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念佛共修開示 (第九集) 2015/9/24 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 檔名:21-710-000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難得我們在中秋節前有這樣的聚會,給大家談談中國的佛教。這些年來,有不少人問我這個問題。最近這兩年來,傳統文化在全世界漸漸的被重視了,當然我們會聯想到佛教,佛教是屬於傳統文化裡面重要的一個環節。英國人湯恩比博士,有許多人都知道,他在晚年可以說是全部的心力都在研究怎樣化解戰爭。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不願意再看到有第三次。前面兩次最後結束,是兩顆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大戰,如果發生第三次戰爭,問題就嚴重了,因為核武戰爭、生化戰爭有可能把整個地球毀滅,這個戰爭沒有勝負,是人類愚蠢到極處,造成集體自殺。所以他看了,想到這個問題非常痛心,要怎樣才能化解?他得出的結論,希望都在中國,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我們今天在二十一世紀,社會的動亂讓我們在整個地球上沒有安全感,這是過去歷史上所未曾有的。他的期望真的是沒錯誤,但是,傳統文化慢慢會復興,佛教怎麼辦,大乘佛法?佛教在全世界,南傳的還有人,不多了,有真正修學的人;藏傳的也還有些人,也不多;漢傳的沒人了,這是我們很憂慮的事情。
佛教,釋迦牟尼佛提倡的。他老人家是王子的身分,十九歲出家,捨棄了王位,也捨棄了宮廷那種富裕的生活,他去當一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個年輕人好學,我們講知識分子,好學。在當時印度,是宗教之國,也是學術之國,印度的宗教、哲學的學派,他幾乎一家沒有漏失,都去參學過,十二年。十九歲參學,到三十歲,十二年。得出的結論,是所學的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就放棄了。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十九歲出家,是放下煩惱障;三十歲不再去參學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是放下所知障。
佛告訴我們,真實的智慧是向內求,不是向外求,向外求來的是知識,知識有侷限性,許多問題不能解決,需要智慧,智慧要從內學。大乘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印度人稱佛,就像中國人稱聖人一樣,「佛」這個意思,從意思上來翻,翻成「覺者」,覺悟的人。有智慧才能覺悟,覺悟的人稱之為佛陀。佛陀是大覺,圓滿的覺悟,這是智慧,智慧不在外面,在內,要向內求。所以世尊做榜樣給我們看,你要想求智慧,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智慧是圓滿的,無所不知,能力也是圓滿的,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一般宗教裡對上帝的讚美,上帝有智慧、有神通、有能力,但是並不是究竟圓滿,成佛了才真正到究竟圓滿。每個人本來是佛,現在迷了,迷失了自性,雖然本來都是,可是現在智慧德能都顯示不出來,有等於沒有。為什麼會失去?不是真的失去,迷失了,被煩惱迷了,被所知迷了,是這兩種障礙:煩惱障、所知障。
佛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開悟之後,他就從事於教學。他教學是有體系的,不是沒有次第的,不是的。你看他先在鹿野苑講《阿含經》,阿含是小乘,等於說從小學辦起。他辦了一條龍的學校,從小學辦起。小學十二年,比我們現在小學長,我們小學六年,它十二年。十二年之後,提升,再辦中學,中學八年,方等。你看,中學加前面小學,總共二十年,這二十年是扎根教育,根深蒂固。再辦大學,大學講般若,般若是自己自性裡頭本有的,必須把自性的般若智慧把它再找出來,發揚光大。般若教了多少年?教了二十二年。要知道,釋迦牟尼一生教學四十九年,二十二年差不多佔一半的時間,這是主要的,最重要的,佛教是教世人開智慧的。我們要曉得,所有的手段都用來開智慧。最後的八年講法華,法華好比是研究所。你看看,釋迦牟尼佛辦教育,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他是個教育家,偉大的教育家。他所開的這些課程,中國是大乘,小乘盛行在南洋一帶,傳到中國來的是大乘,傳到西藏的是密宗。傳到中國是大乘,大乘八個宗派。
佛教要復興,香港的老同修也許還記得,得要像我這樣的年齡才行,過去倓虛老法師在香港辦一個華南學佛院。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倓老多年前過世了,大概是一九六三年。他的學生當中,我認識的大概有三分之一,有十幾個人。老人往生之後,我到香港來的時候,這個學院已經停辦了,有不少的同學到國外去了,我那個時候在美國、在加拿大、在南洋都遇到過他們。在外國很難,為什麼?沒有人聽經。倓老這些學生個個都能言善說,都是很好的講經人才。在香港講經,香港人學佛、拜佛,不聽經。
我第一次來,是一九七七年。我記得我那一年五十歲,四十年前。第一天到香港,我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倓虛老法師建立的。圖書館不大,在界限街,我在這裡講了兩個月《楞嚴經》;後面兩個月,在香港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道場,光明講堂,講兩個月,總共講了四個月。第一天來的時候,吃晚飯,暢懷法師告訴我,叫我心理上有個準備。跟我講,香港的佛教徒,他們喜歡做法會,不喜歡聽經。他說很多有名的老法師到香港來講經,第一天人很多,大家來道賀,然後最後一天圓滿,大家來參加圓滿,就是來兩天,一頭一尾,當中他們就不來了,就沒有人聽了。所以告訴我,他說法師,你算是年輕的一代,名氣也不大,可能沒有人聽你講經。我說行,我們把桌椅板凳擺好,我就對著桌椅板凳講經,就可以了。暢懷法師說,那行,那沒有問題。沒想到,我開講之後,好像天天都坐得滿滿的。過了幾天,暢懷法師告訴我,他說法師,你的法緣特別好,香港從來沒有過。我那第一次來是講了四個月,每天晚上,講四個月,天天滿座。所以結法緣很重要。
現在,我認識的人大部分都走了,都不在了。我們年齡都差不多,都不在了,剩下來沒幾個了。佛法怎麼興?後繼無人,這讓我們感到憂慮。小乘有人繼承,在南洋我們看到巴利文語系的。密宗我們也看到有幾個人,不多,不能跟過去三十年比,不多了。漢傳的,好像沒聽說過。《華嚴》,沒有人講了。五台山還在,《華嚴經》沒有了,不但沒聽有講《華嚴》的人,念《華嚴》的人都沒有了。由此可知,有名無實,名還有,實際上沒有人繼承了。我過去大概講了有二、三十年,講《華嚴》,我記得我講了四千多個小時。以後想一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是從這個地方回過頭來修淨土了,為什麼?華嚴沒有把握,只有淨土宗我還有一點把握,依靠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子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其他的那些宗派我真的沒把握。年歲一年比一年大了,不敢再浪費時間,所以老老實實回過頭來一心修淨土。一部經,《無量壽經》,我用的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不再轉彎了,念念求佛來接我往生。這是淨土宗,淨土宗講經念佛也很少有了。
我們算是很有福報的人,這一生當中遇到大乘,遇到淨宗,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又遇到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這張是海賢老和尚,往生前三天的照片,最後一張。照了這張照片,第三天他就走了,一百一十二歲,為我們作證。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二十歲出家。師父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看準了他,教他「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告訴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能說,不可以說。這個老人一生聽話、老實、真幹,他的成就不可思議。師父告訴他,明白了,是什麼意思?真正明白了,是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的境界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平等的,但是怎麼樣?不能說,別說,老老實實種自己的田,老老實實念這句佛號,等著阿彌陀佛接引他往生。
我發現,這個老人他什麼時候應該往生?不會超過三十歲,他就有資格往生了,他就能去得了了。為什麼不去?阿彌陀佛留他。他跟阿彌陀佛見面,我估計十次以上,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很多次,很熟悉。阿彌陀佛要他在世間住的時間久一點,給佛弟子做個好榜樣,特別是給念佛同學做好榜樣。所以他那麼長的壽命,是阿彌陀佛把它延長的。延長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走?他手上拿了一本書,什麼時候你看到有這本書了,佛就來接引你。他一百一十二歲才拿到這部書,有人帶這部書到他廟裡去送給他。他天天在等,等了幾十年了,果然被他等到了,問:這什麼書?人家告訴他,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到這個書的名字,歡喜得不得了,好像盼望很久的寶貝,這下得到了,趕快穿袍搭衣,拿在手上,要求別人給他照相。老和尚一生沒有主動叫人給他照過一張照片,就是這一張,這個例外。照完照片之後,第三天就走了。一切,阿彌陀佛替他安排的,他的話可以相信,他句句是真話,沒有一句是騙人的話。他常常見阿彌陀佛,常常要求阿彌陀佛帶他去,佛都不答應,叫他再住幾年、再住幾年,一直等到這本書出現。
海賢老和尚是什麼?給我們做證明的。證明極樂世界真有,證明阿彌陀佛真有;證明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真經,裡面每一個字都是佛說的,他會集的時候沒有改動一個字,所以句句是原譯本的真經,不應該懷疑;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是正知正見,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所以他的註解,每一句話都有根據、都有來歷,不是他隨便講的,這還得了!最後一個,是為我們做證明的。因為這些年來,很多人反對會集本,反對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說我們錯了,我們用會集本錯了,應該把會集本丟掉,去讀康僧鎧的本子,所以許許多多人原來是學這個,都改動了,非常可惜,老人給我們做這個證明,我們用這個本子、用這個註解是正確的,沒有錯誤。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把老和尚留下來給我們做證明,真的是慈悲到極處。
我採取這個本子,是老師傳給我的。那個時候我在台灣,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把夏老的會集本給了我。那個時候沒有註解,李老師有眉註,簡單的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個本子給我了。我依照李老師的本子講過十遍,早年講《無量壽經》講過十遍。晚年,我們依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細說《無量壽經》。現在我們講的是第四遍,第四遍講了一半,還沒講完。每一遍都超過一千個小時,這第四遍估計大概是兩千個小時。搞清楚、搞明白了,對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信心,才嚮往;對娑婆世界也搞清楚、搞明白了,才願意移民過去,對這個世間不再留戀。到極樂世界,我相信很快就圓滿功德,證得無上菩提,到那個時候再回到地球上來度眾生,那就不一樣了,那是菩薩再來了。我們現在是業報來的,自己做不了主,從極樂世界打個轉回來,自己可以做主,想來就來,想去就去,非常自在。道理在此地。
所以人家問我,這八大宗,八大宗怎麼辦?四十年前,老一輩還在,像倓老、定西法師,他們是屬於天台宗的;華嚴也還有,好像是一個、二個講《華嚴經》的,我相信也是在《華嚴經》裡擷取一品或者是一段,不可能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講一遍,不可能,因為經太長了。《四十華嚴》跟《八十華嚴》,除掉重複的部分,總共九十九卷,大乘經裡頭分量最大的,縱然有人講,沒有人聽。像我過去講了十幾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了多少?五分之一,後面還有很長。用我的速度計算一下,我要把全經講完,大概要兩萬小時,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聽嗎?兩萬小時,沒有人聽了,我縱然能講,找不到聽的人。所以現在講中本《華嚴》,《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我換了這個本子,內容跟《華嚴》一樣,分量大幅度的縮短了。《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真的,都是講的一樁事情,《華嚴》細說,《彌陀經》是最簡單的介紹,便於做早晚課用。最適中的,我相信,這末法還有九千年,這九千年當中決定是《無量壽經》能度一切眾生出輪迴、生淨土,所以這部經比什麼都重要!
那《華嚴》要不要?希望年輕人發心。年輕人發心學《華嚴》,我都給他頂禮,續佛慧命,那真難得,把《華嚴經》興旺起來。不容易,為什麼?沒有老師了。沒有老師,要求,怎麼求法?求無師自通。可以嗎?可以。我的老師早年就教我,怎麼通?感通,感應。用什麼求感應?用誠心,真誠到極處就能感應,就通達,叫「至誠感通」,我老師送我四個字。真誠到極處,什麼是真誠到極處?人沒有妄念、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誠,真誠到極處。用什麼方法達到真誠到極處?讀經。譬如你學《華嚴》,這部經太大,九十九卷,一天念十卷,這部經從頭到尾念一遍要十天。早年間,我還參加過,寺廟裡頭過年拜萬佛,也有誦《華嚴經》的,一天誦經好像是六個小時,一部《華嚴經》,《八十華嚴》,十六天念完,要十六天。八十加四十,除掉重複的部分,九十九卷,你一天念十卷,要十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六十天,你可以念三十六遍,一年三十六遍,十年三百六十遍。能不能背誦?不可能,背誦至少要念一千遍,一千遍要好幾十年,《華嚴》真難,真不容易。可是人真有誠心,會有感應,十年下來就是三百六十遍,三百六十遍念下來決定有感應。真正發心,得三寶加持。
小乘兩個宗,成實宗、俱舍宗;經典在,《成實論》、《俱舍論》,這學小乘。大乘方等,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用《楞伽經》印證,五祖忍和尚以後就不用《楞伽》了,用《金剛經》來證明,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是從《金剛經》開悟的。今天的禪宗,禪宗重要的典籍不學不行。《金剛經》的註疏有五百多家,非常豐富。最重要的,李老師介紹給我,是近代民國初年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江居士在《金剛經》上用了四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四十年功夫寫成一部《金剛經講義》。我過去學過,學過他這個本子。因為它內容太豐富了,我還曾經在佛學院教過這門課,所以我編了一個節本,重要的把它節錄下來,有個節本,這個是方便初學,能節省時間。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主要的,今天學《法華》的人沒聽說了。我這個年齡年輕的時候,還有一些法師念《法華經》,做為早晚的功課。《法華》也很長,雖然只有七卷,每一卷都很長,早晨念一半,晚上念一半,做為早晚功課。
每個宗派裡頭這些典籍,我們要把它記住,希望有人發心,一生,要記住,要有成就的話一定要懂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看看我們現在居士當中,出家人沒聽說過,東北劉素雲居士,很多人都知道她,她在《無量壽經》上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每天念十部,就是夏蓮居的會集本,每天念十遍,十部經,要十個小時,一天十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念阿彌陀佛,念了多少年?二十年。她得念佛三昧,有沒有開悟?大徹大悟沒有,大悟有。大悟是菩薩,大徹大悟是成佛,她這二十年,從凡夫證到菩薩的果位,不容易,二十年沒有間斷。還有個居士專攻《起信論》,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每天讀,也是讀十個小時,六年,感應不可思議。他告訴我,他念滿一千遍,眼睛就放光,看出這個《論》裡面許許多多深奧的密義;念完二千遍的時候,一千遍沒看出來的,二千遍看出來了;念三千遍的時候,二千遍沒有看出來的,最後這第三千遍的時候又看出來了,他說經論趣味無窮。他是打算念滿五千遍。這些都是來示現的,給我們做榜樣的。
我們今天沒有老師,能不能成功?能,記住祖宗留下來的這四句話,你就成功了。不要老師,老實念,不要求解,什麼意思不要去管它,一遍一遍念,念到一千遍意思就出來了,自然就出來了。念到兩千遍,出來就更多了。念到三千遍的時候,那個意思就像水湧泉一樣往上湧了。這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千遍,意思自己就出來了,無師自通就這個意思。無師真的可以自通,你不能自通是遍數不夠。不要打妄想,不要去求解,求解全是錯誤的。為什麼?幾千遍念下去,心定了。念經是修定,定就開智慧,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智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智慧生起來之後,如果遇到高明的人,請他印證,他給你做證明。所以古時候老師教學生,通常都是不講的,就是叫你念,念上一千遍,你自己明白意思了,說給我聽聽;講得沒錯,點點頭,畢業了。老師只問遍數,不問你懂得些什麼。這個方法儒釋道統統接受了,儒家教學也用這個方法,道教的教學也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在中國用了一千多年,很有效果。
所以我們想到古人這裡,現在你要想去做哪一個宗的,繼承哪一個宗派,你就把那個宗派主修的經論找出來,去念。先像閉關一樣,十年居住在一定的地方,好好念十年。十年之後自然通達,自然就明白了。還不能放鬆,再第二個十年。第一個十年,小悟;第二個十年,大悟;第三個十年就大徹大悟。哪個人可以學?人人都可以學。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因為你本來是佛。你什麼時候能把本來是佛找回來?用這個方法可以找回來,用十年,好像看到了;再用十年,清楚了;再用十年,找回來了。今天在此地,我就把這個傳給大家。你們希望想學哪個宗派,都好,希望八個宗都有傳人,中國的漢學、佛教統統可以興旺起來。不是沒有辦法,真幹。讀的時候,最好大聲朗誦。朗誦有好處,得到加持,為什麼?你在那裡念,鬼神都在那裡聽,鬼神聽得歡喜,給你做護法神,他們都保佑你。學習,至少這個二十年是很辛苦,要把它熬過去。
戒律,是所有宗派共同的學習的標準。我們淨土宗,早年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們提了五個科目,這是我們淨土宗求生淨土,我們持的戒律。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觀經》裡頭說的,三條。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把這個第一條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道教的;後面《十善業道經》。這是根之根,沒有這個根不行,不能成就,一定要從這個根扎起。已經學過的,很好,不要忘記,時時刻刻要奉行。沒有扎過這個根的,現在要補,把這門功課補出來。這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守三皈、五戒、十善,加上《沙彌律儀》更好,《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夠用,足夠用了,真正是佛門弟子。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前面三句還是自利,最後一句利他,我們要多多講給別人聽,希望大家都來學習。這是第一個科目。第二個科目是六和敬,第三個科目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科目是菩薩六波羅蜜(就是六度),第五個科目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把這些都做到了,都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的戒律就夠了。戒律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哪裡傳戒你去受戒,未必是真的,那是湊熱鬧;真正落實在生活當中,那叫你真受了,你做到一條就是受一條。誰知道?諸佛菩薩知道,諸佛菩薩是你的傳戒師。
禪宗確實是佛法的核心,那不是一般人能學的。參究是修定。但是,達摩祖師早年用的《楞伽經》,五祖忍和尚以後所用的《金剛經》、《心經》,都應該認真去學習。最後還是要歸到念佛法門,我們才能有成就。像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這也叫性宗,法性宗。法相宗裡面有《瑜伽師地論》,三論裡頭有《大智度論》,這個都是分量很大的。我們要真正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把佛教再復興起來,發揚光大,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不是難事情,「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能看到,你真正發心,佛菩薩加持你,三寶護佑你。一直學下去,不要改變,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擺在我們面前有成就的,還是走老路子,一部經念上十年就小悟,念上二十年就大悟,三十年以上很可能徹悟,大徹大悟。
所以每一個宗派,只要你有興趣,你抓緊不放,一直念下去。到最後給你印證,沒有人給你印證,佛菩薩會來給你印證。你看看,黃念祖老居士最後一個著作是《淨修捷要報恩談》,他在《報恩談》裡面講了一個故事。福建有個出家人,朝五台山的時候見到文殊菩薩。見的時候不知道,以後離開了,談到這個事情。別人告訴他,你所講的這個地方,五台山沒有。他說,我就在上山半路上看到的,金剛洞,到金剛洞裡看到一個老比丘,出家人,看到那個洞裡面很大。他說沒有,根本沒有這個地方。旁邊有人提醒,你是不是遇到文殊菩薩了?他一聽這個話,馬上眼淚就流下來,晚飯也不吃了,去找,找不到了。我們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大陸上真有菩薩、真有羅漢,五台,文殊菩薩;峨嵋,普賢菩薩;九華,地藏菩薩;普陀,觀世音菩薩,真在!你真正用功的話,他們會出來給你做證明。
所以八大宗有沒有希望?有希望,希望你們年輕人努力。但是,養道的道場不容易,你說我每天念十個小時經、念十個小時的佛號,哪個道場肯供養你?這就難了。這個就是外面的緣,外頭緣很難,不容易。你們如果真正發心,我供養你們,你們來找我。這個就跟閉關一樣,期限是十年,十年不離開。十年小成,再十年大成。我願意供養,供養這個福報很大,成就大家。我看今天我說的話就到這個地方結束,希望年輕的同學真正發心來救佛教。佛教都沒有了,每個宗派都沒有傳人了,我們希望有一批人真正發心,專攻專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