,能有這些人出現。這兩位首相都是我的好朋友,他們能大力支持不容易,馬來人,回教徒。

  這次我們訪問斯里蘭卡,這個總統非常難得,我們有緣,一見如故。我訪問九天,跟他四次見面,談的時間都很長。他對於教育非常熱心,而且小乘佛教基本上在這個國家已經普及了,人民都能把小乘經變成自己的生活。所以到那裡看,看到真正的佛教。每個法師都能講解經典,在校的學生,中學、小學、大學,在校的學生,每個星期天一定要到寺廟去接受佛陀教育。我們去參觀那個小學,二、三千學生整整齊齊坐在那裡聽課,聽老師講課。沒有交頭接耳,坐得都很端正,規規矩矩的,這個很難得,那麼專心在聽。從這裡看出這個國家將來非常有前途,為什麼?下一代教好了。我們沒有想到,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小乘是大乘的基礎,佛說得很好,佛子,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才是佛弟子;不學小乘學大乘,佛不承認你。佛非常重視學習要循序漸進,讀書讀小學、中學、大學,不許可躐等。今天我們居然看到了,真正不可思議。我們是天天在打妄想,他做到了,這不能不佩服!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