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第十五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15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科題裡面是依迷來顯覺,前面一句是說明妄有顯淨的功能。末後一句是「真有待妄之義」,真與妄是相對而顯的;換句話說,如果要沒有真就不能顯妄,如果沒有妄就不能顯真,所以是相對建立的。這段是前面一段的末後一句,就是在結論裡頭,「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此地給我們說出來,覺與不覺是相對而現的。在這段的意思,我們要比較說明性淨本覺的四個意思,這是原先應當要交代的。我們在此地把它補充說明,性淨本覺,它用四個比喻,「如實空鏡」,是講的無相;「因熏習鏡」,是講等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平等的顯現。第一個是說的空,第二是說的不空。第三是講「法出離鏡」,這是清淨;換句話說,不能夠捨一切法就不會清淨。出離就是捨,出是超出,離是離開它,這都是講自性清淨心本覺。「緣熏習境」,這是照,心清淨之後,自然就起照見的作用,像《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能夠照見,我們也能照見;換句話說,我們要離分別見就是照見。如果不離分別見,不離妄想見,我們就沒有辦法照見。
要想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照見一切萬法,只要你能夠捨妄想執著,出離二障就能夠做到。前面兩種是性淨本覺之體,後面兩種是性淨本覺之用。體這是講在纏,講我們一般凡夫,講起這個作用就超凡入聖。因為凡夫心不清淨,不起照見作用,如果一下覺悟了,出離二障,心地清淨起照見作用,這就跟聖人是一樣的。經文講到這個地方,也是說出一個大段落,將覺義、不覺義說出來。這個妄心之所以不容易捨,也就是此地所講的道,因為它是相對互顯的。所以我們誤會了,它有殊勝的功能,執著而不肯捨棄,這個不肯捨棄,相對而顯的真實,諸位要曉得,不是究竟真實。而是什麼?阿賴耶識裡面真實的影子,不是究竟真實,究竟真實所謂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二邊都要離開,覺與不覺都要離開,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本始不二,究竟現前。
這段經文講得很清楚,『以有不覺妄想心故』,用「妄想心」,我們『能知名義,為說真覺』,這就是佛為什麼對這些在迷的眾生說法。要曉得我們現在都用的第六意識,這是無可否認的,可是我們用第六意識思惟真如、思惟三寶,這是順性的思惟,不是逆性的,這是順著性的。如果不思惟真如,不思惟三寶,思惟世間五欲六塵,這是違背了真如,所以說背覺合塵。我們思惟三寶,念佛、念法、念僧,這是順著性的,這是修學的最初方便,這是初階段的。到將來向上一著再捨離,所謂是坐斷兩頭,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理,也要曉得這個事,現階段我們如何去修學。你看我們念佛,它也講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功夫成片,用第六意識心;第二個講事一心不亂,還是用的第六意識心;到理一心不亂才捨心意識,所以它是有階段的。
在理論上講,現前當然一捨一切可以捨,問題就是我們能不能捨得了?能捨得了當然好,像六祖大師一樣那是頓超,頓悟頓超,這就所謂是上根利智的人才辦得到,中下根性的人還是得按部就班。這個地方一段話就是有這個意思,勸勉我們自己要曉得自己的根性,不能夠頓捨,不要灰心,不要說我做不到。慢慢來,也有次第,也有方法,前面第一句就說「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有方法,不是沒有方法。這個當然是對中下根性人說的,上根利智不必說這句話,對我們來講確實是有這個方法,生起大乘信心。『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這句話這是究竟的,離了不覺,覺也沒有了,這才真正到達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究竟清淨。所以這兩句就我們凡夫來說,從初發心到究竟圓滿成佛,不外乎這個原理。這個根本的說完了,再就講枝末的,以上所講的根本覺義與不覺義,下面這是講枝末不覺。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這就說得很清楚,所謂不覺就是一念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不覺就是無明,覺就是明,不覺就是無明。無明這就生三細相,「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對於不覺來說它是枝末,不覺是根本。由三細相再生六粗相,從六粗相對三細相來說,三細相是根本,六粗相又是枝末,枝末、根本也有多重的講法,不是一定的。這個我們也曉得,為什麼?因為它是相對建立的,凡是相對建立的都有一個本末,這可以說是第一個根本與枝末,這是最初的。這是生這三種細相,這三種細相,這裡說得很清楚,『與彼不覺相應不離』;換句話說,與本覺不相應,這是要記清楚的。真如法一,本覺裡頭絕沒有這個事情,本覺裡頭沒有這個三細相,沒有三細相就是沒有阿賴耶。換句話說,《百法明門》裡面一百法,只有一個真如無為與本覺相應,其餘的有為、無為,尤其是講有為法,九十四種有為法與本覺都不相應。那是什麼?與阿賴耶相應,阿賴耶與不覺相應,所以這個有為生滅是虛妄不實在的。
【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下面這一條一條的給我們將三細六粗說出來,這也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根源,十法界依正莊嚴如何的顯現出來,要講這個大道理了。這個大道理真正的目的與精神就是說明真如法一,為什麼?從一個真如發生的,從不覺,不覺就是迷了一真。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根本,同一個根源,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你曉得就是覺,我們現在這個曉得,是依聖言量而曉得,聽說的不是自己親證的。如果是自己親證的,那你就成佛了。我們現在聽說,聽說的不一樣,為什麼?還有多少人還沒有聽說過,還不知道這回事情。我們雖然沒有證實,已經聽說了這有點消息,這就非常的難得,就很不容易。
此地諸位要留意的,『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所以這下面全都與不覺相應,「不覺」是什麼?不覺就是無明,無明不覺,不覺無明,一個意思。所以心就動了,這個動是妄動,不是真動,真心如如不動,這個動就是不覺在動,不覺是一個妄念,本覺本有,不覺是本空,所以這個心是個妄心。這是妄心初起的現象,心動了。『說名為業』,「業」就是事業,業是個動相,靜就不叫業了,沒有業,動就有業。這是講到根本,講到一切萬法根本,有根本顯示這個粗顯的相。我們講造業,心動就造業,你在一切法上不動心就不造業,只要你在一切法上動心了就造業。業與不覺相應,不造業與覺相應,那就叫始覺。前頭講過,與本覺相應的叫始覺,與不覺相應的這就叫無明,這叫造業。這個境界相可以說是很清楚,造業就要受報,這個事情決定是脫不了的。覺則不動,心不動。
這個佛法實在講,喜歡的人很多,真正理解的人不多,都是一知半解。如果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了,這個向上一著的不能用心,心意識用不上。我們還要用心去求,還要用心去研究,還要思考,你的心動了,動了是不覺。你怎麼能夠得到一切法的真實義,得到一切法的真相?這就是不覺。覺的時候怎麼樣?覺的時候心不動;換句話說,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思考,心是寂靜的。起的作用是照見的作用,像一面鏡子一樣,前面四鏡,後頭清淨明照,它是起這個作用。可是我們習氣毛病始終離不開分別執著、思惟想像,這個心都是動的,都是不覺的,怎麼思惟、怎麼想像都得不到真相,都是你想像當中的妄相。
你想像當中的妄相,跟他想像當中的妄相又不一樣,這各人打各人的妄想,不相同。幾時你把這個分別、執著、妄想統統都離開,心裡面清淨覺照,照見的相是一樣的,所以說佛佛道同。為什麼?你照見的真實相跟他照見的真實相無二無別,完全相同,所以彼此也沒有意見,也沒有爭執,完全相同的。這在佛法裡面來講,我們今天來說最大的一重障礙,不容易突破,那就是我們用心意識,而且我們還認為這個很有價值。如果我們對一個沒有思惟、沒有分別、沒有想像,這個毫無價值這有什麼?這什麼都沒有,認為這沒有價值。那個富於想像的,善於分別的,這個很高明、這個有價值,這都是我們的錯覺,不覺。袁了凡居士跟雲谷大師兩個在禪堂裡,面對面坐了三天三夜一句話不說,我們看這個沒有價值。這個道理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幾個人曉得覺是不動的,動是不覺,覺是清淨明照的,不覺是虛妄想像的。
這不覺就妄動,『動則有苦』。這個地方講的苦果,因與果是通九法界眾生,一直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生相無明還沒有斷,他還是不覺,對如來究竟覺的果位上來講,他還是不覺,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斷;換句話,他那個心還是動,他動的幅度小。這就好比什麼?這平靜的水面,我們投一個石頭下去,它起這個波紋,接近圓圈最小的,那個就好像十地菩薩。我們凡夫在邊緣上、大圈圈上大浪,就是這麼一種情形。他在將要不動之間,還沒有到真正的不動。我們曉得這麼個道理,就曉得修學的要領,行是什麼?行業,行就是動,身口意三業。這個三業在今天講就是行為,口的言語,身的造作,意的妄念(念頭),這都是業。
佛法裡面把這些業,就是三業的造作分成四類,第一類叫善業,所感得的是善的果報,善業。第二類叫惡業,所感得的是三惡道的果報。第三類叫無記業,非善非惡,無所謂善惡,這個業的力量最為微弱,一般是不容易感受果報的,無所謂善惡。第四類的是對這三類來說叫淨業,叫清淨的業,譬如我們念佛、修行這是淨業,心地清淨,淨業,這個時候所感得的,是三界之外四聖的果報,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淨業。這個淨業為什麼說佛也包括在內?因為佛四教五教有差別不等。天台講的四教,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都沒有到究竟,他還屬於淨業。圓教的佛?這就沒有業了,那是究竟圓滿。因此從凡夫地,就是從地獄界講起一直到十地菩薩,這一行的經文統統都包括。『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換句話說,你的心大動就有大苦,小動就有小苦,知道這個原理,不管修哪個法門修的什麼?修的不動心。從大動漸漸的收斂收斂,逐漸逐漸的小,微弱的動,我們大的苦就離開了,逐漸逐漸連微細之苦也離開,這個叫學佛。學佛就是學覺,反不覺為始覺,總是要依本覺。因為本覺本有,所以人人都可以修,人人都可以成就,我們一定要有自信心。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這是細相,『能見相』又叫做轉相,在唯識裡面叫見分,境界相是相分,見相兩分。我們唯識裡面講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就講到見分。能見是從哪裡來的?『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我們說個粗的相,見就是見解,心動了,對於這個一切法才有種種見解、種種看法;如果你要是不動心,沒有見解,也沒有看法。沒有見解,沒有看法,雖然是個動相,只是在無明業相裡面還是很清淨。這個心雖然是微弱之動,這個動幾乎看不出來,太微細了,沒有相。可是這一有了能見相,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就是你對這一切法有見解、有看法,麻煩大了。這個東西也正是《楞嚴經》裡面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一有見就是妄念,不是真見,真見是照見,是本覺的照見,這是真見。依不覺而起的見,這個見是錯誤的見解,不是真見。所以說是這一動就有見,見到了什麼?實在講無明業相裡面什麼都沒有。
無明業相是什麼一個境界?實際上大家也都能看得很清楚,無明。你想想這兩個字,無明,無明是什麼樣子?漆黑一團。這是什麼東西?宇宙太空。這是我們本覺,這一念無明起了不覺就現出這個樣子。本來是光明的,是一片光明,大光明藏,覺是光明,這下不覺了,不覺就是個暗相。我們這個宇宙太空是黑暗的,我們現在照明是用燈,太陽、月亮發光的這些物體,離開了這些東西,無明你就看到了。所以你幾時覺了,覺了怎麼樣?晚上就不要點燈了,那個時候是覺。你看到這一切境界它本來是明的,不是暗的,本來是明的,我們為什麼看到是一團黑暗?你不覺。
密宗裡面修的大黑天,大黑天意思你懂得了?大黑天就是根本不覺,大黑天是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大黑天在三細之初,不覺的根源,就是三細六粗的根本這大黑天。他們造了一個神像,皮膚都是黑黑的,像黑人一樣,造了一個像來表法,來代表。所以你千萬不要看到大黑天,大黑天就想到那個像的樣子,這是錯的,它是表法的。所以大黑天這個像不是一個慈祥的像,形狀很怪,好像看到有一點恐怖的像。不像你看到的觀世音菩薩慈祥,光明的相是慈祥的,黑暗的相都不帶慈祥的樣子,不帶慈祥的相。它是一切染法的根本,是代表這個意思。這個能見就見到境界相了,所以境界相是這麼來的。這就到第三:
【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注意這個『妄』字。
【離見則無境界。】
『境界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諸位在此地應該就了解,何謂生相無明?業相、轉相就是生相無明。沒有轉相就沒有「境界相」,這個境界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個相就是這樣忽然之間現前,這個現在前面講過,等現,不是有次第,哪個有先後的。這個忽然,給諸位說不是講的時間,不是講原先沒有,忽然有,在時間上,它不是講的時間,而是說的三細相。我們之所以不容易理解這個意思,往往看到忽然都往時間上去會意。諸位要曉得,沒有時間,時間在百法裡面是不相應行法,這都得要搞清楚。時間、空間都是不相應行法,真如法一,沒有三世十方。迷了才現出好像有這些境界,覺悟的人確實沒有這個境界。這解釋裡面『依能見』,就是依前面這個轉相,這才現了境界相。無明業相是虛妄的,能見相是虛妄的,所見的境界相焉得不虛妄?
離開了虛妄的能見相,就沒有大千世界,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這是真實的,這個大千世界六道輪迴,佛在《楞嚴經》裡面「同分妄見」、「別業見妄」、「進退合明」,用種種比喻來說明它是虛妄不實在的。說明這些事實的真相,他的目的是教我們什麼?在這些境界相裡不要再起分別執著妄想,那就不障礙。這個一切虛妄的境界,對我們不會造成障礙,也沒有任何傷害,因為它是虛妄的,它也不礙真,真也不礙妄,真妄原本不二。這個意思前面給諸位講,好像燈上的圓影,病眼看的圓影,好眼睛看的沒有圓影,這個有圓影跟沒有圓影是不二的,是一不是二,所以決定無有妨礙。我們要能證得這個境界,在這一切境界裡頭,你自己證得了,與那個沒有證得的人也沒有妨礙;那個沒有證得的人,好比病眼看燈。你已經證得的,好比好眼看燈,彼此不相妨礙,這是能得大自在。這是三細相。下面是講六種粗相: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這也是經裡面所謂的「心本不生因境有」,這是什麼心?第六意識心。第六意識心本來沒有的,從哪裡來的?從妄境上而有的,從境界上說的。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
這底下先說出的名目,然後再簡單的解釋。
【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智相』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愛、取、有,愛取,特別偏重在愛上。因為到取,底下有執取相,這個愛就是惑,我們講見思煩惱裡面的惑,惑業苦。阿羅漢所破的無明就是破的這個,我們講十二因緣裡面,講的無明緣行,那無明也是講的這個。辟支佛斷十二緣起,證辟支佛果,他能夠斷這個無明,不是根本無明,而是此地的枝末無明,斷的是這個。假如他要斷的是根本無明,我們這講根本無明,實際上是《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第一個枝末無明。這個地方是六粗往三細,三細是根本無明,這個地方又是枝末無明,這是枝末的枝末,阿羅漢所斷的、辟支佛所斷的就是這個無明,這是惑。
大家在十二因緣裡面,《十四講表》雖然講得很簡單,但是也很明白。過去的無明就是現在的愛,因為它是屬於惑,這是比較微細的細惑,粗惑是取,到有就造成業了,有就是業了,惑業苦。這個取裡頭可以說一半是惑,一半是取,有完全是業,純粹是業了,愛純粹是惑,到生老死那是果報。惑業苦說明了六道輪迴的原理,所以有六道輪迴是自己製造的,不是別人製造的叫我們來受的,不是的,是自己製造的。像這些地方,我們讀了之後千萬不要說我曉得這些名相,這個名相怎麼講法、什麼意思,這沒用處的,這有什麼用處?說食數寶,沒用處。必須得消歸自性,轉識成智,這自己有受用,曉得這個境界。
這是『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不愛」就是厭惡,在煩惱裡面就是貪瞋痴,貪就是愛,瞋就是不愛,「愛與不愛」都是愚痴,這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了解,這三者都離開,惑就破了,曉得這是假相,那個境界相是假相。如果知道它這個假相,愛與不愛的心就可以淡掉了。但是虛妄,它不是真實的,所以可以看、可以受用,決定不能夠有染污心,貪瞋痴慢這個心是染心,煩惱心所不能有。所以要以清淨心來看待,境界就清淨。諸位要曉得,外面境界沒有善惡,沒有好醜,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有一篇開示文字不長,講得很明白,說明外面境界是平等一如的,沒有好醜,好醜從哪裡生的?從自己心裡頭生的。就是你這個根接觸外面境界,你善心所與它感應是善的,惡心所與它感應是惡的,事實外面沒有善惡。為什麼?因為這個境界相前面講過,大家要記住是等現,平等顯現。等現裡頭哪裡有好醜?如果有好醜它不平等了,這不是等現,等現沒有好醜。
我們講等現為什麼有這種種差別?哪來的差別?你心裡頭有差別,你見的外頭境界就有差別。你要沒有差別心,怎麼會見到外頭差別相?外面這些相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循業發現」,是等現,循業發現的。所現的那些果,果各如其因,因果平等,不平等是我們自己的心,不平等,所以我們在境界上看得千差萬別。你的鏡子照外面境界相,你問那個鏡子你平等不平等?平等的,沒有分別。那個嬰兒童心,心平等的,你給他糖他也吃,他拉的大便他也吃,平等的,無分別心,看外面的境界森羅萬象是平等的。一相一味,這個一相並不是把種種相都變成一種樣子,不是這個。一切境界相並沒有變,但是他是一個感受、一個看法,清淨平等的看法,一心。我們儒家講的至誠心,至誠心就是一心,佛法裡面講菩提心裡頭直心,也講至誠心。佛在《觀經》裡面講的就是至誠心。所以一個大乘的學者,一定要用至誠心,《起信論》到後面給我們講三心的時候,就要講到直心、深心、大悲心,都是《大乘起信論》講的。這是解釋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換句話,就是本覺真心,我們要用這個心。
換句話說,我們的心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貪瞋痴就對了。為什麼?不起貪瞋痴,這六種粗惑裡面智相就破了,這個境界是很高很高的境界。破了這個給諸位說,這是自己事一心不亂圓滿了,往上就進入到理一心不亂,所以念佛人不能不曉得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道理,這一心不亂修不到,不知道怎麼個修法,也不曉得一心的境界,究竟什麼叫一心,不曉得。心稍微清淨一點,沒有妄念,我已經得一心了,哪裡是?不是。這個時候心的境界不過是在捨受而已,苦樂憂喜沒有了,捨受。把捨受當作禪定,把捨受當作一心,這是產生莫大的誤會。而這個誤會,確實大有人在,並不是真正的證得。真正的證得這個時候心地光明清清楚楚,一切明瞭。
「智相」,這個智是在一切境界裡頭起的虛妄分別,不是真智慧。再給諸位說,根本智、後得智與它都不相應,因為根本智與後得智與本覺相應。這個地方的智相是與不覺相應,從不覺裡頭生出來的。這是我們得搞清楚,佛法裡面講世智辯聰就是這個智相,它是障礙。我們幾個人能夠辨別根本智、後得智,跟這個智相不相同?要不能辨別,把它看成一個這麻煩就大了,這就要吃大虧。可是辨別也並不困難,為什麼?根本智與後得智都不用分別心,所以叫無分別智。這個智是用分別心,你要曉得這個真相就很容易辨別。我們這個智慧是用心分別的,是用思考而得來的,這就是屬於這個智相。這個智相剛才講,前面給諸位說過,有順理的,有違背理的,理就是本覺。譬如我們用頭腦分別這個經典的意思,分別思惟研究它,這是順理的智相;思惟想像一切世間的,這個世間法的那是不順理的智相。可是順理的智相,我們修學頂多修到阿羅漢,念佛人到事一心不亂。
如果向上必須要把它突破,離心意識,不用分別,不用思考,用的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是體,就是清淨心,心地清淨像一面鏡子一樣。後得智是什麼?照用。這個根塵一接觸一切通達、一切明瞭,不必思惟想像,叫後得智。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所看到的,善財童子在他老師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五十三參是後得智,對於外面的境界廣泛的去接觸,不用思惟、不用思考,一接觸就明瞭、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成就無量智慧,本始不二。我們現在想想這個參學,沒有資格,我們心還不清淨,這要是用智相去參學,那還有什麼條件?人人都可以參學了。禪宗裡面說破了本參才有資格參學,在念佛人講要得事一心不亂才有資格參學,所以這個不是簡單的事情。沒有得事一心不亂的人怎麼能離開老師?沒有破本參不能離開老師的,這是一定道理的,自己還沒有能力。破了智相之後,這個時候有能力了。
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勸我們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智慧,為什麼?就是這個智相。到了阿羅漢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阿羅漢破了智相。所以阿羅漢稱之為正覺,菩薩稱為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阿羅漢還不能等於佛。但是,比起我們來,他算正覺,那就是說他的第六識完全不用了,不再用分別心,沒有分別的智慧,不用這個。第七識的執著,他也去了一半,人我執他不執著了,他還有一分法我執,這一分沒斷,所以他不能夠向上;如果他要想向上一著,這就是迴小向大,斷法我執。所以一定要曉得這是虛妄分別,非真智慧,佛勸勉我們有道理的,不要相信自己的妄想,不要相信自己的分別,可是這兩句話就很不容易做到。第二:
【相續相。】
『相續相』就是相續不斷。
【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相續相」就是前面分別的智慧它相續不斷。我們看到這個相續就是個生滅相,不生不滅哪裡有什麼相續?相續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這才叫相續相,所以妄想執著是念念相續。佛在一切經裡面給我們講這個狀況,佛從比喻上說一彈指,這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彈指有六十剎那。這一彈指時間很短,我們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四、五次,要彈得快的話,佛是講力士,所謂是身體強壯有力的人他來彈,他彈得快,我們彈不過他,這一彈指那還是一秒鐘的幾分之一,不到一秒。我們彈的時候一秒鐘可以彈四次,比我們更強壯、更有力量,動作更快的,那就不曉得他能彈多少次。因為以體力強壯的人做標準,他的一彈指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你們諸位想想這個相續相是多麼的微細?九百生滅,什麼人能夠覺察得出來。
佛說的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色相,我們所見的相續相。你要懂得相續相,你才恍然大悟,前面所說的等現有道理,妄相沒有來源的,剎那等現。由於業力在這裡支持住,所以它有一個相續的樣子,把我們迷惑了,將這個等現的相它暫時不消失,它有一個階段,保持著它的相續,而我們在這個裡面生了許多的誤會。諸位要曉得,如果要這個相,前面那個智相不相續,不相續只是一念,他不感覺得有苦受,這個相續相要不斷,這苦就來了。譬如我們想一個苦惱的事情愈想愈苦,不想不就沒事了嗎?相續才有苦。想一樁樂事,愈想愈快樂,就有苦樂捨的感受,就是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叫『生其苦樂』。
『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這個「覺心」是妄覺,就是前面的這個智相起的妄念,這都是講的第六意識跟第七識。這個妄想執著不間斷,特別是第七識,第七識在唯識裡面講是「恆審思量」,它從來不間斷的,它這個恆審思量很單純,恆它不亂,它就是一個我執,就人我執、法我執,所以它單純。第六意識它這思量的情形跟第七識有點差別,審而不恆,它的分別心非常的敏捷,但是它不恆,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它不會專想一樁事情。如果專想一樁事情,我們叫它做定了,心定在某一樁事情上,就叫它做定,它不定。第七識它定,它穩定,它不亂想,第六識是胡思亂想,極不穩定,但是,是相續相。第七識它就是專門想我執,就是我離不開,這是它的相續。第六意識是亂七八糟亂想,它相續,你叫它不想不行,它就是亂想,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所以說都是相續之相,「相應不斷」。這是講起惑、迷惑,有惑它不造業,到執取相這就造業了。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這是攀緣境界,執著轉深不能放下,這就是造業。在六粗裡面這個執取、計名字、起業都是造業,末後業繫苦相這是受報,我們講惑業苦都是講的這個六粗。所以六道輪迴就是這個六粗相所顯的現象,它的原理就是惑業苦,把它展開詳細來講就是六粗相。我們曉得這個原理,明白這個境界,超越三界脫離苦輪就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把握,這一切情況明瞭了。沒有把握、沒有信心,那是對這個事相一無所知,不曉得怎麼辦法。真相都明白了,自己就曉得應該怎麼辦,真相都明白了,命運、幸福在自己手中,自己掌握著。事實真相不明瞭,我們前途是一片黑暗,就是遇到神仙給你看相算命還是一片黑暗,為什麼?那個神仙給你算的命、指示你,也不過是前途一點點光明,再往前面走又不曉得了。他指示你的一生,好,你這一生明白了,來生就不行。這個理論要貫通,這一切明瞭,前途是一片光明,再沒有摸索了。
一切美滿幸福的前途全在自己創造,這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要在這個地方開悟,要在這個地方起始覺心。絕不是說這些名相我曉得了,怎麼講解意思我曉得了,那就是古德所謂的「說食數寶」,死在名相之下。名相記得很熟,說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自己境界轉不了,那沒有用處的。那個說來說去是馬鳴菩薩的,釋迦牟尼佛的,不是自己的。我們如果一覺悟的時候這是自己的,把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把馬鳴菩薩所講的,全變成自己本覺裡面的東西。不再是馬鳴菩薩的《起信論》,也不再是釋迦牟尼所說的百部大乘經。全變成自己自性中之物,就消歸自性,全是自家的,這才能得其真實受用。好,我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