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斷惑證果說—修行,從看破放下學起  (第一集)  檔名:22-012-0001

  介紹佛法裡面常常看到的斷惑證果,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到底怎麼個斷法?怎樣才叫做證?這在大小乘佛法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可是很少有時間來單獨詳細的討論這個問題,因此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也就把這個問題含糊籠統的略過去了。今天既然有一些同修們提出這個問題,希望在道場裡面做一個詳細的來探討,我在上一次也答應了,本來我們上一次就開始,上次忘掉了。今天在此地給大家把這個題目理出來,也做為同修們修學的一個參考。

  我們平常講的阿羅漢,小乘佛法裡面最高的果位。如果要想證得這個果位,必須要斷見惑與思惑,在斷見思惑的過程當中,又必須要經歷所謂四向四果。這個是佛學常識,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的,不但是佛學常識,而且是佛學裡面基本常識。希望大家努力的聽,今天我們講的經本上統統有,經本就在前面,概略的說一說,今天大家不要看經本,細細的來聽講。

  在四果四向裡面,這個向就是趣向,還沒有到,向著這個方向走。四果,好比我們乘車四個站一樣,四個站,第四站是終點站。我們向著這個站去走,這就叫向;到達了,就叫果。譬如初學的時候,這是初果向;到達了,我們叫初果。從初果再往上進修,這叫二果向;證得二果,就稱之為二果。所以這個向與四向與四果,首先這個概念要搞清楚。在佛學的名詞上,初果叫做預流果,預就是參與的意思,流,聖人之流,也就是果位。我們講三教九流,就這個流。聖人一流,聲聞,聖者一流,這是開始參與他了,初果叫預流。二果叫一來。為什麼叫一來?他還要到欲界來一次。到欲界來,一定是到人間,不會到三惡道去,也許在人間,也許在天上。就是說他這一來是在欲界,欲界除了我們人間之外,還有六欲天,都是這個範圍之內。為什麼他要一來?向後,我們再來細細的來說明,他為什麼要來一次。三果叫做不還果,就是不來了。不還就是他不再來了,不再到哪裡來?不再到欲界來了,不來欲界了。不來欲界,他在什麼地方?給諸位說,他在四禪天。四禪天的組織很特別,四禪天是凡聖同居土,跟我們這個地球一樣。我們這個地球也是凡聖同居土,有許多佛菩薩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我們是有眼無珠看不見他,他看得見我們,我們看不見他,在地球上也是凡聖同居土。四禪,我們曉得,普通的四禪天,四禪有三層天,除這個三層天之外,它還有一個外道天,這個外道天就是修無想定,修成功之後,果報也感在這四禪的無想天。除這個之外,這個四層叫凡夫天,也在第四層,有一類的叫五不還天。五,這個五類,都是三果聖人他們居住的所在,他們在那個地方修行。第四果,就叫阿羅漢。阿羅漢怎麼個解釋?在此地我們也把它略掉了,因為這經上常講,這個不必再說了。因為有四果,當然就有四向,所以有預流向、一來向、不還向、阿羅漢向,這個四果四向,我們就可以能夠把它分為八個過程。

  現在要談談斷見惑與斷思惑,斷見惑的,就是預流向與預流果,換句話說,就是初果。你開始斷見惑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預流向,就是初果向。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個時候就證初果,就是證預流果。這個預流果,印度話叫須陀洹,翻成中國的意思叫預流,就是參與聖人一流了。證得這個果位,佛在經裡面就給我們說,從此以後決定不墮三惡道,雖然是天上人間七番生死,還有這許多過程,可是決定不會墮三惡道。換句話說,這樣的人他在世間決定不會做壞事,不會做惡事,當然他就不會有惡的果報。雖然在他的阿賴耶識裡面,無量劫來有無量無邊的惡業種子,這是一定的,無可懷疑的,他這些種子為什麼不受果報?諸位要知道,種子受果報要有緣,初果聖人從此以後,再沒有惡念,再沒有惡事,他緣沒有了。縱有惡的習氣種子,沒有緣。好像我們植物的種子,桃的種子、李的種子,你要不把它種在土壤裡面,放在玻璃瓶裡面,你放上一萬年,它也不會長成樹,也不會開花結果,為什麼?緣斷了。這個意思就說明初果聖人對於三界之內的惡緣,三惡道的緣斷了。

  有一來向以後,一共有六個位,六個過程,六個過程他所斷的是思惑。由此可知,在斷見思煩惱當中,見惑雖然粗,容易斷;思惑微細,不容易斷。在這個果位上,大家能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初果就已經把見惑斷盡了,思惑要經歷六個過程。一般講的三個位次,就是二果、三果、四果,才斷盡。見思惑怎麼個斷法?這必須要加以解釋。所謂見惑,簡單的說,它的定義就是講各種的妄見,我們講錯誤的見解,思惑就是錯誤的思想。見解與思想,有的時候可以混在一起談,有的時候必須要加以區別,見解是見解,思想是思想。思惑裡面,可以說是一種妄情,虛妄的情執;見惑是虛妄的、不正確的見解,這是首先我們要把這個名詞的定義要搞清楚,要把它分得清楚。所以思惑裡面包括的,這是歸納為五大類,貪瞋痴慢疑。貪瞋痴,在這個粗的相,不難懂,一說就懂;慢是傲慢;疑是對於聖教懷疑。佛菩薩給你講的話,你半信半疑,或者聽了根本不信,疑是指這個。不是講對世間這些事情懷疑,不是,不指這個。單單對聖教來說,對佛菩薩的教訓,你起懷疑,你不能夠接受,不能夠相信;或者我們接受,信了,我們也不能做到。這不能做到,還是迷,如果這個疑要斷盡了,沒有做不到的。小乘人,對於見惑來講,有的時候他稱之為理惑,就是宇宙萬有的事理,就道理上他迷惑了。你說身見,見惑,第一個講身見,對於身的真相,這個道理他不曉得,於是乎將這個虛妄的身,在這個身上起了執著,認為這個身就是自我,所以這個是迷在理上。對於思惑,這個都是在事相上,迷在事上,所以又稱之為事惑,迷在事相上。貪瞋痴慢都是有對象的,也就是在種種事業裡面起了妄情,貪瞋痴慢疑都是情執,所以說是迷於世間事物而起的種種貪愛、瞋恚,迷於這些事情。這是小乘人的見解。

  大乘,他是以為凡夫迷惑的心,叫見思惑,這惑心,惑心之起,從哪裡起?不外乎分別與俱生兩種,所以就把分別與俱生這兩種來解釋見惑與思惑。換句話說,凡是依邪師、邪教思惟而起的這些許許多多不正確的見解,這個叫分別起。這些迷惑從哪裡生?從分別起來的,凡是從分別起的這一切錯誤的見解就叫做見惑。換句話說,沒有人教你。這個邪師、邪教,諸位要搞清楚,可不是說除了佛以外,外教都叫做邪師、邪教,不是的,這樣講法就錯了。實在講這個意思,義趣很深的。佛法裡面講邪與正,凡是與真如本性相應的,這個叫正;不與真如本性相應的,叫邪。諸佛菩薩講的是正法,我們要在那裡聽,聽了就分別執著,那就叫邪法。講的是正法,可是你聽進去的是邪法,不是正法。這一點非常非常之難。比如小孩一出生下來,大人他就要教他,這個是扇子、這個是麥克風,他聽了就記住了,這個在大乘佛法裡面叫邪師、邪教。那些錯了嗎?我們看是沒錯,世間人看沒錯,實際上呢?實際上是有問題。為什麼?這個東西,它的名字就叫扇子嗎?它本來沒有名字,扇子是你叫它的。如果我們老祖宗說這個叫麥克風,今天我們叫這個就叫麥克風,就不叫扇子。所以這一分別、一執著,這就叫迷惑,這就思想迷惑了,這從分別心起的。

  大經裡面叫我們見,用見性見,見性見是什麼?怎麼叫見性見?我們張開眼睛看一切東西,為什麼不叫見性見?我們見一切東西,在這一切境界裡頭,要分別、要執著,分別執著是意識裡面的,真如本性沒有。換句話說,你見一切境界相,去一切分別執著,離一切名,離一切相,這個時候見,就叫做見性見,這就叫佛之知見,佛知佛見。禪宗裡面舉出你去參訪一個善知識,如果那個善知識像我拿個扇子,這是什麼?你說這個紙扇。老師一聽,博地凡夫,你是凡夫,錯了。我叫你見什麼?叫你用見性見,見性見的是色性,你用的是第六意識來見,見的這個是扇子,這是凡夫見。一把扇子,見惑。所以這個禪宗語錄我們常常看,看不懂,好像問的無所答、所答非所問,我們聽那一問一答,莫知所云。人家是言外言,所謂是弦外之音,只有他們見了性的人,一聽才懂,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聽不懂。這是講分別見。

  還有一種,不要人家教的,不用人家教的。貪瞋痴慢,沒有半個人教,不學,他就有了,所以這叫天生的,俱生的,都不要學的,不要教的。小孩看東西好玩,他就要,你不給他,他就瞋恨。那是人教的嗎?不是人教的。像這個不要人教的他就會了,這個就叫俱生起,俱生起就有思惑。我們再說個粗淺的,來說明這個意思。分別起的這個見惑是後天的,後天所學的;俱生起的思惑,先天性的。我們今天一般人講的,先天跟後天。在佛法裡面講是俱生以來的,過去生中就有這個習氣,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習氣與前生有關係。我們凡夫之可憐,是只看到眼前,我說一個很不好聽的話,眼光太淺,只看到眼前,過去沒有看到。不要說過去生,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他都忘掉了,將來的十年、二十年他也疏忽掉,只看到眼前,這怎麼行?什麼事都不能成就。一個人有成就的人,他過去的經驗,失敗為成功之母,不但他看到自己成敗的經驗,他看到一切人的成敗經驗,打開歷史是看到古人的成敗經驗,我們才能夠推測到未來,未來才能談得上展望。這個在世間法裡面,這叫學問。

  這種學問,在佛法裡面講比量,不是現量,是根據前人的經驗、自己本身的經驗、他人的經驗來推測的,所以屬於比量。佛法除了比量之外,有現量。現量就是什麼?過去生之過去生,未來世的未來世,看得清清楚楚,這不是推想的,到什麼時候你就有了?我們今天講的見思煩惱,見惑斷盡了,思惑斷它個幾品,就有這個能力了,我們俗話講神通。哪裡是神通?本能恢復了,知道過去、未來是我們的本能。我本能應該知道,一點都不稀奇,而是我們今天把我們的本能給喪失掉了。正因為我們本能喪失掉了,對於眼前一切事物的真實相,因緣果報,我們不曉得,我們在這個裡面分別,在這個裡面打妄想。這一分別、一打妄想,不知不覺當中或有意、或無意,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造作的罪業,焉能不受果報?這就是苦海無邊,輪迴無盡,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

  我再說得明白一點,再說得俗一點,如何才能達到明眼,做個明眼人?你得一切放下。放不下就是迷惑,慢慢放得下,你就不迷。所以真正修行人要從看破放下學起,你能看破,見惑就斷了;你能放下,思惑就斷了。看不破,見惑斷不了;放不下,思惑斷不了,無論在大乘、小乘,都是這個樣子。你要想斷見思煩惱,我提這兩個大綱給你。講斷證,前面的就是看破容易、放下難,所以見惑也沒斷,思惑難斷。我們俗話也常說,「看得破,忍不過」,忍不過就是放不下,這就是說明了斷思惑比斷見惑要難,難得太多了。可是諸位要曉得,能看破就能幫助你放下,放下又能幫助你看破,相輔相成,像個摩天輪一樣,你這個境界愈趨愈高,愈證愈深。見思煩惱,的確是三界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我們學佛找這個因素,找它第一個因素,親因緣。這個因素,譬如我們種瓜,我們追根究柢找這個瓜的最初的根本,瓜子,這才把根本找出來。我們在三界六道沉淪生死,永遠沒有止息,什麼原因製造的?就是這個東西。

  我們學佛,大家曉得,第一步就是要怎樣超越三界,把這個生死輪迴突破。這在我們修行裡面講,這是功夫的第一步,超越輪迴了。好像在考學校,考取了,分數及格了。沒有跳出輪迴,都不及格,還要留級,還要墮落,這個麻煩就很大很大。因此,無論在大小乘的修學上,都必須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不管你是學的小乘法,或者是大乘法,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先要解決這生死根本。不管你學的是哪個法門,我們自己要問一問,我們現在對於了生死,或者你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有幾成的把握?這個自己要清楚。毫無把握,那你修的,白修了。為什麼沒有把握?道理迷惑,理論不清楚,方法不曉得,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在理論上很清楚,方法也知道得很清楚,那除非你不肯修,你不用功;你要肯修,肯用功,哪有沒有把握的事?如果修了沒有把握,那個修學愈修愈枯燥無味,提不起勁來;愈修愈接近,這個修學才能夠提得起精神。好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出去旅行,我們認識路,我們一路走就一路玩著,曉得我現在到什麼地方,距離目的地還有多遠,愈走愈近,他才打得起精神。如果你走路的時候,不知道路旁的環境,不認識路,又不曉得目的地在哪裡,愈走愈疲倦,不知道前面還有多遠,不曉得目的地在哪裡,這個人精神提不起來。

  所以修行人頭一個就是要把道理搞清楚,理要搞清楚,然後接著就要修行的方法一定要正確。但是給諸位說,方法正確,你得要開智慧才正確。如果智慧不開,好,告訴你這個方法,你就跟著這個方法走,遇到另外一個境界不會轉彎了,好比船在河流上走,河流是彎彎曲曲的,告訴你往這個方向走,好了,河流拐個彎了,你還往岸上去衝,你幾時能走得到?走不到。所以,佛法裡面的方法是活的,不是死的,要你隨時會運用,在什麼境界裡頭運用什麼方法,這樣才行。所以它不是一種方法,更不是一個死方法。如果是一種方法,那小乘人何必修三十七道品?還有三十七類的方法,一個方法不就行了嗎?

  我們念佛人,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有無量無邊的方法。那我們會不會?會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活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你永遠都心安理得,你一定念到煩惱不生,念到一心不亂,明心見性。這一句阿彌陀佛絕不是簡單的,你們想想蓮池大師《疏鈔》,再加上古德的《演義》,哪個簡單嗎?《彌陀經》不簡單,《彌陀經》自古以來,三家權威的註解,修淨土的人不能不研究,要深入、要透徹,我們這個法門才能修得有把握。我記得我當年學蕅益大師這個《要解》的時候,那時候沒有這個講義,就單單是《要解》,在《淨土十要》裡面。那個本子,那個《要解》薄薄的小本子,我在台中學這部經的時候,老師限我是三個月,三個月學完的時候向他提出心得報告。我說出我心得報告之後,李老師告訴我,他說要想懂得這個法門,就是說你要能夠懂得蕅益大師的註解,最低限度要讀過半部《大藏經》,你才會懂,談何容易!我們今天看看蓮池大師《疏鈔》,幾乎把《大藏經》裡頭重要的經文都引用盡了。對於這些典籍,你要是不通達、不明瞭,你這一句佛號你念了就不相應。一切都通達明瞭,而沒有疑惑了,你這個佛號念念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像我們在打電報一樣,這裡一打,那裡就有回信、回音,有感應,這個時候你念了就興奮。句句都落空,句句都沒有感應,他怎麼能往生?

  由此可知,這個講席是多重要。我們想想世尊在世的時候,四十九年沒一天中斷過。哪一天不在講這些大道理?初學的人要聽,老修更要聽。不是說老修就不聽了,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直到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他們還不解散。聽了一生,他沒有說我聽得差不多了,我可以不要聽了,沒有。那些大菩薩就更不必說了,不但在世尊的座下聽經,十方諸佛講經他們都去聽,他有能力,他可以到達。真正是古人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人家這種學習的精神,我們想想我們怎能比人家?是不是應當要效法?世尊的法會如是,我們再看看中國過去歷代祖師大德他們的道場,亦復如是,沒有兩樣。不過教下不要談了,你們看看天台大師,一生專研《法華經》;清涼國師,我們更清楚,一生講《華嚴經》五十遍。我們想一想,《華嚴經》講五十遍要多少時間?我給他計算,如果說一天講八個小時,至少也要六十年才能講下五十遍,這是經分量擺在那個地方。他老人家活得壽命長,他活了一百零五歲。所以教下不談,講禪宗,你們念過《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是學禪的,六祖大師說他弘法三十七年,從大梵寺開始,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壇經》,頂多我還有三次就講完了,兩次到三次就可以講完,就圓滿了。連禪宗都是天天要上講堂,何況其餘?理愈講愈明白、愈講愈清楚,我們的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夠上軌道。無論修學哪個法門,要講這個斷證功夫,你是漸斷也好,你是頓超也好,必須從見思煩惱開始。不從這裡開始,你是沒有辦法的,一定要從這裡開始。

  斷證的次第,程序,這個就是要從這兩者原意而來分判。我們已經曉得見惑是對於一些名相的迷惑,是從分別起的,所以只要一旦把這個道理搞清楚,就可以斷掉。譬如說,我們原本不曉得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起的這個身相,這個身心之相,不曉得這個道理,我們迷在這個境界裡面,將四大誤以為自身相,將五蘊誤以為自心相,在這上面迷惑了,這就叫分別起,這個就是見惑,錯誤的見解。一旦是真正徹底明白了,我們才曉得,原來這自身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在這個自身相裡頭找不到我,四大裡頭沒有我,受、想、行、識,心心所裡面也找不到我。五蘊就是百法,五蘊裡面講的色、受、想、行、識,色就是百法裡面十一個色法;受,就是五遍行裡面的受心所,五十一個心所裡面,五遍行的受心所;想,也是五遍行的想心所;行,五十一個心所裡面,除了受、想之外,還有四十九個,統統包括在行裡面。行裡不但包括這四十九個心所法,而且還包括了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這四十九個是相應的,相應行,還有不相應行二十四,一個行代表了,相應與不相應,統統代表了。最後那個識,就是八個識。所以五蘊就是百法。表面上看起來五蘊是講的九十四種有為法,無為法沒講,無為法沒有明說,但是暗含著,為什麼?與有為相對的,就是無為。所以這是明說,無為法是暗說,暗含在裡面,五蘊就是百法。這個裡頭取身相、心相,俱不可得。這個理要是真正通達了,我就沒有了,不但這個身見沒有了,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統統都沒有了,所以這個好斷。

  小乘人的觀慧,沒有大乘來的容易,大乘人的觀慧,可以一下斷掉。斷思惑,思惑是事惑,就是一天到晚日常瑣碎這些事情,這個事情就很煩惱,沒有像斷見惑那麼簡單。見惑是道理一清楚、一明白,一覺恍然大悟,就是煙消雲散,問題立刻就解了。思惑,這叫無始劫來的習氣,貪瞋痴慢疑,這個事情很麻煩。而且怎麼樣?非常的複雜,這個是與生俱來的煩惱,與生俱來的。這種煩惱的性質,它很鈍,很遲鈍,不明顯,遇到事的時候它就起現行,很不容易斷。無論在大小乘裡面,都必須要有耐心,在一切境界裡頭去磨練,所謂是歷事練心,在境界裡面把這些煩惱給磨練掉。而這個磨練絕不是一天就會成功的,不是說一年、兩年就能夠斷得掉的。要緊的是要一年比一年淡,這個就有進步了。譬如貪財,過去對這個財看得很重,現在漸漸看淡了,這就是有進步了。看淡怎麼樣?還是貪,還是不能完全放下,不過好像沒有以前看得那麼重就是了,這就是好現象,這就是有進步。但是你不能斷,這個煩惱就障礙你見性,見性是講大乘。小乘法裡面就障礙你證涅槃,障礙你證四果羅漢,你有這個東西不行。由此可知,斷見惑與斷思惑,哪一個難,哪一個容易,就很明顯了。

  我們再從見思這兩個字的意義上來看,也許大家更能夠容易領會得到它的義趣。我們講見,有正反兩面的意思,正面是說照見真理時候所斷之惑,從反面講是指這個惑以推度為性,所以就是隨著見這就起分別,我們常講是隨念分別。講到事,也有正反兩面的意思,正是指在斷見惑之後見到了真理,所以這個見惑它是障理的;見惑斷了,事實的真相、道理看清楚了,真正是體會到了。這個時候起了念頭,什麼念頭?自己起了要思惟,要來修學,起了念頭。這是從正面講,講思惑。反面上說,著這個思惑,在思惟世間一切事物,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一樣是真實的,經裡面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不信就看看百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的。佛菩薩在世間種種的示現,所以稱之為遊戲神通,如幻三昧,道理就在此地。

  自然一切都是如幻如化,諸位菩薩為什麼又要參加?這個事情佛在《法華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所以讀了《法華經》之後,真是個個流眼淚。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就像一個慈母一樣,照顧這個小孩無微不至,而且小孩頑劣又不聽話,這個慈母處處還順著小孩,才能把小孩照顧得上軌道,實在是不容易。世間法,事事物物太多了,我們以一個迷惑顛倒的見解思想,處在這個境界裡面,貪瞋痴慢的煩惱,隨著境界在那裡轉變,愈轉愈廣大,所以這個貪心愈貪,貪心愈大,愈轉愈深。

  我在鳳山蓮社講經,聽煮雲老法師有一次給大家講開示,講了個故事。講一個鄉下人,很守本分的,生活過得很幸福,家裡雖然很清寒,但是鄉下人能夠刻苦。她守本分,沒有奢侈品,有一天走路,在路上撿了一雙玻璃絲襪,她從來也沒有穿過的。她穿上那雙就不行了,我這個鞋子不配,於是乎把家裡積蓄拿出來去買一雙鞋子;鞋子一穿,覺得身上衣服也不對,又不稱了;再一輾轉,首飾,吃的、住的都不相稱了,結果把家裡田、地統統都賣掉,去享受去了。這就說明什麼?那個貪心是愈貪,心會愈大,貪而無厭,煩惱是愈轉愈深。所以從小的享受,生活幅度放大起來,容易,叫你一天比一天享受,自在舒服,容易;如果你享受慣了,一下叫你拉回來,這個就難了。這個淺顯的小的故事就說明了,思惑在境界上,我們的妄心隨著境界轉,尤其是今天的社會,新奇的東西日新月異。

  今天早晨我在此地,見如法師跟我講這個錄音機,他說現在這錄音機價錢很便宜,為什麼原因?新東西價錢很高,去年賣不完的,今年就大拍賣、大減價,為什麼?今年又有新的產品出來了。去年的東西淘汰掉了,到明年又有新東西出來,今年東西又淘汰掉了。日新月異,你那個心要是對這個有愛好的,天天求新,天天求美,你一生很辛苦賺的錢都被它騙去了。那個節儉的人,我有這個東西可以用了,很仔細、很小心的去保養它,照顧它,這一個錄音機我可以用上十年。我十年前買的舊機器還在,還很好用。大家都像我這個用法的話,那些科學家、設計的人都沒有飯吃了。我們這個心不隨它轉,東西用壞了,不能再用了,修都沒有辦法修了,再換一個。一件衣服總得要穿個十幾、二十年才會壞,出家人可以,因為樣子不變。你看你們在家人的衣服,尤其是女人的衣服,天天在變花樣,今天流行這個、明天流行那個,那個裁縫的設計師叫大魔王,你們都在他的手掌上轉,天天被他耍,為他辛苦,為他忙。如果你安分守己,這樣子穿出去,決定不會有人笑話你。你穿這衣服,人家笑話你這個衣服太老了,不時髦了,不會的。如果他要笑話,他笑死了,他活該。他笑死了,我不死,他死,活該,我們為什麼要被他欺騙?為什麼要隨著他轉?這是說明世間人思惑不容易斷。

  見惑,雖然好像很猛、很利,那麼明顯,容易斷,因為斷的是個理。思惑,這個東西,理明白之後,要在事實上真正去做到才行,那不是講空話的。不是你悟,悟就斷了,沒有那麼簡單,要歷事練心,確確實實做到眼見色不為色塵所轉。所以這個修道的人,市場上可以去看看,常常去逛逛,看看日新月異的東西。看了怎麼樣?不動心,看了如如不動,那就是你眼根在色塵上入定了,不為色塵所轉,要這樣才行。萬不可以說我眼不見為淨,那不行。眼不見為淨,不行,這就沒有經過考驗的,這個淨是靠不住的。必須要親自去接觸、親自去嘗試,還是不動心,這叫真淨,這個叫真不動。也就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的,「動中有不動」。我們在五欲六塵,在一切境界裡頭,這個境界森羅萬象,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境界裡面,一一境界裡頭去鍛鍊,練不動心,不為境界所轉,那你就成佛了。不但見思煩惱斷了,你也成佛了。

  說到這個地方,這鐘點還有七分鐘,我們是把見思煩惱說了個大概,至於斷法,剛才講了,容易的先斷,難的後斷。我們宣講,都能結合,我們這個題大概三次到四次才能講完,你們好好的努力。講到斷見惑的情形,一定要曉得見惑的品數,佛法裡又叫做頭數,講品就是品類,數是數目,一定要曉得這個。小乘人對於見惑的品數,他建立的是八十八。這個八十八怎麼來的?我們要搞清楚。在大乘法裡面所建立的是一百一十二。我們平常凡是講到見思煩惱,統統是講小乘,很少講大乘。我們今天也著重在小乘上講,為什麼?小乘明瞭,大乘就容易了。但是小乘八十八怎麼來的?大乘一百一十二怎麼來的?一定要搞清楚。剛才說過,我們重點放在小乘,就是小乘明白了,大乘就自然迎刃而解。

  我們現在先說小乘的品數,這一層,諸位一定得記清楚。它的分法是分做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它的分法是從四諦裡面建立,就是對於苦、集、滅、道,欲界對於苦集滅道,苦裡頭他迷的是哪些?集裡面迷的是哪些?滅、道迷的是哪些?再就是色界跟無色界,色界的苦集滅道,無色界的苦集滅道,然後把這個數目總加起來,看是多少。所以對於次第,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在此地我們先講欲界,給諸位講的是離苦諦,一共有十品,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貪、瞋、痴、慢、疑,這十個統統都有。但是諸位要曉得,我跟你講的這十個,這裡面的貪瞋痴慢疑,不是思惑,是見惑裡面的,這個要搞清楚,不能夠混為一談,名字是一樣的,不是一碼事,因果不相同的。這就是迷苦諦有十品。迷在集諦裡面,集諦裡頭,苦諦是果報,集是因。這個是世間一重因果,這個因,因地裡頭沒有身見,沒有邊見,也沒有戒取見。換句話說,在因地裡面他只有兩種,一種是見取見,一種是邪見。所以在因上只有這兩種。其餘在因地裡頭,貪瞋痴慢疑都有。換句話說,見惑在欲界,以集諦上來說,有七品。諸位要記住,這個品數怎麼來的,然後再給諸位來說明,再詳細的加以解釋。這就是離欲界,苦諦是完全的,十品;離集諦,只有七品;離滅諦,也是七品。這個七品的建立,跟離集諦完全是一樣,也就是見取見、邪見、貪、瞋、痴、慢、疑,有這個七條。在道諦上一共有八品,在道諦裡面他沒有身見,沒有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他都有,這個三見,再加上貪、瞋、痴、慢、疑。這樣一來他就是一共就有八品。欲界總共加起來,就是迷四諦加起來,苦諦十,集諦七,滅諦七,道諦八,一共三十二品,所以欲界裡頭有三十二品。

  在色界裡面,苦諦有九品,集諦有六品,滅諦有六品,道諦有七品。為什麼?因為欲界裡頭這個貪、瞋、痴、慢、疑,色界裡頭沒有瞋,諸位千萬要記住這一點,色界就決定沒有瞋恚心,那無色界更不必說了。所以他迷的品數跟欲界一樣,就是去了一個瞋,裡頭都沒有瞋,苦集滅道都沒有瞋。三十二減了四,扣掉四個,每一諦裡頭四諦,每一諦裡頭扣掉瞋,只有二十八個,所以色界天裡面是二十八品。無色界天跟色界天迷的頭數完全相等,所以也是二十八品。二十八加二十八,再加一個三十二,這就是八十八品的來由。

  今天時間到了,我只能給諸位講到此地。明天再給諸位細說這個裡面的一些情形,欲界裡面怎麼樣個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