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在新加坡弘法報告 (共一集) 1999/4/2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1-089-0001
我們見面的機緣都非常難得,我們想利用短短的一個小時的時間,將這些年在國外所做的一些事情,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除了講經弘法之外,我們這些年努力的在做三樁事情。第一樁就是培養弘法人才,李木源居士發心提供場所辦「培訓班」。培訓班學生的來源,我們是希望世界各個地區同修都能夠參加,可是來自其他地方的人很少,大部分都從中國來的,台灣來的同修沒有,此地新加坡只有一位,美國、馬來西亞、泰國,好像都是一兩位。「弘法人才培訓班」,顧名思義,我們的目的是要培養在講台上講經的法師。我們接受茗山老和尚的建議,四眾都收,所以現在也有一位居士參加。期限,第一屆、第二屆是三個月,第三屆是四個月,第四屆就是現在這一屆,這一屆是前面三屆畢業的這些老同學回來學《華嚴》。因為今天《華嚴經》在此地開講,他們聽到這個訊息,想盡方法到此地來學《華嚴經》。
所以現在有十二位同學,他們分成兩個組,每天我們《華嚴》在此地上課。上完課之後,有一組做講記,《華嚴經講記》,他們開會研究討論,寫講記;另外一組給《華嚴經》寫《易解簡註》。這個《易解簡註》,諸位看過《無量壽經》的,就照《無量壽經》那種方式做《易解簡註》。《易解簡註》的目的是希望普及化,我們的水平是讓初中學生能看得懂,以這個為標準,盡量讓它簡化,這個工作兩個組同學們在做,將來《華嚴經》講完,這兩部書同時就出來了。這是現在的狀況。
為什麼現在不招生?我們的地方太小,招學生來沒地方住,所以現在急著等待楊厝港這一邊的學舍、房舍。等一下諸位可以去參觀,這一塊地合台灣大概是兩甲多。有一半現在是學校,他們辦了一個幼稚園,幼稚園的學生有五、六百位小朋友,所以教室也滿多的。現在這塊地,地主等於說是半賣半送給我們。新加坡是寸土寸金,他那塊地照現在的價錢,市價是六千萬,六千萬要合台幣再乘二十倍。新加坡的一萬是是台灣的二十萬,所以地價就非常之高。地主讓給我們,只收我們一千五百萬,所以是半賣半送。而且這裡面我們只要繳一千萬,另外五百萬可以分期付款。
現在這個學校是日本人辦的,日本人是租他這個地方辦學校,現在我們跟他們交涉,請他把學校搬走,讓給我們。他們也同意了,這幾天談得很順利,大概我們要補助他一百萬。一百萬是應當的,因為他的房屋搬不走,他的校舍要給我們。所以我們接收過來,大概油漆粉刷一下,因為很適用,我們的培訓班就搬過去了。
搬過去之後,我們準備下半年,就是第五屆招生。第五屆招生本來我們培訓班的名額只有二十個人,十個是正科生,十名旁聽生。正科生要上講台講經,旁聽生同樣上課,不上講台。為什麼一次只能夠培訓十個人?諸位曉得,學講經的人如果一個星期不上台講一次,那就等於白費了。我們一個星期有六天,六天每天兩個人上台講。今天晚上,諸位要到居士林講堂去看就曉得,今天學生有兩個人,一個人講一個小時。當然最理想的是六個學生,一個星期七天,我講一天,學生也一個人講一天,那是最理想的。人太多了,沒法子。
講經的時間,每一個學生一個星期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他要寫一萬字的講稿,每一個星期要寫一萬字的講稿。講稿寫成之後,先在這個地方練講,講給同學們聽。同學們聽了之後,每一個人提出意見批評,幫助他改進,他再回去修改講稿。第二次到居士林上台,給信徒們講。所以學講經的法師們非常辛苦,他們晚上寫講稿,差不多都寫到兩、三點鐘,天天是這個樣子。所以學的人學得非常辛苦,但是很有受用,三個月有非常顯著的成績,這是他們學生告訴我的,比他們過去念佛學院四年的收穫、成就都殊勝,所以大家都非常歡喜。
可是學成之後,如果不能保持、不能繼續去講,三個月、六個月不講,就很難,幾乎就忘光了。所以講經這樁事情,就跟舞臺表演一樣,決定不能中斷。我能有這點兒成就,就是四十年不中斷。我過去講經,每個星期從來沒有少過三次的,一次兩個小時,最少的是一個星期三次,最多的是曾經有過兩三年,一個星期講三十多個小時,上午、下午、晚上。四十年沒有中斷。我現在在此地,每一個星期講十二個小時,所以要不是這樣子千錘百鍊,怎麼能訓練得出來!
將來我們到楊厝港這個地方,校舍大了,教室多了,我打算學生可以多招一些,我們可以同時開三個班、開四個班。教的人,現在在此地參加學《華嚴》的這十二位法師,他們各個能講,各個也能教,我就讓他們擔任助教,擔任講師,所謂「教學相長」,也把他們都帶起來了。可以分成幾個班,兩個法師帶一班,這樣可以多培訓一些學生。
這個月的月初,我到北京訪問,北京佛教界也非常歡迎我們在中國辦這種培訓班,他們覺得也非常需要,這個理念非常好。如果可能的話,在明年我會協助他們。此地訓練出來的學生,將來都可以在那邊的培訓班裡面作老師,把我們這套方法帶過去。而實際上現在在中國大陸許多佛學院,在我們這裡培訓出去的學生,已經在佛學院上課了。
佛法要興旺,李木源居士說得好,道場決定要有人講經。沒有人講經,道場不會興旺起來的。新加坡居士林真正興旺,也就是這兩年,這兩年真是無比的興旺。為什麼?見和同解,大家的觀念一致,齊心齊力,人力集中,財力集中,物力集中,要把這樁事情辦好。是不是為居士林辦的?不是,也不是為新加坡辦的,是為全世界佛教做一個榜樣。我們今天辦培訓班是為全世界辦的,辦居士林也是為全世界辦的,彌陀村更是為全世界辦的。我們只想做一個好樣子,盡心盡力去做,希望世界各個地區同修到這個地方來參觀、來訪問,把我們這一套模式帶回去。希望諸位都能發心,在世界各個地區都能夠建立這樣的道場,我們互相的觀摩。
居士林的供齋,你們看過了,絕不亞於新加坡一些素食餐廳,全部免費,每天三餐,一年到頭一天都不缺。往年一年只有一天不供齋,正月初一。我跟李居士說:「不行,你不圓滿,你還缺了一天。」所以從去年起,正月初一也供齋。完全免費,什麼人去吃都歡迎。來吃飯的,不論你信不信佛,甚至於你罵佛、毀謗佛,來吃飯我都歡迎你,這是世界第一家。自從供齋這麼多年以來,居士林現在吃飯的人,平常每天不會少過八百人,星期假日、法會期間,總有三、四千人吃飯。給諸位說,沒有買過米,沒有買過油,沒有買過菜,吃的東西從哪裡來的?四面八方自然有人送來,沒有去找人要,自動送來。送來的東西吃不完,糧草堆積如山。這些東西堆久了會壞,所以吃不完的東西,就往新加坡各個養老院、孤兒院送,一車一車往外送。
事情怕你不肯幹!李居士常說:我們沒有錢,不是說有錢再辦事。今天建彌陀村也沒有錢,錢從哪裡來?我們有信心,這個信心就是決定相信阿彌陀佛,我們後台老闆是阿彌陀佛,我們沒有福報,佛有福報。我們替佛辦事,決定沒有私心,念念為眾生,念念為社會,念念為佛法,一點私心都沒有,所以就感應道交。當我們有困難、有缺乏的時候,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不知道從哪裡就有人送錢來,就把你這個事情辦好。像楊厝港「彌陀村」,在我們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土地需要那麼多錢,建築至少需要三千萬,三千萬合台灣錢六億。籌款,今天經濟衰退大家都曉得,到哪裡籌款?在新加坡這些地區,哪一個道場收入都比往年少了一半,唯獨居士林,不但沒減少,還月月增加,所以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世間眾生還是有福報,有佛菩薩照顧,有龍天善神擁護,問題只要我們自己真的肯做,沒有私心的去做。我在此地諸位同修所有的供養,你們供養我的紅包,我不拆開,我不看的,全部交給彌陀村。你們送給我吃的東西,我也全部供眾。
在過去我們念佛堂,每天是早晨六點鐘起香,到晚上六點鐘,念十二個小時,參加的人數,上午少一點,上午大概兩百多人,下午大概會到五百人,很多人吃過午飯之後,他們來念佛,下午的人要比上午多。星期假日大概差不多有六、七百人。所以念佛堂容納不下,用五樓的講堂,用三樓的功德堂。現在李木源見到人太多了,他們樓下有個大殿,也做念佛堂,分開來。這是新加坡的好現象,念佛聽經的人愈來愈多。
我過去《華嚴》也在那邊講,講的時候我生了一場病,得的是感冒。我就想到為什麼會生病?沒有理由生病。想來想去,大概我把學生的時間佔住了,所以趕快把《華嚴經》搬到此地,那個道場讓學生們去練習講經,我的病就沒有了,念頭一動病就沒有了。所以一個星期我在那邊講一次,現在是細說《無量壽經》,在這邊常住就不受時間限制了,這個講法聽眾非常歡迎。所以星期六晚上講經,諸位同修能看到,八樓講堂坐滿,四樓念佛堂大概差不多也坐滿,四樓有閉路電視,有三個大螢幕。所以每一場聽經的人數不會少過一千五百人,多的時候兩千多人,連外面都坐滿了。同學們練習講經,聽眾人數也不少,非常難得,非常希有。
現在這個念佛堂,大家警覺心很高,世間災難太多,如何能令社會安定?如何能求得世界和平?我們只有誠心、一心一意念佛,求三寶加持,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真誠心,上能感動諸佛菩薩,下能感動一切眾生。不能感動,是我們沒有誠意,我們的誠敬心不足。你有十分的誠意,決定能夠有感應。所以這個地方的同修是天天聽講,我是天天勸大家,天天勉勵大家,讓大家在生活當中真幹,要把佛陀這些教訓,在生活裡面實行、落實、兌現,不是白學,學以致用,學了馬上就用。
我們還特地編了一個《修行守則》,怕的是經典講得太多了,你記不住。經典裡面最重要的教訓,我們一條一條把它節錄出來,在《無量壽經》裡面,節錄了六十四條;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節錄了四十二條,總共一百零六條,一百零六句,務必要把這些教訓一條一條都能夠做到。所以我們印成小冊,便利攜帶,時時溫習,要記住,要做到。佛法一定要重視行,不在說。說固然重要,行更重要。
楊厝港這個地,六月可以交給我們,這是李居士要求的。他們那邊問為什麼要六月?李居士說:「你們的幼稚園,六月是一個學期的圓滿,希望學生這一學期圓滿你們再搬,不至於現在交給我們,學生的學業就受到妨礙。」處處替別人著想。李居士說:「如果你現在交給我,那當然更好!」所以處處替別人想,處處想到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好處。我們盡量去滿足別人,這樣行事就沒有行不通的,事情就好辦了。我們對他們這種作法,也算是慈善事業,把它當作慈善事業來做,不要計較得失,事情就好辦了。這是培訓班的狀況,我們的理想、願望,也希望全世界各個地方都能用這種方式來培訓。
培訓班教學的理念跟方法,我們是繼承李炳南老居士的教誨,也就是我在四十年前跟他所學習的。他那個班只辦了兩年,我這一套東西是在他那個班上學會的,今天我還是用這個老辦法教學生。這個老辦法是幾千年代代相傳下來的,不是一個新奇的東西,絕對不是標新立異,是祖祖相傳的老辦法。現在很多人把它丟棄,要搞新的科學方法,我們看到這些新的科學方法,沒有多大效果,老方法有效,我們還是遵守老方法。
也希望有共同理念的善友們,在全世界各個地方培訓人才,唯有人才才能夠興教,古語說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今天衰,衰在哪裡?沒有人才,衰在這個地方。此地為什麼會興?你們在此地一看就曉得,講堂天天講經,沒有一天缺的。念佛堂現在二十四小時念佛,沒有一個小時是念佛堂沒有人念佛的,它怎麼不興旺?供齋全部是免費的。現在經濟不景氣,李居士告訴我,從經濟衰退之後,我們供齋每天增加兩百多人,我們歡喜,人愈多愈好,吃素的人多,殺生的人就少了。我們不怕人來吃,愈多愈好,最好天天都有四、五千人來吃飯。
「彌陀村」的構想,是一九八三年我第一次在舊金山講經,那次去講七天,場所是美國的一個老人公寓,他們的老人公寓就跟我們中國的養老院一樣。這個老人公寓是猶太人辦的,辦老人公寓,美國政府非常歡迎,為他解決社會養老的問題,所以在資金上大部分政府津貼。那個老人公寓有四百個單位,建築得非常好,每一個單位合我們台灣十五坪,很大了!有客廳,有小廚房,有臥室,還都有個小陽台,那是每一個單位。老人有些是一個,有些是夫妻兩個居住在裡面。這裡面有醫生、有護士,醫療設備很周全,我們就在這個老人公寓的大廳裡面講經。我一看這個情況,好!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弘法道場應該是這種形式,不再是寺院庵堂。為什麼?固定的聽眾,四百多人住在裡面聽經,固定聽眾,大家在一塊念佛,這個多理想,多好!這個念頭從那個地方起來的,所以就打妄想了,這根本不可能兌現的。
我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都是寄居別人的道場,所以我這一生很自在,沒有煩惱。人事上煩惱沒有,事務上的煩惱也沒有,我一生不管人、不管錢、不管事。不是不管,沒得管,誰請我管?落得清閒自在。在新加坡李居士他是會長,居士林他是司理,司理就是總務,林長年歲大了,全權交給他管理。所以在這個地方他是老闆,我們是他聘請來的教員,講經的法師,是他請來的。我們在此地作客,不是作主。所以有很多人找我,想參加培訓班,想到這邊來念佛。我說你找錯人,我在這裡沒有權限,應當去找李木源居士。我講經的時候,把這個妄想說出來了,說了好幾遍,我說者無意,他聽了有心。李居士居然發心想做,而且真做。我說:「那好,你既然真做,我在新加坡住的時間就長一點。你不做,我在這個地方住的時間短一點。」所以他現在真做,非常認真努力在做。
彌陀村這個圖都畫好了,他已經送到政府去報備。念佛堂,我想的念佛堂是個圓形的,像個大蓮花一樣。他照辦,做個圓形的念佛堂,直徑四十米,這個念佛堂很大,足足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念佛堂的四面是寮房,你們今天去看,這個地方是新加坡的高級住宅區,保持綠化,房屋只准建三層,三層以上的政府不會批准,所以我們在那邊建的宿舍寮房也只建三層。圖畫好了,總共大概有四百個房間,如果一個房間住三個人,就可以容納一千二百人。
將來彌陀村建好,住進彌陀村的人一分錢不要帶。因為我跟李木源居士談過一次話,老人如果到這個地方來念佛,收他的費用,他心不安。現在的兒女孝順的太少了,他把他的父母送到這個地方來,頭一個月繳了錢,第二個月他就會延後,第三個月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我們總不能把老人趕走,所以乾脆不收錢,讓老人進到這個念佛堂,心裡安定,沒有經濟上的壓力。這些開銷經費從哪裡來?都靠阿彌陀佛,我們對阿彌陀佛真有信心,這才是真正靠得住的。
這種想法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所以我這個講堂叫「報恩堂」,我那些老師的照片都掛在這邊,我有三個老師。當中有一個是夏蓮居老居士,那是我沒見過面的,他是《無量壽經》的會集人,他跟李炳南老居士都有關聯,都有關係。梅光羲老居士跟夏蓮居老居士是老同參,李炳老是梅光羲的學生,夏老有一個傳人是黃念祖,黃念祖跟李炳南老居士是同學,黃念老也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老的傳人,所以我們都有一些連帶的關係。我學佛啟蒙是方東美先生,讓我認識佛教,理解佛法,以後我親近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這一生的成就,這一生的受用,得自於老師,念念不忘。
「華藏圖書館」韓館長的護持,三十年的照顧,沒有這個護法,我們就沒有機緣在台上不斷的講經,她對我最大的護持,就是讓我每一個星期講經不中斷,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她走了之後,就把護法的工作交給李木源居士。你們今天在八樓念佛堂,看到供養的三尊西方三聖銅像,是韓館長送給李木源的,所以供在這邊。在四樓那個小圖書館裡面,有一套《龍藏》,那一套《龍藏》也是韓館長送給李木源的。我們這些人,她走了之後,付託他照顧,李居士講三寶都送來了,「佛法僧」三寶都送來這個地方,他的責任很重。我們成立了「淨宗學會」,我把淨宗學會的印,淨宗學會的旗幟,也都正式交給李居士,這些事情都由他去搞,他去承擔了。他的確不負囑託,認真努力在進行,確確實實是希望把這個工作做好,做個好榜樣,做個好樣子,希望彌陀村這樁事情,能夠在全世界各個地區落實。
彌陀村的構想,有一個小冊子,我想諸位同修都能看到,他印得很多,如果沒有,到居士林去拿。這是我們念佛的道場也落實了。所以我們不建寺廟,建寺廟宮殿式的,成本太高,花錢太多,沒有意義。所以建念佛堂,建老人退休村,老人公寓,這種方式。每天在一起真幹真修,真正是自利利他,無量功德!所以我們自己,我跟李木源居士常常跟大眾講,我們是替阿彌陀佛辦事,我們是做小工的,我們在這裡面任何希求都沒有,用現在的話來講,完全是犧牲奉獻,為大眾服務,盡心盡力照顧大家,為大家解決困難。
所以住進彌陀村,除了每天聽經念佛之外,老年人的娛樂,我們也統統都想到,決定要做到保持老人的身心健康,快樂幸福,這是彌陀村跟一般老人院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求從本身起,所有工作人員要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看作是諸佛菩薩,這種心態,別的老人院、退休村找不到的。這是遵守佛陀的教誨,「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要把佛的教誨兌現,我們要做到,在老人院裡面去實現,彌陀村裡面實現。所有的同修,我們天天在一起研究教理,建立共識,排除萬難,讓自己快快樂樂的去做這樁事情,付出自己真誠的愛心,來照顧這些念佛人的晚年。
第三樁事情,是今年我們開始做的,我們要團結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然後才能真正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今天說的安定和平,我們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這一樁事情是舉世之人,古往今來,大家夢寐所希求的。為什麼求不到?為什麼這個世間不斷的還有戰爭?還有瘟疫?還有天災?所以我們就想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作國王?因為這個問題政治不能解決。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作將軍?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記載,世尊年輕的時候,武藝高強,是文武全才。他放棄了政治,政治不能解決;不作將軍,放棄武力,武力不能解決。現在這個社會,二次大戰之後,大家一味往經濟上來鑽。經濟能不能解決?現在我們看到了,社會一片混亂,也是經濟造成的。經濟不能解決,科學技術也不能解決,那到底什麼能解決?教育能解決。所以釋迦牟尼佛把一切捨棄掉,從事義務的社會教育,一生幹這個事情。所以我們今天要想到,唯有教育才能解決社會問題,才能真正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教育工作怎麼做?有賴於宗教教育。學校教育,學校不肯接受。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搞宗教教育。所以我參加澳洲「國際宗教和平會議」,三十多個宗教組織的,我跟他們大家講話,我就提出這個理念。現在宗教為什麼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宗,沒有教。我們要著重教,要建立一個共同的理念,教導這一些宗教的信徒。共同的理念,就是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存共榮。不管你信什麼教,我們有共同的理念,你講你的經,傳你的道,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決定不可以自讚毀他,你就製造矛盾,你就製造社會爭端。「宗教和平會議」,這一點大家理念落實了,所以我們提出來,我們弘揚自己的傳道教學,絕不批評其他的宗教。這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提出來的,我加重這個語氣,我說:「很好,但是還不夠好。不但不批評別的宗教,我們要讚歎別的宗教,我們主動去幫助別的宗教。」所以在新加坡,我們主動去訪問各個宗教,得到社會很好的回響。我們訪問過伊斯蘭教,訪問過印度教,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五月十一號,我們訪問天主教,有住新加坡的樞機主教,就是紅衣主教來接見。我們主動去拜訪,去溝通。他們也有辦一些慈善事業,我們主動幫助他們。
我們教會跟教會有了往來,下一步我們希望宗教徒跟宗教徒能夠攜手合作,社會安定才真正會落實。怎麼做?想出一個點子,我們搞一個「新加坡宗教和平嘉年華會」,我們辦十天,新加坡有九個宗教,我們統統在一起過十天的共同生活,展示每一個宗教他們的文化藝術品。一個人有一個攤位,當中有個大舞臺,每一個宗教拿出你傑出的表演,我們也有小點心、餐飲供眾,各個族群不同吃的東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進到裡頭全部都看到了,這是過去所沒有的。宗教大團結,族群大團結,才能真正落實安定和平。不能叫「安定和平」只變成口號,那有什麼用處?我們現在在真做,認真努力在做,做得很起勁。
前天我們收到澳洲格里菲斯大學一個邀請函,他們那邊學校建立一個「多元文化活動中心」,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破土典禮,我很歡喜。我在澳洲幫助那一邊也是華人同修們,建立一個養老院,他們叫「松柏長青中心」。這個養老院將來名稱不一樣,實際上是完全採取我們「彌陀村」的構想跟作法,名稱不同,我們的精神一樣,理想一樣,所以希望都能起一個帶頭作用。澳洲老人福利事業做得很好,缺乏精神生活,我們只要把很好的精神生活帶動起來,澳洲的老人可以過一個非常幸福的晚年。
好,我們的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希望諸位同修去參觀,看看我們新的場所。如果一切順利,今年應當在八月間「彌陀村」可以破土,「培訓班」大概七月就可以搬過去了,將來這個地方就是「新加坡淨宗學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