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童子章 (第一集) 1991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0-0001
諸位同修,自從上個月我們講完《了凡四訓》,當中休息了一個星期,今天我們開始啟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德生童子這一章,這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選出來,過去曾經在大專講座裡講過,由於時間不足,沒有能講得完,記得只講了一半。這次我們的時間更不足,從今天起,我們每個星期只有二、四兩個晚上,一個月大概是四個星期;換句話說,我們只有八次的時間。要想在八次把這一章講圓滿,這就必須要精簡的講。這個小冊子裡面有註解,就是有註疏,《疏》是清涼大師做的,我們只講經文,而不講註解了,如果再照註解講時間是決定不夠用的,這是要請諸位原諒。
照一般講經的例子,總得要把經題、品題以及章題,先要提出來做個簡單的介紹,這樣我們就曉得這章它是從哪裡來的,聽起來也就有興趣。我們先講講經的因緣,《華嚴》,同修們一定不會生疏,現在南老法師正在講,我有很久沒有去了,不知道他老人家講到什麼地方。我學人過去也講了六年多,在《八十華嚴》裡面我們講到第七迴向,《四十華嚴》好像也講了有三分之一的樣子,我們由於道場因緣的關係而終止。希望將來我們在景美的小講堂建好了以後,我們再繼續講大經。看現在情形,大概三個月之後,我們的講堂就可以使用。如果說要聽大經,我們還得要忍耐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當中,現在是四月,我們就講這章。我得提醒諸位,《了凡四訓》比什麼經典都重要,為什麼?沒有《了凡四訓》跟《感應篇》的基礎,一切大經必定落空,希望同修們要注意這點。《了凡四訓》這個錄音常常聽聽,常常的薰習,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障習氣才能夠扭轉過來,否則的話,很不容易。
《華嚴經》我們說它的來源,我們簡單的講。這部經從印度流傳到中國來,先後有三次的翻譯,最早的一次是在東晉時代,由印度一個法師叫支法領,他從遮拘盤國帶到中國來一部《華嚴經》。但是所帶來的版本,就是經本殘缺不齊,不是完整的。諸位要曉得,假如你們要到故宮,有機會看看唐以前的經書,我們中國漢文譯的卷,現在我們講的經第幾卷、第幾卷,不是裝訂成一冊的,就像現在的書畫一樣,一卷一卷的,所以稱卷子。八十卷的《華嚴經》一大堆,很容易就丟掉。這是講中國比印度還好,印度的經本給諸位說,沒有裝訂,一張一張的。諸位要是看看現在西藏的經本還是如此,一張一張的。從印度帶來的多半是用貝葉寫的,一張貝葉打兩個洞,用個線穿起來。你想想看這部經多少,分量那就太大了,一張紙寫不了幾個字。到中國的這個經典,差不多只有原經就全經的三分之一。但是我們中國人對它相當的珍惜,決定翻譯,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六十華嚴》,一共是三萬六千偈。諸位要曉得《華嚴經》是十萬偈,你看《六十經》裡面,最早翻譯的只有三萬六千偈,經缺漏得太多了。翻譯的人是當時北印度的一位高僧,到我們中國來的,這是大家都曉得的,佛陀跋陀羅他翻的。因為是在東晉時候,我們稱為《晉譯華嚴》,這個本子,在過去我們法施會曾經翻印一千部流通。
第二次是在唐朝證聖元年,就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于闐國,于闐就是在現在我們新疆,和闐的附近,那地方出玉,這是很有名的一個地方,也是在西域是個文化古都。于闐三藏實叉難陀他重新再作一次翻譯,從印度帶來的經文比較上多一點,參照舊經,重新整理譯成《八十經》,現在我們大家所流通讀誦的八十卷經文,就是實叉難陀譯的。以後到唐朝德宗的時候貞元年間,罽賓國的三藏法師名叫做般若,這位法師是皇帝特地請他來譯這部經。而這部經來得很特別,是外國的帝王進貢來的貢品;換句話說《四十華嚴》,是當時外國進貢送到中國來的。這一品經是非常的完整,因此召般若三藏把它完全譯出來,一共是四十卷,稱之為《四十華嚴》。前後有三種譯本,三種譯本諸位要曉得,原經是一個本子,梵文是一樣的。《八十經》有八十卷的,比六十卷的增加了九千頌;換句話,就是一共有四萬五千頌。這個也不必多說了。
四句叫一頌,就是四萬五千乘四,這就是這部《華嚴經》多少句就是。四十卷的《華嚴經》,《四十華嚴》實際上,就是《八十華嚴》末後的一品「入法界品」。這一品原來的題目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所以在《四十經》裡面,我們就簡稱它為「普賢行願品」。在《八十華嚴》是取上半段的意思,「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入法界。在《華嚴經》裡面,就是《八十華嚴》裡面,「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貞元年間這個本子是四十卷,比它多了十九卷,幾乎多了一倍。因此諸位現在要讀《華嚴經》,最好是將《八十華嚴》念到五十九卷,就不必念了,六十卷的時候,你就換《四十華嚴》。五十九加四十是九十九卷,這是我們現代漢文經典保留的《華嚴經》,最完整的九十九卷經。可是《四十經》流傳不廣,所以看到的人不多,因此我們法施會的同仁也是有鑑於此,要流通大法,我們將《四十經》曾經翻印過三次,大概是總數有四、五千部的樣子。這對於我們學習《華嚴經》、愛好《華嚴經》的同修們,當然有不少方便之處,這是說這部經的來源。
這次我們為什麼要選這章?古德告訴我們《四十華嚴》末後一章,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十大願王這章,這是《華嚴經》的總結論,確實關鍵所在,修行的樞紐。清涼大師有幾句讚辭,「文約義豐」,文字很簡單,義理太豐富,整個《華嚴經》的教義全包括在裡面。因此末後的結論,「功高益廣,能簡能易,唯遠唯深,可讚可傳,可行可寶」。所以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大德都把這章看作修行之寶。因此歷代別行流通,可以說是普及四海,也可以說凡是學佛的人,幾乎是人手一卷。這樣重要的寶典,我們也常常讀誦,可是我們有沒有說過?像不像祖師所說的、所讚歎的?似乎是不像。難道祖師們看走了眼,還是我們自己不成器?諸位要曉得,十大願王既然是《華嚴經》的結論,如果全經教義不能通達受持,那個結論你拿來也沒有受用。好像蓋寶塔,結論在哪裡?寶塔的尖端,底下都不要了,就拿到那個尖端行嗎?你拿不到,因此,大經就很重要。必須要精心的探討,要求解,修行抓到這個綱領那才真正有受用。
選這章實在講,這章與末後一章關係很大,因為這一章裡面,「德生、有德」這兩位菩薩,諸位想想這個名字,名是表法的,你就能夠領略到。這兩位善知識對善財的開示,有兩樁很重大的事情,一樁是求法,第二樁是在事友。事友,事是事奉,友就是善知識,就是說你怎樣對待你的老師?你怎樣對待你的同參道友?一個求法,一個是如何來事奉老師,這是個學佛人成敗關鍵的所在,就在這章。不能照這個一章教訓去做,十方諸佛把十大願王送給你,你也是廢紙一疊而已,你有什麼用處?所以這章與《感應篇》、與《了凡四訓》,可以說有相輔相成的味道在裡面,都是說的根本法,說法的人等覺菩薩,不是普通人。德生童子跟有德童女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來說這個話;換句話說,善財童子見到他,到他那裡參訪,善財童子這個時候也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與等覺菩薩討論的是談這個東西。在我們一般想像當中,到那麼高的地位還討論這個嗎?還要討論,何況我們初學能不能成就,確實是在自己。因此,我們特意把這章選出來,來貢獻給諸位同修。這是說的講經的因緣,簡單介紹到此地。
經題我們略略的說,不能細說,細說一個經題也得講三次。我們過去講大經經題講三次,現在我們只能用三十分鐘來解釋。經題七個字《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這個上頭就是省略了《華嚴經》,「大方廣」是代表的體相用,大是屬於體,宇宙人生的本體,也就是講萬法的性體,這個字是讚歎之意。方是說的相,廣是說用,體的作用就是現相,相的作用就無量無邊,用一個廣來形容。「佛」是人,果地上的人,證到果位。「華」是代表因,先開花後結果,華就是代表菩薩行,要想成佛一定要修菩薩道,修菩薩行。「嚴」這個字是說總相莊嚴,佛法裡面可以說無法不莊嚴,法法莊嚴。這六個字是本經的別題,後面一個「經」這是稱之為通題。
在這七個字裡面,如果要用七例選題來說,它是屬於具足立題的。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是比喻,所以在這個裡頭人、法、喻都具足。可以說在這個通題裡面去看有體有用,體用無礙,有因有果,因果周圓,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換句話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經教的總名稱,因此稱之為根本法輪。一切經稱它作《華嚴》眷屬,都是枝枝葉葉,枝枝葉葉離不開這個根。懂這個道理,諸位就可以能夠明瞭,你學佛法只要把《華嚴經》抓到,一切經莫不迎刃而解,就不難了。因為什麼?哪一部經都是它的枝葉。這是經題簡單的介紹。
經題下面這就是本經的品題,《華嚴經》雖然在我們中國依然不是一個完整的本子,但是九十九卷經文裡面,《華嚴經》精要的部分統統都有了,文字上有欠缺,在義理上是沒有欠缺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幸運,一直到現在我們還能看到這樣完整的經典。原來的梵文經本是四十八品,現在流傳在我們中國一共是三十九品。這章是屬於三十九品最後的一品,在《八十經》裡面稱之為「入法界品」,在《四十經》我們稱它作「普賢行願品」。剛才說了這都是略稱,具足的題目,「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十二個字。「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這個境界就是佛所親證的境界,入這個境界就是成佛,入法界就是成佛,普賢行願是能入。諸位要記住,「普賢行願品」有四十卷,不要以為通常看到那個薄薄的一本,看薄薄的一本「普賢行願品」,這是四十卷裡面的末後一卷,結論,你沒有看到全文,你看到後頭的結論。
大家要記住,一定要看全文,要讀這四十卷的普賢行願這才真正能入。四十卷你要是讀通,你要是會了,可以說你是個有學問的人。我的話只說到此地,諸位回去再想想,什麼叫學問,不容易。學問跟常識、跟知識不一樣,大大的不相同,學問可貴。這是講四十卷的普賢行願是能入,什麼叫入?入是心,能入之心、所入之智完全相契合,心與境界變成一個,心就是境,境就是心,通常我們講證入。什麼叫不思議?平常佛法裡面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我們言語說不出來,思惟、想像對它都不能發生作用;換句話說,超越了思惟,超越了想像,超越了言說,叫不思議。
什麼叫「解脫」?解脫就是離障的意思,障就是障礙,我們現在無論辦什麼事情,障礙重重。如果要證入解脫境界,障礙就沒有了,沒有障礙就叫做解脫,就叫做自在。什麼叫「境界」?古人說「智造分域」就叫做境界。境界隨著我們自己的智慧所造成的,這是千真萬確的。譬如我們講十法界,十法界是怎麼形成的?十法界有情眾生迷悟不相同,所以才現出種種不同的境界。佛菩薩心沉寂到了極清淨處,所以現出來的境界是平等的,是相同的,所以說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是說的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普賢簡單的說,德周善順叫普賢。普是普遍,賢就是賢德,普也是平等的意思。對於這個,我很有德行;對於那一樁,我就沒有德行,你就不普了。換句話說,要以平等心等視眾生,等視境界,才能夠做到普這個字。換句話說,真正要做到普不能有心,為什麼?有心就不普了。有心就有能所,就有人我,就有是非,就有不平等。諸位想想,你要想做到普賢,那還不是像《金剛經》所講的,破四相、離四見才能做到普,唯有普賢才能入法界。不是普賢就入不了法界,入法界要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你要不能夠離四相,不能夠離四見,你就見不了性,明心見性你沒有分。明心見性就是入法界,法界就是性。
賢的味道好,賢是什麼?善順。順是什麼?十大願王裡面講恆順眾生。為什麼叫恆順眾生?我們也恆順眾生,我們要不順眾生那日子還能過嗎?日子不能過,要順眾生。但順眾生沒有善,我們要順眾生,順是順還是很氣憤,還是不平,還是滿腹牢騷,這就不善。善是什麼?善是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一切即空即假,不但世法是假,佛法也不是真的,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就叫善。善是什麼?善是淨念,不起分別,不生執著,這樣的隨順是善順,這才叫普賢的行為。諸位想想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我們本性裡頭的德能,幾時我們恢復了這個德能,我們自己就是普賢菩薩。你是普賢菩薩才能明心見性,你才能證入法界,這多麼重要。
「行願」,簡單的解釋,行是行為、造作,願是希求。剛才講菩薩是一無所求,為什麼還有求?諸位要曉得,此地是求即無求,無求即求,要懂這個道理,這不可以不知。我們講經、念佛,做一切功德不都有個迴向嗎?迴向是什麼?迴向就是行願。行的時候在造作,迴向裡頭是求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急急忙忙天天找眾生度去,那你心就有求,這有求之求,有求之求煩惱。菩薩求什麼?菩薩是無求之求,跟我們不一樣。換句話說,菩薩度眾生的願非常之切,從來沒有間斷,但是因緣沒有成熟,菩薩坐在那裡如如不動,因緣成熟他才來度。
我再舉個例子來說,譬如我們種果木種桃子,種桃的目的收結的桃。你在種的時候,種植是行,要希望收成這是願。如果說這個桃樹今天上午種了,下午就在那裡要找桃子,這就是我們凡夫的行願。菩薩的行願,桃樹種下去之後,三年之後他才來收果實,時節因緣成熟了。所以許多人發心比佛菩薩還要熱心,佛菩薩心是冷的,你看不積極,眾生這麼苦,他都不來度。他的大願、慈悲心超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有沒有用處?沒有用處。惹得一大堆的煩惱,既度不了眾生也度不了自己,這就是錯誤的。所以願必須要有,因緣沒有成熟決定不可以勉強,這講行願。再具體的說一說什麼叫做普賢行?大家都知道普是普遍,普賢行就是我們佛法裡面所講的,無量無邊的行門統統包含在其中,一個不漏這才叫普賢行。古德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按照次序做,一樁一樁的做,次第與圓融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你會了隨意一行皆稱法界,這就叫會修普賢行。
此地要特別為諸位提醒的,入法界的入,怎麼個入法?諸位萬萬不要以為,我還沒有到等覺菩薩,這個話現在對我說太早了。你要以為太早了,你再過個三個阿僧祇劫還是現在老樣子,你依舊是博地凡夫,生死輪迴,現在就要學。剛才講了,行布不礙圓融,等覺菩薩那個地方圓融,我們現在要次第幹,等覺菩薩跟我們可以牽著手一同在一個地方,沒有障礙,誰也不妨礙誰。不但沒有妨礙,彼此還有幫助,都能夠得到利益,所謂是教學相長,老師教學生,學生得利益。老師得不得受用?一樣也得到,所以是相輔相成的。
三個要緊的條件,第一個要正信,第二個要正解,第三個要要正行。清涼大師特別的告訴我們,他說有信無解,增長無明。這個話我們淺一點來講,對於佛法你信,信而不解,這種人太多了。他的結果怎麼樣?結果是增長無明,就是迷惑顛倒是愈來愈深,不但不開智慧,更糊塗、更顛倒。要是有解無信必然是增長邪見,這種人也很多,現在一些大專教授、大專學生,你看,大專講座裡頭有很多同學們都來學佛,研究佛經,佛經的道理懂得一點皮毛,信不信?不信。其結果怎麼樣?一個個都變成邪知邪見,這話一點不假。再說到有解無行,我們常說說食數寶,落空;有行無解,盲修瞎練,也不會有成功。所以清涼大師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想成就,你要想有收穫,正信、正解、正行,必定要做到三信不礙。三而一,一而三,而後才有入的可能;換句話說,你具備入的條件了,入就是證入。記住,正信、正解、正行缺一不可,鼎之三足,缺一個就倒下。假如你要不依普賢行修,祖師給我們說,縱經無量劫你也不會成就。那諸位想想,普賢行的重要。這是說的品題的大意。
這一品剛才講,一共是有四十卷,有本末二會,本會裡面給諸位說,講的是教育(我拿現代的名詞來說),末會是講的學問。本會是講的根本智,末會是講後得智,後得智是學問,也就是所謂百城煙水,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這段經文是在末會裡面,末會裡面一共有五大段,這個經文是在第二大段裡面。第二大段科題叫做「會緣入實」,因此,在地位上來講相當於等覺。怎麼叫會緣?這在末會第一個大段裡面,是講即位修行相。也就是等覺前面四十一位差別之緣,十住菩薩,從十住起,因為十信沒有地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四十位,到這個地方就是等覺。前面四十一位是指四十一位善知識,但是它是到十地為止,到法雲地,都是說的位位差別,到這個地方歸一了,歸到一實法,就是一乘法。佛在法華會上也說「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到這總歸,歸結到一實,真實法了,唯有歸到一真、一實這才能成佛。
佛是由等覺再上去才成佛,所以在這一大段裡面,一共有十一位善知識來代表。你看前面頂多我們看到兩個人代表這個法門,而等覺這章裡面十一位善知識來代表,可見得等覺裡面的境界相當之複雜,不單純。境界廣大深遠,這是用十一位善知識來代表,十一位裡面第一位就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她是佛的母親,唯有等覺才能生佛,等覺再進一步就成佛了,所以,好比等覺是佛母一樣,摩耶夫人來代表,她是總代表。其餘十位善知識分別代表,代表一部分、一部分,她是總代表。摩耶夫人她代表的法門,她是成就了幻智法門,智是智慧,智慧怎麼樣?智慧如幻。諸位想想這個味道,《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但一切有為法是夢幻泡影,縱然到無為法也是如幻法門。怎麼說到無為法的時候還是如幻法門?我們拿《心經》來做證就行了,《心經》到最後「無智亦無得」,那個智是什麼智?就是此地摩耶夫人所代表的智。得是什麼?得是無上菩提,是諸佛究竟的果位。
諸位要懂這個道理,要真正有得那就壞了,真正有得,一定有能得、有所得,既有能所博地凡夫,連個小乘也比不上,哪裡還能成無上佛果?這一大段裡面,剛才講了十一位善知識。人是十一,法會,會有十會。為什麼有十會?這一會裡頭兩個人,德生、有德兩個人共一會,其餘是一個人一會,所以十一個人一共只有十會。十並不是就是完了了,《華嚴經》的特色是用十表法的,十乘十再乘十,十十無盡,代表無盡的法門,沒有話講。無盡之緣把它總合起來,摩耶夫人的實德,她真實的德能。因此在這一大段裡面,這十會裡面十一位善友所表的統統都是等覺位,唯有等覺才能夠親生佛故。
既然在這章裡面十一位善知識代表十會,十會我們總得要說一說。第一會天主光,但是諸位曉得第一會是講別會,總是摩耶夫人代表了,別會裡頭是九會,摩耶夫人一會是總會,連摩耶夫人一共十會。別會裡面第一個是天主光,天主光裡面最重要的教給我們正念無失,你要把正念失掉,就不能成就。現在我們要問,什麼叫正念?這問題很大,我們不說那麼高深,說那麼高深沒用處,拿《華嚴經》來講有什麼用處?我們到不了那個境界。我們舉念佛這個例子來說,你二六時中,要是個念佛人執持名號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幾時把阿彌陀佛忘掉了這叫失念。你想想看,你要失念你還能得一心不亂嗎?你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所以不能失念。諸位記住這點就好,這就叫正念。在念佛人二六時中心裡頭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淨土宗的正念;參禪的人一句話頭,就是他的正念。念佛的人要想到參話頭,邪念,正念失掉了;參禪的人念阿彌陀佛,那又是邪念了。所以參禪的人講,念佛一聲漱口三日,三天口還漱不乾淨。諸位想想這個意思,所謂正念,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正念,哪個正念都能成菩薩道,念只能一不能二,二就糟糕,必得這麼個修法。
第二會是遍友,這是一位善知識,可以做老師的。第三是眾藝童子,這章裡面,眾藝什麼樣的藝術他都有,但是在這章裡面特別標出來的是音樂。也有同修在這邊學華嚴字母就是這一會裡面的。眾藝童子教給善財童子唱歌,這是以音樂來修道,裡面歌舞都離不開,都有的,門門都有,皆是菩薩道。可是得按部就班來修,你要是錯會了那就害死人了,到什麼程度修什麼法,不到這個程度不能修。第四是說解而無依,才能夠用而無盡,然後才能進入第五會,講的無著清淨,跟《金剛經》裡面所講的道理完全相同。清淨了以後再進一步到第六會,智慧透出來了,淨智發光,本性裡面的般若光明顯示露來了。然後再到第七會,知道一切萬法從相上講無量無邊。由七會再入到第八會,八會就是最寂靜婆羅門他所代表的,這位善友教給善財童子誠實,誠願不違。
就別會裡面講,從天主光的正念無失,到第八寂靜婆羅門的誠實語,這一切綜合起來才到第九。你看我們這個文一打開第九,就是這一大段裡面最後的一章,就是摩耶夫人這一會裡面它一共是有十章,摩耶夫人這一章是總,所以從第二章起算別會的第一章。這是別會的第九章,也是它最後的一章,依舊歸結到幻住法門,這兩位善友代表的幻住。這麼一介紹,大致上就可以了解。雖然十一位善友不失入實之言,始是幻,開始摩耶夫人幻智,到最終這兩位善知識代表的幻住,自始至終,當中依然不例外,所以才曉得諸緣體虛。拿《金剛經》上一句話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緣生之法即空即假。道理明瞭了這就叫真實,實相現前。前面經題、品題、本會的來歷介紹到此地。現在我們可以入文了。
大標題,大科我們念一下,「第九爾時善財童子於最寂靜下」,以下的經文,「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智」,幻智是摩耶夫人說前面的。「歸幻善友」這是總結,還是結歸到幻住善友。「文亦具六」,這章裡面也分為六大段,這是五十三參裡面差不多每參每會都是六段。往後註就不念了,單單諸位去讀經文,註子統統省略。請看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於最寂靜婆羅門所。得此大法。熏習其心。漸次南行。詣妙意華門城。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頂禮其足。遶無數匝。於前合掌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這個裡頭諸位看註子就曉得這是兩段,因為文短,我們把兩段合起來介紹,合起來講。『爾時』,是善財童子離開前面第九會,『最寂靜婆羅門』那一會。第九會剛才說了,寂靜婆羅門傳給他的法就是誠願,拿現在講就是誠實,教他說話要老實、要誠實,這一點很重要。你看佛在《楞嚴經》裡面,教誡阿難尊者,你要想成就無上菩提,首先要具備心止、言止,中間不可以有委曲之相,這是修道的根本。如果說心與口不一致,這不是修行,不能成就道業。所以善財童子前面一個善知識,就是教他這個法門。「爾時」是離開他那個地方,他在「於最寂靜婆羅門所」,最寂靜是真清淨,真正的清淨。諸位想想看,心止、言止當然是清淨,心口不一決定不清淨,這是必然的,這一位善友名號就叫最寂靜。
『得此大法』,「大法」是什麼?就是婆羅門教給他的誠願語,他以這個大法『熏習其心』,「熏習其心」就是自己再修學。諸位想想,到等覺菩薩位了還要學誠實,你想想,這豈不是從初發心修到等覺法門都沒有捨棄。不是說我今年修這個法門,明年我進了一步,這個不要了,不是如此。所以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世間法,譬如說諸位現在念大學,中學的東西當然你不要了,小學更不要,你還會去天天溫習小學課本嗎?不會。佛法不然,到等覺菩薩位了,還要溫習初發心的課本,這就叫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前與後是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要以世間的求學的方法來修學佛法,怎麼能成就?根本不相同。等覺菩薩天天還念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我們開始學的,等覺菩薩天天念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是佛法幼稚園入門的,等覺菩薩好像得了博士學位,還天天念三皈五戒。諸位想想這個味道,我們怎麼可以輕視?怎麼可以疏忽?特別注意到薰習其心,由此剛才講過正信、正解、正行,這三個是同時的,不是有次第,不是分開的。同時才能入,分開了不能入。
正如同過去我給諸位同修們講聞思修是一體的,不能分開,分開就有毛病,分開就不是佛法,一體就是佛法,這個信解行亦復如是。有同修來跟我說,經要天天講、要天天聽?對,能夠天天聽經、天天講經,大福報。福報是要我們自己來培的,自己不培哪有福報?本來我們預定一個星期講三次,現在講兩次,為什麼?沒有福報,我們講堂的租金現在不優待了,一次五百塊,總不能要大家聽眾你們來拿錢,我們付不出,那只有減少,時間減少;再要提高的時候,我們只能夠講一次了。所以我們決定不能說是向聽眾同修來要錢,這個不可以的,這個沒有道理。我們自己有小講堂,很小,大概只能容納五、六十個人,聊勝於無。大概三個月以後我們講堂可以使用,到那個時候我們天天講,這個願望可以達到,現在這三個月我們還要忍受,所以說這是福報。
『漸次南行』,「南」是代表光明;換句話說,背棄黑暗,走向光明,這就是南方的意思。中國跟印度在古時候都講五行,五行南方是火,東方是木。南方是火,火的相是光明,北方是水,水的相是黑暗,火的相是光明,所以「漸次南行」,向光明的道路前進。到哪裡去?參訪底下一位善友就是德生、有德。他們住在『妙意華門城』,住在這個地方,這些統統都是表法的。什麼叫妙意?妙意是我們中國文翻出來的,梵文叫做蘇滿那,翻譯作妙意,也翻譯作悅意,這是一種花,這種花誰看誰喜歡,妙就妙在此地。有的花你喜歡,我未必喜歡。而這種花就不然,不管什麼人看到都歡喜,所以稱之為妙意花,也稱之為悅意花,或者稱為適意花,適合一切人的意思。有人說這個城內城外到處有這種花,所以稱之為「妙意華門城」。
換句話說,這也是表法的,表什麼?表『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就是妙意,誰看誰歡喜,能夠適合一切眾生之意。這兩個人給諸位說,是一體的,用兩個人來做代表。「德生」是什麼?德是講萬德莊嚴,萬德莊嚴從這地方生的。這是說什麼?智慧。德生是講的清淨智慧,因為清淨智慧是萬德所生,萬德的生由,這是代表智。「有德童女」是代表悲,一個代表智慧,一個代表悲,慈悲,清淨的慈悲是眾德的根本,所以叫有德。慈悲才有德,沒有慈悲有什麼德?所以慈悲是女相,以這個來代表;智慧是男相以童子來代表。諸位想想,這兩個人是什麼?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慈悲是萬德萬能的基始,基礎、開始,萬德萬能的大根大本。說到這兩個人這麼一介紹,諸位就曉得。不要看到這兩個菩薩,我趕快給他磕頭,恭恭敬敬,他保佑我。迷惑顛倒,剛才講的有信無解,增長無明,就是這麼樣子。
那些學佛的不懂這個道理,看到佛菩薩趕緊供上幾支香,磕頭頂禮,磕幾個響頭以為還有保佑,顛倒迷信。這不是增長無明、增長愚痴是什麼?佛是教你明理,你要懂得這個理,一看到這兩位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慈悲,我要學習,你就得到。他有沒有保佑你?保佑。為什麼?總教你想一想,我應當要有智慧,我應當要有慈悲。你心裡有這個念頭,他就保佑你,加被上了。為什麼?你的智慧、你的慈悲就現前了。外面一些人,社會上不了解佛教的,說我們佛教迷信,你想想看是不是迷信?真迷信不是假的。幾個人懂這個道理?我們現在的信行願,沒有別的,希望社會、希望國家、希望全世界的這些眾生們,對於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他才能得利益。佛法殊勝功德才能夠加被一切眾生,教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度,這是佛菩薩的本願。佛菩薩當年學佛絕沒有說我學佛之後,我死了以後刻一個泥塑木雕的像供在那裡,叫大家見到我就給我磕頭,見到我就給我禮拜,不是這個意思。
曉得這兩位不是很明顯的告訴我們,悲智相導,悲不能離智,慈悲要離開智慧,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大慈大悲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這個慈悲才能夠利益眾生。如果大慈大悲建立在迷惑顛倒的基礎上,那就不得了,害死人。所以他們兩個人要同一會,不能分開,就是這麼個道理。也是等覺菩薩最末後的一章,再進入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後補佛了,名正言順到後補位了。諸位想想,這章多麼重要,這是我們特別把這章選出來供養大眾。這是這兩位到妙意華門城。諸位想想,淨智淨悲是不是人人都願意,哪個不喜歡!當然是妙意華。妙意華代表了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慈悲。
第二段「見敬諮問」,善財童子見到這兩位善知識先說禮節,你看看這是求教、請問都要具備禮儀。現在我們佛法怎麼不衰,禮節我們看不到,今日之下佛門當中見了面點點頭、笑一笑,就算不錯,很有禮貌了。實在講你要想請法不可以,請法一定要具足禮節,誠敬之心你才能夠得到利益、得到受用。底下這幾句話,五十三段裡面每段都有,教給我們如何去請教、如何去請問,應該具什麼樣的態度、應該具什麼樣的言辭,教我們問。這是應當要學習的。今天就講到此地,向下我們進度就要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