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三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3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今天我們講到第一章裡面的第四段,「黃梅禮祖」。請看經文:
【能安置母畢。】
他把他母親安置好了。
【即便辭親。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問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第一次見面第一句話,問對的第一句,也可以說將整個佛法修學要領給我們提示出來了。從這個地方我們深深的體會到,能大師實在是了不起。古人我們且不論,以我們親身經歷而言,諸位曾經見過幾個人這一發心就求作佛,不求餘事?這一種氣象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通常我們見到,譬如說一個老和尚問你,你到這兒來幹什麼?我到這兒來學佛法,我到這兒來學經、來學教。都沒有聽說過,我到這兒來是作佛的,別的我都不求。你們諸位想想看這種氣概。有不少人到佛門裡面來求什麼?求佛菩薩保佑我家裡老少平安,求佛菩薩保佑我升官發財。幾個人想到作佛這個事情要緊?諸位再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本身又如何?我們發心的時候,想想我們第一次進佛門,我們第一句話問的是什麼,答覆的是什麼?然後就曉得我們的成就為什麼比不上能大師。
能大師只有一個願望,作佛。而且對於作佛具足了信心,毫無懷疑,所以他一生成佛了。成佛,這個作佛就是成佛,諸位請看這個地方,作佛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我們所謂究竟圓滿真實的智慧,梵語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看六祖對於這樁事情,他是一點都不謙虛。而我們對這樁事情太客氣了,無上正等正覺,我怎麼敢?太客氣了,自己不敢,要推給別人,別人成佛,我自己業障太重了,這一生怎麼能成佛?有個下品下生我就很滿意了。這怎麼能跟人家相比?人家就是上品上生還不滿足,他一定要成佛才滿足。這樣的志向,這樣的氣魄,我們應當要效法,應當要記取。這句話,我們可以想像而知,五祖非常中聽。在我們想像當中,他大概在黃梅一生的教學也沒有碰到過這麼一個學生,是來作佛的。別人來怎麼說?我來參禪的、我來想求個悟處的,總是說的這些。大概從來沒有聽說來作佛的,所以這個必然是很中意、很歡喜。於是乎下面這就是考試的話,這就是口試了。五祖就說:
【汝是嶺南人。】
『嶺南』是中國的邊區,邊地,沒有開化的地區、文化落後的地區。
【又是獦獠。】
『獦獠』就是夷蠻民族。
【若為堪作佛。】
這怎麼能作佛?諸位要曉得,這幾句話絕不是五祖輕視他,不是五祖諷刺他,是考試他,考一考他,看他的見地如何。
【能曰。人雖有南北。】
五祖住在黃梅,六祖生長在嶺南,地區上講有南北,『人雖有南北』。
【佛性本無南北。】
佛性平等,哪有南北之分?
【獦獠身。】
野蠻地方長的這個身體。
【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和尚』是我們的親教師。這就是一個是在導師的地位,一個是沒有讀書、沒有受過教育的邊方人,佛性又有什麼差別?這一回答,就得了一個滿分。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當作佛。所以佛在《華嚴》、在《圓覺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基於這個理由而說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什麼叫「佛性」?在此地是一個很重要的佛學名詞。佛性在佛經裡面有許多的名詞,名字所說的不一樣,事實是一樣的。性就是本性,佛是覺,所以經上也講真心,區別不是妄心,有講本覺,有說真如,有說本性,或者說第一義諦,或者是說實相般若,全都是說的一樁事情。這一樁事情是眾生與佛本有的,不是說只有佛有,眾生沒有,眾生與佛本來有的,這個要記住,本有,本來有的。不滅不易,不易是決定沒有改變;換句話說,不管他成佛也好,他做眾生也好,佛性人人本有,佛性永遠是不生不滅,永遠沒有變改,這是諸位要記住的。所以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人有獦獠與和尚,佛性沒有獦獠與和尚。佛法裡面講平等,就是基於這一個事實而說的。
下面一個名詞,諸位也必須要曉得,這是佛學常識,就是「和尚」。和尚是印度話,印度梵語,「華語親教師」,中國話的親教師。親教師,親自指導我們的老師。譬如在學校裡面,諸位要曉得,學校裡面,親教師是誰?是校長。諸位一定要了解這一樁事情。誰教導我們?校長教導我們。可能你在學校裡念書,校長根本就沒有給你上過課,但是他是親教師。什麼原因?諸位必須要曉得,整個教育的構想、課程的安排、進度的排定,統統都是校長規劃的,教員不過是執行他的計劃而已。所以教學的成敗,這個責任是校長負的,不是教員負的,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一個學校裡面,校長是親教師。寺院就是學校,前面跟諸位說過了,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親教師,是我們根本的親教師。寺院就是學校,就是修學的場所,寺院的住持就是親教師,就好像一個學校的校長一樣。它裡面還有首座和尚,那就類似學校裡面的教授、教員,在佛法裡面稱之為軌範師,就是阿闍黎,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模範,可以做我們的榜樣,我們稱之為闍黎,稱之為阿闍黎。所以和尚在佛法教學裡面是最尊貴的稱呼,那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就太密切了,這是一點常識,我們應當要懂得。
除這個之外,在佛門裡面還有一些稱呼我們都必須要曉得。譬如稱法師,法師也是一個通稱,凡是修學佛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法師,以佛法教導別人的也可以稱法師。因此和尚跟法師是一般的通稱,可以說是不分在家、出家。也許諸位聽到奇怪了,那在家人也能稱和尚?對的。我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他是這個學院的負責人,是這個學院教學規劃的人、設計的人、主持人;換句話說,歐陽大師就是支那內學院的親教師,所以他就稱和尚。他是在家人,他稱和尚,他的學生稱他和尚。在我們現前這個地區,李老師在慈光圖書館、在蓮社教學三十年,學生最保守的估計也有二、三十萬人,他是這一方的親教師、和尚,他也沒有出家。
這就說明了,和尚、法師,出家、在家都可以稱,但不是隨便稱的。如果我是一個出家人,我沒有教化一方,我稱法師可以,稱和尚不行。為什麼?我沒有主持這一方的教學,沒有負起這個責任,不能稱和尚,可以稱法師。所以法師是一個通稱,在家、出家,男子、女人,都可以稱。唯獨比丘跟比丘尼,這個名稱在家人不能稱,那是一定要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女人才能稱為比丘跟比丘尼。這也是平常的佛學常識,希望諸位能夠注意到,比丘、比丘尼,這是在家人不能稱的。這從稱謂上來看,諸位也就了解佛法不同於宗教,也能夠看出它確實是教育。
六祖大師經過五祖這麼一口試,就真正是圓滿通過了,而且得的是滿分。五祖想再跟他談談,可是旁邊他的學生、弟子們太多了,怕大家引起嫉妒、障礙,對於能大師有所不利,所以就不談了,考試一及格之後就不談了。於是乎就派他去擔任一個工作,做工。諸位想想這一個寺院,常住的就有一千多人,平常流水單人數也不在少數。所以在我們想像當中,他們每一天吃飯,講堂裡聽講,總有二、三千人。這麼大的一個寺院,工作、瑣碎的事情當然很多。所以經上就說了:
【祖更欲與語。】
就是想跟他再說話。
【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就分配他一個工作,既然來了,叫他在這裡服務。五祖心裡明白了。六祖惠能,於是再把他的見解又提了一提。
【予曰。】
就是惠能自己說了。
【惠能啟和尚。】
『啟』是下對上叫「啟」,就是啟白的意思。學生對老師,自己要稱名,不能說「我告訴你」,這個話是很沒有禮貌的,「我給你說」,這不行,一定自己要稱名。惠能啟白和尚,啟白親教師。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這把他自己的見解真是和盤托出。我們想想,大凡一般人自心都是常生煩惱,幾個人自心能常生智慧?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了解,智慧是從根本智裡面生的,沒有根本智哪來的智慧?根本智從什麼地方生的?根本智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清淨心必須要真正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根本智才能現前。有了根本智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了了分明,那就是觀照智慧。所以能大師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境界完全是明心見性諸佛與大菩薩的境界。『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換句話說,意思就是講他的福慧都圓滿了、福慧都具足了,你還叫我做什麼?寺院裡面作務,就是做工,分配粗重的工作叫你去做,大主意就是修福,福慧雙修。我福慧都圓滿了,還修個什麼?五祖聽了這幾句話,說:
【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
你不要說了,去吧!去吧!趕快給他分配了個工作。
【著槽廠去。】
原來還沒有提到『槽廠』,根性大利了,不要講了、不要講了,到槽廠去。「槽廠」是什麼?是最粗重的工作,不是一個舒服的工作,就是到廚房裡面去幫忙。廚房幹什麼?舂米、砍柴、挑水,做這種粗重的工作。這是五祖,就是親教師,叫他去幹的。這六祖就退到後院。
【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
『行者』是沒有出家,就是在家居士。但是他是常住在寺院,在寺院也是幫忙工作的,等於各個粗重工作的領班的這種性質。就派給他一個差事。
【差能破柴踏碓。】
這是最粗重的工作,派他到碓房去做破柴的工作。我們曉得,一、二千人吃飯,每一天燒的柴火是相當可觀的數量;米要舂熟,就是要去掉糠皮,那個時候沒有機器工作,完全靠人力。這樣:
【經八月餘。】
經過八個多月。下面是第五段,「五祖傳法」。這是能大師在那裡經過八個多月了,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做了八個多月了。他這八個多月,諸位要曉得,就是在那裡修甚深禪定,在那個地方修福、修慧,福慧雙修。忍大師給他指出這個修行的路,他是認真的在那裡做,別的人不曉得,他心裡面很清楚。五祖有一天見惠能。
【祖一日見能曰。】
八個多月以後有這麼一天,祖師大概巡視到槽廠這個地方,看到惠能就告訴他。
【吾思汝之見可用。】
我想想你的見解可用,可用什麼?可以成佛作祖。
【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知之否。】
我故意的疏遠你,不跟你接近、不跟你說話,為的是怕有惡人,就是有嫉妒、障礙的人來害你,你曉不曉得我的意思?
【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能大師說,我曉得。我因為曉得,所以我就在槽廠老實的工作,就守住我這個範圍,我也不敢到堂前去,講堂那個地方我都不敢去。為什麼?避免別人起疑心。他在黃梅這個地方能夠說是平平安安,在這個地方福慧雙修,親近五祖。所以他不敢多事,循規蹈矩。可見得他們兩個人心裡頭的默契太圓滿了,真正是所謂心心相印。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
佛門傳法,雖然這接班的人,就是底下這位祖師,他已經選定了,可是在形式上還是絕對要公開,決定不可以有私相授受,我喜歡這個人,我看重這個人,我就傳給他,這個不可以的。即使看重這個人,還是一樣要參加大眾來選舉、來選拔。祖師年紀老了,要傳祖位了,他自己也曉得他住世不久了,所以有一天就把他所有的學生統統召集來,『總來』。
【吾向汝說。】
告訴大家,我告訴你們大家。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這首先開示,說這些學生跟他這麼多年,每一天悠悠度日不肯真正用功,這樣下去必定是虛度一生。學佛的人第一要緊的就是要覺悟生死事大,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第一須覺悟生死事大,這不僅是五祖對我們的開示,可以說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大德,無不是以這一句做為我們共同的開示。第二修道之人要記住,不求福報。如果修道之人心心念念在求福,他就很容易墮落。古德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縱然活上一百歲,也是剎那之間就過去了,四大幻身,豈能長久?每一天我們勞碌奔波,處處攀緣,不知道人生乃是大夢一場,患得患失,哪有真實?這是必須要覺悟的。
明朝蓮池大師他老人家有一本著作叫《竹窗隨筆》,裡面有一段故事,這一段故事是大師親自見到的,他的筆記。這一段是這麼說法,他說,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在我們看起來是很不錯了。他老人家如果心地未明,就是說沒有大徹大悟,他的願力不強,願力要是不堅固,會隨業識遷流的,這樣的人他又不願意求生淨土,這樣的人來生多感富貴的果報。像我們世間這些富貴人,都是前生修這些因,可是一享受富貴就被富貴迷惑了。佛門裡面講的三世怨,第一生持戒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時候他又不持戒修福了,他又迷惑顛倒了,福報享完了,好了,業報現前了,來生要墮落,所以叫三世怨。
蓮池大師說這些話,有一個老和尚搖頭不相信。蓮池大師很幽默,他說,你別不相信,不要說來世,今世我曾經親自看到有一個法師,曾經在山上建一個茅蓬,在那裡苦修,修了十幾年,苦修了十幾年,心地很清淨也很有道德。被人發現了,被市區這些信徒們發現了,於是大家都到那裡去供養,同時給他蓋了一個寺院,蓋得富麗堂皇,請他來住。他原來在山上住茅蓬,窮得不得了,窮和尚,現在蓋個大廟富麗堂皇請他去住,於是乎就怎麼樣?結果被富貴、五欲六塵所轉了,道心就退了。現在世就退道心,來世不必說了。這個老和尚就問了,誰?蓮池大師說,老兄就是!這個法師一聽,臉色都變青了,確實是如此。所以蓮池大師相當的幽默。
可見得富貴能夠轉移人。諸位曉得,貧困淘汰人倒不容易,真正有志氣的人他不怕苦,愈是困苦、愈艱難,他的志愈堅決、愈勇猛。可是一落到富貴裡面去,完了。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富貴裡面能夠站得住腳,不隨境界遷流,那是真正了不起。所以小乘法裡面是在頭陀行、在苦行裡面修,大乘佛法裡斷煩惱是在富貴裡面斷,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就高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看看世間這一些成功立業的這些偉人,諸位留意他的出身,古今中外英雄豪傑十之八九都是出於清寒之家,有幾個人是富貴家裡出來的?你們諸位想想看這個道理。可見得富貴家裡頭容易沉迷於五欲六塵,難以自拔。所以小乘在苦行裡頭去磨鍊自己的志節,大乘在五欲六塵、在紅塵當中去鍛鍊。而修學佛法的過程必定是先小乘,後大乘,先在逆境裡面鍛鍊,然後在順境裡面鍛鍊。逆順都不動心了,就成佛了。這是兩重的鍛鍊,歷事鍊心,才能鍛鍊成一個佛菩薩。
所以五祖責備大眾,你們心目當中,天天只曉得修福,把出離生死苦海這一樁大事情把它忘掉了,這是學佛真正的目標,修學正確的方向,你迷失了;換句話說,這是自己把路走錯了,那怎麼會有成就?這是我們學佛基本的一個目標,我們是為了想從今而後免除六道生死輪迴,為什麼?生死輪迴太苦了。一般人求富貴、求人間富貴,我不求了。你要問我為什麼不求?我看看現在這個世間做人,我害怕了。縱然生到富貴人家,你們想一想,從五、六歲念幼稚園,就背上個書包,天天在學校裡考試,考得焦頭爛額,考到二十幾歲都出不了頭,太苦了,這個我不敢幹。所以你叫我來生做人,我都不願意。為什麼?我看到現在學校太可怕了,小學、中學、大學,競爭這樣的激烈,二十多年學生的生活,已經就苦不堪言了。畢了業,到社會上再跟這些眾生勾心鬥角,人海裡面患得患失。縱然得意,也是古人所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想到這個地方,還敢來嗎?不敢來,不願意來,你又不能不來,這個才是苦事。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就是不想再來了,在為這個。真正要解決生死大事,是為這個學的,古德告訴我們的。
底下這幾段都相當重要。六祖《金剛經》註解裡面有這麼幾句話,諸位果然真正想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記住。祖師說,「心若清淨,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換句話說,生死苦海是果報。為什麼會有果報?你有妄念,善念生三善道,惡念生三惡道。所以你要把妄念離開了,一切妄念,就是善的妄念、惡的妄念統統不生了,心清淨了,因清淨,果就清淨,沒有這個果報了。這是六祖說的。《傳心法要》裡頭也有幾句話說,「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跟前面的意思是相同的。善,善的妄念,三善道的果報;惡,惡的妄念,感的果報是三惡道的果報,這都在三界之內。所以你要是把善惡妄念統統斷了,都莫思量,都沒有了,你的心清淨了。所以這個地方諸位必須要記住,我一切的惡念都沒有了,我的心清淨了,那錯了!你還有善念,善念也不清淨。必須善惡統統離開了,才叫真清淨。因裡面沒有善惡了,果裡面就沒有三界,這是出三界,超越三界生死輪迴最重要的關鍵所在。真正想出三界的人,你要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那你就無法跳出三界。
底下跟諸位講般若。因為五祖說了,自性迷了,福是沒有法子救的,福是在三界之內,沒法子救你。所以叫大家要:
【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般若』是圓常大覺,圓是圓滿,常是恆常,永遠就是這個樣子,它是真正的覺,決定不迷。《般若經》裡面跟我們講般若有三種。第一種叫實相般若,這是體、本體,不但是般若智慧的本體,也是一切萬法的本體,這叫實相般若。第二種叫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是從體起用,誰用?自受用。第三叫文字般若,也叫做方便般若,亦是從體起用的,誰受用?他受用。諸位必須要記住,決定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觀照般若。所以說一體兩個作用,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體是不變的,實相般若,圓常大覺,不變的。我們現在是把這個體迷了,迷了體,我們的觀照失掉了;換句話說,自受用沒有了。自受用沒有了,哪有他受用?所以他受用也失掉了,體並沒有失去。
學佛無非叫我們恢復觀照,證得理體。恢復觀照就要依靠文字。這個文字狹義的來說就是指佛教的經論,它是開導我們觀照的,幫助我們提起觀照般若的,我們依這個得自受用。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必須證實相般若,觀照才有了效用,才有了功夫了。然後再從實相、觀照當中,變現出文字或者是方便般若,度化一切眾生,為他受用。此地特別提出「方便」這兩個字,那就是說明,不僅是文字,六塵的境界、人事的環境,全是方便般若,只要你時刻在境界裡面提得起觀照功夫,一切境界、一切人事,哪一法不是般若?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方便般若。在這裡面最要緊的是提起觀照,你自己的心才得清淨,清淨心就是實相般若。這個道理必須要明瞭,就是一而三,三而一。般若智慧,圓常大覺,就在我們的眼前,可惜的是我們自己不能夠證得,不認識。
達摩祖師有幾句話告訴我們,這個話是給二祖慧可大師講的,「達摩語慧可」,他說到我滅度後兩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實際上這是預言,意思就是傳到第六代,他是第一代,慧可是第二代,到兩百年的時候,傳到第六代了,衣止了,不再傳衣了,傳佛法,佛法周遍沙界。這個時候,這裡有幾句話我們要特別注意到,「明道者多,行道者少」,明是什麼?是悟,大徹大悟,就是悟的人不少,可是修的人就不多了。悟了以後怎麼樣?不修。換句話說,悟了不修,是不是真悟?不見得,這個諸位要曉得。「說理者多,通理者少」,這是等而下之。前面兩句是講什麼?講禪宗的,這兩句是講教下的,教下說理者多,所謂是照本宣科,通達教理的人少。這是講的以後這個現象,特別是末法時期,這個現象我們現在都看出來了。
可是「潛行密證,千萬有餘」,這也是事實,就是真正修行人還是很多。但是他這個真正修行,外面的人不曉得,甚至於往往還瞧不起他。世間人對於一些裝模作樣的修行人,處處求表現的修行人,都是恭敬得不得了;真正修行人,這人好像沒什麼了不起,沒有看在眼睛裡頭,反而輕慢他、鄙視他,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而這種人很多很多是真正修行人,就是在歷事鍊心。我要問了,眾生這樣苦,迷執這麼深重,這許多真正修行人,他為什麼不出來弘法利生,來救度這些眾生?這個意思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諸位,所謂佛不度無緣之人。眾生的機緣沒成熟,你給他說真實話,聽不入耳,聽不進去;給他說假的,欺騙眾生,他反而歡歡喜喜的來上勾,那有什麼法子?可見得我們這個世間,就是我們現前,住在這個世間的,不是沒有佛菩薩,真正佛菩薩、真正的善知識,在這邊潛修、密證的太多太多了。這些人都是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絕不會出什麼花樣,搞什麼奇怪東西來騙人,那都是假的。如果這種人被人發現了,發現之後,他還是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
像印光大師,諸位都曉得,是我們的當代大善知識。他在普陀山潛修三十多年,誰知道他?到七十歲的時候,幾個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見到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很老實、很樸素,於是乎跟他談談,一聽,談吐不凡。這些人回去之後,就在報紙裡面寫文章,讚歎這個法師。或者有疑問,寫信請教老法師,老法師回的有信,他們把這個信公開了,在報紙上公開了。於是乎大家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師很了不起,大家到他那裡去求法,他出名了。所以印光法師七十歲才被人發現,他老人家八十歲圓寂的;換句話說,他弘法利生的時間只有十年。有十年影響,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可以說近百年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跟他相比。這個可以做潛行密證的一個例子。
我們曉得,真正修行人,他是絕不要名聞利養。弘法利生是隨緣,絕不是想盡方法勉強去做,不是的。緣沒有成熟,做了也是沒有用,一定要等因緣成熟才能夠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老法師被人發現之後,我們看他一生的行誼,從來沒有改變在普陀山的生活。換句話說,他不是像蓮池大師看到的那一位老和尚,那個老和尚是被境界所轉了,我們印光法師沒有被境界轉。印光大師晚年的時候,被人請到蘇州靈巖山報國寺。他老人家有一個原則,第一個他不做住持,所以他請別人來做住持;第二個他不收徒弟,所以他沒有出家弟子;第三,他不傳戒。他就守住他這三個原則,生活跟普陀山那個時候完全一樣。穿的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幾十年,別人供養他新的衣服,他馬上供養別人,他還是穿他的舊衣服。沒有一點貪心,沒有一點貢高我慢心。換句話說,完全沒有為境界所轉。
他被人發現之後,皈依他的人何止幾百萬人,信徒供養他的錢財太多太多了,他自己沒有受用。換句話說,沒有吃一點好東西,沒有去做幾件好衣服來穿,沒有。而把這些錢財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所以在蘇州辦了一個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經過他老人家鑑定、選擇,選一些好書、好的經論,由弘化社負責出版,贈送給全國、全世界,流通佛法。除此之外,只要是哪個地方有了災難,或者有旱災、或者有水災,天然的災害,老法師總是把供養的這些錢財拿去救濟,這個數字非常的驚人。老和尚一分錢沒有自己享受,所以他老人家不被外境所轉。這是我們當代的表率,是我們修學的榜樣。像他老人家沒有被人發現的,我們相信還有很多很多,不要以為現在這個世間,末法時期,沒有修行人了,那你就錯了。祖師這個說法,可見得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
再看底下一段。《傳心法要》裡頭有這麼幾句話說,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了,「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一法是什麼?就是證得一心的方法。「法則不可說之法」,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要懂這個意思,「佛即不取之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不可說之法,不可取之佛,這兩句話非常要緊,這兩句話與《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
底下這一段我們再看看。佛性,佛性是萬法實相,眾生之心性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之心性就是佛性,就是萬法實相,萬法就是一切眾生,心性就是實相。見性就不是凡夫了,頓悟上乘。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迷與悟,這是從境界上來說,什麼樣的境界是迷,什麼樣的境界是悟?我們把這個看清楚,然後來檢點檢點自己,自己究竟是迷還是悟?迷的境界,論凡論聖,諸位想想是不是落在分別執著上?你分別凡、分別聖,執著凡、執著聖,說事說理,求得求證,諸位想想,全都落在六、七識裡頭,這是迷,不是悟。悟的人怎麼樣?超越生死涅槃。生死是凡,涅槃是聖,凡聖情忘,凡與聖這個情見他忘掉了、離開了,超越生死涅槃、超越凡聖,無凡亦無聖、無佛無眾生,是這個境界。悟的人大用無方,事理不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所以才顯示出自在無礙。大用無方實際上就是清涼在《華嚴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因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它無礙。迷人求得求證,悟的人無得無求。《般若心經》裡面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所以希求的心、得失之心全都沒有了,這是悟。如果這些念頭還有,還有求得求證,還說事說理,還論凡論聖,自己一定要覺悟是在迷位,不是在悟位。
這些意思明瞭之後,底下這經文一看就明瞭了。五祖大師是交代他們自己去看智慧。『汝等各去自看智慧』,這個看就是觀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剛才給諸位說了,三種般若,圓常大覺,然後你們作一首偈來給我看,如果你們真正要開悟了,那我就把衣法傳授給你們。
【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傳正法,再把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袈裟,就是佛用過的衣與缽,做為一個信物傳授給你。禪宗裡面所謂「內傳法印」,這是以心印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意思在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為禪宗第六代祖師了。這個話交代完了之後,叫大家趕快去。
【火急速去。不得遲滯。】
為什麼?
【思量即不中用。】
思量落在分別執著裡面,所以就不能夠明心見性了,這句話在此地很重要。
【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這是比喻,見性一定要頓悟、頓見。怎麼個頓法?這部經裡面的例子很多,一開頭我們看到六祖就是一個榜樣。向下像惠明,我們在這一章就看到的,「參請機緣」一章、「南頓北漸」這一章,我們都看到許多的榜樣。底下是第六段,敘說神秀大師他來應試了。請看經文: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
這話的意思,就是五祖大師把他傳法的意思向大家宣布了,並且勉勵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提起觀照的功夫,果然證得實相般若,作一首偈子來給我看,我就把衣缽傳給你,你就是第六代祖師了。大家聽了這一番吩咐之後,回頭來彼此商量一下,算了,我們不要幹這個事情了。為什麼不要幹?因為有神秀上座,他現在是我們的教授師,這個必定是他,我們何必還操這個心。諸位要曉得,這就是我剛才說了,這些人彼此都太謙虛了、太客氣了,把明心見性這個事情都推給神秀了,自己不敢當,確實沒有惠能大師那個氣象,當仁不讓。
在這裡我們把神秀大師的閱歷簡單的介紹給各位。神秀大師,「神秀書偈」,這就是應試。神秀禪師,俗家姓李,他是東都,唐朝東都就是現在的洛陽,他是東都人,就是現在的洛陽人。「出家後遇五祖忍大師,決心苦節而求其道。忍卒,住江陵當陽山。則天太后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於內道場時時聞道。中宗即位,尤加寵重。見《宋高僧傳》卷八」。這個地方我是簡單的將秀大師他的事蹟給諸位介紹一下。神秀大師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在沒有出家之前,對於世間的學術就有很深的根柢,傳記裡面講得很多,我們在此地只是略略的提了一點、介紹一下。他對於世間的經史、百家無不通達,真正是一位博學多聞的才子。他出家之後,立志就是要開悟,要做一個高僧。所以他自從遇到五祖忍大師之後,對於五祖非常的敬佩,常常跟人說,這個人真正是我的老師。
決心苦節,就是剛剛到黃梅參學的時候,他跟六祖一樣做苦工。我們想想,六祖到黃梅做苦工,大家不奇怪,為什麼?他本來就是個砍柴的,到了黃梅去,還叫他天天砍柴,那有什麼奇怪?不奇怪。六祖是貧窮、清寒出身,到黃梅去做勞役,一般人看到,這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神秀大師做苦工,那就不平常了,他是書生。換句話,沒有出家之前,他是學者;一出家之後,每一天也去砍柴、也去挑水,幹這些事情,在黃梅求法。以後由於他這個學識、辯才,也為大眾所尊敬,五祖也很喜歡他,把他提升為上座,上座就是首座和尚。因為他通達經論,世出世間的學問他都通達,常常代替五祖說法,就是教誡大眾,為五祖所器重的這麼一個人。他在五祖會下,他沒開悟。五祖過世之後,他就到江陵,江陵就是現在武漢這個地方,在當陽山那個地方修道。附近這幾個縣市的學佛的人,無論是在家、出家都去親近他,對他非常的尊敬。
這個事情沒有多久,被太后,就是武則天,被她曉得了。我們曉得唐朝這些帝王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武則天也不例外,對於佛法非常的護持。所以聽到有這麼一位有學問、有道德的高僧,於是乎就下了聖旨,把他請到京城,到宮庭裡面來給皇帝講經。這就是請他來做國師,皇帝的老師。而且皇室對他非常的尊敬,像剛才這裡所說的「肩輿上殿」,這是太隆重了。輿是轎子,肩輿是什麼?抬轎的人抬在肩膀上的,上殿。這種情形只有皇帝才如是,你看她對待他多隆重。而且怎麼樣?武則天「親加跪禮」。武則天那個時候當權,實際上政命是出自於她手,皇帝等於是傀儡,沒有權。她親加跪禮,她跪過什麼人?對於法師親加跪禮。可見得當時的皇帝、王公大臣對於秀大師哪有不尊敬的?「內道場」是宮廷,皇宮裡面設的道場、講堂,請秀大師皇宮裡面說法,聽眾諸位就可想而知了,帝王、這些王宮大臣,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夠隨便進到皇宮裡面去的,「時時聞道」。武則天死了以後,中宗繼位,中宗對於秀大師的恭敬更是隆重。由此可知神秀大師在北方確實是法緣殊勝,對於佛法的弘傳有很深、很廣泛的影響力。
秀大師本人對於惠能大師非常的尊敬,我們在《壇經》裡也能夠看得到。他當時是東山禪寺的教授師,在寺院是首座和尚,論地位來講,僅次於親教師。所以大家講了,心裡想了,五祖要傳位,傳給六祖,六祖一定是神秀了,我們還要作什麼偈?不要打這個妄想了。
【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
我們不要幹這傻事,冤枉去操這個心。大家聽到有人這麼一倡議。
【諸人聞語。總皆息心。】
別的人一聽,有道理,將來六祖是神秀,我們跟他好了,我們自己也不要操心了。
【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大家就不作了。
【神秀思惟。】
神秀大師一看,別的人都不呈偈子,都不作,他自己想,這些人不幹。
【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
他們這些人都依賴我,我要不作個偈子送給和尚看看,和尚怎麼曉得我的見地?
【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
換句話說,逼著他非作偈子呈給和尚不可。神秀也是好法師,真正的高僧。他自己想了。
【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
我來作首偈子呈給老和尚,呈給他老人家看,意思是求法,求法這是善。如果我要貪圖繼承祖位,那這個念頭就錯了。換句話說,他在這個時候已經提起了警覺心,作偈的用意是求法,目的不在祖位。如果說覓祖,那就完全是凡夫。
【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
那我不就是爭奪祖位?爭奪權位是凡夫的事情,不是佛菩薩。諸佛菩薩絕不著名聞利養,怎麼會去爭位子?但是:
【若不呈偈。終不得法。】
神秀大師目的是求法。這個時候呈這個偈子,一個是法,一個是祖位,兩樁事情同時來的。秀大師的意思是在法不在位,但是現在法、位同時來。
【大難。大難。】
怕別人誤會他在那裡求取祖位。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
這個『供奉』是唐朝的官名。凡是有所專長的人,皇帝都召見他,在這個朝廷裡面承事,就是採用他的專長。這一位「供奉」名字叫盧珍,五祖特地請他。他的專長,他是一個畫家,畫畫得很好。像我們最近,過去的張大千先生,這是一代的名畫家。盧供奉也是當代的名畫家,請他來,請他來幹什麼?
【畫楞伽經變相圖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
這《楞伽》是《楞伽經》,是佛經的名字。這個經在中國有四種翻譯,但是現在流傳下來只有三種譯本。第一種就是宋,這個宋是劉宋,宋、齊、梁、陳的宋,宋譯有四卷,我們叫《四卷楞伽》。元魏譯本是十卷,我們叫它做《十卷楞伽》。這個《棱伽經》就是《楞伽》,一樣的,這個棱跟這個楞它音相同,它是音譯的。唐譯的就是唐朝實叉難陀,《八十卷華嚴》就是實叉難陀譯的,實叉難陀也將《楞伽經》重新翻譯,他譯的是七卷,我們稱為《七卷楞伽》。所以《楞伽》現在在中文的版本有三種譯本。楞伽是山名,據說是這個山很高,沒有神通的人那是上不去的。這部經用楞伽是比喻佛的境界之高,所謂是以處所來表法。佛的境界唯有大菩薩才能夠理解個彷彿,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夠理解的,取這個意思。
楞伽變相就是《楞伽經》裡面所講的這些事理用圖畫把它畫出來。這步廊三間畫的是壁畫,畫《楞伽經》裡面這些事情,以及『五祖血脈圖』。這個「五祖」就是從達摩祖師一直傳到第五代弘忍大師,每一代代代相傳的這些故事,也把它畫在這個地方。可見得三間步廊(走廊)上牆壁面積相當大,所以五祖有意請盧供奉來畫這個圖。這個圖畫出來之後,流傳給後世,供養大眾,叫大眾一看這個楞伽變相圖就曉得《楞伽經》裡面的大意,它的理論、它的修學方法以及諸佛如來的境界,可以激發我們自己的道心。五祖代代相傳的這些故事,也能夠教人見賢思齊,也取鼓勵我們向道,像歷代祖師一樣的成就,有這個意思在。
【神秀作偈成已。】
他把這個偈子作好了,作好之後,想送給五祖,可是自己又想想,恐怕不太妥當。
【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體汗流。擬呈不得。】
這種情形就是自己信心不堅固、不踏實。偈子作好了,沒有把握,想送又害怕,又退回來了,這樣前前後後好多次。
【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作好經過四天,這四天的時間,有十三次想把這個偈子送給老和尚,沒有勇氣。諸位想想,這是為什麼?就是自己沒有信心。換句話說,還是見地不踏實,才會有這個現象,自己對於自己所作的東西信不過。最後他沒辦法,實在是沒有勇氣了。
【秀乃思惟。】
自己想了想。
【不如向廊下書著。】
這樣好了,我就在走廊,準備畫圖的、畫壁畫的,還沒有畫,我就把偈子寫在走廊上面。
【從他和尚看見。】
這個走廊就在五祖方丈室門口不遠的地方,他一定會看見。
【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
老和尚看了要稱讚,我就出來向他禮拜,就承認這個偈子是我作的。
【若道不堪。】
如果老和尚看不中意。
【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
那我在這山上住這麼多年,實在是慚愧,我擔任教授和尚,天天受人恭敬禮拜供養,自己沒有明心見性,實在是非常的慚愧。
【是夜三更。】
就是在第四天晚上三更時分,半夜,別人都睡覺了。
【不使人知。自執燈。】
自己拿了燈。
【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
把他自己的見地說出來,以偈頌的方式說出來。實在說,我們在大經裡面時時看到,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秀大師非常人也。我們看他後來受到朝廷的尊重,帝王的老師,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他這種做法,我們所見到的是跡相,跡相裡面所藏的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實在講,我們看到後面印宗法師,印宗法師把六祖推出來了,神秀在黃梅也把六祖提高了,俗話所謂是「水漲船高」。特別是顯示祖師比國師還要可貴,祖師比國師還要值得尊重,裡面含著有這個意思在。這一段的記載,秀大師也是在此地示現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跟能大師等於是兩個榜樣,一個示現的,如何不能入門;一個示現的,如何才入門。兩種方式都是我們初學人必須深深的理解,然後反過身來檢點自己,我們為什麼不能入門,或者我們要怎樣入門,自己心裡就有數了。秀大師的偈子:
【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是這個四句。這個四句偈,前面兩句是比喻,秀師之偈,比喻的本體,後面兩句是講修行的功夫。我在前一個月,在香港那邊的同參道友也是請我講《壇經》,講到這首偈子之後,講完以後,同修們要求把這首偈子細細的來說明。所以我就費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兩個小時實際上我並沒有將能、秀二位法師的偈子完全詳細的來講解。實際上我只講了一句,就是秀大師這首偈子裡第三句『時時勤拂拭』,這一句對我們初學來講太重要了。換句話說,我們中下根性的人,秀師這首偈頌是我們最好的指導。能大師的偈子,上上根人才能夠得益處,中下根人沒有分。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曉得,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自己應當如何來修學。
這句話是比喻上說的,我們的身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為什麼不清淨了?大家曉得,有了染污了。如何將這個染污給它除掉、拔除,這就是「拂拭」。拂拭怎麼樣?要勤,時時勤拂拭。譬如說,眾生的心大多數貪瞋痴慢,這四種煩惱特別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念隨念升起來,一天到晚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於意對法塵,都起貪心。貪心就是『塵埃』,是心性裡面的塵埃。拂拭什麼?不起貪心了,把這個塵埃拂掉了。得要時時勤拂拭,否則的話,今天不貪了,明天這個貪心又現前了。歷事鍊心,鍊什麼心?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順境裡面,把貪的煩惱拂掉;逆境裡面,把瞋的煩惱拂掉;人與人接觸的時候,把貢高我慢的煩惱拂掉,這叫時時勤拂拭,這叫真正修行。用什麼方式來拂?觀照、觀想、誦經、念佛、持咒都行,那都是方法,就是拂拭塵勞的方法。
譬如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要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覺。假如我們接觸境界,在這個境界裡起了貪心了,生了貪愛了,自己曉得錯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無量覺,我要覺。貪心起來是迷,不是覺,這一句阿彌陀佛把你的覺心提起來了,把那個貪煩惱拂掉了,時時勤拂拭。遇到逆境,冤家債主碰到了,心裡面起了瞋恨心,這個心地裡又落塵埃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要覺悟,我不能迷惑。瞋恚心是迷,離開了瞋恚是覺,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你拂拭塵勞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