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十玄門  (第一集)  2010/5/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050集)  檔名29172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十二面倒數第六行,從當中看起。

  「今依《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則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前面我們講到這個地方,下面就是同《華嚴經》的十玄門,一共有十段。黃念老依據賢首國師的《探玄記》,《探玄記》是《六十華嚴》的註解,所說的十玄次第,引證經文是引證《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經文裡也有十玄,這說明本經《無量壽經》確實也具足十玄門。十玄門是《華嚴經》獨具的,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只有在華嚴會上講到這個事實真相,其他經論裡都沒有講到。在這個經上真的是把諸法實相,我們講諸法實相的奧祕全部揭露了,無比的稀有殊勝。殊不知《無量壽經》也具足,所以古人講《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則是小本《華嚴》,這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蓮池大師為《阿彌陀經》作《疏鈔》,也指出經中的奧義與十玄有關聯。「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蓮池大師把《阿彌陀經》提升跟《華嚴》平等,等量齊觀。在當時講《華嚴經》全圓,講《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分屬於圓,就是分圓,不能講完全,是一部分跟《華嚴經》是相同的。這個話是謙虛,這個話在那個時代有它時代的意義。確實來說,這三部經,《彌陀經》、《無量壽經》跟《華嚴經》,實實在在講是一部經,《無量壽經》是細講,《彌陀經》是略說,內容沒有兩樣。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勸導同學,你們真正想修淨土、弘揚淨土,要想把《彌陀經》講好、《無量壽經》講好,不能不讀《華嚴》。為什麼?《華嚴》是細說《無量壽經》、細說《阿彌陀經》,你有這個底子,你再去讀這兩部經,你才能透。這兩部經經文不長,義理的深奧玄妙跟《華嚴》、《法華》沒有兩樣。這個地方的次第跟《探玄記》完全相同,我們現在看第一條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這一條非常重要,這一條算是總說,後面九條是別說,這一條是總。著重在哪裡?同時,同時也同處,同時同處相應,跟誰相應?跟遍法界虛空界相應。《探玄記》是賢首大師作的,我們前面曾經學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篇論文是賢首大師作的,這篇論文就是細說同時具足相應。你看它講宇宙的緣起,這個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最高的哲學。方老師當年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他說「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華嚴經》上所講的「同時具足相應門」就是最高峰,不但是哲學最高峰,也是科學最高峰。科學、哲學在今天都沒有講到這個境界,所以它問題很多。在佛法完全解決了,同時同處相應。為什麼?我們看賢首大師的論文前面三段,不就完全明白了嗎?宇宙從哪裡來?萬物從哪裡來?我從哪裡來?我跟萬物跟宇宙有什麼關係?這是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都是小事情,都是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吉凶禍福自己可以做主,壽命修短自己也做得了主。我們居住的環境,現在的社會動亂,地球災變很多,用什麼方法來對應,你全都知道。為什麼?同時具足相應,它怎麼不能解決?這個方法妙極了!

  我們看念老引的這個文,前面先講《華嚴經》上所說的,然後再說這部經上所講的。我們看它的文,「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這是先解釋這一門的名稱,這一門叫同時具足相應門。為什麼用這個名稱?《華嚴》的教理,《華嚴經》講什麼?講諸法實相,這是佛經上的名詞,用現代話說,講宇宙人生的真相,確實是真相,一點都不假。今天科學跟哲學對這個問題是在摸索,沒有定論,在試探《華嚴經》上講的不是試探、不是摸索,是肯定的,比科學家、哲學家來得高明。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的?為什麼科學家不知道他知道?他怎麼知道?《華嚴經》上有一句話,在「出現品」裡講的,「出現品」我們還沒講到,還在後面。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還得了!一切眾生包括你包括我,咱們大家全部都在裡面,一切眾生!什麼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所以眾生不但包括人,我們人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四大五蘊而現的這個人身。四大是講我們身體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講我們人體的精神現象,這個都是眾緣和合。物質現象,佛講了四種地水火風,形成物質現象,受想行識形成心理現象。心跟物同時生起的,心跟物決定分不開,心中一定有物,物中一定有心,不能把它分開。你看他在經上舉的一個例子,舉一塵,微塵,這一微塵是什麼?現在科學裡面講的原子、電子、粒子,就是粒子,基本粒子近代,量子力學裡面講了一個比這個還小的叫光子,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四種緣組合的,眾緣!它確實,它是物質,很小,肉眼看不見,高倍顯微鏡裡面看到了,它是物質現象。所以用地做代表,地是大地,代表物質。水、火、風,水是什麼?水是濕度,這麼小的一個物質裡它帶著有濕度,如果說帶電,它帶陰電。火大就是溫度,陽電,現在我們叫帶電。陽電就是佛經上講的火大,陰電就是經上講的水大,名詞不一樣,是一樁事情。再說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所以風代表動,它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它在動,這個動現在科學講波動的現象。

  近代科學家很了不起,告訴我們,他們研究這些原子、電子,研究到最後的結論,肯定世間絕對沒有物質這個東西,沒有物質。物質是什麼?地水火風,物質實際上是一種波動現象,波動的頻率不相同,所以讓我們看到形形色色。波動得慢的,頻率慢一點的,實際上慢,不是我們想像的,我們想像不到,就變成固體,泥沙、石頭,變成這個東西,慢的。頻率快一點的就變成植物,再快一點變成動物,更快的就像現在的電磁波、光波。除了波動現象之外,它沒有東西,這今天科學家所說的,量子力學家所講的,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所以賢首大師舉例,在《還源觀》上舉例,都是講一塵。一塵是什麼?就是一個光子、一個原子。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而且每一個,我們用佛經的話說,每一粒微塵都是一個單一的東西,並不連續。我們看的物質現象,眼睛看錯了,是一種連續的現象。我們在講經的時候,我常常用這個名詞來說,相似相續相我要用量子力學,我們這個相似相續相還不對,不是相續相,連續相。用相續相上下要相同,可是我知道,我用相似,就是它絕對不是相同,它相似,相似相續相。可是科學家這個名詞講得好,連續相,它不是相續相,個個是獨立的。實在講它舉的例子跟我們舉的例子(我這裡一小捲的電影帶沒有了),就跟那個現象是完全相同。就像我們看電影底片一樣,底片是一格一格的,它是幻燈相,一格一格的,絕對沒有相同的,它不是相同的。它放映的速度太快,我們的眼睛被它欺騙了,以為真有,所以它不是真的。科學家也是用電影底片來做比喻,跟我用的比喻是相同,你在這上你能看到,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電影的底片在放映機裡面播放的時候,放在銀幕上,它的時間是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是二十四張的連續畫面,張張不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沒有相同的。而且過去之後再也找不到,這個一定要曉得,再也找不到了,是這麼一回事情,這叫真相。我們現實宇宙之間這些現象,它的速度多快?佛在《仁王經》上所說的,那不是真的,那是佛的方便說。佛說一彈指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我們彈指彈得快,一秒鐘大概可以彈四次,如果是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一萬六千次。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張的底片,你怎麼能看出它是假的?現在我們的電影片是一秒鐘只有二十四張,它一秒鐘能夠放映的是二十一萬六千張。這是《仁王經》上講的,這是方便說。

  又我們看到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那就不一樣了,彌勒菩薩這應該是真的。彌勒菩薩講,佛問的話,「心有所念」,就是我們凡夫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的時間很短,動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面有幾多念連續這種現象?有幾個相?有幾個識?相就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念是波動。在這個波動裡面,有幾個物質現象、幾個精神現象出來?彌勒菩薩答覆的時候,也是用彈指,一彈指不是六十剎那,一彈指是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不是二十一萬六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佛問幾個相?念念都有物質現象出來而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識,識是什麼?識就是受想行識,就是精神現象,每一個物質現象都有。彌勒菩薩說「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太微細了,沒有辦法去掌握它,它真有。佛的威神,此地講佛,《華嚴經》初住以上就叫佛,初住菩薩以上。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他們都有能力看到,他們有能力,能入這個境界。所以佛他不是用機械來發現的,他是在禪定裡頭,很深的定功裡面看到了,看到這個事實真相。

  如果我們要用彈指,也用四次彈指的話,一秒鐘是多少個念頭?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不是二十一萬六千,一千二百八十兆!這就是現在量子科學家講的光子,他們發現了,不容易!我們不能不佩服他,他是用什麼?他是用機械發現的,肉眼看不見的,極其微細的波動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阿賴耶。一念不覺,從真性裡面就生起一個虛妄的假東西,叫阿賴耶。自性是真心,永恆不變,阿賴耶是妄心,妄心從哪裡來?是波動現象裡面產生的。這個波動在什麼時候?就在當下一念,這個一定要知道,它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當下。你一定要曉得,這個當下它不存在,它動立刻就沒有了,比閃電還快。第二個又冒出來,第二個沒有,第三個又冒出來,所以它是連續相,就像我們看電影是連續相。這是說明宇宙的物質現象,不但我們現在六道的物質現象如是,四聖法界亦如是,再給你說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諸佛報土還是這個境界,沒有兩樣。所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沒有說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例外,它沒有講這個,諸佛如來實報土也是這樣的。

  為什麼他的世界那麼好,我們這個世界這麼差?這就講到同時具足相應門。同時具足相應門,應該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也一樣,這才能講得通,為什麼差別那麼大?這個差別從哪裡出來?差別從念頭出來的,就是心理現象,受想行識念頭上有差別,每一個念頭都不一樣。物質是依什麼產生變化?大乘經教上常講,心能生能現這個現象,這個現象的變化是識,心裡頭沒有。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心裡面生的這個現象它沒有變化,產生變化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我們念念都不一樣。宇宙它是一體的,所以才同時同處具足相應,它是一體,如果不是一體,怎麼可能相應?就像我們這個身體一樣,我們的身體多少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電子組成的,追到最後都是追到光子,你這個身體有多少?但是這麼多的粒子組成這個身體,每一個粒子跟全身都有關係,同時同處相應。同處是什麼?這一個身體,所以動一根汗毛全身感覺到,這就是同時同處相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有意無意起個念頭,動一髮全身能感覺到,整個宇宙能感到,這個念頭不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你這個念是善還是惡。這個就是《還源觀》上三種周遍,第一個講的「周遍法界」,極其微細的一念周遍法界,為什麼?在自性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先後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所以念頭才動,周遍法界,一個善念周遍法界,一個惡念也周遍法界。不要以為這一念無所謂,不然,我們這裡動一念,整個法界都振動。如果這一念裡頭再加上一點分別執著,那就「出生無盡」,出生無盡是變化,心現識變。中國古人講「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根頭髮你牽一下,全身你都會感應到。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動一個念頭,整個宇宙都感應到。

  今天我們要問,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們那個世界居住的人民都是善念沒有惡念,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他的世界那麼好。我們這個世界今天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今天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念頭不善。念頭不善變成什麼樣子?身心多病,不健康地球,什麼災難都出來了,不就這個樣子嗎?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能不能讓自己身心恢復健康?能不能讓地球恢復正常?能,念頭。所以怎麼樣對治?把心態改正過來就行。什麼是正?隨順大自然的規律就是正,違背大自然的規律就是邪,就錯了。諸佛剎土他們的居民心地是清淨的,就跟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他說出他那個境界,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三字經》上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太淺了,那個善字是讚美,那個善字是形容,形容什麼?形容它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圓滿的,沒有欠缺,那是自性。

  自性在什麼時候是那種狀態?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那叫本善。起心動念,不善!阿賴耶出現,那就不善。所以本善比實報莊嚴土還要高,本善是完全心性的顯露,就是自己真性的顯露。真性裡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佛經上形容它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在我們淨土宗稱這個境界叫常寂光。實際上安上一個「土」字,那是凡夫的見解,講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實際上常寂光就是常寂光,不必要加一個土字,這個我們要懂,加個土字是世尊的方便說。常寂光裡面也沒有身也沒有土,也就是說精神、物質現象都沒有,但是你不能說它無,它能變。所以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會變,它本身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能變。在不變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常寂光裡頭一切具足,一樣都不缺。只要波動現象一發生的時候,這個宇宙就現前,萬物就現前,我們這個身體就現前。身體裡頭一個是物質現象、一個是精神現象,這兩種現象隨著你的分別執著逐漸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這麼一回事情。我們動一個念頭,不但影響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這個十法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統統受影響,為什麼?一個自性變的。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它才能同時同處相應,如果不是一體,你怎麼能講得通?所以真正是一體,它就能講通。

  明白這個道理,對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現在的社會動亂,現在災難變這麼多,我們香港這個地區能不能不受難?能。只要我們在香港能夠聚集一、二百個人,少數人就能拯救香港這個地區,這一、二百個人真正回心轉意,斷惡修善。善惡的標準是什麼?我們老祖宗很慈悲,給我們說得很好,從綱領上來講,孝悌,這是正法的核心。我們中國人自古講的「孝親尊師」,佛也這麼說法,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十善業的標準在哪裡?經論裡面所說的全是標準,說得太多,我們無從下手。咱們中國老祖宗說得好,你看從孝悌衍生出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講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這是道,這是什麼?這是自然的規律。講親、講義、講別、講序、講信,這是德,隨順道你去行那就是德。從這裡又衍出五常、四維、八德,中國傳統文化就這個東西。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基本的原則,必須要遵守的,你不遵守就不叫人了。人跟禽獸差別,就是人知道五常,禽獸不知道。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就這麼幾個字,你看看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於乾隆皇帝編的《四庫全書》,都不離開這個,這是傳統文化的綱領。在佛法裡面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很簡單。三皈是覺正淨,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十善一展開,小乘展開三千威儀,大乘展開八萬四千細行,就圓滿,那就成佛了。說得精簡、扼要,這是道,這是性德。隨順性德,如果我們自己真明白了,用這幾個條目來反省。

  在中國,古人教小學,現在大家學習的《弟子規》,《弟子規》就是這些東西具體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都能做到,你在行道。日常生活是行道,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你的工作在行道,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行道,在佛教裡面叫行菩薩道。真能這樣做,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個地球上什麼災難都化解了、都沒有了。多數人不懂得,還在造業,少數人覺悟了,一千個人裡頭有一個人覺悟,一萬有十個人,十萬有一百個人,百萬有一千個人,千分之一,一個人行道,九百九十九個人沾光,極少的那個功德大家可以分享。在西方宗教他們用的方法,緊急關頭災難來的時候,集體意念來祈禱,能產生效果。但是要知道這是治標,這不是治本,為什麼?祈禱中斷的時候那個災變又現前。治本用什麼方法?教學。

  我們老祖宗真有智慧,告訴後世子孫「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相信人是教得好的。釋迦牟尼佛在世天天教學,講經說法一天都不中斷,從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七十九歲過世的,教學整整四十九年。人是教得好的,你要不教,不教他就學壞了。學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身心不健康,家庭不和諧,社會不安定,天下不太平,那學壞了。他要學習聖賢的教誨,聖賢教什麼?教倫理。倫理是什麼?倫理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五倫關係。佛法講得究竟,除了人與人的關係之外,人與一切動物的關係,人與花草樹木的關係(植物的關係),人與山河大地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天地鬼神就是現在科學裡面講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係,人跟整個宇宙的關係,這全是倫理。所以講這個,佛才講得圓滿。各種關係都處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關係的對應,那就是道德。堅定自己的信心,斷一切惡,行一切善,那個力量是來自因果教育。所以聖人平天下,把社會變得那麼好,他就是這三種教育,倫理、道德、因果。古人說,「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講得真好!這使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還有少數人,他還希望往上提升,行,再向上提升就是哲學的教育、科學的教育,古聖先賢教學裡有,不是沒有。在中國,古時候沒有叫什麼科學、哲學的,這個名詞都是近代的,從西方傳來的。中國傳統裡有沒有哲學?有,有沒有科學?有,《華嚴經》的科學跟哲學講到登峰造極,賢首國師那篇論文不長,很短,說盡了,我們在一起學習,用了兩百多個小時,很有受用。在這種動亂的社會,災難頻繁的地球,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依然能夠天天生歡喜心,法喜充滿,我們從《華嚴經》裡面學到的,沒有憂慮,沒有煩惱,自己懂得怎麼做法。境界現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對應,這些我們感謝佛陀,不是佛陀教誨,我們自己是決定不可能。相信科學也能達到這個邊緣,達到邊緣你是解悟,你自己得不到實用。剛才講像西方那個實用,那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所以西方的東西我們一看就明瞭,我們這個東西他看不懂。

  我們懂得這些原理原則,這個意思就不難懂了。開頭講《華嚴》的教理,佛法講教學,教有四種教、理、行、果。教是文字、是語言,文字語言的依據是什麼?依據是理論、道理。道理是什麼?道理是宇宙萬法的事實真相,佛經上術語講諸法實相,實是真實,真實的樣子。明瞭之後,你要落實在你的生活當中,那叫行,你得受用。行在自己身上,健康、幸福、美滿,行在自己身上行在大自然,風調雨順、百物豐登、山河秀麗、災厲不起,你真得其受用,那是什麼?那叫行。你要把這些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變成我們的行為。後面是果,果是什麼?果是你不斷向上提升,在佛法講你成了阿羅漢,你成了菩薩,你成了佛,不斷向上提升。佛門裡面講佛、菩薩、阿羅漢,是學位的名稱,像我們讀書,向上提升是什麼?你拿到學士學位,大學畢業了研究所畢業,你拿到碩士學位博士班畢業,你拿到博士學位,這是不斷向上提升。佛是佛陀教育最高的學位,叫佛陀,第二個學位菩薩,第三個學位阿羅漢,是學位的名稱。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你本來都應該拿到最高學位的。你現在為什麼拿不到?因為你有障礙,障礙是什麼?障礙是煩惱。煩惱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把它分成三大類,第一類叫無明煩惱,無始無明煩惱,這是講迷,你迷得太深,你迷的時間太久,你完全不了解自己,你不了解宇宙第二大類的煩惱是分別,第三大類的煩惱是你執著。你有這三大類的煩惱,把你的智慧、把你的能力、把你的相好全部變質,不是沒有,變質了。智慧變成什麼?智慧變成煩惱德能變什麼?德能變成造業相好,相好變成六道輪迴,變質了,扭曲了。如果我們把心態轉變過來,這些變了質的境界它慢慢恢復正常,恢復正常你就是羅漢、就是菩薩、就是佛。諸位要記住,羅漢、菩薩、佛不是神仙,不是社會什麼地位,學位的名稱,這是講你的修學一步一步向上提升,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是什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是最高的學位。達到佛的這個學位的時候,真的就得到了,同時具足相應門你得到了,證得了。這不是理論,是這些人們他們親自證得的境界,他怎麼證得的?他把妄想分別執著全部放下了,就回歸自性,就證得。所以佛法的修行自始到終,始是初發心,終是成佛,給諸位講,他修什麼?就修放下。為什麼要放下?因為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不可得。你要是認為真有,你看錯了。你要不放下,你虧吃大了。你這一放下,你得大自在,逐漸逐漸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統統浮起來,享之不盡。自性裡頭統統都有,一樣都不缺。

  所以《華嚴》的教、《華嚴》的理,以緣起為主。起是什麼?生起,宇宙的生起,萬法的生起,我的生起,是緣,叫緣起。第一個緣就是波動,這是極其微細的波動,就是佛經裡面講的無始無明。無明是動的,明是不動的,明是光明,那是性德,那個不動,不生不滅,決定沒有染污,縱然你墮在阿鼻地獄,你的自性也沒有染污,你的自性也沒動搖,這是講你的真心。有染污的現象、有動搖的現象,是妄心,不是真心。會用真心的,就是法身菩薩、就是佛。妄心,妄心用得很正確,沒有用錯,沒有用邪,阿羅漢跟菩薩。為什麼?他們接受佛陀的教誨,好學生,老實聽話,依教奉行,他行得正。

  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這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指什麼?能大師講的萬法,此地講的法界,講的法界一切。這個法界不是指釋迦牟尼佛這一個教區。釋迦牟尼佛他教化的範圍多大?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銀河系做單位,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十億個銀河系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這個教區並不很大,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有一些佛他的教區是兩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於五個、十個、二十個大千世界,那就是比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大上十倍、大上二十倍。最大的教區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教區多大?沒有人能夠計算得出來,他的教區包括我們的國土在裡頭。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這句話重要,這是事實真相,你真正了解,所以一法成一切法。一法是什麼東西?一微塵。我們身體也是這一微塵,不是許許多多微塵嗎?不是的,一微塵,你能不能懂這個意思?你要不懂這個意思,你們好好再想想,我們看電影,你看電影銀幕上的畫面,你說這畫面是一個幻燈片的畫面,還是許多幻燈片的畫面?你一定答覆很多。我告訴你不是,就是一個。你所看到的銀幕不就是一個嗎?前面,前面的鏡頭不在了,後面,後面還沒來,就是一個,這就叫一大緣起。所以佛跟我們講的什麼?就在當下,就這一念,就是一法,一法成一切法。那個一切法是什麼?相續,現在科學家講連續,連續好,比相續的意思好,相續怕的是它前面跟後面是同一樣的,連續是不同的。我們的念頭快,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一樣,念念你找不到,但是念念產生極大的變化。

  前天晚上我在布里斯本,我也好幾個月沒有到那裡去了,跟同學們相聚,我看講堂坐得滿滿的。他們要我講一個小時,提出一個問題,「化解災難的方法」。這個講題現場播出去,用網際網路播出去,現在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前一段時期我在雪梨訪問了十個宗教,過去從來不談這個問題的,現在都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想可能是受那個美國的「2012」的電影,它是全球聯播,可能是受那個影響,都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我,佛教怎麼看法?對這個問題,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對待?我跟大家說,現在這些預言很多,古今的預言,還有科學家提出的數據在判斷,大家都關心這個災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我說在佛法裡面所講的,任何預言提出來都是不確定的,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佛法的回答絕不是模稜兩可,它有道理,跟量子力學裡頭道理是相同的,因為人的念頭是剎那剎那在變。預言家他那個時候所說的話,是他那個時候所看的這個地球上居民的那個心態,造成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但是他要一個轉變,轉變就沒有了。好像你走路一樣,到一個三叉路口,那一條路很不好走,有災難,有豺狼虎豹,你走到這個地方,突然想起來我從這邊走,那不是馬上就變掉了嗎?這就不確定。如果你還循著這一條路走,那可能就有災難。

  這些災難怎麼形成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五欲六塵,搞這個東西。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的,這個人做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那他就是走絕路,肯定災難就發生。如果看到眼前這個災難的時候,馬上就回頭,就覺悟到我不能再做壞事,再不能有惡念頭,那個念頭一轉的時候,它就沒有了。所以很多預言,有,很準確的,現前了,還有很多講的沒有了,它不是沒有,它是你念頭改的。所以那個禱告它有起作用,在禱告的時候他念頭都是正的,它不是邪的,所以他有能力把這個災難讓它終止不發生。但是我們常講它治標不治本,禱告時間很短,禱告完之後惡念頭又生了,所以那個境界它又現前,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中國老祖宗厲害,真有智慧,教學。教學是長時期的,是永續的,所以能夠把這些災難連根拔掉。你看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學,你就曉得,中國人有智慧、有方法、有經驗、有效果。中國人教底下一代從什麼時候教?在懷孕就教,胎教,外國人沒有,他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的,《弟子規》怎樣教?《弟子規》教嬰兒的。小孩一出生,他就會看、就會聽,他已經在開始學習了。現在西方人才知道,他用什麼知道?催眠方式知道,發現的。讓這個人催眠,讓他回去,回到嬰兒的時代,回到母親子宮裡面,然後問他在子宮裡面怎麼?他清清楚楚,他不迷惑。母親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他都有感受,所以這才證明中國古人講胎教有道理。小孩一生下來,在催眠的時候問他,生下來那個時候,他都很清楚,大人在他面前言談舉止、一切動作,他都清楚,他就真的在學習了。你想,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所以《弟子規》是父母要把它做出來給嬰兒看。三歲以前他天天看,凡是負面的、不善的,絕對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可以讓他接觸到,叫童蒙養正。這一千天這個根紮下去的時候,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這個根八十歲不會改變,這種教育多厲害。

  所以中國古人,真的,他把《大學》裡面的三綱八目他真做到,非常認真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個平天下,平是公平,天下公平,太有道理了。我們中國人把老祖宗這套東西丟掉大概是一百年,滿清亡國之後,中國很不幸,社會動亂,軍閥割據。剛剛統一,日本人對中國發動八年的戰爭,這八年把我們傳統文化打掉了,這是我們無比的一個損失,傳統的家再也看不見了,這真叫悲哀,家沒有了。中國傳統的家是大家庭,一般五代同堂不分家,那個家人相處他就親。家庭裡面,這個家族親愛精誠,這都是教出來的。所以有家道,這樣大的家庭,那社會組織,有家道、有家規、有家學、有家業,家業是從事的事業。現在的人,中國沒有家了,沒有家很悲哀!最大的一個悲哀,老了怎麼辦?沒有老的時候不知道,老了之後曉得非常可憐,到哪裡去?養老院。我們參觀過很多養老院,養老院的人心情怎麼樣?坐吃等死。你看養老院的老人,天天有人走,又有人出去了,哪一天到我?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中國古人,老年人是最快樂的,家養老,老的時候天倫之樂。退休了,工作退下來了,你想那麼大的家,幾百口,小孩都是七、八十,將近一百人的樣子,天天圍繞著你,多快樂。所以從前中國從來沒有替老人擔憂的,沒有,沒有這個事情。家養老,退休的時候回家,老家。在外面工作,無論在哪個地方,家庭是你的後盾,最可靠的後盾,最有力的後盾,你不用擔憂。小的時候家教育你,家學,家學就是私塾,就是家庭的子弟學校。所以古老的這個制度讓我們常常懷念。可是今天再要恢復從前以血緣為基礎的這個家,不可能了。所以我這些年來常常想到,常常聽到,耳熟,「企業家」,我突然就想到企業,用企業來恢復從前中國傳統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那我們中國就又復興起來了。老闆是大家長,但是必須老闆要把所有的員工看成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一家人員工的老人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要養老員工的兒女是自己的子姪,要好好教他,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恢復,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中國為什麼五千年屹立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衰不敗,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個都沒有了,中國還在,什麼道理?教育。支撐著中國的就是家,中國的家太完美,家庭為什麼做得那麼好?靠教育。如果沒有教育,你這個家人怎麼能夠大公無私?大公無私,從小就要教小孩,不能有私心,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為我的家。他愛家,他就愛他的土地,愛他的鄉里,愛家鄉,愛家鄉就愛國家,這個愛是一層一層往外擴大的。所以這個親是中國教育的根,都是從這個字衍生出來的。親是親愛,中國的教育第一個目的,就是父子這個親愛如何能保持一生當中永遠不變,這是教育頭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這種親愛發揚光大,從愛父母、愛兄弟姐妹、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里鄉黨、愛你這個社會、愛你這個國家,然後再擴大愛人類,「凡是人,皆須愛」,愛的教育。你愛他,你就不會害他,那肯定的。

  所以過去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英國人講的。好像是二00六年,我第二次訪問倫敦,在劍橋大學、在倫敦大學我跟漢學系的同學們交流,我跟他們上了兩堂課。我問大家,他們的教授也都參加,我說湯恩比是你們英國人,你們很熟悉,他說的話真的嗎?你們相信嗎?這些老師、同學們看著對我笑,不說話,我也對他們笑笑。我再問他,湯恩比說錯了嗎?他們始終不回答我。最後我告訴他,湯恩比沒有說錯,而很多人把他這一句話解錯了,解讀錯誤。為什麼?要講到儒,你們一定就會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學校學習的這些功課講到佛,一定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大乘經論,你們都認真在學習,都拿這些典籍去寫博士論文。我說沒錯,你們可以拿到學位,將來可以成為名教授,可以成為歐洲的漢學家。我說你們不可能像我這樣,一天到晚歡歡喜喜,每天笑咪咪的,快樂無比,你們不可能。你們將來縱然拿到學位,做了教授,做了漢學家,你還是生活在痛苦的世界,煩惱跟痛苦的世界。我說為什麼?你們對湯恩比博士的話沒有解透。

  你們今天在此地搞的是儒學、道學、佛學,我跟你們學的不一樣,我跟你們學的是相反的。你看現在寫字都像英文一樣從左到右,我們在看的時候,你看的是儒學、道學、佛學。我們中國人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我們怎麼念?我們念學佛、學儒、學道。我說不一樣!你們是搞的儒學、道學、佛學,我是學儒、學佛、學道,同樣這兩個字,你從這邊讀,我從這邊讀,效果不一樣。學儒就要學得像孔子、像孟子,學佛要像釋迦牟尼佛,學道得像老莊才行,真得受用。顛倒過來你把它當作學術去研究,跟你的生活不相關,跟你工作不相干,你得不到受用,你依舊生活在煩惱跟苦難的環境當中。所以提起來,儒你會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你沒有想到《弟子規》佛法你想到大乘經,你沒有想到《十善業道》。

  《弟子規》是什麼?是四書五經、十三經的落實。儒講得好!教人修學的方法次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你們搞這個搞對了,後頭一條沒做,後頭是什麼?篤行,你沒有落實。學佛,佛家講四個字,信、解、行、證,你只有前面兩個,信、解,沒有行,沒有行哪來的證?儒家沒有篤行,佛法裡面沒有行證,就是一般人所講的所學非所用,你學這個東西不起作用,所以聖賢智慧的教學你得不到受用。我那天說話雖然不多,每一個學校去講演只有一個小時,對他很有啟示,學了要真幹。劉素雲居士在我們這裡講了十四個小時,你們大家都很歡喜,想跟她學。她說她只有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如果我們老實、聽話,不肯幹,那就沒法子,那就學不到她了。後頭兩個字很重要,要真幹。世出世間、中外古今的這些大賢大聖,確實他們的成就,劉素雲這六個字夠了。真的是老實、聽話,聽誰的話?聽聖賢的話。我們中國人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是什麼?孔孟是老人,老莊是老人,釋迦牟尼佛是老人,你要不聽話,吃虧在眼前你要聽話,多快樂!所以你得信得過。

  孔夫子一生,他求學的態度說得很清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對《論語》上這兩句話佩服得五體投地。人家要問我,《論語》裡哪兩句話最重要,我會說這兩句。述而不作,他沒有創造,他沒有發明。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傳的,全是古聖先賢的東西。不像我們現在人,現在人滿腦袋要創新、要有創意、要有發明,要跟人競爭,錯了。你要曉得,創意、發明你心是浮動的他信而好古,他心是定的。他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他心永遠是定的,定就能契入自性。我們現在心是動的,所以心浮氣躁,你怎麼能聽得懂古人的東西?你怎麼能體會得到?心浮氣躁,不但古人的東西學不到,今人的東西、尖端的東西你也學不到。這個裡頭的道理深!你要是把它參透,才曉得今人的確不如古人。古時候的社會是承平盛世,人人確實生活在安定、和諧、幸福、美滿之中,縱然是貧窮,他快樂,他心是定的,他能夠守規矩,能夠遵守道德,知道因果,跟現在人這個思惟完全不一樣。現在人叫胡思亂想,天天還有人教他,電視在教,網路在教,教什麼?教暴力、教色情、教你創新、教殺盜淫妄,這怎麼得了,這太可怕了。我們很幸運,生活在這個世間,還遇到大乘佛法,遇到《無量壽經》,遇到《華嚴經》,太難得,真要聽得懂,這個受用不可思議。

  這是講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相互起作用,我們動一個念頭影響法界虛空界,法界虛空界也影響我們,相互的。注意,一時具足,就是當下。所以佛經你看它記載時間沒有寫年月日,「如是我聞,一時」,一時是真的。一時是什麼?就在當下,就在現前,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這是把同時具足相應門簡單解釋出來了。

  下面引經,「《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一切法門無盡海,太大太大了,不止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就不止八萬四千。八萬四千不是一個定數,展開就是無量無邊,就是一切法門無盡海,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那就是佛的真實義,不能當作一個數目字來看。同會一法道場中,一法是什麼?一微塵。無量無邊的世界在哪裡?在一微塵裡頭,這就不好懂,一微塵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法在裡頭。所以現在科學有相當的進步,我們看到的電晶體,像指甲這麼小的一片,裡面含藏很多東西,一部《大藏經》就在一個小碟片裡面,感到很驚訝,驚奇!其實我們的科學跟事實真相還差得很遠。事實真相是什麼?一微塵,肉眼看不見的,那麼小的東西,裡面含藏多少東西?含藏遍法界虛空界。我們這麼大的指甲片裡面才含藏一部《大藏經》,這算什麼?真是這樣的。佛經上常講的「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很小,須彌山很大,須彌山放在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它就能裝進去,事事無礙!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但是它是事實真相。為什麼?在自性裡頭沒有相對的,找不到相對的。大小是相對的,沒有大小,所以小裡頭可以容納大的。大容納小我們不懷疑,小容納大我們不知道,它沒有大小。同會一法道場中,同時同處。

  「《大疏》曰」,這個《大疏》就是《華嚴經疏鈔》,清涼大師作的。他做一個比喻,「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大海裡面的一滴水,你說從陸地四面八方河流,流的水統統流到大海,你在大海裡的一滴,所有河川的味都在裡頭,用這個比喻來說。「是為此門之玄義」,就是說同時同處,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距離,同時相應,一體。這是《華嚴經》講的總說,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是事實真相。「今此經中」,這再說到《無量壽經》,「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華嚴經》上有這樣的經文,《無量壽經》也有。「如經中至心精進品」,這是我們這部經上的。「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沒有成佛的時候出家修行,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的身分。「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這是《無量壽經》上的經文。下面老居士給我們解釋。「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這二十一不是數字,俱胝是印度數量的一個單位名稱,這個數量很大,十大數裡的一個。二十一是代表圓滿,通常佛常常用七代表圓滿,你看《彌陀經》上都是講七,「七重欄楯,七重行樹」,它都是用七。七是什麼?四方上下加上當中,是這麼個意思,就圓滿。《華嚴經》上通常用十表法,因為《華嚴》是圓教。密宗也離不開《華嚴》,密宗用十六表法代表圓滿、二十一代表圓滿。所以《華嚴》裡面表法的意思,哪一宗的術語都用,這個就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諸佛剎土,就這個意思。

  「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這個地方同時同處,我們要曉得,《華嚴經》上講同時同處,常常用一微塵、一毛端來做比喻。一微塵,就是像我們剛才講的,現在科學家講的原子、電子、粒子,現在量子力學裡面講的光子,物質裡頭最小的,最小的一個單位。講一毛端,正報。佛家講依報跟正報,依報沒有問題,正報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正報就是指我自己本人,這叫正報,我本人之外都叫依報。依報是什麼?是講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人,是我們生活環境裡面的人事環境,他算依報,不是正報,正報只我一個。如果你說正報,那你是正報,我是你的依報,不包括在正報。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千萬不要以為正報都是講人身,那錯了,正報講自己。依報裡面,就是你依靠生存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自然環境,統統是講的依報。

  你看他也是講攝無量無邊諸佛的剎土,當然無量無邊佛土裡面所有一切眾生,有情、無情的都包括在其中。如果講有情眾生,講到最高的是諸佛如來,講到最下面的,我們肉眼能看到的蜎飛蠕動,是小動物。現在講到更微細的細菌,細菌也是生物,很小,肉眼看不見,在顯微鏡之下放大,我們看見了。不同維次的空間呢?像我們這個世間有六道輪迴,有六道眾生,除了人道,局部的畜生道我們能看見,畜生道裡頭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像地獄、餓鬼、天人,跟我們空間維次不一樣,比我們維次高的,他能看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們。看不到不能說沒有,看到了也不能說有,這是事實真相,都是一種幻覺。所以在千變萬化的境界當中,你得要練功夫,練什麼?練不動,不被外面環境所動。佛在《楞嚴經》上講,你能夠這樣子修,修成功了,你就能轉境界。你要是心跟著外面境界動,你被環境轉了你被環境轉,你很苦。你不動的時候,你能轉境界,你很自在,你很快樂,所以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這個如來是兩個意思,雙關語,一個是講自性,如來是自性,一個是講什麼?已經修行證到如來果位的人,就是明心見性的人,他們自在,他們不會為外面境界所動,這一點很重要。

  今天時間快到了,明天我們把這個意思還得接著上,怎樣不被外境所轉?外面順境沒有貪戀,外面的逆境沒有瞋恚,你就不為它所動。毀謗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若無其事,心裡頭跡象都不露,你成功了,你轉境界了。你不但不去怨恨他,你還很感激他,為什麼?像他來考試一樣,來考考你,看看你動不動心?果然不動,通過了,這好老師!我自己沒有受傷害,他也不造罪業,對他也有好處。如果我一生氣,我還要報復他,彼此雙方都受害。你看你一個念頭正念,雙方都得利益一個不正的念頭,雙方都傷害了。這就是不為境界所轉,你能轉境界。也就是在境界裡頭,你能夠把七情五欲放下,那是什麼?智慧做主,你得大自在了。這一段的意思,咱們明天還要繼續來學習。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