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七十一集) 2000/9/1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071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面第一行,最後一句看起: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
這是說斷瞋恚,將這個功德不求世間的福報。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不求世間福報,不是沒有福報,而是福報更殊勝;福報雖然現前,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決定不能生歡喜心,這就是說不受福報,福報再大也不享受,把這個功德迴向無上菩提;到成佛之後果報就殊勝,這種殊勝是沒有方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所以佛在經上常講「不可思議」。
『得無礙心』,「無礙」是無障礙,就是孔子所謂的「隨心所欲而不踰矩」,這是「無礙心」。在大自在當中又能與一切眾生相應,不違背世間法,這是佛家常講,「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如果我們對世間法有妨礙,那就有障礙了。於佛法、於世法、於出世法都無障礙,才叫做無障礙法,才是真正解脫,《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觀者無厭』,這是殊勝的果報;凡是跟你接觸的,聞名、見面,都能生歡喜心,這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十善業的果報。再看底下一段:
【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
『邪見』是愚痴,愚痴表現在外面就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是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你的想法、看法與自性完全違背,這叫痴;所以痴就是邪見。能夠遠離愚痴,這是最困難的事情,比前面兩條難得多了。十善前面七條都容易斷,唯獨末後這一條難斷。佛在經典上有個比喻,斷痴惑好比是藕斷絲連,很不容易斷乾淨。斷煩惱,戒跟定,持戒修定就行,這十條裡面前面九條,能持戒,身、口可以不犯;能修定,定能夠斷貪瞋。可是痴沒有法子,痴一定要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痴才能斷得掉,不開智慧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我們要曉得,愚痴是所有煩惱的根本。為什麼會有貪?為什麼會有瞋?痴,愚痴!為什麼身會造殺盜淫、口會造妄語兩舌?都是愚痴。由此可知,開智慧重要。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在開智慧,開智慧斷根本的愚痴煩惱。
智慧怎麼個開法?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開慧。佛跟我們說了這個層次,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修學的過程,我們想修也不能例外。許許多多人想修,修一輩子都開不了智慧。原因在哪裡?戒不清淨,定都得不到,哪來的智慧?沒有戒定的智慧,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世智辯聰」,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不是智慧。你是聽得多、看得多、記得很多,不是從自性,全是從外面來的,這叫「記問之學」。儒家對於這樁事情說得就很好:「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可見得古時候選擇老師,不選記問之學,選真正有修、有證的老師。所謂「有修」就是要把所學得的東西完全落實。不能落實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修的人一定落實,這一點非常重要。落實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持戒」,持戒才能得定,甚深的禪定才開智慧,淺的定還是沒有智慧。佛家講的「四禪八定」都沒有智慧,所以出不了三界。這個定功深。阿羅漢出了三界,阿羅漢修的是第九定,超越了,《楞嚴經》上所講的「九次第定」。
所以學佛是以開智慧為目的。開智慧就不能不放下,不放下是開智慧最大的障礙。不肯放下,這個東西不是不能,是你不肯。放下是自己的事情,不是求人的事情。求人,人家未必答應你,難!這個事情求自己,自己不肯放下,那就沒有法子;自己要肯放下,這不是難事。自古以來修行人能有成就的、能開悟的、能證果的,什麼原因?能放下的人。修行不能開悟、不能證果,是不肯放下的人,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下面講十種功德法,十種利益。
【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這是第一個利益。你能夠得真實的『善意樂』。「善意樂」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快樂,這是真樂,不是我們一般概念裡面所講苦樂之樂,苦樂的樂是相對的,不是真實的。佛對於這一樁事情,把它說作「壞苦」,樂是壞苦;苦是「苦苦」,樂是「壞苦」,那不是真樂。「真意樂」,佛經裡面所講的「常生歡喜心」。為什麼?因為他常生智慧,他得的是真正的法喜,法樂。『真善等侶』,這就是他決定會得真善知識;常常遇到真善知識,常常親近真善知識,與真善知識做伴侶。這個「伴侶」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參道友」。由此可知,如果有邪見,這個受用你得不到。你有邪見,肯定你起心動念都隨順煩惱,我們講的是「常生煩惱」,憂鬱、疑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敢確定,這是愚痴所造成的。斷愚痴難,可是我們總是要學,再難也要學。能得一分,有一分的受用;能得兩分,有兩分的受用。
邪見的根本,就是把這個身體當作我,這是邪見的根本,叫「我見」。見思煩惱裡面頭一個,「我見」、「身見」。修行人,自古以來,修行一輩子,不能說他不用功,不能說他不精進,但是一生都離不開煩惱,都擺脫不掉習氣。什麼原因?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我們常講的,起心動念自私自利。只要有這麼一個念頭在,斷邪見就不可能。邪見不斷,貪瞋必定隨之而起;只能夠說把貪瞋壓制一些,減少一些,決定斷不掉。這個事情很麻煩,貪瞋煩惱伏不住,果報在三途。
一般人常講,人死了去作鬼。明明有六道,怎麼能肯定人死了一定作鬼?既然大家都這麼說,說這個話必有原因。佛跟我們講的,鬼道的業因是貪欲。第一個就是貪計自身,貪愛這個身體、這個色身;這是頭一條的、根本的貪欲,不知道這個身是假的。佛說得好,「四大五蘊假合而生」,不是真的,「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把這個身當作自己,看得這麼重,堅固的執著,這一個因素就是墮落餓鬼道的業因。人為什麼死了就作鬼?就這樣去作鬼去了。鬼比人苦,鬼比人可憐;人還能見到陽光,鬼見不到。鬼的境界裡面,每天所見到的空間都是灰禿禿的,像濃雲密佈一樣,永遠見不到陽光。所以我們說它作「陰間」、「陰界」,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在一生當中修行,要想得一個結果、得一個成就,你不隨順佛陀的教誨怎麼行?這比什麼都重要。佛陀對我們的基本教誨,就是這一部《十善業道經》,重要!佛在這個經上教的這十條,務必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十惡,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累積的業障、煩惱、習氣。我們今天不必說斷,斷太難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伏」,你能把它伏住,這十種惡業都不起現行,這是伏煩惱,我們念佛才能往生;這十條煩惱伏不住,雖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一向專念」,我們煩惱不斷,那就是一向夾雜,不是專念;夾雜,功夫不純,不能往生。
自己不是真正的善人,你在這個世間就遇不到真善知識,你決定遇不到。佛菩薩來了,你也遇不到;佛菩薩天天跟你在一起,你也遇不到。為什麼?你心裡頭討厭他,你心裡頭看到不順眼。這是什麼原因?煩惱起現行。如果你心地純善,你周邊所接觸的一切人物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這就是蕅益大師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你有真智慧,諸佛菩薩都在你面前;沒有真智慧,諸佛菩薩在你面前,你都看不順眼。你怎麼會得到法喜?你怎麼會得到「真善意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離苦」就是伏煩惱、斷煩惱,得真善意樂。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