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一集) 2009/6/19 台灣高雄 檔名:12-047-005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九面倒數第三行,從後面的兩句看起,我們把文念一遍。
【迥超言慮之端。透出筌蹄之表。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
我們就念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這是《華嚴經》上的一段經文,確實世尊給我們做了證明,一微塵確實含攝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資訊。要用佛法的話來說,一切諸法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一樣遺漏掉,在一微塵裡面統統包含。一一微塵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真正像大師這兩句話裡面所說的,『迥超言慮之端』,「迥」是遠,遠遠的超過。超過什麼?超過言語,我們言語說不盡,超過思慮,這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慮」是我們的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想到,也就是說,言語有界限,自性沒有界限,思慮也有範圍。大乘教裡面講,我們眾生的思慮頂多你能達到阿賴耶識,你沒有辦法超越,可是阿賴耶識還是相當有限。所以,宇宙萬法的真相,不是言語能說得出來的,也不是你思惟能夠想像得到的,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透出筌蹄之表』,筌蹄是什麼意思?是工具,筌一般也叫笱,蹄叫罝,這都是用竹子編的一些小簍子。做什麼用?筌是抓魚的,現在沒有了,現在看不到,我們小時候鄉村裡面還有這個東西,在小水溝裡面捕魚,魚游進去之後牠就出不來;罝是捕兔子的,蹄也叫做罝,它是個工具。在此地引申的意思是方法、是手段。什麼方法?幫助我們開悟的方法,幫助我們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是什麼?這個方法就是經教。可是你要記住,筌不是魚,蹄不是兔子,你的目的是要獲得魚、獲得兔子,而工具能幫助你,工具並不是魚、也不是兔子。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表演的是身教,為我們講解的是言教,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世尊的教誨結集成為三藏十二部經。這三藏就是:律藏是佛的身教,經藏是佛的言教,論藏是佛跟弟子們的討論,我們今天討論心得分享這一類的東西稱為論藏。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我們悟入,但是它不是自性,它是個工具。我們真正悟入了,這個東西就丟掉,就不能要,沒用處了。所以《金剛經》上佛才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此地比喻的筌蹄,到我們悟入了,這個東西沒用了,要把它捨掉。所以三藏十二部,悟入的人他不要了,對他沒用處;沒進門的人對他有用處,可以扶他一把,幫助他一程,但是這個距離並不很長,是短程的,這個一定要懂。現在我們可以用新的比喻,現在科學家發射的太空的衛星,我們可以用這個來做比喻,發射的時候是用火箭推動,你看火箭推動的距離並不是很長,把它推上去之後,它自己就能夠繞著,用地心吸力它就能夠飛行,火箭脫離了就掉下來,就丟掉了。所以目的跟手段要分清楚。
現在我們對於經教要不要?要,不能不要,沒開悟。我們在經教上所得到的,諸位一定要知道,清涼大師分《華嚴經》為四科,信、解、行、證,分四科,經教對我們的幫助是前面兩段,幫助我們生信,幫助我們理解,信解,後面兩段不是在經裡面的。如何把我們所理解的,把我們所信的,落實到我們的生活,這叫行。行的功夫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證明了,證明什麼?證明你所信、所解的。像前面所舉的這個例子,一微塵裡面你能夠看出釋迦牟尼佛一切經教裡面所講的性、所講的相,他這裡舉例子,譬如講的染淨、真妄,生死、涅槃,煩惱、菩提,大乘、小乘,都在這一微塵裡面見到,親自見到叫證。給我們講到宇宙、生命的起源,這是什麼?這叫阿賴耶識。我們第六意識,這就是思想,這個能力很大,對外面它能夠緣虛空法界,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阿賴耶以外的,那就是自性(真如本性)它緣不到,它無能為力。我們怎樣才能夠緣到自性?你把這個工具丟掉就見了,放下就是,你要不放下,它是障礙,是你明心見性的障礙,這叫什麼?法執。嚴重的執著有兩大類,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
我執沒有放下,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就曉得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從我執來的,有我就有六道,無我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沒有,那個境界是什麼?那個境界叫四聖法界。我們修淨土的人應該比較容易懂一點,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最高的,常寂光淨土,其次的,實報莊嚴土,再其次的,方便有餘土,最下面一層的,凡聖同居土,六道是凡聖同居土。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有沒有?有,它只有兩道,它沒有六道,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哪兩道?人天兩道,極樂世界沒有阿修羅道,餓鬼、畜生、地獄決定沒有。為什麼沒有?沒有人造這個業。諸位要曉得,果報是業力感應變現出來的,人不造貪瞋痴慢,所以這四道就沒有了。你要曉得,貪心是餓鬼道,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傲慢是阿修羅道。他沒有貪瞋痴慢!有我,我們這些念佛人往生的叫帶業往生,我們的我執沒有斷,我執沒有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這裡面也有三輩九品,看你功夫的淺深,品位不一樣。可是方便有餘土就是淨土,我們凡夫講是淨土,為什麼?它那裡頭沒有善惡,剛才講了,貪瞋痴慢沒有,沒有善惡。它跟六道兩個比,它清淨,六道是染、穢土,四聖法界是淨土,他沒有執著,他有分別。如果分別也斷了,起心動念也沒有了,方便有餘土就不見了。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它就沒有了。
方便有餘土沒有了,就是四聖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顯現出來的是實報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生到那裡面去的,我們一般講都是證得法身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生到那裡,沒有證法身的不能到實報土,所以實報土是真佛不是假佛。實報土裡面哪些人?經上常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嚴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再等覺,他們在那裡修行,這是真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如果你無始無明的習氣都斷了,無明習氣都沒有了,實報土就不見了。這就是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諸佛實報莊嚴土也不例外,無明習氣沒有了,它就沒有了。沒有之後現什麼?現常寂光土。常寂光土不生不滅,永恆的。那是什麼?我們這篇文章前面第一段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是自己的自性,大乘教裡形容它為大光明藏,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這個境界就現前。
阿賴耶怎麼來的?阿賴耶不是真的,也是虛妄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幾時一念不覺?為什麼起無明?我們都要問,打破沙鍋問到底。佛給我們的答覆,一個字,「妄」,這一念是妄念,不是真的。妄你就不能追究,你追究不是妄上又加妄嗎?你不就把妄當真了嗎?所以要知道,第一個因沒有原因,第二個因就有原因。所以一念不覺是沒有原因的,它是第一個,一念不覺那就是它的因,變成阿賴耶,這以下都有因果,只有一念不覺沒有因。很難懂,怎麼會沒有因?《楞嚴經》上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佛舉這個比喻來給我們說真的是沒有因。演若達多迷頭認影講出來還是不太好懂,我講經的時候是用很接近、相似的一個比喻,大家好懂。有這個經驗的人才行,我們這個年齡生長在抗戰時期,跟日本人八年抗戰,那個時候初中以上每個星期都有一堂軍訓課,跟日本人打仗,必須有一點軍事知識,小學沒有,小學童子軍,中學就有軍訓的課程。軍訓常常舉行緊急集合,哨子一吹,立刻服裝整齊就要到操場去集合排隊,演習。緊急集合裡面就會出現這個問題,服裝整齊你才能夠出去集合,服裝不整齊不行。忽然之間迷了,服裝穿好了,帽子找不到,到處問同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人家同學告訴你,你的帽子不是戴在頭上嗎?你摸頭上,果然帽子是在頭上,這就叫迷頭認影,這就是迷了。你說什麼時候戴的帽子,你怎麼那麼著急,一下就迷了,在你頭上都不知道,到處去找,找得冒了一身大汗,結果問人家,指著在你的頭上,沒有原因,跟演若達多的故事很接近。第一個沒有原因,所以它是妄,不是真的,真的有因那就不叫妄,它沒有。所以整個宇宙第一個因是沒有原因的,才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實報莊嚴土也是虛妄,為什麼?實報莊嚴土是阿賴耶變現的。
在我們現在科學裡面講,這就是波動的現象,確實整個宇宙是波動現象。波動,你要知道自性不動,所以那個動搖的它不是自性。這個意思很深,要很細心去體會。惠能大師開悟了,真的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描繪自性。他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本不生滅,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第五句能生萬法,這就是自性。怎麼能生萬法?迷了就生萬法,這是真的,不迷不生萬法,不迷的時候只有常寂光,所以叫大光明藏。常寂光裡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可是要有波動,極其微細的波動,這個極其微細,微細到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時間也太短了。彌勒菩薩跟我們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生滅?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念頭。現在我們都用秒為單位,時間單位,每秒鐘我們至少可以彈四次,再乘個四,那就是一秒鐘裡面有多少個妄念的生滅?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太微細了,沒有法子覺察。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宇宙能生萬法,就是這個微細念頭相似相續的現象,它不是真的。我們心要是定下來,恢復到定下來,念頭是什麼?妄想是念頭,分別是念頭,執著是念頭。世尊問彌勒,心有所念,問這句話,這個念是分別的念頭、是執著的念頭,很粗,我們能覺察得出來。世尊又問,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幾相幾識?這就講微細念頭。我們一個分別、一個執著這個粗念裡頭有多少個細念?照彌勒菩薩給我們算,我們用秒來做單位,那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
所以能生萬法是振動發生的,這是個動相,但是這些形相沒有離開自性,離開自性它就不能產生現象。雖然是妄,妄是依真起的,真不是妄,真能現妄,妄不是真有,妄是幻有,所以妄不礙真性,真性也不會妨礙妄境的生滅,它是一不是二。佛在這個說法常常用大海做比喻,把大海的海水比作真性,它永遠是海水,妄是什麼?一個浪花沖起來的時候,沖了很多水泡,那個水泡就是阿賴耶,起了水泡。水泡不是真的,不能長存,幾個浪它又消失了,消失那就恢復水的狀態。用水跟浪花,用這個來比喻,浪花有生有滅,水沒有生滅。佛以種種善巧方便比喻,讓我們認識宇宙真相。明瞭之後,我們要是真的肯定,我們今天有沒有,佛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我們也聽懂了,有沒有得到受用?沒有。為什麼沒有?我們沒有入那個境界。能大師講的這個境界,我們入了沒有?本自清淨,我們清淨了沒有?我們沒有清淨。本不生滅,我們還是有生有滅。本自具足,我們現在具足什麼?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我們具足的是這個,不是如來所說的智慧德相。但是你要曉得,智慧德相跟無量無邊煩惱習氣是一不是二,覺了,煩惱習氣搖身一變就是智慧德相,一念迷了,迷了智慧德相就變成煩惱習氣,它是一不是二。
本不動搖,我們今天的妄念起滅,前念滅了後念就生,連晚上睡覺都不老實,睡覺你還會作夢,作夢,換句話說,你那個妄念還是有生滅,沒停止,只要動它就現相。不現相的時候不能說它沒有,為什麼?本自具足。所以佛家講隱現,沒有這個緣的時候它隱,它不現,現出來是常寂光;有這個緣,這個緣就是一念不覺,有這個緣,現象就生起來。我們要問,有沒有不現的?我們可以肯定的答覆你有,不但有,而且很多,他們住在常寂光裡頭。那就是我們這篇文章題目上講的,終極的目標是妄盡還源,還源到哪裡去?回歸到常寂光,這在佛法叫成究竟圓滿佛,你證得究竟圓滿了。等覺還沒有回去,還在實報土,回去之後才叫圓滿的成就。那我們要問,回到常寂光還起不起用?起用。為什麼起用?法爾如是,這是自性的德能,十法界裡面眾生有感,常寂光就有應,感應道交。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得度,他就說什麼法,現身說法沒有一定。現身說法不是佛菩薩自己,不是自性,是什麼?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念頭,佛沒有,佛沒有起心動念他怎麼說法。所以佛現身跟不現身是一不是二,佛說法跟不說法也是一不是二,所謂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感應。這些說法全部都是事實真相,佛法名詞叫諸法實相,真實相,一點都不假。十法界裡面,在我們觀念上它太複雜,它的變幻莫測,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真正是不可思議。我們人,縱然科學發展到今天,對於整個宇宙的奧祕知道的太少太少,你所知道的,今天人類所知道的真的是大海的一滴,你不知道的是大海,你知道是大海的一滴水。這個話說的是決定不過分,我們前面所念的這一段,「一塵出生無盡遍」,全沒有離開自性。
今天有個同學,這是十七號寄來的,前天。在台灣嘉義有個命案,冤案,一百年前,一百年前還是日據時代,一個冤魂托夢給一個女孩子,把他的冤枉完全寫出來,血書。它是一塊絲巾,在絲巾裡面她指頭咬破寫出他的冤案,一百年前。這是迷信嗎?這是鬼神,死了一百多年,他那個怨恨沒有化解,造成什麼現象?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現在當地一些法師們來幫他超度,希望他把這個怨恨化解,不要再報復了,冤冤相報,生生世世彼此都痛苦,應當要覺悟,不要把恨積在心上。我們知道他這個怨恨很深,在鬼道裡頭也痛苦。這些問題只有在佛法裡面得到解決才能化解。佛告訴我們宇宙的真相,所有的現象都是虛幻的,何必認真!認真你就錯了。《金剛經》上講得多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問題全就化解了。所以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大經上可以說是揭露宇宙人生的奧祕,這華嚴奧旨。
下面引經說,『經云』,這是《華嚴經》裡面說的。『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這是比喻,如果有這麼大的一卷經,分量多大?分量等同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講一尊佛的教化區,這個教化區多大?如果不說出來的話,我們還沒這個概念。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他說佛經上所講的單位世界,我們以前誤會,以為單位世界就是太陽系,他告訴我們不是太陽系。你看《華嚴經》上講的,日月(就是太陽、月亮)是圍繞著須彌山轉的,一個單位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日月星辰都是繞須彌山轉的,那太陽怎麼能算是單位世界的中心?我們九大行星,還有很多的小行星,是圍繞著太陽轉的,稱為太陽系,而太陽?太陽我們知道是繞銀河轉的。所以他根據這個講法,他說一個單位世界應該是一個銀河系,這我們想想也覺得有道理。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一個中千世界,然後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再一千個中千世界才成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叫三千界,因為它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三千界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以銀河系來說,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科學家最進步的科學儀器沒有看到十億個銀河系,沒看到。十億個銀河系才只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經卷有這麼大,十億個銀河系。在哪裡?『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這個境界在哪裡?在一微塵裡面。這個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是現在量子力學裡面所講的基本粒子,是講的夸克,在那裡面。這是說一塵含容空有遍,為什麼?它稱性。自性沒有大小,自性沒有先後,也就是,說到自性,時空就沒有了,空間是講大小,時間是講前後,都沒有了。
所以一微塵裡面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聽這個境界不可思議,實際上?實際上一微塵裡哪止一個三千界,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一微塵。前面我們學過一塵出生無盡遍,就那麼一點小小的東西,出生無盡。這些年來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很不好懂,所以我就想起我們小時候玩的萬花筒,很像,很多同學把這些道具給我找來。這是個萬花筒,你看萬花筒就這麼大,你轉動它,你在裡面去看它這個圖案的變化,出生無盡。每個圖案你用照相把它照下來,照成一張畫面,你在這裡從早到晚轉一天,大概也轉個有幾萬遍,照成幾萬張,決定沒有兩個相同的。你說它有多少?你打開來一看,只有幾片不同顏色的碎片,它能夠千變萬化,無窮無盡,自性的道理跟這個相似,沒有數量的。每粒微塵都如是,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頭有微塵,每粒微塵裡面所包括的是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我們今天科技很進步,一個小小的晶體,指甲這麼大,它能夠含藏大量資訊在其中,像我們佛門的一部《大藏經》,一片小小的光碟,都在裡頭。甚至於像一部《四庫全書》,現在一部《全書》做成光碟了,十幾片。我們相信將來科技會更進步,一片裡面就包容。能不能跟微塵相比?不能相比,一粒微塵裡面它含的資訊是遍法界虛空界全都有,你這一片比它大得多,才含容這麼一點點,科技跟佛法來比還差很遠。我們才曉得佛法是高等科學,今天科學、哲學上解決不了的問題,《華嚴經》上統統給你解決了。很可惜的,科學家沒有去讀《華嚴經》,認為這是宗教、這是迷信,如果他真的能夠虛心放下身段認真來探討,我相信幫助他提升他的境界。所以,從事上講是科學,從理上講是哲學,一而二,二而一。我在早年,這是五十八年之前,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說佛經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我跟他老人家學哲學。學了將近六十年,中國人講一甲子,發現不但是高等哲學,它還是高等科學。無論講宏觀世界、微觀世界,《華嚴經》都講得比現代科學家講得更透徹、講得更圓滿。
下面說『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他說有一個聰明人,有智慧的人,誰是聰明智慧人?給諸位說,就是你自己,不是別人,這真的不是假的。佛在《華嚴》上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有人要問,你們學佛,佛在哪裡?佛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佛。那個人說:我現在煩惱很多,我不像佛。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放下,你就是佛,你現在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帶著這三樣東西,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不能現前,你受這三樣東西累贅。無明煩惱,你的智慧不能現前,它障礙你智慧,塵沙煩惱,障礙你的德能,見思煩惱,障礙你的相好,你給這三樣東西障礙了。三種東西放下了,那你的境界就跟《往生經》、跟《華嚴經》上所說的一模一樣。所以《華嚴經》說誰?說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跟《華嚴經》上說的一樣,跟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一樣。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三十歲,三十歲開悟,把他悟入的境界詳詳細細說出來跟我們分享,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釋迦牟尼佛細說,六祖惠能大師是略說,說一個總綱領,只說二十個字,他跟釋迦牟尼佛所證的是同一個境界。那我們就知道,《華嚴經》說什麼?原來《華嚴經》就是說「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就說這個。所以這二十個字展開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華嚴經》濃縮起來就這二十個字。只要我們肯放下,就是我們自己的境界,不是別人的。我們自己沒有放下,那《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的,二十個字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就不是我們的,只要放下就是。放下,清淨心現前,「淨眼普明見」,普明見是普眼,我們前面曾經學過。我們學佛,學的人很多,學的時間很長,不得受用,不像佛,這什麼原因?我們沒有認真去做,我們只是,說個不好聽的話是死在教下,這個教是什麼?經本,我們念死書,沒有把經念活,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經念活了它就管用,經念死了不管用,不生智慧,他生煩惱,經念活的人生智慧,不生煩惱,不一樣。
經真念活了,什麼都不執著了,心清淨了。你看看《無量壽經》,我們是修淨土的,我們都依照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們用他這個本子,他這個本子上的經題意思就非常圓滿,會集得好!經題前一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這在古時候翻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宋朝的翻譯就叫做「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用這個做經題。「清淨平等覺」是漢譯的,早期這個經到中國來,翻譯的經題是「清淨平等覺經」。他把這兩個題合在一起,會得真是天衣無縫,會得太好了。這個題上半是講果,就是釋迦佛在《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你看看多妙!下半呢?下半是講因,這個果是怎麼修的,大乘無量壽莊嚴怎麼來的,是從清淨來的,是從平等來的,是從覺來的。你的心清淨,智慧就生了,清淨心生智慧,平等是德行、無量壽,覺就莊嚴。你看這果跟因對得那麼好。
我們今天修行,我們的目標放在哪裡?天天求佛菩薩保佑,保佑升官發財。這是什麼心?自私自利,所以佛法的殊勝沒有得到。天天拜佛,天天燒香,天天精進用功,所得來的不過是名聞利養,你就求這個。有幾個人真學佛是求清淨平等覺?如果真的是把這個當作我們學習的目標,那他的果報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他會得這個果報。這就曉得我們搞錯了,我們貪著是小利,太小太小,拿一塊大黃金去買個糖吃,這傻小孩幹的。我們現在就犯這種錯誤,不知道這個無比殊勝的大法,我們的果報是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怎麼能要眼前這種小利?我們要壽命,我們要無量壽,我們不要在這個世間活個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愈是到老,老活在這個世間是受罪,哪有享受!年輕人還可以,還能講得過去,中年以上,多活一天是多受一天罪,多活一天是多受一天苦,這要覺悟。你真正覺悟到這一點你智慧就開了,為什麼?你就願意放下,放下就成功了,那你就是經上講的聰慧人。
所以我們今天學佛,我們念佛,為什麼念佛?為清淨心念佛,念佛是筌蹄,是一種手段。心為什麼不清淨?雜念太多。雜念,不管是善的、是惡的,是世法的、還是佛法的,佛法也要捨,何況世間法!這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要捨。我們捨不掉,這個妄念捨掉了,又一個妄念起來,這是我們痛苦的地方。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統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念頭才起來,第一個是妄念,第二個念頭不讓它相續,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取代所有的妄念,讓妄念不能夠相續,讓妄念不能夠佔有我們的心地,心裡應當全是阿彌陀佛就對了,我們的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就生智慧,有智慧那你才有普見,淨眼普明見,像觀自在一樣千手千眼。
「破塵出經卷」,我們還要不要經卷?一部《大藏經》,現在雖然是印刷術進步,能夠把這個經卷濃縮成小字,也有一百多冊,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分量。你有能力破塵出經卷,就不要這個東西了,你要《大藏經》幹什麼?你能在一一微塵裡面見到遍法界虛空界性相、理事、因果,你說不盡。你能夠在同時異處,同時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現身,現無量無邊身,面對著十法界不一樣的眾生,你去幫助他,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他們有感,你就有應,感應道交。
現在學佛很多都不如法,我們要做出榜樣給人看,怎麼學法?一個字一個字的學,一句一句的學,真學。我學了這句清淨,我一定要把自己心恢復到清淨,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我學到平等,我對一切人決定不能有高下、有分別。做到平等的人要像普賢菩薩,自己謙卑,沒有一點傲慢心,對待一切眾生真誠的恭敬,就像對諸佛如來一樣,把你自性的恭敬心圓圓滿滿的顯露出來,那是性德。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學,至誠恭敬,自自然然能感動一切眾生。所以自行就是化他,自行跟化他是一不是二。如果我們教別人做,自己沒做到,別人不相信,說是你在騙我,你的度化就失敗了。古人你細心去觀察,你去體會,他為什麼成功?沒有別的祕訣,他先做到。持戒、不殺生,肯定是把傷害一切眾生這個念頭斷掉,心裡絕對沒有傷害眾生的意念,這叫真的不殺生。眾生、小動物看到你害不害怕?不害怕,你一招手牠就進來,為什麼?牠能看得到,你很慈悲,你很和睦,你沒有殺氣,你的磁場是溫和的、柔和的。心裡有怨恨的人,他的磁場有殺氣,那個磁場不好,所以小動物一進入這個磁場牠就跑掉了。我們很明顯能夠看得出,一個打獵的人,他走到哪個地方,雖然沒有帶著獵槍,那些鳥獸看到他都跑,為什麼?殺氣。一個性情非常柔和的人,跟小動物接觸的時候,牠回頭看看你,牠不怕你,你要跟牠笑,蹲下來招手,牠就會慢慢接近你,這種經驗我們有。我的感觸就特別明顯,為什麼?我小時候打獵,我打了三年,確實那個時候鳥獸一看到我趕快就飛掉了,可是學佛之後,這個境界就轉變過來,小動物見著我不怕了。這就是學一樣我們就真幹一樣。學不偷盜,不偷盜要怎麼學法?決定不可以有一個念頭佔人家的便宜,佔便宜什麼?盜心,你雖沒有偷盜的行為,你的盜心沒斷,沒轉過來。我們一般人說是財不露白,要防一點,現在我們說防都不要防,防他幹什麼,錢財擺在那裡,誰拿去用都好,他用跟我用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你沒有這個念頭,你放在那個地方,大家都看到,沒人拿,你看這多自在。防人也很累,何必要防人?累了自己。防都不必防,為什麼?懂得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明白這個道理,何必要防?也不會妄求了,我命裡沒有,求都求不到,命裡有的,丟也丟不掉。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
所以,學了佛之後,念念要廣饒益眾生,饒是豐饒,廣是廣泛。對一切眾生,我們給他最大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是什麼,這一點要知道,不是給他很多錢,不是給他很多享受,不是的,最豐饒的利益是他覺悟了,這才是真實的利益,他能夠帶得走的。物質方面、精神方面的,名聞利養帶不走,智慧能帶得走,善業能帶得走,功德能帶得走,這些我們要幫助他。怎麼幫助?我們是以身作則,我們要做出示範表演給他看,他做不到,我能做到,時間久了他就有體會。所以念念不要為自己,念念為別人,轉業力為願力,我們整個命運都轉了。特別是我自己,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命裡沒有財富也沒有功名,一生貧賤,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會非常辛苦。章嘉大師替我選擇這個行業,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哪個行業?職業教師,我們用現在的術語來說,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這名符其實。他本人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一生教人沒有收學費,沒有分別你是哪一族的人,你是哪一國的人,沒有分別,有教無類。只要你肯跟他學,他都會很熱心教你,而且真的以身作則,他做出最好的榜樣,你跟隨他,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你不能不佩服他,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下面說:
【若據理而言。即塵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
這後面他還有個解釋,這個解釋很好,這是從理上說。從理上說就是從性上說,相是事相,性是理性。一大經卷量等三千,就是微塵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有這麼大的分量」,這是從比喻上講的。是不是真的?真的,這經卷不是形相,經卷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經卷。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不是在經本上,你要認為是經本就錯了,《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宇宙的現象,就是遍法界虛空界,那才叫真的,那不是假的。所以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大本的《華嚴經》,他說那個分量多大?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這還得了,這比剛才我們講的那個範圍大太多了。十個,《華嚴經》的十不是數目字,《華嚴經》的十是代表圓滿,那個圓滿就是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包括在裡頭,一法都不漏,那叫《大方廣佛華嚴經》,叫大本,這哪裡是騙人!這真的。雖然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不離自性,為什麼?自性現的,能生萬法。就像萬花筒一樣,你們不相信就拿去照相,你轉一下照一張照片,再動一下又照一張,它不一樣,你去轉,轉個十萬次,就十萬張照片,一大片,沒有離這個小筒子,張張不一樣,你能找出兩張一樣的嗎?找不到。所以自性像萬花筒,沒有大小,千變萬化。什麼道理?沒道理,法爾如是,自性它本來就是這樣。它自己什麼都沒有,大光明藏能生萬法,能現整個宇宙。所以宇宙不是大爆炸來的,大爆炸講不通,是從念從心想生的,這很重要。宇宙是從心想生的,起心動念,起心,宇宙就出來,動念,我就出現,所以我跟宇宙、跟因果同時發生,沒有先後。
宇宙現出來的時候是淨土,是實報莊嚴土,這一念不覺現出來的是這個境界。實報土裡面的人他起了分別,分別那個念頭重一點,就是那個波大一點,實報土不見了,變成十法界,就是變成方便有餘土。還算是清淨,為什麼?這裡頭沒有善惡。這裡面眾生再嚴重一點,他就起執著、貪著,貪著裡頭,頭一個是對立,起這麼個念頭,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好了,四聖法界不見了,這又變了,變什麼?變六道輪迴。六道裡面有善惡,善念是三善道,惡念是三惡道。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災難很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流感這種瘟疫,現在提升到第六級,就是最嚴重的。告訴我們,今年秋天到明年可能在全世界爆發,感染的人數估計三分之一。全世界六十七億人口,三分之一就是二十二億到二十三億,這麼多人感染。死亡率估計,這是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的,千分之四,這是感染的人,一千個人,四個人會死亡。那你要曉得,要是二十二億到二十三億,這數量非常可觀!這是大災難,不是小災難。接著科學家告訴我們,由於地球溫度的上升,南北極冰快速融化,造成糧食危機。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報導,今年北方的小麥收成就少了一半,由於氣候變暖了,這個事情麻煩。現在全世界的人著急,想不出方法,佛法裡面有方法拯救,他不相信,這就沒法子。佛法裡真有方法,佛法知道災難是怎麼形成的,佛法曉得是眾生不善業力感召的。拯救之道?只要回頭,問題解決了。我們每個人能夠斷惡修善,像佛經上所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一切災難都化解了,人心好了。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講席裡也講過很多次,我們這個地球跟極樂世界有沒有差別?從理上講決定沒有差別,為什麼?都是心現的,差別在哪裡?差別是識變的,識是什麼?分別執著。極樂世界的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好、性好,所以那個世界極樂,沒有苦難。我們這個世界跟他一對比,我們這個世界的居民心不好,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所以把整個地球破壞了。不要以為破壞地球生態平衡我沒有做,我們起個壞念頭就做了。所以我常常講,地球溫度為什麼上升?脾氣太大了,你發一頓脾氣,上火了,地球溫度就上升。貪婪,海水就上漲。愚痴就招來的風災,我們這裡颱風、颶風、龍捲風,愚痴。傲慢不平就帶來的地震。在佛法裡面講,整個宇宙大自然環境跟我們起心動念息息相關,不是沒關係。所以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講什麼?境隨心轉。最貼近的就是我們的身體。所以佛法我們可以做實驗,拿身體做實驗,我們的心裡煩躁,煩惱、怨恨、嫉妒、常常發脾氣,你的身體肯定不好,你的五臟會生病,這就能實驗出來。如果我能把這些東西統統都斷掉,把煩惱斷掉,把怨恨斷掉,永遠不發脾氣,跟任何人和和樂樂,你百病不生,縱然有病,也會突然病沒有了,消失掉了。這都是真的,境隨心轉。所以這裡頭關鍵就是真信,你聽了你自己去實驗,轉不過來那什麼?你不是真信,還帶著懷疑,這行嗎?這可靠嗎?能有效嗎?不找醫生行嗎?不吃藥行嗎?你那個信不到位,信心真到位了,問題立刻解決,而且非常快速。所以佛法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今天幾個人對佛法有信心?說實在的,我們在佛法裡面學了這麼多年,真正明白、肯定了,佛法是什麼?佛法全是自己,對佛法沒信心就是對自己沒信心。《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麼?完全講自己。佛經上常用六個字來概括,性相、理事、因果,不是講別人,講自己。我們自己真信了真得受用,真的像一般宗教裡面講,信的人有福,信的人就得福,用在佛法裡頭非常正確,你要不相信是你沒福。信了之後真幹,就得受用。
迷了的時候起妄想分別執著,覺悟了之後那就是『大智圓明』。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最近我給同學們介紹劉有生善人、介紹王鳳儀善人。王鳳儀是清末民初一個世紀以前的人,劉有生先生是他的傳人。他們完全用心理治療,把一些疑難雜症,中西醫都沒有辦法治的,他都能把它治好,他用的原理就是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王老先生肯定人所有的病根源都是心理上犯了錯誤,真正把原因找出來,把觀念改過來,病就好了。三毒煩惱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這一生學的,你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累積的煩惱習氣,這在佛法裡面叫做俱生煩惱,這一生所學的這是現行的煩惱習氣。自性裡頭沒有,自性是永遠清淨的,自性裡面有智慧,沒有煩惱,但是自性迷了,智慧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就又變成智慧。我們要相信佛的話,對佛的話決定不懷疑,我們要化煩惱為智慧。我們要了生死,了是什麼?明瞭,真正明瞭生死的真相,你對於生死一絲毫恐懼都沒有,為什麼?沒有生死,生死是身體,身體不是我,我沒有生死。身體是什麼?身體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這個東西它有生有滅。像我們穿的衣服,衣服是我所有,衣服穿髒了、破了,你會把它脫掉換一件新的。那你真正要明瞭生死,叫了生死,真明瞭了,這個身體用了好幾十年,不太好使用了,老舊了,不靈光了,換個身體,你看他多自在。而且你心地愈清淨,你愈換愈好,你自己可以選擇,自己能做得了主。迷惑顛倒的人自己做不了主,隨著業力去受生,那就很苦,自己不能做主。佛教我們學智慧,自己做主宰,我想換什麼身就換什麼身,這就對了。
『智體既其無邊』。智體是自性,就是佛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自性,這智體。自性沒有邊際,自性裡頭沒有對立。我們講,大小對立,長短對立,空有對立,生死涅槃對立,都是二邊,自性裡頭找不到對立,我們要覺悟。自性裡頭沒有對立,我們今天跟人對立,錯了,我們跟自性背道而馳,自性是和諧的,自性是包容的。我這些年移民到澳洲之後,有這麼一個緣分代表澳洲大學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在和平會議上做了很多次的主題報告,用佛法。化解衝突用什麼?首先要化解自己,我說自己內心深處對一切人的對立,對一切事的對立,對一切物的對立,內心化解之後,我們才能夠化解外面的對立、衝突。因為對立提升是矛盾,矛盾提升才是衝突,所以衝突的根就是對立,不從這上下手,這個世界上衝突太多了,你沒有法子化解。衝突提升就是鬥爭,鬥爭提升那就是戰爭,不能讓它升級,要讓它化解,這樣子才能真正幫助世界恢復安定、恢復和平。具體的辦法從哪裡做起?我就想到宗教,如何能團結全世界的宗教,宗教如果能夠和睦相處,能夠化解對立,有助於社會安定跟世界和平。我這個想法很多人同意,我們也做出效果,東南亞的宗教團結了。我是十年前住在新加坡,幫助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真的九個宗教互相往來,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參加活動,他們有宗教活動我們也參加,我們有佛事活動也邀請他們來參加。東南亞印尼的宗教團結了,馬來西亞宗教團結了,現在澳洲我們也正開始,三月份我們一個宗教會議開得非常成功,澳洲所有宗教都來了,大家都歡喜。我們還真正希望能做到世界宗教是一家,為什麼?為化解衝突,為社會安定,為世界和平,決定沒有自己;如果還有自己名利夾雜在裡面,這個事情就做不成功,你會失敗,你做不好,不能有絲毫的私心。
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要真幹。真正佛弟子,你剛剛入佛門你就求受三皈,三皈是我們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所以你一來就傳授給你,真的叫和盤托出,一絲毫隱瞞都沒有。皈依佛,皈依是什麼意思?皈是回頭、回歸,依是依靠,佛是什麼?佛是覺悟,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我們家裡供養佛菩薩形像你要懂得意思,你不懂意思就迷信了,拜偶像。供養這個形像什麼意思?讓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性覺,一看到佛像,我要覺而不迷,聽到佛菩薩的名號,我要覺而不迷。什麼是覺?放下分別執著就覺了。什麼是迷?分別執著一起來就迷了。你看它是教學,它不是迷信,這樣供佛像真有利益,用它來提醒我們。皈依法,法是教訓,經典裡面寫著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訓,常常記住依教奉行。法是正知正見,我們邪知邪見,一定是根據這個法修正錯誤的思想見解,正而不邪。僧就是和睦,放下自己,跟一切大眾和睦相處,清淨不染。你看你一進佛門就傳授給你,你要真幹,你要真懂得。所以家裡面供養三寶,經書是法寶,菩薩像就是僧寶,時時刻刻提醒你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你怎麼會不得受用?沒有迷信。但是現在授皈依的人多,真正把皈依講清楚、講明白的人不多,這就造成社會大眾對佛法的誤會。這個底下說,『故曰量等三千界』。
【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一微塵裡面含容空有,這是性德裡面三種現象。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