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第十三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13
今天是星期五,還有三天,《大論》只是講了一個開頭,可以說諸位這次到這邊來,只是提示給諸位研究《大乘起信論》的興趣,把這個興趣提起來,使我們對這部《大論》的旨趣,以及在佛法裡面的地位,它的重要性,有個概略的說明。真正的研究,我介紹諸位三種註解,這三種註解大概都可以能找得到,希望諸位能夠用心的深入,對於以後研究大乘佛法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底下是講用大: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這是說明,『不思議』用相,『業』就是用,業用是依於『智淨』,諸位特別要記住,不思議業用,要把這句話要聽清楚。《華嚴經.入法界品》,你看那個題目「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行願品」,那個內容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不思議業用。《維摩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思議解脫法門。所以有人稱《華嚴》為大不思議經,《維摩》稱為小不思議經,這都是講的不思議的業用。從哪裡來的?是「依智淨」而來;換句話說,「依智淨」就是前面所講的智淨相,是依這個而來的。體、相都是為業用所依,所以能作一切殊勝妙境,殊勝的妙境給諸位說,絕不離我們的生活圈子。我們日常這個生活圈子裡頭,之所以不能像諸佛與大菩薩一樣的境界,實在這個問題不是在境界上,是在迷悟上。我們現在不是依於淨智,而是依於無明,依妄想執著,所以,我們現前的境界顯不出殊勝微妙,顯示不出。
如果我們現前是依淨智,而不依無明,我們現在的生活圈子,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華嚴》裡面的境界是無二無別,沒有兩樣。善財童子所接觸的諸善知識,如果我們依淨智,你一天到晚所接觸的也是諸善知識,與善財童子所接觸的不增不減,不可思議的境界。《華嚴經》經題裡面給我們講,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普賢行願是「依智淨相」而起的德用,能入之用。我們今天這是念念十大願王的名目而已,「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乃至「普皆迴向」,這裡面哪一條我們做到?不但我們做不到,實際上我們連這個境界都不了解。諸佛,一切依正莊嚴都是諸佛,我們怎麼曉得這個境界?一聽到禮敬諸佛,大概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這是佛,我們禮敬他。人家那裡說的是諸佛,你要曉得那是《華嚴經》,《華嚴經》說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諸佛是一切眾生各個都包括在裡頭,連蚊蟲、螞蟻、蟑螂、跳蚤都是諸佛,這種境界我們如何能達到。
所以,你想修「禮敬諸佛」,你怎麼個禮敬法?不是說禮敬諸佛在佛像面前拜三拜,不是這個。不但是有情眾生是諸佛,《華嚴》裡面說得好,桌椅板凳都是諸佛,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蠟燭善知識,香爐善知識,「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叫一切禮敬。這個禮敬諸,諸位曉得,是以恭敬心,以清淨心、誠敬之心來服務,就是禮敬。不是叫你蠟台是諸佛,香爐是諸佛,一天到晚對它磕頭,錯了。桌椅擦得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擺得整整齊齊的,這就是對它的禮敬;你擺在那個地方凌亂骯髒,這就是不敬。所以樣樣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這是對物的禮敬。對物都禮敬了,何況對人?所以這個大乘佛法要想成佛,先要學善財,善財怎樣?學生、凡夫只有自己一個人,就是我自己一個人,除我自己之外全都是諸佛,自己也成佛了。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看諸佛菩薩也是凡夫,這就不一樣。
所以這不思議的業相,就是《華嚴經》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是要依淨智才能夠『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無量功德」我們簡單的講三學三慧,自利利他無量無邊的功德。諸位要仔細去看,你就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大家仔細去看去。『常無斷絕』,這就是所謂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諸位要曉得這是不思議的業用,解脫境界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從來沒有說是斷滅過的;換句話說,這個境界永遠現前,沒有斷滅過。可是現與不現是『隨眾生根,自然相應』,你的根性清淨,清淨的境界就現前;我們心染污,染污的境界就現前。我們的根性隨智,不思議境界現前;我們的根性隨染、隨無明,這是六凡的境界現前。可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依本性而生起的,在此地我們就可以明瞭,智淨相是體,「不思議業相」是用。
用,佛經裡面常常講業用,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講得很多,講業用。拿我們現在的名詞來說,就是享受,現在人講享受,享受就是業用,就是受用,用叫受用,就是享受。可是此地要曉得,體是自利的,用是利他的,體就是智淨相,是屬於根本智、實智;而用就是不思議業相,是屬於後得智,是權智。體是本,那就是自利是本,利他是末,這裡面都有因緣果報。在本體也就是自利上,因是本覺內薰,緣是佛菩薩種種教誨做為外薰,佛菩薩給我們作增上緣,這是外薰,內是本覺,有因有緣,果是成佛,明心見性,也就是本《論》裡面所講的始覺與本覺不二。這是自利的因緣果,成就的是法身,這個法身以及自受用的報身。
業用上講這是利他,利他的因就是這個動力,我們服務眾生、利益眾生這個動力,親因緣是什麼?就是智淨相;換句話說,就是根本智。緣是眾生的機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什麼時候有感什麼時候就有應,為什麼?因為佛菩薩應是不中斷的。而眾生的機感是有中斷的,譬如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之中,有的時候想起來:佛不錯,我要念阿彌陀佛,這感應了;有的時候打妄想,想別的把佛號忘掉了。一念相應一念佛,也不要認為念這句阿彌陀佛有口無心,好像沒有什麼力量,這句阿彌陀佛是外緣內薰,外緣的內薰。為什麼顯示不出力量?不是沒有力量,為什麼顯示不出力量?就是二十四小時當中,佛的外緣內薰薰得少,時間短暫,而煩惱的薰習緣時間佔得多。本覺也內薰,煩惱也是內薰,因此,我們這個佛號感覺不出什麼力量出來。如果我們這句佛號,內薰的時間超過了煩惱、妄想薰習的時間,那必然起作用。
明理能夠證理一心,不明理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這就有了成就。所以,菩薩對這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換句話說,就看眾生接受不接受?絕不是分親怨、分彼此,沒有。誰願意學習,佛菩薩就肯教,沒有任何條件的,果報上這就顯示的說法度生,這在我們娑婆世界來說,娑婆世界的耳根最利。所以佛就現的他受用報身,是度地上的菩薩;現他受用的應化身,是度三賢以下的一切眾生。合起來說法身、報身,這個報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法報應三身不一不異,這是我們就不思議業用上來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不如是!
我們學佛也得要學個樣子,沒有成就,沒有成就學個樣子像,有點像。要學得像,就要不斷的以本覺內薰,佛法的法緣外薰,我們不能夠中斷。這種薰習是念念覺悟,天天讀經,讀經就是薰習,話雖然這麼說,有個事情諸位必須要顧及到的,外緣不能不顧及,因緣要具足。知道這一切緣自己就有善巧方便,譬如說在一個團體裡面,用功修道是好事情。可是你用功修道,那些不用功修道的人看到嫉妒你,會來找你的麻煩,甚至於要來傷害你,你又怎麼辦?你要曉得自己就有善巧,不妨礙用功,又不叫那些不用功的人起嫉妒,高明!自行而又利他,這就叫如法,如實修行。所以佛法行門裡頭有密行,這密行不是密宗,佛陀在世當年,羅睺羅尊者,佛的兒子他那個修行就是密行,別人看他一天到晚玩耍、頑皮,根本就沒有看他什麼時候用過功,實際上他功夫沒有間斷。這些尊者都是教給我們功夫不間斷,又能夠恆順一切眾生,不叫眾生生煩惱,跟那些惡劣的眾生也能夠相處的很和睦。這是個覺悟的人才辦得到,迷執的人做不到。
功夫在專不在多,在有恆,也不在時間的長短。譬如說念佛,念佛什麼叫功夫?一天念十萬聲佛號算不算功夫?給諸位說,不算功夫。為什麼?你今天念,明天不念了,這不算功夫。每天十念的人,早晨起來念十句,晚上睡覺以前念十句,一生他都不中斷,這叫功夫。這個人能往生,為什麼?就是他養成習慣,到時候他這個十句一定會念。所以功夫是在恆,在有恆,不間斷是講你一生不間斷,這個十念只要幾分鐘的時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個沒有用處。所以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曉得這個道理,念佛在學校裡面不礙功課。不是說叫你一天到晚念佛,也不要用心去聽課,將來考試門門不及格,這哪裡是個念佛的人?在念佛的人門門第一,你要在學校功課是門門都第一,這才是念佛的人。人家一問:某人門門第一,你怎麼?我念佛,念佛有這麼多好處。如果念佛是門門都不及格,你看念佛念的,這佛不能學。你看學了佛之後,功課一塌糊塗,你所收的效果是個反效果,叫一切同學們都謗佛、謗法,大家普遍宣傳,佛不能學。結果這一來自己這個罪業阿鼻地獄去了,這是學得反效果。
所以你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就是修念佛法門,或者是參禪,或者是修任何法門,時間要短不要長,要有恆,不能間斷。譬如說你這個修禪、習淨,這個三十分鐘、半個鐘點足夠了,早晨半個鐘點,晚上半個鐘點,絕無間斷,這叫功夫。高起興起盤個腿坐個二、三點鐘,不高興的時候這一天也沒有了,這個沒有用處。坐久了,耽誤你的功課;你真正能夠在這個三十分鐘的時間,那就非常有受用。把清淨這一分功德運用在一天生活上,在一天生活上無論做什麼事情念念清淨,待人接物無不清淨,這是作用。念佛亦復如是,那個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的,功夫不間斷的,這是一般什麼?第一個是出家人。現在出家人實在講也做不到了,哪個寺廟都忙得很,比在家還忙,做不到了,從前是出家清眾他有辦法做到。再一個是什麼?退休的人,不做事情的人,他的功夫可以相續不斷。你們現在年輕人不能這樣幹,你們現在不能從社會上退休。縱然出家也找不到這個環境,這就是眼前的生活環境,我們要認識。我們在這裡面是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的去修學,這樣才能夠成就。
修學一定要能夠抓到綱領,你看說來說去無非是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在理上說,根本智沒有現前決定沒有後得智,好像樹一樣,它沒有根本,怎麼會有枝葉?枝葉是後得智,沒有根本決定沒有枝葉。所以在以往的教學,必定是先修根本智,後來的是根本、後得同時修學。可是我們現在年齡都過去了,這個根本智修學的階段是在童年,一般是在十二歲以前,我們這個年齡過去了,這個機會失掉了。在今天來講,那就是根本與後得要同時來修學,同時修學裡面,我們還是要著重在根本智上的修學。根本智修什麼?就是修的清淨心。在一切境界裡面,順境、逆境都要保持心地的清淨,拿我們世間法來說,就是保持你頭腦的清醒,這就是與根本智相應,與本覺的內薰相應。在佛法裡面這初學基本的方法,像念佛、誦經、參禪、打坐、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基本方法,這許多的方法用一種就夠了。如果用很多,很多很難,為什麼?很多分心,不如用一種。念佛的專用念佛,靜坐就專用靜坐,持咒的就專用持咒,用一樣目的是在清淨心,目的是止一切妄念,破一切執著。決定不可以用功了,妄想執著不能夠捨棄,那這個功夫用的就是白用了,功夫不起作用,功夫不得力當然就得不到受用,這點希望大家要留意。
現在同學們,學佛的可以說太多了,但是幾個人找到了門路?找到門路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入初信位,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你入了初信位,入了初信位入門了。在法門裡頭猶豫不決,今天這個好、明天那個好,還沒有入門。好像你們在學校裡選科系,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還沒選定;換句話說,還沒有到講堂上課了,還在講堂外面。幾時選定了這入門,這才進了課室。《大乘起信論》實在幫助我們,對我們來說,馬鳴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他這個因緣裡面說得很清楚,前面的我們不必說,那是我們談不上的,那是見性的菩薩,是破見思煩惱的菩薩,我們談不上。我們著重的是後面的三種因緣,那三種因緣都是講初信,初信的下品、中品、上品,這就是針對我們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部書對我們是很有用的一部書。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這是說明,「性淨本覺」,這個科題諸位能看得出來,這句是「總標」。『覺體』就是本覺,相覺之相就是智淨相,自性清淨本覺。前面也說過,離言說、離緣慮,所以才用虛空、用清淨的明鏡。這個『淨鏡』就是很乾淨的,沒有染污的,來做比喻顯示性淨本覺的樣子,就是「體相」。下面說:
【云何為四。】
這裡面就是給我們說出,「空鏡」的四個意思。
【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這段是講真實空大意就像虛空明鏡一樣,意思是說實相無相,將無相完全從理體上來說,正如同《金剛經》上所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是指什麼?就是指真如本性,也就是此地講的本覺,或者我們講的一心。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一心、本覺、本性、如來都是一個意思。體上講沒有相,這是講『如實空鏡』。下面這是解釋,說明了性淨本覺,『遠離一切』,十法界依正莊嚴,『心境界相』,「心境界相」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永嘉所講的「覺後空空無大千」,都是從無相的實相上來說,完全從理體上來講的。『無法可現』,是說本覺始覺不二,如果是二那就有現,本覺裡頭現始覺,這本覺跟始覺不二,是一不是二,一無法可現。
所以說『非覺照義故』,這裡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從妄念上來看本覺,妄念沒有覺照的功能,那妄念是不覺,它怎麼會有覺照的功能?所以說本覺裡面決定不會顯現妄覺,就是說妄念,本覺裡頭決定不會有妄念。我們從本覺再去看那個妄念,本覺它有覺照的作用;換句話說,本覺它所照的是真如,是實相的境界。我們舉個比喻說,像《楞嚴經》裡面常講的,本覺好比是個正常健康的眼睛,看到外面一切色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妄覺就好比眼睛有毛病,看到虛空當中有花,燈上有圓影,是妄覺現的相。本覺不但沒有妄覺,當然更沒有妄覺的境界像。好眼睛,不但是沒有見到眼睛病,更見不到虛空花、燈上之圓影。所以,它所顯示出來的是無相之實相,畢竟空寂的實相,這是第一個意思「如實空鏡」。
講鏡子的體,我們就搬一面鏡子來,這比喻也行,鏡子乾乾淨淨,鏡子本身什麼都沒有,從體上講。你要以為鏡子裡面有東西那就錯了,它如果鏡子裡頭有相,就不能照見外面的相。正因為它是無相,所以才能現一切相,它要有相就不能現一切相,一有相就壞了。把我們的心要修成一面鏡子一樣,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所以轉識成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廣大圓滿一面清淨的鏡子。這一面清淨的鏡子裡頭什麼都沒有,才叫清淨,有了一物就不叫清淨。這先修根本智的清淨理體,這是我們本有的,本來有的,實在講也不是修成的,是本來有的。本來有而不能現前,好比這個鏡子有染污,這個染污是好比染污,並不是真的染污。我們一面鏡子上染了灰塵,真的染了,真的有灰塵;我們這個心鏡上染污並不是真的,而是帶著一分無明,無明性空,無明不是真有。所以說妄想那個想是妄,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清淨心中沒有想,所以想叫做妄想,沒有念,念叫做妄念。所以,你想到那個妄,妄就不是真實。可是我們不能捨這個妄,這就叫迷。如果能捨妄這就是覺,一覺,我們如實空鏡實在上講大圓鏡智就恢復了,恆沙德用就現前。再看第二個意思: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這段講等現。你看,鏡子照外面境界,有沒有說鏡子裡面照的相,哪一個先出現,哪個後出現,有沒有次第?有沒有照到外面,哪個出現,哪個沒有出現?有沒有?沒有。這一照的時候所有境界相同時都出現,平等的顯現。我們這個心一有薰習,就有緣這個薰習,內薰外薰,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等現的。現在一些人不曉得這個道理,要來追究宇宙怎麼開始的?怎麼樣進化的?我們讀了這段東西,如果真正要相信的話,這宇宙人生有沒有開端?有沒有歷程?在不覺裡面看這個境界相似乎是有,好像我們從歷史上來看,這一切的進化,一切創造發明,可以逐漸追究到它的根源,好像是有演變的過程。一個人從他出生,一年一年看他長成,好像是有歷程,這是什麼?這是不覺,這是妄念。實際上是什麼回事情?我們在經論上常常也念到的,隨業發現。可見得我們所看的全都錯了,一切境界相是等現,沒有先後,亦沒有過程,是平等現的。諸位如果真正悟入到這個意思,你就相信《法華》裡面所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不壞」。我們即使今天的科學家他們已相信了,如果我們的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的話,時光就可以倒流了。
換句話說,過去這一切境界相完全都存在,時間、空間都沒有,這個相是不生不滅的相,不常不斷,不一不異,是變成這個相這是實相。所以我們所看的四相遷流,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些相是佛隨俗而說的,不是隨真諦講的。佛要講真相,我們不懂,我們會提出反抗,決定不能接受,不相信;佛隨我們凡夫所見的相來說,我們都能接受。所以這是不得已的一種方便法,逐漸的來轉變我們,從我們能接受的,逐漸的教我們也能夠接受不能接受的觀念。同時佛又不是勉強我們,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信他的看法,信他的說法,不是的。佛是說出他自己所見到的這個境界相,教我們證實,教我們自己也見到。所以佛法裡頭不是迷信,不是盲從。我們自己沒有親證到這個境界,雖然相信,相信裡面還是有一分疑情,所謂是「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我們疑情沒斷,就是自己沒有親證得,我們現在信聖言量。所以佛法不是在那裡探索,不是的,是求證,這跟世間一切的宗教、哲學都不一樣,因為他們是在那裡探索,我們是求證。我們也不探、也不索,我們只是求證而已!
這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的來源,是同時平等的顯現,這就講『如實不空』。《楞嚴》裡面所說的「體非群相」,群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體不是這些相,可是怎麼樣?「而不拒彼諸相發揮」,這一切境界相在我們真如本性裡面顯出來,不妨礙,不礙。『一切世間境界』,這一句就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悉於中現』,這個「中」就是如實空鏡之中,統統在這裡面顯現出來了。顯現這些相,『不出』,不從本覺出,不從真如本性出。真如本性要是能出,那就真如本性裡頭真有東西了,那就不能叫如實空了,不是從真如本性出,就是相的現。這個相的消失也不是還歸到真如本性,也『不入』。諸位要想想,這個我們還從比喻上說,好像病眼看到空中花,你們要害過眼睛的人就有這個經驗,看到燈上有影,空中有花,這個眼睛有病了,空中有花,這個花是不是從空中出的?眼睛好了花沒有了,沒有那個花,滅掉了,是不是又回歸到空中去了?也沒有。
不從空中出,又不回歸入空中,這就說明什麼?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不從本性出,它的顯現不從本性出,它的消失也不歸到本性。就跟眼睛病的時候看的虛空花一樣情形,完全是虛妄,當體即空。這個空花、燈上圓影我們容易體會,容易曉得它是假的。可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這個身體不容易知道它是個假相。佛在《楞嚴經》上苦口婆心,以「進退合明」來說明比例發明,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那段經文所講的跟此地所講,是一樣的意思,這邊的文字少,《楞嚴經》的經文文字長。
如果我們再從唯識上看,就從《百法》上看,十法界森羅萬象是心心所、色法變現出來的。心心所、色法真如本性裡頭沒有,沒有這個東西,不是從真如本性生的,它從哪裡來的?無明而有的。無明就不是個實在的,所以它這個相是幻相,不是真實的。像前面水跟波的比喻,水是濕性有的,波浪是虛妄的,是因風而有的,風沒有了它就沒有了,波是因風有的,而不是因水有的。如果因水有的,那沒有風,那水就應該有波浪才對。波是因風有的,不是因水有的,水裡頭沒有波。所以諸位從種種比喻裡面去思惟、去參究,然後才恍然大悟,一切法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是能夠覺悟到這真實相,你在一切法裡面就放下了。在一切法裡面不起分別、不生執著,受用自然,一切隨緣,才能夠入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為什麼可以恆順?因為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實的。
恆順,既然講順,可見得是覺順不覺,菩薩要順眾生,眾生迷惑顛倒,他不迷惑顛倒要順迷惑顛倒。如果大家都是覺悟,那還有個順就談不上了,這個字就用不上。覺悟的人要能隨順不覺的人,隨順不覺要在裡面看機會,不是勉強,看機會,什麼機會可以叫他覺悟,再用一種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可見得這個度眾生哪有勉強?勉強就不叫恆順,不能勉強。這是佛法裡常講的時節因緣,時節因緣到了,佛菩薩以種種善巧方便來接引他;時節因緣沒有到,佛菩薩暗中用種種方便來促發他。所以加被有顯加、有冥加,緣成熟了明顯的來加持;緣沒有成熟,暗中的來加持。這些地方是佛菩薩顯現的,可是我們現前就應當修學。這種甚深的真理,我們雖然不能證得,佛菩薩所說的我們能夠信,能夠相信佛菩薩所講的,這就是大善根。可是信,決定不能止於信的階段上,那就錯了。信了以後要求解,要真正的理解它,在理論上確實能夠講得通,自己斷了疑,這是斷初疑,畢竟還要把它證得,證從哪個地方證?從生活上來證明。
諸位要曉得,信解行證,行就是生活,解是理論,這個理論要運用在生活當中,融貫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夠證實。證是什麼?就是解與行不二,理論與我們生活是一不是二,生活就是理論,理論就是生活,這就叫證果。如果我們的生活跟理論還是兩回事情,沒證,證與不證我們自己心裡明白得很。好,《大乘起信論》就念到這個地方,前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這回事情?理懂得了,事情另外一回事情。所以在世法裡面一樁事情要追根究柢,去研究它、去了解它。佛法裡面跟諸位說,不了義的法門也要追根究柢,所以與世間法是相彷彿的。向上一著就沒有了,向上一著什麼?既無根亦無柢,追究個什麼?中國佛法無論是在宗門、教下,還都講求向上一著,圓頓大法。所以他的心思、他的修學,確實都超越了一般的修學法門,都超越了。與一乘了義的教義完全能夠相應,這裡給我們說明這些事實的真相。
『不失』,這是講的相,這一切妄相不失;『不壞』是講的性,像我們人身與影一樣,影不失,身不壞,性「不壞」,相「不失」。『常住一心』,如果不明白這些真實的道理,我們的心怎麼能一?一天到晚想東想西,處處都在那裡摸索,這個人一生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可惜。實在講我們無始劫來生生世世,就是這樣摸索糊裡糊塗的過去,一直到今天。大乘佛法你要是真正能夠信受奉行,在你這人生上有確定的方向,不再摸索,有確實的目標可以達到的,有方向、有目標這個時候心踏實了,「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這就是講的等現不二,一切法平等顯現不二。《中觀》裡面告訴我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你們想想唯識裡頭有說,依他起性,依他起性那不是從他生嗎?種種因緣聚合的不是依他起性嗎?如果要是依他起性,他還真有才能依他起,他要沒有那依什麼?這問依什麼?譬如說我們這本書,書是一法,依他起性,依什麼?依一張一張的紙,這有幾十張紙訂起來這本書。依這個紙聚集起來現成這本書,紙有這才有這本書。如果紙要沒有了怎麼辦?紙亦是依他起性,追究到根源,當體性空,原來紙也無自性。書無自性,紙也無自性,這個意思也很深,這一法諸位通達了,一切萬法無不如是。所以慧眼觀察之下,一切萬法當體即空,就如同虛空之花,燈上之影一樣。有沒有這個相?有,雖有這個相當體即空,有即非有,非有之有。
所以《心經》裡面給我們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中觀》裡面所講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諸位能觀察到這個一切法不生,既然一切法不生,哪有滅?有生才有滅,不生哪有滅?你要能夠證實這個事實的真相了,你在菩薩地位上就是無生忍的菩薩。無生忍的菩薩,我們要是依《仁王經》的位次,那很高了,七地、八地、九地這個三地是無生忍菩薩。七地是下品的無生忍,八地中品,九地是上品,到十地是寂滅忍。我們念佛迴向偈裡頭「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到達這個境界。再給諸位說,這個境界我們現前能不能證得?你們想想看,能不能證得?你要說不能證得,我問你為什麼不能證得?不是不能,而是你自己不肯。哪有不能?事實真相如此。一切經教處處提醒我們,處處在這裡提示我們,諸位果然不捨經教,不離覺觀,哪有不能證得的道理?在修行原理上所說的,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實相。
如實空鏡等現世界依正莊嚴,世界依正莊嚴不生不滅,不出不入,這就是諸法實相。我們現在是依文字起分別,不是起觀照,這依文字起分別所證得的是妄想執著,哪裡是實相?幾時我們真正轉過來,依文字起觀照,諸位要曉得,觀照是智慧,而不是分別。最怕的是我們把妄想當作觀照,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因地心與果地覺不相應。有許多人打這個妄想,經上這麼說,他就在那裡幻想、在那裡想像,把這個當作觀照這是錯用了心。諸位要曉得,離心意識叫觀照,所以觀照的心是清淨的,是無念的。你要有一想就失了照,譬如說你一想這一切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空中之花、燈上的圓影,本來是沒有,天天在這裡想,這叫打妄想,這哪裡叫觀照?這就叫依文字打妄想,幹這個事情,這永遠不會開悟的。怎麼叫依文字起觀照?這個道理明白了,明白之後一念不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念頭,不起執著,這叫觀照。千萬不要在這個境界裡是真有還假有?這錯了,用功夫的時候心是清淨的,一念不生。
在講堂裡給你有講有說,用功的時候什麼都用不上,所以完全用的經裡頭的理。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相,是用它的理,理是沒有相的,理是沒有言說的。所以佛說得那麼清楚、那麼明白,教我們離言說相,說了一大堆,說到最後叫你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說得多清楚,這叫做信受奉行。如果你心裡頭還有言說,言說沒忘掉,文字還沒忘掉,心裡頭還攀緣,還在打妄想,這不叫信受奉行;換句話說,不信也沒接受,沒有能依教奉行。諸位就想想,那個信受奉行的人是如何?六根接觸六塵心地清淨一念不生,什麼事情都做得圓圓滿滿,樣樣周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種人叫如實修行者。理不廢事,事不昧理,如實修行。諸位在這個地方能夠體會到這點意思,得到受用,那你們也就不虛此行。這點意思要得到了,《大乘起信論》後頭講不講也無所謂,正如同六祖一樣,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能夠覺悟,後面就行了,不必講了,這個《大乘起信論》就圓滿了。不能說沒講圓滿,圓滿了,希望同學們細心體會,然後才能做一個如實修行者。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