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二十八集) 1983 檔名:12-007-0028
請掀開經本,七百四十七面第二行第二句,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善男子。此菩提場如來清淨圓滿會中有主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到這裡是一段。這在大段落裡面雖然文字不長,它也是屬於一個大段落,這是介紹下面一位善知識,勸他去參學。這一會是第五地,下一會這是第六地了,五地主要的是修學禪定波羅蜜,六地這是修般若波羅蜜。所以這個地方稱之為『菩提場』,「菩提場」就是成佛的場所,如來成道的那個地方就叫菩提場。這個地方的菩提場,諸位要記住,它是表法的,這是什麼場所?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菩提場。般若波羅蜜在智慧裡面它代表的根本智;換句話說,根本智就是菩提場。後得智就成佛之後去度一切眾生,那就是後面四條方便、願、力、智,都是如來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六地菩薩代表的人也是一位夜神,我們從春和夜神到這個地方,這底下一位是見第六位,這是登了地,幾乎代表的人都是夜神的身分,它這個用意前面說過,夜是代表無明黑暗,『夜神』是破迷開悟,所以全都是用這種身分來代表。因為到登地了這是要破根本無明,所以善友統是夜神的身分。
這一位夜神德號叫『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唯有智慧才能夠守住心城,佛法裡常常講「約身如繩」,約是約束,約束自己的身體像繩索一樣,繩索要沒有約束它就散開。這就講我們要受持戒律,嚴持戒律,約身就要像一條繩子一樣,決定不能放逸。「守口如瓶」,瓶多半都是肚子大口小,守口如瓶。第三就是「防意如城」,防守意識就像防守城門一樣。這個地方這一位善友,他的名號就「守護一切城」,一切城就是心城,一切智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都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叫「增長威德」,你能夠守得住才能夠增長威德,要守不住就不行。這一切威德失掉,失掉了他也生,生什麼?生無量無邊的業障。守不住就生業障,守住了就生威德,用什麼力量守?就是般若波羅蜜。這是這段的大意。
在此地它的含義很多,首先我們要探討的就是道場,道場剛才講了,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如果沒有戒定,決定不能現前。你要修戒定首先要能放得下,放不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怎麼能得定?由此可知,布施波羅蜜是持戒波羅蜜的前方便,就是預備功夫,沒有布施就談不上持戒。這個布施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你到處拿著錢財去散財叫布施,那個沒用處的,那與戒波羅蜜不相干。布施的意思是要捨,捨要放下,把你心裡頭牽腸掛肚的、拉拉雜雜的統統放下,心清淨了,清淨心才能持戒。尤其是重要的,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妄想這個東西重要,這是真正要放下。如果不放下就變成障礙,不但障礙你修行,同時障礙你見解。換句話說,障礙你悟道,連悟都障礙了,那個修道、證道更不必說。悟後起修,修圓這就證果,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的,這個不放下怎麼行?所以我們今天戒學不好,就是心裡面這些知見,分別、執著沒放下,這是我們不能成功的地方,戒不能得定。
要想定成就,忍辱波羅蜜是禪定波羅蜜的前方便,你看忍辱、精進才能到禪定,世間法也常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何況是修行辦道,不能忍怎麼能成功?我們看古來的祖師大德,他們要是看中一個學生,認為這學生是個法器,將來可以傳法給他的,他總想盡方法去折磨他,看他能不能忍受。他要不能忍受跑掉了,跑掉的時候這個師父絕不後悔,為什麼?他不能忍,不能忍就不能成就。諸位別看《高僧傳》,你看看《禪林寶訓》就曉得了,《禪林寶訓》分量不多也容易看。所以一開端訓練你忍辱波羅蜜,六祖大師是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六祖到黃梅去參學的時候,已經開悟,而五祖把他派到碓房裡面去做苦工,做了八個月,為什麼不一進門就傳授給他?事實上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那八個月就是看他能不能受得了,教他什麼?修忍辱波羅蜜。傳法給他之後,將來要出來弘法利生,還要到獵人隊裡面去避難,再去忍受十五年,他這個忍辱波羅蜜到了家,機緣成熟而後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不忍怎麼行!這是我們中國人。如果諸位再看看《高僧傳》,你看看鳩摩羅什大師,為了到中國來傳授大乘佛法,他老人家也忍了二十多年,不亞於六祖。
這些人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厚積薄發」,他真正能夠受得了,他這個功力就是在忍辱的階段當中成就的,那是修行。這些地方我們要效法、我們要學,然後才能夠成就定慧,有禪定這才能開智慧,智慧開了那就得大自在。禪家開悟所謂「紅爐點雪立即消融」,這個比喻非常有意思,紅爐是冬天烤火,火爐燒得紅紅的,那個熱度多高,那個雪花一沾到爐子上立刻就乾掉,為什麼?消化、沒有了。智慧開的樣子就像這個樣子,般若如大火炬,雪花是什麼?知見,正知見也好,邪知見也好,你一接觸到都化解、都沒有了,都化成了般若波羅蜜,這個不可思議。這就是他全都消化掉了,這是智慧現前的樣子。智慧沒開的時候麻煩,就好像吃東西一樣,吃到裡面、存到裡面沒消化得了。如果先吃的是熱的,沒消化再吃涼的,裡頭就要發作,兩個就鬥爭,就出了病。假如這個人身體很好,前面吃熱東西下去就消化,再吃涼的也消化,他樣樣都能受用,都能夠滋養他的身命。腸胃不好的人吃東西不行,吃了東西不對勁,他馬上毛病就出來。我們現在是凡夫病就在此地,為什麼?不能消化。
古人常講聽經要在「消歸自性」,要能消得掉,消就是把它變成智慧,變成什麼智慧?變成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無分別智,有大受用,不管什麼法,我們佛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都能容得下,你到裡面去找,一法也沒有。剛才講了,就像紅爐點雪一般立即消融,那個爐子裡頭有沒有雪片?沒有,一片也沒有。雪花有沒有落進去?真落進去,還落了不少。時時落進去,找,一個也找不到,全都消歸自性;不會消歸自性的時候,好了,都藏在阿賴耶識裡頭,這個麻煩大了。阿賴耶變成倉庫,愈藏愈多,愈多愈雜,愈多愈亂,變成了雜亂的思想,雜想亂想。別人外面打架,自己跟自己就打架,所謂是思想上的矛盾,這是什麼?不能消化。
因此,佛法講求的是要契機、契理,才能避免這個弊病。所以初學的人,自古以來是貴一家之言,他有道理,為什麼?他不能消化,不能消化守住一家的,一個思想、一個體系、一個脈絡,不會有亂子。聽多了、聽雜了,變到最後什麼?無所適從,毛病在這個地方。到你真正能消歸自性,那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沒關係,什麼樣的法都能接觸,什麼樣的人都來接觸,善財童子心裡有沒有東西?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有這個本事才行,那就是智慧開了才能參學。你看看我們這個經裡頭顯示的,善財童子什麼時候出來參學?在文殊菩薩那畢了業才出來的。文殊菩薩那個地方畢業的資格是什麼?是見性。換句話說,他在文殊菩薩那裡鍛鍊,那個鐵燒紅了,燒紅了才有資格,沒燒紅沒資格。他在文殊會上根本智現前,出來參學是圓滿後得智,這個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全彰自性的大經,就是《華嚴經》,十二分教它具足一樣都不缺,理說得圓滿,事也說得圓滿,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條條都圓滿。所以稱之為根本法輪,所以稱之為經中之王,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這個經不能不讀,不能不學。但是,這種因緣不可多得,大經當年翻譯圓滿之後,呈現給皇帝,那個時候皇帝是武則天,就唐朝實叉難陀翻這個經的時候,八十卷《華嚴》翻好之後,送給武則天,武則天在這個經本的封面上題一首開經偈,這個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她題了這首偈子之後,以後人再想作,沒有辦法,不能超過她。我們今天讀經、講經之前都要念開經偈,這個偈子是專門為《華嚴經》題的。所以大家要修福,不修福,這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這是當面錯過,這個可惜。
這部經實實在在是值得細講,值得我們研究討論,這一部經通了,可以說是整個佛法就貫通,而後才真正會消歸自性。修行貴在轉識成智,而且跟諸位說是念念轉識成智,念念消歸自性,這個佛道一生當中焉能不成嗎?當然成就的。可是這大經一天要講四個小時,兩年才能圓滿,必得這個講法才有受用,否則的話,是得前遺後,讀到後面去,前頭忘光了,那個沒有用處的。所以一定要繼續不斷才管用處,才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般若智慧才能現前,才能真正的把心城守住,增長威德。看看我們再過個一、二年有沒有這個機會,假如像現在這樣的一個星期三天,一次一個半鐘點,這一部經也得要十幾年才能講完。十幾年縱然是講完了不管用,聽經之前是這個樣子,聽了之後還是這個樣子,不會有什麼改變。要想真正改變心理,得天天用功,不斷的用功才能改變,才能夠收到效果,這講長時期的薰習,才有成就。
用功也是一樣,用功功夫就是定慧,不管你用的什麼方法,目的就是修定、修慧。譬如念佛修定,修一心不亂,這句佛號裡面就具足了定慧。經裡面說得清清楚楚,「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光明是覺照的意思,智慧;壽是寂靜的意思,是定。可見得無量光是般若義,無量壽是禪定義,這句名號裡頭定慧具足,我們念這句名號,聲聲是不是都具足定慧?聲聲佛號有定,就可以能夠斷見思煩惱,得事一心不亂;聲聲佛號裡頭具足了智慧,具足了觀照,可以破無明證理一心不亂;如果你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裡定慧統統都沒有,光是喊這個空名字,就是古人常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無明一絲毫也斷不了,那就是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的功夫要想得力,不通達經義不行,一定要通達教理。
所以參加佛七,我們這邊提倡的精進佛七,一次不超過十個人。在佛七之前,最好能夠把《佛說阿彌陀經》詳細的研究討論一番,我們這邊有《彌陀經要解》的錄影帶,有《疏鈔》的錄音帶,可以供給諸位做參考。你把它從頭到尾細聽一遍,再去打一次佛七,那就不一樣了。佛七當中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七天七夜,我以前跟諸位講過,佛號不能中斷,精進佛七裡面無需要開示,不講開示的。必要的時候要講,這是警策的話,看你什麼?看疲倦,用幾句警策的話把你精神提起來,這是如此而已,其他的一句話都不囉嗦。就是普通一般的佛七開示愈少愈好,開示是什麼?叫打閒岔。人家要求一心不亂何必去打這閒岔?這是講真正的用功,而後才能夠得到相應。前面我們就談到此地。
再看下面的經文,向下是末後的一段,「戀德禮辭」。這個科題含義就非常之深,德是什麼?心得,我們在這次參學有了心得。禮是恭敬,辭是什麼?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這個意思,這個才叫做真正的收穫,真正得道。修行的綱領,你看看經文上是一個菩薩行、一個菩薩道。這兩句話我們在這一部經裡面,反反覆覆看了總有一百多遍,一句話重複一百多遍,必定有很深的意義。否則的話,為什麼要重複那麼多遍?學佛學什麼?一個是菩薩行,一個是菩薩心。道是存心,我們應該怎麼存心,應該怎麼樣辦事、待人接物,待人接物、辦事是行為。可見得就是兩樁事情,一個是存心,一個是行為表現在外面的。菩薩是覺而不迷;換句話說,覺悟的心,覺悟的行為。佛法裡修學就是這麼兩樁事情,心不能迷,行為不能迷。覺而不迷就叫做菩薩,迷而不覺就叫做凡夫,就是這麼回事情。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具足功德寂靜音海主夜神身。合掌恭敬。以偈讚曰。】
下面有十首偈,這個一段是「身心瞻禮」,表示對他的敬仰,這是承受他的教誨。下面是讚歎,如果是以普賢菩薩十大綱領,這段就是「禮敬諸佛」,下面這個偈頌就是「讚歎如來」,「廣修供養」一直到「普皆迴向」都含在其中。這些意思我們要能夠看得出,要曉得如何在我們生活當中來修學。下面十首可以分為四個段落:
【我因隨順善友教。今來得詣天神所。身無邊量等須彌。處座莊嚴皆妙好。】
這首就是第一段。他是因為得到善知識的介紹,才有機緣來親近『寂靜音海主夜神』。這個話意義很深長,他親近夜神開悟證果了,從四地證到五地,這個功勞是誰的?當然是老師的,可是除老師之外,介紹人跟老師沒有兩樣,沒有介紹人,雖有老師也不能成就,所以推薦、介紹人的功德跟老師一樣大。你們就曉得介紹人來聽經聞法,他要開悟,那個老師教他好辛苦,把他教開悟,那個介紹人沒有受辛苦,只是介紹他去的,功德一樣大,你們想想對不對?功德是一樣大。這裡頭含義就很深了,我們要遇到善知識,我們想成就一個人、想度一個人,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把他介紹那裡去,他得度就是我度了他,他成就了就是我成就他的。我們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譬如你做家長,你的兒女今天學業成就,博士學位拿到了,誰栽培的?父母栽培的。父母費了心沒有?都是老師教的,父母把他送到學校來,叫這個老師教他,誰的恩德大?老師跟父母一樣大。沒有父母把你送到那老師,老師再大的本事沒法子傳法給你。所以介紹一個人來聽經,他果然開悟了,那個功德不可思議。縱然沒有開悟,他阿賴耶識裡頭落下這個菩提種子,也是你親手幫他種的。
你明白這個道理,佛法常講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我沒有能力,我怎麼能度眾生?你怎麼沒有能力?你能力大得很,你能夠推薦就是能力。不一定說講經說法、要領眾修行才叫能力,不一定,指點他一個真善知識,這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你看人家一讚歎,第一句要把前面推介的這個人不忘,不忘本,我們中國人所謂是「報本反始」,開端什麼人指引的,這個人的功德大。沒有這個人的指引,我們怎麼會有成就?老師的恩德不能忘掉,指引的人不能忘掉。我過去親近李老師是朱鏡宙老居士介紹的,我能夠親近章嘉大師是敏親王介紹的,他是從前滿清的親王,也過世了。沒有人介紹怎麼能得道?所以介紹人跟老師功德一樣大,永遠都不能忘記。這裡面最重要的意思在這個地方,其他的讚歎我們前面看多了,不必要解釋,這點意思非常非常的重要,一個人決定不能忘本。再看底下兩首是「計顯身相」:
【非是執著於色相。計有諸法為依止。邪見淺識劣智人。而能了知尊境界。】
這是第一首,這是什麼?智慧。一個是不具足的凡夫,這是一對,智愚一對,愚人不認識善友,不曉得他的功德,智慧的人才能曉得。什麼是智人?什麼是愚人?這裡頭說得很清楚,『非是執著於色相』,就是不是,換句話說,執著於色相的就是愚人:不執著色相,把執著離開這是智慧的人。第二就是『計有諸法為依止』,「計」是計度、分別,有計度、分別這是迷人,捨計度、分別就是智人。第一句破執著,第二句破分別,第一句不用末那識,第二句不用第六意識,豈不是轉意識為妙觀察,轉末那為平等性。沒有轉過來,還是用執著,用計度、分別,那就叫『邪見淺識劣智人』。捨心意識,轉心意識為四智,那是大智慧人,大智慧人才能夠了知尊者的境界。這個說得很明白,沒能轉識成智,還是用心意識的人,那就叫「邪見淺識劣智」,他不能知道大菩薩的境界。這是從相對裡面顯示菩薩之尊勝,尊貴、殊勝。
這些句子對我們都是警惕,我們今天不能入道,所以一看經文,回光一照就曉得我們病在哪裡?我們病在「執著」,我們病在「計有」,病在這個地方。到幾時我們也像禪家一樣,「紅爐點雪立即消融」,無論什麼樣的知見、什麼樣的學術,我們一見一聞都生智慧,決定不生煩惱,而且決定沒有衝突,妙就妙在這個地方,沒有衝突。到那個時候你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在這個境界裡面你也真正覺悟到,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就見到,你見到這個境界你自己也成佛了。如果見不到這個境界,那還是凡夫,這是屬於境界,絕不是記誦這些言語、文字,是自己真實的見地,真實的體會。第二首說:
【一切世間天及人。於無邊劫常觀察。不能測度聖天身。色相無量難思故。】
前面是從理上講,這首從事上講,說明凡夫,別說是短時期的觀察沒有法子了解。縱然是長時期,無量無邊劫這麼長的時間來觀察,都沒法子明瞭菩薩的境界。『色相』就是境界,「色相」範圍非常廣大,所以諸位一看到這兩個字,不要以為光是看到他的身相,那就錯了,是指的佛菩薩他整個生活,他的身體、他的環境,他所接觸的人物,他的一切一切用這兩個字全包括在其中,不可思議。底下六首是「當相顯勝」,這不是比較,完全從菩薩本身境界裡面來讚歎。
【天能遠離於諸蘊。亦復不依於界處。普為眾生出世間。示現種種神通力。】
這首偈的前面兩句就是一部心經,諸位能看得出來嗎?「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第一句,五蘊皆空了,十二處十八界亦復如是!所以這個兩句般若智照的功德,當然圓教五地菩薩是深般若波羅蜜,不是淺般若波羅蜜,這是說他自己的成就。自己成就之後,他是大慈大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出現在世間,教化一切眾生不疲不厭,他不是自己成就了,自己去享福去、自己去受用去,自己成就之後,不疲不厭教化眾生,這是末後兩句。前兩句自利,後兩句利他,這是菩薩殊勝之處。
【最勝智眼常清淨。無垢無動無所著。能觀一切極微中。見佛種種神通力。】
前面經文裡面,我們都曾經詳細討論過,一微塵中見無量無邊恆沙剎土,豈止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不止!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這是末後兩句境界不可思議。前面兩句重要,他為什麼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就是前面兩句,假如我們也有前面兩個條件,這個境界我們必定現前。『最勝智眼常清淨』,佛在《楞嚴》上告訴我們能見是心非眼。所以此地「最勝智眼」,就是妙觀察智,就是見性,能見的見性。見性清淨,見性不染,見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學佛不論是大小乘,學佛的開始是要相信,信解行證,信什麼?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信自性,信自己有個自性,自性就是佛,信自佛,這是第一個基本的條件。如果不信有自佛,信了他佛也沒用處,他佛幫不上忙;你信自佛,他佛才幫得上忙,這個很重要。見到自性就叫成佛,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見到自性,見性成佛。天台家所講分證即佛就是這個地位,在《華嚴》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都見性,初住都見性。這個地位要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可見得名稱不一樣,同一個境界。
所以修行就是講的修心,修什麼心?修清淨心。心不清淨就念佛,一定要念到清淨這就是效果,就是功夫。已經得清淨,這個佛號還不能放棄,為什麼不能放棄?沒有到究竟清淨,你看這個理一心得清淨,圓教初住就得清淨,初住往上去還有四十個位次才到等覺,那不念行嗎?不行。還是用這個老辦法,把這清淨心一層一層向上提升;換句話說,已清淨、未清淨都不能離開這句佛號。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為我們所發揮的,這句佛號就是自性的名稱,就是自性,念這個佛號就是念自性,這個佛號從自性裡面生起來,再依這個名號去建立自己的自性。這個幾句話把淨土法門真的說絕了,淨土的殊勝實實在在就殊勝在這個地方,用一種最簡易的方法達到明心見性。所以古人把它比作「徑中徑又徑」,這個有道理,徑是近路,成佛的近路,成佛的近路什麼?大乘這是近路。近路當中的近路是禪宗,近路當中的近路裡頭還有近路,就是念佛,徑中徑又徑,說得不過分。所以,我們眼睛要放光、要識貨,這個東西擺在面前你得要認識。你要不識貨,豈不是當面錯過了嗎?那就太可惜了。
說實實在在的話,我今天對徑中徑又徑,才有這麼一點認識,得力在《華嚴經》上。如果沒有這十幾年《華嚴》不斷的薰習,《彌陀經》雖然擺在面前天天念,不認識。《彌陀經疏鈔演義》你看講過兩遍,還是含糊籠統,現在講第三遍感覺到什麼?有點認識了,這個意思有點明瞭。諸位我們第二遍保留著有全套的錄音帶,現在講第三遍,你把我第三遍跟第二遍比較一下看,大大的不一樣,不相同!第三遍比第二遍進步得太多太多了,得力於《華嚴經》。現在對於這個法門可以全程肯定的說,有把握了,有信心,信心具足不會再有一絲毫疑惑,一絲毫的動搖,沒有了。所以我也有願,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把《華嚴經》全部,從頭到尾細細的給諸位做一次討論、研究。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體驗,聽別人說總是免不了要打許多問號。這個我自己曉得的,我是過來人,我過去聽別人講的,疑問也很多,得自己親自體驗,入進去之後這個疑問才能真正的斷掉。這是大經大論確實有討論的必要,經論也不需要涉及太多,太多怎麼?雜了,太多就雜了。一經通達了是一切就通,就變成紅爐點雪,你學過的、沒有學過的,聽過的、沒有聽過的都一樣,一接觸就生智慧,不生煩惱,一接觸立即消融,這裡面決定沒有障礙。就像清涼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得大自在,這是受用,這是境界。
所以要學「最勝智眼常清淨」,這是我們要學的。怎麼個學法?第二句就跟我們說明,『無垢』,「垢」是染污,我們的心絕不為外塵所染污,外面五欲六塵不為它染污。內裡面不動,不動是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內如如不動,外一塵不染這才行,這才是功夫。『無所著』,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給須菩提尊者的,教他個祕訣,我們在此地又看到了。所以到這種境界,菩薩在一微塵當中,察覺到無量無邊恆沙國土就現前了,他能夠覺察到,我們也能覺察到。再看第三首:
【仁今身為正法藏。心智無礙常清淨。既得如來智慧光。復照一切諸群品。】
這是讚歎他自己成就之後又能夠利他,『仁』是稱讚菩薩的,仁慈之人,你今天就是『正法藏』,不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正法藏」,是一切如來正法藏,一切如來的正法就藏在你這個身體上。這是個比喻,好比這身體像個倉庫一樣,十方如來的正法都藏在你這裡,你就是如來的正法藏,這是讚歎他的成就。『心智無礙常清淨』,心是八識,智是四智,八識就是四智,四智就是八識無二無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清淨了。我們今天麻煩的就是四智不是八識,八識不是四智,就變成障礙。這種情形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菩薩自受用用四智,對他怎麼辦?對他從四智裡面變現八識五十一心所為他受用,那就是心。我們今天的迷,不但迷八識,亦迷四智,是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如果你說我對八識悟,我對四智還迷惑,沒有這個道理,一迷決定一切迷,一悟決定一切悟。絕不能說我這個燈一點著,只照這一半,這一半沒照到,沒有那個話。燈一打開一定照整個教室,不會說燈打開這個教室還半明半暗,沒這個道理,心裡頭絕不是半明半暗的。
『既得如來智慧光』,這是他自己成就,他的智慧光明,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與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復照一切諸群品』,「一切諸群品」就指的九法界一切眾生。照是以智慧光明來照他,就是以智慧光明來幫助一切眾生,可見得佛菩薩真正慈悲。菩薩的心清淨,平等的大慈大悲,而在一切眾生分上顯示出不平等,不是菩薩不平等,是眾生的心不平等,這就是俗話所說「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是什麼?他不肯接受那就沒法子了,他要肯接受平等法。不肯接受,這種不平等是在眾生分上建立的,不是在佛菩薩智慧光明裡面所生的。所以說什麼人有緣?肯接受的人就有緣,肯依教奉行的人有緣;不肯接受,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這就沒緣。沒緣,佛也利益他,等待因緣成熟,這就是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都不放棄,沒緣的時候他肯等,很有耐心在等。所以度眾生不是一生的,不是一個時期的,生生世世永無休息,永無疲厭。再看底下一首:
【心能普集無邊業。莊嚴一切諸世間。了一切法皆是心。現身等彼眾生數。】
這首是講菩薩的善巧方便利益眾生,你看看,『心能普集無邊業』,這個不說智,智裡頭沒有業,心裡面有業,有善業、有惡業,有淨業、有染業。佛菩薩有沒有?有,如果沒有佛菩薩怎麼可以到惡道現身度眾?佛菩薩他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他的智慧跟業可以隨意轉,高興就把業轉變為智慧,他就上升,他就作佛、作菩薩。看到底下眾生可憐,他就把智又變成業,他又下去了,又下去度眾生去了,他自在,叫乘願再來。不像我們沒辦法,我們惡業沒有辦法把它變成智慧。所謂是「煩惱即菩提」,他能夠隨心、能夠隨意在那裡轉變。我們沒有辦法,我們智不能轉變為業,業也不能轉變為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菩薩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就自在了。既有這種能力,諸位想想看,智能轉變成業,就不是定智,業又轉變為智,業不是定業,智與業二邊都沒有了,這就是六祖所謂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真相。有這種真實相他才能『莊嚴一切諸世間』,這個莊嚴是變現,他能夠變現十法界,能夠變現一切依正莊嚴。
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唯心所現,『了一切法皆是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性,是自己本人,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自己本人。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心所現的,十法界這裡面種種的變化是唯識所變的,拿前面的話來說,智能現,識能變。這個道理如果不容易體會的話,佛經上古大德常常用作夢作比喻,「夢幻泡影」,我們每個人都會作夢,你們自己想一想,你們有沒有做過相同的夢?完全相同的沒作過。我們拿這個來做比喻,把能作夢的心比作自性,夢中的境界比喻作現相。你看心能現相,能現的是心,所現的是夢境,你在做夢的時候,我們要問你的心像什麼樣子?夢境的樣子就是心的樣子。心是真的,夢境是虛妄的,全真即妄,全妄即真,真妄不二。一下通達真妄不二,就理事無礙,既然理事無礙了那就事事無礙。
「了一切法皆是心」,夢境這比喻容易理解,你從這個道理再一推演,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你要問真如本性像什麼樣子?我們現在六根接觸的境界就是真如本性的樣子。要從這個比喻裡頭豁然開悟!菩薩在這個境界裡頭得大自在,他曉得是什麼?曉得是自己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一切相他可以受用,這裡面怎麼樣?決定不沾染,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為什麼?他知道事實真相是心現識變,他不取,不取就沒有煩惱。取捨才有煩惱,取捨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真實的法只有自性,那才是真實的。唯識裡叫唯識,唯有識是真實的,真實是能變,能變是識,那個識是第二意的識,最真實的是真如本性,那就是心,能現的心,能變的識,這是真實,我們要認真,不要認妄。這樣你能不能入這個境界?給諸位說不能。為什麼不能?因為你還存著有個真、有個妄,這就是障礙。幾時一下明瞭了,真妄不二,是全妄即真,全真即妄,那就入了境界,就入了法界。所以有一念分別都是障礙,何況一念執著?
底下一句,前面這個理明白,下面就不必說了,『現身等彼眾生數』,這是事實,事事無礙。諸佛菩薩比眾生多,每個佛菩薩他現的身,都跟眾生的數相等,豈不是比眾生多得太多太多了,這是事實一點都不假。迷的人不知道,悟的人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看下面一首:
【解了世間猶若夢。】
就像《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一切諸佛猶如影。諸法如響悉皆空。隨心普現而無著。】
這首大意就如前面所說的,剛才我說這個意思懂得了,這首偈子一念就明瞭了,跟《金剛經》上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一個意思。是心所現的,隨心所現,明白這個道理了,要緊的是不著,不著相,迷了他就著相,悟了就不著。著相就生煩惱,一著相就迷惑,迷惑就造業,造業才有果報。一覺悟他不迷惑,不迷惑他不執著,他不造業他沒有果報,關鍵就是在迷覺,這是關鍵的所在。下面一首說:
【天能普為諸眾生。】
『天』就是指菩薩,菩薩稱為義天,佛稱為第一義天,何況夜神也是天神的身分,所以這個裡頭用的語是雙關的,從跡象來說他是天神,從意思裡面去看他是菩薩、是義天,『天能普為諸眾生』。
【念念現身恆自在。於有於無心不住。常聞說法遍諸方。】
這第三句我們要留意,因為我們的病不是著有,就是著無、就是著空,如何能夠空有二邊不著,二邊不著就叫做中道。可是諸位要記住,中道也只是假名而已,如果你執著又有一個中道,糟糕了,有無變成一邊,中道又變成一邊,你還是落在邊見裡面。所以古德搞得無可奈何了,才說「二邊不著,中道不存」,把你這個妄想念頭統統打盡。『常聞說法遍諸方』,這是利益眾生,雖然天天說法,不著說法的相;天天利益眾生,不著利眾生的相。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相應了。末後總結圓融:
【無量剎塵諸剎海。及善逝海眾生海。】
前面一句是講無量無邊諸佛國土,講的是依報廣大不可思議。第二句說的正報,『善逝』就是如來,如來十號之一,『眾生』這是指九法界眾生。所以這一句裡面就是講,十法界有情眾生無量無邊,講的是正報。
【如是悉在一塵中。此尊解脫境界力。】
在一塵當中顯現無邊剎土,無邊的十法界,這是具足圓融,一絲毫沒有欠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華嚴》事事無礙最殊勝的境界,這是菩薩『解脫境界力』。我們學佛這是目標,這才是我們的方向,所以要善學。善的時候要有智慧善巧方便,才能夠達到菩薩的境界。到這個地方這是語業的讚歎。再看末後幾句:
【時善財童子以此妙偈讚彼神已。】
讚歎完了之後。
【頂禮其足。遶無數匝。殷勤瞻仰。】
這是對一個老師,在老師那裡已經得法,得而無得,無得而得才是真得。得了之後怎麼樣?一絲毫都不執著,真正是一塵不染,身心清淨,聞了法之後心更清淨。這麼多善知識各人說的都不一樣,愈聽愈清淨,他沒染,他要染了就不清淨,染了,他說的是這樣、他說的是那樣,到底哪個對?愈來愈糟糕。人家聽了之後都變成智慧,聽了以後一塵不染,就像我舉的禪宗的例子,紅爐點雪,諸位想這個味道立即消融,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聽一次心愈清淨一次,聽一次更清淨一次,沒障礙,一切法圓融無礙!所以它這個品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辭退而去。】
『辭退』的意思就是不染,他這個心聽了之後清淨,一點也沒染污,只是幫助他智慧更大,心更清淨了,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這高明之處。善財會聽,這些善知識會說,會說碰到會聽的太難得了。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就是第五段,五地菩薩到此地講圓滿了。下面這一章就從第六地開始,第六地代表的人物,就是剛才說過,「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夜神」,他來代表第六地修般若波羅蜜,我們下一會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