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入法界品簡介  (第三集)  1998/6/21  香港  檔名:12-044-0003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們接著看講義的第十七段,在第二面最後一行:

  【諸佛德用所因,略說五義。】

  這個意思是說明,一切諸佛如來他們顯示出來的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智慧德能究竟從哪裡來的?清涼大師給我們說明這有五個原因。實在上說,諸佛的智慧德能,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的智慧德能,這個一定要懂。否則的話,只談諸佛如來,如果說與我們不相干,這個意義就差很多了。說佛就是說我們自己,佛在圓滿覺悟的境界,我們今天雖然不覺,依舊是迷惑,而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並不因迷悟而有增減,這是佛在大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的。所以在佛不增,在眾生也沒有減少一分。佛的教學沒有其他的,只是教導我們如何恢復性德,讓我們生活受用能跟如來果地上完全一樣,佛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我們看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這五條,第一:

  【唯心所現:一切諸法,真心所現。是故一切法無非一心,心無礙故,相隨心轉。】

  這一條非常重要。佛經裡面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看到無比的神奇。今天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探索,也發現很多驚奇的現象,而沒有辦法解釋。實際上這是眾生不明白虛空法界,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心裡面變現的。自己心在哪裡,自己心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我們如果問:你的心在哪裡?一般人都是拍拍胸膛,我心在這裡。這是錯誤的,這個不是心。世尊在楞嚴會上,一開端就叫阿難尊者找心,心在哪裡?阿難畢竟比我們聰明,他說了七處,世尊都將它否定掉。這個是《楞嚴經》上非常有名的,叫「七處徵心,十番顯見」。十番顯見告訴我們,六根的根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可見得我們這個身體裡頭有心,不是沒有,可是身體外面也有心,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心所現的,心哪有不在的道理?佛講見性是心,這個意思很好。如果心的能力達不到,你怎麼能夠見到遠方?足以證明心性無處不在,確確實實它是造物主。

  「一切諸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真心所現」,十法界跟一真法界都不例外。「是故一切法無非一心」,所有一切的現象是心的相分,性相不二,性相一如。禪宗老師往往測驗學生有沒有契入這個境界,用口試來考考,契入境界的他能體會到。我們在禪宗許許多多公案裡面所看到的,隨捏一法,無不是性。「心無障礙」,所以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華嚴》,華嚴境界是四無礙的法界,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今天為什麼在這個世間處處都有障礙?原因就是我們不知道是唯心所現,如果明瞭唯心所現,所有一切障礙都消除了。「相隨心轉」,這個道理很深,它是事實。由此可知,我們的心善,境界就轉善;心惡,它就轉惡。境隨心轉,相是境界。學佛的人懂得,雖懂得,不夠透徹,不夠深入,為什麼?因為我們自己的相轉不過來,我們的體質沒有轉過來,這是你認識、了解不夠透徹。如果真的透徹,相可以轉,可以轉得非常圓滿;體質也可以轉,常常多病的人可以轉為很健康的身體;然後我們生活環境也可以轉,隨心轉。

  【相唯心現,從緣而生。】

  佛家講一切萬法,講緣生。「緣」,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條件,緣很多,許許多多條件聚會在一起產生現象。凡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決定沒有自體,緣起性空。底下講:

  【無有定性。】

  「性」是體性。

  【性相俱離。則小大相入。】

  我們在經上看到,所謂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像芝麻一樣大。須彌山很大,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可以裝到芥菜子裡面,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能不能?能。為什麼能?緣起性空。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我們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就不能,完全違背了理論與事實真相。只要你不執著性,也不執著相,「性相俱離」,二邊都不執著,中道也不執著,這個現象就出現,大小可以相入。

  【一多。】

  也可以相容。

  【中邊、延促。】

  「延促」是講時間,一剎那可以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可以濃縮成一剎那。

  【靜亂。】

  是講我們心裡,亂心、清淨心。

  【如是等法,相即相入,一一無礙。】

  這才真正契入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的境界是諸佛菩薩的生活環境。他告訴我們,我們的環境本來也是如此,障礙從哪裡生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的,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可以過諸佛菩薩的生活。下面說:

  【經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菩薩善觀緣起法,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

  這一段是給我們講真實智慧的來源。智慧是由觀察一切諸法的真相而現起。一切諸法都無依,所以佛稱為無依道人。這個意思很深,也是事實。所以佛教給我們,我們修因證果一定要依靠自己,依靠任何一個人最後都會失望、都會落空的,一定要依靠自己,這才是真實的。佛法講信,特別是淨宗講信願行。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他講六個信,第一個信,信自己,不是信別人,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你的道業決定不能成就,第一個要相信自己。第二要相信老師,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是阿彌陀佛,相信他的教誨沒有錯誤,相信我們自己依教修行一定能夠證果,要有肯定的信心。所以一切諸法「從和合起」,就是因緣生法。

  「菩薩善觀緣起法」,要緊的在這個善,我們觀緣起法不善。善不善差別在哪裡?善是不執著,不善是執著,執著就不善,分別就不善。我們觀一切法起分別執著,所以不善。諸佛菩薩觀一切法決定不起分別,也不起執著,這是善觀。善觀就生無量智慧,他在一法裡面見一切法。《華嚴經》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在一切法裡面見一法,一法裡面見一切法。「了彼互生起」,了是明瞭,知道一切法是互為因緣而生起的。所以在一切法裡面成就大無畏,大無畏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稱如來有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這是說如來果地上的德能是這麼來的,也是由緣起的。底下跟我們講,在時間上得自在:

  【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這是真的,時間不是實在的法,在法相宗把時間跟空間都列入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它與心法不相應,與心所法也不相應,與色法也不相應,所以叫不相應行法。它有,有其事,這種事我們現在人稱之為抽象的概念,決定不是事實,只是一個抽象概念而已。這種概念你要不了解它,它礙事,它會產生障礙;你明瞭它,它一點障礙都沒有。所以時間跟空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作夢,在夢中好像過了很長的日子,大家讀書,讀到古人講的「黃粱夢」,那個不是寓言,是一個事實。可是夢醒過來時間很短,剎那之間,在夢裡面好像過了很多年一樣,夢裡面辦了許許多多事一樣。這是說明時間,無量劫長的時間都包括在一剎那。《華嚴經》在「十定品」裡面給我們講剎那際,剎那際是講真話。《金剛經》大家很熟悉,《金剛經》佛用比喻跟我們說,「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比喻剎那際;剎那際,給諸位說,是真實的時間。露是比喻時間的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相,是幻相、假相,真相是剎那際。這個現象近代的科學家逐漸探討明白了,得到證明。後面一條說:

  【能現所現,皆如影像。】

  這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夢幻泡影。

  【經云: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

  能現的是心,所現的還是心,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大師在當時第四中山大學做了一次講演,題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它不是宗教,諸位同修一定要認識清楚。佛教確確實實不是宗教,我們今天把它看作宗教,這錯了,一錯到底,永遠錯了,佛教不是宗教。佛教也不是哲學,為什麼說不是哲學?哲學是有能有所。佛法為什麼不是哲學?佛法沒有能所,雖然說能說所,說能現所現,但是能現所現都是一心,所以它不是哲學。它是什麼?它是教育,它是教學,讓我們明瞭認識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這個是佛法。所以它是我們迫切所需要的,我們不能夠不知。經上的比喻也很好,它比喻說兩面鏡子,或者更多面的鏡子互相照。東面鏡子照的有西面鏡子的鏡像,西面鏡子裡面也有東面鏡子的鏡像,可以互照,照得深,照得廣,但是又不壞本相。這個是比喻能所是一不是二,比喻這個意思。再看底下這一條:

  【萬法即是一心,體絕有無。】

  「體」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為什麼?你說有,你說無,你已經有分別、有執著,你就錯了。你要說有始有終,你也落在分別執著,落在妄想裡面。不但六道眾生有分別執著,六道以外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在十法界裡面這些聖眾,他們雖然執著沒有了,依然還是有妄想分別,所以不能證得心性。佛家常講「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我們要細細體會這個境界,千萬不能落在意識裡面去。所以說不可思議,議是議論,思是思惟想像,不但不能夠議論,連思惟想像都錯了,決定想不到,你要用思考,決定想不到。唯證乃知,你要有實證的功夫,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要實證,一定要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可是老師要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傳授給學生,那怎麼辦?還是要說,不能說的也要說,不能思的也要思。這個說法、思法能管用嗎?能,能管用。就像《六祖壇經》裡面惠能大師問永嘉,問他:「你還有分別嗎?」永嘉說:「分別亦非意。」六祖點頭,肯定了:「你如是,我也如是。」我們凡夫言說分別都是意識在做主宰,落在意識裡頭,這個很糟糕,沒有辦法體會事實真相。諸佛菩薩跟我們講經說法,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就難懂,不懂了,這什麼道理?因為他不用意識。他用的是什麼?用的是自性。所以言語文字都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他不是意,不是意就沒有障礙,就無障礙法界。如果落在意識裡面,那就障礙了。人家高明在這個地方。

  這個說起來我們還是很難懂,怎麼說他分別亦非意?他說決定沒有執著他才說,也沒有分別他才說,這就不是在意識。我們說話執著我說的,一定我用分別心才能說得出來,我不分別怎麼會說得出來?所以我們凡夫落在意識裡頭。這個境界很深,也很難懂,要細心去體會。古大德用比喻,讓我們從比喻當中去領會,譬如我們敲鐘,我們敲一下,鐘就響了。鐘響,它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你來敲我一下,我趕快響一響。鐘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諸佛菩薩講經說法,眾生有問題提出來問,那就是叩,這一叩,佛就自然說出來了。佛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也沒有想一想,你這個問題我應該怎麼答覆你。如果這麼一想,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薩,他就是意識。分別亦非意,就是答覆人家的問題,為人家講經說法,自己確實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言語是真言,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說體絕有無。

  【相非生滅。】

  「相」就是現象,現象確實沒有生滅,不生不滅。這都是給你講真話。

  【莫尋始終,豈見中邊。為聖智境。】

  這個問題現在如果聽不懂,存疑就好,不要去找答案。往後我們在經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提示,多次的薰聞,自然有開悟的一天,聽久了恍然大悟。不要去研究,研究絕對找不到答案。為什麼?落在意識裡面,意識是迷不是覺,迷決定不能幫助你開悟,這是一定的道理。下面說:

  【而二智不知。】

  「二智」,我們講的根本智、後得智。對於心性,它沒有法子;心性以下的,行,二智管用。心性,這個二智達不到。

  【唯證所見。】

  一定要親證。

  【而五目亡照。】

  「五目」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目亡其照。

  【解之則廓爾大悟。】

  「解」是你明白了,了解事實真相,大徹大悟。

  【迷之則生死無窮。】

  你不了解,那就是六道輪迴。可見得一真法界跟六道輪迴怎麼來的?迷悟產生的現象。這個現象都是幻相,《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要曉得,六道輪迴的現象是虛妄,一真法界的現象也是虛妄。雖是虛妄,它有相,相裡面你所感受的有苦樂不同,但是要知道,決定是幻相,自性裡面沒有現象,它能夠現一切相。

  【諸佛出世。】

  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

  【本欲開示令其悟入於此無障礙法界。】

  諸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把他的目的說出來了,他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幫助一切大眾開悟,幫助一切大眾明瞭事實真相而已。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目的。幫助你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佛教裡面沒有一個造物主,沒有一個上帝,佛教裡面沒有教你崇奉一個神明,沒有。佛教導我們尊重自己,換句話說,就是現在所講的自愛自重,自愛自重講到極處就是如來的果地。

  【能入者,總明即是普賢行願無所不收。】

  這總說「普賢行願」四個字,普賢的大行,普賢的大願,這四個字我們留著下一次有機會再跟諸位同修細說。這四個字要是概略的把它說清楚一點,大概需要六個小時,你了解什麼叫普賢行願,然後才知道我們學佛修學的目標方向在哪裡,搞清楚、搞明白才能真正得受用。所以這非常重要。一部《華嚴經》上,普賢代表總法門,所有一切菩薩,《華嚴經》上講的一共一百七十多類,我們現在講團體,一百七十多個團體,每一個團體裡面的人數都是無量無邊,以普賢菩薩為總代表。這麼多類的菩薩都是代表性德裡面種種差別,他們代表差別,普賢代表總綱領。

  【身由心證。】

  這是前面講唯證所見,這個見就是見性,明心見性,「證」就是明心見性。可是「身」,一定是由心證,心證,身就能證。心入,身就能入,就入毘盧遮那的境界,入彌陀願海。心入,身就入;心不入,身怎麼入都入不進去。講到心入,清涼大師給我們說了三條:

  【正信正解正行。此三事亦須圓融。】

  圓融就入了,如果這三事不圓融,你還是入不進去。你只有解悟,你做不到證悟,一定要圓融。「正信正解正行」,正的標準是什麼?這部經是《華嚴經》,你的信解行與《華嚴經》上所講的完全相應,這就是正。如果與經上所講的不相應,你的信不是正信,你的解也不是正解,你的行也不是正行。如果這三個都能達到正字的標準,又能圓融,那就恭喜你,你入華嚴境界,你就是法身大士,不是凡人。這個超越,超越得太高,從凡夫地,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入一真法界。

  我們要問,憑我們現在這樣的根性,能不能在一生當中達到這個標準?當然是肯定的,決定可以達到,問題是你自己肯不肯幹。世尊在這個世界上給我們講的一切經,如果這個目標達不到,釋迦牟尼佛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吊胃口嗎?那未免太殘忍了,怎麼可以戲弄我們?佛所講的都是我們這個世間人一生當中可以做到的。為什麼有人做到,有人做不到?善導大師講的話,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反省。他講的真有道理,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講得讓我們心服口服,對於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那還是其次,還是第二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什麼?你遇緣不相同。你要遇到正法,真正的正法;你要遇到善知識;你要遇到真正的同參道友;如果緣更殊勝,你要遇到真正修學的道場。這些條件統統具足了,沒有不成就!不成就,那就怪你自己懈怠懶散;你要自己勇猛精進,決定成就。這是說到遇緣不同。所以正信正解正行太重要了。

  細說太多了,簡單的說,扼要的說,一定要遠離妄想分別執著。如果說得再淺近一點,一定要念念為佛法、為眾生,不要去想自己,這個是我們下手之處。一切眾生遇到佛法,他不能成就,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沒有把分別執著放下。分別執著裡面最嚴重的,我、我所,這兩樣沒有放下,這是大障礙,你這一生不能成就。如果要成就,我要放下,我所要放下,要常常想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身體都不可得,身都無所有,身外之物當然更不可得,更無所有,你的心就沒有罣礙,你智慧就能現前。什麼叫業障?業障就是指的這個,念念為我,念念為我所有,就完了。你對佛法研究得再熟悉、再通達,你幹的是佛學,你把它當作世間一門學問來研究,你不是學佛,學佛才能成佛。而搞佛學,頂多你成為一個佛學家,佛學博士,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照樣輪迴,無濟於事。一定要學佛,要了生死,要出三界。從哪裡做起?從念頭上做起,念念不再想自己,不再想是非人我、貪瞋痴慢,不搞這些東西了。

  釋迦牟尼佛在沒出家的時候做太子,這故事我想同修們都曉得,到外面遊玩看到生老病死,給自己很大的警覺。這個方式很好,我以前初學佛的時候,天天看報紙,我不看新聞,我也不看報紙裡頭任何內容,我看什麼?看訃聞,每天這麼多人死,天天都這麼多人死了,慢慢就到我了。想到死,這個世間還有什麼留戀的,你還能得到什麼?自然就容易放下,容易看破。印光大師常常講,把死字貼在額頭。他的關房我去看過,小佛堂當中掛一個死字,一尊阿彌陀佛,什麼供養具都沒有。一尊佛像,供一杯水,一個小香爐,其他什麼都沒有,簡單到了極處。常常看到死,死到臨頭,你還不放下嗎?什麼時候該放下?現前就該放下了,世出世法一絲毫貪著都沒有,你的心才能到清淨,清淨平等覺你才能夠證得,唯證所見。你要不用這些方法來幫助,常常還想著我、我所有的,你到哪一年才能夠回頭,才能覺悟?祖師這些方法都可以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都不說參考,應當要學習。下面說:

  【虛心沖融,方見玄妙。】

  心裡不能有東西,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你就見到玄妙。「玄」是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妙」是事、是相,千變萬化。理事都見到了。

  【能所歷然,能所一相,舉一全收,無礙融通。】

  佛與法身大士他們的境界,你都能夠見到,都能夠現前。實在說這個現前是真的,現前在哪裡?就現在眼前。他們見得到,我們見不到;他眼睛沒有障礙,我們這個眼睛有障礙。經上說得好,在一法裡面見一切法,在一微塵裡面見虛空法界,我們哪能說見不到?只是因為自己有嚴重的障礙,事實真相擺在面前見不到。那我們想想,我們的心裡面不虛,心裡面不空,妄想分別執著一大堆,清都清不完,你怎麼能見到事實真相,你怎麼能見到圓融無礙?所以說:

  【唯亡言者可與道合。】

  「亡言」就是言語道斷,與道合。

  【虛懷者可與理通。】

  一句話都沒有,大道你就體悟了。心裡面一絲不掛的時候,本來無一物,理就通達了。

  【冥心者可與真一。】

  「冥心」是一念不生,一個妄想都沒有。「真」是真如本性。

  【遺智者可與聖同。】

  「智」,智不要了,捨棄了。《般若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它說一句,這個地方講四句,這四句可以說就是解釋《般若心經》上的一句話,「無智亦無得」。諸位要曉得,無智是真智,無知而無所不知。我們今天是有知,有知而有所不知,麻煩就大了。佛菩薩是學無知,我們是在天天要求有知,跟大道完全是背道而馳。由此可知,求知的這個心是輪迴心,是迷執,不是真心,真心無智亦無得。我們學佛,念念要求知,這裡就有問題,有嚴重的問題,決定不能開智慧。開智慧什麼?開智慧一定修無知。這個事情很難。

  所以佛學院的教學,我在早年初出家的時候,教過一段很短暫時間的佛學院,以後不教了。為什麼?我覺得教佛學院我有過失,佛學院的學生開不了智慧,開智慧要有開智慧教學的方法。佛學院那套方法不行,那套方法是求知,不是求慧。求慧從哪裡求?從清淨心裡面求,從禪定裡面求,才能得真智慧。這樣說起來,我們都得去參禪去了?那倒不必。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禪,都是修定,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修禪定的方法手腕不一樣。所以教下裡面修禪,用什麼方法修禪?讀誦經典,就是教你讀。從如是我聞念到信受奉行,這部經念下來一個雜念都沒有,這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沒有念漏掉,這是修慧,定慧等學!可不許一面念一面想這句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那就壞了。你要這個想法,你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不許你想,不許你去解其義,用讀誦的方法,三學一次完成。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讀經的時候,你不會打妄想,諸惡莫作;經是佛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言,你念誦就是眾善奉行。所以戒圓滿了。一心去念,定具足了。剛才講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慧具足了。所以你讀這一部經,你讀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修行;讀兩個小時,兩個小時的修行,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用這個方法。聽講,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聽懂了,明白就明白了,不明白不去想它。絕不要去用思考,用思考落在第六意識。所以古大德教學生有他一套方法,有他一套規矩,這個規矩代代相傳,非常有效果。但是現在佛學院已經不用這個方法,成就就相當困難。下面這一條:

  【修學當以聖教為龜鏡,以心契為冥符。故曰:以心傳心,不在文字。】

  你看華嚴,這是教下,教下精神義趣跟宗門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剛才講了,只是方式不相同而已。修學,我們是凡夫、是初學,一定要以經典為依據。世尊入滅之前為我們講的四依法,第一句就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聖教」就是經典,以經典作為龜鏡,「龜鏡」是比喻,用現在話說是標準、依靠,不能離開經論。「以心契為冥符」,這是講你的功夫,一定要以心能夠相契,就是相應。自己的心跟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相應,冥符。古時候合符是代表信,憑信,心要能契其理。所以佛家的教學傳道是「以心傳心」,文字言語只是工具而已,這個一定要懂得。但是我們不能夠離開這個工具,要用這個工具,工具不是目的,目的是以心傳心。

  我們這些話如果不落實,實在講就變成談玄說妙,我們不得受用。落實,印光法師說得好,他老人家只說了四句,他一生就做這四句,也以這四句教化一切眾生。這是把整個佛法變成四句十六個字的綱領,不但能夠教化現代,可以教化末法往後九千年的一切眾生,實在是了不起。他說:「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深信因果,信願念佛」,十六個字。對於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對於沒有接觸佛法的廣大群眾,敦倫盡分這四個字統統包括了。倫是類,我們想想,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屬於哪一類,我們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的地位,要盡到自己的義務,盡分,我們本分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人人都能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這個社會和諧了,天下太平,真是風調雨順,所有一切災難都沒有了。現代人不知道自己的本分,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事情,這個很糟!印祖只說十六個字,他說的意思非常圓滿。我說二十個字沒有他圓滿,他這個圈子大,他包括我,我不能包括他。

  我這二十個字講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是用心,心契於道。我們無論對人對事對物,對我們尊敬的人、對善人、對惡人、對我們的冤親債主,都要用一個真誠心。不能說他害我,我還對他真心?也要真心,害我無所謂,頂多害一條命,這個命有什麼稀奇?捨命之後,我們去作佛、作菩薩,更好!對他害,不但沒有怨恨,還感激,為什麼?他叫我早一天作佛,早一天離開這個苦惱的世界,好事,不是壞事。所以要用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大慈悲心,用心一定要遵守這個。處事待人接物,我也寫了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看破就是明瞭,一切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過去現在未來樣樣清楚叫看破。然後放下,放下就是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心永遠是清淨的。自己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就自在,攀緣就苦惱,就不自在。一切隨緣,自在生活,自在的工作,自在的應酬。末後念佛,念佛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我們這一生沒有白過。這是我們根性次一點的人用這個方法,一生決定能成就。利根的人,以心傳心,這個成就快速。

  【入法千門,不離定慧。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若並運雙寂,方為正門。成兩足尊,非此不可。】

  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法」是佛法,「千門」是比喻,就是入佛法的門徑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千門是代表無量法門,無量法門它有個總原則,我們一定要抓住定慧,絕對離不開定慧。「無定無慧」,那就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這個一門是定跟慧,如果你偏修定,或者是偏修慧,你是屬於漸修,你所得的淺近。這個偏修一門,大家要注意,不是講一切法門,不是的,這是講定慧,這二門當中你偏一門,這個錯誤的。一定要「並運雙寂」,就是要定慧等學,定慧雙修,這樣才是正門。偏在定裡面是愚,小乘阿羅漢、辟支佛偏在定裡面,他的果是偏真涅槃,不開智慧。他也很精進,也很難得,偏了。如果偏在慧上沒有定,決定是狂慧,沒有不墮惡道的。說老實話,還不如阿羅漢,狂慧一定墮落惡道。必須要定慧等學,這才是正門,你算是修對了。「成兩足尊」,這是成佛,佛是二足尊,就是定跟慧這兩樣都圓滿,這才能成佛。再看底下一條:

  【解悟謂明了性相。】

  現在這個世間解悟的人或者還有,他對於佛經講的這些東西相當的有研究,相當的了解。可是了解之後他做不到,他能說他不能行,所以還不如念佛堂裡頭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的老太婆。老太婆念了幾年佛,她能夠站著往生,能夠坐著往生,能夠預知時至,比那個會說的人成就殊勝多了。老太婆能行不能說,她真有受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在行門上。

  【證悟謂心造玄極。】

  「造」是講達到。

  【修如拂鏡。】

  鏡子有灰塵把它擦乾淨,比喻修行。

  【悟似鏡明。】

  覺悟就好像鏡子乾乾淨淨,照外面一切的境界,慧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塵不染。所以佛菩薩的心,你看看叫什麼心?大圓鏡智。佛菩薩的心是大圓鏡,盡虛空遍法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塵不染,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不是鏡子,是照相機的底片,照一次染一次,染得一塌糊塗。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痛改前非,也要學佛菩薩心像明鏡一樣,面對面的時候清清楚楚,過去之後一塵不染。不但過後不染,正在照的時候又何嘗染著?這樣用心才叫清淨心,才叫平等心,才是個覺悟的心。

  【又云:唯證稱悟,信解名修。】

  「證」,你得到真正的受用,這是你真的覺悟,覺悟得受用。在信解行的位次上都是屬於修。這是將悟修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底下一段:

  【本具一切佛法,名之為頓。】

  這是解釋頓修,古德有很多種講法。

  【一念具足十度萬行,名之為修。】

  這是《華嚴》上所說的,通常大乘經上只講六度萬行,《華嚴》講般若又開為五條,般若是根本智,後面開出方便、願、力、智,這四種都叫做後得智,合起來就是「十度」。實際上十度跟六度只是開合不同而已,內容沒有兩樣,完全相同。這是「修」。

  【又云:非心非佛,名之為頓。無念無修,名之為修。】

  這禪宗講的,前面第一條是《華嚴》說的,賢首宗所講的。

  【又云:無漸無頓,名之為頓。無悟不悟,名之為悟。】

  這也是禪宗,天台也常常有這個說法,說得雖然很多,都有道理,我們要細細在裡面去體會。

  【苟若得意,皆成定慧。】

  你要真正懂得它的意思,都能成就自己的定慧。

  【如其失旨。】

  如果錯解它的意思。

  【不成妄想,即墮無記。】

  「無記」就是無明。可見得前面所講的,正信正解正行重要,太重要了!

  【清涼云:願諸後學,無勇於知,無執於名,無輕於聖,無滯於言,無得自欺,無競說默。】

  這是清涼教導後學,警策大眾不要犯這些毛病。「無勇於知」,就是一心想求知,這錯了。《楞嚴經》上富樓那請教釋迦牟尼佛說:無明怎麼來的?無明什麼時候起來的?世尊答覆得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清涼在此地教給我們「無勇於知」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不可以知見立知,知見立知錯了。「無執於名」,名是名相,佛經裡面講的名相術語不必執著,你懂得它的意思就好。「無輕於聖」,聖是老師,對佛對菩薩、祖師大德要尊重,尊師重道,我們才能得受用。輕慢老師,輕慢佛菩薩,不但沒有成就,而造很重的罪業。「無滯於言」,言語是工具,不可以死在言語句下,那就錯了。「無得自欺」,不可以自己欺騙自己。「無競」,競是比賽;「說默」,包括了宗門教下,講經說法幫助眾生是我們的義務,不必跟人家比賽,存著好勝的心、好強的心,這是錯誤的。佛法裡面決定沒有競爭,只有忍讓。後面說:

  【佛法雖眾,不出信解行證。】

  一部大《華嚴經》,清涼大師分成這四個段落。

  【此一品經。】

  我們這次研究學習的是「入法界品」,《華嚴經》最後一品。

  【初三卷為本會。】

  我們採取《四十華嚴》,所以前三卷是本會。

  【說果法界,如來自入。】

  說如來果地上的一些狀況。

  【第四至四十卷為末會,說因法界,菩薩入故。】

  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本末雖殊,不思議一也。】

  希望我們利用這個短暫的時間,我們好好的來學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裡面的內容就是說明我們現實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生活的狀況,如何在現實的生活狀況,轉變為諸佛菩薩的生活,目的在此地。希望我們通過學習,我們真正能達到這個目的,轉煩惱的生活為菩提的生活,轉苦惱的生活為快樂幸福的生活,轉凡入聖,轉苦為樂,我們這個學習就真的有受用、有價值、有意義。後面這一條是說明這個經有三次的翻譯,這個諸位一看就懂得。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