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第一集) 1993/2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7-004-0001
方丈老和尚,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這一次學人有機會來到寶剎,應老和尚之命,與諸位同修說一點佛法,結結法緣。老和尚非常慈悲,要我講《大佛頂首楞嚴經》,正好是貴寶剎的講堂落成,這好像是諸佛菩薩為我們做了最好的安排。道場的建立,第一部講經,應當是講《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有了地,要從心理上來建設。講堂落成,確實第一部應當要講《大佛頂首楞嚴經》。在中國自古以來,佛門常說:「開智慧的楞嚴。」講堂建立當然第一部要開智慧,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感應。今天雖然我們不能講全部的《楞嚴》在這裡供養給諸位,但是這一章是《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段經文,也足以代表《大佛頂首楞嚴》的精神,這的確是值得我們珍惜的。
在下午,老和尚帶我來參觀這個講堂。我看了之後,非常的歡喜。這個講堂有標準的現代化的設備,不僅是高雄第一道場,實在也是我們本省第一個講經的道場。如果我們放眼看大陸,可以講至少是在今天、在現代,這個的道場是全國第一道場。我們今天有幸來參加第一次的盛會,我想每一個人都感到非常的幸運。我們感謝老和尚對我們的賜予,也是本寺、本省的同修在老和尚大福報的庇佑之下,才有這樣殊勝莊嚴的講堂出現在此地。
今天這個經本,諸位已經拿到了,經本上面有科判,科判是明朝交光大師所做的,就是《楞嚴經正脈》。科判繫在經文上面,我們一看經文的內容,就一目了然。但是今天是第一天,按照規矩,必須要將經題跟諸位同修作個簡單的介紹。
本經的經題相當之長,我們這個本子裡面是用的簡略的題目,它的全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總共有二十個字。在這個題裡面,依照中國古人的說法,經題有七種原則來立題的。我想老同修們一定都很熟悉,這七種就是:「人、法、喻」這是三種;還有是二個合起來的,像「人法、法喻、人喻」,這就是六種;第七種是「具足」立題,題目裡面「人法喻」統統具足。
在本經,這個題目是屬於具足立題。『大佛頂』是比喻,『如來』是人,『密因』、『修證了義』、『萬行首楞嚴』這都是法。經裡面有如來、有菩薩,如來是證了果的人,菩薩是正在修因的人,所以人裡面有修因證果。如果細說,法裡面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通常講「教理行果」。「密因」是屬於理法,「修正了義」是屬於教法,「萬行」是屬於行法,「首楞嚴」是屬於果法。由此可知,它這個題目確確實實是非常的圓滿,非常的詳細。「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一句是講如來果位上的教理,「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是菩薩因位當中的修證,所以這個題是非常之圓滿。我們按照這個題的意思,逐字來細說。
《楞嚴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在古代,我們大家都知道,佛法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中國古時候有許多高僧大德到印度去留學、去取經,沒有見到過這部經典。玄奘大師在印度住了十七年,沒有看到過《楞嚴經》。印度高僧到中國來弘法,帶了不少的經典到中國來,也沒有《楞嚴經》。這是什麼原因?這是當時印度的國王吝法,他們把《楞嚴經》看作國寶;其他的經典外國人可以學,可以傳到外國,《楞嚴經》不肯給外國人學。我們中國法師到印度是外國人,不肯給外國人學,也不讓他們知道,更不容許這一部經流傳出境。所以這是很長的時間,都沒有人知道有這一部經典。
一直到唐朝初年,這是中國佛法的黃金時代,大乘八個宗都是在那個時期前後建立的,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非常的深遠。智者是天台宗的大師,雖然天台宗不是他創建的,但是天台宗確實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所以今天我們講天台大師,一定都是指智者;像我們講華嚴宗,一定講賢首大師,其實賢首在華嚴宗是第三代。為什麼稱智者,而把杜順、雲華都忘掉了?因為華嚴在賢首才真正完全。
智者大師創立「三止三觀」的教義,可以說是他老人家從經典裡面悟出來的、發明的,這個「三止三觀」是他建立的。在那個時候,有印度的高僧到天台山,就拜訪智者大師,聽到智者大師講三止三觀,這些印度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就跟智者大師說:「你老人家發明的止觀,跟印度的《大佛頂首楞嚴經》這個教義,非常的接近。」這個時候中國人才曉得印度還有一部寶典叫《大佛頂首楞嚴經》。
在那個時候交通不便利,要從中國到印度去,只有走路或騎馬,路途非常遙遠,想得到這一部經,談何容易?可是智者大師也非常了不起,聽說有這部經,當然希望能夠見到這部經,給自己做個印證,自己發明的止觀跟佛所講的,到底是不是相同?有什麼差別?他當然非常渴望想看到這部經典。於是就在天台山築了一個拜經臺,每一天在這個地方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求這個經能到中國來。他老人家每一天禮拜,一天也沒有間斷,一直到他圓寂,拜了十八年。這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後人敬仰。
一直到中宗、武則天執政的這個時代,印度高僧般剌密帝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諸位要曉得,《楞嚴經》是偷渡來的,他們國家是禁止這部經典出境的,他是偷渡好幾次才成功。前面幾次,將這部經典藏得很好,但是出境的時候被查到了;查到了,當然不准出境。畢竟他是位出家人,印度是佛教國家,對他還有一點禮遇,沒有處罰他,警告他:「你怎麼可以把國家的違禁品偷渡出國。」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偷渡時又被發現了。有這二次紀錄,法師一出國的時候,海關就特別留意。第三次,他老人家想了一個方法,他把這部經典用很小的字抄寫在很薄的羊皮上面,然後捲起來,再將自己的手臂剖開,將經典藏在裡面,等傷口痊癒了,再申請出關。這一次沒有被檢查出來,就用這個方法將經典帶到中國來。
他從海路到中國廣州登陸。登陸之後,告訴廣州這些寺院的高僧大德們,他把《楞嚴經》帶到中國來了。中國這些法師非常喜歡,為什麼?《楞嚴經》的大名,我們已經聽了幾十年了,智者大師拜經臺拜了十八年,都沒有見到這部經典。一聽說《楞嚴經》傳到中國來了,非常興奮。就問:「經典在哪裡?」法師又要把手臂剖開,將經典取出來。不曉得用什麼方法將血水洗掉,就在廣州從事於翻譯,可見得經典傳來非常不容易。
法師是守法之人,國家的禁品傳出去了,一定要受國家法律的制裁,他並不逃避。經典傳到中國,翻譯完成之後,他老人家趕回國,向國王報告:「《楞嚴經》我偷到中國去了,願意請求處分。」實在不得了!雖然不像過去古大德到印度求取,或是西方高僧大德帶來,但是般剌密帝用這樣的苦心,把這一部寶典送到中國來,我們今天展開經本,不能不感激般剌密帝大師。
譯場亦非常的殊勝,遇到了房融居士。房融原先作過武則天的宰相,後來因為得罪了帝王,被降級貶官,到廣州來作地方官。正好遇到這樁事情,於是他就從事譯場裡面記錄、潤文的工作。所以《楞嚴經》中文譯本的文字,出自於房融宰相之手。他是一代的大文學家,所以經本的翻譯,如果講文字之美,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典裡面,《楞嚴經》第一,沒有任何經本能夠跟《楞嚴經》相比的。這是我把這部經的歷史,跟諸位作一個簡單的敘述。
這部經自古以來註疏很多,我知道的總共有一百多種註解。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代,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我主修的就是《楞嚴》,所以對於《楞嚴經》的註解我收集的很多,我收集的有三十多種,都是權威的註解。現在在台灣流通最廣的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老法師在《講義》序文裡面寫得很清楚,他從二十五歲發心學《楞嚴》,一生專攻《楞嚴》。他在上海建立「圓明講堂」,辦了「楞嚴專宗學院」。過去白聖老法師就是「楞嚴專宗學院」的學生。由此可知,老法師對於《楞嚴》所下的功夫。
他的《講義》是在七十多歲時完成的,由明暘法師筆記,他是老和尚的侍者。這個《講義》在台灣,由於白聖老法師的提倡,所以非常盛行。如果我們對於《楞嚴》有興趣,初學入門,我覺得還是圓瑛老法師的《講義》適用,他老人家深入淺出,是一部很好的初學《楞嚴》入門的註解。雖然老法師的《講義》依然不能擺脫古大德所講的範疇,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明瞭,這部經典確實有相當的深度,如果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要想透徹的明瞭,確實很困難。
圓老法師主要依靠的是明朝交光大師的《楞嚴經正脈》。諸位拿到這個本子的科判,就是《楞嚴經正脈》。交光大師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在《楞嚴經正脈》前面有一段序文,說明他註解《楞嚴經》的緣起。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大概也是往生的緣成熟了,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他忽然想到《楞嚴經》自古以來註解很多,但是都不透徹,沒有能夠真正把佛的意思說出來。他有意思把這個經重新做一個註解,就向阿彌陀佛告假,希望把這個經註解完了之後再往生,可不可以?阿彌陀佛准了假,他的病就好了,於是註這一部大經。這個註解,我們通常稱為新註。古註是以長水為代表,長水是天台家的,宗天台家的說法。這個不能細說,說起來要很長的時間。
我們大致上瞭解,《楞嚴》是一部很不平凡、很不可思議的大經,翻譯成中文後,普遍受到中國佛教界,無論哪一宗、哪一派的重視。不但佛門重視,以前的讀書人,雖然不是佛教徒,不標榜是佛教徒,他們也喜歡看佛經,特別是《楞嚴經》。所以《楞嚴經》在世法裡面,這些士大夫階級,對它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是我們體會到這部經典的價值。
經題我們把它分成幾個段落來介紹。
【大—即眾生心。心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稱為大。在華嚴即一真法界。諸經或名實相。佛性。圓覺。真如。本經名如來藏。其實皆一心也。】
第一個是『大』,「大」指的是什麼?絕對不是大小之大,大小之大我們容易懂,小朋友也會懂。這個大不是說數量,它是一個讚美之詞,讚美到了極處,沒有適當的詞句來讚歎,不得已用這個大字,大矣哉!讚歎的是什麼?所讚歎的就是眾生心,一切眾生的真心,包括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真心就是本性,經典上常講「真如本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
為什麼一開端就讚歎這個真心?佛在大乘經,特別是《楞嚴經》,《楞嚴經》講得詳細、詳盡,所以叫「開智慧的楞嚴」。心包含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佛在《華嚴》上告訴我們,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是我們真心顯現的;佛又說了,「唯識所變」,真心現的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千變萬化,像佛給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個十法界就是變化。心能現,為什麼會有變?識在變。「識」是什麼?識還是心,識是心之作用。心有二個作用,一個作用是能現,一個作用是變現,能現法界,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常講:「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稱這個能現能變,用「大」字來讚歎它。實在講,找不到其他的名詞,不得已用這個字來讚歎。
這個事實,在一般經論裡面,像《華嚴》稱「一真法界」。有人問:「什麼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能現能變的世出世間一切萬法,《華嚴》稱「一真法界」,般若經典裡面稱「諸法實相」。世尊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是以《般若經》為中心,怎麼曉得呢?講的時間最長,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他老人家四十九年講經一半的時間,比阿含、方等、法華、涅槃的時間長得太多了。所以《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諸法」就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實相」就是真相。如果用現代的名詞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真相。
假如有人問:「你們佛教經典很多,《大藏經》浩如煙海,這麼多的經典裡面,說的是什麼?」我們要用很簡單、很清楚、很明白的詞句答覆他:「《大藏經》雖然這麼多,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就一點都不錯了。
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的本人;換句話說,佛四十九年說了些什麼?說了我自己跟我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你說這個重要不重要?你瞭解之後,你能不學佛嗎?不學佛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生活環境,那叫迷惑顛倒,所產生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才造業受報。如果能夠正確的明瞭,這就叫覺悟,就叫佛,就叫菩薩。所以佛與菩薩是對於自己跟自己環境真正明瞭的人,我們稱他做佛菩薩;對於這樁事實不能夠明瞭,我們稱他做凡夫。這是真正把佛法認識清楚。
由此可知,佛法確實超越一切宗教。佛法是佛陀對於九法界眾生真實智慧的教導,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禪宗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佛的教導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本來面目,認識我們生活環境,這就是佛法。其他像大乘經裡面,所用的名相很多,不勝枚舉。有的經上講佛性,有的經上說真如,有的經上說圓覺,也都是說的這樁事情。覺是覺悟,圓是圓滿的覺悟,沒有一點欠缺,可見得統統說的是這麼一樁事情。在淨土宗裡面叫做「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古大德跟我們說,有事一心,有理一心。這叫做「理一心不亂」,跟華嚴講的「一真法界」,般若講的「諸法實相」,是一個意思,相同的境界。在本經《楞嚴經》上,佛又說了一個名詞,叫「如來藏性」,還是說這一樁事情,其實統統講的一心,都是講這個真心。
我們要問,佛為什麼一樁事要說出這麼多的名詞術語?說一個不就好了,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其實這就是佛陀教學的善巧,教學的方便。我們知道,佛教的目的是教我們開悟,因此他種種的設施,都是幫助我們開悟的。眾生之所以不能開悟,有一個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佛在《法華經》裡面為我們一語道破。凡夫、小乘的病根,就是他老人家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跟佛沒有兩樣。既然沒有兩樣,為什麼現在我們的德能好像沒有了,一天到晚糊裡糊塗的過日子,問什麼都不知道。到底我們的智慧德能跑哪裡去了?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講我們凡夫、眾生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隨著妄想逐漸演變變成了所知障,執著逐漸演變就成為煩惱障,這變成二障。
不但我們的般若智慧,法身的功德,被這兩種障礙障住了。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遇到許多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甚至於我們回想一下自己本人,我們常常有很多痛苦,有很多煩惱。年歲大了,身體不健康,一切都不方便,眼也花了,聽力也差了,要用助聽器;走路也不方便,要用手杖。這是講的老病之苦。我們要追究這些苦從哪來的?什麼原因而有的?給諸位說,它的根源還是妄想、執著。諸位仔細去研究,都是這兩種東西。我們一身的不健康,一身的疾病,還是從這兒來的。
今年新年,空總有兩個大夫來給我拜年,因為他們是醫生,我就跟他們談病源、病根。我就把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道理告訴他們,他們聽了之後點頭,說是有道理。因此,我們的心健康,身體就健康。心怎麼健康?離開了妄想、執著,你的心就健康了。總而言之,妄想愈多,執著愈嚴重,你的病就愈多,你的病也就愈麻煩。所以從我們迷失本性,到我們現在老病的痛苦,真正的根源,還是妄想、執著。這個事實真相,要不是世尊真正覺悟,徹底覺悟,為我們一語道破;實在說,世間沒有這種智慧能夠看出這個根源。這是我們不能不佩服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能不感謝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是知此心。十方無盡。三際莫窮。為法界體。在迷曰如來藏。在悟曰修證了義。在因為菩薩。在果為首楞嚴王。一經要妙。不出此矣。】
由此可知,這個心,我們不談真心,也不談妄心。《楞嚴經》一開端,佛問阿難:「心在哪裡?」阿難說:「心在身體裡面。」被佛否定了;又再猜想「心在身外」,也被佛否定了。阿難很聰明,我們不如他,他能想出七個地方,我們能不能想得出來?這就是《楞嚴經》上有名的「七處徵心」。佛問他那個心,沒有說是真心、妄心,不管你說的是真心、妄心,先問你心在哪裡?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諸位要曉得,真心是本性,妄心是真心迷了以後,把它圓滿的作用喪失掉了,只能夠有部分的作用,這個作用可能發生很多的偏差,稱之為妄心。妄心是真心迷了以後起作用,叫妄心。
『心遍法界,十方無盡,三際莫窮。』所以阿難執著在某一個地方,那是錯誤的。如果離開執著,那就對了,佛就會點頭了。為什麼他每說一個地方,佛都反駁他?就是他執著。執著是局限在執著範圍之內,範圍之外還是真心所現的,所以心是法界的本體。現代哲學討論的中心命題,有本體論、有現象論,心是屬於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換句話說,宇宙之間一切萬法,都是從這裡生的,都是從這個地方變現出來的,它是能現能變。
佛在本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迷的時候,佛給它取個名字叫『如來藏』;「藏」就是藏(ㄘㄤˊ)的意思,「如來」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在哪裡?就是藏在裡面,藏在迷情裡面,所以就叫它做「如來藏」。這個「藏」是藏(ㄘㄤˊ)的意思。假如你覺悟了,我們修行是把這個迷情淘汰掉,開悟了,就叫做「修證了義」;了是明瞭,義是義理,也就是事實真相。要怎麼修才叫了義?怎樣修是不了義?我們學佛的同修,假如要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這是關鍵的一個大問題。你要是了義修,那就快了,這一生決定成功,會開悟;如果你修的是不了義,這一生開悟就沒指望了。由此可知,了義是非常重要。我們到底下再跟諸位細說。
在因地的時候就叫菩薩。你正在修學,還沒有證果,你向這個目標、方向努力精進的時候,稱你做菩薩。菩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有情」,他是個有情眾生。有情就是有煩惱、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他雖然都有,他現在往覺悟的路上走,妄想、情執雖然沒斷,但是他走的這條路不錯,我們稱他做菩薩。在果地上,我們叫首楞嚴王。他真正開悟了,諸法實相他真正明白了,在楞嚴會上就叫他證得了首楞嚴王。這部大經最重要的、最微妙的就在這裡,所以佛在此地用一個「大」字來讚歎、來讚美它。
【貫下則密因為大因。了義為大義。萬行為大行。首楞嚴為大定。具此諸大。是為大經。又密因是理。了義是教。萬行是行。楞嚴是果。則受持此經者。依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證大果。】
如果要是貫下面題目裡面的細節,密因就是大因,了義就是大義,菩薩萬行就是大行,首楞嚴是大定,所以楞嚴大定。這也為我們顯示出來,特別是在大乘佛法裡面,修行關鍵是在「定」,這是我們同修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留意的。
由此我們也能夠推想得知,凡是與大定有妨礙的都是不了義。了義、不了義在這裡我們總算能夠把它區別出來,辨別清楚。幫助你得大定的叫了義,妨礙你修大定的叫不了義。由此可知,了義與不了義,實在是貫穿所有的法門,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大的來說,在中國佛法大小乘十個宗派,會修的都是了義,不會修的都是不了義,這個要認清楚、認明白。具足這些道理,所以這部經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大經,它一切都大。
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教」具足「教理行果」四大類,密因是理,了義是教,《楞嚴經》裡真實了義。這一次我們時間雖然不長,給諸位介紹《楞嚴經》裡面這一段,是修真實了義的大根大本,選出「四種清淨明誨」這一章。萬行是行,楞嚴是果,我們受持這一部經,正是古大德所說:「依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證大果。」
這一部《楞嚴經》哪一段最重要?記得在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應香港佛教同修們的邀請,在九龍跟香港兩個地方講《楞嚴經》,每天講,連續講了四個月。當時香港有一位大德,海仁老和尚,那個時候他已經九十多歲了,這一位老和尚是專攻《楞嚴》的,在香港佛教界稱他做「首楞嚴王」,《楞嚴》專家。我那個時候是初學,所以我到香港講《楞嚴經》,特地到大嶼山去參拜海仁老法師,我跟他有一面之緣,第二年他老人家就圓寂了。
他問我:「你學《楞嚴》這麼多年,也講了好幾遍。《楞嚴經》裡面,哪一卷最重要?」海老是教宗《楞嚴》,他是一個參禪的。就參禪的人來講,第六卷最重要。「清淨明誨」是屬於第六卷後半部的,第六卷前半部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學禪這一部分最重要。如果念佛法門修淨土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最重要。如果是學教的,就是研究教理的,那可以說《楞嚴經》從頭到尾都重要。所以要看你學哪一個法門,看你學哪一個宗派,《楞嚴經》都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清淨明誨」,這一段是無論你修學哪一宗、哪一派,它叫共同科目。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這是地基,不管你蓋什麼樣的房子,地基是一樣的,都要打一個很堅固的地基,這個建築物才能蓋的成功。所以這一段經文是所有大乘修學了義的根本。
因此,修學佛法的同修要想在這一生成就,不管你學禪、學教,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學密,都不能離開這個基礎;捨掉這個基礎,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可以斷定你不會成功。你要想真正修成功,這一段經文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們特地選了這一章。
現在念佛的同修多,念佛總希望你能夠得「念佛三昧」,總希望你這一生決定往生;念佛三昧跟決定往生,還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有很多念佛人到最後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這個基礎沒有。所以我們要找出他的病根在哪裡?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在哪裡?找出來之後,我們把這個因素消除,我們修學的目標才能夠達到。這是「大」的意思。
第二段「佛頂」。
【佛頂—表法勝妙。華嚴法華如佛全身。此經為如來頂。極顯圓頓尊妙。佛頂最勝無上。顯此法最勝。依修直趣無上菩提。佛頂最妙無見。顯此法最妙。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
『佛頂』是表法的意思,法就是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教理行果」。這個經裡面所講的法,跟一般經典所講的法,有很大的不同。古德說:「《華嚴》、《法華》好比是佛的全身。」我們看佛像,佛的全身,我們尊稱《華嚴》、《法華》這二部經是經中之王,那是沒錯的!佛的全身。這部經是佛的頭頂;換句話說,這是極力顯示這部經在大乘佛法裡面的殊勝,在大乘佛法裡面的地位,「你是佛整個身,這個是佛的頂」,所以經典圓頓到了極處。圓是圓滿,頓是頓超,決不在《華嚴》、《法華》之下。佛頂是最尊無上,顯示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法門,依照這個法門去修學,直截了當成就無上的菩提。
佛在這個經上為我們顯示佛頂最妙,沒有人能夠見到。為什麼見不到佛頂?佛頂放光,所以你看不清楚佛頂究竟是什麼樣子。這個意思就顯示這部經典、法門是最妙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以下的菩薩都不能完全透徹的明瞭。這是用「佛頂」這二個字來比喻、來顯示。
經題第三段,我們這個本上省略掉了,諸位細細的聽。這一次我不知道這個新建的講堂,如果知道的話,《楞嚴經》的全題應當印上去。好像外面結緣的有《大佛頂首楞嚴經》,那個經本上有圓滿的經題。
第三段是「如來密因」。
【如來密因—即正因佛性。眾生等有。迷而不知。即二根本中真本。〈1〉生死根本。〈2〉菩提涅槃。不唯近具根中。實為遠該萬法。此取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如來藏性」。乃是難測難知最深最密之法。即妙奢摩他。頓悟了達則微密觀照。】
『密』是祕密的密,『因』是因果的因。如果用「三因佛性」來講,這就相當於『正因佛性』。什麼叫「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講的本性,本性是我們成佛的正因,《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本覺是我們修行證果真正的因素。佛菩薩給我們講「本覺本有」,人人都有。雖有,我們因為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結果迷而不覺;本來是覺的,現在迷而不覺了。
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詳細,講得很明白,佛說這是二種根本裡面的真本。哪二種根本?第一種是成佛的根本,成佛是它;第二種是九法界流轉的根本。我們用「真」跟「妄」來說,一個是真本,一個是妄本。真跟妄,或者講迷跟悟,九界眾生是迷,佛是悟。迷悟、真妄都是它,這才叫「密因」。
這個密因在哪裡?我們要找不到這個真本,那用什麼東西修?如果修錯了,就很冤枉!我們這一生的精神、光陰都會白白的浪費掉了,那就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把真本找出來。這是許多學佛的人沒有去深究這一個事實,所以雖然講學佛,並不是真正在學佛;真正學佛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
佛告訴我們,這就是講的真心本性,在哪裡?從近處說就是我們六根門頭;從遠大來講,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所以『遠該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它。我們現在修學下手,從哪裡下手?佛在本經教給我們,就從六根門頭下手。
為什麼交光大師說,古來大德註的《楞嚴》他都不滿意。他什麼地方不滿意,他有個道理。就是古來大德因為聽了過去印度這些高僧跟智者大師所說的,《楞嚴》所講的跟智者大師發明的「三止三觀」非常接近,於是古大德就用「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經》,這是交光大師不滿意的地方,覺得沒有將《楞嚴經》真正的意思沒說出來。
他怎麼解釋?他完全把天台的止觀撇開了,就是以《楞嚴經》佛所講的來說明《楞嚴》,的確是不一樣。因為「三止三觀」沒有離開心意識,而佛在本經裡面,確實教我們不要用心意識,離開心意識,用根中之性。所以交光大師提出來「捨識用根」,這個思想、見解跟天台大師就完全不同了。他這個新註立論是依據佛在《楞嚴》上的開示,所以這個註解值得佛門四眾弟子的敬佩,就是提倡「捨識用根」。
這個「根」是指根中之性。譬如凡夫,我們眼見色用什麼見?用眼識。耳聽聲,用耳識。大家學過一點唯識都知道。我們用六識,不曉得用六根之根性,這是佛在《楞嚴》上指點我們的,不要用識。識是什麼?識是分別、執著。六根分別外面六塵境界,就叫做六識。意識,分別力量特別強;七識是末那,執著的功能特別深;阿賴耶是第八識,含藏一切種子,所以叫染污識,把我們的真如本性染污了,障礙住了,這叫病根。所以真正修行圓頓的成就,用這個方法達不到。佛教給我們另外一個方法,用根中之性。換句話說,我們見色不要用眼識見,用見性見;我們聽聲音,不要用耳識去聽,用聞性去聽。假如我們會用六根的根性,那你真正把「首楞嚴」得到了,那就非常恭喜你了,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有非常偉大不可思議的成就。
其實一切大乘佛法,哪一法不建立在這一個原理上?《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作的,是大乘佛法啟蒙入門的教科書。菩薩開章明義就教誨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大乘佛法?他教我們三點,第一、離言說相,第二、離名字相(名字就是名詞術語),第三、離心緣相。諸位想想,這個三離就是《楞嚴經》上的捨識。這三種離了,那你用什麼?當然是用根中之性,跟佛在《楞嚴經》上所講的名詞不相同,內容完全一致。由此可知,這是大乘佛法裡面,共同的理論基礎,共同的修學原則,就是捨識用根。
【密—遣權小著相之過。因—遣圓教狂慧廢置進修之過。】
為什麼佛把這一樁事情說做『密因』?它有很深的含義。一般小乘根性的人,執著的心特別重,佛說這個「密」,就是破小乘堅固執著的過失。又說了一個「因」,這個「因」對什麼人說的?是對於大乘圓教狂慧人所說的。有一類自以為是大乘圓融無礙的根性,好像他懂得很多,說得頭頭是道,但是不認真的修行,這個就是有解無行。佛特別說個因,你修因不圓滿,不能證果。解沒有用處;解了以後,要真正把它做到才行。所以解了以後,一定要去實行。只懂得一點佛法,不能認真切實去做到,這是大乘圓教狂慧人的過失。佛特別提醒他修因的重要,所以用「如來密因」。
這個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三種大定,妙奢摩他,妙奢摩他是大定的名稱。《楞嚴經》上說了三種,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三種是阿難請教世尊提出來的。我們曉得,因為阿難他聽經聽得最多、最完整,他是世尊的侍者,幾乎世尊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他都沒有漏失,每一會都參加過,所以「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些名詞,他聽得很熟。因此在一會上又提出這三個名稱,他不曉得如來所修的是叫做「首楞嚴大定」;這個「首楞嚴大定」阿難沒有聽到過,所以他問這三個意思。如來密因也就是答覆阿難尊者這個「奢摩他」,所以「奢摩他」加上一個「妙」字,妙奢摩他,不同於一般經論所說的「奢摩他」。
「奢摩他」的意思偏重在止。止就是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止住,止息住,所以有一點跟天台家講的止觀那個止接近。實際上是不是這個意思?還不是,比那個止的功夫還要近一層。剛才說過了,主要就是它的用心不一樣。天台止觀用意識心;佛在此地講的奢摩他、三摩、禪那,雖然也是止觀的意思,它是捨識用根,它是用六根的根性;一個是用六根的六識,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很像、很相似,實在是不一樣,這是我們在研究《楞嚴》時,先要把它搞清楚。
經題第四段是「修證了義」。
【修證了義—了因顯發。】
這在「三因佛性」裡面相當於了因,了是明瞭;換句話說,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你就不能夠明瞭;有了真智慧,你才能夠真明瞭。
【因信起觀曰修。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
『因信起觀』叫做修,禪宗裡面常用這個術語叫「觀照」,這叫真修。
什麼叫做觀照?觀照的意思,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眼見色,眼睛能夠看到的一切,都叫做色法,用這一個名詞來代表;耳所聽到一切的音聲都叫做聲法;乃至於我們的意(心意),心裡會想,起心動念,我們都叫它做「法」。六根所對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如果不用分別、執著,也就是像馬鳴菩薩講的,真正「離言說、離名相、離心緣」,這就是觀照。換句話說,像前面講用根性就叫觀照,用意識那就不是觀照了,這就是教我們用「見性見」。
我們舉一個例子,《楞嚴經》對於這個問題說得的確詳細,就是「見性見」佛講了十段(十番顯見),說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運用見性,捨離眼識,這叫觀照。換句話說,眼見外面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叫觀照。假如我們對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觀照就失掉了。觀照是悟,失去了觀照是迷,迷、悟在這個地方!
佛實實在在慈悲,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常常訓練觀照。因為我們觀照丟掉太久了,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不知道再用這個方法,現在要回轉過來。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用觀照,我們也會用了,那就叫菩薩。觀照功夫得力,真有力量了,叫「照住」。這是觀照有很深的功夫了,叫照住。照住是什麼境界?就是已經得定,在禪宗裡面講,他得了「禪定」;在淨土裡面講,他得「事一心不亂」,這就「照住」了。照住之後,功夫再進一步叫「照見」。《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他照見了。照見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在我們淨土裡面,就是「理一心不亂」;在教下裡面,就是講的「大開圓解」。說的名詞不一樣,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不要執著名詞,離名字相,
要曉得不管怎麼個說法,都是說的這一樁事情。佛說種種名相,他的目的就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名相都是假的,何必去執著、去爭論?沒有意思!只要說得是這一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他的真正用意是教我們離名字相,所以他不說一個名相,說很多名相。說一個,怕你執著;說很多,我們就可以不執著了,知道是說得一樁事情。我們曉得什麼叫觀,什麼叫照。眼見色叫觀照,耳聽聲也叫觀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叫觀照,就用這一個名詞來代表。
《楞嚴》所提倡的,就是以觀照為真修。這個人真正用功在哪裡?我眼見色、耳聞聲,學什麼?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心裡不動心。樣樣清楚是慧,不起心動念是定,這是定慧等運,定慧雙修。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就在這裡面修觀,這叫真修行,這叫真會用功。
用功最方便的、最善巧的,《楞嚴》裡面舉出二十五位菩薩給我們作示範,給我們作一個修行的榜樣,這就是「二十五圓通章」。在示範裡面,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示範的是「耳根圓通章」,大勢至菩薩為我們示範的是「念佛圓通章」。但是二十五種方式裡面,最圓滿的、最善巧的、最殊勝的無過於大勢至念佛,與經裡面講的理論、原則、宗旨圓滿密切的吻合,而且非常好修。我們見色聞聲,怎麼不起心、不動念?見到外面總總,一句「阿彌陀佛」;聽到外面總總,一句「阿彌陀佛」,統統轉到「阿彌陀佛」上去,這個方便!如果我們不念「阿彌陀佛」,見色聞聲會打妄想,這個妄想很不容易止住。大勢至菩薩這個法門就妙了,所有一切起心動念,全歸到一句佛號上。用這一句佛號,代替了一切分別、執著、妄念,這個方法妙極了。
所以大勢至菩薩與他志同道合的同修(同倫就是志同道合),都是修這個法門的,就是一句佛號,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這一個法門,不用第二個法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是什麼?就是照見,功夫達到究竟圓滿,成就圓滿的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那個方法比其他二十四位,包括觀世音菩薩,還容易,還要方便,尤其特別的穩當、快速。
所以修淨土的,《楞嚴經》最重要的部分,《楞嚴經》真正的精華,就是「清淨明誨章」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二段的經文對我們今天修行人來說,非常切要,與我們的關係很密切。我們能夠掌握到,能夠依照這個修行,我們念佛成就念佛三昧,真的是有把握。所以這個修法跟其他修的方法,真的是不一樣,是以『觀行為修』,它不是『歷事造修』。「歷事造修」時間就長了,時間就遠了。
佛在大經上常講,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需要經歷五十二個階級。「菩薩造修」這一句話我們要聽清楚,我們是不是菩薩?不是菩薩,我們沒分!什麼樣才是菩薩?是不是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受了菩薩戒,你自以為是菩薩,諸佛菩薩不承認你是菩薩。
菩薩的標準是什麼?《楞嚴》是大乘圓教,《華嚴》、《法華》乃至於《無量壽經》都是大乘圓教,大乘圓教菩薩最低的標準,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位次,最低的是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菩薩的條件,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斷盡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才是初信位的菩薩,從他這裡算起。
我們受菩薩戒了,八十八品見惑有沒有斷盡?我不說別人,說我自己,一品也沒斷,所以是假菩薩。佛教裡有一個名詞叫「名字菩薩」,就是有名無實;受了菩薩戒,有名無實。真實的菩薩要斷盡八十八品見惑,可見得不容易、不簡單!
正因為我還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假的,不是真的,知道自己不行,這才跟著大勢至菩薩學。有什麼好處?帶業往生,假的也會變成真的,這就是這個法門的好處。除了這個法門之外,那個假的修其他的法門,怎麼修也變不成真的。唯獨念佛是承蒙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只要我們目標方向不變,假的會變成真的,叫「帶業往生」,其他法門裡頭沒有。
這就是為什麼一切經論,十方諸佛都讚歎這個法門,勸我們修學這個法門,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諸佛菩薩看得清楚,不是這個法門,我們末法時期業障深重的眾生,一生當中決定不能成就。但是你採取這個法門,再重的業障都可以成就。不但可以成就,假如你理論通達,方法明瞭,依教奉行,還可以取得很高的品位,連上三品都有分,真正是非常希有的一個法門。
所以這個地方講「修證了義」,不要按菩薩的階級,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當中就圓滿了,就成就了,這個真是求之不得!就像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大家都是過去生中,久遠劫種植的善根,善根非常深厚,我們這一生當中,才會遇到這個法門,才會相信這個法門,才會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永別三界,圓成佛道,往生不退成佛,一生當中成就。這是過去的善根,現前阿彌陀佛、十方如來威神的加持,所以不是普通人。佛在《無量壽經》講此人不是普通凡夫,都是很了不起的人,諸佛菩薩都很讚歎、都很佩服。
這一句的意思還沒講完,只講一個開端,但是時間到了,我們明天接著再講。